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总结_第1页
咨询工程师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总结_第2页
咨询工程师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总结_第3页
咨询工程师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总结_第4页
咨询工程师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总结2009年考情分析1、考题的难度较为适中,绝对部分都可从书中直接找到答案;有的试题年年考,要熟练真题。2、整体上来说,概念、特点、分类、目标、关联等基础性内容要重点掌握。3、章节内容考核频度差别相对较小,应该安排一段时间进行细致复习;然后可以通过演练习题来加强记忆。2、3、4、5、6、7、10章相对比较多一些。(2)出题方式分析:一是大多数题目都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出处,但是有些或者换个问法、或者问法模糊,不管怎么变化,最基本的是要知道它考的是哪块内容。二是要注意题型及对应的复习技巧题型复习技巧考概念、特点、职能、功能、目标、内容、措施、目的、方针、原则记忆内容中的要

2、点,注意不要遗漏。考核关键性语句,例如包含核心、最基本、关键、重要等词语复习中对于此类语句要特别注意,易出题。考关联内容之间差异,例如不同功能间、分类、方法、措施、指标等复习时注意有关联性的内容,不要混淆。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常考核,对于禁止、否定性、特殊性规定要留意。考有关规定中的数字、比例书中涉及的不多,最好熟记。考公式计算主要是一些计算指标,内容不多,要重点掌握。复习方法:最好进行细致复习,以理解为主;不要只是死记硬背。要点记忆法:提炼要点进行关联记忆;列表记忆法:对于分类性内容,可以总结要点、列出表格,帮助记忆;条款性内容,记住关键性语句即可;科学发展观概要经济政策部分规划体制与规划方法

3、投资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专项规划资源节约及科技文化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宏观经济管理第二科目内容框架第1章科学发展观概要第1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一、发展观及其演变1.发展观及其演变 1.1 相关概念(三个概念):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 发展观体现在发展问题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1.2 发展观的演变(四个阶段) 传统的发展观: 内涵: 发展是指经济增

4、长; 途径(一路): 走工业化之路; 衡量标准(两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质量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观: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量质 可持续发展观: 当代需要后代需要 物质需要环境改善 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 内涵 视角由物转向人 度量标准人类发展指数(三要素) 寿命 知识 生活水平 指数的作用(三反映一补充): 反映经济增长 反映社会进步 反映环境状况 对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补充【四种发展观的辨析】: 经济增长(一路两指标) 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范畴的扩大,质与量双结合) 可持续发展(时空上的持续) 以人为本综合发展(视角由物到人的转换)。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5、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

6、际两个大局。三、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四继承四总结两揭示) 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四继承: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势的把握与经验的总结(四总结) 总结国际形势与世界发展趋势 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七条启示 总结发展阶段性特征初级阶段GDP超1000美元阶段。 经济社会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两揭示): 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观点 以人为本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观点 全面与协调发展唯物辩证法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可持续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

7、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体现唯物辩证。第二节用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理念【本节框架】新的发展理念的内容(一核心一中心五统筹四关系)1.以人为本为核心: 内涵: 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 本质: 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如何实现以人为本(三发展) 发展为了人民工作要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

8、系: 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做到两点 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上。3.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和农村 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东、中、

9、西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生态环境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国内与国际。4.四种关系: 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时间)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关系(空间)调动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 平衡和不平衡关系(发展模式)在肯定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相对的平衡发展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主体)发挥各方的作用。第三节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本节框架】小康社会目标的12个方面 经济方面: 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

10、化道路 农业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技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革开放方面: 思想上坚定信心与决心 步骤上突破 决策方面提高科学性与协调性 对外开放全面对外开放。 社会全面进步方面: 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民主政治建设 先进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1.经济方面:1.1 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济健康发展的着力点 :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向集约。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办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1、新型工业化的四个特征: 与信息化等高科技结合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线: 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着力解决的问题: 产业结构层次低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 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1.2 农业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五要求):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原则(三原则) 科学决策,统筹安排 尊重规律 发展模式多样。1.3 科技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

12、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建设五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体系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建设良好机制 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1.4 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背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战略任务节约能源资源 基本国策保护环境。【重点】循环经济 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核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重点:资源

