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高鸿业5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 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史1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二战20世纪60年代末) 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今) 2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标及其政策工具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就业失业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2、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持续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的价格水平33、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工具1)财政政策

2、: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指政府的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有关政策的总称。政府支出是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买,政府支出会影响到一国经济的总支出,进而影响到一国GDP水平。税收是支出的来源。4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能够影响到许多金融变量和经济变量,如利率、股价、房地产价格、汇率等等。 通过学习,了解政府的干预政策;并能根据经济情况,预期政策变动。5三、宏观、微观经济学对比1、研究

3、对象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所考察的是影响众多企业、消费者和工人的因素2、分析方法考察许多个量分析无法研究的经济现象合成谬误:微观适用,宏观则未必正确6四、参考书目1、教材类: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宋承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二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王秋石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3版)宏观经济学(第四版),美 曼昆著,梁小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宏观经济学(第7版),美 多恩布什、费希尔著,范家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6版李庆云等校译)7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杰弗里萨

4、克斯等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英布赖恩斯诺登等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三联书店、北大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2001年2版8宏观经济学,美詹姆斯 K 加尔布雷思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经济学解说,英蒙德尔等著,胡代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92、普及读物宏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著,三联书店2002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美利维著,刘立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宏观经济学 基本经济学概念,(美)西奇尔等著,中东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

5、版社1984年11月103、学习指南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张云峰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胡维熊、张德远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宏观经济学解析,钟茂初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6月宏观经济学习题,蔡继明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114、经济学辞典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简明西方经济学辞典,郝万禄、刘智勇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3月西方经济学大辞典,胡代光、高鸿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

6、月市场经济学大辞典, 赵林如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西方经济思想库,栾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12五、本学期讲授安排CH1 国民收入核算(5)CH2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CH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7)CH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7)CH5 失业与通货膨胀(6)CH6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8)CH7 宏观经济政策(6)13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史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1、基本框架: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置; 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换言之

7、,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 142、主要依据1)萨伊定律:前提:自由竞争和充分就业;货币对经济没有影响。内容: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整个经济不会出现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152)利率灵活变动性:利率取决于资本的需求与供给0rS=S(r)I=I(r)I、SI=Sr0163)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灵活变动的价格,使得商品市场出清。劳动力市场也是由于工资的灵活变动自发实现均衡,没有失业,个别失业仅是自愿或自然失业。提倡“自由放任”经济173、货币市场:货币对实际经济没有影响1)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式MV=PY货币数量变化只影响价格水平2)货币面纱论:货币对实际经济没有影响,

8、货币作用微小古典二分法即经济分为实际经济和货币经济。184、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总结古典经济学家深信“萨伊定律”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在此前提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价格、工资会适应市场上下波动,且任何生产同时创造出等量的需求,所以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为止,这也是古典经济学家无法创立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局限性所在。 19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1、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1)凯恩斯论萨伊定律凯恩斯反对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他认为,完全相反,“需求会创造出自身的供给” ,提出“有效需求”原理。2)驳斥利率自由变动确保储蓄等于投资 凯恩斯不赞同古典理论的观点:利率的

9、自由变动可以确保储蓄等于投资。他强调人们储蓄和投资有许多原因,而不仅仅只有利率这一唯一因素。储蓄不会自动投资。203)凯恩斯论工资价格自由变动性首先,凯恩斯提出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具有粘性,或称刚性。其次,即使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是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也不能确保经济会移向充分就业产量,凯恩斯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混淆了单一价格和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 212、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观点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心理规律的解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引申:均衡并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均衡;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是常态。市场不完全竞争:价格、工资刚性利率不能自动调节投资、储蓄货币数量变化直接影响产出

10、和就业: 政府应运用政策干预。223、凯恩斯将古典理论视作自己理论的一个特例古典理论需满足的特定条件:价格和工资完全可以自由变动,特别是下降方向可自由变动;在不很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产生大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到充分就业水平; 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灵敏。 234、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着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实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该施以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以便使之更加接近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245、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 IS

11、LM模型;生命周期假说、永久收入假说等新的消费函数理论;加速原理、乘数加速数模型等许多新的投资理论;货币偏好、资产选择等新的货币理论;总需求总供给分析;经济的动态化、长期化的增长模型;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等通货膨胀理论;开放型经济理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5三、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1、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布伦纳、安德森、罗宾斯、沃尔特斯、莱德勒和帕金等。基本观点: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不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3)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4)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国家干预反而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262、供给学派代表人物:拉弗、费尔德斯坦、巴雷、罗伯茨、蒙代尔、伊文斯和吉尔德等。基本观点:1)产量的增长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生产率的增长。2)生产要素的变动取决于对各种要素的激励机制。3)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273、理性预期学派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泰勒和普雷斯科特等。基本观点:1)用附加预期变量补充传统的总供给曲线。2)用理性预期来解释价格水平与产量水平的均衡。284、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曼丘、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