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教材:普通心理学主编:彭聃龄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主讲:刘凤林 适用:心理学专业本科 单位: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家与一位病人握手。手指间藏了一根针。下次见面,病人不认识大夫,但莫名其妙地不愿与这位大夫握手。说明:意识分层次(见大夫不必害怕;不愿握手)意识研究历史长,但难度大。25 七月 20222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定义: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 心理状态:“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心理内容:“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行
2、为水平:“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哲学水平:“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 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觉察到某些内部状态;觉察到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一般地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对客体的觉知;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分的觉知。不同角度理解的意识1、意识是一种觉知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觉察到某些内部状态;觉察到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一般地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
3、觉知。对客体的觉知;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分的觉知。不同角度理解的意识1、意识是一种觉知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例如,机器人或人工智能这样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通常需要一些特定的功能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这种控制和调节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持一定的功效有重要作用。意识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不同角度理解的意识1、意识是一种觉知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无意识意识注意它们是一个连续体。意识存在一般性变化。觉醒惊奇愤怒警觉二、无意识(unconsci
4、ousness)定义: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存在于无意识之中。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理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感、思想、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等都可以是潜意识的 ”荣格关于潜意识的解释: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荣格为集体无意识所下的定义是: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它不象个体无意识那样依赖个体经验而存在,因而不是一种个人的心理财富。个体无意识主要由那些曾经被意识到但又因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所构成
5、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却从不在意识中,因此从来不曾为单个人所独有,它的存在毫无例外地要经过遗传。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所组成。”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无意识行为(下意识行为)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盲视(blindsight)有一类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盲视(blindsight)例子Weiskrantz(1986)报道一个大脑视觉皮层(17区)受损的病人,其视野的绝大部分变成了一个大的黑点
6、。他无法觉察到,也报告不出呈现于这个大黑点的刺激。但他可以对呈现于这个黑点内的不同刺激进行区分,超过几率水平。这说明,尽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盲视的研究一名叫 T. N. 的医生在连续两次中风后失明了,看不到任何东西。在哈佛大学与荷兰 Tilburg 大学合作搞的一个实验项目中,这位失明的医生被邀请参加,起先他拒绝了,因为觉得试图在一个障碍重重的走廊里行走与他而言没有意义,但他终于还是尝试了,研究人员惊讶的发现,他可以绕过大厅,避开垃圾,还有一个三脚架、一叠纸和几个箱子,就好像他什么都能看到一样。这就是迄今最引人瞩目的盲视(blindsight)研究。盲视是
7、潜意识的调用大脑皮层中的某种原始功能,进行视觉成像的过程。科学家们发现很多例视觉神经受损后出现盲视的案例,它们显示出人类在受伤后,经练习可能恢复一些原始的视觉感应功能。三、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正是通过意识,我们分析因果关系,想象现时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用我们预期的目标来指引行为。1、意识的局限性意识经验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意识有一定局限性: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
