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护理学 (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第三部分:第十一章第十三章(5 号宋体, 22 磅行距)第十一章 排泄第一节 排尿护理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1.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2. 排尿的生理1 尿量 400 500ml膀胱内压超过 0.98kpa 患者显现尿意2 尿量 700ml膀胱内压 3.43kpa 膀胱节律性收缩,患者可掌握排尿3 膀胱内压超过 6.86pka 以上患者显现疼痛二、排尿的评估(一)排尿的评估内容1. 排尿次数:成人白天 35 次,夜间 01 次2. 尿量:正常情形下每次尿量约 200ml400ml,24h 的尿量约 1000ml
2、2022ml,平均在 1500ml 左右;尿量和排尿次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 尿液的性状:(1)颜色血尿洗肉水色血红蛋白尿浓红茶色或酱油色胆红素尿深黄色或黄褐色乳糜尿乳白色(2)透亮度:当泌尿系统感染时,新奇尿液即呈白色絮状混浊,加热、加酸或加碱后 , 其混浊度不变;蛋白尿不影响尿液的透亮度,但振荡时可产生较多且不易消逝的泡沫(3)酸碱反应:酸中毒患者的尿液可呈强酸性,严峻呕吐患者的尿液可呈强碱性;(4)比重:正常成人的尿比重波动于 1.010 左右,提示肾功能严峻障碍;1.0151.025 之间 ,一般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如尿比重常常固定于(5)气味:当泌尿道有感染时新奇尿有氨臭味;糖尿
3、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中含有丙酮,故有烂苹果气 味;(二)反常排尿的评估1. 多尿:指 24h 尿量超过 2500ml 正常情形:大量饮用液体、妊娠病理情形:多由内分泌代谢障碍或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引起,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衰竭等患者2. 少尿:指 24h 尿量少于 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循环不足;心脏、肾脏、肝脏功能衰竭患者;17ml ;发热、液体摄入过少、休克等导致患者体内血液3. 无尿或尿闭:严峻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等患者;4. 膀胱刺激征: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1 尿濒: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2 尿急:患者突然有猛烈尿意,不能掌握需立刻排尿3 尿
4、痛: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疼痛;4 血尿:有膀胱刺激征常常伴有血尿;5. 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症状及体征:下腹胀痛,排尿困难;耻骨上膨隆,扪及囊性包快叩诊呈实音,有压痛;常见产生缘由: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其他各种缘由6.尿失禁 :指排尿失去意识掌握或不受意识掌握,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分为真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1 真性尿失禁:膀胱稍有一些存尿便会不自主地流出,膀胱处于空虚状态;见于手术、分娩所致的膀胱括约肌损耗或支配括约肌的神经损耗,病变所致膀胱括约肌功能不良,膀胱与阴道之间有瘘道;2 假性尿失禁:又称充溢性尿失禁,膀胱内贮存部分尿液,当膀胱充
5、盈达到肯定压力时,即可不自主溢出少量尿液;当膀胱内压力降低时,排尿即行停止,但膀胱仍呈胀满状态而不能排空;见于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活动受抑制;3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肌收缩,腹内压上升, 以致不自主地有少量尿液排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三)影响排尿因素的评估1. 心理因素2. 个人习惯3. 环境问题4. 液体和饮食的摄入5. 气候变化6. 治疗及检查7. 疾病8. 其他因素三、排尿反常的护理(一)尿潴留患者的护理1. 心理护理2. 供应隐藏的排尿环境3. 调整体位和姿态4. 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5. 热敷、按摩6.健康训练, 可采纳导尿术7.必要时依据医嘱肌内注射卡巴可等8.经上述处
6、理仍不能解除尿潴留时(二)尿失禁患者的护理1.皮肤护理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水;定时赐予便器帮助排便;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2.外部引流3.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的锤炼4. 对于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行导尿术留置导尿术5. 心理护理 劝慰支持使其树立复原健康的信心四、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一)导尿术1. 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2. 目的:1 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尿液,以减轻痛楚2 帮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育;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等3 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3. 留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就2 在操