13、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 措施: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 目的: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2. 坚持改革开放:2.1 思想上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2.2 步骤上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2.3 决策上提高科学性与协调性: 方向要正确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决策要科学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措施要协调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 关系要理清(三者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前提。2.4 对外开放全面

14、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外贸增长方式要改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变 利用外资 -外资利用质量要提高 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促进社会全面进步:3.1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步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保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3.2 民主政治建设: 根本政治制度人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15、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解决民族问题的创造民族区域自治 基础性工作发展基层民主 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尊重和保障人权。3.3 先进文化建设 何为先进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发展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3.4 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六点)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人民各尽其能,发挥能

16、动性和创造性(重要条件和必要要求)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 妥善处理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第四节工程咨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工程咨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工程咨询业(咨询业对科学发展观的作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工程咨询帮助实现投资建设的科学化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工程咨询为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服务,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依靠工程咨询推动科技创新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工程咨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通过工程咨询服务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每个建设项目。 科学发展观促进工程咨询业自身的建设和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咨询

17、业的作用): 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促使工程咨询领域全面更新咨询理论和咨询方法 拓展咨询服务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催生一批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人才。2.科学发展观在工程咨询方面的应用(四指导两要求一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全面发展 树立全局意识 重视社会全面发展的多目标分析 结合考虑影响投资建设的各种因素 推动协调发展五个统筹 确保可持续发展。 指导思想可转化为工作要求(两个全面): 工程咨询服务范围的全面性 工程咨询服务范围贯彻科学发展观相关要求要全面。 纳入质量管理体系ISO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原则(五项) 以顾客为中心 领导负责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持续改进;管理方

18、法(六种) 识别顾客需求 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 过程和职责 确定测量方法,测量过程的有效性 实施改进计划 评价实际结果; 两个层次的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体制通用的、重要的(对单位很重要) 产品(服务)要求(对具体产品很重要); 产品要求的“过程方法” 识别顾客要求,确定质量目标 确定过程和职责 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评价。第五节 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循环经济法,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律中规定了一系列经济手段,以激励循环经济发展,破解资源、能源、环境等发展瓶颈。一、重要概念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

19、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二、方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 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三、确立的制度循环经济促进法确立了六项制度促进循环经济。这六项制度是:

20、 1.循环经济的规划制度。循环经济规划是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的安排和部署,是政府进行评价、考核,并且实施奖励、限制或者禁止措施的一个重要依据。2.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总量控制制度,将推动各地和企业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安排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循环经济的措施。3.循环经济的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价考核制度,有助于推动解决单纯以GDP指标来衡量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弊端。4.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传统上,产品的生产者主要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承担责任。现代生产者的责任,已经从单纯的生产阶段、产品的使用

21、阶段,逐步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置阶段。相应地,对产品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一些要求。5.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设立重点监管制度。6.强化经济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仅仅靠行政强制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产品资源消耗标识制度、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四、相关规定1. 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规定,对符合相关标准,并且在合理使用寿命内的建筑物,政府不能“想拆就拆”。城市人民政府和建筑物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建筑物维护管理,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对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在合理使用寿命内的建筑物,除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外,城市人民政府不

22、得决定拆除。2. 工业废物不能一弃了之企业对在生产中产生的废物,不能再“一弃了之”。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废石、废料、废气等工业废物进行综合利用。此外,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废农用薄膜等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3. 一次性消费品将受限在餐馆使用一次性餐具、宾馆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等现象非常普遍。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在保障产品安全和卫生的前提下,限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具体名录由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

23、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该法还规定,对列入规定名录中的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国务院财政、税务和对外贸易等主管部门制定限制性的税收和出口等措施。4.对过度包装说“不”。月饼等“过度包装”“豪华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设计产品包装物应当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从事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设计,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优先选择采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设计方案,并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5、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

24、当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6、矿山企业在开采主要矿种的同时,应当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实行综合开采、合理利用;对必须同时采出而暂时不能利用的矿产以及含有有用组分的尾矿,应当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资源损失和生态破坏。 第二章宏观经济管理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基础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在于宏观方面的波动性和微观方面公共产品、外部性及不充分竞争的存在。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宏观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1.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三个方面产出、就业、价格)1.1 产出的衡量(7项指标)1.1.1 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内涵、三概念、三方法)概念

