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凤重视实验培养能力_第1页
蒋金凤重视实验培养能力_第2页
蒋金凤重视实验培养能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3重视物理实验 培养探究能力摘要 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现象,本文就怎样利用好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加以阐述。关键词 能力 发展物理实验,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从而形成他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观。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部分青年教师不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在课堂上存在着以看代做,以讲代做甚至以练代做实验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完全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

2、础。在此我想谈谈是怎样利用好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物理学家爱恩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物理实验是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例如,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会重新沸腾;液态的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会凹陷下去;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鸡蛋在清水中是下沉的,但在加了一些盐后会浮起来;向空中喷洒香水,我们的鼻子能闻到香味;笨重的行礼箱下面按装一些轮子拉起来很轻松;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做实验,演示这些现象,让学生亲眼看到、体会到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才能让学生针对实验学会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流体压强时,我

3、用一只漏斗,一只乒乓球给同学们演示一个有趣的现象,先把漏斗的尖部咬在嘴里,漏斗口朝地,当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去,在向漏斗里吹气的同时把手松开,奇妙的现象出现了,虽然手离开了乒乓球,但乒乓球并不落下来,却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同学们会被这一现象惊呆了,“为什么乒乓球不落下来呢?难道重力就不存在了吗?”再将漏斗和乒乓球交给某个同学,让其仿照老师的动作表演,他吸足了气,集中力量对准漏斗尖部吹气,想把乒乓球吹下去,结果,乒乓球照样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并没有落下去,他吹得愈厉害,乒乓球跳动得愈快。这一场面,激发了在场每位同学的努力思考:这是为什么?同时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的

4、物理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现象处处都有,使学生逐步养成爱观察、善提问、勤思考的好习惯。因此物理实验在教学中能培养学生敢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相应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前提条件,没有问题,一切探究都是盲目的。二、培养学生勇于猜想和假设的能力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学生对于提出的问题不敢做出大胆的猜想,或猜想偏离了方向,这就给下面实验的进行设置了障碍,因此,老师教学中首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针对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猜想,如果猜都不敢,那以后的事情只能免谈。其次,在学生勇于猜想的基础上,全面地搜索有哪些可能出现的结论,教师积极引导,旁敲边

5、击,提高猜想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猜想和假设的能力。例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我先让学生大胆猜,课堂上学生面对这样的提问产生了如下的猜想:可能与压力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可能与密度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而在短短40分钟要对学生的每一个猜想逐一验证是不切现实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猜想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正确的方向进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如下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铺垫,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情景,如,当你推箱子时,感觉箱子越重越费力;抓木棒比抓黄膳或泥鳅要容易得多;下雪天,结冰后路滑容易摔倒,铺上稻

6、草后行走方便等,从而缩小假设可能范围:摩擦力更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其它的,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也可依此猜想。在老师鼓励引导之下,学生敢猜,会猜,接着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浓厚,能力自然提高。教学中我还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做课外小实验,多了解身边的有关科学问题、生活问题、环境问题,增加学生的知识,扩大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方法,探究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善于猜想,乐于探究的好习惯。三、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就是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和现有的实际条件来制定完成实验目的的具

7、体计划。这个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所以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的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包括器材的选择,器材的装置,具体的实验步骤和计划,科学探究方法的选取,实物的简化,特别是要注重科学方法的选取。例如我在教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设计实验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时,我不是直接画出电路图,告诉学生要选择哪些器材,而就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有哪些方法呢,怎么样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等提出问题,学生们讨论,积极发言,我在肯定设计的同时,又问哪种最好呢?从而引出滑动变阻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实验过程中要用到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等,最后

8、同学们自己设计最佳实验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避免了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精神。四、培养学生的勤于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常常出现“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即学生嘴上说的实验方法非常的“棒”,但设计好实验后,有的学生就不知道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怎么办了,动手能力非常的差,甚至想放弃。所以我们老师除了在理论上引导他们以外,在操作能力上要多多的培养。例如学生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初二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不久,动手能力差,我就发现学生出现了不知道怎么在光具座上摆好器材,如何调整高度,如何调整物距,像距,怎么去观察,记

9、录什么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学生就不能从实验中发现规律,对实验失去兴趣,不会动手去做实验,对物理丧失信心。我在学生做实验时耐心地给他们讲清楚做实验的注意要点,然后慢慢的在旁指导,直至他们能独立完成整个实验操作,终于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快乐。还有在讲电路的串联和并联时,我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有几种连接方式,而是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将两个灯泡连接起来,要求同时亮,同时灭,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同的连接方式,最后我做总结。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课外多些小实验,比如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小小音乐会等,利用各种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勤于动手能力,为以后他们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五、培养学生

10、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物理的认识过程多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观察是认知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课堂中的演示实验,老师应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实验,就是要给学生交待清楚,怎样观察每一个实验过程和所显示的物理现象,使用什么仪器,怎样操作,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设计记录表格,做完了我们还要怎样分析。这样培养了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信息进行收集,并能运用简单归纳原理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分析、总结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我首先介绍本实验的过程,即让小车在同一高度的斜面自由下滑后在不同的表面(毛内、棉、木板)上滑动,观察

11、小车的运动路程长短,让同学思考小车为何在不同的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引导同学分析,得出由于不同表面的光滑程度,对小车运动阻碍也不同,然后再提出假设,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没有任何阻力小车会怎样?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归纳出“牛顿第一定律”,防止学生把演示实验当作看把戏,不联系物理知识去进行观察和思考的不良习惯的形成。我在讲分子的热运动时,分别给相临座位的两个学生每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他俩同时往杯子里的水中注入一滴红色墨水,过一会儿,就观察到热水中的红色墨水很快地而且均匀地扩散开来,而冷水杯中的红色墨水却仍聚集一团,扩散缓慢,几乎没有动静。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大量分子

12、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 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做做,自己再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能透过具体的物理现象,理解并总结出抽象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最近几年的中考也很重视这方面知识的应用。现在中考每年都有一道或两到给你实验数据,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做实验,就不会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那学生在碰见这些题目时只能干瞪眼。六、培养学生具有实验故障判断能力新课程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故障判断的能力的培养。所有的实验并非一帆风顺,时常会出现或这或那的故障,有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总在出现问题时不加思索地举手发问,找老师帮忙,自己站在一旁观望,遇到这种情形时,不要立即给他

13、分析,而要激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实验中出现的故障或问题。例如在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时的实验中,就有小灯泡不会亮;电流表、电压表不会转或读数太小等很多问题,老师要让学生检查所接的电路会不会接触不良,会不会短路,电流表、电压表有没有接错,引导学生排除故障,这样可以令学生加深对实验的印象,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中考试卷上这类题目比比皆是,学生亲自排除了故障,那他做这些题自然是很轻松。七、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观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它的理论都是在严谨的的实验基础上得出来的。我们老师在给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要严谨,不能出现“差不多”就行的现象,在正确的实验操作下进行实验,从而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观,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