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個人因素:道德哲學與價值6.1 定義道德哲學 6.2 道德哲學 6.3 應用道德哲學於倫理決策訂定 6.4 道德認知發展 6.5 白領犯罪 6.6 企業倫理中個人因素的角色 企業倫理 Chapter 6 個人因素:道德哲學與價值2在這一章,對於個人的背景和哲學是如何影響他們的決策,提供一個詳盡的描述與分析。能判斷什麼時候一個行為是對的,而什麼時候另一個卻被認為是錯的是很重要的,而個人道德哲學就是經常用來正當化決策或解釋行為。我們將討論與道德哲學有關的認知發展及它們的缺點。最後,我們檢視與道德哲學和價值有關的白領犯罪。 36.1 定義道德哲學 1/4 當談到哲學時,通常所指的是人們過日子所依據的
2、價值系統。而道德哲學則特別意味著人們決定是非、黑白、對錯的原則或慣例。例如,一位製造經理可能受到一般管理哲學的指引,而強調鼓勵員工儘量多了解有關所生產的產品。但當經理必須針對即將到來的裁員是否要事先通知員工而做出決策時,這就是道德哲學的問題了。 4定義道德哲學 2/4道德哲學呈現的是一套可以用來決定人類利益衝突是如何解決的及極大化人類群居的共同利益的指南。這套指南在制定商業策略及解決特定倫理事件時,也能指引企業人士。但,沒有單一的道德倫理哲學能被全體人類所接受。例如,有些經理人認為利潤是公司的終極目標,因而對於公司決策所造成的社會衝擊漠不關心。經濟學家Milton Friedman支援這樣的論
3、點,並主張市場機制會獎勵或處罰不合乎倫理道德的行為,根本不需要政府的法令規定。 5定義道德哲學 3/4但,經濟系統不只分配社會中的資源與產出,也影響個人與社會整體。因此,一個經濟系統的成功不但依賴其哲學理論架構,也依靠系統中的個體,共同維護一個在講求合作、效率與生產力的市場中將人們聚在一起的道德倫理哲學。 6定義道德哲學 4/4許多與道德哲學有關聯的理論,都會提到一個價值定位。經濟價值定位的想法是指價值可由貨幣手段量化;因此,如果一個行為能產出較投入多的價值,則這個行為應被接受為倫理的。另一方面,理想主義跟一般世俗觀點比較起來,是更看重構想和理想的一種道德哲學。研究發現理想主義的見解與倫理決策
4、訂定之間有一個正相關。現實主義是指不論我們的知覺如何,外在世界是存在的。現實主義者的行為是假設人類並非天性地仁慈和寬和的,而是天性地自我本位和競爭的。根據現實主義者,每個人最終永遠是由他她自己的私慾所引導。研究顯示現實的想法和倫理決策訂定之間有一個負相關。 76.2 道德哲學 1/4 我們將討論局限在可以應用於企業倫理研究上的那些道德哲學。我們不對任何特定的道德哲學有預設立場,因為並沒有一個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商場中的倫理爭端。首先,我們以一個假想的情境作為示範。假設一位業務代表Sam Colt,正在為專事生產螺帽與螺栓的公司Midwest Hardware,準備行銷報告。Sam希望能從一家工程建
5、設公司(即將在St.Louis旁修建一座大橋,以橫跨密西西比河(Missisippi River))拿到大訂單。 8道德哲學 2/4Midwest Hardware所生產螺栓的不良率為3%,在業界雖可接受,但對某些特殊的工程卻不適用,如一些會突然受到強大的應力狀況。新修建的橋的位置靠近曾引起1811年美國歷史上最嚴重地震的新馬德里斷層帶(New Madrid Fault line)。那次地震的震央距離新橋位置不超過200哩。地震專家相信,在2015年之前,有50%的機會於新馬德里斷層帶再發生一次苪氏規模7級以上的大地震。然而,該地區的橋樑並未受到地震法規的規範。如果Sam能拿到合約訂單,他的佣
6、金將達到薪水之外的2萬5千美金。9道德哲學 3/4但如果他說出實話,Midwest就可能會輸給另一家不良率較低的競爭者。因此,Sam的倫理爭端在於是否應該對建商明白地指出,一旦發生地震,某些Midwest的螺栓可能會失效、故障,這可能引起橋樑倒塌而傷害到行經的車輛及人員。當我們討論以下各種道德哲學時(表6-1),我們會再回到此示範案例,看看Sam是如何應用各種哲學理念來解決他的倫理議題。 10道德哲學 4/4有了這點的注意,我們將引入善良的概念和幾種型態的道德哲學:目的論、義務論、相對主義者觀點、美德倫理和正義理論 116.2.1 善良工具的與本質的 1/5 要清楚理解道德哲學,我們必須了解有