25、内涵(三个内涵) 价值形态:货物、服务的增加值之和收入形态: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产品形态:常住单位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进口价值概念辨析(三概念)名义GDP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的GDP实际GDP用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潜在GDP(理想状态下的最值)。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取决于投入和技术效率,是价格相对稳定时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统计核算方法(三方法)生产法(3个生产部门)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收入法(6项生产要素)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支出法(4项支出类型)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1.1.2 国民生产总值(GN

26、P)概念要点考虑了国外的影响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注意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重点难点辨析】GDP和GNP两者内涵相同,都是衡量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增值,只是统计范围不同。国内是一种地域的界定,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只要其经济活动是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居民都要计算在内;国民是一种身份的界定,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只要是本地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还是外地,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 本国常住单位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

27、国国民生产总值。而非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投资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去。 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1.1.3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内涵:财富存量新增加部分1.1.4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内涵:财富存量新增加部分1.1.5 国民收入(NI)它是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NNP)-企业间接税1.

28、1.6 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红利+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1.1.7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PI)-个人税收支付【重点与难点总结】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企业间接税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红利+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

29、(PI)-个人税收支付1.2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产出的关系呈正相关产出上升劳工需求上升就业率上升产出下降劳动需求下降就业率下降 统计方法美国采用人口调查随机抽样法,调查16及16岁以上人群失业率失业人口总劳动力人口 内涵:想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失业的类型按失业原因分类摩擦性失业职位变换(供求总体可能平衡,充分就业时也会发生)结构性失业供给需求不匹配(供求总体可能平衡)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失业)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总供需不平衡按就业意愿分类 自愿失业不满足现行工资 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无工作 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失业率充分就业不等于零失业率,因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无法避免充分就业

30、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即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之和充分就业失业率下的实际产出就是经济的潜在产出1.3 价格水平变动的衡量通货膨胀的概念物价持续上升或货币价值持续下降通货膨胀的类型(3种)温和的通货膨胀(爬行式)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小于10%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10%100%恶性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度大于100%。通货膨胀的成因(4种)需求拉动型需求过度增长成本推进型供给方面成本提高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相互作用型结构性经济结构不平衡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三个指标)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消费者支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衡量经济体

31、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阶格变动的指数生产价格指数(PPI)-衡量生产或批发环节价格2.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周期2.1 经济周期的概念要点与形式概念要点经济活动水平的交替增长和下降持续时间为210年以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形式 :衰退 扩张 2.2 经济周期的衡量衡量标准看实际GDP 与长期增长趋势背离程度 衰退:实际GDP 低于潜在GDP高涨:实际GDP 高于潜在GDP。经济下降的分类衰退实际GDP 与潜在GDP 相差不大时萧条实际GDP 与潜在GDP 相差巨大时。 2.3 经济周期中的失业就业与产出水平正相关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失业率上升产出下降两个百分点,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美

32、国经验数据)周期性失业发生于衰退期,由于支出不足,也称作需求不足失业经济状况实际失业率构成特点经济潜在产出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周期性失业率0经济潜在产出实际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周期性失业率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经济潜在产出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伴随通货膨胀2.4 经济周期中的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决定由总支出超过经济的生产能力引决定经济状况价格状况经济潜在产出通货紧缩经济潜在产出价格水平上涨经济潜在产出通货膨胀率保持很高2.5 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主要是总需求变动重大的随机事件经济政策失误。3. 总需求与总供给3.1 总需求(AD)概念要点愿意购买(

33、有购买愿望)有能力购买(有购买力)需求量与价格成反相关构成(四部分)消费需求C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与价格水平投资需求I主要取决于产出水平、资本成本和预期政府开支G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支出政策净出口X主要取决于国内外收入与价格水平和汇率。影响因素(两类):政策变量(可由政府控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生变量国外产出资产价值技术进步其它。3.2 总供给(AS)概念要点:在一定价格下愿意生产与出售供给与价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构成:按供给物形态分:产品供给、服务供给;按最终用途: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按来源分: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决定因素:潜在产出基本决定因素:投入品正相关;技术和效率正相关;生产成本:工

34、资反相关;进口品价格反相关;其他投入品成本反相关。3.3 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决定:总供求的均衡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实际均衡产出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产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使实际均衡产出趋近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潜在产出4.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四目标一路径两政策)4.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四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4.2 宏观经济政策路径:主动地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积极地影响总需求水平经济停滞和衰退时扩张性的政策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威胁紧缩性的政策4.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通过改变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帮助经济达到无通货膨胀、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货币政策实现路径

