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之有关异常实验现象的探究(word版 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之有关异常实验现象的探究(word版 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之有关异常实验现象的探究(word版 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之有关异常实验现象的探究(word版 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之有关异常实验现象的探究(word版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67页(共NUMPAGES67页)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之有关异常实验现象的探究一实验题(共5小题)1(2021秋慈溪市期中)实验室可以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 装置连接,如果把混有氯化氢气体的二氧化碳直接通入C装置,没有看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2)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图中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2(2021娄底)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锌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并用大气球收集产生的气体。同学们在收

2、集过程中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同时发现充满气体的气球在空气中有些下沉,有些悬浮,还有些上浮。大家对这些现象很感兴趣,进行了相关探究活动。【提出问题】锌和硫酸溶液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气体和水;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2)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和CO2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和NaOH等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3)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决定于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也越大;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提出猜想】猜想一:气球内的气体为SO2;猜想二:气球内的气体

3、为SO2和H2;猜想三:气球内的气体为H2。【实验探究】针对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分别用不同气球内的气体进行探究。(1)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目的是 。(2)甲同学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一正确。D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乙同学观察到 ,说明猜想二正确。(4)丙同学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无明显现象,C中铜网表面黑色物质变红,说明猜想三正确。【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与充分思考,聪明的你应该对锌与硫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填充气球活动中的异常现象能够很好的解释了。本次实验中锌粒与硫酸溶液反应先后生成二

4、氧化硫气体和氢气。【拓展反思】(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A、Al2(SO4)3B、Fe2(SO4)3C、MgSO4D、ZnSO4(2)浓硫酸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而稀硫酸与铜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这说明:某溶液的化学性质除了与溶质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下列中的 有关(填序号)。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液的质量C溶液的体积D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3)锌与铜分别和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反应产生二氧化硫,若选择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其优点是 。(4)实验中下沉的气球内一定含有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3(2021岳麓区校级三模

5、)化学上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许多气泡,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1)作出猜想: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他们作出猜想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以下三种元素 (填元素符号)。【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油;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正确。(2)图1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装置 (填装置序号)。(

6、3)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把“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这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 。【探究】: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CO32、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促进了镁与水反应的离子是CO32而不是Na+、OH。(4)实验2中G的作用是 。试剂X是 。【探究】: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是什么?(5)取实验1装置A中生成的沉淀5g于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

7、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烧杯中残留物质的总质量为103.9g,说明实验1装置A中生成的沉淀是 ,其中一种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4(2021莲湖区二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小组同学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查阅资料】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做出猜想】猜想:石灰水已完全变质;猜想:CO2中混有HCl;猜想: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

8、上述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变为红色猜想不成立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猜想 不成立将气体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再加入稀硝酸 猜想成立【实验结论】制取的CO2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交流与反思】(1)实验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林认为既然用盐酸会使制得的CO2不纯,何不用稀硫酸代替盐酸。小组同学认为小林的想法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5(2021庐阳区校级三模)为研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打磨干净的铝片和铜片中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写出铝与稀盐

9、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芳将打磨干净的铝片放入浓氯化铜溶液中,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且在一段时间内气泡越来越快,经点燃能发出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时还有“白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提出问题】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出现的白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查阅文献】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CuCl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浓盐酸且溶液变褐色;溶于浓氨水且溶液变蓝色。【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CuCl;假设b: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设

10、计并完成实验】取白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加入适量浓盐酸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加入适量 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得出结论】由实验可判断假设c不成立,再结合实验和可得出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以下是附加分,共3分,化学总分不超过40分)【反思评价】为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CuCl的条件,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分两步:。请对生成CuCl的条件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写出实验方案、可能现象) 。二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6(2021秋宜城市期末)小明在网络中看到镁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欲通过实验探究镁的性质。(1)镁条在空气中能直接点燃

11、,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填“强”、“弱”)。(2)小明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加入一定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镁条换为铁丝,重复上述操作,可观察到产生气体的速率 (填“变快”、“变慢”或“不变”)。另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有黑色物质生成。(3)镁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让小明感到困惑,他去图书馆查到相关资料:资料1:硫酸铜溶液在配制时加入了少量硫酸;资料2:当金属粉末颗粒很小时,容易成为黑色;资料3:实验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的黑色粉末可能是CuO、Cu中的一种或

