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科研素养与能力_第1页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科研素养与能力_第2页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科研素养与能力_第3页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科研素养与能力_第4页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科研素养与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科研素养与能力素养大赛科研部分参考资料第一部分材料一: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科研素养与能力一、 什么是教育科研素养素养是 指一个人平日的修养,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外表气质与形象、知识水 平与能力,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和个人的文化品位。能力是指驾驭知 识,运用知识的技能与方法。我们通常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就是指 除了应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获取新的知识的方法,运用所学知 识与社会交往,有弃旧扬新的创新思维与意识,即知识能力、方法能 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应该说素养与能力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 素养的内涵比能力更广泛更 丰富,素养包括能力在内,能力仅指是素养的一个方面。由此说教师 的教育

2、科研素养就是指教师的科研修养,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 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超越和高于实践的内在的、 综合素质。它涵盖了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知识、科学研究的知识与技能。包括 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动手操作能力、创新 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 学作风等。二、教育科研素养的特点教育科研素养一般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内隐性。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平时看不见摸不着, 只有教师在开 展教育科研的具体实践中才显示出来。 也就是说科研素养以内隐的形 态存在于教师的个人潜能之中,只有转化为外显的行为,才能展示素 养的高低与强弱。二是综合性。教育

3、科研素养是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思想道德、学 术规范、知识与能力、理性思维,组织管理,文字表达与实际动手能 力等方方面面。而这些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缺少某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比如一个研究者不讲学术规 范与道德,剽窃抄袭他人成果,尽管他抄的水平和手段很高明,文字 表达也很好,但其科研素养是很差的。因此评价科研素养要综合各方 面的要素作分析和判断。三是积淀性。教育科研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的积淀、积累,不断内 化,逐渐发展的过程。一个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素养,成为教 育科研的名师大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学习与 积累,不可能一而就,也没有什么捷径

4、可走。只有平时不断地注意的 积累,不断地去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科研素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四是敏锐性。教育科研需要教师对教育的问题与教育的现象,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动态有敏锐的眼光,这是开展科研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当 今时代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教育所面临问题可谓是纷繁复杂, 层出不穷,旧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开展教育科研 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能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或 者对教育的发展作出理性的分析和预测, 这需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思维 和眼光。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五是实践性。教育科学区别于其它社会科学的一个显

5、著特点是理论创 新,实践管用,尤其是能够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种特性决 定教育科研素养通过实践来培养和提高,需要实践来检验和评价。离 开教育实践来谈教师的科研素养的形成只能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教育科研素养的主要构成教育科研素养由思想素养、理论素养、 能力素养三方面构成;(一)思想素养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科 学的价值观和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在于 以繁荣发展教育科学,追求真理,探索规律,创新教育,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为已任。以为教育宏观决算服务,为推动教育实践服务,发挥 顶天立地的作用为根本目的。与此同时,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科研人 才,形成学术梯队,特别是促进

6、中青年科研骨干的速成长。在这样的 价值观下,要求我们的教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 事业心去探究科学,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其次,是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良好的科研动机。科学研究要有强烈 的科研冲动和欲望,这种冲动和欲望即科研的意识与动机, 是建立在 教师的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成为教师实现自己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所必需。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育科研的公益性而忽视自我性,只看到教育科研为宏观决策为教育实践服务的一面,看不到为教师个人成 长服务的一面,某种程度上影响和挫伤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与积极的科研动机。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教师强则学校强,教师发展学校则发展

7、,使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工 作中获得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三,要有浓厚的理论研究兴趣。一定意义上讲做理论研究就是做学 问,而做学问首先教师自己要对这门学问感兴趣, 不感兴趣是做不成 好学问的。常言道:热爱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中小学学教师平时在 教育实践方面非常重视,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但一个明显的 不足就是理论性、学术性不强,缺少理论的归纳与思考,重视做忽视 写,因而大大地影响了科研成果的理论品位与价值,也不利于教师的科研素养的培养。第四,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教育科学属于哲学社会科学范畴, 哲学社会科学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要求真,而且要求善、求美。求真 就是要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

