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b建立健全 XX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报告(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食品篇】 HYPERLINK l _TOC_250109 一、美日欧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1 HYPERLINK l _TOC_250108 美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1 HYPERLINK l _TOC_250107 食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1 HYPERLINK l _TOC_250106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 HYPERLINK l _TOC_250105 食品的法律法规的内容2 HYPERLINK l _TOC_250104 惩罚机制3 HYPERLINK l _TOC_250103 食品
2、安全风险分析体系4 HYPERLINK l _TOC_250102 风险评估4 HYPERLINK l _TOC_250101 风险管理4 HYPERLINK l _TOC_250100 风险沟通4 HYPERLINK l _TOC_250099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5 HYPERLINK l _TOC_250098 生产标准体系5 HYPERLINK l _TOC_250097 质量认证体系5 HYPERLINK l _TOC_250096 食品安全检测系统5 HYPERLINK l _TOC_250095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5 HYPERLINK l _TOC_250094
3、食品召回制度6 HYPERLINK l _TOC_250093 日本食品质量监管体系6 HYPERLINK l _TOC_250092 食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6 HYPERLINK l _TOC_250091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特色7 HYPERLINK l _TOC_250090 肯定列表制度7 HYPERLINK l _TOC_250089 进口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体系7 HYPERLINK l _TOC_250088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费用问题7 HYPERLINK l _TOC_250087 地方食品监督管理体系8 HYPERLINK l _TOC_250086 欧盟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8
4、HYPERLINK l _TOC_250085 欧盟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8 HYPERLINK l _TOC_250084 德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9 HYPERLINK l _TOC_250083 英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10 HYPERLINK l _TOC_250082 法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10 HYPERLINK l _TOC_250081 二、东南亚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12 HYPERLINK l _TOC_250080 新加坡食品质量管理体系12 HYPERLINK l _TOC_250079 食品卫生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2 HYPERLINK l _TOC_250078 食品质
5、量管理的特点12 HYPERLINK l _TOC_250077 预防性卫生监督12 HYPERLINK l _TOC_250076 卫生评级制度13 HYPERLINK l _TOC_250075 舆论监督13 HYPERLINK l _TOC_250074 责任追究13 HYPERLINK l _TOC_250073 韩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14 HYPERLINK l _TOC_250072 管理体制14 HYPERLINK l _TOC_250071 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14 HYPERLINK l _TOC_250070 三、港台地区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16 HYPERLINK l _
6、TOC_250069 香港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16 HYPERLINK l _TOC_250068 食品质量监管体系16 HYPERLINK l _TOC_250067 食品质量监管部门职能16 HYPERLINK l _TOC_250066 食物环境卫生署16 HYPERLINK l _TOC_250065 渔民自然护理署17 HYPERLINK l _TOC_250064 政府化验所17 HYPERLINK l _TOC_250063 香港食品质量监管的特点17 HYPERLINK l _TOC_250062 职能集中17 HYPERLINK l _TOC_250061 以强大法律为后盾1
7、7 HYPERLINK l _TOC_250060 以风险分析为基础18 HYPERLINK l _TOC_250059 重视技术监督19 HYPERLINK l _TOC_250058 监管效能高19 HYPERLINK l _TOC_250057 注重营造政府、业界和消费者三方合作的机制19 HYPERLINK l _TOC_250056 台湾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19 HYPERLINK l _TOC_250055 食品质量监管机构19 HYPERLINK l _TOC_250054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20 HYPERLINK l _TOC_250053 行政院卫生署20 HYPERLINK
8、 l _TOC_250052 经济部标准检验局21 HYPERLINK l _TOC_250051 食品质量监管法律法规21 HYPERLINK l _TOC_250050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21 HYPERLINK l _TOC_250049 食品安全质量认证21 HYPERLINK l _TOC_250048 四、中国及其他省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22 HYPERLINK l _TOC_250047 我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发展历程22 HYPERLINK l _TOC_250046 上海食品质量监管体系特点24 HYPERLINK l _TOC_250045 行政监管组织体系24 HYP