7、作过程中留意爱护患者的隐私,并实行适当的措施防止患者着凉3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 1000ml;防止血尿和虚脱的发生4 老年女性尿道口回缩,插管时应认真观看、辨认,防止误入阴道;5 为女患者插尿管时,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另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管;6 为防止损耗和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必需把握男性和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二)留置导尿管术1. 留置导尿管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连续引流尿液的方法;2. 目的1 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亲密观看患者的病情变化;2 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3 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4 为尿失禁或
8、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5 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3. 留意事项(同导尿术)双腔气囊导尿管固定时要留意膨胀的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以免气囊压迫膀胱壁,造成黏膜的损耗;4. 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1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男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2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皮, 每天 12 次3每周更换集尿袋12 次,如有尿液性状、颜色转变需准时更换;准时排空集尿袋, 并记录尿量1 次4定期更换导尿管,尿管的更换频率依据导尿管的材质打算,一般为1 4 周更换 1 次5勉励患者多饮水,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6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纳间歇性夹管方式7
9、夹闭导尿管,每34h 开放 1 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复原8留意患者的主诉并观看尿液情形,发觉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准时处理,每周尿常规检查5. 播放视频:导尿术操作(三)膀胱冲洗1. 膀胱冲洗:是利用三通的导尿管,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再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2. 目的1 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 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2 清洁膀胱 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黏液、细菌等异物 , 预防感染;3 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 如膀胱炎,膀胱肿瘤;3. 常用冲洗溶液: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 3%硼酸液及 0.1%新霉素溶液;灌入溶液的温度约为 3840;如为前列腺肥
10、大摘除术后患者,用4左右的 0.9%氯化钠溶液灌洗;4. 方法:关闭引流管,开放冲洗管,使溶液滴入膀胱,调剂滴速;待患者有尿意或滴入溶液 200ml300ml 后,关闭冲洗管,放开引流管,将冲洗液全部引流出来后,再关闭引流管,按需要如此反复冲洗 5. 留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 防止黏膜损耗;3 冲洗时嘱患者深呼吸,尽量放松,以削减疼痛如患者有腹痛、腹胀、膀胱收缩猛烈等情形,应暂停冲洗;4 冲洗后如出血较多或血压下降,应立刻报告医生赐予处理,并留意精确记录冲洗液量及性状 6. 健康训练1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膀胱冲洗的目的和护理方法, 并勉励其主动协作;, 达到2向患者说明摄取足够水分
11、的重要性, 每天饮水量应维护在2022ml 左右 , 以产生足够的尿量冲洗尿路预防感染发生的目的;7. 播放视频:膀胱冲洗术操作 其次节 排便护理 一、与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1. 大肠的解剖:人体参加排便运动的主要器官,全长1.5m,起自回肠末端止于肛门;2. 大肠的生理功能:吸取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利用肠内细菌制造维生素;3. 大肠的运动:袋状来回运动、分节或多袋推动运动、蠕动、集团蠕动4. 排便 二、排便的评估(一)排便的评估内容1.排便次数:成人每天排便13 次,婴幼儿每天排便35 次;每天排便超过3 次(成人)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反常如腹泻、便秘 2. 排便
12、量:成人每天排便量约 100g300g 3. 粪便的性状:外形与软硬度、颜色、内容物、气味 反常颜色柏油样便:为上消化道出血 白陶土色便:胆道梗阻 下暗红色血便:消化道出血 果酱样便:肠套叠、阿米巴痢疾 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痔疮或肛裂 白色“ 米泔水” 样便:霍乱、副霍乱 反常气味严峻腹泻患者的粪便呈碱性反应气味极恶臭 下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患者的粪便呈腐败臭 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粪便呈腥臭味 消化不良、乳糖类未充分消化或吸取脂肪酸产愤怒体,粪便呈酸性反应,气味为酸败臭(二)反常排便的评估 1. 便秘:正常的排便外形转变,排便次数削减,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2. 粪便嵌塞:
13、粪便长久滞留积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常发生于慢性便秘者;3. 腹泻:正常排便外形转变,频繁排出松散淡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4. 排便失禁: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掌握而不自主地排便 , 不能排出 5. 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三)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 1. 生理因素:年龄、个人排泄习惯 2. 心理因素:精神抑郁、心情紧急、焦虑等 3. 社会文化因素 4. 饮食与活动:食物与液体摄入、活动等5. 与疾病有关的因素:疾病、药物、治疗检查等 三、排便反常的护理(一)便秘患者的护理1. 供应适当的排便环境 2. 选取相宜的排便姿态 3. 腹部环形按摩4. 遵医嘱赐予口服缓泻药物5. 使用简易通
14、便剂6. 遵医嘱赐予灌肠7. 健康训练8. 帮忙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9. 合理支配膳食10. 勉励患者适当运动(二)粪便嵌塞患者的护理1.早期可使用栓剂、口服缓泻剂来润肠通便;显现心2.必要时先行油类保留灌肠,23h 后再做清洁灌肠;3.人工取便:用人工取便易刺激迷走神经,故心脏病、脊椎受损者须谨慎使用;操作中如患者悸、头昏时须马上停止;4. 相关学问的健康训练(三)腹泻患者的护理1. 去除缘由2. 卧床休息,削减肠蠕动,留意腹部保暖3. 膳食调理4. 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四)腹泻患者的护理1. 维护皮肤完整性2. 亲密观看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3. 心理支持4.
15、 相关学问的健康训练(五)排便失禁患者的护理1. 心理护理2. 爱护皮肤3. 帮忙患者重建掌握排便的才能4. 如无禁忌,保证患者每天摄入足量的液体5. 保持床褥、衣服清洁,室内空气清爽(六)肠胀气患者的护理1.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2. 去除引起肠胀气的缘由;如勿食产气食物和饮料,积极治疗肠道疾患等;3. 勉励患者适当活动4. 稍微胀气时,可行腹部热敷或腹部按摩、针刺疗法;严峻胀气时,遵医嘱赐予药物治疗或行肛管排气;四、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一)灌肠法定义:将肯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忙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应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分
16、类:依据灌肠的目的: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依据灌入的液体量: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就为清洁灌肠;1. 大量不保留灌肠(1) 目的: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预备;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2) 溶液:常用 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3) 用量:成人每次为 5001000ml ,小儿 200500ml (4) 温度: 3941,降温时用 2832,中暑用 4(5) 留意事项:1 妊娠、急腹症、严峻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2 伤寒患者灌肠时溶
17、液不得超过 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 30cm)3 为肝昏迷患者灌肠时,禁用肥皂水4 精确把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5 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患者作深呼吸,以减轻不适;6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留意观看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觉脉速、面色惨白、出冷汗、猛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刻停止灌肠并准时与医生联系,实行急救措施;2. 小量不保留灌肠(1) 适用人群: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危重患者、年老体弱、小儿及孕妇等(2) 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3) 溶液:“1、 2、3” 溶液( 50%硫酸镁 30ml 甘油 60ml 温开水
18、 90ml)、甘油 50ml 加等量温开水、植物油120 180ml (4) 温度: 38(5) 留意事项1 灌肠时插管深度为 710cm,压力宜低,灌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得过快;2 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尾段,防止空气进入肠道,引起腹胀;3. 保留灌肠(1)定义: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取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目的:冷静、催眠;治疗肠道感染;(3)液量:不超过 200ml (4)温度: 38(5)溶液:冷静、催眠用 10%水合氯醛;抗肠道感染用 2%小檗碱, 0.5% 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6)体位:抬高臀部约 10cm (7)留意事项1 应挑选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要
