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港珠澳大桥_第1页
现代文阅读训练-港珠澳大桥_第2页
现代文阅读训练-港珠澳大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2分)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出海口,起于香港大屿山,横跨伶仃洋,再分成Y字形,分别 通向珠海和澳门。大桥全长55公里,是目前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由桥、岛、隧三部分组成,其设计和施工难度极大。港珠澳大桥所处的伶仃洋海域,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港和空港,每天有4000多艘 船只和1800多架飞机穿行其间。为了保障下不影响船只通行、上不会给飞机起降带来安全隐,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铺设海底隧道。而要实现桥梁与隧道的转换,就不得不修建人工岛。因此, 工程师团队就制定出了桥、岛、隧相结合的集群工程建

2、设方案。岛隧工程是大桥建设技术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部分。长达6公里的外海海底隧 道,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深最深的沉管工程。然而在此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一块不到四公里,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更是我国首次,没有任何经 验可供参考。面对挑战,我国工程师自主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了 这国际“技术禁区”。在人工岛建造上,技术团队还首创了世界桥梁史上“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 岛”技术。这种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不但工期短,而且减少淤泥开挖量近千万立方米,实现了 “当年开工,当年成岛”。据统计,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中国工程师们攻克了一系列世 界级难题,打破了

3、多项世界纪录,形成的发明专利达至40哆项。2018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来袭。经过16级台风一夜的肆虐,港珠澳大桥情况 正常,经受住了检验。这是继2017年“天鸽” “帕卡”之后,大桥接受的第三次强台风考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使粤港澳三地的通行时间由之前的时缩短至如今的30分钟。它 的建成不仅标志着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了桥梁强国,更突显了我国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的提升。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哪些世界之最?请概括回答。(3分)第段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3分)理清选文一段的说明顺序。(3分)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2分)敦煌的守护神(一)19

4、38年,樊锦诗出生在一个富庶人家,自小衣食无忧,却一路自律努力20岁时,考入 北大考古系。那时,樊锦诗的心中就有了一份深深的眷恋一一敦煌。茫茫大漠中百千洞窟的 壁画,日日夜夜都勾绕着她。大四,北大考古系组织学生到各地实习。樊锦诗毫不犹豫地报名去敦煌,和她同去的是另外 三名男生。跨入甘肃最西部的敦煌,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迎面而来。这里缺水,只能一日两餐, 渴了喝苦咸的盐碱水。没有固定住所,将就睡在破庙里,半夜老鼠绕着她肆意乱她彻夜难眠。 白天要去悬崖峭壁上的洞窟实习,攀爬时,简易的螟蚣梯摇晃得厉害。为了减少攀爬次数,她就 不下来吃饭,每天早上揣两个干馒头上去。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她甚至不敢多喝水

5、。不过 这些她都无暇顾及,因为洞窟里是另一重世界:天衣飞扬,色彩奔放,线条悦动敦煌.这颗深埋大漠的遗珠,让樊锦诗在这片梦归之处如痴如醉。然而在江 南长大的弱女子,终究抵不住大漠的极端天气。实习的第三个月,她便病重卧床,不得已提前 结束实习返校。60个小时的硬座后,樊锦诗拖着浮肿的双腿,站在北京火车站。心里想着: 再也不去了。可是毕业分配时,敦煌研究所来信,要招之前来实习过的四位学生。樊锦诗的名 字,赫然在列。父亲担忧她的身体受不住风沙侵蚀,写信恳请校方斟酌,却不知道樊锦诗偷偷扣 下了信。1963年,她毅然再赴敦煌,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一片云蒸霞蔚之下,她将小我 忘得一干一净。(二)樊锦诗的第

6、一个孩子出生在敦煌。因无人帮她照顾孩子,每天离家前,她只能将儿子捆在 襁褓里,安放在床上。孩子再大些,会翻身了,她又把被子摞起来搁在床沿上,防止他掉下来。 每天下工回来,走近窗口,她都屏气凝神。听到孩子的啼哭才敢长舒一口气,要是没声音,她就 吓得只敢推开一个门缝,看看孩子在不在。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过了四个月,樊锦诗实在独木 难支,便将孩子送回了丈夫老家,托人照顾。樊锦诗常说:“我至今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歉疚, 尤其是对孩子。”1986年,樊锦诗终于有了调离敦煌的机会,可她却离不开了。丈夫需要妻子,孩子需要 胃亲,敦煌需要樊锦诗,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她的丈夫彭金章知道妻子对于莫高窟的痴了从 武汉大学

7、调入敦煌研究所的决定,成全了妻子。至此,距离他们结婚已经整整过去了年。彭 金章去世后,平生最不爱接受采访的樊锦诗,.昧荒地参加了朗读者节目。“老彭很喜欢看你们的节目。”这对分居9年、一生风雨同舟的老夫妻,将小我的儿女情长 与敦煌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三)1600多年历史的莫高窟,至今保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这些瑰宝不但面临着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与日俱增的游客更会对窟内的彩塑和壁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樊锦诗 心里着急,A “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万一有闪失.我们就是罪人。”于是樊锦诗萌生 了一个想法: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敦煌石窟得以“永生”2014年“数字敦煌”上线,游客 在电脑前

8、就可以看到莫高窟的清晰全景,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这是樊锦诗带领着莫高窟人, 用12年的时间,在戈壁上创造的奇迹。那时,樊锦诗已经快80岁了。樊锦诗原本是内向、柔弱的性格。然而现在她雷厉风行,说一不一。正是这样的个性, 让她在商业化洪流中第一次挽救了敦煌。彼时,敦煌方面有意对莫高窟进行商业开发,甚至提 出了上市打算,要将莫高窟变成地方的摇钱树。一旦将文物牵扯入利益纠葛,壁画保护将难以为 继。樊锦诗反应迅速,坚决反对这一方案。她率领同事,北京、兰州两头跑。一次次耐心讲解,次次据理力争,终于停止了莫高窟商业化的脚步。她欣慰地说:B “将来我滚 蛋下台的时候.大伙能说句这者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C57年,樊锦诗在黄沙里,在碧空下,守护着敦煌。数年前,樊锦诗与双胞胎姐姐会 面姐妹二人站在一起,姐姐似比她要年轻许多。樊锦诗身着素衣,眉目间已满是风沙吹过的沧 桑。“心里可有心酸不平?”“无怨无悔。”樊锦诗回答。(摘自我心归处是敦煌,有删改樊锦诗先是决定“再也不去了”,后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