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指南及检验项目临床应用(共82页)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1.gif)
![标本采集指南及检验项目临床应用(共82页)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2.gif)
![标本采集指南及检验项目临床应用(共82页)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3.gif)
![标本采集指南及检验项目临床应用(共82页)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4.gif)
![标本采集指南及检验项目临床应用(共82页)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786b3f3e44452f2ab3f25e9768e9d9b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84 - 目 录 第一章 标本正确(zhngqu)采集的临床意义 3第一节 影响检验(jinyn)结果的生物学因素 3 第二节 病人(bngrn)的准备 4第三节 取样技术引起的检验分析前变异 4第四节 标本的签收 5第五节 不合格标本标本的拒收标准 5 第五节 标本储存和转运 6第六节 废弃标本的处理 6标本采集方法与要求 7第一节 血液标本 7第二节 尿液标本 8第三节 粪便标本10第四节 脑脊液标本 11第五节 精液标本11第六节 痰液、鼻咽拭子标本12第七节 浆膜腔穿刺液标本12第八节 前列腺液标本13第九节 骨髓标本 13第十节 特殊微生物标本13第三章 检验
2、项目的临床意义 15第一节 血常规15第二节 凝血及其它19第三节 生化检验20一、肝功能 20二、心肌酶类 27三、肾功能 28四、无机离子(电解质) 30五、脂类及脂蛋白 33六、糖类 34七、其他生化 35第四节 免疫检验37一、甲状腺功能 37二、激素系列 38三、肿瘤系列 39四、肝炎系列 41五、优生优育系列(xli)41第五节 微生物检验(jinyn)项目及临床意义 42第六节 尿液检验(jinyn) 43一、尿液干化学分析43二、尿沉渣定量检验47三、尿液其他检验49第七节 其他检验 51一、粪便检验51二、分泌物检验53三、精液检验 54四、前列腺液检验46五、脑脊液检验 5
3、7六、浆膜腔积液与关节腔积液检验60七、痰液检验64第四章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干扰 67第一节 常用药物干扰检验结果的可能机制 67第二节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69第一章 标本正确(zhngqu)采集的临床意义临床各种标本的采集与管理是临床检验的基础(jch),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涉及病人的准备,存放(cnfng)标本容器的准备,以及标本的采集、处理、储存和运送等。了解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病人的准备、取样技术引起的检验误差、标本的签收、标本的储存与运送以及废弃标本的处理等,对于正常采集各种临床标本非常有必要,是保证获得正确可靠的检验结果的基础与前提,对防止污染物和传染病的扩散也
4、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1.年龄 从胎儿出生到儿童、成年和老年各时期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有所不同。新生儿出生几天内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含量比成人高,儿童尤其是青春期青少年血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比成人高,总胆固醇(TC)随年龄上升,70岁以后有下降趋势。2.性别 有些检验结果男女差别较大,男性血液肌酐、肌酸激酶(CK)、甘油三酯(TG)、-谷胺酰转移酶(GGT)、胆红素、转氨酶、尿素、RBC及Hb等含量高于女性,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女性激素和网织红细胞等指标女性则高于男性。3.妊娠 随着孕周的增长,孕妇甲状腺素分泌增加,总蛋
5、白(TP)、白蛋白(Alb)含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血沉加快,凝血因子活性增强,纤维蛋白原增多,甲胎蛋白升高。4.饮食 (1)餐后采血对血脂、血糖(GLU)、转氨酶、胆红素、无机磷、尿酸、尿素、总蛋白、钾、钠、钙等有较大的影响,可使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LU、尿素、钠等升高,但空腹若达24h以上,可出现低血糖,血中TG、游离甘油及脂肪酸可增高。(2)高脂餐后24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3)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4)高比例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5)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
6、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6)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便隐血假阳性。(7)饮酒可导致血糖降低以及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盐增高;长期饮酒者HDL-C和TC及GGT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值增高。5.吸烟 嗜烟者血液白细胞(WBC)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Hb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6.运动(yndng) 运动能影响许多(xdu)检验结果。剧烈运动可使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以及乳酸、CK、乳酸(r sun)脱氢酶(LDH)、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LU、钾、钠、钙、ALP、Alb、无机磷、尿素、尿酸及胆红素等含量升高。长期体育锻炼能提高性