12、两种。镁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可能为 。小明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黑色粉末的成分,请在下表中补全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将黑色粉末过滤、晾干后,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装入硬质玻璃管中,向其中通入CO后,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1将另一份置于坩埚中,称其质量为m1,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其质量为m2现象1黑色粉末中含Cu表中,结论1是 ;现象1是m1 m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2021秋秦都区期末)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做了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如图1所示,写出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

13、本反应类型)。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镁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中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淡黄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资料1】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设计实验】(2)小明用图2所示的实验(部分操作没有画出)验证了淡黄色固体为Mg3N2,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淡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淡黄色固体为Mg3N2【交流与思考】小明发现久置的镁条上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他叫来了小亮、小红一起进行了实验

14、探究:【提出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亮认为可能是Mg2(OH)2CO3;小红认为可能是Mg(OH)2。(3)小红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资料2】Mg(OH)2受热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Mg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继续探究】小亮进行如图3所示实验时,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分析讨论】(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试管口的液滴为 (填化学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实验后,小亮认为小红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实验反思】(6)要验证小亮的猜想,实际上只需证明灰黑色“外衣”的形成是否需

15、要二氧化碳即可。为了证明这一猜想,需要进行如图实验中的 (填字母,后同)和 。8(2021秋合川区期末)某校化学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 。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小刘意外发现:当两种金属发生触碰时(如图2),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猜想】同学们对可能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三种猜想:二氧化硫;氧气;氢气。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查阅资料】(1)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体。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发生了转移

16、。(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进行实验】他们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导管与图4的装置连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连接导管a与导管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 猜想正确实验2选用正确方法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实验3连接导管a与导管 (填序号),收集气体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气体燃烧,听到轻微的“噗”声【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 (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9(2020秋满城区校级期末)今年冬天,我区城乡居民普遍使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

17、方程式: 。实验小组针对甲烷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1、甲烷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高温裂解生成炭黑和氢气。2、甲烷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也可造成温室效应。探究一:发现问题:小明发现用天然气做饭时,锅底出现一些黑色物质。这些黑色物质是不是甲烷燃烧生成的碳单质呢?进行实验:小明收集少量样品,利用如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取样品放于燃烧匙,点燃酒精灯,加热至红热,由上至下缓慢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待燃烧结束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燃烧匙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黑色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此黑色物质为 。探究二: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和甲

18、烷哪一种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更强?设计实验:(1)甲、乙装置相同,广口瓶为透明玻璃瓶,分别充满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U形管内装有相同的红墨水,左右液面相平。(2)用相同强度的光照照射甲、乙装置,且日照时间相同。进行实验:(1)一定时间内,甲乙装置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2)几天后,观察到甲装置U形管液面差明显大于乙装置U形管液面差。得出结论: 。反思交流:盲目开采可燃冰很容易造成甲烷不断往空气中泄漏,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习得本领,造福人类。10(2021秋余姚市期中)为了探究NaOH的化学性质,小科将浓CuSO4溶液逐滴滴入过量的浓NaOH溶液中,滴入16滴CuSO4溶液

19、时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继续滴加3滴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振荡后沉淀不消失,但沉淀很快变黑。实验中为何出现了异常现象?小科查找资料:Cu(OH)2在室温下稳定,在7080时可分解生成CuO。于是设计了两组实验,如表所示: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沉淀不消失1号试管蓝色固体不消失2号试管蓝色固体不消失3号试管蓝色固体减少4号试管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呈亮蓝色(1)实验基于的假设是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但实验现象不支持假设;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且实验现象支持假设。(2)根据实验现象 ,可知浓CuSO4

20、溶液与浓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3)欲用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制备稳定的Cu(OH)2蓝色沉淀,需考虑的因素有 、 (写出两点)。11(2021秋莆田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当向乙烧杯中依次加入MnO2和H2O2溶液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大量白雾,蜡烛燃烧更旺,但过一会儿逐渐熄灭,而甲烧杯中蜡烛一直持续燃烧。问题1:导致乙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燃烧产生的CO2使蜡烛熄灭;猜想二:白雾是水雾导致蜡烛熄灭。(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猜想一,其理由是 。【实验1】向一只装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加入100水,另一只依次加入MnO2和H2O2

