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储运及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1页
液化天然气储运及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2页
液化天然气储运及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3页
液化天然气储运及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4页
液化天然气储运及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化天然气储运与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马晓茜 廖艳芬(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 摘 要 随着我国对液化天然气 ( LNG) 的大量进口和广泛应用 , LNG的储运和利用过程中安全 性、 环保和经济性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 。文中提出 : 建立描述 LNG涡旋的分形模型 、 描述对流分层和 泄漏扩散的时空混沌模型 、 描述爆炸和轰燃的突变模型 ,以及应用模糊理论 、 人工神经网络 ,结合非线性 理论 ,构造出完整的预测和评价模型 ,实现对 LNG储运常见事故的实时预测和储运系统安全性的智能 化评价 。通过燃气互换性和污染物排放及控制特性的研究 ,得到天然气置换其他燃气的最优方法 ,以及 天然气洁净利

2、用的方法 。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性能和安全性问题 , 获得机组运行安全临界 指数 ,结合运行参数对机组性能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建立优化运行 、 经济调度的模型 ,形成调峰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机组优化运行 、 经济调度辅助决策系统 , 指导机组安全 、 经济运行 。分析 LNG 气化站运行性 能、 燃气轮机电站机组特性 ,建立冷能转化和利用数学模型 , 以及 LNG冷能利用评估模型 , 通过效益分 析 ,经济评价 ,优化 LNG冷能利用系统 ,实现冷能的经济利用 。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非线性问题 燃气互换 调峰发电 冷能利用 人工智能 安全措施 目 前 天 然 气 在 世 界 能 源 结

3、 构 中 居 第 二 位 , 占 24% ,预计将会超过石油而位居第一 。在我国 ,以煤为 主的能源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 已经严重威胁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我国政府已经把调整能源 结构 ,加大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定为能源发展 政策 。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推进 ,我国将形成四川 、 鄂 尔多斯 、 塔里木盆地和海域四个主要天然气基地 , 此 外 ,周边国家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供我国选择利用 , 4 2005 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将达到 320 10 t, 2010 年将 4 达到 2 000 t。随着天然气的到来 , 如何安全 、 10 高 效、 、 清洁 合理地利用天然气 , 成为

4、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的问题 。 在天然气储运前将其液化 , 使其体积缩小到原来 体积的 1 /625 (即液化天然气 LNG) , 是天然气贮存与 输送的一种重要方式 , 我国拟在广东 、 福建 、 浙江建立LNG接收站 。但是 , LNG 储运 、 利用过程中存在以下 ( 1 )在 LNG储运过程中存在着涡旋振动 、 关键问题 : 泄用的关键问题 ,对指导我国天然气的发展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 。1 安全性问题中的非线性机理LNG涡旋 ,是因不同组分密度差异 , 或因氮先蒸发而分层 ,或自动分层后 ,发生的液层间强烈的混合现 ( 象 ,当系统分层平衡破坏 , 形成的“ 翻腾 ” Rollover

5、) , 将引起液体蒸发率剧增和涡旋 1 3 。同时 , LNG站内LNG泵输送过程中的震动也会导致液体流动的振动和混沌 ,已有研究可以说明 LNG分层 、 涡旋 、 振动的原 因 ,但对内部流动 、 混合过程却缺乏数学描述和定量计 算 。LNG涡旋是典型的非线性问题 ,大涡串级成小涡 的过程是典型的分形 , 可用分形理论的间歇性 、 分数 维、 标度指数等概念来描述 ,以利于对涡旋和振动强度 的定量预测 。同时 ,不同密度差形成液体内部对流运 动 ,与大气热对流 ,火灾中烟气羽流等有一定的相似 。 笔者曾研究火灾烟气羽流 , 发现烟气羽流也存在混沌 解43露扩散 、 爆炸燃烧等安全性问题 ,汽