9、ERLINK l _TOC_250044 职能的划分24 HYPERLINK l _TOC_250043 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24 HYPERLINK l _TOC_250042 技术支撑体系25 HYPERLINK l _TOC_250041 食品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25 HYPERLINK l _TOC_250040 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价预警体系的建立25 HYPERLINK l _TOC_250039 缺陷食品召回制度的建立26 HYPERLINK l _TOC_250038 基层网络组织体系26 HYPERLINK l _TOC_250037 政策法律法规体系27 HYPERLINK
10、 l _TOC_250036 信息保障体系27 HYPERLINK l _TOC_250035 宣传教育体系28 HYPERLINK l _TOC_250034 深圳食品质量监管体系特点29 HYPERLINK l _TOC_250033 食品质量监管体系30 HYPERLINK l _TOC_250032 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30 HYPERLINK l _TOC_250031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31 HYPERLINK l _TOC_250030 法规规章体系31 HYPERLINK l _TOC_250029 五、 XX省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31 HYPERLINK l _TOC_25
11、0028 1XX 省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现状31 HYPERLINK l _TOC_250027 行政监管组织体系现状31 HYPERLINK l _TOC_250026 行政部门监管职能的确定32 HYPERLINK l _TOC_250025 监管部门职能的运行33 HYPERLINK l _TOC_250024 部门职能的协调33 HYPERLINK l _TOC_250023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现状34 HYPERLINK l _TOC_250022 食品安全质量检验检测机构34 HYPERLINK l _TOC_250021 食品安全质量标准35 HYPERLINK l _TOC_25
12、0020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现状35 HYPERLINK l _TOC_250019 食品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现状36 HYPERLINK l _TOC_250018 准入制度36 HYPERLINK l _TOC_250017 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36 HYPERLINK l _TOC_250016 基层网络组织体系37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建设37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基层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37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现状38 HYPERLINK l _TOC_25
13、0012 地方法律法规体系38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追究39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信用保障体系建设现状39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划分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信用制度的作用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社会监督体系的建设现状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消费者食品安全质量意识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媒
14、体食品安全质量宣传导向41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人事教育体系建设现状42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42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从业人员的培训42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监管人员的培训42食品质量安全社会宣传43食品安全预警机制43食品安全应急预案43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44行业管理442XX 省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问题45行政监管效率低、职责不清45食品质量检测机构资源浪费,整体水平不高45食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存在漏洞45食品质量管理基层组织薄弱46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
15、系不够健全46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要求各有侧重、标准不一46培训方式流于形式46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基础工作不扎实46信息发布渠道不畅47行业管理不规范47我省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与美日欧相关体系的比较借鉴47改进我省食品安全管理体制48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48推行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48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49建立我省食品安全信息系统49我省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与东南亚地区相关体系的比较借鉴50我省体系与新加坡体系的比较借鉴50对给排水系统的高度重视50重罚制度50我省体系与韩国体系的比较借鉴50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50行业协会发挥重要的作用51我省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与港台地区相关体系的比较借鉴51
16、我省体系与香港体系的比较借鉴51建立职能相对集中的监管体系51建立风险分析体系51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52建立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52我省体系与台湾体系的比较借鉴52政府统一规划,审批严格5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52我省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与国内其他省份管理体系的比较借鉴53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机构53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53加快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的建设53六、 XX省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541XX 省食品质量监管体系的系统设计542XX 省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与难点55七、保障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运行的建议55理顺政府行政职能55明确食品