21、溶液。(2)若观察到 的现象,则猜想二正确。【查阅资料】水雾产生与H2O2溶液的浓度大小有关,且H2O2溶液的浓度越大,产生的水雾越多。问题2:为什么H2O2溶液的浓度越大,水雾越多呢?【实验2】分别向三只烧杯依次加入MnO2和浓度不同的H2O2溶液测定温度变化。H2O溶液5%10%30%温度变化曲线【解释与结论】(3)该对比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填序号)。A.H2O2溶液的初始温度相同B.反应开始的时间相同C.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4)根据实验数据说明该反应是 (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5)根据实验探究2,实验室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为了减少得到氧气中的水蒸气,H2O2

22、溶液最好选用浓度为 (“5%”或“10%”或“30%”)。12(2021秋龙口市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 ,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实验探究】(2)某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 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试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Zn Fe(OH)3FeCl3AgNO3MgO Na2CO3(3)化学兴趣小组利用p

23、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中乙溶液是 。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溶质成分为 (填化学式)。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13(2021秋西陵区校级期中)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把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1)小军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后,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他分析可能是铁丝太粗或铁丝表面有铁锈,我认为还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2)为弄

24、清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小文进行了如下探究。如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物质镁条含碳0.05%的铁丝含碳0.2%的铁丝含碳0.6%的铁丝燃烧时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剧烈燃烧,极少火星剧烈燃烧,少量火星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14(2021寻乌县模拟)今年的中考理化实验考试中有一题:“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小组在检验CO2时,发现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对此异常现象,同学们提出了疑问,

25、我带领学生进行下列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某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10.5,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8.3。【作出猜想】猜想1:石灰水变质了。猜想2: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清想3:CO2过量,使碳酸钙沉淀转化为可溶性物质。首先大家否定了猜想1,理由是 。【设计实验】为检验并彻底除去CO2中的HCl,小组同学设计图1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图1方框中装置由图2中两套装置连接而成,图2中的装置可重复使用,则两套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 (填序号)。A.abcdB.b

26、acdC.cdabcdD.dcbadc【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经除杂处理的CO2,沉淀完全溶解最终完全澄清。【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询问老师得知,过量CO2使碳酸钙沉淀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向pH13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通过图像分析,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P点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 。15(2021深圳三模)某小组利用图1装置试验饱和的Ca(OH)2溶液导电性,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的异常现象,溶液体积几乎不变,溶液的温度上升约5

27、Ca(OH)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对此异常现象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为什么出现了较多的白色浑浊?【查阅资料】石墨电极的主要成分为C。金属铂不与H2、O2、Ca(OH)2溶液反应。(1)【作出猜想】猜想:与水的减少有关;猜想:与温度的升高有关;猜想:与 有关。(2)【设计并实施实验】组别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向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的烧杯中加入约10mL水。浑浊几乎不溶解猜想 不成立乙取100mL饱和Ca(OH)2溶液于大烧杯中,加热使温度上升5。溶液浑浊不明显猜想不成立丙取100mL饱和Ca(OH)2溶液,用金属铂作电极,通电2分钟。溶液 猜想成立(3)【得出结论】与负极相连的石墨电极

28、附近产生的气体为 (填化学式)。石墨电极与通电产生的O2反应生成CO2,则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的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交流拓展】向白色浑浊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结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题(共10小题)1(2021秋慈溪市期中)实验室可以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 E装置连接,如果把混有氯化氢气体的二氧化碳直接通入C装置,没有看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2HCl+Ca(OH)2CaCl2+2H2O

