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_第1页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_第2页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_第3页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_第4页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孩子正确交往和对待友谊谁不愿意有几个知己,可以倾诉衷肠?谁不愿意有几个朋友,可以增添欢乐?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之间相互交往与日俱增,朋友、友谊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内容。小学六年级,人生最为灿烂的时代,对朋友的向往最为强烈,对友谊的憧憬最为多彩。但12、13岁的孩子毕竟尚未成年,他们对朋友往往还缺少理智的分析,对怎样选择朋友往往有些迷惘。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交往和对待友谊呢?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和各位家长进行交流:一、“近朱近墨”的联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我国晋代哲学家和文学家傅玄用来比喻人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习性的话。后来,人们把“近朱近墨”引伸为教育子女择邻、择友的警

2、句。应该肯定,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和友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时候或某种场合,这种作用可能起关键性的。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少年失足者原先本质并不坏,只是因为交友不慎而被坏人引上了邪路。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一旦与坏人拉扯上了,要想洁身自好是很难的,尤其是对“免疫力”差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陷入坏人圈子,要想自拔就更是困难。所以,当家长要关心孩子交朋友这件事。我们知道,孩子进入少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逐步发展,对父母渐渐地“疏远”起来,喜欢自个儿选择伙伴和结交朋友了。但是,这时的孩子还很不成熟,既无交友经验,更谈不上什么社会阅历,在交朋结友中很容易出问题。他们爱交朋

3、友,却又不善于交朋友,往往以一时一事的好恶出发,凭一时半刻的热情,或者为着一点小利益就轻率交友,甚至与陌生人也很快交上朋友。他们还很幼稚,辨别能力很差,很容易受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比如“哥们义气”就对少年很有诱惑力。由于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哥们义气”,他们容易上当受骗。因盲目地崇尚“哥们义气”而被坏人带坏的不乏其例。因此,少年时期的孩子结交朋友,家长要格外留心,要及时地给予指导。首先,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和理解友谊。一个人在世界上是不能没有友谊的,纯洁的友谊对个人、对事业都有好处。爱因斯坦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普希金也说过,“不

4、该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要教育孩子珍惜友谊,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同时,教育孩子交朋友要慎重,对不熟悉的人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不要“一见钟情”。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荀子早就说过,“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其次,要教育孩子在交友中讲原则,有主见,把品德作为择友的第一标准。通过交往,如果发现对方心灵美,志趣高尚,确实可以信赖,就要珍惜和发展这种友谊。如果发展对方品行不端或自己志趣相异,则不宜继续这种友谊,该中止就要及时中止。有个“割席绝交”的成语,源于东汉时期的管宁和华歆同席地读书而不同志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天,管宁和华歆同助菜园,见地上有块金子,

5、管宁照样锄地不停,华歆则拾起金子看了又看,当发现管宁依然冷漠,才不好意思地扔下金子。又有一次,两人在一起看书,门外驶过一辆大官的马车,管宁依然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丢下书本到门外去观看,并羡慕不已。管宁感到华歆这个人贪慕钱财,热衷功名,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他把他俩共坐的席子愤然割断,以示绝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使孩子懂得,对于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还是不交为好。交友时,交往双方必须遵循一定的交往原则:1真诚原则:(1)真诚地表现自己;(2)真诚地对待别人。尊重原则:(1)自我尊重一一自尊;(2)对他人尊重一一人尊;(3)他对自己的尊重他尊。互酬原则:互相帮助,互相酬赏的意思,不仅包

6、括物质的内容,更包括精神的内容。4宽容原则: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和脱俗。宽容首先解放的是自己,真正获得主动的也是自己。5角色互换原则:一方面站到别人的角度,以别人的心理需要来考虑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角色互换,以对待“客观的我”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建立亲密,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6平等原则:交往中既要悦纳自己,也要悦纳他人。不能目中无人,处处高人一等,也不能卑躬屈膝。当孩子遇上不应该作为朋友结交的人时,首先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如此,躲为上策。其次采用敷衍的方法,当躲避不成时可以当面敷衍,这种方法至少不会促使关系的进一步发