17、质量监管部门的核心任务55各监管部门间的协调55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56强化食品质量监管技术支撑56组建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56组建食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56食品企业质量监管技术人员注册与备案56加强食品质量监管信息交流57完善基层监管网络57建立严格自律的行业协会组织57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等级标志制度58完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58参考文献59【药品篇】一、美日欧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60美国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60监管组织体系60技术支撑体系61政策法规体系61药品准入制度62药品安全预警体系62不良反应收集体系62信息公开体系62药品召回制度63药品广告制度63人事教育体系63日本药品质
18、量监督管理体系64药品监管组织体系64药品准入体系64药品上市后监测体系65法律法规体系65欧盟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66欧洲医药局(EMEA)药品监管体系 66英国的药品监管体系67法国药品监管体系68德国药品监管体系68二、东南亚地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69新加坡药品质量监管体系69药品监管组织体系69药品法律法规体系69药品注册制度70韩国药品监管体系70三、港澳台地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71香港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71澳门药品管理体系简介72台湾药品监管72药品监管组织体系72进口药品准入体系简介72药品安全预警体系简介7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73药品的重新评价73新药上市后的监视73药
19、品广告管理73四、中国及其他省份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74我国药品监管发展历程74国家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75行政监督方面75技术监督方面76社会监督方面76药品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76在医疗器械方面77上海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特点77上海市药品监管组织体系改革77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健全77广东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特点79五、 XX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801XX 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现状80行政垂直监管组织体系现状80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现状80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80药品准入体系建设现状81药品准入程序81药品准入技术建设现状81评价监测体系建设现状83基层网络组织体系建设现
20、状83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现状83信用保障体系建设现状84药品安全预警体系建设现状85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现状85驻厂监督员建设现状86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现状86药品召回体系建设现状86协调管理体系建设现状87人事教育体系建设现状872XX 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87药品监管力量不足、监管环节缺损87监管机构设置偏少87监管人员不足88监管精力不足88监管环节缺损或重复88培训不到位89法律体系不健全90法律法规不够细化90法律缺位,职能交叉和监管盲区并存90准入门槛低、日常监管不到位91现行法规处罚力度低91部分地区药品监督网难以有效运行91药品预警体系建设有待于完善92药品不良
21、反应监测体系没有充分起作用92药械信息网络建设有待于完善92药品广告多头管理、监管无力93行业协会缺失93我省药品质量监管体系与国外相关体系的比较借鉴94我省药品质量监管体系与美日欧相关体系的比较借鉴94在药品监管信息体系建设方面94在药品监管非政府组织建设方面。94在药品准入体系建设方面95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95在监管职责及执法建设方面96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方面96我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与东南亚地区相关体系的比较借鉴97药品广告体系建设方面97行政组织体系建设方面97医改建设方面97我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与港澳台地区及国内其他省份相关体系的比较借鉴97六、 XX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系统
22、设计981XX 省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系统设计982XX 省新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与现行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比较更变993XX 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与难点99七、保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顺畅运行建议99加强横向互动100各地市互相学习100加强药监、卫生、医保联合管理100搞好与公安、工商、质监等政府职能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100增强药品监管力量100增设设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100组建执法大队,增加监管人员编制101完善责任体系推进优质监管101健全法律体系101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员补贴纳入政府财政预算101完善药品预警体系10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反馈102建立并完善信