7、激素水平,有些指标在运动后恢复较慢,如ALT在停止运动1h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7.生物节律 血液有些成分一天内会出现周期性变化,如WBC上午低于下午,皮质醇早上高于晚上,生长激素在入睡后增高,血钙中午最低,血浆蛋白夜间降低;女性激素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TC则在经前期最高,排卵时最低;纤维蛋白原在经前期最高,血浆蛋白则在排卵时减少。生长激素在入睡后出现短时高峰。胆红素、血清铁以清晨最高;血浆蛋白在夜间降低;血钙往往在中午出现最低值。故采血时间应在相同时间进行。8.药物和毒品 维生素C可干扰萄葡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使之降低而被误认为低血糖;长期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类药物可使转铁蛋白、T
8、G升高;吗啡可使血淀粉酶、脂肪酶、转氨酶、ALP、胆红素等升高以及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等降低;大麻可使血钾、钠、氯、尿素和胰岛素等升高以及肌肝、尿酸、血糖降低。第二节 病人的准备为了获得正确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采集前病人的准备非常重要。在了解上述生物学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许多非疾病因素,如是否空腹、精神状态、体力活动、使用药物等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因此,在标本采集前,要根据需要对病人做好相应的准备。1.除特殊项目有专门要求外,一般要求患者采血前禁食12h,以避免进食后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影响检验
9、结果。如禁食时间太长,饥饿状态下部分测定值会降低。血肌酐特别是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前须禁肉食3天(d),且不能饮咖啡和茶等。采血样前按摩前列腺可引起酸性磷酸酶(ACP)的升高。2.尿液检查按不同项目分别留取晨尿、随机尿、计时尿等;尿17羟皮质类固醇及17酮类固醇等需停服有色药物及激素类药物3d;测定尿儿茶酚胺或香草扁桃酸除停服上述药物外,还需停食香蕉、咖啡、巧克力等3d。3.便潜血检验前要素食,禁食含动物血的食物等;微生物培养检查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4.许多诊疗手段如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透析、输血、输液、穿刺、X线检查、内窥镜检查等也会对检验结果有影响。如外科手术可引起急性时相蛋白(如CR
10、P)的升高,从而导致血沉加快。因此,应在进行相关检查或诊疗手段前采血。5.注意一些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如异菸肼、庆大霉素、氨芐青毒素等药物可使ALT活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目前公认运动、过度空腹、饮食、饮酒、吸烟及体位等因素可影响某些检查结果,应尽量避免。具体各类临床标本采集方法与要求具体见第二章。第三节 取样技术引起的检验分析前变异与取样有关的因素如姿势、止血带的使用、标本采集时间、溶血、输液、外源性污染等都会影响检验分析结果。1.姿势(zsh)从仰卧位到直立位的过程中,大约有8%的体内(t ni)水由血管中进入间质组织中。对于(duy)一些参数的影响要比分析不精确的影响还要大,采
11、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及体位的一致性。除特殊要求外,一般尽量统一坐位采血,以减少生理现象带来的误差。2.止血带的使用据文献报道,使用止血带1min,血样中的各检测指标都没有明显改变。系止血带3min后,Alb、钙、ALP、AST、TC、血钾、铁及乳酸等浓度可升高5%10%。当患者浅表静脉不明显时,让患者反复握拳,以使静脉暴露更明显,比起静态采血,这种运动会使某些物质的阈值上升。因此,应尽量在使用止血带1min内采血,看到回血后,马上松开止血带,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改用对侧手臂。 3.采血时间 主要有下述4种时间:(1)早晨空腹采血:一般指患者空腹12h在上午采血,常用于临床生化和免
12、疫检查。为避免采血时间不同而造成的检验结果波动,每次采血最好在同一时间进行。(2)急诊采血:是指急诊或抢救病人时根据需要立即采血。(3)随机采血:指无时间限制随时进行采血,被检者一般无需进行准备。主要用于体内代谢稳定或受体内干扰较少的物质的检测,如红细胞计数、血清蛋白质测定、肝炎标志物测定等。(4)指定时间采血:指根据试验要求,在指定时间采血,如葡萄糖耐量试验。4.采血部位与采血量为避免检测结果受输液成分的影响,一般避免输液时采血,如必须采血,则应在输液患者另一侧手臂采血,若双臂都在输液,则不能在静脉输液装置的近端采血。有些实验对采血量要求很严,特别是进行凝血因子检查时,如果血液比例过高,由于
13、抗凝剂的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血凝块的可能性增加,微血凝块可能阻塞检测仪器而影响检测结果;如果血液比例过低,则由于抗凝剂的相对增加,而引起PT、APTT的延长或显著延长。5.溶血避免标本溶血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和劣质采血器均易造成溶血。如:采血不顺利、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过猛、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有空气进入或产生泡沫等均可造成溶血。溶血的标本对检验结果影响很大,可使测定结果假性升高,如血钾、胆红素、乳酸脱氢酶(LD)、转氨酶等;实验室发现溶血后,建议重采标本,如果不能重采,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标本溶血”,并告知临床医生由于溶血可能对检验结
