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助故事_第1页
慈善捐助故事_第2页
慈善捐助故事_第3页
慈善捐助故事_第4页
慈善捐助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九个孩子的十九个故事记广发希望慈善基金2011捐助甘肃华亭县的部分孩子 我是广发行希望卡的持卡人,一直有通过广发希望慈善基金捐助贫困孩子。有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亲眼看到了捐助的孩子们,看到了他们的生活。2011年7月22日上午,由华亭县教育局王主任牵头,我和其他两位在当地的爱心持卡人一起来到华亭县西华和马峡两镇走访了部分特别困难的学生家庭;起初,我们只当这是一个任务,而在走访过程中,这些家庭的贫困和孩子们的懂事一次次湿润了我们的双眼城里人天天嚷,要走进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疲劳云云,实际怎知远离文明与温饱后的生活之清贫困苦。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1、柳迎春:女,十二

2、岁,就读于华亭县马峡镇双明小学,四年级,家中九口人,有5个姐妹,大姐杜丽红就读于华亭一中高二,其余三个妹妹都在读书,成绩都非常优异,爷爷奶奶健在,无低保,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在矿区打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家庭年收入一万元左右。 十二岁的迎春就读于华亭县马峡镇双明小学四年级,走进她家的大门,孩子的母亲在院子里一脸无措,彷佛好客过度而达谨慎,又彷佛因为贫穷而招待无方。房屋由类似红泥土的材料盖成,没有窗,晴朗的天空下,屋内却是一片昏暗,唯一的亮点就是五个孩子布满墙壁的奖状,迎春告诉我们他们家有九口人,大姐杜丽红就读于华亭一中高二,3个妹妹都还在念小学。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的尽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3、她们没有漂亮衣服穿,家里人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一身新衣裳,都是换着穿,孩子的母亲说衣服买大点孩子大了还能再穿,听了真心寒,我想大家很多人都看过暖春吧,在你们闻所未闻的山区里也有许多像小花一样命运的孩子,因上不起学而放弃学业在家放牛跟父母种地。虽然家里很困难,但迎春的表情一直充满阳光。“我爸在矿上呢,很久才回来一次”,迎春天真的脸上刻着的满是对父亲的思念,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只有迎春的妈妈在家务农,家里又没有低保,父亲去矿上打工来维持家里的生计,她们生活在极度的贫困状态下,口粮不足、缺乏收入来源,更享受不到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她们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困苦和劳累,她们作出的牺牲更多,付

4、出的代价更高,承受的压力更大,贫困母亲的生活境遇更为艰辛。2、刘佳莹:女,九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王寨小学,三年级,家中七口人,姐姐读初中,弟弟读小学,父亲因车祸常年卧床吃药,爷爷奶奶年迈,妈妈务农, 低保申请还未批,家庭年收入不到5000元左右,刘佳莹学习成绩优异,被多次评为“三好学生”。 九岁的佳莹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王寨小学三年级,家中七口人,姐姐读初中,弟弟读小学,“妈妈去干活了”佳莹很小声的告诉我们,似乎是害怕似乎是惊喜。王寨小学的校长给我们讲述了佳莹家的事,佳莹的父亲是一个勤快的人,一个人种了十几亩地,还要去外面打工,地里的收成够一家人糊口,风调雨顺丰收时,还可以卖些杂粮,换些零花钱

5、,然而,祸不单行,2009年的一天,爸爸出门干活时,被一辆汽车撞成重伤,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年多,没有得到赔偿也没有医疗报销,至今,他依旧半身不遂,失去了劳动能力,不仅不能为家里分忧,反而因为病情要拖累家人;佳莹每天放学后都不敢在外面玩耍,赶紧回家写作业,写完了帮家里做家务,以减免家里的负担。从她身上我看出了她对学习的渴望,而且是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学业。目前佳莹的父亲常年卧床吃药,爷爷奶奶年迈,妈妈在家务农,低保申请还未批。一家人的开销全落在了母亲身上,不紧要买口粮买药,还要供三个孩子上学,实在不堪重负,但值得爸爸妈妈欣慰和骄傲的是佳莹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而且我们也相信小佳莹会用她的成绩来回