35、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规模,改变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控制经济的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的方式。准备金率: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缴存在中央银行,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 贴现率:贴

36、现是指商业银行对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以票据为抵押,向持有人提供贷款的一种方式。“再贴现”就是当商业银行需要资金周转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取得贷款。贴现率高,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成本提高。 【重点难点三大货币政策的作用原理】货币政策工具本质措施一措施二公开市场业务央行买卖政府债券买债券增加社会货币供给量卖债券减少社会货币供给量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央行缴存的准备金的比例提高准备金率,减少商业银行用于信贷的资金减少社会货币供给量降低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用于信贷的资金增加社会货币的供给量(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成本再贴现率高商业银行向央行借贷成本高,抑制信贷 减少社会货币供给量再贴现率

37、低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成本低,信贷扩张,增加社会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的影响:宽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工具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公开市场业务买债券卖债券准备金率降低提高(再)贴现率降低提高货币政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贸易逆差(赤字)时,应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下降本币贬值增加出口贸易顺差(盈余)时,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利率上升本币升值减少出口4.4 财政政策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总需求:增加政府开支减税组合使用两种措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需求:削减政府支出加税组合使用以上两种措施非酌情

38、使用的财政政策(内在的稳定机制):税收转移支付财政政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利率上升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国内需求利率下降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5.经济增长5.1 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四指标,全部是率,注意与衡量产出的七指标区别)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全要素生产率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TEP=Y KL。TEP全要素生产率Y经济增长K总资本投入量的增长L总劳动投入量的增长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权数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权数。5.2 经济增长的要素(四要素):人力资源人自然资源物资本财技术

39、技术总生产函数:Q=AF(K,L,R) Q产出 A经济中的技术水平 F生产函数K资本对产出的贡献L投入的劳动力R投入的自然资源。5.3 经济增长的源泉(三源泉):劳动力人资本财技术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5.4 促进长期增长的政策(针对三源泉)鼓励技术进步(针对技术)增加人力资源储备的教育和培训投资(针对劳动力)实施有助于增加国民储蓄的税收政策(针对资本)6.国际收支、国际贸易及汇率6.1 国际收支概念概念:狭义对外外汇资金收支广义反映对外经济状况国际收支平衡表。状态:收支平衡:收支收支顺差(盈余)收支收支逆差(赤字)收支。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目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6.2 国际收支平

40、衡表(三大项)经常项目:商品的进出口劳务费用单方面转移款项资本项目:资本储备项目 错误和遗漏 【重点】:经常项目顺差国内储蓄超过了国内投资,持续会引起本国通货膨胀经常项目逆差国内投资超过了储蓄,持续会导致一国外汇储备枯竭 6.3 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基础:国家间在要素禀赋、生产技术与效率、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形成比较优势。净出口的构成(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国内需求-实际GDP;=国内储蓄-国内投资6.4 国际贸易政策分类与措施贸易政策的分类:自由贸易政策国家不干涉或少干涉,商品自由进出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对贸易干预或管制贸易政策具体措施: 保护性关税提高进口商品价格 进口配额对进口项目的种类、数

41、量或总价作出限制非关税壁垒许可证、产品质量标准等 出口补贴政府对国内出口产品的资助 6.5 汇率:概念: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标价方式 直接标价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 (例如:现在一美元等于6.9元人民币)间接标价本币的外国货币价格 (例如:一元人民币等于0.13美元)类别:即期汇率交易生效日比交易日迟两个工作日;远期汇率交易生效日比交易日迟超过两天。6.6 外汇市场国际货币的交易场所特征:竞争性;是国内国外价格的连接器。参与者:商业银行核心国际贸易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各国中央银行。汇率变动原因对该种货币供求(取决于两因素):利率的相对变动:利率高收益大愿意持有需求大升值。国内外价格水平的

