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课件_第1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课件_第2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课件_第3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课件_第4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近现代音乐一、传统音乐新发展(一)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很多生动的反映时代和群众生活,反映我国早期工人迫切要求解放的愿望,歌颂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的新民歌。提起哥哥走西口矿工苦等(二)说唱音乐出现了新曲种和流派 北方鼓词(京韵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等) 南方弹词(苏州弹词、杭州说唱、浙江鼓词、小热昏、四川弹音)京剧盛行,居全国剧种之首器乐:鼓吹乐、吹打、丝竹、锣鼓 代表: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

2、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代表人物:刘保全、白凤鸣、骆玉笙 欣赏:京韵大鼓 江苏省苏州市的一种汉族戏曲艺术。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第一人称的角色。角色较多吸收借鉴戏曲的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评点。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欣赏:苏州弹词代表:苏州弹词二、学堂乐歌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

3、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等主要内容: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富国强民”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符合了当时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要求艺术教育家、一代高僧李叔同由一个浊世公子,到留学生、艺术教育家、最会成为了历代高僧的弘一大师,早年才华横溢,在艺术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为人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了。他虽避世绝俗,而无处不尽人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是他的多才多艺和认真的精神。他一生做人凡事认真而严肃。他要学一样就要象一样,要做什么就要象什么。代表作:送别、祖国歌、清凉歌集

4、等。 创作歌曲赏析送别电影城南旧事插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萧友梅萧友梅(18841940)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27年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1929年改建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由他主持校政。他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为创立和发展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作出重要贡献。国立音专的成立,使西洋古典音乐得以比较系统地介绍,并培养了第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

5、音乐工作者,如贺绿汀、吕骥、丁善德、江定仙、钱仁康、周小燕等萧友梅在音乐创作和音乐学方面也有显著成绩,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1916,为中国第一部重奏作品),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等100多首声乐作品。三、工农革命歌曲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组织工人参加革命运动,从而产生了反映工人革命意志的革命歌曲,标志着新兴无产阶级音乐文化的兴起。1930年左翼文艺活动开始,我们第一批革命音乐家陆续成立了许多左翼音乐组织,创作了大量群众歌曲,代表革命音乐家有:田汉、聂耳、吕骥、张曙、任光、孙慎、麦新、贺绿汀、洗星海等。抗战时期,出现了很多抗战宣传

6、团体,创作了大合唱、秧歌剧、歌剧等。黄河大合唱、白毛女赏析毕业歌 故事片桃李劫主题歌 田汉词 聂耳曲 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毕业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毕业会聚一堂时唱的,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这首歌起了提示影片的主旨,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救亡战场的作用。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喜爱。在我国革命战争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

7、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 巨浪不断的增涨!同学们 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黄河大合唱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6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1928年,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1931年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 由于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巨大贡献,后来他蠃得了“人民音乐家”的称号。 1935年毕业回国,积极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及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

8、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到1938年,创作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

9、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八个乐章序曲(管弦乐)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演唱形式齐唱是指一个歌

10、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独唱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叫独唱。重唱和对唱重唱是指二至四人各人唱各自不同旋律,也就是唱多声部歌曲的演唱形式。有男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女声二重唱和由三个或四个声部组成的三重唱、四重唱等。对唱则是由两人演唱,一般采用问答式的相互呼应的单声部进行,有时也出现二声部的重唱因素。分为男女声对唱,男声对唱,女声对唱等形式。合唱指多声部的群唱。男女声分四个声部的叫混声合唱;男声多声部群唱叫男声合唱;女声多声部群唱叫女声合唱;童声多声部群唱叫童声合唱。表演唱演唱歌曲时,边唱边做动作,这种有动作表演的演唱,称为表演唱。轮唱将许多人分成两个或三个、四个声部,各声部

11、相隔一定的拍数,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称为轮唱。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磅礴的气势、紧张的情绪、近似呼喊的音调,描绘了黄河船夫迎着惊涛骇浪顽强地驶向彼岸的动人画面。 音乐素材吸取了北方民歌和船夫号子的某些音调和节奏。这个动机贯穿全曲,经过发展、变化,使音乐具有坚毅、勇敢、奋进的特征。在演唱上采用了领唱、合唱的形式,造成了一呼百应,锐不可挡的气势。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歌词)咳哟!划哟乌云啊,遮满天!波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浪花啊,打进船!咳哟!划哟伙伴啊,

12、睁开眼!舵手啊,把住腕!当心啊,别偷懒!拼命啊,莫胆寒!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哟!划哟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咳哟!咳哟!哈哈哈哈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心啊安一安,气啊喘一喘。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咳!划哟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歌曲以热情、自豪、悲壮的感情,抒发了“站在高山之巅”鸟瞰黄河时,感慨万千的情怀。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开始部分是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线起伏较大的

