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郑小琼诗集《女工记》_第1页
论郑小琼诗集《女工记》_第2页
论郑小琼诗集《女工记》_第3页
论郑小琼诗集《女工记》_第4页
论郑小琼诗集《女工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8学年论文题目:论郑小琼诗集女工记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完成日期:指导老师:【摘要】近年来,“底层经验”多被国内的知识分子所谈及,而我们鲜见真正意义上的“底层经验”。 “打工诗人”郑小琼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迫于生计,奋斗在底层的郑小琼,用诗歌的语言描述了工业流水线上的日常生活,向我们展现了“诗歌”与“工业”这两个关键词的奇妙邂逅。打工一族在工厂流水线上消磨生命、为生计奔波的辛酸与无奈,被郑小琼写入了自己的诗歌,从而诠释了“纯正”的“底层文学”。郑小琼的目光一直聚焦于社会底层沉默的大多数人,她以见证者的身份书写下了最真实的底层者的命运。为了完成新作女工记,她

2、花费了近六年的时间,访问了成百上千名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倾听她们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她的诗成了解剖这个社会病态肌体的一把利剑,而更多地则传递出女工们与命运抗争的无力感。作为有史以来东莞市第一位农民工身份的省人大代表,郑小琼曾在被记者问及如何履行省人大代表的职责时,回答说,这100个女工的故事,其实就是她的100条建议。她在女工记的后记中写道:“我不希望这些女工沦为麻木的器具者,也不愿意他们成为血腥的暴力者,但是现实却不能找到和解这些的方式 ”女工与世界最终能否和解,诗歌对当下社会有何意义,而文学究竟能否介入底层生活,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思索。【关键词】 郑小琼 ;女工记 ;底层文学 ;思索

3、解读女工记中的女工形象相对于庞大的农民工大军来说,女性农民工是极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然而现如今,女工的身影已遍及城市的各个角落。她们宛如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其命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打工生活的亲历者,郑小琼用时六年,完成了这一部女工的“血泪史”,里面近百个女工,多是她在东莞工厂流水线上认识的姐妹:陈芳、姚林、竹青、田建英、杨红她们带着逃离贫瘠落后农村,融进富裕先进都市的梦想而来,但是现实用来迎接她们的却是侮辱和伤害,郑小琼凭自己一颗真诚且质朴的心,将她们的名字轻轻写下,将她们的悲伤娓娓道来。她年轻的面孔下掩藏着/一颗比暮年还沧桑的心/在疲惫的机台上如此昏沉/年轻却衰老她常回忆起刚来这边时的

4、荒凉/沿着寒溪散步/被蜷伏草丛的抢劫者抢去耳环/留下豁嘴的耳朵这位叫陈芳的姑娘/一九九八年来到这里/二七年还呆在流水线上/她只是觉得疼/胃中有一股隐隐的疼/像砍伐的树木在疼/她用手捂着穿孔的胃回家/而她还说/治好病还来这里/她说这里的变化/描述着渐渐发臭的寒溪/追怀着它曾经的水响/而疼痛的胃/让她有些惶惑也有些忧伤这些二十来岁,涉世未深,又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女孩子,大多抱着长见识、多挣钱或将来有发展的想法选择进城务工。大城市的繁华,都市人的时尚,对她们有着强烈的诱惑力。然而当真正身临其境时,却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年轻的面孔下往往有一颗苍老的心,正值青春的她们,似乎没有权利得到幸福。她们不敢渴望爱情

5、,不敢奢求安定,甚至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变得像别人一样不懂爱惜自己的身体。十四岁小女孩要跟我们/在流水线上领引时代带来的疲惫/有时她更想让自己返回四川乡下/砍柴割草摘野果子与野花/她瘦小的眼神浮出荒凉/我不知该用怎样的句子来表达/只知道童工/或者像薄纸样的叹息/她的眼神/总能将柔软的心击碎/为什么仅有的点点同情/也被流水线的机器辗碎/她慢半拍的动作常常换来组长的咒骂/她的泪没有流下/在眼眶里转动 “我是大人了/不能流泪”她一本正经地说她指着另一个比她更瘦弱的女孩说 “她比我还小/夜里要陪男人睡觉”这些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女孩子,还没体验青春的活力,就已然疲惫。乡野间粗糙的风景其实远比大城市的景致美得