8、来面貌,其研究成果能够重复与再现。求善就是力求尽可能完善,包括完善我们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完 善具体的研究计划与行动,完善预期的研究成果设计,不要有明显的 研究硬伤和缺失。求美就是指我们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完美, 成果的内 容富有创新和特色,外在表现形式新颖独特,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文字表达严谨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第五,遵循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科学是研究人的培养、人的发 展的科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这里所指的德就是要讲学 术道德。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遵守学术规范,杜绝弄虚作假,反对剽 窃抄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与研究成果, 这是我们做学问做研究的 重要前提,离开了这一点谈教师

9、的科研素养将显得苍白无力。第六,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在一份报告中 指出:学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同合作、学会发展是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教育科学研究因研究人而显得高级和复杂,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跨领域跨部门的联合攻关,吸收各方面的人员参与和合作。过 去那种单兵独将,散兵游勇、个体户式的研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 育科研的实际情况。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并自觉地运用这种意识与精神去组建研究小组, 凝聚集体的力量和智 慧,齐心协力开展研究。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合作精神,不能与人和 谐共事的教师是没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第七,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做科研是非常艰

10、辛的劳动,必须有吃 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板凳需坐十年冷。在科学的道路上 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才 能达到光辉的顶点。(二)理论素养首先,是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教 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古今中外,近代与当代的教育理论。 如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教育经济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 哲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工艺学、人力资源学。以及与相关的人本主 义理论、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并能够根 据研究需要选取适当理论去指导研究。其次,是要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论和方法学。 科学的方法决定科学的 研究与研究的科学。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有文献研究法

11、、调查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实验法等。第三,是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包括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专业 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如从事德育研究的教师不 仅要具有德育专业理论与知识外,还要具有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三)能力素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捕捉问题的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创造与创 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评价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六个方面, 具体地说:.捕捉问题的能力,也可称选向能力。即教师应具有在大量的、纷繁 复杂的教育问题中,准确地抓住有研究前景和发展可能的问题确定自 已研究领域和方向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分析

12、准确做出两种判断 :一是 看这个领域的问题研究有没有价值, 值不值得做。二是根据自己的研 究兴趣和专长,看自已能不能做。一旦认准了就坚定不移的朝着这方 向努力前行。.理论思维能力。即教师善于从众多的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中透过现 象发现和提炼出问题的实质,善于从理论上穷根朔源,做出理性的思 考和回答。善于通过逻辑推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抽象的问题具 体化。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构建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课堂教学目标,为什么要构建? 如何构建?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我们有些教师就不仅在课堂教学实践把握得好, 而且还从理论

13、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反映出良好的思维品质。.创造与创新能力。即教师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产生新思想、 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开展教育科研需要教师善于和富于想象、 突发奇 想,充满探究的欲望和激情,勇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弃旧扬新,提出新观点,产生新成果,开辟新领域。.实际动手能力。即教师运用某种知识和方法,采用一定的手段进行 有意识、有目的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检索文献资料能力、交流能力、计算机的 应用能力操作技能:二是具体操作能力。如:确定论文题目、制定研 究计划、进行课题论证、观察与访谈、设计调查问卷表、使用测验量 表、进行教育

14、统计分析、撰写和评价分析研究报告。.分析评价能力。即教师对自已和他人的研究过程或研究成果做比较 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比如,做文献综述、研究现状述 评、研究结论的分析与讨论、成果的评价与鉴定等活动,都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研究者的评价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即教师的科研规划、协调、管理、控制能力。比如: 科学地制定实施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协调好课题研究团队,筹措研究 经费,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指导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对课题进行有效 的自我管理等。四、教师如何增强科研素养与能力 1.在不断地加强学习中夯实教育 科研理论基础。在学习中提高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吸取理论营养,在 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

15、问题的能力。著名诗人陆游在如何做言寺时 指出:工夫在爵外。就是说要注意平时的学习与积累,才能做到信手 拈来,出口成诗。因此,必须把工夫放在认认真真读书上,做到行万 里路,读万卷书。只有读书破万卷,下笔才有神。.在丰富的教育科研实践过程中锻炼提高。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实践 是最好的学习。做中学,做学合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感悟和 直觉,获得更多的经验和体会,丰富自身的理论素养,掌握正确的科 研基本规律和方法。.在对外学术交流与他人合作中发展提升。 科研需要通过交流与合作 获取外界新的信息,开阔研究视野,增长新的见识,博取众人之长, 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提升和发展自我。交流合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互

