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收集工作概述_第1页
档案收集工作概述_第2页
档案收集工作概述_第3页
档案收集工作概述_第4页
档案收集工作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档案的收集工作目录档案收集工作概述档案馆(室)藏建设档案室的收集工作档案馆的收集工作馆藏档案的补充源接收档案的范围对现行机关档案的接收对二三级单位形成档案的接收对撤销机关档案的接收对历史档案的征集与接收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1.收集散存于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历史档案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解放初期接收旧政权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的38年间,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22年间,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档案。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撤离时,除将部分档案加以焚毁外,大部分档案被遗弃;撤离时带走的一部分档案也沿途丢弃

2、,主要遗弃在重庆、成都、昆明、广州等地。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主要收集来源:A.国史馆原来所保存的档案资料。国史馆于1940年开始筹备,1947年1月在南京正式成立。其直属国民政府,专门掌理撰修中华民国国史事宜。实际上该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保存清末、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一部分机关的档案资料。南京解放前,部分重要档案资料被运往台湾,遗存档案资料24406册、1000捆又60箱,一般工作人员也都留了下来。因此,国史馆大部分人员(37名)和保存的档案(经初步整理约30万卷)都被如数接收。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B.政务院指导接收委员会南京办事处档案组所接收的档案。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军事接

3、收机关根据中央的指示,命令各机关将旧政权的档案集中保管,并在政务院指导接收委员会南京办事处下设一个档案组,专门负责档案接收工作。档案组在很短的时间里集中了60多万卷档案。此后,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根据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的决定,在原档案组的基础上,同时接收原国民政府国史馆,于1951年2月1日成立南京史料整理处(二史馆前身) ,继续负责档案的搜集、保管和整理工作。所以,南京史料整理处成立时,已经集中了一些档案,但这些档案复杂零乱,堆积如山。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C.南京史料整理处成立后,南京各机关又陆续发现的一些零星档案,经过搜集、整理,约有几千卷。D.国民政府从南京逃亡时带走的档案,大批

4、散落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经联系后整理处派人前往接收,集中到南京。如1952年从重庆、成都接收了3980箱,从昆明接收了260箱。1954年从广州接收了22箱,从北京接收了240箱。经初步整理,数量达60多万卷。来源:王俊明,. 九州图籍归天府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解放初期接收旧政权档案纪实J. 中国档案,2009,(10).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2.征集收藏于个人手中的历史档案3.征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档案4.收集党史征集办公室、政协文史组织及其他学术历史研究部门征集到的历史档案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5.收集散失国外的历史档案近代以来,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档案等文化遗产难以计数。据联合

5、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调查,目前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大约有167万件之多,而流散于海外民间的则可能是该数目的10倍。究竟有多少档案流失海外,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统计数据。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英国:据国外公开出版的书刊报道,在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大英博物馆、英国有关公共档案馆、英国伦敦印度事务部图书档案馆等机构均收藏着中国档案资料,包括1860年9月9日英军火烧北京圆明园时抢走宫殿内的永乐大典等珍贵文献;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1861年英国驻北京公使馆,将装有中国档案等物的体积为362624立方米的木箱共77只用船从广东出口经过香

6、港转运到英国伦敦,其中有大量中国档案交给英国公共档案馆,其馆藏编号为“外交全宗233号、682号和931号”;1954年英中通讯刊载了15000件中文档案目录。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美国: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将英国公共档案馆保存的清朝晚期钦差大臣、都统、总督、巡抚衙门和下属各机构的文件分6个专题出版一册清代广东省档案指南。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和许多大学图书馆和档案馆也收藏着中国档案资料,包括1840年鸦片战争后,美国首任驻华公使顾盛掠走的汉文和满文档案2500个卷宗;美国农业部图书委员会主席施永高,曾三次来华盗走中国档案资料6万余卷;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1949年

7、美国中央情报局将上海市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察机构19291944年共55立方英尺的档案非法运往日本,1952年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又将这批档案摄成70个缩微胶卷交给美国国家档案馆,其馆藏编号为“A类263号全宗”;美国斯坦福大学档案馆收藏着宣统皇帝的文件、辛亥革命的文件、国民党第十二战区司令部的文件、中国救济总署的文件、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文件等;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图书馆收藏着中国地方志5572种、族谱4925种、科举名册1700种等。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法国: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的对外开放中国档案目录中,有1844至1901年16个省、市的58个案卷,其中上海16卷,北京9卷,福州4卷,天津、汉

