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密度和种植点配置课件_第1页
造林密度和种植点配置课件_第2页
造林密度和种植点配置课件_第3页
造林密度和种植点配置课件_第4页
造林密度和种植点配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 造林密度和 种植点的配置造林密度的作用确定原则配置形式第1页,共20页。第一节 造林密度的意义造林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造林密度不同关系到今后形成什么样的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指森林的各组成成份的空间分布格式,它是森林植物和环境之间以及森林植物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第2页,共20页。意义:通过调整密度使其始终保持合理的密度1、决定人工林的产量和效益2、调整林分的实质速度密度过大:密度过大:第3页,共20页。第二节 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一、对冠幅生长的作用1.造林初期2.密度大的林分 密度小的林分3.随着密度增加,平均冠幅减小第4页,共20页。二、对树高生长的作用1

2、.不同树种对密度的反应不同 如:耐阴树种 弱顶端优势2.不同立地上对密度的反应不同 如:湿润 干旱3.其作用取决于密度范围4.对林分平均高影响不大第5页,共20页。三、对胸径生长的作用1.通过冠幅而发生作用,冠幅与直径生长成正相关CW=0.6348+0.2481*D2.在有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越小第6页,共20页。四、对单株材积生长的作用1.不同时期影响不一样 幼林: 成林后:2.不同树种对密度的影响不一样 阳性树种: 耐阴树种:第7页,共20页。第三节 确定造林密度原则一、经营目的用材林原则上初植密度应该大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量间伐,调节其密度 大径级:密度小 中、小径材密

3、度大 2.薪炭林薪炭材:密植 第8页,共20页。3.防护林农田防护林与林分结构 (透光系数)有关,疏透结构不宜太大 ;紧密结构大水土保持林:密度大 固沙林:以控制就地起沙为原则4.经济林应以树冠最大发育程度来确定其密度 ,提倡密植第9页,共20页。二、树木的生物学特性阳性树种、生长迅速树种:密度小 如 杨、落叶树 耐阴的、初期生长慢的:密度的 如 云杉、侧柏干形通直、自然整枝良好的:宜稀 ;否则,宜密 如 杉木 檫木 如 马尾松 栎树冠庞大的树种,稀植 ;窄冠树种密植 第10页,共20页。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的造林密度 树 种造林密度(株/亩)树 种造林密度(株/亩)杉 木100300油 松330

4、660柳 杉160200云南松440660水 杉30110侧 柏300660红 松200266柏 木300660马尾松240660水曲柳290440湿地松100150刺 槐160300214杨2030香 椿160200箭杆杨3080大麻黄100167沙兰杨3080毛 竹2035毛白杨3060油 茶7080泡 桐630核 桃1080桉 树100200文冠果80167麻 栋300400三年桐5060樟 树100150千年桐1020楠 木167200乌 桕1520 树5060板 栗1020木 荷200240橡 胶2835落叶松167440漆 树3060第11页,共20页。三、立地条件1.传统观点立地

5、条件好:稀植 立地条件好:密植2.现代观点立地条件好:密植 立地条件好:稀植第12页,共20页。四、经营条件交通不便,劳力缺乏的地区,小径材不能充分利用,培育过程中没有条件间伐,所以应以稀植 交通方便,缺材少林地区,小径材的需要量很大,则稀植 林农间作,稀植 第13页,共20页。五、造林技术与造林密度造林技术措施的加强,可以显著地改善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造林密度也可以小些。第14页,共20页。第四节 种植点的配置所谓种植点的配置是指一定密度的植株在造林地上分布形式。 分布形式的不同,决定着林分立木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意义 第15页,共20页。配置形式: 1.正方形配置其株行距相等。苗木之间的距离均匀,利于树冠均匀地生长发育,是营造用材林的特用经济林较为常用的配置形式 第16页,共20页。2.长方形配置 有利于行间进行抚育和间作 第17页,共20页。3.三角形配置 苗与苗之间的距离最均匀,而且单位面积上株数可以增加15% 适用于平地和不进行间伐的特用经济林 第18页,共20页。4.群状配置形式第19页,共20页。优点: 在造林初期,群内苗木很快郁闭,形成了一个对苗木生长较有利的集团,这种集团对外界的不良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杂草、灌木的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