8、官的事物或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人看不见波长超过一定范围的光;人听不见频率低于特定范围的声音。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事情会视而不见。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意识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容纳过多的东西。对意识局限性的分析 Hirst(1995)认为,意识的局限源自认知加工过程。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骑车与谈话看电视时,看画面与听声音同时听两种音乐?经过训练以后,人们可以提高在同一时间内意识到更多事物的能力。2、意识的能动性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9、。人眼中的盲点:人们不能看到落在盲点上的物体,但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视觉中有这样一小块区域。有些个体会在特殊情况下产生幻听、幻视等幻觉,即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看见并不存在的物体等。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但是,尽管人们有时会出现幻觉,但在大多数条件下,外部世界仍限制着意识经验的内容范围。四、生物节律周期性与意识状态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周期性自然变化。意识状态的变化是与个体身体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的。对意识状态的理解应该联系其生理机制人体的生物节律。大多数人都能意
10、识到他们的精神状态、经历和心情在一天中的波动和变化。超生物钟位于下丘脑前部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像一个“超生物钟”,令其他的内部“生物钟”互相保持同步。视交叉上核促进或抑制松果腺(pineal gland)的活动;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是一种影响很广的荷尔蒙,起镇静剂的作用,可以降低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感。脑白金的成分主要是褪黑素。超生物钟视交叉上核对视觉刺激输入很敏感白天的光线可以激活该神经核,从而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我们在白天会感到精力充沛。黑暗能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我们在夜里感到疲倦。当视交叉上核受损伤或它与眼睛的神经通
11、路被破坏时,这种日夜交替的生理周期会消失。知识窗:为什么夜间比白天疲劳? 位于海马的视交叉上核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周期起关键作用。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影响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有镇静剂的作用,可以减少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感。白天光线激活视交叉,抑制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所以不会感到那么疲劳。 人的意识状态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睡眠与梦二、催眠三、白日梦和幻想一、睡眠与梦(一)睡眠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动之一。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个体差异睡眠时间长短不同;何时睡眠不同。共同点遵循“睡眠清醒”这样的模式;与昼夜交替
12、相吻合。不同物种的睡眠时间最短:马2.9小时牛、羊3.9、3.8小时人类8小时狐狸9.8小时猫14.5小时最长:蝙蝠20小时脑电波的频率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当人从睡梦中惊醒时,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波,频率为每秒813次,平均数为10次左右,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或接受其它刺激时,波即刻消失。 波,频率为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波,频率为每秒13次,当
13、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睡眠的分期在睡眠过程中,脑电图发生各种不同变化,这些变化随着睡眠的深度而不同。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又称正相睡眠、慢波睡眠、同步睡眠、安静睡眠、NREM睡眠);眼球快速运动睡眠(又称异相睡眠、快波睡眠、去同步化睡眠、活跃睡眠、REM睡眠)。二者以是否有眼球阵发性快速运动及不同的脑电波特征相区别。 NREM睡眠阶段:全身肌肉松弛,无眼球运动,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率、呼吸均减慢,血压降低,胃肠蠕动增加,基础代谢率低,脑部温度较醒觉时稍降低,大脑总的血流量较醒觉时减少。NREM的脑电图特征分为四期(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期
14、,脑电波以波为主,不出现纺锤波或K综合波,实际上是由完全清醒至睡眠之间的过渡阶段,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弱,精神活动进入飘浮境界,思维和现实脱节;第二期,脑电波为纺锤波与K综合波,波少于20%,实际上人已经进入了真正的睡眠,而属于浅睡;第三期,脑电波波占20%50%,为中等深度睡眠;第四期,脑电波波占50%以上,属于深睡,不易被唤醒。 睡眠阶段脑电波型图REM睡眠阶段,出现混合频率的去同步化的低波幅脑电波。眼球快速运动,面部及四肢肌肉有很多次发作性的小抽动,有时或出现嘴唇的吸吮动作,喉部发出短促声音,手足徐动,内脏活动高度不稳定,呼吸不规则,心率经常变动,胃酸分泌增加,有时阴茎勃起,脑各个部分的血
15、流量都比醒觉时明显增加;而以间脑和脑干最为明显,大脑则以海马及前联合一带增加较多,脑耗氧量也比醒觉时明显增加。 睡眠的结构睡眠分期是为了研究方便而根据脑电波和生理表现人为划定的,实际上各个睡眠阶段很难划出明确的界线,往往是逐渐变化,重叠交错,各有所侧重的。人的睡眠,一夜中大约有46个睡眠周期出现,互相连接,周而复始。 首先,从上床就寝到开始入睡之间的时间,我们称之为入睡潜伏期,成年人一般为2023分钟。然后进入NREM睡眠第一期,大约经过0.57分钟,即进入NREM睡眠第二期;3038分钟后,进入NREM睡眠的第三期及第四期(合称睡眠),持续约数分钟至1小时;再回到NREM 睡眠第二期;大约在