14、果造成的影响。第四节 标本的签收1、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完整。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病案号、申请日期、标本类型、临床诊断、申请检验项目等。2、采集标本应按医嘱执行,必要时嘱患者作相应准备。采集时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适当容器,容器外须贴条形码,条形码信息完整包括:患者相关信息如姓名、科室、床号、检查目的等。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特殊标本还应注明采集时间。对非操作因素引起的溶血、脂血或胆红素血,应在检验报告上注明。3、标本采集后应按要求尽快送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使用专门的容器进行标本送检。4、标本送出和接收人员要做好标本交接记录并签字存档,明
15、确标本接收日期和时间。5、标本的拒收(j shu)标准第五节 不合格标本(biobn)标本的拒收标准 1、 未正确(zhngqu)使用抗凝剂的标本. 2、 严重溶血或浑浊的标本.3、 血液、体液等标本量太少,不能满足检测需要.4、抗凝血有凝块,或标本与抗凝剂比例不合适.5、特殊实验的标本,未按检测要求采集.6、经查对标本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床号、及检验号联等不相符者.7、将凝血采成抗凝血的标本.标本不符合检验要求或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未及时送检者.粪便标本、白带标本、前列腺标本久置干枯者无菌标本污染。11、骨髓细胞学,未提供明确临床资料的。第六节 标本储存和转运标本保存和运送是检验质量
16、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对常规检验标本送检的一般要求如下:1.采样后须立即送检的常规项目:血氨、血沉、血气分析、酸性磷酸酶(ACP)、乳酸以及各种细菌培养,特别是厌氧菌培养。2.采样后0.5h1h内送检的常规项目:血糖、电解质、血液细胞学、凝血试验、涂片找细菌、霉菌等。3.采样后12 h内送检的常规项目:各种蛋白质类、色素类、激素类、脂类、酶类、抗原、抗体测定等。4.外周血涂片和骨髓涂片标本的送检:骨髓和外周血涂片送检需详细填写申请单内容,包括临床诊断、病人临床表现、体征、血常规检查结果及申请医生签名等。另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标本一般应密闭贮存在试管或其他容器中,防止外溅,而且避免因水
17、分挥发导致标本浓缩。2.有些成分如胆红素在光照下分解,需要避免光线照射。3.分离后的血清或血浆若不能及时检测或需保留以备复查时,应4C 保存,某些特殊项目分离出血浆-20C保存。4.若标本不能及时转运到实验室或标本需送到其他实验室进行检测,应按要求进行处理,如将标本装入试管密封,再用乙烯塑料袋包装,冷藏箱内进行转运。5.标本运送应由专人负责,直接送至相关实验室,途中不可无故延误并保证标本安全送达。第七节 废弃标本的处理应视所有(suyu)标本为具有(jyu)传染(chunrn)性的污染物,在完成临床检测工作后,按要求对这些标本进行保存(备复检)或按特殊医疗废弃物进行专门处理。严禁标本直接接触皮
18、肤或污染器皿外部和实验台。废弃的血液标本、容器及污染物由科内卫生员进行高压消毒,然后再行处理。实验废液经过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后,再行处理。第二章 标本采集方法与要求第一节 血液标本一、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采血一般在上午进行。采血前须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编号及检验项目等,准备好相应的采血管。病人应取坐位或卧位。采血前应向患者作适当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1.静脉采血法:采血部位通常是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用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幼儿可于颈外静脉采血。采血时间根据所测项目而异。抽血后用棉签压紧穿刺部位约10min。2.毛细血管采血法:手指采血主要用于儿童。手指采血操作方便
19、,一般选取左手无名指内侧采血,婴幼儿手指太小可采拇指或足跟血。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3.动脉采血法:动脉血标本多用于血气分析及pH测定。用一次性肝素化注射器,从患者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取血,取血后用一块小橡皮封住针头以隔绝空气,并将注射器放在手中双手来回搓动,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以防血液凝固,并立即送检,于1h内检测。二、采血要求1、保持正确的采血体位。一般采取坐位采血。2、采血顺序:血培养无添加剂管(红帽)血凝管(蓝色帽)血沉管(黑色帽)肝素抗凝管(绿色帽)血常规(紫色帽)。3、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使用时间尽量(jnling)缩短(不超过(chogu)1分钟),采血后尽快(j
20、nkui)送检。4、甲状腺功能检测采血时,不能使用碘伏消毒,可用75%酒精消毒。5、血凝和血沉必须采到所标刻度处(不能太多或太少)。6、标本采集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7、贴条形码后要保证能看清血液情况(条形码沿着采血管贴,可将采血管上原标签覆盖)。8、尽量避免在输液时采血,必须采血时应杜绝在输液同侧采血。9、交叉合血标本不能与血常规共用一管血。10、防止溶血。三、不同检测项目的采血要求1、必须空腹(通常指禁食812h,其间只允许喝白开水)的检验项目,主要有血糖、脂类、铁、GGT、胰岛素等,总胆汁酸(TBA)要求12h以上。2、血糖采血后立即送检。血糖含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婴幼儿血糖下降程度更明