6、化后天然气在管网 中存在腐蚀 、 泄漏 、 爆炸等安全性问题 ; ( 2 ) 替代其他 燃料存在燃气互换性的问题 ; ( 3 ) 天然气燃烧温度高 存在氮氧化物排放问题 ; ( 4 ) LNG 发电机组调峰运行 存在安全与经济性问题 ; ( 5 ) LNG冷能利用问题 。目 前 ,我国 LNG工业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 LNG储运和利3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0474034) 。,目前正尝试采用混沌学来描述 LNG 内部对流 ,对这一非线性动力系统的运动状态和规律作出定量的 判断 。 在考虑 LNG储运安全性时 ,还应充分考虑到贮存 和装卸时 ,若 LNG意外泄漏或溢出

7、, LNG急速气化 、 扩 散 ,并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 、 易爆的混合气体 。气化后364液化天然气储运与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2005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形成浮力羽流 ,气态天然气浮 力羽流不断卷吸周围的大气从而出现卷曲及剧烈的紊 乱 ,还可能引发火灾 ,因而研究泄漏液化气体在空气中 的扩散过程 ,了解空间位置各点的速度和浓度分布 ,对 于随后的火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当盛有具有一定压 力 LNG的储罐失效时 , 或处于外界火灾环境时 , 很可 能发生沸腾液体膨胀蒸汽爆炸 ( BLEVE ) 现象 。同时 LNG产生“ 翻腾 ”引起液体蒸发率剧增 , 加剧 BLEVE , 5 7 的发生

8、 。另外 ,泄露扩散后的可燃气 ,达到可燃浓 度界限时 ,在一定温度下 , 或遇到明火会形成轰燃 , 继 而形成难以控制的火灾 。 蒸汽爆炸和轰燃发生 、 发展的相关因素很多 ,具有 不连续性和突变性 。要理解蒸汽爆炸 , 则必须了解高 压 LNG在加热和突然降压过程中的行为 ,由于蒸汽爆 炸和轰燃可能在毫秒数量级的时间内发生 ,所以 ,对蒸 汽爆炸和轰燃现象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困难 。突变理论 是一种拓扑数学理论 , 能直接处理多相关因素的不连 续性的问题 , 特别适用于内部机理未知系统的研究 。 8 作者曾用突变论预测森林火灾发展和轰燃 , 故此拟 用突变论来研究蒸汽爆炸和轰燃现象 。 LNG

9、对流分层的混沌 、 涡旋的分形 、 LNG 泄漏扩 散的时空混沌 、 储罐失效的 BLEVE 现象以及泄露可燃 气的轰燃模型研究内容包括 : 研究 LNG分层的物理特 性 ,找出与分层相关的影响因子 ; 运用质能守恒基本定 律建立描述涡旋现象的偏微分方程 ; 结合经验公式 ,考 虑羽流运动时的卷吸量 ,对 LNG的浮力羽流建立流量 计算方程 ; 考虑不同液体蒸发率下的系统势函数 ; 进而 用分形理论 、 混沌理论和耦合映象格子模型研究涡旋 的发展过程和 LNG浮力羽流的时空混沌行为 ,用突变 9 论来研究 BLEVE 现象和轰燃现象 。 其研究方法是 : 将甲烷和氮气等不同组分的气体 混合 ,

10、得到不同特性的天然气 ,在低温和一定压力下使 其液化 (或直接用液化天然气 ) ; 利用精确 PVT 实验 台 ,得到 LNG的 PVT物化特性和相平衡特性 ; 以不同 密度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分层 、 涡旋的模拟介质进行实 验 ; 观察并用高速摄像机捕捉透明试验槽内各层的自 然对流流型 、 层间混合流动图像 , 作为图像识别的依 据 ; 通过测量蒸发量的变化来分析侧壁和底部加热量 、 各层密度差对涡旋的影响 ; 同时在透明试验槽中安放 浮球以观察涡旋导致振动的频率的变化 , 从而找出分 层液体界面扩散 、 层间流动 、 混合 、 涡旋以及蒸发的普 遍规律 ; 结合图像识别和数值模拟导出 LNG