7、關善良(goodness)的不同觀點。可有清楚定義的好與壞嗎?如果有,那介於終點和使它們發生的方法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如果結尾是可以被獨立辨認為好或壞,可有什麼本質的判別方法?善良的兩個基本概念是一元論(monism)和多元論(pluralism)。一元論者相信只有一樣東西是本質地善良(intrinsically good),而多元論者則認為有兩個或更多的東西是本質地善良的。常見的一元論例證,就是快樂主義(hedonism)個人的快樂就是最終本質地善良,或就是道德終結或善良,就是快樂超越痛苦的最大平衡。快樂主義界定所謂的正當或可接受的行為,就是能極大化個人的快樂。 12善良工具的與本質的 2/5
8、多元論者,經常被提到的名稱是非快樂主義者,採取完全相反的看法,沒有單一東西本質上是好的。例如,一位多元論者可能認為其他,如美麗、審美經驗、知識和個人感情,終極上是好的。柏拉圖(Plato)主張好的生命是:(1)節制與健康(moderation and fitness);(2)相稱與美感(proportion and beauty);(3)智力與智慧(intelligence and wisdom);(4)理工與人社(sciences and arts);(5)靈魂的純淨滿足(pure pleasures of the soul),的一個調合。 13善良工具的與本質的 3/5雖然所有的多元論者是
9、非快樂主義者,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一元論者並非都是快樂主義者。一個人可以相信除了快樂以外的另一個本質地善良的東西;例如,馬基維利(Machivaelli)和尼采(Nietzsche)都將權力當成是唯一的善,而康德的親切友好是唯一的美德想法,將他歸類為一元論的非快樂主義者。14善良工具的與本質的 4/5一個更現代化的觀點表明在手段論者(instrumentalist)的立場。有時亦被稱為實用主義者,手段論者拒絕以下的觀點:結果可以自產它們分開的方法(手段)結果、目的或成果,在它們自己本身都是本質地善良。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主張結果手段觀點只是相對的區別,亦即結果與手段之間的差異
10、其實根本不存在,而只是個人的看法不同所造成的。舉了個例子說,人們吃東西為了要能工作,而他們工作也是為了要吃東西。 15善良工具的與本質的 5/5有關道德價值的討論經常都圍繞著善良的本質(工具的或本質的)打轉。道德義務的理論則將問題改變成什麼東西使得給定的行為是正當或有義務的?善良理論代表性地將焦點擺在行動的最終結果及由它們所產生的美德或幸福,而義務理論則強調能正當化行動的手段和動機。這些義務理論分別就是目的論和義務論。166.2.2 目的論 1/11 目的論(teleology)指的是行為被認為是道德上正當或可接受的,如果它產生一些想要的結果(如快樂、知識、生涯成長、自我利益的表現、效用、財富
11、,甚或名聲)的道德哲學。換句話說,目的論哲學是以行為的後果來評估其道德價值,因此當今哲學家稱這種理論為結果論(consequentialism)。有兩種重要的目的論哲學,就是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 17目的論 2/11利己主義(egoism)以行為對個人的後果作為正當或可接受的定義(本位主義)。利己主義認為他們應該做出能極大化個人利益(因人而異)的決策。而個人利益隨不同的個人,可以解釋為物質上的福祉、權力、愉悅、名望、稱心的工作、良好家庭生活、財富或其他。利己主義的信條可以簡述如自我利益至上。許多人認為利己主義是天性不倫理道德,意指利己的人士或公司是短視的,是做短期生意的,是會利用任何機會或消費
