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0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0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0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0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0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新课标对于本部分课程内容的描述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亡了辽和

北宋。占据江南的南宋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

在“内容要求”部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通过

岳飞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2.教材内容分析

《金与南宋的对峙》在课本中位于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

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上承第8、9两课所讲的北宋内政以及同周边民族政权

的并立,下启第11课《元朝的统一》。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女真人发迹于黑龙江、长白山地区,

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完成统一,并起兵反抗辽朝的统治,于1115年建立大金

政权,并仿中原制度进行了内政建设,最终1125年灭亡辽朝。在金灭辽之后发

现了宋朝的羸弱,于是趁势攻宋,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

逃建立了南宋,定都临安。南宋初期,军民奋力抵抗金朝军队,岳飞等人收复诸

多失地,取得哪城大捷,但宋高宗和秦桧等统治者主张求和,并杀害了岳飞等人。

宋金实现议和,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正式形成宋金对峙的局面,金朝占据

中原,南宋偏安一隅。因此在课程设计上,一是注重对女真族崛起的讲解,二是

注重对南宋军民抵抗和统治阶层坚持求和之间强烈反差的讲解,理解背后的原因,

突出岳飞等民族英雄收复领土的决心,彰显其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

本课共三目,分别是“金的建立”“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和南宋偏安”。

其中第一目介绍了女真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11世纪末,完颜部阿骨打统一

各部,起兵反辽,建立政权。第二目介绍了宋金联合灭辽、金灭北宋的史事。第

三目介绍了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及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历史。三目内容按时间顺

序,前后相连,贯穿着各族政权的兴衰迭起,同时也贯穿着民族交融的线索,各

族不断交融、不断发展。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了解了宋朝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对宋朝重文轻武、军事孱弱的情况有基本的认知。

能力层面: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可以适

当使用《金史》等古文材料。同时,学生也具有一定分析历史现象背后原因的能

力,可以在引导提示之下,结合所学分析南宋偏安一隅背后的历史原因。

思维层面: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思维仍偏向感性化,因此需要在课程中加入更

多故事以帮助其了解具体的历史情况。同时,学生内在的家国情怀也有助于学生

理解岳飞等民族英雄的动机。

三、教学目标

通过《金史》等文献史料,了解女真族的兴起和金朝的建设,认识少数民族

政权崛起的过程;通过对地图史料的分析,了解宋金对峙的形成过程,认识宋金

对峙背后的历史时空;通过对诗歌史料的运用和南宋偏安多重原因的讨论,了解

宋朝决意求和的原因,同时认识到宋朝能够实现偏安的历史条件;通过岳飞等人

的事迹,认识背后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宋金之战,南宋偏安

教学难点:南宋能够偏安的原因

五、教学立意

以岳飞的《满江红》贯穿整课,借助宋金之间的矛盾,引出金朝的崛起,灭

辽与北宋和南宋偏安这三方面内容。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带领下起兵抗辽建立政

权,并最终灭亡辽朝和北宋,趁势南下之时受到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等人的抵抗,

最终宋金议和,南宋偏安一隅,金朝占据北方,形成对峙局面。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

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教师导入:2023年春节档有一部电影引起了互联网上很大的讨论,或者说是

很大的争议,这就是《满江红》。这部电影具体评价如何我们课上不做讨论,但

不管其评价如何,不能否定的是,这部电影着实使更多人关注到这首《满江红》,

朗诵满江红的音频、关于满江红诗词进行讲解的视频,层出不穷。尽管围绕围绕

这首《满江红》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岳飞历史学界还存在争议,但这首《满江红》

毫无疑问概括并赞扬了岳飞的一生。今天我们就围绕这首《满江红》,回到那个

宋金对峙的时代。

设计意图:以《满江红》电影引出岳飞的《满江红》诗,吸引学生注意的同

时引发学生对这首诗背后时代背景的思考。

环节二:臣子恨,恨何人?