21、显。3、糖耐量实验受检者处于正常生活饮食状态,实验前3天有足够碳水化合物饮食(每天不低于150g),同时停用可能影响该结果的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及精神紧张,空腹812h,其间可饮水,但不能吸烟。取坐位采血,实验过程中须禁食、不饮茶和咖啡、不吸烟。空腹取血一次,口服葡萄糖后0.5h、1h、2h后各取血2ml,或遵医嘱。4、凝血功能检查使用蓝帽管,采血应顺利,采血量必须符合要求。采血后标本如有溶血、黄疸、脂血、凝块、乳糜血需重取血。采血后立即送检。6、唐氏筛查唐氏筛查与月经周期、体重、身高、准确孕周、胎龄大小有关。孕1520周为唐氏筛查最佳时间。一般要求高龄孕妇(35岁以上者)做唐氏筛查。7、血培养
22、(1)血培养的采血指征 体温38或36; 寒战; 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或杆状核白细胞); 血小板减少; 皮肤粘膜出血; 昏迷;多器官衰竭; 或同时具备以上几种体征时应采血培养。 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体温正常或白细胞计数小于10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大于70%。 最佳采血时机:抗菌药物使用前;寒战和发热初起时。(2)一般血培养的采血方法与要求为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须严格皮肤消毒处理,采血过程应严格无菌操作。血培养污染一定要减小至最低程度。美国CLSI推荐的皮肤消毒方法为:确定静脉穿刺点,用70%异丙醇消毒待干,安而碘均匀涂擦两遍,消毒直径5cm,每遍作用
23、30s,即可穿刺。 弃去瓶盖,用75%乙醇(y chn)棉球消毒瓶顶橡皮塞待干60s,然后(rnhu)注入静脉血。一般采血20ml,先注入(zh r)厌氧瓶,再注入需氧瓶,每瓶10ml,轻轻混匀。 CLSI要求每次采集23套标本,每套包括一个厌氧瓶和一个需氧瓶,一个静脉穿刺点只能采集一套血培养。成人患者决不能只采集一瓶血培养,只做1套血培养结果不易正确解释。 儿童采血量不能超过全血量的1%(5ml左右),注入需氧瓶内。 标本接种后需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室温保存,不能冷藏。(3)特殊血培养的采血方法与要求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导管仍需留置者要求导管采血1套+外周静脉采血12套血培
24、养,培养瓶标注采血时间和部位(“导管”或“外周静脉”);导管可拔除者要求2套静脉血培养+无菌方法剪5cm拔出的导管尖片段,送实验室做Makis半定量培养检查导管表面定植菌。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要求立即采血做血培养,抗菌药物治疗前取12套血培养,间隔不超过30分钟;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需在3060分钟内取两次各2套血培养。细菌性心内膜炎数天内35套血培养为好。(3)血培养结果报告阳性报警后,电话报告镜检结果,培养完成后报告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血培养3d无细菌生长报告为“72h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培养瓶连续培养至7d,其间如有细菌生长补发阳性报告;某些特殊细菌培养时间需延长。第二节 尿液标本一、病
25、人准备尿液标本一般由病人或护理人员按照医嘱留取,为了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尿液检验项目的目的、标本种类等,口头和书面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及告知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清洁标本采集部位:应用肥皂洗手、清洁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避免标本污染:应避免月经、阴道分泌物、包皮垢、粪便、清洁剂等各种物质污染尿液标本。不能从尿布或便池内采集尿液标本。此外还要注意一些食物或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二、尿液标本收集的容器收集尿液标本的容器多种多样,留取标本最基本的要求是使用清洁、干燥、方便的容器(最好有盖)。最好使用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三、收集尿液的方法1.自然排尿法:适用于尿常规检查、细菌涂片检
26、查和细胞学检查。留尿时,注意防止(fngzh)尿道口分泌物的污染,特别是女性患者易受阴道分泌物污染。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中段尿法。2.导尿或穿刺法:对于自然排尿困难的患者(hunzh),可采用导尿管导尿或在耻骨上穿刺膀胱取尿。四、尿液标本(biobn)的种类1.首次晨尿标本:收集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液标本,此尿液为浓缩尿,最适合于尿液常规检查,如尿糖、尿蛋白、亚硝酸盐检查,因其细胞和管型等形态完整,故特别适合细胞、管型等尿液有形成份的显微镜检查。2.随机尿标本:随机留取任何一个时间的尿液标本,不受条件的限制,此类标本容易获得,是尿常规检查最常用的方法,但受饮水、饮食和收集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
27、病理成份容易漏诊。仅适用于门诊、急诊患者的常规过筛检验。3.空腹尿标本:即进餐前的尿液标本。此标本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餐前尿糖测定。4.餐后尿标本:通常是在餐后两小时收集的尿液。其对于病理性蛋白尿、糖尿检查更为敏感。午餐后尿对尿胆原检查阳性率高。5.12h尿标本:即患者正常进食,晚上8点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再收集以后12h内所有尿液标本(包括次日8时尿液)。将全部尿液充分混匀,用1000ml量桶量取并记录总量,最后用尿管取510ml送检。可用于尿沉渣计数等,也可用于尿液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测定。7. 24h尿标本:患者上午8时排尿一次,将膀胱排空,弃去尿液,此后收集各次排出的尿液,直至次日上午8时最后一