6、报爸爸妈妈,用它去改变自己的未来。 3、李亚荣:女,九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王寨小学,三年级,家中六口人,双胞胎弟弟三岁,爷爷年迈,三年前父亲因脑瘤/癫痫 手术花费十几万,目前家中负债累累,目前仅靠母亲接活做粉刷和一个小卖部维持生活,一家六口人每月每人领取60元的低保,家庭年收入3000元左右,李亚荣学习成绩优异,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九岁的亚荣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王寨小学三年级,亚荣知道我们要来,高兴的一蹦一跳的在前面给我们带路,“我家有六个人:爷爷、爸爸、妈妈,两个弟弟还有我。弟弟还是双胞胎呢,年老体弱的爷爷需要妈妈的悉心照料,所以家里的重负都落到了爸爸一个人的肩膀上,可是后来.”亚荣哽

7、咽的声音没有在说下去,原来亚荣的爸爸多次去外地打工,希望能为孩子为家庭多赚点钱,但是三年前父亲因脑瘤/癫痫,导致现在不能干太重的体力活,一直在家休养,手术花费就花了十几万,家中负债累累,仅靠母亲接活做粉刷和一个小卖部来维持生活,亚荣是个乐观坚强的孩子,胖乎乎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亚荣的妈妈说:“亚荣很听话,每天做完功课了,还要做家务,去看铺子,还要带弟弟,”想想我们肆无忌弹的童年,而现在都21世纪了,这些孩子应有的快乐都去哪了 4、王婷:女,九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王寨小学,三年级,家中四口人,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在当地打工,爷爷奶奶年迈,身体不好,家庭年收入4000-5000元,王婷

8、学习成绩优异,11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九岁的婷婷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王寨小学三年级,家中四口人,父母离异,双胞胎的妹妹跟随着母亲去了外地,走近时,婷婷依在奶奶的身边,不说话,总是盯着我们,由于家里很简陋屋里光线很暗,整个访问的过程都是在门口完成的,孩子的父亲说“我们没有文化,没有本钱,都是以种地为生,没有其他收入,婷婷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常年多病,家里开支都是我一个人承担,家中虽然一直过着清苦贫困的生活,但是婷婷还是很懂事,每天做完功课了,还要帮着做家务干农活,为了让娃儿有文化,有出息,我们辛苦点也是值得的,”婷婷是个秀气的姑娘,大大的眼睛,但是眼神总是灰色的,或许我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是生活上

9、给孩子带来的创伤,还有失去母亲疼爱的痛,看着她的神情让我久久不能平复,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这个孩子带去希望。5、糜文娜:女,九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西塬小学三年级,家中七口人,姐姐读初中,弟弟读学前班,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73元,奶奶耳朵不好,爷爷奶奶长期吃药,家庭年收入6000-7000元,家居简陋,因房子小,糜文娜与爷爷奶奶同住,她学习成绩优异,2011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九岁的糜文娜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西塬小学三年级,家中七口人,娜娜带弟弟去了舅舅家,并不知道我们的到来,屋里只有奶奶一个人,不足十平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台电视,不到14寸,破烂的外壳看起来像捡的,门口处有几堆

10、晒干的玉米,不知一家人的营生从哪里来。随后从娜娜的奶奶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老大读初中,小的在读学前班,我们老两口长期吃药,拖累一大家子,还好每月能领养老保险金,有73元,孩子跟着我们住,他爸妈在外打工,有时间了就回来看看.”。娜娜的奶奶耳朵很不好,所以我们的访问也没再继续,迈着沉重的步伐继续下一站的探访。 6、沈宇斌:男,八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王寨小学,二年级,家中五口人,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读初中,弟弟上幼儿园,因脊柱手术影响神经需长期看病吃药花费很大,家庭年收入4000-5000元,沈宇斌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 八岁的沈宇斌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王寨小学二年级,宇斌