12、者弱點的。例如,電子交易市場就展露這種負面傾向,當他們把老年人當成獵物時 18目的論 3/11然而,也有所謂的開明式利己主義者(enlightened egoist)採取一種長期的觀點並斟酌他人福祉,雖然本身利益仍是最優先考量。例如,開明式利己主義者會遵守專業倫理規範、控制污染、誠實報稅、幫助創造就業和支援社區計畫等。但他們如此做並不是因為這些行為是利他的,而是因為這些行為有助於達成利己主義者本身的一些終極目標,譬如在公司裡的晉升。19目的論 4/11一位開明式利己主義者會引起管理階層對一位欺騙顧客的同事的注意,為的是維護公司名譽也因此保住自己的飯碗。另外,一些開明式利己主義者可能成為告密者,
13、將不法行為報告給政府管制單位以保住他們的工作,並獲得因揭發不法的獎金。 20如果Sam是一位利己主義者,他可能選擇極大化自我利益的方案。如果他的自我利益定義是個人財富,他的個人道德哲學(人生觀)將促使他認為2萬5千美金的佣金比降低橋樑倒塌風險的機會更有價值。結果是,自我利益者Sam會以閉嘴的方式解決他的倫理困境,以期能拿到合約並獲得2萬5千美金的佣金。他會合理化地說:發生地震的機率很小,即使發生地震螺栓也不見得是原因之一。再說,沒有人能證明不良的螺栓會造成橋樑倒塌。目的論 5/1121目的論 6/11跟利己主義一樣,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關切的是後果,但功利主義者尋求最多數人
14、的最大利益。功利主義人士認為決策應帶來最大的整體利益,亦即,達到對所有受決策影響的人的最大好處。譬如,最高法院判決管理者對男女員工間不當的性行為有責任,即使雇主完全不知此事。因此,最高法院對工作騷擾樹立一個嚴厲的標準。司法判決說 雇主有防止騷擾的責任,所顯示的一個正義是 這是從商的成本之一。很明顯地,司法的決定強制企業防止騷擾事件對社會有最大的利益。 22目的論 7/11在評估行為的後果時,許多功利主義者不只考量對人類的影響,也考量對動物的影響。這種觀點在圍繞著整容業和製藥業備受爭議的動物研究實驗上尤其明顯。 23目的論 8/11現在假設Sam是一位功利主義者。在做出抉擇前,他會進行成本效益分
15、析來評估哪一個方案會帶來最大的效用。一方面建新橋可以改善交通和允許更多人可以橫跨密西西比河到聖路易上班。這個計畫可以產生許多工作機會,帶動地方經濟,聯繫兩岸的社區。除此之外,它會增加Midwest Hardware的營收,讓公司有能力投資更多研發以降低未來螺栓的不良率。另一方面,橋樑倒塌可能會造成上百的傷亡。但螺栓的不良率只有3%;沿著斷層帶只有50%的機會在某地發生地震;當災難發生時,可能只有少數的車輛在橋上。24目的論 9/11在分析成本與效益之後,Sam可能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說用自己公司的螺栓建橋會比告訴建商螺栓有可能在地震時失效對社會產生更大的效益(就業、整合、經濟成長、公司成長)。若
16、真如此,功利主義者Sam可能不會告知對方有關不良率的事。一些功利主義哲學家主張應該遵守普世原則來決定最佳抉擇。這些法則功利主義者(rule utilitarian)基於原則或法則,而不是對每個情境做檢視。一個這種原則或法則的例子就是賄賂是錯的。25目的論 10/11一位法則功利主義者不會去賄賂官員,即使為了保護勞工,他會堅守原則。行為功利主義者(act utilitarian)會檢視行為本身,而不是依照一些普世原則來決定是否帶來最大利益。像賄賂是錯的這樣的法則,對行為功利主義者而言只是一般性的指南。 26目的論 11/11例如,一位業務經理可能認為除非賄賂地方官員,否則拿不到工程合約;而合約拿
17、不到將導致上百位工人失業。這位經理因此可能覺得賄賂是正當的,因為保住上百個工作機會比服從法律產生更多效益。 276.2.3 義務論 1/7 義務論(deontology)意味著將焦點擺在個人的權利與行為的意圖,而不是後果。義務論的基礎是必須對所有人類給予同等尊重的想法。跟功利主義不一樣,義務論者主張有些事我們就是不應該去做,即使是要極大化效益。例如,義務論者會認為,不管能帶來多大的社會效益,殺死一位無辜的人或對某人進行嚴重不公平的行為都是不對的,因為這樣做已經侵犯了那個人作為一個人的權利。然而,一位功利主義者可能認為一個人的死亡是可接受的,如果這樣做可以帶來更大的效益。 28義務論 2/7現代