16、开始入睡后7090分钟,进入REM睡眠,通常只有5分钟左右;接着再回到NREM睡眠第二期,也即第二个睡眠周期的开始。 从第二个睡眠周期开始,睡眠逐渐缩短,而REM睡眠逐渐延长,每隔90分钟左右为一个周期;后半夜NREM睡眠第四期、第三期越来越少,渐至第四期消失;而REM睡眠甚至可达60分钟,且其生理表现(眼球快速运动)和心理表现(作梦)也越来越强烈。 一般年轻人在一夜的睡眠中,NREM睡眠第一期约占5%10%,第二期约占50%,第三期及第四期共占约20%,REM睡眠约占20%25%。从儿童期到老年期,随着生长、发育渐至衰老,REM睡眠和NREM睡眠第三期、第四期逐渐减少,60岁以后基本上没有N
17、REM睡眠第四期,夜间醒转的次数增加。成年人的睡眠模式2、睡眠的功能功能恢复理论: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研究显示:成人的睡眠可以减少到5小时。生态学理论:睡眠是一种适应机制,可以使个体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一般功能: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2、保护大脑、恢复精力;3、增强免疫、康复肌体4、促进生长发育;5、延缓衰老、促进长寿。3、失眠失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好。失眠症入睡困难很有规律,并对正常生活有不良影响。失眠症患者在睡眠时的脑电图常常出现波,还会伴随其它方面问题,如精神失调、焦虑、抑郁等。失眠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个体在睡眠不足时记忆力会下降,感
18、到无精打采,脾气也会变坏。(二)梦1、对梦的不同解释:精神分析的观点: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过程的最可靠的途径。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这些冲动和愿望在清醒状态下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受到压抑和控制,而在睡眠状态下,意识的警惕性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表现出来。所以,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就可以进行心理治疗。2、生理学的观点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通常情况下,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睡眠情况下,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就是认知系统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
19、定意义的过程。梦与个体的记忆和经历有关,通过梦可以了解个体的情绪、情感和关注的事件等信息。 3、认知的观点梦担任着一定的认知功能。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梦的功能就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成为可用的知识。2、梦的实质夜晚帽:是一种“帽形”仪器,由一些传感换能器和一个微处理器构成另外还包括一个安装在小盒子(12cmX7cmX2cm)中的记忆器,能够记录个体在梦中的脑电变化及眼动情况。通过夜晚帽在家庭情境的正常睡眠过程中灵活方便地收集数据。将这些数据和个体的主观报告结合起来可以大大加深对梦的理解。奇异梦境的
20、研究:在梦的研究中、奇异梦境是很多研究者感兴趣的一个领域。Hobson等人(1987)描述了奇异梦境的一些主要特征如不协调性(人物、物体、行为和情景特征的错误搭配)、不连续性(人物、物体、行为和情景特征突然发生了改变,没有一定规律和认知的不确定性(认知模糊)等。其中不连续性是奇异梦境的一个主要特性表现为一种思想、行为、表象或情境快速转移到与前者完全无关的状态中(Mamelak 1989)。梦境的不连续性研究:为了解释梦境中出现的这种不连续性他们认为在REM睡眠中大脑被激活使得与这种状态有关的各分支的神经元发生了兴奋,从而产生了来自内部的混乱信号。较高级的皮层系统试图将这些信号整合到正在进行的梦
21、中从而出现了奇异的不连续性。这与上面的心理学观点是一致的。在奇异梦境的研究中心理学家重点研究了梦境转换的现象即梦中的情境或物体突然转变为另一种情境或物体。Rittenhouse等人(1991,1994)从45个被试中收集了453个家庭梦境报告发现共有44个梦经历了人物或物体的转换。研究者将转换内容分为人物、生物及非生命物体三大类发现在这些转换中80的转换是“类别内转换”,即一个无生物转换成另一个无生物或是一个人物转换成另一个人物;20%的转换是无生物转换成生物(如一条绳子转换成一条蛇)或人物转换成生物(如一个人转换成一条鲨鱼)。没有发现生物转换为其他物体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没有发生由非生物与人物
22、互相转换的现象。这表明转换类型是由一定的转换规则决定的,这些规则反映了脑的高级皮层试图从种经元的混乱中建立起认知秩序。 二、催眠(一)什么是催眠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进行,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催眠时,脑电记录与清醒状态时一样。 催眠时一般让被催眠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将外界干扰减少到最小,然后催眠师引导被催眠者将注意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事情上,同时,催眠师用平和的语言引导和暗示被催眠者的感受和体验,使他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什么样的人易受催眠(1)常做白日梦(2)想象力丰富(3)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的场景中(4)依赖
23、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5)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6)有经验分离的经历,体验过记忆和自我的各部分的分离。1、角色扮演的观点。催眠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被催眠者扮演着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他要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2、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两种基本功能:执行和监督,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功能连在一起,但催眠时,可以使这两种基本的功能分离,执行功能正常,但监督功能不起作用。3、催眠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监控。(二)对催眠的不同解释心理治疗方面:改变错误的认知方式和内容。医学方面:控制疼痛、安慰剂效应。 犯罪侦破方面:测慌仪的应用等。 运动员训练方面:自我诱导、心