13、音乐主题。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度,更加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五千年古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赞颂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性格。第三乐段音乐,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浩浩荡荡的黄河和具有黄河一样坚强性格的英雄儿女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深刻生动地表达了对黄河和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展示伟大民族像黄河一样,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朗诵)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崇高!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独唱)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

14、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这是一首长诗。由远及近的叙述了历史上黄河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海盗日本侵略者在黄河两岸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15、的惨景。全诗洋溢着真切的情感、悲壮的气氛和凛凛正气。气魄雄传,感人至深。伴奏部分的曲调,具有波涛翻滚的形象,它既是诗的背景的描绘,也是根据诗的内容在情绪上的渲染和补充,可谓两相交映,相得益彰,形象地展现了抗日烽火遍地起的雄伟画面。(朗诵) 黄河!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我们要在你的面前,献一首长诗,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朗诵,乐队伴奏) 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跳跃着,像一条飞龙, 日行千里,注入浩浩的东海。 虎口龙门

16、,摆成天上的奇阵; 人,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 就是毒龙,也不敢在水底存身。 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 象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 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 它呻吟着,震荡着,发出十万万匹马力, 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合唱)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记述了黄河两岸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这段曲调,委婉、秀丽、优美、亲切,描绘了黄河两岸沃土千里,两岸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的和平生活景象。第二乐段以缓慢的速度,低沉、悲愤的情绪,描绘了由敌寇的侵略、国土的沦丧,

17、黄河两岸人民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惨景。第三乐段可以看作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更为徐缓的速度,如泣如诉的歌腔,使无限痛苦、悲愤的情绪更充分地表现出来,在人们心中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朗诵) 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天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合唱) 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 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 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 奸淫烧杀,一片凄凉; 扶老携幼,四处逃亡; 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 黄水奔流日夜忙, 妻离子

18、散,天各一方!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曲调是吸取山西民歌的音调写成的。以问答的形式,采用不同的调式对比,通过两位流亡在黄河边上的老乡共抒胸臆,反映了千百万流亡群众共同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们决心拿起武器参加游击队与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情景。 (朗诵)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是,我们难道永远逃亡?你听听吧,这是黄河边上,两个老乡的对唱。 (甲)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乙)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 (甲)我问你,在家里,种田还是做生意? (乙)拿锄头,耕田地,种的高梁和小米。 (甲)为什么,到此地,河边流浪受孤凄? (乙)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无消息

19、。 (甲)张老三,莫伤悲,我的命运不如你! (乙)为什么,王老七,你的家乡在何地? (甲)在东北,做生意,家乡八年无消息。 (乙)这么说,我和你,都是有家不能回! (甲/乙合及混声合唱) 仇和恨,在心里,奔腾如同黄河水! 黄河边,定主意,咱们一同打回去! 为国家,当兵去,太行山上打游击! 从今后,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第六乐章黄河怨(独唱)女高音独唱音调悲愤缠绵,感情深沉强烈。它通过沦陷区一个妇女的悲惨遭遇和痛不欲生的控诉,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哭诉了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是用血和泪在唤起人们拿起武器,投入神圣的抗日救亡战争。 曲调吸取了陕北民间哭腔的某些特点,委婉悲凉,痛切感人。(朗诵)

20、 是的,朋友!我们要打回老家去!老家已经太不成话了!谁没有妻子儿女,谁愿意遭受敌人的蹂躏?亲爱的同胞们,你听听,一个妇人悲惨的歌声。 (独唱)风啊,你不要叫喊! 云啊,你不要躲闪! 黄河啊,你不要呜咽! 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冤。 命啊,这样苦! 生活啊,这样难! 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 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 我和你无仇又无冤, 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狂风啊,你不要叫喊! 乌云啊,你不要躲闪, 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 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怀中, 洗清我的千重愁来万重冤! 丈夫啊,在天边! 地下啊,再团圆! 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得这样惨!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算!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

21、!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齐唱、轮唱)以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的节奏,振奋人心的旋律,刚毅、自信,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有力的乐句,使歌曲雄伟、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曲调吸取了广东民间狮子舞的某些音调和民间打击乐的节奏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朗诵)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22、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终曲)非常宽广的怒吼的形象。它排山倒海,惊天动地,显示出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巨大的车量,召唤着全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破晓而战斗。听啊,珠江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啊!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你战斗的警号吧! (合唱)怒吼吧,黄河! 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 向着全世界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啊,五千年的民族,

23、苦难真不少! 铁蹄下的民众,苦痛受不了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 你听: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 珠江发出了英勇的叫啸; 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 啊!黄河! 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 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矛盾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是船夫与险滩、急浪的搏斗 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 但二者是相呼应的,即通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进而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得以解决作了铺垫。 整个作品就在于展示这个矛盾(黄水谣)、激化这个矛盾(黄河怨)、解决这个矛盾(保卫黄河)。 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 贺绿汀(1903年7月20日1999年4月27日)贺绿汀,名楷,号抱真,中国湖南邵东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历任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