19、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2 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3 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取;4 明白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4. 播放视频:灌肠法操作(二)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适用于直肠、结肠检查和手术前肠道预备;1. 甘露醇法患者术前 3 天进半流质饮食,术前1 天进流质饮食,术前1 天下午 2:004:00 口服甘露醇溶液1500ml20%甘露醇 500ml+5%葡萄糖 1000ml 混匀 ;一般服用后 2. 硫酸镁法15 20min 即反复自行排便患者术前 3 天进半流质饮食,每晚口服 50%硫
20、酸镁 10 30ml ;术前 1 天进流质饮食,术前 1 天下午2:00 4:00 ,口服 25%硫酸镁 200ml50%硫酸镁 l00ml+5%葡萄糖盐水 l00ml 后再口服温开水 1000ml;一般服后 15 30min 即可反复自行排便,23h 内可排便 25 次;(三)简易通便法通过简便经济有效的措施,帮忙患者解除便秘适用于体弱老人和久病卧床便秘者;常用方法:开塞露法、甘油栓法、肥皂栓法(四)肛管排气法定义:将肛管从肛门插入直肠,以排除肠腔内积气的方法目的:帮忙患者解除肠腔积气,减轻腹胀第十二章 给药即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目的: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疾病、帮助诊断
21、以及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学问一、药物的种类1. 内服药 : 分为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包括片剂、丸剂、散剂、胶囊等;液体剂型包括口服液、酊剂和合剂等2. 外用药 : 包括软膏、搽剂、酊剂、洗剂、滴剂、粉剂、栓剂、涂膜剂等3. 注射药 : 包括水溶液、混悬液、油剂、结晶、粉剂等;二、药物的领取方法1. 病区:常用药物、珍贵药物和特别药物、剧毒药和麻醉药2. 中心药房三、药物的保管1. 药柜放置要求2. 药品放置要求3. 药瓶应有明显标签4. 定期检查5. 药物的性质不同,采纳的保管方法不同1 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2 对易氧化和遇光易变质的药物3 对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
22、制品和抗生素等4 对易燃易爆的药物5 对易过期的药物四、给药的原就(一)给药原就 : 是一切用药的总就,在执行药疗时必需严格遵守(二)具体要求:依据医嘱精确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安全正确用药、亲密观看用药反应五个精确:精确的药物、按精确的剂量、用精确的途径、在精确的时间内、赐予精确的患者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五、给药的途径1. 给药途径的挑选:药物的性质、剂型;机体组织对药物的吸取情形和治疗需要2. 常用的给药途径:口服、舌下含服、吸入、皮肤黏膜用药、直肠给药;注射(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3. 给药途径的吸取次序:除
23、动、静脉注射药液外,其他 肤 六、给药的次数与时间: 吸入 舌下含服 直肠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口服 皮取决因素: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特性、人体的生理节奏 七、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 药物方面:剂量、剂型、给药途径与时间、联合用药2. 机体方面:生理因素(如年龄与体重、性别)3. 其他方面 其次节 口服给药法 一、口服给药的优缺点优点:最常用、便利、经济、安全、适用范畴广、病理状态、心理行为因素缺点:吸取慢,不适用于急救;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不宜用此法二、口服给药的目的1. 减轻症状2. 治疗疾病3. 维护正常生理功能4. 帮助诊断5. 预防疾病三、操作过程备齐用物备药量取药液的
24、方法发药四、留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就2. 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 4060温开水送下,不要用茶水服药3. 婴幼儿、鼻饲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用的固体药,发药前需将药片研碎4. 增加或停用某种药物时,应准时告知患者5. 留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五、健康训练1.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水管吸服后漱口,以爱护牙齿2. 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催眠药在睡前服,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服用3. 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行嚼碎;舌下含片应放舌下或两颊黏膜与牙齿之间待其溶化4. 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以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5.