16、动的过程,互动的结果是合作交流双方都受益, 使教师由封闭狭小的 天地走向开放广阔的舞台,达到提升能力增强素养目的。第一部分材料二:教师科研素质包括哪些方面教师科研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随着时代发 展,以及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 高,其中,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其他素质提高的基础,那么教师的 科研素质都是由哪些成分构成呢?第一、 科研意识科研意识是指人积 极从事科学研究的心向,潜心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的求知欲。 它是科 研活动的内在动力,主要包括自身角色意识、问题意识、信息意识、 合作意识。所谓自身角色意识,即教师对教师职业应进行科研的认识状态, 对科 研型教师的认同状态

17、以及对自己科研能力、科研优势的认识状态等。意识越清醒,则行动越坚定。在这里我认为其中对科研型教师的认同 状态是最为重要的。所谓问题意识,即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认识状态,对教育成绩与事物的 准确判定水平,具体又体现在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定上。对教育现象 越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其选题的准确度就越高,对新情况、新问题就 越敏感。所谓信息意识,即捕捉科研问题与解决问题资料的能力,思路清晰、 准备充分,则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证据与钥匙。所谓合作意识,即教师借助他人能力或协助他人共同攻关的心理状态。 合作意识越强的人,越能集思广益,丰富提高自己。第二、科研知识即进行教育科研所必备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由于教育科研对象

18、的特殊性,所需要的知识与方法非常广泛,也非常深入。据 介绍,李吉林在情境教育理论的创立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和学 习,涉及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史、心理学、大脑科学、美学、语言学、 社会学以及文艺作品、少年读物、时事新闻科技信息等,其中属于方 法论的书就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系统科学、最优化原理 等。一般教师进行教育科研,除了具备必要的学科知识外,教育科研方面 的知识不可缺少。1、教育科研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教 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等。 他对教育科研具有普遍指导价值。2、教育科研的专门理论教育科研作为一项具体的科学实践,有其特 定的研

19、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因而必然有其特定 的研究规范和要求,形成为一门较为独立的学科,包括教育科研原理 与教育科研方法。它是保证教育科研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前提和 基础。第三、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知识运用于教育科研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发现问题能力、预测设计能 力、信息筛选能力、实施操作能力与书面表述能力能。1、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能否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中发现有价 值的问题,并把它设计为研究课题,这是整个研究过程开始的关键一 步。2、预测设计能力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预测未来变化,设计整 个课题的工作思路与目标。3、信息筛选

20、能力即对相关信息的获取、识别、分类、编码、评估、使用等。现代社会信息来源多,信息量大,此种能力的价值也越来越 重要。4、实施操作能力即落实、调整课题各工作环节的能力。5、文字表述能力即把经过潜心研究得出的结论诉诸于文字,通过科研报告、科研论文、著作等表述出来的能力。这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说过,一个只会创 造不会表述的人,不算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6、课题研究能力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的论证能力, 课题实验方案的制定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 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报告的10 撰写能力等。第四、科

21、研精神科研精神讲求坚持真理,用于探索、事实求是,发扬 民主,全力合作,用于创新。第二部分材料: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具体说明(参考阅读):一、观察法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 质和规律。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 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 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

22、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 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 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 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 查阅一些有关的 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 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11 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 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 分工合作。(3)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 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

23、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 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 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 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 目确定下来。(4)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 中心、范围, 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 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

24、是人的感觉器官, 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 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 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 的精确性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 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 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 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12 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 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 对

25、于观 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 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 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 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 还 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 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 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 但估 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 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 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26、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 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 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 出调整。(6)规定统一性标准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 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 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 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 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 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 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 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13 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

27、 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 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7)逐段提出观察提纲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 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 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 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 观察提 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 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 统计。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 究课题。二、调查法: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 以便改进工作(包