6、多,这里繁华背后尽是荒凉。眼泪在眼眶里转动,为了生活被人捉弄,甚至糟蹋,日渐麻木。她们还是孩子啊,只是为了过得好一点,就佯装成大人模样,饱受生活的摧残。她们的生命像一张薄纸一样卑微而脆弱,没有幸福,也没有快乐。她不习惯乌托邦的集体叙事/也不相信个体命运灰暗得无所适从/对于生活她不会有无力之感/更多时候她不断自责有没有用力/她对生活充满着热爱与眺望/对于工厂她没有怨言/高中毕业略有文化/对现实充满着集体或者个人的思考/她也愤怒 但她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个体平衡之道/她厌倦故乡黄土层样的生活/笨拙而沉闷/也不习惯故乡的慵懒与肮脏/她觉得乡亲的面孔并非沉郁与厚重/更多的僵化而潦倒从主管到五金小作坊/

7、从一台机器到二百多人的工厂/她成为乡村个人成功叙事的标本/乡亲谈论着进城/谈论着她的人生/而她自己却偷偷把十年来日记/压于抽屉底层/里面的眼泪与汗水/都凝结成纸上一块块陈旧的泪斑这是农民工里特殊的一个集体,他们有一点文凭,便觉得自己赢在了起跑线上,拼了命地向前,以为可以走得更远,远到能摆脱这苦难的现实。可是慢慢地,她明白了,故乡的笨拙与沉闷,慵懒与肮脏,其实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日记本里的每一页都有泪痕,那是她的心酸和苦楚,但是自尊心和坚强不允许自己示弱。相亲们眼中,自己的能干的,是出色的。好吧,那就这样。这些打工妹,其实就是生产线上的一颗钉子,把自己的希望和理想都钉在传输带上,跟着麻木地运转。

8、生活一如既往地向前,他们的心却自甘平凡,而生命越发苍白。郑小琼的诗遍布驳杂坚硬的物质,像铁一样嵌入身体,生命必须在与这些东西的对抗中自我体认和自我表达。打工者的经历对郑小琼肯定是重要的,但某个社会身份并不会自然地转化为诗人的力量和洞见,一个出色的诗人必须把这种经历内在化,把它纳入心灵的内在结构。郑小琼从这个原初的身份出发,她在这个身份里自我发现,形成了一个漂泊的“他者”,她通过这个“他者”去探寻自我,这其中有一种撕裂性的冲突。在郑小琼这样的诗里,历史远没有终结,历史就在人的心灵和身体上运行。【1】简述诗歌的社会意义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

9、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等等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则由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和古希腊的荷马、萨福等诗人先创。在文学还没有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生活中的经验传授给其他人和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就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都叫做了志,而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2】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

10、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

11、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诗歌也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引发共鸣。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3】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文学作品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而诗歌更是文学里的文学。诗歌的意义在于能够深入到人性的本质,发掘出一场卑微生命里所彰显出的莫大张力与能量,甚至是纠结于一场悲苦的反抗与斗争,却能就此探索出一个具有人类普遍性意义的价值认同。诗歌来自于人的心灵,

12、于是,它照耀人的灵魂,涤荡人的思想,点燃人的激情。从古至今,诗歌莫不是诗人人格的写照、莫不是诗人理想与抱负的展示。屈原为寻找真理而赋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追求自由,不受羁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刘禹锡铮铮铁骨,傲然挺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苏轼才气逼人,诗句中充满着人格的魅力,“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直到汶川、玉树,等等,都能听到诗歌在唤醒民众、鼓励斗志的声音。中国作家协会黄亚洲前辈讲过这样一句话:“诗歌无论在任何年代,存在意义与表达方式都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关系。” 既然诗歌与社会发展同步,经济繁荣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源泉,那么诗

13、歌便可以成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强有力的声音。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民生逐渐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郑小琼在这个时刻,用诗歌这一武器,打下底层女工与社会和解的阵地。她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诗歌不只是风花雪月,壮志豪情;也可以是平实的描写,无声的控诉。而诗人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其不是急功近利地提供给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甚至不是能够让人们哈哈大笑或手舞足蹈的精神产品,它只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润物细无声”地陶冶着人的心灵,从而让人们能够更清晰地参悟人生、更热烈地拥抱人生!为人心而作,为生活而作,为理想而作。这大概便是诗歌的社会意义吧。浅析“底层文学”的