11、的妈妈说孩子两年前做了脊椎手术,影响到了神经,身体很虚弱,排便很困难,三天两头就感冒发烧,随后卷起了小宇斌的衣服,我们都惊呆了,瘦小的身体上有一道大约20厘米的缝合伤疤,这么小的年纪就承受了这么大的痛苦。但艰难的环境和病痛的折磨并没有让沈宇斌对生活失去信心。不管遇到多少艰难,沈宇斌始终笑着面对,在同学的眼里,他是个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好同学;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在家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孝顺听话、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7、雷亮亮,华亭县王寨乡双明小学一年级,八岁,患有先天性脑瘫腿脚不便,家中六口人,妹妹三岁,爷爷奶奶年迈,跟随母亲与继父生活,爷爷每月可领取70元养老保险

12、,家庭年收入一万元左右 当我们走进双明村上养马寺社村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一位小男孩在门口站着迎接我们的到来,走近才看清楚他是残疾儿童,身体侧斜着,一条腿很明显成屈曲状,膝关节不能伸直,两条手臂肘关节屈曲与胸前,看到我们的到来他向前缓慢的迈出了几步,以示欢迎。从他走路中,看出他行动笨拙、步态蹒跚、动作不协调,但从他的眼神,我看出了他那份渴望与正常小朋友一样快乐的玩耍和念书。他叫雷亮亮,华亭县王寨乡双明小学一年级,八岁,患有先天性脑瘫,看到这么可爱的孩子,因先天性脑瘫而要失去比健康孩子多很多的快乐,我们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雷亮亮在父亲的帮助下,与我们一起走进了他的家,从外面看他的家还算不错,大

13、门和院墙都是新的,但走进院子的时候,我们都鸦雀无声了,他的家原来是这么简陋,院子里只有一间80年代的砖瓦房,其它的全是土呸房,旧的都不能再旧了,走进那间80年代的砖瓦房,里面的设施极其简陋,家里仅有一台21寸彩电,屋里只有一个炕,连床都没,家具仅有沙发、旧衣柜、旧茶几。墙和梁上的木桩都已经成黑的了,房子中间放着几个麻袋。询问后才知道这是他们家一年的收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亮亮、妹妹一家6口一年的的收成就这么多,全家的劳动力都集中到了他爸爸妈妈身上。但是亮亮非常懂事,学习非常努力,因为脑瘫,数学方面他反应迟钝,但语文他学得非常好。真心的希望亮亮能尽快的好转起来。8、袁芸:女,十一岁,就读于

14、华亭县马峡镇双明小学,四年级,家中三口人,单亲家庭,奶奶年迈,低保领过一年后没有了,父亲在本地打工,袁芸学习成绩优异 马峡的角落里,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们,虽然贫穷但是坚强,他们家庭残缺,可是人格不残缺。面对生活的窘境,一直坚强的学习着,袁云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袁芸清贫的家里,一个老式衣柜旁放着两个破旧的沙发,两个老式木箱子放在墙角,一张简易的双人床上铺着已经褪色的床单。靠近门口处有一个用木板搭成的单人床,是袁芸用来学习和睡觉的地方,虽然袁芸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靠父亲打工支撑家庭,但是他有父亲的关心,奶奶的照顾,生活倒也能正常维持。父亲外出打工的时候,小袁芸只有与7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虽然

15、村组给她们办理了低保,但是领了一年就无故没有了。 看着年迈奶奶的身影,翻开袁芸的书包,里面不仅有老旧的文具盒和整齐的书本作业,还有优秀成绩单和“三好学生”奖状。那一刻,我们眼睛湿润了,家庭的不幸,却让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从此自强不息! 9.苟云飞:男,八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西塬小学,二年级。 苟云飞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姐姐四口人,姐姐读与县职中,住校,爸爸是一名普通老实的农民,因身体残疾只能从事简单的非体力劳动,为了生活,妈妈整天只能外出在县郊周边打工挣点零花钱,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听云飞姐姐说,以前,在她没有上职中时,因妈妈天天在外打工挣的钱还可以勉强维持家里的开支,现在上职中后她能很清晰的感觉