28、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 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大致分为如下步骤: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 题明确化,得出结论)。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14 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 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 过长的调 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

29、体基本上可定下来。.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 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 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 指导作用。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 可以考虑采用 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

30、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 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 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 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 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15 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愁、经 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三、测验法: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 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 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

31、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 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戏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 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 度)。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 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 主要内容和形式。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 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 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 周文琴老师在做这一测试前邀请我去在他们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目的就在于排除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排除测验的随意性和不真实性,

32、实 现评测标准的同一性)。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四、经验总结法:16 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 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 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 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 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 基本要求:1.要注意经验的先进性(观念必须更新)2.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 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

33、概全的片面性。.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五、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 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 问题,寻找新的思路。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 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 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 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

34、多一次文献的综 合研究结果六、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17 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 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 深入的 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个案研究中,原始的资料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 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 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可能通 过对某个案的研究而形成假说,进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 观察或追踪一个人、

35、几个人、一个团体、一节课的过程,时间可长可 短,依需要而定,进行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 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 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的研究。教师可 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或一类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 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 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七、案例研究法: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 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 教育案例是对

36、教育活动 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 原 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 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18 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 键。关于案例含义的基本观点:第一,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教育上的案例首先表现为一个事件。但是能够作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 具备这样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事件中必须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 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没有问题

37、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为案例;二是这个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通 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若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 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第二,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 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案例讲述的肯定是一个故事,并且许多情况下 讲述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会有一些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作 为案例的故事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两个两个条件:一是这个故事必须是 一个真实的事例,不能是编制者自己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 没有真实 发生的故事不能作为一个案例;二是这个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 整情节,片段的、支离破碎的无法给人以整体感的所谓故事不能成为 一个案例。第三,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个

38、事例的描述, 但不是所有事例的描述 都可以成为案例。除了满足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外,在案例的叙写上,要具备下列条件: 一是事例的描述中要包括有一定的冲突; 二是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19 确,不应是对事情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 也不应对事情所具有的总体 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三是描述中要把事例置于一个 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四是事例的 描述,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态度、动机、需要等;五是事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故事发生的特定 的背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一项练习、一个难题、一 篇文章或其它近似于案例的材料,也可以在课堂

39、上起到调动学生积极 性的效果,但它们并不能称为案例。既然任何案例的基础,都是个人 或一个单位在实际情景中所面对的事实,若把虚拟的材料、没有任何 问题或疑难包含在内的材料也纳入案例的阵营, 案例的主要特征也就 几乎不存在了。案例的结构(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主题与背景每个案例都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 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现代 教育思想和改革精神。情境描述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是多么深刻、故事是多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 入胜的方式来讲述。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

40、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当然,具体情节要经适当调 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了讨论的焦点。 问题讨论首先可设计一份案例讨论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要点、 教学法和情境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然后提了建议讨论20 的问题,如学科知识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情境问 题、扩展问题。诠释与研究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可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 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等,案例研究所得结论可在这一部分展开。这 里的分析,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面的探讨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 最后,案例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例如横向的差别比较, 纵向的改变和进步,各有不同的作用。八

41、、实验法:.什么是实验法通俗地说,这是一种先想后做的研究方法(相对来 说)想:从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出发,形成某种教育思想和理论构想, 即假说(亦可称假设);做:就是将形成的假说在积极主动有计划有 控制的教育实践中加以验证。通过对实验对象变化、发展状况的观察, 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效的验证和完善假说。.试验法的特征:验证假说和控制条件是一切实验方法所具备的共 性。但教育实验还有伦理原则、有限控制、控制下的形成性(其过程 是很有价值的)等特征。教育实验的几层含义:首先,教育实验必须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的因果关系。其次,教育教学实验必须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再次, 教育教学实验也必须

42、控制和操纵实验条件。实验应当具有可重复性, 亦即应不仅具有效度而且具有信度(即经过重复实验后所得到的实验 结果应大致相同)。.什么叫假说?所谓假说,就是根据事实材料和一定的科学理论,21 对所研究问题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做出一个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假说的形成是一个理论构思过程。 一般经过三 个阶段:发现问题初步假设形成假说。.教育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又称做实验因子或实验因素)。它由 实验者操纵,由实验者自身独立的变化而引起其它变量发生变化。 举 例如:考察不同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在这里,教材就是实验自变 量。再如我校构建乐学会学式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实验。一个实验因子至少要有