18、義務論受到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影響很大。他發展了所謂的直言命令:以純理性所下達絕對無條件遵守道德的命令。簡單地說,如果讓世上每個人都能看到你在做的事而你會感到舒服,和你如此做的理由適合成為引導行為的普世原則,則這樣做就是道德的(合乎倫理的)。例如,一個人借了錢,保證償還卻無意要遵守諾言,那麼他她將無法普遍化這樣的行為。如果每個人都是借錢卻無意償還,則無人會將保證當回事,所有的借貸都會停止。所以,這種行為的理論基礎將不適合成為普世原則,而這樣的行為也就無法被認為是道德的(合乎倫理的)。29義務論 3/7本質、天性(nature)對義務論者是個關鍵字。一般來講,義務論者認為道德原則的本質(天性)是恆久
19、的和穩定的,他們相信遵守這些原則就是合乎倫理了。義務論者相信個人有一些絕對的權利:良心的自由同意的自由隱私的自由言論的自由正當程序 30義務論 4/7要決定一件行為是否合乎倫理,義務論者要求與道德原則一致。譬如,如果一位製造工人因工作場所的環境而生病或死亡,義務論者就會主張公司必須調整生產流程以改善工作場所的環境,不論代價為何即使公司破產導致所有員工都失去工作。相對來說,一位功利主義者則會分析所有調整生產流程的成本效益,然後再做決定。當然,這個例子是過度簡單,它有助於澄清功利主義與義務論的差異。總而言之,功利主義考慮的是行為的後果(ends);而義務論考慮的是手段(means)。31義務論 5
20、/7再回到螺栓業務員的例子,假設Sam是一位義務論者。他會認為有義務要告知建商有關螺栓不良率的事,因為由於地震造成橋樑倒塌而引起的可能傷亡。雖然建橋可以為居民造福,為他自己贏得鉅額佣金,但螺栓在地震時失效將侵犯當時在橋上的人的人權。因此,義務論者Sam很可能會將螺栓不良率的事告訴建商,並提及地震時的風險,即使這樣做將導致失去合約訂單。32義務論 6/7個人的基本人權搭配行為法則就構成了法則義務論。例如,一位被控販售猥褻產品的電視機行老闆,可能從一個法則義務論觀點辯稱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將凌駕在其事業的猥褻或淫穢方面的事實。 行為義務論者(act deontologist),對照之下,認定行為是判
21、斷道德與倫理的正當基礎。行為義務論要求一個人在制定和實施決策時,必須公平、公正、無私。不論是行為義務論者或是行為功利主義者,法則對他們來說就只是一個導引指南,而過去的經驗比現行法則還要重要。 33義務論 7/7目前的研究結果暗示,法則和行為義務論的原則比目的論的哲理在個人決策中扮演較大的角色。 346.2.4 相對主義者觀點 1/6 從相對主義者觀點(relativist perspective),道德行為的定義是源自個人和團體的主觀經驗。相對主義者利用他們自己或周邊的人作為定義道德標準的基礎,而不同型態的相對主義,包括描述式、後設倫理式和規範式。描述式相對主義與文化觀察有關。我們可能觀察到不
22、同的文化展現出不同的規範、習俗和價值,而因如此做,我們得出一個文化的事實描述。 35相對主義者觀點 2/6後設倫理性相對主義(metaethical relativist)了解人們自然地從他們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和主張沒有一個客觀的方法可以解決介於價值系統和個人之間的倫理道德爭吵。簡單地說,一個文化的道德哲學是無法邏輯地比另一個被較喜愛,因為根本不存在一個有意義的比較基礎。因為倫理法則是相對於一個特定的文化,一個文化中的價值和人類行為不必然地影響另一個文化中人類的行為。在一個論證的個人層次,我們就有規範式相對主義。規範式相對主義者假定一個人的意見跟別人的是一樣的。36相對主義者觀點 3/6相對主
23、義認知到我們活在一個多元價值的社會裡,所謂的對或錯有不同的基準與看法。相對主義者觀察互動的雙方團體,然後根據共識訂出可能的方案。一個正面的共識意味著團體成員認為該行為是正確或道德的。這樣的判斷也不是永遠成立。隨著環境變遷或組成份子的改變,之前可以接受的行為到現在可能會被認為是錯的或不道德,反之亦然。舉例來說,會計師行業的傳統認為廣告宣傳是不道德的。但是,廣告已逐漸為會計師所接受。 37相對主義者觀點 4/6相對主義的一個問題就是過度重視個人間的差異,而忽略了他們基本的相似性。不同人和文化間的相似處,一如反對近親相姦、謀殺和偷盜,或促進互惠和敬老尊賢等是很難駁倒及從相對主義觀點去解釋的。 38相