42、变动:价格低吸引消费需求大升值。6.7 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本币与某外币的比价固定通过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币实现浮动汇率制度 :本币与外币的比价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自由浮动 有管理浮动多数国家。 6.8 宏观经济政策与汇率制度(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政策的作用不同)固定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失效调控货币供给量财政政策有效调控需求浮动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有效 财政政策失效或部分无效。第二节公共部门经济学基础 1.政府干预依据(两原因)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公共产品(国防)外部性(污染)不完全竞争(垄断)公平问题2.公共物品、外部性与不完全竞争三种物品的特点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

43、有资源同时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性的产品称为混合物品公共物品的特点:私人部门不愿或无法生产必须由政府提供或政府介入外部性:正的外部性带给他人利益负的外部性强加给别人成本不完全竞争 :单方可以影响价格的情况 极端情况是垄断,市场机制受限制3.公共政策社会成本内部化:公共物品与公共政策:纯公共物品由预算提供生产与出资分离,可以把产品的生产承包给私人混合物品或服务可多渠道提供。针对负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四项):对负外部性活动征税(征税)提供消除负的外部性的激励措施(鼓励改进技术装备)可转让产生负的外部性的权力(许可证)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管制)针对不完全竞争的公共政策(三项):反垄断法价格管制

44、设定价格或利润限制设立公共企业。4.公共支出内涵:国家对财政资金的分配活动。意义:实现政策财政职能的主要手段是经济发展资金来源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手段之一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原则:经济效益原则资源优化配置,效益最大化公平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支出的结构安排从全局出发。分类: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财政转移支出对公共事业、社会保障、补贴等支出。衡量指标:公共支出规模一定财政年度内预算的公共支出总额。预算(公共支出计划):编制预算审核与批准预算预算执行决算。第三节我国宏观经济管理 1.我国的各项制度国家制度: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5、国家机构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经济体制改革2.1 理论基础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步走”战略。2.2 历程与内容阶段时间主要内容第一阶段19781984起步阶段实

46、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农业发展第二阶段19841992全面展开阶段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第三阶段19921997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阶段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推进国企改革进行财税、金融等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第四阶段19972003攻坚、决胜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五阶段2003今进一步完善与全面深化阶段五坚持五统筹七项任务P522.3 成果(五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格局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市场机制效率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主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宏

47、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宏观调控(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公平。3.我国的宏观调控3.1 宏观调控的目标(四目标)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3.2 宏观调控的目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3.3 宏观调控的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四大目标首要任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结构;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效益;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注意】要区别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两者不一样。3.4 宏观调控的手段(四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计划手段(两个层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48、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必要的行政手段。4.“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4.1“三步走”战略内涵(1987年十三大提出的老三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4.2 第三步发展的新部署(1997年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党一百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建国一百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

49、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4.3 本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经济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政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文化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5.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体系(七项政策)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保持币值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注意】要与宏观管理目标相区别,也是四条投资政策(投资政策的主要目标)调控投资总量

50、,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总量)调控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结构)调控投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地区)调控重大项目的安排,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重大项目)产业政策目的:鼓励和支持一些产业限制淘汰一些产业加速国民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保护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措施(三方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价格管理政策目标和内容调控价格总水平,抑制、缓解通货膨胀或紧缩,实现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形成协调合理的价格体系维护正常价格秩序对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实行价格管制作用机制调控价格总水平主要依靠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通过调

51、控货币供应量、财政收支以及公平措施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从而间接影响价格总水平人口与就业政策国际收支管理政策第三章投资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一节投资理论概述1.投资的涵义1.1 投资的经济学涵义一般理解:购买财产的行为经济学涵义:物质资本资产存量的增加或更换,其实质是资源要素转化为资本的形成过程(资本存量的增加与更换)。判定标准:能够带来钱的钱是资本。只有当货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能够产生利润的时候,它才成为资本。1.2 投资主体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与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个人。1.3 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与设备等价值非一次性转移的物品。存货投资: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等存

52、货。 1.4 净投资、重置投资和总投资:资本存量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净投资一定时期资本总量的变动(形象理解:银行存款)。折旧固定资产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重置投资为补偿旧资本消耗而进行的投资(折旧与重置投资的关系是性质相反,数量相等)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形象理解】对一企业总投资可有两种用途,首先要补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剩余部分才是资本的增量(净投资)。1.5 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定义要点:不具备物质形态 以特殊价值形态存在 为企业长期发挥作用的资产 主要有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 本书中对投资的界定:如无特别申明,仅指固定资产投资2.投资的特性(四特性):预付性