43、两种水平(比如两个组、两个班级等等)才能进行比较(如 上所举就必须至少要有两种教材)。否则其本身就不能构成实验因子。因变量。因变量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是对自变量的反应变量, 或 日输出。它是实验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 实验 因变量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测性。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那些不是某实验所需要研究的、自变 量与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这些统称为该实验研究的无关变量, 也 称非实验因子或无关因子。例如不同教材的比较实验,教材之外的教 师水平、学生原有基础、家教、学习时间等一切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 因素都是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控制无关变量非常重要:为了很好地探索因果关系,以确实保

44、证因变 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就必须排除其它无关因素的影 响,控制无关因素,使实验除了自变量以外的其它条件保持一致,这 样才能保证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效度,否则,实验就失败了。.实验的操作(严密控制实验过程至关重要):形成假说研究制定严22 谨科学的实验方案(选择被试、确定对比组、实验方法过程的设计、实验材料和工具的选择、研究无关变量及其控制措施、实验的阶段划 分、原始过程性资料积累的方案与分工、成果形式的确定等等)按照 方案实施实验形成实验的阶段性报告和总结性报告。对实验进行评价论证。教育科研的方法当然不只是上述这些。 但以上方法是一般教师都可以 方便使用的方法。九、行动研究法一、

45、行动研究法的起源所谓的行动研究,就是指由社 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 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 究。它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 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 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二、行动研究法的类型和适用范围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独立进行 的行动研究,二是联合性的行动研究。分为三个层次。11、行动研究法的三个层次。(1)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特点是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

46、,易于 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2)协作性行动研究(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特点是可以发挥多23 个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论的指导方面较欠缺。(3)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是专业研究人员、教师、政府部 门、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的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从事研究。这是较为理想的行动研究,它的特点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有较强的理论指导, 研究力量大,充分的发挥领导、教师、研究人员的作用。22、行动研究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 以及中小规模而 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 到实际中去。具体表现为:

47、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 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 和方法;学校管理评价;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 学生的教育措施,不良心理行为的娇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三、行动研究法的特征11、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从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可见:预诊在于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行动阶段在 于解决问题、改进实践。22、研究与行动相结合。行动研究的过程是研究进行的过程同时也是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33、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行动研究要求教师运用理论,系统的反思自己的实践,要求研究者深 入实际,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并直接参与从计划到评价实际工作的过

48、 程,与教师一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 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 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桥梁, 使之共同合作扬长避短。2444、行动研究具有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从行动研究的框架中可见第一个循环完了之后, 进入第二个循环,从 而使行动研究的整个过程构成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四、行动研究法的优点和局限性1.行动研究法的优点。(1)适应性和灵活性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 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 行动研究容许边行动边 调整方案,不断修改,经过实际诊断,增加或取消子目标。实验条件 的控制比较松缓,注重实际的教育环境,较有利于在教育这样复杂的 研究现象和

49、领域内进行。(2)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的及时性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 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反馈的及时 性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动 态结合与反馈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 实践中去。(3)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教育研 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和行动。参与性体现在 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教 师联合构成,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予方案的实施。(4)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在较成功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 研究方法的作用。理想的行动研究法应

50、是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灵活和 合理的并用2522、行动研究法的局限性。行动研究法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 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五、行动研究法的模式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 人们除了公认行动研究 法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对于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 的看法,现在介绍以下两种行动研究的模式:11、四环节(四阶段)模式。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循环阶段。(1)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 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

51、题 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 究的计划。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视计划中的第一、二步行动。(2)行动即实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随 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 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定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 和调整。行动是不断调整的。(3)考察是第三个环节。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 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 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26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 结 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 考察要灵活运用 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相、录 音等现代化手段。(4)反思是第四个环节。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 解释,写出研究报告。2.六环节(六阶段)模式。即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