28、次排尿亦收集于容器内。应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混匀后取适量标本(510ml)送检。此标本用于体内某些代谢产物的定量检测,如尿蛋白、尿糖、尿肌酐、尿钙检查等。8.培养用尿标本:留尿前先清洗外阴,再用0.1%新洁尔灭或0.5%络合碘等消毒尿道口后,在不间断排尿过程中,弃去前、后时段的尿液,以无菌容器只接留中间时段的尿液10ml;必要时可通过导尿或膀胱穿刺取样。利用留置导尿管采集尿液:不能收集袋中尿液,应先消毒导尿管外部,按无菌操作用注射器通过导尿管吸取尿液1015 ml 于灭菌容器内送检。做结核杆菌培养时,可留取24h尿或晨尿,取沉渣1015ml送检(连续送检3次)。标本收集后应及时送检,2h内接
29、种,否则应置于48保存,冷藏保存标本时间不得超过4h。五、尿液标本的保存1.冷藏法:冷藏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维持尿液pH恒定,使尿中有形成份的形态基本不变,但4条件下冷藏不得超过8h,有时冷藏可导致磷酸盐和尿酸盐析出形成沉淀,影响尿沉渣检查,尤其是微生物培养不能及时送检,必须冷藏。2.化学防腐法:包括甲苯:当甲苯足够量时(一般用量为1.02.0ml甲苯/100ml尿液),可在尿液表面形成一薄层,防止细菌污染,通常用于尿酮体、尿糖,尿蛋白质等测定;甲醛:每100ml尿液加40%甲醛0.5ml,可抑制细菌生长(shngzhng)并固定尿中有形成份,适用于尿液中细胞与管型的测定;麝香草酚:用量为0.1
30、g麝香草酚/100ml尿液。用10%的麝香草酚异丙醇溶液可增加麝香草酚的溶解量,达到抑菌及保护代谢物的作用(zuyng),适用于尿钾、钠、钙、氨基酸、糖、尿胆原、胆红素等测定;浓盐酸:每100ml尿标本中加入浓盐酸1ml即可,此标本主要可用于17-羟皮质类因醇、17-酮类固醇、儿茶酚胺测定等。第三节 粪便(fnbin)标本一、粪便标本的采集待查的粪便应收集在洁净、干燥不吸水的洁净蜡质盒或塑料盒内,避免外界杂物混入。不能用手纸包裹大便,如果在医院收集粪便标本,医院检验科备有专用容器。二、粪便标本的种类及收集方法1.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取新鲜粪便于专用有盖容器内。不可混入尿液及污水。采集使用竹签挑
31、取粘液、脓血粪便,外观无异常的粪便从粪便深处取约蚕豆大小(约5g)送检。标本采集后一般情况应于1h 内检查完毕。2.寄生虫虫卵检查标本: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送检。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寒冷季节标本传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拭子于晚12 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并立即镜检。3.隐血试验标本:应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及时检查,连续检查3d,以免因长时间放置使隐血反应的敏感度降低。4.粪便细菌培养标本(1)粪便普通细菌培养要求用无菌容器留取粪便。(2)不同时间无菌操作采集23份粪便标本可提高致病菌分离率。(3)取有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13g送检。(4)直肠拭子
32、采集粪便适于排便困难的患者或婴幼儿。用肥皂水清洁肛周,用无菌盐水或保存液或增菌液润湿的棉拭子插入肛门(成人约45cm,儿童约23cm),轻轻旋转,将拭子置于适当的运送培养基内送检。(5)使用清洁、带盖、广口(不宜使用纸盒)、无防腐剂的容器;粪便标本应尽快送检,室温条件下不能超过2h;拭子必须置入运送培养基或GN肉汤中送检,不宜超过2h;怀疑霍乱弧菌感染的标本必须符合特殊标本运送的安全要求。(6)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通常46保存,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标本应用缓冲盐甘油溶液保存;弯曲杆菌和弧菌培养的标本保存需添加100mg/L氯化钙。第四节 脑脊液标本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清亮水样液体,当脑组织和脑膜有
33、病变,如感染、外伤或肿瘤时,可使脑脊液颜色、透明度、细胞及各种化学成分发生(fshng)改变。一、脑脊液检验(jinyn)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有脑脊膜刺激症状时可检查脑脊液以协助诊断;疑有颅内出血时;有剧烈(jli)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和体征而原因不明者;疑有脑膜白血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椎管内给药治疗、手术前腰麻、造影等。2.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二、脑脊液标本的收集脑脊液一般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
34、从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穿刺后应由医师先测脑脊液压力,正常人脑脊液压力卧位为0.781.76kPa (80180mmH2O),儿童为0.41.0kPa(40100mmH2O)。待脑脊液压力测定后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管收集12ml,第1管供细菌学检查(不可置冰箱保存),第2管供化学和免疫学检查,第3管供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如疑有恶性肿瘤,可再留一管供脱落细胞检查。三、注意事项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并及时检查。存放时间不得超过1h,因为放置时间过久,其性质可能发生改变而影响检验结果,如细胞破坏、变性、或细胞包裹于纤维蛋白凝块中,导致细胞数降低、分类不准确等;脑脊液葡萄