24、像训练。(三)催眠的应用三、白日梦和幻想(一)什么是白日梦和幻想白日梦和幻想是意识的自发漂移,通常表现为漫无目的的遐想。白日梦程度严重,就成了幻想。白日梦和幻想的内容:成功和失败;攻击和敌意;性幻想或浪漫奇遇;内疚等。提醒:很大程度上,白日梦是基于记忆和想象的内容自发产生的。儿童看过的电视越多,白日梦的频率越高。(二)白日梦和幻想的原因1、疾病因素。 2、工作生活单调重复、枯燥。 3、对当前所做事情不感兴趣。 4、正在从事的活动不需要太多的脑力支持。5、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书籍、影视等。或者一些能引起情绪大幅波动的事情,如批评、受欺负、恋人或家庭成员的矛盾等。 6、自身修养。自控能力,注意力
25、集中程度等。对学习工作生活的规划能力与白日梦频率成反比。 7、对社会或生活的不满。 8、药物影响。 (三)白日梦的功能1、激发潜能。幻想的题材多为个人关心的事情,由于不受传统思维形式限制,往往会迸发出意料不到的解决方案。美国心理学家彼特说:“想象力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当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时,白日梦能为你提供答案”。2、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大都中规中矩,心理学称此现象为“人格面具”。而幻想往往超越现实,伴有一定的欣快感,让人们的心绪变得更宽广。当人们沉浸其中时,现实世界变得很遥远,我们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种梦幻般的陶醉状态。3、改变自己的机会。幻想能使我们从更广泛的角度审视
26、自己。在清醒意识层面,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抽象的、概括的,观察事物也有选择性。而在幻想中,我们对内心的体察要细致全面得多。另外,平时由于受自尊、面子的影响,人常常会欺骗自己,但在幻想中却会直面现实。因此幻想可以提供一个全方位看待自己心理、人格的机会。你可以根据幻想的提示,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行为方法。四、精神活性药物引发的意识状态改变1、什么是精神活性药物通过影响大脑而改变个体心境和意识状态的化学物质。分为三大类:中枢神经抑制剂,包括:吗啡、可待因、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乙醇等。中枢神经兴奋剂,包括:苯丙胺(安非他明),甲基苯丙胺(冰毒)、可卡因、尼古丁、咖啡因等。中枢神经致幻剂,包括:大麻、麦角
27、二乙酰胺等。2、神经活性药物的破坏作用因耐受性高而产生依赖性对神经系统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一、注意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基本特性:指向性集中性指向性:指由于能力的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对象,而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下面问题:1.图上写着什么数字?2.它们的总和是多少?9573答案:数字分别是9、5、7、3 总和:24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
28、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被抑制。集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二是指维持着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只是伴随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二)注意和意识区别:注意是“心理状态或心理动作”,意识是“心理内容或体验”联系: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更清晰。(三)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四)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4.整合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使
29、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四)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4.整合功能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在意识中指向并保持在一定方向上,这种保持一直要使心理与行为活动达到目的为止。(四)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4.整合功能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四)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4.整合功能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加工与整合作用,往往是在注意状态下进行的。二、注意的种类 (一)选择性注意1、定义选择性注
30、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双耳分听实验:P2222、选择性注意的抑制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更加关注注意抑制现象的研究,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包括:负启动现象返回抑制现象注意瞬脱现象负启动现象心理学的基本假定是:意识是在注意的前提下发生的,而注意又是意识发挥控制作用的起始阶段。然而,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注意发生之前(前注意阶段),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就已经开始了。只是这种信息加工没有被意识化,处于游离的状态,当注意发生后,前注意阶段的加工信息会对注意产生影响。当影响有利于当前信息检索与加工时,称之为启动效应。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