教师提问:岳飞在《满江红》第二节中写道“臣子恨,何时灭”,那么,这里

的恨,恨的是什么人呢?大家通过课前的预习,想必已经知道了,我们来找一位

同学回答一下。

预设回答:金朝。

教师过渡:很好,正是金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金朝是如何崛起的。

出示材料:

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鞋鞫附属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

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

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金史•本纪卷一》

教师讲述:我们首先来看这样一则材料,我们在学习第三课《盛唐气象》时,

学习过一个民族叫做妹鞠,靴鞠族中有一支叫做黑水靴鞫,到了唐末五代时期,

北方的契丹族崛起,占领了部分靴鞫族的生活区域,其中南部的殊帽人臣服于契

丹辽朝,加入了契丹户籍,被称为熟女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女真”,而北部

的靴鞫人虽然受辽朝统治,但没有加入契丹籍,所以被称为生女真。这支生女真

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金朝的祖先,生女真占有白山黑水之地,地理位置上大

致处于我们今天的黑龙江和长白山一带,受制于这样的地理环境,生女真过着游

牧渔猎的生活。比如我们教材上这张女真人像,展示的正是女真人手持弓箭的形

象,窄袖口这一衣着特色也很符合我们对骑射民族的印象。

出示材料:

初,辽每岁遣使市名鹰海东青于海上,道出境内,使者贪纵,征索无艺,公

私厌苦之。

《元史•本纪卷二》

教师讲述:我们刚刚讲到,女真人的生活区域处于辽朝统治之下,因此实际

上女真族也会受到辽的控制与压迫,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海东青”问题,当时

辽地所产的一种珍珠叫北珠,因为外形非常好看,光泽圆润,被世人推崇,北宋

高价买入这种辽地的北珠。辽朝想要大量出口北珠赚钱,就必须依靠海东青捕捉

天鹅,天鹅吃蚌类,身体里有许多没有消化完的珍珠,因此对海东青的数量就产

生了一个巨大的需求,但是契丹生活之地是没有这种鹰的,海东青主要生活在女

真族的白山黑水之地,所以辽朝每年都要女真人献上大量的海东青。这种海东青

生性凶猛,想要活捉更是难上加难,加之每年辽朝使臣来女真族索要海东青时都

是嚣张跋扈,上至女真贵族,下到女真族老百姓,都对辽朝十分厌恶,正所谓“公

私厌苦之”,辽朝的统治很不得民心。

出水材料:

教师讲述:辽朝委派一个女真部落保障海东青的进贡,这个部落,叫做完颜

氏。然而当时的辽朝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完颜部落,出现了灭亡契丹政权

的关键人物。话说一位完颜家孩童,在十岁的时候就展现出惊人的射箭天赋,手

持弓箭连射三发,全部命中了天空中的飞鸟,惊呆了前来办事的辽朝使者。这一

完颜家的孩童,后来统一了生女真部落,在女真族普遍的反辽情绪下,起兵抗辽,

1115年更是建立了女真政权,国号大金,此时已经长大成人的孩童即为金太祖,

其名为完颜阿骨打。

出示材料: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金朝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就农具而言,基本

继承北宋中叶以后的状况,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超过了辽末的水平。在今黑龙

江地区出土的金代农具种类很多,有耕翻工具、收获工具,也有中耕除草工具,

表明当时这一带已有精耕农业萌芽,农耕面积也扩大了。

——《中国东北民族史》

部卒之数,初无定制,至太祖即位之二年,既以二千五百破耶律谢十,始命

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

----《金史•志卷二十五》

1Lxaxa(g)(皇帝)jiL.dag*JiL化bggila(官)

拉*

omolo(孙)(妻)

£里5

羊mskur朋友d3ued3uari(M)

亲nienieri(春)tuwgtuwari(冬)

bolori(秋)(3)

房升tuQgi(云)muduK*学mudur(龙)

胤走

,扎电madari(海)budAbudxa(W)

东为indaxon(犬)

教师讲述:阿骨打在建立金朝之后,开启了金朝的内政建设。请大家结合课

件上的材料和课本内容,回答一下,金朝在建立政权后进行了哪些建设呢?给大

家两分钟的阅读思考时间。

预设回答:发展生产,改革军政体制,颁行文字

教师讲述:很好,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方面,虽然女真族具有一定的

农业基础,但是其技术相对低下。随着金朝对辽的进攻,金朝的领土也越发向南

靠近,逐步进入农业区,开始对自身农业进行改良,学习中原地区农耕技术,一

方面在被占领地继续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女真人利用自己的白山黑水和新掌握的

农业技术发展自身的生产,像我们材料中展示的,正是金代的铁质农具。(一则

材料接一段话)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阿

骨打从“组织形式”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散漫的女真部落形式,改革女真的军政

体制,改良出猛安谋克制,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谋克和猛安翻译

成汉语就是“百夫长”“千夫长”的意思。在猛安谋克制这一新组织形式下,不

管是农业生产还是军事行动,金朝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同时,金太祖阿骨打还颁行了女真文字,统一文字的颁布,也使得金朝内部

各女真部落更加统一,势力迅速发展壮大。而随着金朝势力的发展壮大,其灭辽

吞宋的野心也越来越明显,那么辽宋又是如何面对金朝的进攻的呢?我们来看

《满江红》中的这句“靖康耻,犹未雪”,靖康耻,耻何来?

