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笔试】常考人物之孔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0234b48e3a9b6633f6ac66afae3213/a40234b48e3a9b6633f6ac66afae32131.gif)
![【教师招聘笔试】常考人物之孔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0234b48e3a9b6633f6ac66afae3213/a40234b48e3a9b6633f6ac66afae32132.gif)
![【教师招聘笔试】常考人物之孔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0234b48e3a9b6633f6ac66afae3213/a40234b48e3a9b6633f6ac66afae32133.gif)
![【教师招聘笔试】常考人物之孔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0234b48e3a9b6633f6ac66afae3213/a40234b48e3a9b6633f6ac66afae3213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编资料分享站教师编常考人物-孔子与练习题常考人物之孔子1.人物生平孔丘,子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2.教育目的孔子主张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后孔子的学生子夏所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3.教育对象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群、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正如他自己所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述述而)。意思是只要主动送上10条肉干作为诚心拜师的见面礼,我没有不教育的。孔子
2、的“有教无类”主张适应了“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对于扩大教育对象,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有积极意义,体现了教育公平思想。4.教育内容孔子创办私学,并整理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中提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也是孔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的四个方面。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的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樊迟学稼、学圃,他当面拒绝,背后还骂樊迟小人。按这种倾向培养的结果,绝大部分是“四体不
3、勤,五谷不分”的人。孔子继承旧贵族教育传统,为教育生产劳动相分离制造理论,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5.教育作用(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子路中提到“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庶富教”为立国的三个要素。(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论语阳货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也”。性相近表明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悬殊的差异,造成人们后天差别的原因是“习染”的结果。所谓“习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影响。二是教育的作用。这一理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
4、成为了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6.教育原则与方法(1)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2)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提倡使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是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总结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特点,在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5、,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通过了解,孔子熟悉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回答和评价,论语中有多处记载,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等。(3)学思行结合就学而言首先要注意学习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待出现的问题,学习者不可乱加猜测、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而要不耻下问。在学基础之上,还要进行思考,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者不可偏废。只思不学则是空想,他曾以自己的体会警戒弟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行是学的目的,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6、?”这儿的“习”便有习行、练习之意。(4)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7.道德教育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在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的地位。(1)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仁”被孔子作为最高道德准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仁最通常的意思就是“爱人”。(2)就仁和礼二者的关系而言,仁是思想的核心,而礼是仁的准则;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形式。具体言之:就“克己”的道德而言,即要求以礼制来
7、约束自己,一切行为都应该循礼而行,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3)孔子总结了一系列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和改过。8.其他涉及(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榜样示范法。(2)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疏导性德育原则。(3)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力行近乎仁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练习】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答案】A【解析】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的苏格
8、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的各自专长。将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 )A.孟子 B.荀子 C.王阳明 D.朱熹【答案】D【解析】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提倡使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是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总结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A.孔子 B.墨翟 C.董仲舒 D.朱熹【答案】A【解析】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孔子曾说“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仕而优则学” D.“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海焉”【答案】D【解析】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群、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正如他自己所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述述而)。孔子在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这体现了孔子( )的教育思想。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诱导原则 C.教学相长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答案】B【解析】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
10、育家,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论语提出的“有教无类”体现了( )A.教育均衡思想 B.教育公平思想 C.启发性教学思想 D.以身立教思想【答案】B【解析】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适应了“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对于扩大教育对象,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有积极意义,体现了教育公平思想。以下教育观点与孔子无关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启发诱导 D.崇尚自然【答案】D【解析】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提出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并重等。道家提出“道法自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因此,崇尚自然是道家的思想。故选D。“愤”、“悱”二字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朱熹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 )A.愤 B.悱 C.启 D.发【答案】B【解析】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答案】A【解析】孔子提出“学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劳动合同终止与员工离职职业规划合同
- 新零售模式下的创意产业应用与发展研究
- 科技驱动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科技驱动下的学校文化墙创新研究
- 科技赋能寿险产品创新的未来展望
- 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策略
- 2025年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家庭医生健康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分析
- 文字排版的美学原则与实践
- 教育环境分析报告
-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章程
- (正式版)CB∕T 4552-2024 船舶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文件编制和管理规定
- 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检查要点
- 2024年西藏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九型人格与领导力讲义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练习200题及答案
-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教学查房
- 医院定岗定编
- 2023年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化学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
- 脑出血的护理课件脑出血护理查房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