35、糖因放置时间过长会分解,使之含量降低;细菌自溶或冷藏致细菌死亡影响细菌检出率等。第五节 精液标本一、精液标本采集方法精液的收集有3种方法,即性交中断法、避孕套收集法和手淫法。其中最理想的标本采集法是手淫法,因为可以完整地将精液收集在合适的容器中不受污染和遗漏。性交中断法会因动作匆忙而使精液收集不全,而且还可能混杂阴道分泌物。用避孕套收集也有其缺点,因为避孕套乳胶膜中的化学成分和滑石粉等可影响精子的活动和生存。二、注意事项1.必须在身体健康状态良好情况下采集精液。2.采集精液前应禁止性生活35d,时间太短(2d)精子密度和精液量减低,时间太长(7d)精子活动率下降;同时禁欲期间应戒烟忌酒,忌服对
36、生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3.采集(cij)精液前应将手和阴茎龟头用温水洗净,环境宜安静,无干扰,晨起采精最佳,最好在医院专科进行。4.精液采集瓶应无菌、干净、干燥(gnzo),采精瓶温度与室温相同(20左右),采精瓶口不宜过小,以免精液(jngy)射出瓶外;采精瓶容量不宜过大。5.采精后的精液瓶应保存在37左右,冬季可将采精瓶贴身保温,注意勿倒置采精瓶,夏季避免日光照射。采精后立即送检验室。6.因精子生成日间变动较大,不能仅凭一次检查结果做诊断。一般应间隔12周检查一次。连续检查23次。第六节 痰液、鼻咽拭子标本一、采集容器1.痰液常规标本:痰杯。2.痰液培养标本:无菌培养皿或瓶。3.24h痰液
37、标本:痰杯或广口无色玻璃瓶。4.鼻咽拭子标本:带棉拭子的专用无菌试管。二、痰液、鼻咽拭子标本的采集方法1.痰液常规标本:嘱患者晨起用清水漱口清洁口腔,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痰杯。2.痰液细菌培养标本:清晨痰量多,含菌量亦大,嘱患者用清水漱口,以除去口腔中细菌,深吸气后用力咳出12口气管深处痰于痰杯中,及时送验。3.鼻咽拭子标本:取材前用清水漱口,用压舌板轻压舌根,用棉拭子在咽后壁,悬雍垂后侧涂抹数次,立即放入无菌试管中。第七节 浆膜腔穿刺液标本浆膜腔积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等,患者在用药前或停药12d后由临床医生行胸腔、腹腔或心包穿刺术获得标本。留取中段液体分别收集于4个无菌小瓶中
38、,每瓶12ml,第1瓶做细菌学检查,第2瓶供化学和免疫学检查(其中化学检查宜用肝素抗凝),第3瓶供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宜用EDTA-K2抗凝),第4瓶不加任何抗凝剂,以观察有无凝集现象。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1h内),以防细胞变性、出现凝块或细菌破坏溶解。 第八节 前列腺液标本由临床医师按摩前列腺采集。量少时直接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量多则采集于洁净干燥试管内。微生物学检查应采集于无菌容器内。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第九节 骨髓标本由临床医师(ysh)进行骨髓( su)取材。成人一般取髂后、髂前上棘,其次(qc)为胸骨、棘突部位。穿刺部位的不同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呈“向
39、心性”分布,以胸骨穿刺为最佳,棘突次之,髂骨最差。若遇取材不佳或干抽可换部位取材。骨髓抽取后如做细菌培养,则先注入厌氧瓶,再注入需氧瓶,轻轻混匀。骨髓涂片:用推片蘸取骨髓液少许,置于载玻片右端三分之一处,放直径12mm大小骨髓液一滴,使推片和骨髓液接触,当骨髓液扩散成均匀的粗线时与载玻片以3045度角向左均匀推进(骨髓液较浓时,角度要小,推速要慢;骨髓液较稀时,角度要大,推速要快),尾部应结束在载玻片左侧六分之一处。骨髓推片510张,注意玻片要洁净,无油腻。第十节 特殊微生物标本一、普通细菌培养采集标本最好在发病早期及使用抗菌药物前或者体内血药浓度最低时。容器须无菌,不能有溢漏或无盖,不含防腐
40、剂或抑菌剂。1.脓性分泌物 采集脓性分泌物标本时应注意分泌物性状、色泽和气味,标明感染部位。深部和粘膜附近感染应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1)开放性感染和已破溃的化脓灶 标本采集前先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表面,再用无菌针管或注射器吸取脓性分泌物。慢性感染如污染严重,可取感染部位下层组织,研磨匀浆后培养。瘘管内脓液可用灭菌拭子挤压瘘管弃去前端脓液后用灭菌容器收集脓汁,注意是否有硫磺颗粒以确定有无放线菌。(2)眼结膜脓性分泌物 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眼部,用无菌拭子擦干,再用无菌拭子采集分泌物。分泌物较多时,用无菌棉球擦拭,再用无菌拭子取结膜囊分泌物。(3)耳、鼻、喉脓性分泌物 耳、鼻
41、、喉拭子采集时尽量避免与周围粘膜接触。(4)闭锁性脓肿 主要指皮肤化脓毛囊炎、疖、痈和皮下软组织化脓感染。取材后立即将注射器内空气排空,将针头插入灭菌橡皮塞内以防空气进入,及时送检。2.生殖道分泌物 男性应冲洗尿道口,采集从尿道口溢出的脓性分泌物或用白金耳棉拭子插入尿道内24cm处取分泌物。女性则用窥器扩张阴道,用无菌拭子根据临床需要采集阴道、宫颈、宫内分泌物。3.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标本男性: 无菌拭子取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中段尿、不育者精液(注:尿后2h内不能采集标本)。女性:无菌阴拭子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标本及时送检(室温保存2h内、28 保存不超过5h)。4.衣原体检测标本男性
42、:尿液标本。采集前1h内不应小便,使用洁净干燥容器采集2030ml的“首次”尿液。最好6h内检测。女性:宫颈或阴道分泌物。先用无菌拭子取除外宫颈(子宫颈阴道部)处多余的黏液后丢弃,另用无菌拭子伸入子宫内膜,滚动1030秒。取出拭子时避免与阴道表面接触。标本尽量在1d内检测。如标本(男性或女性)不能及时检测,应28 保存不超过5天,不要冷冻。二、厌氧菌培养(piyng)1.避免标本污染(wrn)和与空气接触。2.用注射器抽取(chu q)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胆汁、脑脊液或无菌手术抽出脓液,抽出液体标本后,要尽快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3.标本采集后不得冰箱储存,尽快(半小时内)送实验室。4.