14、发展现状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向,人们对底层的关注逐渐成为新的焦点。随着讨论的深入,“文学是否应该介入底层”不再是个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文学应该如何表述底层”。“底层文学”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由此也产生了一批代表性的作家和诗人。对于底层诗歌,很多文学界人士和非文学界人士,都热烈响应,并认为“在表述的意义上,我们更加需要关注无法发出声音的底层。他们是沉默的底层,因而最需要被表述。”例如河南下岗诗人王学忠也同郑小琼一样,可以作为底层自我表述的代表者,他以诗歌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了底层人民,尤其是下岗工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动态。王学忠没有太多文化知识,但他的底层诗歌却受到诗坛乃至文

15、坛的关注。许多诗人诗评家为他写评论,积极向外界推广,从而使王学忠及其诗歌成为一种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思考。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发展日益迅速,知识分子报以人文关怀的态度,视角纷纷向下移,和少量的底层自我书写者们一道细致地展示底层人民的痛苦、迷茫、空虚的生存状态。然而底层文学在前进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困惑。首先,毋庸讳言,在文学创作的大氛围中,同其他题材作品相比,当前的底层文学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首先突出表现在许多反映底层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其审美趣味有时并不能贴近文化水平偏低的底层读者。学者丁智才认为,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很多作品少了对底层现实困境的真切反映,多了对人物性格的极端化

16、描写;少了完整的情节结构,多了让读者摸不清头绪的心理结构、零散结构;少了和底层相通的朴素明净的语言,多了能淹没文本内容的爆炸性语言。”从而彻头彻尾地跌入了“形式主义的陷阱”。【5】李保平则尖锐地指出,“当前的底层写作之所以在整体上审美趣味脱离了广大底层读者,艺术质量也良莠不齐,主要原因在于作家的设计理念太强,以至于故事的起点虽然很真实,具有一种新闻的冲击力,但在情节的展开过程中,故事的编造痕迹过重,逐渐偏离了令读者信赖的生活逻辑,留下了粗糙、虚假、生硬的印记。” 【6】在近几年的创作中,有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作者在表达底层的时候,往往会将苦难一再“叠加、堆积、推向极致”。正如批评家李建军所说

17、:“在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弱势群体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生活境况,也看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罪恶现象的难以遏抑的不满和愤怒。但是,愤怒的情绪也扭曲了作者的感受和叙述,使他的伦理态度和叙述方式显示出一种片面和简单的倾向,而缺乏在复杂的视境中,平衡地处理多种对立关系和冲突性情感的能力,作者不仅没有写出坏人性格和情感的复杂性,而且,还过多地渲染了那些受凌辱与受损害者的粗俗和动物性的一面。” 【7】陈晓明也认为,当前许多底层作品“在叙事上隐含着内在矛盾。在对苦难主题进行描写时,大量的欲望化场景浮现于小说叙事的各个环节。在叙事的展开过程中,苦难主题逐渐迷失,苦难的本质难以被确认。那些由情爱变形而呈现的欲望

18、化场景,更多地体现为当今消费社会的审美趣味,呈现出与苦难主题的悖离。” 【6】这一表述直陈当前底层“苦难叙事”中存在的弊端,给那些视底层为“苦难之天生渊薮”的作家敲响了警钟,对当下的底层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社会上也有一些对底层进行了合理表达的作家诗人,如以郑小琼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将目光聚焦在底层人民的身上,为之忧,为之痛,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一“沉默的群体”。每一首诗,每一行字,都告诉世人,他们不再是人们眼中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用双手建起我们的城市,撑起我们的家园的人。他们的每一步路都走得那样艰辛,而他们为我们的社会画出的每一个符号都那样美。他们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与理解,感谢与赞美。我们也该相信,“底层文学”的发展之路虽然会很艰辛,但是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与这些劳动人民站在一起,用笔为他们开辟天地,用爱使我们得到洗礼。【参考文献】【1】 月度作家郑小琼:拒做“成功女工”脸谱化典型 南方日报2012-02-19【2】闻一多讲国学 华文出版社 2009-11-01【3】四家诗恉会归(全四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8-1【4】打工文学的文化审视 胡磊 2010-9-11【5】当前文学底层书写的误区刍议 丁智才 当代文坛2005年第1期【6】不要为底层写作“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