11、分层 、 涡 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采用带观察窗的冲击管 , 液 体突然暴露在大气压下 , 用高速摄影和压力传感器观 察发生的情况 ,显示实验中压力变化情况 ,分析压力波对容器灾害性失效的影响 。利用透明试验槽的不同位 置开孔来研究引发的轰燃现象 ,用热线风速仪测速度 , 测量浮力羽流的运动情况 , 分析 LNG 泄漏 、 扩散的浮 力羽流的混沌行为和 BLEVE 现象 。取若干种不同的 液化天然气 ,在不同空气温度 、 湿度条件下 , 进行轰燃 实验 ,用红外热像仪测温度 , 观察轰燃的现象 , 用之检 验突变论数学物理模型 。 由于 LNG储运中存在着涡旋振动 、 泄露扩散 、 爆 炸燃

12、烧等隐患 ,有必要对其储运系统安全性进行预测 和评价 。最为常用的预测预报方法是阈值法 , 这种方 法尽管较为简便 ,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感器的灵敏 度 ,且易受偶尔出现的其它信号的干扰 。近年来计算 机的发展可以将系统变化历程与事先储存的 、 由模拟 实验得到的信号变化历程进行比较 ,作出发生 、 发展的 判断 ,形成了过程法 。将多维传感信号或数值模拟的 结果与参照模式对比 , 以实现正确的识别与分类是过 程法的关键 。由于 LNG危害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性 、 多变性 ,实际探测信号或数值模拟结果往往难以与给 出模式完全吻合 ,这就要求模式识别过程具有较强的 模糊类比 、 识别和容错能力

13、。模糊理论与人工神经网 络 (ANN ) ,具有样本自学习能力 、 高容错性的特征 , 是 实现复杂模式分类与辩识的有效工具 。国内外已有不 少学者用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燃烧问题 , 获得了较好 的结果 ,笔者也曾提出将人工智能用于森林火灾的预 测 10 。但是将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网络有机结合 , 应用于 LNG的分层 、 涡旋 、 水击 、 扩散 、 爆炸 、 轰燃现象 , 尚未见诸报道 。 其研究方法是 : 通过实验 、 数值模拟 、 调研得到大 量有关 LNG安全性的基础数据 , 从检测数据 、 贮存信 息中提取特征变量 ,选择智能化程度高的信息处理技 术 ,构造神经网络和模糊识别模型 ,

14、 并与 LNG分层和 涡旋的数学模型和分形模型 、 耦合映象格子模型 、 浮力 羽流混沌模型等混沌学模型 , 爆炸和轰燃的突变模型 有机结合 ,构造具有较强分类与容错 LNG安全系统的 预测 、 评价模型 。并用调研所得的 LNG事故现场数据 及实验室实验结果 ,验证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并不断修 正、 完善模型 。LNG汽化后进入管网 , 也存在管道腐蚀 、 泄漏 、 燃烧、 爆炸等安全性的问题 , 也宜根据管网特点 , 参考上 述方法 ,加以评价 、 监测和预警 。2 燃气互换性问题作为燃料 , 天然气具有发热量高 、 碳氢比低 、 硫含 量低 、 辐射系数低等特点 ,其物性均对燃烧过程产生

15、影 响 ,其中发热量和火焰传播速度将决定气体燃料的燃第 34 卷 5 期 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365烧状况 。与煤或油作原料的城市煤气相比较 , 天然气 发热量高 ,燃烧速度慢 ,因此由燃烧器流出的天然气 空气混合物太富 ,需要进一步用空气稀释 ,所以天然气 火焰属于扩散型火焰 ,它包含一个内焰和外焰 ,外焰的 加热作用不仅使处于内焰的燃料 - 空气混合物可燃性 极限变宽 ,而且增加了混合物的燃烧速度 ,外焰的加热 作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降低 ,则内焰稳定性也降低 。 燃气互换性问题在国外研究已有一定历史 , 在我 国则是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才起步 , 目前世界上最有 影响的燃气互换性判