25、服用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如止咳糖浆后不宜立刻饮水6. 某些磺胺类药物经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服药后要多饮水7. 服强心甙类药物时需加强对心率、节律的监测,脉率低于每分钟 60 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注射给药法: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分类: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及动脉注射优点:吸取快,血药浓度快速上升;适用于因各种缘由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缺点:组织损耗、疼痛、潜在并发症;不良反应显现快速,处理相对困难;一、注射原就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就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4. 挑选合适的注射器和针
26、头5. 挑选合适的注射部位6. 现配现用注射药液7. 注射前排尽空气8. 注药前检查回血9. 把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10. 应用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1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分散其留意力,取合适体位,便于进针;2 注射时做到“ 二快一慢加匀速” ,即进针、拔针快,推药速度缓慢并匀称;3 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选用瘦长针头,进针要深;如需同时注射多种药物,般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二、注射前预备1. 用物预备2. 抽吸药液方法: (1)自小安瓿内吸取药液(2)自大安瓿内吸取药液(3)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3. 留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就和查对制度(2)防止污染、保
27、证精确(3)依据药液的性质抽取药液(4)药液抽吸时间三、常用注射法一 皮内注射法1. 定义: ID,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皮内组织的方法2. 目的: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局部麻醉起始;3. 留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2 做药物过敏试验前,护士应具体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3 做药物过敏试验消毒皮肤时忌用碘酊、碘伏4 进针角度以针尖斜面能全部进入皮内为宜5 为患者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备好急救药品6 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如为阳性反应,告知患者或家属,不能再用该种药物,并记录在病历上;4. 健康训练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后,嘱患者勿离开病室(或注射室),等待护士于1520
28、分钟后观看结果;同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应立刻通知护士,以便准时处理;2 指导患者拔针后勿揉擦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看5. 播放视频:皮内注射法操作二 皮下注射法1. 定义: HD,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2. 目的:不宜口服给药、需在肯定时间内发生药效;预防接种;局部麻醉用药;3. 留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就2 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3 注射前具体询问用药史4. 健康训练1 长期注射者,让患者明白建立轮番交替注射部位的方案,常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充分吸取;2 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超过 45 度,以免刺入肌层;三 肌
29、内注射1. 定义: IM,肯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2. 部位挑选: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是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3. 定位法:(1)臀大肌注射:十字法、联线法10cm至膝关节的范畴;尤适用于2 岁以下(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大腿中段外侧,成人可取髋关节下幼儿;(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4. 目的: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时5. 留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就2 如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固患者心情,嘱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
30、科医生处理3 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留意配伍禁忌4 2 岁以下婴幼儿最好挑选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5 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选用瘦长针头,以防止或削减硬结的发生6. 健康训练1 臀部肌内注射放松方法: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2 对因长期多次注射显现局部硬结的患者,教给其局部热敷的方法四 静脉注射1. 目的: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需快速发挥药效;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性检查:静脉养分治疗;2. 四肢静脉注射、小儿头皮静脉注射、股静脉注射3. 留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2 静脉注射对组织有猛烈刺激的药物,确认针头在静脉内后方可推注
31、药液4.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缘由(1)针头刺入静脉过少(2)针头斜面未完全刺入静脉(3)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4)针头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5. 特别患者的静脉穿刺要点(1)肥胖患者:静脉上方进针,进针角度稍加大 30 40 (2)水肿患者:沿静脉解剖位置,用手按揉局部,使静脉充分显露后再行穿刺(3)脱水患者:局部热敷、按摩,待血管充盈后再穿刺(4)老年患者:用手指分别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两端,再沿静脉走向穿刺第四节 雾化吸入法应用雾扮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一、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1.定义: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微小的