23、息网络102建立药品召回等级103理顺行业管理与监管的关系,组建行业协会103建立信用等级管理制度103赋予药监部门对广告的监管职能103完善人事教育体系104参考文献105【食品篇】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个古老的话题,足以说明从古到今人们对食品安 全的关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最为关心的问 题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种类的增多,食品贸易也目益扩大,食品安全 问题也愈发凸显。食品安全事件一旦发生,不但危及公众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而且 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XX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前沿。海洋生
24、物种类2000 多种,其中经济鱼类 200 多种,贝、藻、鱼、虾种类数量居全国前列。截至2009 年 2 月 27 日,全省总人口为 3607 万人,流动人口众多, 水产品出口量大, 处于经济社会双转型关键时期,食品安全问题尤显重要。一、美日欧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美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长期以来,美国建立了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21世纪食品工业发展计划”中,美国把食品安全研究放在到首位。了解其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手段和体制, 将有助于建立和健全我省食品安全及保障体系。食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美国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了由总统食品安全顾问委员会综合协调,卫生部、农业部、环境署等多个部门具体负
25、责的综合性监管体系。美国联邦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方式,对于管辖范围内的事务实行从上到下的“一揽子”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避免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脱漏或重复,防止因管理缺位导致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影响到整个食品行业。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分为联邦、 州和地区 3个层面。在联邦层面上, 负责食品安全的机构主要有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 DHH)S 下属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以及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 CDC),农业部( USDA)下属的食品安全及检验局 (FSIS)、动植物卫生检验局( APHIS),以及环境保护署( EPA)、商务部( DOC)下属的全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 NOAA/NMF)
26、S。州和地区机构的职责是配合联邦机构执行各种法 规,检查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和销售点。在这些监管部门中, 食药局的管辖范围最宽, 涉及肉类和家禽以外的所有食品; 疾控中心监管食源性疾病的调查和防治;食品安全及检验局负责肉类、家禽和相关产品;环保署监管饮用水的安全性以及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监管鱼类和其他海产品的卫生状况。三级监管机构大多聘请食品检查员、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家和食品科研专家等,采取专业人员进驻食品加工厂、饲养场等方式,从原料采集、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构成覆盖全国的立体监管网络。此外,协调者定期地咨询政府以外的科学家,以获得关于技术、科学方
27、法、过程和分析方面的更多的建议和最前沿的信息。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上,联邦政府不依赖各州政府,他们在全美国设立多个检验中心或实验室, 并向全国各地派驻大量的调查员。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联邦政府与部分州政府签订协议,授权当地一些检验机构按照联邦政府的方法检验食品,并由联邦政府付费。联邦所有具有食品质量安全监督职能的机构都没有促进贸易的职能,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免受地方和部门经济利益的影响和干扰。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美国食品安全体系的特点是执法、立法和司法三种权力的相互分离与制约,并以科学为基础进行决策。国会通过法律的设计,确保食品供应的安全性;执法部门及机构负责法律的具体实施, 并发布管理
28、条例, 这些条例都公开发表于 “联邦注册”,通过互联网可以得到。美国食品安全法下的部门决策引起的争端,可以上诉到法庭来解决。食品的法律法规的内容美国关于食品的法律法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议会通过的法案称为法令(ACT),如美国法典 (USC) 第21部中有关食品和药品的法律,行政管理程序法令 、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令和新闻自由法令等;二是由管理机构根据议会的授权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和命令,包括: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 、联邦肉类检验法、禽类产品检验法、蛋产品检验法食品质量保障法 、公共健康事务法 以及2000年公共健康安全和生物恐怖注意预防应对法等。美国食品安全条例的制定与修订,采用向公
29、众公开、透明的方式,不仅允许、 而且鼓励被管理的行业、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该过程。当制定新条例或修订现有条例时,通过预先发布即将实施的条例(ANPR),提供给公众进行先期讨论或评论的机会。公众反馈的信息决定了是否有必要制定该条例或如何完善该条例, 所有重要的公众评论在最终的条例中必须有所回应。之后,则需要将所提议的条例 和最终完善的条例公开发布,它是可以实施的条例,并给公众进一步评论的机会。 当遇到特别难解的问题时,就需要向管理机构以外的专家进行咨询,管理机构可以 选择召开公开会议或召开咨询委员会会议,征求公众对某一主题领域或管理机构未 来计划的建议。任何组织或个人对管理机构的决议有异议
30、,都可以将管理机构诉诸于法庭,司 法机构对管理机构的行为进行评估,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司法制度有权否决管理机 构的决策,从而保证食品行业不仅要保证食品的安全,而且有遵守法律和管理条例的责任。惩罚机制目前,美国主要采用惩罚性赔偿,严惩不法商家。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大公司和大企业蓬勃兴起,各种不合格的产品导致对消费者损害的案件也频繁发生, 食品企业亦如此。 与消费者相比, 侵权企业非常强势, 补偿性赔偿难以遏制其为逐利而制造和销售不合格甚至危险产品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惩罚性赔偿则对生产和销售危险产品的企业日益发挥出威慑作用。严厉的惩罚性赔偿会使公众感受到法律对某种侵权行为的强烈否定,可以在某种程