24、對主義者觀點 5/6再回到Midwest Hardware的業務員的問題,如果他是一位相對主義者,他會嘗試在是否告知建商有關螺栓不良率之前,先決定出團體共識。也就是說Sam會看看自己公司的政策與同業間的一般做法。他也許會私下裡徵求同事或上司的意見,也包括產業雜誌或倫理法則。 39相對主義者觀點 6/6如果Sam得知公司政策與同業間的做法都是與建商討論螺栓不良率事情,那他會推論說這就是對此事的共識。身為相對主義者,他就會與建商公開討論螺栓在地震時可能造成的後果,反之亦然。 406.2.5 美德倫理 1/6 當一個人逐漸社會化時,他她會變成具有做出(理智、情感和欲望)與他認為是道德的一致的傾向。一
25、位具有誠實特性的人將會有說實話的傾向,因為這被認為是正當的與感覺舒服的。美德是值得讚賞的,因為它是一種透過實踐與承諾的個人發展的成就。 41美德倫理 2/6這種被稱為美德倫理(virtue ethics)的哲學,假定在給予的狀況下,什麼是道德的,不只是傳統或目前的社會道德標準所定義或要求的,也是一位具有良好道德品格成熟的個人所認為合宜的。美德倫理的擁護者經常討論基本善良和美德的名單,一般認為這呈現的是一種正面且有用的心理習慣或鍛鍊過的品格特徵。 42美德倫理 3/6義務論、目的論和美德倫理之間的差異,在於應用到問題時,前面兩個是演繹式,而美德倫理是歸納式。美德倫理認為當下的社會道德規範所要求的
26、,實際上可以看成是對美德培養的最低標準。我們政治、社會與經濟系統的生存能力,是依賴市民的某些美德表現,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絕對是必要的。43美德倫理 4/6的確,美德倫理可以想像成是如何進行商業活動的動態理論。而追求哪種美德則和員工的職位與組織型態有關。美德倫理人士相信要有一個成功的市場經濟,社會必須能夠細心呵護像家庭、學校、社會和社區等美德得以滋養的社會避難所。這些諸如真實、信任、忍耐和克制的美德,對一個個人利己主義、契約式經濟體系的運作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並會產生責任感使得社會合作成為可能。 44美德倫理 5/6美德倫理的難處來自於文化內和文化間的實踐,當操練美德倫理的人超越社會規
27、範時。例如,一家默認不正當行為的公司,持守信任和正當等美德的員工就會認為塞貨是不對的,即使公司許可。其他員工可能稱這位老實的員工為高道德標準,以及為了要合理化他們自己的行為,他們會判決說他她的道德標準是超越工作或社會所要求的。他們可能會辯論說美德是一個達不到的目標,因此人們不需要遵守這種標準。然而,對那些信守美德倫理的人而言,這種相對主義的論點是無意義的,因為他們相信美德是普世價值的事實。45美德倫理 6/6如果我們的業務員Sam是一位美德倫理人士,他就會因此而告訴建商螺栓不良率的事實,以及他對橋樑與傷亡風險的關心。他不會胡吹誇大產品的品質。事實上,他可能建議換一家公司或產品,以減少橋樑出事的
28、機率。466.2.6 正義 1/6在企業倫理裡的正義牽涉到對公平的判斷,或對別人受到不正當待遇時的反應與處理的傾向。正義(justice)是公平對待和遵守道德,或法律標準的應得報酬。在企業裡,正義意謂著個人用以決定一個情況是否正義的決策法則,是基於所認知的個人權利和所牽涉的人的意圖。因為這個理由,正義更像是基於義務論道德哲學,而不是基於目的論或功利主義的道德哲學。 47正義 2/6舉例來說,美國的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的存在,就是為了幫助懷疑自己在職場上受到不公平的差別待遇的勞工。正義的3種型態提供了一個不同情境下評估公平性的架構。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是基於對商業關
29、係的結果的評定。如果有些員工覺得同工而不同酬,那麼他們所關切的就是分配正義。如果商業交易行為雙方中的一方執意要占便宜的話,分配正義將無法達成。 48正義 3/6程序正義(procedural justice)是基於產生成果的過程和活動。不是一致地進行與應用的績效評估,就會導致程序正義的問題。例如,員工所關心的同工不同酬,就是有關他們認知到公司裡的公平或公正流程的不一貫性。重視程序正義的組織氣候,被認為是對員工、對工作團隊向心力的態度與行為有正面的影響。 49正義 4/6例如,波士頓的Wainwright Bank and Trust Corpora-tion,對所有利害關係人有個提升正義的承諾