16、定方法是美国燃气协会 ( AGA ) 11, 12 判定方法和德尔布 (Delburge )判定方法 。 在天然气置换工程方面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 经费 : 法国天然气转换工程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分期 进行 ,将某一地区的管网分成若干小区 ,在调查小区管 网系统的基础上 ,确定需切断和增设的管道 、 调压器 、 阀门以及要替换的不适合天然气的管道和调压装置 。 日本大阪煤气公司的天然气转换工作是从 1975 年开 始 , 1990 年才全部完成 。其步骤是 : 先对原有输配管 网进行全面调整 ,在管网的适当地点设置转换天然气 的放散孔和测压孔 ,并在转换时及时调整调压器出口 压力

17、等 ,然后对原有人工燃气燃具进行全面调整 ,通过 试验提出各种燃具改用天然气后的调整措施 。 国内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北京 、 天津 、 沈 阳等城市进行了小规模的天然气转换 , 以后力度不断 加大 ; 1999 年开始 ,济南利用中原油田天然气 ,开始对 原焦炉煤气用户进行转换 , 上海利用东海天然气实现 了浦东地区天然气化 , 并逐步向浦西地区延伸 。北京 的天然气转换工作分成区域调整和大规模转换两个阶 段 。区域调整阶段主要是调整天然气 、 人工燃气两个 供应区域范围 ,为下一阶段做好气源 、 管网以及置换方 法做准备 。上海浦东天然气转换工程从 1999 年开始

18、 , 燃具改造主要包括开关 、 、 喷嘴 燃烧器的调换 。转换区 域的划分则为 2 000 15 000 户 /区 , 小区转换周期为 7 天 。除单位用户的特殊要求外 ,民用灶具 、 热水器转 换从管网转换开始 ,灶具的两个燃烧器同时完成改装 , 浦东地区天然气转换花了一年半时间 , 共转换居民用 户 329 729 户 , 总投资 23 737 万元 , 折合约为 800 元 / 户。 在广东省 ,以广州市为例 ,广州现共有人工燃气用 户约 67 万户 , 2006 年 LNG抵穗时 , 预计有用户 80 万 户 ,按“ 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初步设计书 ” 广州 和“ 市天然气置换初步方案

19、 ” 计划 , 广州市将采用分区分 片置换方式 ,将广州市现有燃气管网分为 103 个片区 , 每个置换片区用户数为 5 000 9 000 户 , 分 5 年完成 置换工作 。需增补阀门 42 个 ,增补管道 9 885 m ,总投资约 41 600 万元 。 由此可见 , 天然气转换是一个投资大 、 耗时长 、 涉 及面广的大工程 ,为保证转换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有必 要研究天然气与多种燃气的互换性能 , 进行天然气燃 具燃烧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优化燃气置换工程 ,以 缩短置换时间和费用 。其研究方法是 : 通过实验获得 基准气和置换气的离焰指数 、 回火指数 、 黄焰指数 , 在 燃

20、气互换性理论和燃烧试验的基础上 , 获得一系列燃 气互换性指数和判别准则 。对不同天然气燃具进行燃 烧特性和排放实验研究 , 研制适合天然气高效低污染 燃烧的燃具 ,分析原燃气管网 、 气源特性 , 提出天然气 置换其他燃气的最优方法 。3 NO x 的生成与控制广东省天然气除用于燃气联合循环发电外 , 一部 分将用于工业锅炉 , 工业炉窑 , 生活锅炉和民用燃具 。 在天然气的推广应用中 , 必须注意 NOx 的排放问题 。 在燃烧过程中生成 NOx 的途径主要有 : 燃料型 、 热力 型和快速型等三种形式 。热力型 NOx 是燃烧时空气 中的氮和氧在高温下生成的 NOx 。快速型 NOx