31、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当阻滞对当前信息检索与加工时,称之为负启动效应。什么是负启动现象(效应)当探测刺激与先前被忽略的启动刺激相同或有关时,对探测刺激的反应会变慢或准确度下降。什么是启动现象(效应)当探测刺激与先前的目标启动刺激相同或有关时,对探测刺激的反应会变快或准确度提高。原因分析:一般认为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的状态;负启动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抑制忽略字母的激活;二是目标字母与忽略字母在呈现时间上的区别性降低。实验见P222-223返回抑制现象是指对原先注意过的物体或位置进行反应时表现出的对目标刺激反应时变慢或正确率降低的现象。与此相反的是易化反应返回抑制现象的
32、原因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注意再次回到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时受到了抑制;二是注意资源的有限性所致。注意瞬脱现象在识别一系列刺激流时,对某个刺激的准确识别会影响到其后对特定时间间隔的刺激的识别。(二)持续性注意1、概念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2、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是意识很难控制的。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课堂实验:注意的动摇 注视下图3分钟, 在注视时请不要把它想象成任何实际物体。小 资 料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
33、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3、注意起伏现象一般不影响活动的总任务,但是,对信号刺激的反应时间要求高的活动可能会受到影响。如,运动员对发令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的时间间隔的长短会有影响。4、注意起伏的原因一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性的下降;二是有机体的节律性活动引起的。(三)分配性注意1、定义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上。小实验:“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注意分配的条件首先,同时进行的多种活动,只有一种不熟悉,其余的活动都已达到了熟练的或“自动化”
34、的程度。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与任务的性质有关:动作技能容易,智力活动难 (四)注意的转移 定义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二者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有意地根据活动任务的需要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需要注意稳定的时候,不随意地改变了注意的对象。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原来注意的强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与个人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有关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一、注意的认知理论(一)选择性注意的几种学说1、过滤器理论2、衰减理论3、后期选择理论4、多重选择信息加工理论 1、过滤说英国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最先提出该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息加工受通道容量的限制。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或存储。这种过滤按“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一个通道通过信息同时就关闭其他通道。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工和注意分配等现象。 2、衰减理论特瑞斯曼(Treisman,1960)的衰减模型认为,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没被注意或非追随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横向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 2024至2030年中国防紫外线焊接面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调控的高性能纳滤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提高客户服务团队的协作能力考核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毛革两用皮张融资商业计划书
- 2024-2030年中国楼宇对讲系统行业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报告版
- 2024-2030年中国柔性电路用水平化学镀铜行业需求态势与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2024至2030年高温多芯屏蔽传感器电缆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木醋液行业市场销售策略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曳引机行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版)
- 肿瘤物理消融规范化培训考试题
- 采购管理制度设计方案毕业设计(2篇)
- 收银审核员考试:收银员试题及答案(三)
- DG-TJ08-2413-2023 优.秀历史建筑外墙修缮技术标准
- 家用光伏发电储能装置的设计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客户服务BPO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某污水处理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 艺术与体育的研究报告
- 2024年宣传片拍摄保密协议doc-(含多场合)
- 毕业设计自行车测速仪
- 亲子鉴定报告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