16、到家里生活变化,感到生活愈发艰辛了;家里的重担全部在妈妈的身上,妈妈的收入是我们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她说她曾想放弃学业,出去打工来帮家里缓解难关,但爸爸不肯,每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爸爸妈妈从亲戚那里东拼西凑借的;前年,爸爸被检查出了病,住院又借了一笔钱,断断续续的治疗后,今年病虽然好多了,但由于身体虚弱,还得常常吃药。虽然爸爸妈妈从不在我和弟弟面前谈论钱的事,但我清楚的很,知道家里的现状是多么困难,知道他们怕我知道后放弃读书,我的心很痛苦。听了姐姐的话,我们既同情这个生活艰难家庭,也为这个坚强和睦的家庭感到欣慰,虽然在物质上他们举步维艰,但家庭其乐融融,两个孩子年少懂事,学习又争气-。10潘小

17、娟:女,九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西塬小学,三年级。 我们到小娟家时,当时是中午一点,天气炎热,家里门没关,只有小娟一个人在房间里做暑假作业,桌边墙上贴着她今年获得的4个荣誉奖状;当她看到我们这些陌生人进来,她站起身也不做声,就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老盯着我们看。姐姐在厨房做饭,听到有人进来她就过来了,你们找谁?姐姐问到,我们说:找双妹啊,你是大妹吧!听我们说明来意,她们俩有些不好意思,只站在那盯着我们搓手,不知如何回答我们。爷爷说“孩子父母都出去打工了,都得晚上才能回;因家里条件不好,孩子又小,所以小娟父母在农闲时就常去县郊工地打零工,挣点钱来补贴家用和供孩子上学,我身患重病,常年需要吃药维持。

18、”小娟的爷爷奶奶虽年近70了,现在还得去地里干农活去,由于都是贫瘠的山地,离家里又较远,所以一般一大早就出去了,要到晚上才会回来。听到这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到老人忙碌也一辈子,到现在虽然身体有病,但为了生活为了这个家,他们还是一直坚持下地劳作,这就是如今中国穷苦农村老一辈人的生活写照吗。想想这个家挺:两老人年迈体弱多病吃药不断,三个孩子还才这么小,又在上学,父母既没有工作又没一技之长,他们只能靠替别人打点零工和那点靠天才能收获的贫瘠土地来维持生活,确实不敢想象他们是如何能够支撑着继续生活的;我们环顾这个家,没有看到几件像样的东西,家具都是父辈时添的几件老家具,院子里堆放着一些农具和一个旧的手

19、扶拖来机,眼前的一切都告诉我们这个家是相当的贫困。11、潘亚浩:男,七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西塬小学,一年级。 潘亚浩和潘文浩是两个在矿区长大的孩子。如果你问他见过最多的东西是什么,那么便是煤了。爸爸是矿山一名普普通通的零时工人,家里的生计就是靠着爸爸一个人那点微薄的工资支撑着,他们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的小地方渐渐长大。“爸爸出去寻活了,只有我和爷爷在家”,浩浩摸着脑袋可爱的跟我们说。从爷爷那了解到:因爷爷年轻时在矿上打工受累成疾,如今全身是病,需要长期吃药维持,目前他吃药和哥哥读初中住校的生活费是家里的主要负担。随访村长跟我们说,这两个孩子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庭条件的不好,使他们哥俩

20、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们从来都不向父母要零用钱,在学校从来没见他们买过零食吃;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两更珍惜学习的机会。从入校,他和哥哥的学习成绩就一直是名列前茅的,而且都担任班干部。房间里墙上贴着的奖状就能说明一切,生活虽是这样困苦,但却造就了这样坚强的两个孩子,他们的优秀、成熟和懂事会是爸妈坚定鼓起勇气的信心和希望,他们是父母永远的骄傲! 12王娜娜:女,九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王寨小学,三年级。 在去小娜娜家的路上,从村长嘴了解到这个家并不完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这个家还属于邻居们羡慕小康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后来母亲因病去世,为了给母亲看病,全家把所有的钱用光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小康家庭