21、是燃 烧时在碳氢化合物过浓时 , 产生的烃 ( CH i ) 等撞击空 气中氮分子而生成 CN 和 HCN ,然后再被氧化成 NOx ; 燃料型 NOx 是燃料中的氮化合物经热分解和氧化反 应而生成的 NOx 。当燃烧温度超过 1 500 ,热力型 时NOx 将起主导作用 。在天然气燃烧过程中 , 温度以及 CH i 浓度是 NOx 排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天然气燃烧温度高 ,这将造成热力型 NOx 的大量生成 。若炉内 气氛组织不当 ,也会造成快速型 NOx 的生成 。 目前在烟气净化技术中 , 对 NOx 的控制主要有选 择性还原反应和非选择性还原反应 , 这类技术投资与 运行费用都较高

22、 ,一时难以推广应用 。目前得到较多 应用的是向扩散燃烧的燃烧室中喷射一定数量的水 , 或降低最高燃烧火焰温度 , 从而控制 NOx 的排放 。但 该方法不仅会增大水处理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 还 会使机组热效率下降 1. 8% 2. 0%左右 。因此 ,宜采 用低 NOx 燃烧技术 , 采用串联 、 分级等方法调节燃料 和空气的配比 ,组织合理的温度场 ,在炉膛内降低 NOx 的生成或使生成的 NOx 部分还原成氮气 。 其研究内容主要为 : 研究不同温度场 、 动力场分布 对 NOx 生成的影响 , 开发燃天然气的低 NOx 燃烧器 ; 研究高温空气燃烧机理 ; 烟气再循环燃烧机理 ;

23、天然气 与生物质共燃的低 NOx 生成机理 ,为低 NOx 燃烧提供 新的途径和技术方案 13, 14 。4 调峰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366液化天然气储运与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2005从澳大利亚引进到广东的 LNG将有 70%用于发 电 。燃气 - 蒸气联合循环发电是 21 世纪发电循环的 主要方式之一 , 燃用天然气电站的热效率高达 58% , 比燃煤蒸汽轮机电站高出 16 个百分点 ,因此发相同电 量可大量节约燃料 。按 500 MW 计 , 若年运行小时为6 000 h,则年节约标准煤约 24 10 t。燃气轮机发电4增加发电能力 15%至 20%以上 。 在进气冷却设计上有两点需优先

24、考虑 : ( 1 ) 由于 燃气轮机进气温度愈低 ,汽轮机发电容量愈高 ; 进气温 度变化愈小 , 发电容量愈稳定 , 所以设计合理的 LNG 冷能转化和管道系统 , 保证进气冷却系统所能达到的 进气温度范围及供应的冰水温度稳定是进气冷却设计 的一个主要问题 。 ( 2 )压气机进气温度是决定燃气轮 机性能的关键参数 ,一般只将进气温度冷却至 4. 5 。 由于空气流经进口管路和压缩机时 , 截面积改变流速 增加 (压力降低 ) 和管壁摩擦压降都会造成温降 。过 低的进气温度将导致空气进入压缩机第一级叶片时温 度低于 0 ,冷凝水形成小冰块 , 将损坏压缩机叶片 , 因此 ,压缩机进气温度必须

25、要有一个最低温度限制 。 另外 ,由于进气温度低于露点产生的冷凝水 ,需要通过 除湿过程收集和排放 , 防止夹带在冷空气中进入压缩 机。 研究方法 : 选择适当的热力性质状态方程 ,结合我 国各地区 LNG使用统计资料 , 对 LNG 冷能进行潜力 预估 ; 分析燃气轮机电站机组性能和运行状态 , 基于LNG接受站 、 增压站 、 气化站压力 、 温度 、 处理量等参有极大优点 : 效率高 、 污染小 、 机组重量轻 、 体积小 、 运 输安装方便 、 占地小 、 基建期短 、 单位投资小 、 用水量 小 ; 启停运行灵活 ,可靠性高 ; 可作为基本负荷 ,亦可作 为调峰机组承担电网调峰和应急