设计意图:以“臣子恨”这一恨的对象引出女真族的兴起,借助几个故事,

讲述女真族的兴起和大金政权的建立,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环节三:靖康耻,耻何来?

教师讲述: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虽然金朝实力强悍,但不代表辽朝无动于

衷,辽朝也进行过一定的抵抗和讨伐。比如辽天祚帝曾亲率70万大军讨伐阿骨

打。但是,面对兵力超过己方数倍的辽军,阿骨打并没有屈服。为了激励各部将

士,在队伍前,用刀将自己的额头刺破,血流满面,对天哭喊道:“我跟你们一

起起兵,是因为契丹对我们太残酷。因此我们想自己立国。而今天祚帝亲自来了,

怎么办?如果不是人人死战,恐怕打不过辽军。不如杀我完颜氏一族,你们去投

降,可以转祸为福。"女真族贵族和民众本就对辽朝十分不满,现在听闻阿骨打

的激昂演讲,群情激愤,各部落将士一齐朝阿骨打跪下说:“事已至此,一切听

从您的指挥!”于是阿骨打选择一利于坚守的地形,命各部筑深沟高垒,准备对

付辽军的进攻。此时辽都监耶律章嘉奴叛乱,辽军回师平叛。阿骨打率部追上辽

军。因众寡悬殊,他深知兵力不可分散,攻击点不能多,便将部队分为两部,然

后从左右两翼轮番攻击天祚帝所在的中军,辽军溃败而逃。经此一役,辽朝可谓

是内忧外患。

教师讲述;雪上加霜的是,当金朝攻下辽朝的一些领土后,北宋想趁机收复

一些辽所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和金朝建立盟约,共同夹击金朝。在南北夹击尤

其是金朝的猛烈攻势下,辽朝落败,1125年,辽被金所灭。金朝代替辽朝入主幽

云十六州地区。同时,颇为戏剧性的是,虽说辽朝是在宋金夹击之下灭亡的,但

是北宋出兵伐辽的军事行动被辽军打得大败。实际上的宋金结盟,并没有使宋朝

收复领土。相反,北宋对辽作战的失败,暴露了其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

激起了金朝攻打宋朝的野心。于是,金朝在灭辽后不久,就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出示材料:

教师讲述:当时的宋朝,在位的皇帝是宋徽宗,说起这位徽宗,在中国艺术

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艺术天赋极高,成就也是极为丰富,像书法界著

名的瘦金体,就是其发明的。但是,如此一位艺术家皇帝,在治国理政上可以说

是一塌糊涂,朝堂被蔡京、梁师成等奸臣把控,加之北宋长期的重文轻武,积贫

积弱,面对金朝的来势汹汹,北宋军队可谓是不堪一击,迅速败北。以至于金军

试图渡过黄河时,黄河南岸的宋朝驻军都不敢防守,在古代,军队渡河之时通常

都是该军队最为脆弱的时刻,但北宋军队非但没有趁机进攻,反而是立马逃散,

也难怪金军将领感叹“南朝可谓无人矣”。在金军的攻势下,宋徽宗并没有想着

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相反,他选择立即退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宋钦宗。宋

钦宗上位之后难以挽救北宋的颓势,也只能和父亲一样选择妥协。最终1127年,

金朝军队攻破开封,宋钦宗、宋徽宗二人相继被金军掳走,北宋灭亡。父子二人

皆成亡国之君,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中也是极为罕见。而这场对于北宋而言耻辱性

的大败,被称为靖康之耻,由此也就有了岳飞那句“靖康耻,犹未雪”。那么,

这一靖康之耻,最终得到洗刷昭雪了吗?我们来看《满江红》中的另一句“壮志

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设计意图:以“靖康耻”引出金朝灭辽和北宋,讲述北宋抵抗不力,凸显靖

康之耻的严重程度,与下一部分南宋军民的反抗形成对比。

环节四:茹毛饮血者,是何人?