30、:提供從會議室到收發室一種參與和多元的感覺。換句話說,銀行利用增加了解及納入決策訂定流程的程序正義的方式,來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正面的關係。50正義 5/6交互正義(interactional justice)是基於評估用在商業關係中的溝通過程。因為交互正義與溝通中的公平性有關,它通常牽涉到個人與組織的關係。員工也有可能在交互正義爭論中是有罪的。例如,許多員工承認如果他們覺得做壞事只要沒被發現就好了,那他們會待在家裡即使並非真正生病。 51正義 6/6在Sam的例子中,如果Sam依據正義觀點來做決策,那就會與依據義務論道德哲學一樣。亦即,他會感到有義務要告訴所有受影響的關係人,有關螺栓不良率及可能
31、的後果。一般來說,正義評估帶來的是尋求回復、關係建立和商業關係中的公平性評估。526.3 應用道德哲學於倫理決策訂定 1/5 有強烈的證據顯示,對工作環境以外的個人決策和與工作有關的決策,人們會引用不同的道德哲學。有兩個可能的理由可以解釋這個現象。首先,在商業圈成功的目標與壓力,與個人家居成功的目標與壓力有所不同。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員工可能會認為某些特定行為在商場上是正當的,但在個人範圍裡卻是不可接受的。其次,個人改變道德哲學的理由可能就是公司文化。 53應用道德哲學於倫理決策訂定 2/5規定、性格和歷史先例,會對新人造成必須與公司文化一致的壓力。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個人道德哲學中的某些或全部的價
32、值觀就會改變,以與工作環境相容。 明顯地,一個道德哲學的概念並不是精確的。因此,道德哲學必須在一個連續的尺度上評估價值,而不是當成是一個靜態事件。簡言之,當檢視一個道德哲學時,我們必須記得每種哲學所闡明的是一個理想的觀點,而大多數的人當遇到倫理困境時似乎都會轉移至其他道德哲學。 54應用道德哲學於倫理決策訂定 3/5個人對所相信的對與錯做出判斷,但在公司裡,他們的決策可能不只是根據所認知的對與錯,而是要產出最大的利益與最小的傷害。這樣的決策應該要尊重基本道德權利與公平、正義、共同利益等觀點,但這些議題在現實世界是非常複雜的。 55應用道德哲學於倫理決策訂定 4/5當員工遇到他們無法解決的道德倫
33、理情境時,問題就產生了。有時增進對他們決策原則的前提的了解,可以幫助他們選擇正確的方案。譬如,要決定是否應該行賄以確保大型合約,業務人員不僅需要了解他們自己的道德哲學,也要了解他們公司的核心價值。如果依從公司政策或法律規定對個人是一個重要的誘因,他她就不太可能行賄。56應用道德哲學於倫理決策訂定 5/5反過來說,如果業務員的終極目標是一個成功的生涯,並且行賄似乎會帶來升遷,那麼行賄這件事就不會與個人道德哲學中可接受的商業行為不一致。他她會合理化地說要保持競爭力,行賄是必要的,因為別人都這麼做 即使行賄在美國是犯法的。576.4 道德認知發展 1/9 許多人相信隨著知識與社會化不斷的學習與發展,
34、個體同時也在不同的道德發展階段上前進。許多被發展出來以解釋、預測和控制個人在企業組織裡倫理行為的模式,都提議道德認知過程是倫理決策抉擇裡的一個關鍵元素。心理學家Lawrence Kohlberg採用Piaget的理論發展了一套認知發展的6階段模式。 58道德認知發展 2/9根據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人們對類似的倫理情境做出不同的決策,是因為他們處於道德認知發展6階段的不同階段:處罰與服從階段:處在Kohlberg階段1的人定義正當的為確實服從規定和權威。在這個階段,個人不會不理規定,所謂的好與壞是以能制定這些規定人的實質權力來認定。 59道德認知發展 3/9以個人目的為交換手段的階段