43、运送方法:注射器运送或接种到专门的运送培养基中直接运送;含运送培养基的无氧小瓶运送;厌氧罐运送(组织块);大量液体标本运送时要装满标本瓶并立即驱氧,加盖运送;一般不采用棉拭子法。三、真菌培养1.浅部真菌感染标本采集(1)皮肤:常规消毒皮肤,从皮肤癣菌皮损边缘刮取鳞屑,置无菌平皿内送检;皮肤溃疡则采集病损边缘脓汁或组织。(2)指(趾)指甲:消毒指(趾)指甲并去掉其表面部分,取可疑病变部分,用刀片修成小薄片56片,置无菌容器内送检。(3)毛发:采集根部断折处,至少56根送检。2.深部真菌感染标本采集(1)血液:无菌采血810ml,注入未用过抗生素的或可中和抗生素的血培养瓶中,立刻送检;如不能立刻送
44、检时血培养瓶应放室温,但不可超过89h。(2)脑脊液:采样量不少于35ml,分别注入两支无菌试管中送检,一管做真菌培养和墨汁染色;一管测隐球菌抗原和其他培养。 第三章 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第一节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j sh)(WBC) 参考值: 成人(chng rn):410 109/L 婴儿(yng r)(两周岁内):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多: 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 病理增高见于: 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以及一些细胞感染。 组织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 恶性肿瘤及白白病:急性、慢性粒细
45、胞性白血病,尤以慢性白血病增高最多。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如肝癌、胃癌等。 其它: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某些药物中毒、烧伤等。 减少见于: 某些感染:细菌感染(如伤感、副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麻疹)。 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肝硬班替氏综合症。 理化因素:放射性物质、X线、某些抗癌药、解热镇痛药等,可造成白细胞减少。 少于0.5109/L提示患者受感染的危险极大,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仔细监测。少于3109/L可认为白细胞减少,应了解白细胞分类,并作进一步检查;多于12109/L可
46、视为增多,白细胞分类对确定增多原因有一定价值,应寻找感染的来源。30109/L或更多者有白血病可能,应作白细胞分类及骨髓检查。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增高见于: 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 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减少见于: 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 某些(mu xi)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化疗或放疗(fn lio)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 其它:脾功能亢进(kngjn),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参考值:中性细胞:4070 %嗜酸粒细
47、胞: 参考值:嗜酸细胞:0.55 %增多见于: 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 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等。 某些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氏病等。 减少见于: 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3、嗜碱性粒细胞: 参考值:嗜碱细胞:01 %增多见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 淋巴细胞: 参考值:淋巴细胞:2040 %增多见于: 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48、多症、传染病恢复期、结核病、百日咳。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 减少见于: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 单核细胞: 参考值:单核细胞:310 %单核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除吞噬细胞和异物外,又能吞噬原虫及具有类脂质包膜的结核杆 菌及麻风杆菌。 增多见于: 某些感染:伤寒、结核、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异常(ychng)增殖综合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红细胞计数(j sh)(RBC) 参考值:3.551012/L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zn du)见于: (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
49、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 (1)急性或慢性失血。 (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7、血红蛋白(Hgb) 参考值:男:120160 g/L 女:110150 g/L 新生儿:170200 g/L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
50、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Hb低于45g/L者应予输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除外);低于105g/L者应寻找贫血原因;高于180g/L者应作进一步检查。高于230g/L者,应紧急采取治疗措施。 8、红细胞比积(Hct) 参考值:0.350.45临床意义:红细胞比积增加:大量脱水、血液丢失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均由于血液浓缩而使红细胞比积增高。 红细胞比积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低于0.14者必须给予输血治疗(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不宜);低于0.33者应进一步检查,寻找贫血原因。男性高于0.56、女性高于
51、0.53同时结合血红蛋白增高应考虑血浆容量问题。达到或高于0.70者为紧急静脉放血的指征。 9、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100 fL临床意义:正常红细胞(xbo)性贫血时正常,大细胞性贫血时增大,小细胞性贫血时减小。 体积减小常见于严重(ynzhng)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型细胞增多症;体积增大常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及巨红细胞性贫血。 10、红细胞平均(pngjn)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734 pg 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20360 g/L临床意义:大细胞性贫血时MCH
52、C正常或减小,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MCHC减小。 各型贫血时三种红细胞平均值的改变 贫血类型MCVMCHMCHC大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恶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等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造血组织病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症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慢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参考值:11.515.5 %临床意义: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正常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及大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大细胞性或小细胞性贫血的这一指
53、标会有动态变化。 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淋巴瘤。 (2)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 (3)某些恶性肿瘤、感染、缺氧。 减少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z din)、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脾功能(gngnng)亢进、放射病、癌的骨髓转移。 (3)某些传染病或感染:如败血症、结核(jih)、伤寒。 (4)某些药物过敏:氯霉素、抗癌药等。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参考值:7.512.5 fL 临床意义:原