32、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2.吸入药液作用1 掌握呼吸道感染,排除炎症2 解除支气管痉挛3 稀释痰液,帮忙祛痰4 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3.超声波雾化吸入器构造及原理4.目的:湿化气道;掌握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5.留意事项:(1)水槽内应保持足够的水量;水温不宜超过60(2)爱护药杯及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3)观看患者痰液排出是否困难(4)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二、氧气雾化吸入法1.借助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2.原理:借助高速气流通过毛细管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接邻的小管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喷出3.目的:同超声雾化
33、吸入法4.留意事项:(1)正确使用供氧装置;留意用氧安全;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2)观看及帮助排痰(3)使用雾化器时,应取下湿化瓶,防止湿化瓶老化,留意使用安全;三、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1. 定义:利用拇指按压雾化器顶部,使药液从喷嘴喷出,形成雾滴作用于口腔及咽部气管、支气管黏膜而被其吸取2. 药物:拟肾上腺素类药、氨茶碱或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3. 适用范畴: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4. 目的:改善通气功能5. 留意事项(1)喷雾器使用后放置阴凉处储存,外壳定期清洁(2)使用前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脱落等反常情形(3)尽可能延长屏气时间,然后呼气(4)每次 12 喷,两次使用
34、间隔时间不少于 34 小时6. 健康训练(1)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使用手压式雾化吸入器给药方法;(2)教会患者评判疗效,当疗效不中意时,不随便增加或削减用量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以免加重不良反应;(3)帮忙患者分析并说明引起呼吸道痉挛的缘由和诱因,指导其挑选相宜的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1. 目的: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对青霉素是否过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2. 评估: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病情、治疗情形、用药情形;心理状态、意识状态,对青霉素过敏试验的熟悉程度、合作态度;3. 试验液的配制:以每 m
35、l 含青霉素 200500u 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 20 50u0.1ml 4. 试验方法: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 0.1ml 含青霉素 20 或50u;注射后观看 20min, 20min 后判定并记录试验结果;5.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1)溶解:于内含 80 万 u 的青霉素小瓶内注入 4ml 生理盐水,每 ml 内含青霉素 20 万 u (2)稀释: “ 抽三推二 ”“抽 1” 取 0.1ml 加 NS至 1ml,1ml 内含 2 万 u 青霉素“推 1” 弃去 0.9 ml,余 0.1ml ,含 2022u 青霉素“抽 2” 加生理盐水至
36、 1ml,1ml 内含 2022u 青霉素“推 2” 弃去 0.9ml,余 0.1ml ,含 200u 青霉素“抽 3” 加生理盐水至 1ml,1ml 内含 200u 青霉素配制胜利:每 ml 含 200u 青霉素,取 0.1ml内含 20u做皮内试验;6. 结果判定:阴性():大小无转变,四周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阳性():皮丘隆起增大,显现红晕,直径大于 lcm,四周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7. 留意事项(1)青霉素过敏试验前具体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2)凡初次用药、停药 3 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
37、,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3)皮肤试验液必需临用时配制 ,浓度与剂量必需精确;(4)严密观看患者(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行使用青霉素,并在相关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6)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 0.1ml,以作对比,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8.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其处理(1)发生气制(2)临床表现:呼吸道堵塞、循环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他过敏反应表现;(3)急救措施1 立刻停药,帮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2 立刻皮下注射 0.1%盐酸肾上腺素 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 0.5ml ,直至脱离危急期;3 赐予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商销售实战技巧提升培训
- 中医医院扩容提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方案》
- 热力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年产60万吨锰系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红色蛇年大吉中国风工作总结模板
- 小满饮食新解读
- 小暑季电商营销
- 交通审批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版垃圾清理协议书
- 试产到量产项目转移清单
- RO装置操作维护手册
- 培训课件 -沟通的方法 -沟通训练营 脱不花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商务职场英语口语900句
-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外文翻译
- 英文电影鉴赏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北华大学
- 人民医院呼吸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烟风道管道井防水构造做法及节点详图
- 埃森哲-基本财务比例与财务诊断内部报表
- 5.Braden评估表及其评分指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