8、口、龙州和北海各2卷,重庆、烟台、宁波、蒙自、思茅各1卷,香港6卷,澳门4卷,台湾1卷。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日本: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和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等机构收藏着中国档案资料,包括曾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府顾问的乔治欧纳斯特莫里森收集的中国文献和地图24000卷、地方志4000部、家谱800部;东洋文库创始人岩崎久弥收集的中国古代各种公私文件和名家手迹约23700册。此外,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瑞典等国家的档案馆、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中,也保存着一部分中国的历史档案遗产。来源:吴体乾.关于档案遗产归还原主国的国际动向J,上海档案,1987,(4).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

9、象和途径建国后海外历史档案的征集工作:A.新中国成立以后,流失海外档案的征集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当时也曾征集到了一些流失海外的档案。如1956年经中苏两国协商,苏联政府将1901年沙俄军队从齐齐哈尔运走的、保存在苏联中央古代档案馆中的我国黑龙江、吉林两省各衙署1675至1900年的档案归还给我国,并于同年9月在莫斯科苏联档案总局举行了交接仪式。这次归还的档案共有610箱17071卷。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B. 中央级档案馆的海外历史档案征集活动1988年12月,英国环境事务大臣、英国皇家历史手稿委员会委员尼古拉斯里德利在中国第一档案馆向国家档案局转交了散失在英国的中国广东清代档案缩微复制件2

10、5卷。由于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加大了档案开放的力度,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也因此曾于上世纪90年代先后多次赴俄罗斯收集流失的与中国有关的档案。此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过去20余年的对外交往中,通过有关渠道,从英美等国将部分清代档案缩微复制件收回国内。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C.我国政府还先后签署加入了一系列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1989年签署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96年签署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转让其所有权方法的公约1997年签署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D.上世纪90年代

11、中后期以来,一些地方的档案部门也开始到海外征集当地近代以来流失的档案。如威海市档案馆:1996年起实施了流失海外档案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先后5次组团专程赴英国、南非,征集到有关威海历史的档案4万多页、缩微胶卷248米、照片3600多张青岛市档案馆从2004年开始远赴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展青岛档案征集复制工作,共征集复制档案资料57万页、照片5400余张、地图300余份、电影资料320分钟,购买图书资料388件上海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等也先后从海外征集到部分流失的档案。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2004年10月3日-23日,青岛市档案局、市委外宣办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赴德征

12、集复制档案小组飞赴德国。德国联邦档案馆、联邦档案馆军事馆、联邦档案馆帝国馆、联邦档案馆胶片档案馆、德国外交部政治档案馆、德国历史博物馆、汉堡图书馆等20天内6人调阅档案1000卷、缩微胶片270张、照片5000张、查阅书籍38卷册。复制档案约10余万页、地图近200幅,照片近3000张,书籍20册,档案缩微胶片140余张。胶澳租借条约、胶州地区发展备忘录(1898-1913)、早期青岛的电影记录片、照片等来源:走出国门的收获青岛市赴德国征集复制档案成绩斐然/MainPageServlet?ctrl=xxxxPublic&id=925&na me=外埠信息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上世纪50年代

13、:征集流失档案的开始;征集到的数量很有限,征集范围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从苏联等国接受了部分近代以来流失的档案)六七十年代:征集活动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流失海外档案的征集工作重新起步。在这一时期的征集活动中,除了中央档案馆、一史馆、二史馆等中央级的国家档案馆之外,一些地方档案馆也积极参与进来,征集流失档案的范围和对象也远远超过建国初期,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客观地讲,这些征集行动属于零星的自发行为,只能算是一个开始。迄今为止,我国对流失海外档案的征集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关于海外历史档案征集:国际法的角度对这些流失海外的档案进行追索,具有法律和道义上的力量。但是

14、,在很多情况下,追索流失的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文物、图书、档案部门的事情,还有可能会上升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层面来处理问题。例如,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行执意拍卖圆明园青铜兽首,不仅遭到我国政府的反对,甚至引发了中法民意的对立。虽然在流失海外档案的问题上还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如果仅从档案人的角度出发,对征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就会缺乏预见,也很难真正提出具备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和途径海外档案征集活动的策略要对近代以来流失海外的档案进行比较全面的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外交谈判达成双边或多边协定以返还流失的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解决手段。依据相关国际法对流失海外的档案进行追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道义的伸张,不能对这种追索寄予过高的期望。对流失海外档案的征集也属于档案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范畴,可以通过国际档案组织内成员国之间的协作来求得问题的部分解决。来源:曹航,潘玉民,. 我国流失海外档案的征集:现状与思考J. 档案,2010,(3). 接收与征集历史档案的方法接收、个人捐赠、购买发布通告:征集线索和历史档案调查研究:本地区内历史档案的分布和保存情况广泛宣传:意义、价值、收集范围和方法、捐赠的个人先进事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