29、。(2)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图中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A、E、B、D。【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版权所有【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与检验方法、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气体的制备、除杂、干燥与收集来分析。【解答】解:(1)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因此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稀盐酸中挥发出氯化氢气体,随二氧化碳进入石灰水中形成盐酸,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因此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30、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故答案为:E;2HCl+Ca(OH)2CaCl2+2H2O;(2)制取纯净气体需先把可能混有的氯化氢气体除掉而后进行干燥,顺序为:A、E、B、D;故答案为:A、E、B、D。【点评】此题是对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有关问题的考查,涉及到二氧化碳除杂与干燥,得到了干燥气体一般放于最后的知识,是一道考查基础的好题。2(2021娄底)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锌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并用大气球收集产生的气体。同学们在收集过程中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同时发现充满气体的气球在空气中有些下沉,有些悬浮,还有些上浮。大家对这些现象很感兴趣,进行了相关探究活动。【提出问

31、题】锌和硫酸溶液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气体和水;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2)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和CO2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和NaOH等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3)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决定于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也越大;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提出猜想】猜想一:气球内的气体为SO2;猜想二:气球内的气体为SO2和H2;猜想三:气球内的气体为H2。【实验探究】针对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分别用不同气球

32、内的气体进行探究。(1)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目的是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氢气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2)甲同学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一正确。D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3)乙同学观察到 A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说明猜想二正确。(4)丙同学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无明显现象,C中铜网表面黑色物质变红,说明猜想三正确。【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与充分思考,聪明的你应该对锌与硫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填充气球活动中的异常现象能够很好的解释了。本次实验中锌粒与硫酸溶液反应先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氢气。【拓展反思】(1)下列物质

33、中不能由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B。A、Al2(SO4)3B、Fe2(SO4)3C、MgSO4D、ZnSO4(2)浓硫酸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而稀硫酸与铜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这说明:某溶液的化学性质除了与溶质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下列中的 A有关(填序号)。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液的质量C溶液的体积D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3)锌与铜分别和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反应产生二氧化硫,若选择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其优点是 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成稀硫酸时,铜不能和稀硫酸,确保了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不含有氢气。(4)实验中下沉

34、的气球内一定含有的气体是 SO2。(填化学式)【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版权所有【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实验探究】(1)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氢气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2)D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3)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拓展反思】(1)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2)某溶液的化学性质除了与溶

35、质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下列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3)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成稀硫酸时,铜不能和稀硫酸,确保了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不含有氢气。(4)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解答】解:【实验探究】(1)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氢气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故填: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氢气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2)D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故填:吸收二氧化硫。(3)乙同学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气体中含有氢气),说明猜想二正确。故填:A中品红溶液褪

36、色,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拓展反思】(1)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B。故填:B。(2)某溶液的化学性质除了与溶质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下列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故填:A。(3)锌与铜分别和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反应产生二氧化硫,若选择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其优点是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成稀硫酸时,铜不能和稀硫酸,确保了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不含有氢气。故填: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成

37、稀硫酸时,铜不能和稀硫酸,确保了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不含有氢气。(4)实验中下沉的气球内一定含有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是因为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故填:S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2021岳麓区校级三模)化学上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许多气泡,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1)作出猜想: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他们作出

38、猜想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以下三种元素 H、C、O(填元素符号)。【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油;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正确。(2)图1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装置 D(填装置序号)。(3)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把“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这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 在B、C装置之间添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探究】: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

39、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CO32、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促进了镁与水反应的离子是CO32而不是Na+、OH。(4)实验2中G的作用是 对比。试剂X是 氢氧化钠溶液。【探究】: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是什么?(5)取实验1装置A中生成的沉淀5g于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烧杯中残留物质的总质量为103.9g,说明实验1装置A中生成的沉淀是 碳酸镁,其中一种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42%。【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证明碳酸盐;盐的化

40、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图1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装置D,是因为反应不需要加热,不需要铁架台支撑。(3)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4)实验2中G的作用是对比,通过对比可知,水不能促进产生气体的速率;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促进了镁与水反应的离子是CO32而不是Na+、OH,因此试剂X是氢氧化钠溶液。(5)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解答】解:(1)作出猜想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

41、H、C、O三种元素。故填:H、C、O。(2)图1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装置D(反应不需要加热,不需要铁架台支撑)。故填:D。(3)改进方案是在B、C装置之间添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以吸收从B装置带出的水蒸气。故填:在B、C装置之间添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4)实验2中G的作用是对比,通过对比可知,水不能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促进了镁与水反应的离子是CO32而不是Na+、OH,因此试剂X是氢氧化钠溶液。故填:对比;氢氧化钠溶液。(5)实验1装置A中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镁,是因为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设碳酸镁质量为x,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