7、展。还可以用说明的方法,表明自己不愿意与之交往的意思。交友是双方的事情,若一方执意不肯,他方即使勉强也不会成为朋友。其次,要让孩子在结交朋友中锻炼自己。结交朋友是一种社会交往,是人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孩子从少年时期开始结交朋友,可以从中得到锻炼,增长才智,培养社交能力,为日后踏进社会积累知识,打下基础。在这方面,家长的思想要解放一些,在给予必要的指导的同时,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比较,去寻求友谊的真谛。不少家长老为孩子的交朋结友提心吊胆,生怕孩子交上坏朋友,会“近墨”而变黑。但如果因为担心而割断他们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足取的。关键的是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出

8、污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那就需要家长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把好舵。第二,提高孩子的“抗污染能力”,经常提醒孩子要把握自己,并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及交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循循善诱,润物无声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发展很快,但认识能力往往跟不上,甚至有时分不清是非。如有的把电影或电视里的妖艳女人视作美女,把强暴的行为当作勇敢去模仿;有的则把旧社会那种帮派哥们义气当作高尚的友谊去赞赏,甚至为了哥们义气去做违法犯罪的事。当孩子对一个新结识的朋友盲目滥施热情的时候,家长应该清醒地看到孩子对交朋友的意义认识是肤浅的,他只图在朋友那里获

9、得精神愉快,却不懂得的交朋友的意义。我们在现实中,在交往方面,有的学生交往很广,朋友很多但据了解有这么几种不正确的思想:(1)是多交一些朋友,显得自己有力量,稍受一点委屈,或遇上不愉快,请朋友出面威胁他方;(2)是男女同学交往方式有问题,固定的几个男女同学,结帮看VCD或过生日,个别家长也不拘小节,把孩子不该看的CD片子放在电视柜,使孩子不该看的也看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种图得一时快乐,不懂交友意义的交往心理,有时会因一时的冲动做出有害社会,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有时也会糊涂地跟着干,他们只图能从中获得新鲜感和愉快感,根本不顾及后果。怎么办呢?该如何引导孩子选择益友呢?

10、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家长。(家长互动环节:给家长留时间思考再谈体会)1、作为家长是否刻意讨厌过别人?2、是否有当作孩子的面埋怨和指责过老师?3、你平时能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吗?4、家长有没有给孩子灌输过人际关系思想?5、孩子在学校与人吵架,或被人欺负时,你怎么做的?家长平时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恰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在茶余饭后对电视的好坏评判,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是非的看法,以及对他人的尺度,都会给孩子以影响,家长平时的喜怒哀乐,都会在孩子心田有意无意播下美丑善恶的种子,会使孩子认识和评判是非的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要关心孩子交友的情况。注意观察

11、孩子的交友活动,了解孩子的交友心态,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小学生六年级孩子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交往的心态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学习中有冋题互相切磋,有的是由于兴趣爱好相同,有的是脾气性格相仿,还有的是邻居,上学放学一路同行等,这些就成了他们交友的纽带,也是发展友谊的基础。然而,由于孩子的单纯无知和涉世不深,分辨能力和抵御能力不强,有的孩子错误地认为,多结交些“朋友”,以便自己日后“出事”有人来帮忙;平时朋友之间互相袒护。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慎重择友,告诉孩子讲友谊不是搞“哥们”义气,一旦丧失正确的交友标准,交上了坏朋友,就有走上邪路的危险。有的孩子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结果常常结伙抢钱,打架

12、斗殴,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是值得我们家长们吸取的沉痛教训。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大于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力量。为了了解孩子的朋友和他们交朋友的情况,家长有时可以郑重其事邀请孩子的伙伴来家作客,和他们促膝谈心,循循诱导。或愉快地参与他们的娱乐活动。这样,有利于把孩子间的影响作用引导、统一到家长的教育意图中去。再次,要理解交友的意义。为了引导孩子交朋友,家长还必须帮助他们认识交朋友的意义。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深厚友谊是友谊的理想境界。列宁赞扬“这两个人的关心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最动人的友谊的故事”。家长要多给孩子讲讲革命导师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这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交朋友的

