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的图像分析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1.gif)
![1.3运动的图像分析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2.gif)
![1.3运动的图像分析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3.gif)
![1.3运动的图像分析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4.gif)
![1.3运动的图像分析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86482ceee393b5fdc747b46233ee284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第1页,共36页。一、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1.定义: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叫做位移图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3.典型的位移图像:第2页,共36页。第3页,共36页。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1.定义: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叫做速度图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其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图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3.典型的速度图像:第4页,共36
2、页。第5页,共36页。三.应用运动图象的三点注意(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第6页,共36页。 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时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的负方向,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D.前4s内,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BD)第7页,共36页。 2.(2014奉贤区模拟)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3、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D第8页,共36页。 3、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BC第9页,共36页。图线表示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变速
4、直线运动交点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加速度点表示t1时刻质点加速度为a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图线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第10页,共36页。C第11页,共36页。BC第12页,共36页。6、(2014黄山模拟)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像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像是( )C第13页,共36页。A第14页,共36页。2013年广东高考 8如图7,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
5、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D甲比乙先到达B处BD第15页,共36页。7、(双选)(2014肇庆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其中t2=2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t1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C.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BD 追及和相遇问题 第16页,共36页。 9.(2014合肥模拟)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1)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s;(2)整个减速过程的
6、平均速度;(3)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s。【加固训练】刹车类问题:即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第17页,共36页。【解析】(1)飞机从着陆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10 s所以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位移为 =300 m(2)方法一:由于飞机从着陆到停下所用时间t0=10 s,位移s=300 m,所以平均速度方法二:飞机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为(3)飞机静止前4 s内做匀减速运动,可认为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6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位移第18页,共36页。2.关于两类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区别:(1)刹车类问题:即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
7、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2)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s、vt、a等矢量的正负号。第19页,共36页。【知识梳理】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_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大于前者速度。(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_时,两者相距最近。同一相等2.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
8、位移大小之和_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等于第20页,共36页。3.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两个关键点:(1)在解决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紧抓“一图三式”,即运动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最后还要注意对结果的讨论分析。 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运动示意图得到。 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2)分析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 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第21页,
9、共36页。 6、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第22页,共36页。思想方法之1巧解追及相遇问题的三种方法1.三种方法:(1)临界法:在追及和相遇问题中,速度相等是两物体相距最近或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第23页,共36页。【解析】方法一
10、临界值法(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该减速过程经过的时间为t,则v乙=v甲-at解得:t=12 s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s=v甲t-第24页,共36页。(2)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t1,则有:t1时间内:s乙=v乙t1=420 m=80 m此后乙车运动时间:故乙车追上甲车需t1+t2=25 s第25页,共36页。(2)函数法:设在t时刻两物体能相遇,然后根据几何关系列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若其方程无正实数解,则两物体不可能相遇;如有正实数解,则两物体可能相遇。思路一:先求出在任意时刻t两物体间的距离y=f(t),若对任何t,均存在y=f(t)0,则这两个物体永远不能相
11、遇;若存在某个时刻t,使得y=f(t)0,则这两个物体可能相遇。思路二:设在t时刻两物体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第26页,共36页。方法二 函数法(1)设甲、乙两车距离为s则当t=12 s时,smax=36 m 第27页,共36页。(2)当乙车追上甲车时s=0,t=24 s但甲刹车时间为故经过20 s甲刹车停下,此后甲静止。在20 s内, =100 ms乙=v乙t甲=80 m此后乙运动时间故乙车追上甲车用时t=t甲+t乙=25 s第28页,共36页。(3)
12、图像法:s -t图像中两物体的位移图像相交、v-t图像中所围面积相等都说明两物体相遇。若用位移图像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若用速度图像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第29页,共36页。方法三 图像法(1)首先画出甲、乙两车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当t=t1时,两车相距最远,v甲-at1=v乙t1=12 s第30页,共36页。两车的最远距离为 = (10-4)12 m=36 m(2)由图像可设t=t2时两车相遇(t220 s)则: 1020 m=4t2t2=25 s答案:(1)36 m (2)25 s第31页,共36页。7、一辆
13、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0=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当汽车与自行车再次相遇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解题探究】(1)分析汽车和自行车的运动情况,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两车相距最远的条件是_。两车再次相遇的条件是_。速度相等位移相等第32页,共36页。(2)请画出汽车和自行车的速度时间图像。提示: 第33页,共36页。【典题解析】(1)当汽车的速度为v1=v0=6 m/s时,二者相距最远,(2分)所用时间为 = 2 s (2分)最远距离为 =6 m。 (2分)(2)两车再次相遇时有 (2分) 解得 t2= 4 s (2分)汽车的速度为 v = at2 = 12 m/s。 (2分)答案:(1)2 s 6 m (2)12 m/s第34页,共36页。 8.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手护士保持手部清洁
- 2025-2030全球游戏QA和测试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三维木质墙板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储水热水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加厚防爆高压锅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铝箔胶囊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作站用桥式起重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法务技术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合同模板房地产收购合同昆山某国际广场整体购买协议
- 借款合同担保书范本
-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外研版(三起)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 课件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铜矿隐蔽致灾普查治理工作计划
-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技能实操)》课件-第一章 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道德
- 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学习活动食品安全讲座课件
- DB34T4826-2024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腰麻课件教学课件
-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预案
- 2024年甘肃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