31、度上鼓励一些受害人勇敢提起诉讼揭露不法行为,并使食品企业感受到这种强大威慑而心有所忌,不敢恣意妄为,从而消除或最大限度地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风险分析是美国食品安全计划制定的基础。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三个方面。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的特性描述和危害显性评估三个环节。对危害的 识别,在美国,主要根据法律和经验对食品进入市场之前的潜在危害和已经进入市 场的食品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 以控制风险; 危害的特征描述是以危害识别为基础, 运用数据说明关于潜在危害不同的显现水平和模式,说明哪些数据对危害的特性描 述最相关;对危害显性评估则是对急性危害的短期发作和慢性
32、危害的长期作用可能 发生的概率、损失的程度加以分析,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打好基础。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方面,美国的法律要求食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确定食品添加剂、动 物药品和杀虫剂的使用不会引起危害;而对于食品中固有的有害成分或不可避免的 食品污染 ,则要求管理机构进行干预。作为风险管理的样板,美国联邦食品管理机 构每年都举行年度会议, 共同商讨综合的、 以风险为基础的年度食品抽样检测计划, 以测定药品和化学物在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结果则作为标准制定的基础、执行的基 础及其他进一步行动的基础。风险沟通风险沟通贯穿于食品安全透明管理的整个过程,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信息传播使公众健康免于受到不安全食
33、品的危害。例如,在突发食品安全风险时, 政府通过全国范围内各个层级的食品安全系统电信网和大众媒体将紧急情况告知社会大众,并通过信息分享机制告知国际组织( 如WH、OFAO等)、地区组织和其他国家,使消费者和相关组织能够及早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将管理部门风险分析程序也向社会大众公开,接受社会大众的评论和建议,可以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美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贯穿于“从田头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全过程。生产标准体系强制要求企业生产食品必须严格按有关生产标准进行,否则将受到严格处罚。 美国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操作规范。其中,国家标准 由农业部的食品安全检验局、农
34、业市场局、粮食检验包装储存管理局,卫生与公共 服务部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环境保护局以及由联邦政府授权的其他机构共同制定。行业标准由民间团体制定,是美国食品质量标准的主体。企业操作规范由农场主或 公司制定。质量认证体系对食品质量进行认证是美国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食品经过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后,就可在其商品上贴上标签,告诉消费者,该食品通过质量认证是安全的。目前 , 美国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必须通过三项质量认证,即管理上要通过ISO9000 认证,安全卫生要通过 HACC认P 证,而环保上要通过 ISO14000认证。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等级制度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在生产源头控制食品生产,从
35、而保证进入市场的食品质量符合安全要求。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美国除了建立联邦食品检测体系,还有各州、各行业的检测体系及生产单位、家庭农场自检中心。美国农业部从技术、规划、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即对“田头到餐桌”全过程实行控制和管理,由此形成了严密的食品质量安全网络组织体系。强化安全卫生监控措施,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HACCP)HACC作P 为一种方法模式,是由GMPs( 良好操作规范 )、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和SCP( 卫生控制程序 )几部分共同构成。 自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提出后, 已经作为专门的标准, 应用于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通过运用 HACC可P 以发
36、现可能发生的风险,同时制定综合有效的计划预防或控制风险。食品召回制度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是食品质量存在缺陷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力图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引入召回制度的国家。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在两种情况下启动: 一是企业得知产品存在缺陷,主动从市场上撤下食品;另一种是食药局等在紧急情 况下强制要求企业召回食品。美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都是大企业,一般 不愿冒信誉受损、失去顾客的风险,未出现过生产厂商拒不召回的情况。不过,只 有在婴儿配方、医疗器械和人用生物制品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时,食药局才享有法 律明确授权的强制要求召回的权利。目前,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已提交议案,建议授予食品药品
37、监督管理局更广泛的强制召回权,使其能更积极主动应对全球化时代美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日本食品质量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2003年7月以前,日本的食品安全控制模式, 属于典型的“多部门型” 控制模式, 与中国的分段管理机制有许多相同之处,即按照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来划分各相关政府部门监管的职责。管理部门有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环境省、文部科学省、通商产业省等,其中主要的为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厚生劳动省负责稳定的食品分配和食品安全,农林水产省负责食品的生产和质量保证。尽管对每一个参与监管的部门作了明确的职责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容易发生法定活动重复、管理机构重叠和管理成本增