13、意义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比如讲两位大诗人歌德和席勒之间友谊的故事。席勒比歌德小十岁,他俩的性情、气质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挚友。因为他们首先有友谊的牢固根基,即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正如歌德说的:“我和席勒的关系是建筑在我们两人追逐共同目标的确定不移的方针上。”当时,他们共同为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国家分裂而斗争,在创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各自不朽的作品中都含有对方的血。他们的通信,成为后人研究德国十八、十九世界文学艺术的珍贵文献。在他们死后,人们为赞颂、赞美他们的友谊,树立一座两人并肩而立的铜像,作为对他俩珍贵友谊的追念。通过这样的动人故事,孩子从中可以明白:友谊是要建筑在共同的理

14、想的基础上;友谊要求人们不仅是热情,更重要的是赤诚相待,友谊是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友谊的意义是要“给予”,而不是“索取”;友谊要成为激励共同前进的力量等等有关友谊的真谛。孩子在名人友谊故事的启发感染下,能够逐步掌握选择朋友的原则与标准。一旦孩子懂得了交朋友的真正意义,孩子选择朋友时,才会有正确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三、让孩子做集体中的一员目前,现在的孩子思想活跃,自己动手组织各种联谊活动,家长要让孩子参加做集体朋友中的一员,通过正当的联谊活动,广交朋友,是孩子趋于成熟的表现。同时,家长要为孩子在集体朋友中建立真正的友谊,尽到教育的责任,一是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品质团结友爱;二是教给一点社交知识

15、,交往原则,交往技巧(附交往技巧)。四、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交往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孩子在升入五、六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心理的发育,进入了青春期前期发育阶段,而在处理异性交往问题上也遇到了困难。一天课后,有孩子向我反映,最近班上出现一种不良风气,有些男生一见哪个男生和女生多说几句话就会说“他俩好上了”,甚至哪个男生跟女生玩,也会遭到有些男生起哄“某某喜欢某某”。听完孩子的反映,我有些哭笑不得,这帮调皮的男生,又在这无事生非。接下来,我私底下做了一个调查,看哪些男生爱瞎起哄,发现竟然有8个男生的大名。而这其中,居然还有平时最老实的孩子。我有些惊讶,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关

16、于学生异性交往的教育,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家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对待问题并有耐心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让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与异性同学间的接触和交往形成纯洁的友谊是正常的。正常的异性交往与友谊能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家长要告诉孩子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应该建立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基础之上,大家应该是学习上竞争的对手,思想上互帮互助的朋友。家长既要珍视这种纯洁友谊,同时又要防止这种友谊发展成早恋。要引导孩子把握这中间的分寸。总之,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青春期

17、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孩子往往会在萌动与束缚、渴望与困惑中把握不住自己,出现反常行为。因此,家长应使孩子能正确对待男女同学的友谊,懂得怎样与异性交往,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及时消除异性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而且还能在男女友谊中学会尊重和理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五、教育孩子友谊不要讲究“吃喝送礼”;没有相互间的忠诚,就没有真正的友谊。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果“知人知面不知心”,就谈不上友谊。我国古代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就是“知音”、“知心”和“知己”的朋友。有句名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同学之间的友谊不应互相吹捧、恭维,不应在经济上互相攀比和讲究吃喝送礼。同学之间讲友谊

18、,要待人真诚,不讲假话,不搞欺骗,不搞“酒肉朋友”。不讲“排场”。只有这样,友谊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各位家长:学生时期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必须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好学习和交友的关系。读书学习是第一位的,交友则次之,千万不能因过多过频的交友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学习是须潜心投入的,过多过频的交友会浪费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有限的精力。总之,做家长的只有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做好孩子的良师益友,孩子才会敞开心扉向你诉说心中的困惑和烦恼,你就会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动权,此外,家长也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做一个孩子尊敬的家长,那么你在教育孩子时就会事半功倍。希望家校互相配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附:交往技巧学会赞扬别人,真心诚意,适时适地赞美对方,往往有效地增进彼此的吸引力。增强人际魅力:托尔斯泰曾说,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可见魅力是来自己多方面的。优化个性品质。人缘型中学生,大多具有这样一些个性品质: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热爱集体,对工作认真负责;持重、耐心、朴实、正直、宽容、谦逊;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对人真诚,乐于助人;有较强的自立自强精神和自我控制能力,爱独立思考,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嫌弃型”反之。注意交往行为。与朋友相处,求大同,存小异。掌握交谈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