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主讲:谢志斌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第一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第二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 第三节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第四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第五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第六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第一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大约在公元前 8世纪左右,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许多奴隶制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强大、且在教育方面最具典型意义的两个城邦。作为古代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阶级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而且由于当时众城邦之间连年征战,所以也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和军事体育。更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斯巴达和雅典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条件,他们代表着古代希腊两种类型
2、的奴隶制,同时他们的教育也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有着各自的明显的特点。一、斯巴达的教育斯巴达处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平原,北部是高山,南部是岩石海岸,与外界交通不便,然而境内土壤肥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达。政治是保守的军事贵族寡头统治,为了政府和奴役土著居民,举国皆兵。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教师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教育是国家事业。婴儿出生经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岁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收系统教育直到30岁;30岁成为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担任官职,战时则战斗,60岁解除兵役。斯巴达教育
3、特点不代表雅典教育的发展特点,但是对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形成仍然有影响。 二、雅典的教育雅典三面环海,有优良的港湾和丰富的矿藏,工商业发达,是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贸易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奴隶主民主政体。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教育内容不仅重视军事体育,而且重视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虽也注重训练,但比较温和。教育体制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7 岁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视游戏和玩具的教育作用;7 岁以后的男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7-12岁的男孩子进的学校有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13岁以后可以到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16岁以后可以到体育馆接受更为系统的体育训练;1
4、8岁接受军事训练,但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20岁,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图1:古代雅典的教育(F.P.Graves,1919)图2:古代雅典儿童在学校学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图3:古代雅典学生在锻炼身体(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三、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1.政府的态度不同;2.培养目标不同;3.教育机构不同;4.教育内容不同;5.教育方法不同;6.师资队伍不同。1.政府的态度不同以农立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遵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
5、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统治者对内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跻身政界和经营贸易,则竭力培养其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3.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为锻炼战士,由国家7-18岁的男子设立兵营式的教练所,为18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士官团”(“埃弗比”),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
6、、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任人选择就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4.教育内容不同斯巴达的教练所和士官团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雅典则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园则提倡水平较高的理论科目的讲授和争辩。5.教育方法不同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刻苦训练。雅典则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6.师资队伍不同斯巴达的教育机构皆由斯巴达奴隶主阶级的成员负责教育工作,同时由执政官予以训诫。雅典则除本国的统治阶级成员任教外,来自国外的智者充任教师者为数众多,招揽人才不限国籍。资料1: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斯巴达雅 典地理环境适合农业适合工商业
7、政治背景军事寡头独裁奴隶主民主政体教育目的战士、军人公民、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教育方法野蛮、鞭笞温和、民主教育体制专制型民主型第二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第一,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第二,传播文法、修辞、哲学的内容,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第三,智者重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
8、者的教育。 智者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作为职业教师,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他们把教育过程当作一个运用禀赋、进行练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们也明确地意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一方面,智者反对道德天赋论,强调道德是人人都可拥有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第三节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一、学校教育的变化 1.初级学校发生蜕变。原来重视军事、体育,现在重视读、写、算等知识性科目。 2.中等教育机构(体育馆)为文法学校所取代。
9、3.高等教育有一定发展,出现了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昂克学园”、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等高等教育机构。 二、东西方文化教育融合1.希腊,尤其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地; 2.新的文化和教育中心出现,如雅典; 3.东西方文化接触,使东方的宗教与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相互影响,助长了宗教神秘主义流行,基督教在这种思想上产生。 第四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一、论教育的意义 苏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
10、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只要使人可以预测结果的事都是由人的智力掌控的,是可以学习的。 二、论教育的目的 苏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三、论道德教育1.道德是实践的哲学; (苏认为哲学应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伦理、政治等人类自身问题,哲学应当是能够实践的。) 2.寻求道德的“一般”; (苏不满智者们的怀疑论和相对主义,要求在真理、道德上探求普遍有效的“一般”,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第一次提出了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是哲学思维的一次飞跃。) 3.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学会做人; 4.智慧即德行; (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
11、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就是教人道德。) 5.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6.守法就是正义; 7.身教重于言传 。资料2:论智慧就是道德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行事,没有人会明知故犯。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地行事;智慧就是道德。智慧即德行(知识即道德)的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对于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后世的教育家因此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这句话却有道理。