54、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后期伴浮肿和蛋白尿者,以及急性失血(外伤)或大手术后的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ermard Soulier综合征)时MPV增大;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再障、湿疹和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综合征(Wiskolt-Aldrich综合征)、骨髓移植恢复期、先兆子痫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MPV减少。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参考值:15.517.5 % 临床意义:巨幼红细胞贫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时都可引起PDW增大。 第二节凝血及其它纤维蛋白原(FIB) 升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
55、病,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2、凝血酶原时间(PT) P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秒为延长,见于II,V,VII,X因子缺乏,及纤维蛋白的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等。 PT缩短:先天性V因子增多,DIC早期(高凝状态),口服避孕药等。 口服抗凝药的监护:当INR值在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INR4.5时应减少或停止用药。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APTT延长:结果超过正常对照的10秒为延长,见于VIII,IX,XI,XII因子的缺乏。 APTT缩短: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肝素治疗的
56、监护:应维持APTT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 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TT)延长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jind)或结构异常;临床应用肝素,或在 HYPERLINK /view/681978.htm t _blank 肝病、肾病(shn bn)及 HYPERLINK /view/44308.htm t _blank 系统性红斑狼疮(hn bn ln chun)时的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纤溶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br. 凝血酶时间缩短见于血液中有钙离子存在,或血液呈酸性等。凝血酶时间(TT)是反映的体内抗凝物质,所以它的延长说明 HYPERLINK /view/5102971.htm
57、 t _blank 纤溶亢进,测定的是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后纤维蛋白的形成时间,所以在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以及类 HYPERLINK /view/378192.htm t _blank 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SLE和肝脏疾病等)时出现延长。TT缩短无临床意义。D-二聚体(D-Dimer) 增高见于纤溶亢进或DIC早期。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时,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升高,可出现明显的沉淀峰。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见于:a)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b)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
58、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c)血管栓塞性疾病(肺栓塞、心肌梗死、闭塞性脑血管病、深部静脉血栓);d)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血沉(ESR) 血沉增快见于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热,肺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变性或坏死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胶原病),严重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急性感染,肾脏疾病等。 8、网织红细胞(RET) 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特别是急性溶血,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当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时,短时间内网织红细胞会大量增加。网织红细胞减少多见于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溶血性贫
59、血有再障危象时,如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C反应蛋白(CRP) 在各种急,慢性感染,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时又迅速降于正常水平。 第三节 生化检验一、肝功能 ALT(谷丙转氨酶) 参 考 值:肾心肌肉。肝内ALT活性远远超过其它脏器的活性,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的可溶性部分,故测定ALT反映肝脏损害具有特殊意义。血清ALT活性增高原因: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肌、肾脏及胰腺等组织坏死;伴有急性肝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时的肝郁血;胆道疾病、肝外癌性胆道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癌、胰头癌)、胆石症、胆管炎及胆囊炎;应用(yngyng)氯丙嗪、异烟肼、锑剂、奎林
60、、呋喃西林、利福平、某些避孕药、苯巴妥、利眠宁等药物,以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等中毒;外科手术、麻醉、剧烈运动、早期妊娠等。 注意事项:血清或血浆均可,推荐用血清。红细胞ALT比血浆高约7倍,溶血时红细胞内ALT可进入(jnr)血浆,导致结果偏高,故应避免溶血。血清ALT在2025C24小时(xiosh)内稳定,在28C可稳定7天。但ALT在-20C冻结贮存不稳定。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参 考 值:1,但由于ALT清除较慢,所以不久ALTAST。恢复期一般也是ALT恢复较慢。ALT和AST持续升高,往往是慢性肝炎的指标。 注意事项:血清、脑脊液及其它体液均可。由于红细胞内AST活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听课评课记录
-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13.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听课评课记录1
-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18.2.1 第1课时《矩形的性质》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听课评课记录(2课时)
-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五年级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听评课记录5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7.3图形的平移1
-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列竖式计算,可打印)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 产业链链长分工表
- 国际金融课件(完整版)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一)课件
- 220t锅炉课程设计 李学玉
- 全英文剧本 《剧院魅影》
- 北京城的中轴线PPT通用课件
- 黑布林绘本 Dad-for-Sale 出售爸爸课件
- 京东方顶岗实习报告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