21、一下子陷入了贫困的境地,奶奶也因受不了打击,“离开”了这个家,这个家完全破碎了;为了维持生计,农忙时父亲干农活,闲时就在附近打零工挣点钱补贴家用。走进娜娜的家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比较破旧的瓦房子,地面是用普通的墙砖块拼成的,家里的家具都是很很老式的,唯一的电器还是老旧的14寸电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房子虽旧,但看着收拾的还是很干净的,物品摆放的井井有条,小娜娜跟爸爸两人就生活在这里。小娜娜说:“小的时候爸爸不在家,我就去隔壁邻居阿姨家吃饭、玩耍,我在很多叔叔阿姨家都吃过饭,现在我长大,我学会做饭了,爸爸不在时我自己做饭吃,我还会为爸爸做饭了”;听了孩子的话,想想才九岁就被迫挑起了与其

22、年龄不相称的生活担子,看着这孩子我们内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虽说家庭的不完整,但是小娜娜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她依旧笑着生活,笑着面对所有的困难。 黄文浩:女,九岁,就读于华亭县马峡镇双明小学,二年级。 前面我们看见的这个纯粹用泥土夯垒起来的两间房子和一间看着马上就要倒下的柴火厨房,就是黄文浩这个四口人的家,我真不敢相信如今的社会年代还有住在这种房子里面的家庭。走进房子,里面的一切都是多么的陈旧,桌、椅、厨房和床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破旧,床单和盖着的被絮,已经被洗得发白,被单、被面上起球的一个个疙瘩粗糙得扎人随同的校长指着墙上、床头到处张贴的奖状说:“这个孩子在学校很听话,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

23、,学习相当刻苦成绩又好,她的姐姐在念初中,住校,成绩也是很好的,孩子爸爸在县城打工,平时就爷爷在家照顾这两孩子和干点农活,家里就盼着孩子爸爸打工赚来的这点收入来维持生活开销和孩子上学,他们的房子已经算是危房了,但是,目前也没能力来翻新了,一家人也只有这样过着他们的日子。” 王鹏程:16岁,就读于华亭县西华镇中学,初三年级,家中四口人,单亲家庭,爷爷奶奶都年过80岁了,爷爷半身不遂,父亲在外打工,家境极为贫困。(不在名单里) 7月22日我们来到王鹏程家。鹏程的爷爷告诉我们,“家里一共四口人,鹏程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现在一直跟随我们老两口一起生活,我们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地道的农民。”爷爷奶

24、奶都已年过八旬,而爷爷现在也是重病瘫痪在床,不能动,吃喝等都需要有人在旁边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王鹏程就但其重任,除了学习就一边照顾爷爷奶奶,一边帮奶奶操持家务。 王鹏程也由于常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尽管生活如此的不堪,但王鹏程始终笑着面对。在同学的眼里,他是个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好同学;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在家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孝顺听话、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王蓉蓉:十八岁,初一时因母亲心脏病去世,为了照顾四岁的弟弟王文兵辍学在家至今,父亲在家务农,家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不在名单里) 王蓉蓉,女,十八岁,为了照顾四岁的弟弟王文兵,至今仍辍学在家。父母亲为了让他们

25、都能上学,日夜劳碌奔波,最终在王蓉蓉初一时母亲因心脏病发过世。此后,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父亲一个人身上,可是仅靠父亲一个人在家务农,农活忙不过来,并且辛苦赚来血汗钱根本不够王蓉蓉和弟弟的学费,王蓉蓉便辍学在家照顾弟弟以及帮父亲做些农活。“我家只有6亩左右的地,每年所有收获的粮食勉强能提供家用。也是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全家的年收入也只有2000元左右,除去还债、日常开支,所剩也就无几了,”王蓉蓉对我们说。16、李罗瑞:男,17岁,上关乡小川村小川社人,联系电话就读于华亭一中高一,孩子自出生两个月左右,母亲因病去世,大约九岁那年,父亲又因车祸辞世,成为孤儿,现过户在外公