12、”(亚里士多德)四、论教育内容 广博而实用的知识,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同时,还很注重体育锻炼。 五、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 苏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又名“产婆术”)。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资料3:产婆术实例关于“正义”苏:“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
13、的事,是不是?”尤:“当然是。”苏:“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尤:“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苏:“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是不是?”尤:“肯定有。”苏:“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尤:“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苏:“是不是也有做坏事的?”尤:“也有。”苏:“那么,奴役人怎么样呢?”尤:“也有。”苏:“尤苏戴莫斯,这些事都不能放在正义的一边了?”尤:“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的一边,那可就是怪事了。”苏:“如果一个被推选当将领的人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民,我们是不是也能说他是非正义的呢?”尤:“当然不能。”苏:“那么,我们得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尤:“当然。”苏:“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
14、敌人,怎么样呢?”尤:“这也是正义的。”苏:“如果他偷窃、抢劫他们的财物,他所做的不也是正义的吗?”尤:“当然。不过,一开始,我还以为你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哩。”苏:“那么,所有放在非正义一边的,也都可以放在正义的一边了?”尤:“好像是这样。”苏:“既然我们已经这样放了,我们就应该再给它画个界限:这一类的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绝对的忠诚坦白,你同意吗?”尤:“完全同意。”苏:“如果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因此就制止了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尤:“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苏:“又如,儿子需要服药,
15、却不肯服,父亲就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而由于用了欺骗的方法竟使儿子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的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尤:“我看也应该放在同一边。”苏:“又如,一个人因为朋友意志沮丧,怕他自杀,把他的剑或其他这一类的东西偷去或拿去,这种行为应该放在哪一边呢?”尤:“当然也应该放在同一边。”苏:“你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坦率行事吗?”尤:“的确不是。如果你准许的话,我宁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话。” 【资料来源】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5-147图4: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第五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西方
16、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资料4:理想国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代表作,涉及他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但主要是讨论所谓“正义国家”的问题。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希腊城邦开始发生危机,于是他留心于探索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究竟定下一套什么样的原则,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才能够建立起称得上是理想的国家?这种国家在本质上既可以克服某些城邦(如雅典)所固有的“弊病”,又可以作为一切城邦(甚至外邦)仿效的“范型”。大概这就是柏拉图在殚心竭力地构造他的理想国家时,所面临和考虑的主要课题。 一、政治观想建立一
17、个完善、理想的国度,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军人居于辅佐地位,第三类人则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三类人各安其位,分工又合作,不同而又和谐,这就是正义。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这就是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哲学家含有黄金,军人含有白银,手工业者和农民则生来只含有铜和铁。二、哲学观认为从感性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实的知识。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这个理念世界就是他头脑中的理想国。三、教育观(一)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 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 重视早期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18、促使“灵魂转向”;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游戏必须是合法的; 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二)法律篇中的教育观教育管理上,有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规定了学校的兴建;对专职教师有了明确规定;课程设置上,哲学被取消了,首次提出强迫教育;对早期教育的规定,比 理想国更加具体;详细介绍了埃及人“寓学习于游戏”方面的经验;恢复了一夫一妻制,因而人伦关系、孝道也就成了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 四、学习观回忆说柏拉图强调理性思维,追求共相、本质,这个本来很深刻的哲学见解被他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把思维、共相看成
19、与外界无关的、存在于人的灵魂的内部。他说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事物,学习即回忆,这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资料5:“阿卡德米”学园 公元前386年,柏拉图在雅典近郊的阿卡德米体育场开办的一所学校。它被视为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既开展了广泛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进行了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学园开设的课程门类众多,其中,数学占有重要地位。相传,学园的大门上刻着“不懂几何学者勿入”的入学要求。学园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苏格拉底方法被普遍采用。 柏拉图主持学园约40载,学园的
20、建立是他生命史上的转折点,在某些方面还是西欧科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学园共存在了900余年,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在各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它一度成为当时希腊世界重要的学术活动中心,在外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图5:柏拉图和他的学生在阿卡德米学园(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图6:雅典学派(油画)(画中央站立者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六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哲学观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经验和感觉的源泉,而经验和感觉则是理性思维
21、和概念的源泉。二、教育思想 (一)教育理论 1.灵魂论 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属于植物的灵魂;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使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 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意义: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其次,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发展人的理性,这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最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资料6: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2.论教育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 3.“白板说”亚里士多德在其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用蜡块与金戒指比喻感觉和感觉对象的关系,感觉只是采纳被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而不取其质料,人的灵魂也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同意签订合同的纪要
- 《夏商周秦汉大事》课件
- 2025年海南货运从业资格证恢复考试题
- 2025年滨州货运资格证考试真题
- 2025年山东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0题
- 2025年江西货运从业资证孝试模似题库
- 2025年达州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 治安院务公开管理办法
- 智能家居大白施工合同
- 航空航天木地板施工合同
- 2023年《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生物天津生物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契诃夫《苦恼》课件
- 服从岗位调配申请书
- 以甘蔗为原料年产10万吨生物乙醇工厂设计
- 养老机构养老院服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单位内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案件的报告制度
- 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工作标准细则
- 银行统计报送工作实施细则
-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