53、支出在先,回报在后;收益性投入必须有产出;长期性长期运营、持续回报;风险性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可能有差距3.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三因素)预期收益正相关;投资成本反相关,主要指标为利息率;风险和不确定性反相关。利润预期收益投资成本。4.投资变动的宏观效应(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两原理一模型)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净出口简化公式:国内产出部分消费(一般比较稳定)投资乘数原理确定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加速数原理确定国民收入对投资的影响乘数加速模型解释经济的周期性变动4.1 乘数原理原理要点:投资变动是自变量,国民收入变动是因变量,衡量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条件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投资的

54、增加可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若干倍地增加投资乘数: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重点难点】分清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投资乘数的关系MPC 是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的缩写MPS 是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的缩写MPC+MPS=1KYI其中,K表示乘数,Y表示收入增量,I表示投资增量。同时,由于投资增加而引起的总收入增加中还包括由此而间接引起的消费增量(C)在内,即Y=I+C,这使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得出:K1(1CY)其中,CY为边际消费

55、倾向,一般记做MPC。由上式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反之则投资乘数越小。同时,经济学将IY定义为边际储蓄倾向,记做MPS。由于MPS:1MPC,因此投资乘数还可以用公式表示为:K1MPS上式表明,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4.2 加速数原理反映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产出(收入)的变化所引致的净投资的倍增或倍减变化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加速系数国民收入增量重置投资如果说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那么加速数原理所要说明的则是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可用公式表述如下:II0DYD在上式中,I代表总投资,它分为净投资I0(即新增加的投资)和重置投资D(即折

56、旧)。净投资I0取决于加速系数和国民收入(或产出)的增量。加速数又称“加速系数”,是指产出的变化所引致的净投资的倍增或倍减的变化。4.3 乘数加速模型(用来解释经济周期性变动)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与自发调节,使经济出现周期,其中投资是关键因素,经济周期主要是投资引起的。作用原理:繁荣阶段:投资产出投资下降阶段: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导致价格收益供给(产出)投资产出政府可通过干预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周期5.固定资产再生产5.1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概念固定资产: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工具)价值多次重复生产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流动资产:以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形式存在 价值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 5.2 固定资产与

57、流动资产的区别(四点) 区别项目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价值转移方式多次逐步转移一次性全部转移周转时间时间长(长期投资)时间短(短期投资)回收方式和期限一次预付,分批收回一次预付,一次收回物质更新方式多次无需更新每次都需更新5.3 固定资产再生产 形式实质价值补偿来源物质补偿方式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维持原有生产能力或效益折旧大修理(不属于投资)更新(属于投资)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增加新固定资产,增加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主要来自国民收入中积累基金,部分来自折旧第二节投资的宏观调控(一途径三任务)投资宏观调控的实现途径(一途径)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社会投资进行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的有效调控

58、。投资宏观调控的任务(三任务):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效益1.投资规模1.1 概念: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就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各种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价值量。1.2 两指标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规模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定义一地区一年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一地区在当年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所需要的投资总和。包括累计已完成和以后年度尚需完成的投资。测定方法投资率法年度投资总规模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年增长率法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倍数法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增长率法在建投资总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

59、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调控任务保持投资总量适度增长,与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保持合理的投资率,确保建设规模与国力大体相当合理控制新开工项目数量,注意项目的大中小结构,使当年新增项目在合理的规模内保持合理的建设周期调控措施合理确定年度投资总规模计划预期目标信息引导利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年度投资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在建投资总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在建投资总规模在建项目截止上年底累计已完成投资当年投资总规模在建项目尚

60、需完成的投资。建设周期:建设周期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相互影响正相关不同项目年度投资规模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统计口径不同该年度内完成的投资总额项目的投资总额反映的投资供求关系不同当年实际完成量投资需求量决定因素不同社会可用于建设的财力物力前后一段时间的需要和可能评价标准不同投资率建设周期2.投资结构概念:一定时期投资总量中各部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分类:按资金来源:重置投资与净投资的比例,债务融资与资本融资的比例按投资最终的使用方向:投资产业结构与投资部门结构按投资资金的用途:投资的技术结构与再生产结构按投资规模效益分:大、中、小型项目的比例按投资主体分:所有制按投资空间布局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