出示材料:

教师讲述:有一句话叫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时候徽宗钦宗都被掳走了,怎么

办?宋钦宗的弟弟赵构这时被扶上了皇位,也就是宋高宗。说起宋高宗,他还是

真和其他皇帝不一样,他特别了解金人的实力,原因就在于他曾经到过金营当人

质,赵构在金营当了25天人质,几度面临生命危险,最终赵构虽得以返回宋朝,

但不久之后便是靖康之耻,开封沦陷。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理论上当一国有人

质在他国时,是不会轻易进攻该国的,但是宋钦宗明知自己的弟弟赵构在金营充

当人质,依然命令宋军夜袭金营,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一经历影响了赵构对金朝

的妥协方向,也影响了后续宋高宗在迎回徽钦二帝问题的决定。在宋朝廷的逃窜

中,H27年,赵构被拥戴为皇帝,带领宋朝余部南迁,历史上称为南宋。

出水材料:

教师提问:宋朝逃亡南方建立南宋之后,朝廷内立马围绕收复失地问题分成

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方势力,这幅南宋画家刘松年所绘的《中兴四将图》中展示

了四位南宋将领:从左到右分别是:岳飞、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其中关于张

俊和刘光世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存在争议,但是岳飞和韩世忠是无可置疑的主战派,

并且二人立下赫赫战功,几度收复宋朝失地,其中岳飞领导下的“岳家军”最为

出名。那么,我们来找一位同学说说他所知道的岳飞的故事。

预设回答:精忠报国的故事

出示材料:

教师讲述:谢谢这位同学的分享,其实呢,根据后世史家的研究,岳母刺字

这一典故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精忠报国这四个字的确高度表现了

岳飞的一生。岳飞率领“岳家军”从鄂州一路北上,收复了众多城市,甚至一度

收复洛阳,最北之处即将收复东京汴梁,更有哪城大捷,振奋军心。除了赫赫战

功以外,岳家军更是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百姓爱戴。一

支士气高涨、军纪严明的军队,对于金朝而言颇为棘手,金军统帅金兀术更是发

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满江红》中一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更是体现出其壮志凌云,斗志昂扬。当然,除了岳家军以外,像韩世忠的部队也

广立战功,在黄天荡之战中,岳飞同韩世忠配合默契,将完颜宗弼率领的金军围

困在黄天荡隘口之内,使其进退两难,同时面对其求和的诱惑,韩世忠和岳飞也

是严词拒绝,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跃然纸上。那么,这样一支战意激昂的部

队,最终实现了洗刷“靖康耻”“臣子恨”的理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其最终结

局,是否“收拾了旧山河”。

设计意图:通过《中兴四将图》引出岳飞等抗金将领,讲述岳飞抗金取得的

成果,与北宋末抵抗不力和南宋朝廷不抵抗的面貌形成对比,突出民族英雄的家

国情怀。

环节五:收不尽的旧山河

出示材料:

次徐相公韵十首•岳飞

宋•行海

战守京河不下鞍,臣图恢复不图官。

十年南渡客头白,万里北征戎瞻寒。

叛桧班师金诏急,留飞赤子泪嗥乾。

可怜身死莫须有,从此王墓未得宽。

教师讲述:这是宋代行海和尚的一首怀念岳飞的诗,诗的最后四句实际上就

揭示了岳飞最后的结局。在岳飞抵达朱仙镇时,一意求和的宋高宗联合秦桧下诏

让岳飞班师回朝,岳飞不得已放弃了收复北方失地的机会返回临安面见皇帝,回

到临安后不久,朝廷便收归了岳飞的兵权最后又因岳飞刚正不阿影响南宋同金的

求和,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处死。而那些北方已经收复的失地,也因岳飞的离去

再度失守,至于被掳走至金军营中的徽钦二帝也早已死在异国领土之上。金朝也

在同南宋的作战时,统治阶层内部发生叛乱,无心继续攻宋,于是宋金议和。最

终,南宋向金称臣,每年提供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对峙局

面正式形成。

教师提问:好了,现在我们讲完了宋金对峙格局形成的全过程,大家很容易

就可以发现其中一个问题:为什么宋朝要求和,岳飞收复北方失地的形势不是一

片大好吗?更何况宋高宗的哥哥和父亲也都在金朝没有回来,为何宋高宗急于求

和呢?给大家两分钟的讨论与思考时间。

预设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过渡:好的,刚刚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从北宋到南

宋,在面对少数民族政权时,似乎永远在求和,和西夏、和辽再到和金,宋朝统

治者能想到的最佳处理方式永远是岁币。即使演渊之战胜利了也要求和,即使岳

飞进军顺利也要求和。不同的皇帝可能有不同的具体原因,比如宋高宗可能会担

心迎回徽钦二帝之后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放弃了收复领土的机会。同时,像秦

桧等奸臣一意求和保自己周全,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也是重要原因。但归根到底是

宋朝崇文抑武的祖宗之法,文人充斥朝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