26、事故之用 。 但是 ,由于天然气价格较贵 ,发电成本成为制约联 合循环发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故有必要研究这类 机组的能耗问题 。特别是这类机组多用于调峰 , 须研 究其优化运行与经济调度的问题 。目前 , 火电机组电 负荷分配大致采用了下面几种求解技术 : 等微增量法 、 线性规划法 、 非线性规划法 、 动态规划法和智能优化算 法 15, 16 ,目前这些方法多用于燃煤机组 , 关于大型燃气机组还没有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另外 , 调峰低负荷 运行时由于小容积流量工况 , 可能引起燃机和汽轮机 末级鼓风工况 、 颤振等安全性问题 ,启停调峰也存在热 应力 、 热膨胀 、 低周疲劳和寿命损

27、耗等安全性问题 , 需 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寻求解决方案 。 其研究内容集中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优化运 行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经济调度和调峰机组安全 性问题上 。研究方法 : 对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 电机组性能 ,启停 、 调峰低负荷运行时热应力 、 热膨胀 、 低周疲劳和寿命损耗等安全性问题进行研究 , 获得机 组运行安全临界指数 ; 进行燃气轮机 、 余热锅炉 、 蒸汽 轮机三个系统中各运行参数对机组性能影响的敏感性 分析 ,建立优化运行 、 经济调度的模型 , 形成调峰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优化运行 、 经济调度辅助决策系统 , 指导机组安全 、 经济运行 。数 ,结合管道系统

28、,建立冷能转化数学模型 ; 根据燃气 发电机组发电量 、 发电效率 、 燃料流量 、 进气温度 、 排气 温度 、 烟囱排气温度等运行参数 , 以及当地气候条件 , 建立冷能利用数学模型 ; 联合冷能转化和利用模型 ,分 析导入 LNG冷能于发电厂进气冷却系统后 ,发电系统 所能产生之效益提升 ; 对 LNG冷能运行中的低温安全 性问题进行研究 ,获得系统运行的安全指数 ; 通过效益 分析 ,经济评价 ,建立进气冷却的优化模型 , 指导系统 经济 、 安全运行 。LNG冷能除了用于燃气轮机的进气冷却外 , 还可以用于 : 利用其密度较高直接膨胀做功 , 驱动发电机 ; 冷却蒸汽动力循环中的冷却

29、水 ,提高凝汽器真空 ; 空气 分离 ,提高空分装置液化率 , 降低空分装置压力 ; 制取 液化二氧化碳和干冰 ; 低温破碎和粉碎 ,大多数物质在 低温下失去延展性 ,变得很脆 ,易于破碎 ; 空调 、 蓄冷装 置、 冷冻冷藏仓库 。 LNG 冷能的利用研究的内容在 于 : 技术经济分析 ,选择适当的方案 ; 安全性评价 ; 低温 传热理论分析 ; 系统热力计算及优化设计 ; 换热器的改 进 。如 : 用于冷冻冷藏库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冷 冻库传热理论分析 、 管道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换热器的 改进 ; 液化空气则需要考虑安全性 , 设计二次冷媒回 路 ,利用 LNG与二次冷媒热交换 , 再由二

30、次冷媒将冷 能传输于所需要的冷冻盘管 。5 LN G冷能利用LNG通常以管道或轮船越洋输送 , 其温度降低到 - 162 , 密度为 425 kg /m 。在进入接受站后 , LNG3必须气化成天然气 (NG)之后才能使用 ,在气化过程中 产生了相当丰富的冷能 ,有效回收与利用这部分冷能 , 应用于实际工程 , 存在极大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 。 特别 ,近年来我国电力供给紧张 , 进入夏季后 , 大量的 商业建筑空调系统与工业用电需求导致尖峰用电暴 增 ; 燃气发电在电力结构中通常扮演着尖峰发电 ,但在 气温偏高时 ,燃气轮机发电能力将大幅劣化 ,无法达到 设计条件下的容量与出力 。此时 ,若