38、加、管理力量分散、以及沟通不畅和协调不利等问题。2003年7月,日本政府对食品安全控制模式进行了改革, 增加了一个专门的技术评估和协调机构,即食品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独立于其它政府部门,主要职责是以科学依据为基础,对食品安全实施公正、客观的风险评价;对各主要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实施监督并进行政策指导,但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监督不具有行政处罚权;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特色肯定列表制度肯定列表制度是日本对食品(包括可食用农产品)中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要求,包括:“暂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一律限量标准”和“豁免物质
39、”清单。其中,“一律标准”是对制定残留标准的物质由厚生劳动省制定一个统一限量标准, 即0.01mg/kg ,超过标准的将禁止流通。对比于其他发达国家, “一律标准”更为严格,提高了对日出口的门槛。进口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体系日本对进口食品实行企业注册和检验检疫制度,采取多样化的检测方式,类型有:通关放行。 依据相关管理条例, 若确认不需要进一步实施检疫的食品,则发放产品安全准许证,通关放行进入国内市场。样本检测。对于提出入关申请,经过审查和风险评估,认为违反日本食品安全法可能性较低的食品,将在厚生劳动省的检疫所的检测中心实施样本理化分析和检测。检测的项目包括:农产品农药残留、抗菌性物质的残留、 微
40、生物毒素、 转基因食品的确定等。 经检测合格的食品, 则通关放行进入国内市场;对于不合格食品,则就地销毁或者回收。行政检查或者指定机关检查。对于提出入关申请,经过审查和风险评估,认为违反日本食品安全法可能性偏高的食品,将实施行政检查或指定机关检查,检测费用由进口商自行支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费用问题日本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所需要的费用均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中,尤其是检验检疫经费一律根据当年计划由财政部门足额予以解决。因此,日本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精度高、门类全、配备齐,适合大批量、多项目、高精度、高速度检 验的需要。其检验人员也非常优秀, 检验技术人员的开支也统一纳入政府财政预算。2001年
41、,日本政府仅拨给农林水产消费技术中心的经费就达49亿日元 ( 动植物防疫、植物病防治费用另有拨款) 。地方食品监督管理体系日本设立了保健所来负责地方食品安全的预警和事故处理。保健所在中国县以下相当于各乡镇的卫生所和医院;在城市区或街道相当于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前的卫生防疫站)。保健所长对突发食品事故有报告和调查的义务,并且要快速的对事故处理作出反应。欧盟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欧盟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欧盟各成员国遵循相同的食品安全法规和管理规则,执行协调一致的安全控制体系,其食品安全策略从过去重手段到现在重目标,从过去重终端控制到现在重过程控制,从过去重管理机构职责到现在重生产者职责,从过去
42、执行良好卫生规范和HACCP体系的水平控制模式, 发展到现在执行良好卫生规范与其他前提规范、 HACCP体系乃至溯源系统的金字塔型控制模式,整个管理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欧盟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由欧盟各国成员构成,其主要机构是欧盟委员会,另外还包括欧盟委员会卫生和消费者保护总司 ( SANCO) 、欧盟食品安全局 (EFSA) 、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 ( RASFF) 、欧盟食品链和动物卫生常设委员会 ( SCoFCAH)和欧盟食品与兽医办公室 ( FVO) 。欧盟委员会主要负责欧盟法律议案的提议、法律法规的执行、条约的保护及欧盟保护措施的管理。欧盟食品安全管理法规的决策是由欧盟委员会卫生和消费
43、者保护总司( SANCO) 提出提议,经成员国专家讨论,形成欧盟委员会最终提议,然后提交给欧盟食品链和动物卫生常设委员会(SCoFCAH,) 或直接提交给理事会,再由理事会和议会共同决策。欧盟食品安全局不隶属于任何欧盟机构,其职责主要是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风险管理者提供立法和控制措施政策制定的科学基础。欧盟食品安全的管理首先是由欧盟食品安全局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欧盟委员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议制定风险管理的共同规则,经审议通过后在各成员国直接或间接应用,各成员国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第一层次控制,由欧盟食品与兽医办公室( FVO)对各国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作为第二层次控制,欧洲法院进行相应违法制裁。欧
44、盟及成员国食品安全管理具有特色的地方:一是对农产品的源头管理要求十分严格。对产地环境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兽药等农用化学品和种子、饲料等农业生产原料)分门别类制定各种指令进行严格管理。二是制定农产品跟踪与追溯制度。跟踪与追溯制度有助于确定产品的身份、历史和来源,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有助于通过该系统追查同批产品所处的位置,从而很快地从市场上撤回不安全产品。德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德国是实施“单一部门型”食品安全控制模式的代表性国家,由食品和农业部统一负责本国的食品监管工作。该部门统一负责国家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颁布 相关法律法规 ( 包括技术性法规
45、) 。食品和农业部下设两个局:一个是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局,主要负责与消费者健康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并负责协调和 欧盟之间的相关事务;另一个是联邦风险评估局(发达国家均有),负责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信息交流。 各项具体的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则由德国各州负责。此外, 德国颁布了德国联邦食品和日用品法,要求企业,当认为自己向市场提供的食品不符合健康保护规定时,有责任立即报告主管监督部门,并封存有问题食品。监 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按法定程序检查。同时,作为欧盟成员国,德国的食品 标准和许多相关法规都参照欧盟执行。德国法律明确了企业负责食品安全第一关, 使监管关键点前移,提高了监管的及时性和