42、量:5g+100g103.9g1.1g,MgCO3+2HClMgCl2+H2O+CO2,84 44x 1.1g,x2.1g,碳酸镁质量分数是:100%42%,故填:碳酸镁;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2021莲湖区二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小组同学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查阅资料】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做出猜想】猜想:石灰水

43、已完全变质;猜想:CO2中混有HCl;猜想:二氧化碳过量。【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上述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猜想不成立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猜想 不成立将气体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再加入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猜想成立【实验结论】制取的CO2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交流与反思】(1)实验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2)小林认为既然用盐酸会使制得的CO2不纯,何不用稀硫酸代替盐酸。小组同学认为小林的

44、想法不正确,请说明理由: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上阻止反应进行。【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碱的化学性质版权所有【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做出猜想】依据资料(1)提出猜想;【实验方案】依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推出实验操作中加入的试剂;依据实验操作中加入试剂和实验现象推出实验结论;依据实验结论推出所加试剂和实验现象;【交流反思】(1)依据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分析;(2)根据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分析。【解答】解:【提出猜想】依据【查阅资料】(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可知,将澄清石灰

45、水倒入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的原因还可能是二氧化碳过量,故填:二氧化碳过量;【实验方案】因为实验操作是取适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溶液变为红色,并且猜想不成立,即石灰水没变质,澄清石灰水显碱性,无色酚酞溶液与碱性变红,所以所加试剂为酚酞溶液;故填:酚酞溶液;因为实验操作中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此二氧化碳并不过量,实验结论猜想不成立;故填:;猜想成立,即CO2中混有HCl,将气体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再加入稀硝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因此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故填:产生白色沉淀;【交流反思】(1)盐酸与硝酸银反

46、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故填:HCl+AgNO3AgCl+HNO3; (2)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上阻止反应进行,因此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故填: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上阻止反应进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2021庐阳区校级三模)为研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打磨干净的铝片和铜片中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

47、+6HCl2AlCl3+3H2。(2)小芳将打磨干净的铝片放入浓氯化铜溶液中,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且在一段时间内气泡越来越快,经点燃能发出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氢气(或“H2”)。(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时还有“白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提出问题】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出现的白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查阅文献】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CuCl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浓盐酸且溶液变褐色;溶于浓氨水且溶液变蓝色。【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CuCl;假设b: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

48、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白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加入适量浓盐酸无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褐色溶液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加入适量 浓氨水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得出结论】由实验可判断假设c不成立,再结合实验和可得出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CuCl和AlCl3。(以下是附加分,共3分,化学总分不超过40分)【反思评价】为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CuCl的条件,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分两步:。请对生成CuCl的条件提出猜想 与铝片质量有关;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写出实验方案、可能现象) 取2份浓氯化铜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打磨干净

49、的铝条,一份质量较小,一份足量,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足量水(或乙醇);质量较小的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较多白色沉淀,而另一份最终没有白色沉淀。【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版权所有【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铝比铜活泼,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分析;(2)铝能和显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燃烧时发出爆鸣声分析;(3)【设计并完成实验】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实验操作和结论可以判断实验现象;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实验操作;【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反思评价】

50、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资料分析。【解答】解:(1)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故填:2Al+6HCl2AlCl3+3H2;(2)将铝片放入浓氯化铜溶液中,看到有气泡逸出,反应物中含有的元素有铝元素、氢元素、氧元素、氯元素和铜元素,生成的气体可能有氢气、氧气、氯气等,而氧气和氯气不能燃烧,因此收集的气体点燃能发出爆鸣声,则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故填:氢气(或“H2”);(3)【设计并完成实验】根据假设c不成立,即白色固体不含铝,因此加入浓盐酸,无气泡生成;根据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CuCl为白色固体