31、能将 LNG冷能转 化为冰水泵至燃气轮机空气进口端 ,进行进气冷却 ,可6 可行性分析第 34 卷 5 期 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367I, et al The World s Worst Industrial Acciden of the 1990 s .( 1 ) 液化天然气在输运和储存中存在着强烈的非6 Kham F.线性过程 ,运用分形理论可以对分层湍流乃至涡旋的 间歇性 、 分数维 、 标度指数得到很好的描述 ; 耦合映象 格子模型可直接利用已有的一些混沌理论的成果 , 实 现并行计算 ,对液化天然气泄漏扩散过程中的时空混 沌行为进行定量分析 ; 利用突变论可以对液化天然气 的爆炸 、

32、 轰燃发生状态的突变 ,具有状态不连续特点的 现象进行很好的描述 。同时 , 模糊理论和人工神经网 络相结合能有效处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 基于样本提 取规律并实现高容错性的模式分类与识别 , 模糊神经 网络是解决液化天然气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非线性 问题预测这一高度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 。 ( 2 ) 通过燃气互换性理论研究和燃烧试验 , 总结 燃气互换性指数与判别准则 , 结合不同天然气燃具燃 烧特性和排放实验研究 , 可以研制适合天然气高效低 污染燃烧的燃具 ; 同时 , 通过分析原燃气管网 、 气源特 性 ,提出天然气置换其他燃气的最优方法和设计路线 , 可以优化燃气置换工程 ,缩短燃气

33、置换时间和费用 。 ( 3 ) 研究不同温度场 、 动力场分布对 NOx 生成的 影响 ,开发燃天然气的低 NOx 燃烧器 ; 结合研究高温 空气燃烧机理 ; 烟气再循环燃烧机理 ; 天然气与生物质 共燃的低 NOx 生成机理 ,可为低 NOx 燃烧提供新的途 径和技术方案 。 ( 4 ) 通过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性能和安 全性问题研究 ,获得机组运行安全临界指数 ,结合运行 参数对机组性能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建立优化运行 、 经 济调度的模型 ,形成调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优化 运行 、 经济调度辅助决策系统 , 可指导机组安全 、 经济 运行 。 ( 5 ) 统计我国各地区 LNG

34、使用资料 , 进行 LNG 冷能潜力预估 ; 分析 LNG 气化站运行性能 、 燃气轮机 电站机组特性 , 建立冷能转化和利用数学模型 , 以及 LNG冷能利用评估模型 , 通过效益分析 ,经济评价 , 优 化 LNG冷能利用系统 ,实现冷能的经济利用 。参考文献1 鲁雪生 , 汪顺华 . 关于 LNG 安全贮存的若干问题 J . 深冷技术 , 2001, 6: 12 14 2 Hyokim , et al Predication of Rollover Phenomenon in Pyeony Taeg LNG . Receiving Term inal C , LNG 11 Confere

35、nce Proceeding, B irm ingham , U. K , 1995 . 3 林文胜 , 顾安忠 , 李品友 . 液化天然气的分层与涡旋研究进展 J . J , Process Safety p rogress, 1999, 18 ( 3) : 135 145 7 , 张一先 , 王剑春 . 液化石油气储槽两次爆炸事故的不确定 杨 海性影响分析 J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 2002, 21 ( 3) : 156 160.8 杨景标 , 马晓茜 . 突变论在森林火灾中的应用 J . 工程热物理学报 , 2003, 24 ( 1) : 169 1729 马晓茜 . LNG储运安全性问题的非线性机理及其智能评价 , 天然气工业 , 2003, 23 ( 6) : 123 12610 马晓茜 ,管 . 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及智能预测 J , 林业科技 , 霖 2000, 25 ( 6) : 31 35 11 姜正侯 等编著 . 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