35、:一位階段2的人定義能滿足他她的需求的就是正當的。在這個階段,他她根據對自己的公平性來評估行為。例如,一位階段2且首次在國外做生意的業務代表,可能會因為當地習俗而餽贈禮物給顧客,即使餽贈禮物是違反美國母公司的政策,業務代表可能會決定某些為了美國境內狀況而設計的規定並不適用於海外。有人認為階段2是禮尚往來的階段,因為從一個務實的角度來看,道德決策是一種基於你替我抓背,我也替你抓背的協定,而不是基於忠誠、感謝或正義等原則。 60道德認知發展 4/9人與人之間相互的期望、關係及調和(順從)的階段:一個階段3的人不只強調自己,更重視他人。一位階段3的生產經理可能會遵守高層的命令加速裝配線,如果他她認為
36、這樣做會使公司更賺錢也因而保住員工的工作。因此,階段3與階段2的差別,在於對他人的公平性是個人的道德動機之一。 61道德認知發展 5/9社會系統與良心維護階段:階段4的個人決定什麼是正當的是根據他她對社會的責任,而不只是對某些特定人士。譬如,一些管理者認為保護隱私是對社會的一項責任,所以控制自己不要監聽員工的談話。62道德認知發展 6/9重要權利、社會契約或實用的階段:在階段5,個人關切的是有關基本權利、價值,以及與社會的法律契約的堅持。處於這個階段,個人對其他團體有一種責任、或承諾、或社會契約的感覺,也意識到法律與道德觀點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衝突。為了要降低這種衝突,階段5的個人根據理性評估整
37、體的實用價值(效益)來做決定。公司總經理可能會決定推行一項倫理計畫,因為它提供了法律問題的一個緩衝區,而且公司會因此而被認為是社會上有責任感的貢獻者。63道德認知發展 7/9普世倫理原則階段:一個人在這個階段,相信所謂的正當性是由人人遵守的普世倫理原則所決定。階段6的個人相信在本質上、後果上,有普世的、不可剝奪的權利。正義和公平是這種本質上普世原則的例子。在這個階段,個人可能會關切社會性倫理議題,因此不依賴企業組織的倫理指揮。例如,一位企業人士在這個階段可能主張將一項造成傷亡的產品停止生產,因為生命的不可剝奪權利使得傷害是錯的,不論任何理由。所以公司利潤將不成為是繼續販賣該產品的理由。 64道德認知發展 8/9Kohlberg的6個階段可以簡化成3個不同的倫理關懷層次。首先,一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能工培训课件
- 铁道用非合金钢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饼干生产线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影像工作站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道路交通安全管制设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泥瓦工维修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瓷质砖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门锁门窗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石膏矾土膨胀水泥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出差合同标准文本
- (2.1)-外科感染-疖、痈
- 地铁施工综合应急预案
-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课件
-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课件
-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件
- 2022企业冬季安全生产专题PPT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 考研复习有机化学选择题400题(页尾附答案)
- 高铁站装饰装修施工方案
- 消防器材(灭火器)检查及记录表
- (中职)数据库应用基础(Access 2010)课程标准
- 钢筋笼的制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