26、名下,靠外公外婆的家庭收入供孩子读书。现外公外婆均年将七旬,年老体弱多病,不能下地干活,孩子面临辍学,特提出申请救助。李罗瑞:男,17岁,就读于华亭一中高一。7月23日,我们来到上关乡小川村小川社的李罗瑞家中。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两张简陋的床、一个床头柜和一台亲戚送来的黑白电视机就是李罗瑞家的全部家当。屋子没有窗户,呆上短短几分钟就会憋闷得汗如雨下,李罗瑞和外公外婆就居住于此。李罗瑞告诉我们,自他出生两个月左右,母亲因病去世,九岁那年,父亲又因车祸辞世,成为孤儿,现过户在外公名下,靠外公外婆的务农来供自己读书。现外公外婆均年将七旬,年老体弱多病,不能下地干活,自己面临辍学。无论家境如

27、何贫困,无论生活多么窘迫,李罗瑞始终坚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坚持读书的信念从来未曾动摇过。为了赚取学费,李罗瑞假期曾经到工地干过临时工、给小学生做家教、去一家小菜馆当服务员。家里每个月只能为李罗瑞提供50元左右的生活费。为了节省开支,李罗瑞每天的伙食就是一份5角钱的米饭,加上一些1元3包的榨菜。 由于家境贫困,李罗瑞也曾经感到痛苦和失望。但是老师和同学的关爱给了他笑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李罗瑞还在家里帮外公外婆捡牛粪、插秧、拔草、种豆角和番薯。李罗瑞告诉我们他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让外公外婆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所以也希望自己能有机会继续读书。17、张琪:男,22岁,上关乡小川村小川社人,联系电话:

28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父亲现为上关乡中心小学代课老师,月工资420元,母亲与去年做了腰间盘突出手术,现丧失劳动能力,紧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和儿子上学的费用。张琪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 7月23日我们来到上关乡小川村张琪的家。张琪告诉我们他父亲是上关乡中心小学代课老师,月工资420元,母亲与去年做了腰间盘突出手术,现丧失劳动能力,目前紧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和他上学的费用。 “孩子没有让我们失望。”这是张琪父亲说给我们最动情的一句话。 阿琪说,读初高中这么多年,父亲每天都辛苦地工作,母亲则每日按时为他准备好饭菜,家里的事情,完全不用他

29、操心,他的任务就只是学习,努力考大学。考大学,是他上高中的惟一目标。而每天的学习,通常都要持续到晚上12点。 阿琪的班主任说,阿琪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他带阿琪的三年时间里,阿琪的成绩总是排在班里前三名。平日里,阿琪没有因为学习而疏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班里,阿琪有着很好的人缘。 说到当年考上大学,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尽情地享受喜悦。阿琪虽然有一张稚嫩的脸庞,但是说出的却是一般孩子所没有的感受,他说,虽然考上师范学校有一定的补助生活费,但是母亲去年的手术花费不少还欠下很多债务,仅靠父亲每月420元的工资来维持家庭生活母亲的医药费用以及我的学费和交通费用,1万元都未必够用,家里的压力真的很大。 阿琪父亲

30、却从容地说,孩子能上学,就是给我们争了气。父母不图他们回报什么,这都是父母的责任,相信我们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再说孩子也很辛苦,生活费学费大半部分都是自己在上学期间做家教来支撑着。18、孙路路:男,18岁,上关乡小川村小川社人,联系电话现为华亭职教中心09养殖(4)专业学生,父亲孙文辉现46岁在上关乡半川小学当代课老师,月工资420元,母亲在家务农,祖母身弱多病,哥哥22岁就读于合作师范专科学校,今年毕业,由于家庭人口众多,房屋破旧,经济困难,孩子上学全靠借债和贷款。孙路路,18岁,现为华亭职教中心09养殖(4)专业的学生。7月23日,我们来到上关乡小川村小川社的孙路路家中。孙路路告诉我们,父亲孙文辉在上关乡半川小学当代课老师,月工资420元,年近50岁的父亲为了挣那点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