46、针对性。统一参照欧盟的法律和标准, 减少了管理资源的投入。“单一部门型” 食品安全控制模式的优点是: 能够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总体计划, 制定统一政策,并保证基层执行时依据的法规的一致性;有效避免了部门间职能交叉带来的管理资源浪费,并有利于充分整合各种专业知识,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作出准确的科学判断,提高管理成本效益;保证食品标准的一体化,有利于国内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的衔接,促进国家食品贸易;整个事件中的信息流通、处理决策、组织执行、结果反馈都在同一个系统中进行,可保证应对突发性食品相关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食品相关问题由同一个部门监管,有利于结合实际情况协调食品安全、产业和贸易的优先处理问题,实现
47、三者的和谐发展。采用“单一部门型”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加 了整体的行政管理层次,降低整个管理链的适应性,导致管理僵化,使得信息损失 增加;二是扩大了最高决策层的管理跨度,决策者除了要优先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外, 还必须同时应对食品卫生、产业、贸易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地域小、行政管理 层次少、政府管理高度集中的国家较适宜推行“单一部门型”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英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英国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卫生部 ( DoH)、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 (DEFR)A、食品标准属(FSA)等,其中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管理机构是FSA。FSA下设肉业卫生局( MHS)、食品安全
48、政策部、实施及食品标准部、苏格兰FSA执行局、威尔士 FSA执行局和北爱尔兰 FSA执行局等部门, 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 负责食品安全检 测检验,解决消费者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沙门氏菌问题、李斯特菌、疯牛病问题等。英国的食品安全体系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要求食品的生产商或供应商必须恪尽职守。“恪尽职守”的概念对应于严格的赔偿责任,意味着无论被告是否有意违反规定,都将被判为有罪;除非他能证明自己已采取了所有合理的防范措施,并履行了应有恪尽的职责来避免犯规,才可判为无罪。二是食品法律法规及标准管理的执行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例外:牛奶由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直接负责)。中央政府制定法令,而执行主
49、要依靠地方政府机构以及一些专门机构的人员,包括环境卫生官员( EHOs)和贸易标准官员( TSOs)。法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法国负责管理食品安全的国家部级机构主要是农业与渔业部,具体事务是由农 业与渔业部下属的食品总局( DGAL)来负责,卫生部和贸易与消费部也负责少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事务;根据风险管理和经济支持两种不同职能,农业部下属的中央和 地方层面机构又分别进行明确设置;承担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职能的机构为不同的国家机构,但工作上相互协调统一;各部门内部自上而下实行中央集权管理,机构“散”而不乱。在国家层面,法国农业与渔业部负责植物卫生、动物卫生、动物产品及其加工 制品的食品安全管理,贸易
50、与消费部负责植物加工制品安全、食品成分、标签与公 平贸易等方面的管理,卫生部负责饮用水安全管理和公共卫生监督,负责食品安全 管理的 3大部门通过总理服务部及其下属机构,如欧洲事务秘书处( SGAE) 协调统一,实现对外立场的一致性。在地方层面,3 大部门的下属机构,即农业与渔业部下属省级兽医局、卫生部下属地方公共卫生局、贸易与消费部下属省级打击违法行为局的分工也很明确,地方各部门之间由法国内务部( PREFET) 代表中央政府进行协调运作。此外,具有广泛分析检测能力的国家基准实验室和公共分析实验室职能明确,在法国各地分布有马、牛、猪、鱼等各种种属的病理检测实验室。法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策略体系
51、完整:法国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依据,在动 物卫生、兽药、动物福利、动物饲料、药物残留、食品安全等动物产品生产整个领 域, 都有相应的企业审批、 检验、监督、控制和进出口证明等完整的管理方法体系以及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各环节(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交流)互为依存,协调统一;危害识别、风险及其利害分 析、管理策略分析、管理策略选择、管理策略执行、监控及结果评估等风险管理各 环节也协调统一。法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也具有风险评估的科学支撑体系:根据1998 年7 月1 日法律规定的“加强人类食用产品的卫生监督和控制”的要求,成立了专门从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机构法国食品安
52、全署(AFSSA) 。食品安全署由国家农业部和卫生部给予财政支持, 受农业部、 卫生部和消费部监督, 有10 个专业技术委员会, 承担农业部、卫生部、消费部、其他国家部门、食品安全署自身及消费者民间组织委托的任务,提供食品与饲料中卫生与营养风险评估和相关国家议案与国协议的技术评估,为政府 (尤其是农业部和卫生部 )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二、东南亚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新加坡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卫生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新加坡食品卫生质量管理的行政部门为新加坡环境发展部所属的环境卫生处、小贩局、食物管制处及其按地区所属的七个办事处,这些部门负责食品营业执照发放、日常卫生监督管理和违法处罚等工作;环境发展部的
53、防疫检疫处负责对食物中毒、污染事故投诉的调查,同时该部门有卫生部特派的医学专家常年驻守工作;饮料酒由关税署酒精管理局管理;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对饮食店的种类分布有指定权; 公共理事会对小贩中心的公用设施卫生负责管理。从上述的组织结构看,新加坡的食品卫生管理是以环境发展部为主的多部门多系统负责体系,这与新加坡重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严密的国家建筑规划设计是分不开的。食品质量管理的特点预防性卫生监督新加坡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主要体现在环境卫生实行准则中。这个准则将食品行业划分为三大类:饭店类、食品加工厂和菜市场,每一类均有相应的卫生设计原则。如菜市场的设计强调:给排水系统要能保证每十摊位和公共走廊自始至终