51、,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浓盐酸且溶液变褐色;溶于浓氨水且溶液变蓝色;实验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说明含有氯化铝,固体未全部溶解,又因实验的现象是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说明含有CuCl,因此加入浓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褐色溶液;故填:无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褐色溶液;根据以上分析,又结合题目中所给的信息CuCl为白色固体,溶于浓氨水且溶液变蓝色;因此实验加入的是适量浓氨水;故填:浓氨水;【得出结论】由实验可知,加入适量浓盐酸时,不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中不含有铝,因此假设a不成立;加入适量浓盐酸时,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褐色溶液,说明固体中含有CuCl,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时固体部分溶解,加入

52、适量浓氨水时固体部分溶解,得到蓝色溶液,说明固体中含有CuCl和AlCl3;故填:CuCl和AlCl3;【评价反思】根据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分两步,因此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CuCl可能与铝的质量多少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可设计实验:取 2 份浓氯化铜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打磨干净的铝条,一份质量较小,一份足量,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足量水(或乙醇 ),可能的现象为质量较小的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较多白色沉淀,而另一份最终没有白色沉淀;故填:取 2 份浓氯化铜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打磨干净的铝条,一份质量较小,一份足量,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足量水(或乙醇 )质量较小的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较多

53、白色沉淀,而另一份最终没有白色沉淀。【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二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6(2021秋宜城市期末)小明在网络中看到镁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欲通过实验探究镁的性质。(1)镁条在空气中能直接点燃,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强(填“强”、“弱”)。(2)小明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加入一定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将镁条换为铁丝,重复上述操作,可观察到产生气体的速率 变慢(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54、另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有黑色物质生成。(3)镁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让小明感到困惑,他去图书馆查到相关资料:资料1:硫酸铜溶液在配制时加入了少量硫酸;资料2:当金属粉末颗粒很小时,容易成为黑色;资料3:实验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的黑色粉末可能是CuO、Cu中的一种或两种。镁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可能为 氢气。小明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黑色粉末的成分,请在下表中补全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将黑色粉末过滤、晾干后,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装入硬质玻璃管中,向其中通入CO后,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

55、石灰水变浑浊结论1将另一份置于坩埚中,称其质量为m1,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其质量为m2现象1黑色粉末中含Cu表中,结论1是 黑色粉末含有氧化铜;现象1是m1小于m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版权所有【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此题;(2)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回答此题;(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此题;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回答此题。【解答】解:(1)此时镁可以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强;故答案为:强。(2)镁与稀

56、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铁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镁,所以反应速率慢;故答案为:Mg+2HClMgCl2+H2;变慢。(3)硫酸铜中含有硫酸,镁可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答案为:H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而一氧化碳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黑色粉末含有氧化铜;而黑色粉末含有铜,则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合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因此反应后质量比反应前大,故填小于;故答案为:黑色粉末含有氧化铜;小于。【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7(2021秋秦都

57、区期末)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做了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如图1所示,写出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该反应属于 化合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镁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中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淡黄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资料1】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设计实验】(2)小明用图2所示的实验(部分操作没有画出)验证了淡黄色固体为Mg3N2,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淡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加热,并将湿润的红

58、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淡黄色固体为Mg3N2【交流与思考】小明发现久置的镁条上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他叫来了小亮、小红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亮认为可能是Mg2(OH)2CO3;小红认为可能是Mg(OH)2。(3)小红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氧化镁为白色固体。【资料2】Mg(OH)2受热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Mg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继续探究】小亮进行如图3所示实验时,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分析讨论】(4)根据质量守恒

59、定律可知,试管口的液滴为 H2O(填化学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CO2+Ca(OH)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实验后,小亮认为小红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含有碳元素,而氢氧化镁不含有碳元素。【实验反思】(6)要验证小亮的猜想,实际上只需证明灰黑色“外衣”的形成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即可。为了证明这一猜想,需要进行如图实验中的 A(填字母,后同)和 D。【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版权所有【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特点总结反应类型;(2)根据实

60、验结论推断实验现象;(3)根据氧化镁颜色分析回答此题;(4)根据质量定律推断此题;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此题;(6)根据对比实验唯一变量原则分析回答此题。【解答】解:(1)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所以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2Mg+O22MgO;化合反应。(2)固体为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因此固体溶解,有气泡生成,氨气逸出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使其变为蓝色;故答案为: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3)氧化镁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