54、的干燥和清洁目的;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有共用储存和分拣菜区域等等。在遇到食品行业的设计和建设时,各有关部门均遵守准则的规定,如新加坡建屋局对出租的食品用房屋在合同上明确规定了经营范围,如果食品业主擅自改变房屋结构, 变更经营范围,建屋局会无条件的收回房屋。新加坡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能顺利贯彻到各有关部门,一是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规定,具体、简明、易操作,二是国家法制严明。从设计原则的细节要求中,可以看出新加坡极为重视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和极为到位的要求。卫生评级制度新加坡政府推出了饮食店摊的分级制度,以实行系统的评估和有效的监督。其做法是每年对所有饮食店摊的清洁管理、食物卫生、个人卫生和其他方面 (
55、 如一年的表现) 进行评估, 按等级分为优 (A) 、良(B) 、中(c) 、差(D) 四级。对得到“中”“差” 级的单位,监督员每次检查后会在被检单位的卫生档案簿上将检查发现问题进行记录,作为下次检查的重点内容。如果某单位发生食物中毒,其等级立即被降为D级。分级制度一是提高监督工作效率,二是激发执照持有人改进个人和食物卫生,维持良好的营业场所卫生,并每年改进卫生条件,提高自动化水平。舆论监督评级后,对每家单位都在显著位置上挂牌显示出“A、B、C、D”的等级,就餐者很容易根据级别或自身所好选择用餐单位,所以分级制度也是加强业主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监督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另外,新加坡的食物销售法
56、令规定:任何被定罪人的名字、商业活动地点、触犯公共卫生条例的犯罪种类、罚款和没收情况等以及食物中毒发生与处理情况等都可在报纸上公布;同时环境发展部有24小时的受理举报投诉电话,欢迎舆论监督。责任追究在新加坡,违反环境公共卫生( 食物卫生 ) 条例有关规定将会被处以2 000元新币以下的罚款。 如果仍不改进, 将每日追加 100元新币的罚款。 食物中毒的罚款根据中毒的后果而定。除了罚款,新加坡还开展饮食店及饮食摊犯规计分制度。犯规计分制并非新的处罚制度, 它是将新加坡 环境卫生法令 和环境公共卫生 ( 食物卫生) 条例中食品业主应当遵守的规定义务进行分类计分,按业主违反的条款给予记录。当触犯公共
57、卫生条例而被法庭定罪或以缴纳罚款消案的,则按严重程度给以不同计分,凡 12个月内累积计分超过 12分,则给予暂时吊销执照2周、4周或撤消执照的处罚。这个制度本身是一种警戒性手段,它对于暂时吊销或撤销食物料理人的执照来说是既客观又公正的办法,使监督管理变成量化的管理,减少随意性,提高了可操作性。如果犯规情节严重的,还可吊销卫生执照。吊销卫生执照分为暂时吊销或永久性吊销两种。当业主12个月内的犯规计分达到或超过12分后,将会接到执照被暂时吊销的通知。如果在14日内执照持有人没有提起上诉,暂时吊硝令将如期 生效;第一次暂时吊销执照期限为2周,第二次为 4周;如果第二次暂时吊销执照执行完成后的 12十
58、月内,业主的犯规计分又达到12分,将被永久性吊销执照。以良好的规划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保障,将食品质量监管纳到花园城市形象的大环境中进行管理,多部门、多方面、多层次和主动参与管理,以及法制与科学结合的管理,构成了新加坡食品卫生管理的独到特点。韩国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管理体制韩国成立了由国务总理主持的食品安全协会,负责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部门间的组织协调, 食品卫生事故的组织处理。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农林部、海洋渔业部和食品药品安全厅三家,其中农林部负责农产品 (即种植业产品) 生产、贮藏和批发市场中的质量安全管理,畜产品从“牧场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和农畜产品的品质认证、地理标识
59、管理、原产地管理和GMO标识管理以及进口农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病虫害检疫和畜产品(包括加工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在韩国实施的是垂直管理。农林部内设农产品质量管理局、畜产品质量管理局和粮食管理局,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对策的拟定、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海洋渔业部负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病虫害检疫工作。食品药品安全厅负责农产品加工品和流通领域农产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各部门各尽其职,分工明确,而且各部门有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清晰的管理体系。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韩国食品安全技术协调体系分为技术法规和标准两类,两者分工明确,属性不同。韩国食品安全技术协调体系当中的技术法
60、规有关食品的安全质量要求,是强制 性执行政府法规,内容涉及到粮谷、农药、兽药、种子、肥料、饲料、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水产品、畜产品等;韩国食品安全标准是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 强制性遵守的、规定产品或者相关的食品加工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者特征的文件。同时它还包括专门规定适用于食品、加工或者生产方法的包装、标示或者标签的要求。目前,韩国主要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包括农水产物品质管理法、粮谷管理法、饲料管理法、肥料管理法、植物防疫法、水产品的生产、加工设施及海域卫生管理标准、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分析法等。韩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安全卫生标准,包括动植物疫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农村集体资产农民房屋租赁合同2篇
- 2025年度智能化农场承包经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幕墙施工安全协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营养面包研发与订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专业摄影棚场地租赁及拍摄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木饰面产品市场推广与广告投放合同
- 房屋抵债合同(2篇)
- 2025版南京商业地产租赁税费结算合同4篇
- 着火场景的火源辨识与处置
- 红色革命故事《王二小的故事》
- 《白蛇缘起》赏析
- 海洋工程用高性能建筑钢材的研发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英语48个国际音标课件(单词带声、附有声国际音标图)
- GB/T 6892-202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 冷库安全管理制度
- 2023同等学力申硕统考英语考试真题
- 家具安装工培训教案优质资料
-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有效开展及策略 论文
- envi二次开发素材包-idl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