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1页
哲学与人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2页
哲学与人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3页
哲学与人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4页
哲学与人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目录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第六课目标透视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理解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掌握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掌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方法第四课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情景感悟根据上文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经过讨论后,总结出其中的哲学道理:有一个不安于现状的农夫,对自己的玉米收成很不满意,于是四下里打听,买来

2、优质的玉米种子,果然大获丰收。他的邻人在惊羡之余,都请求农夫卖些种子给他们,可是,农夫为保全自己的优势,断然拒绝了。不知道为什么,第二年,玉米的收成差了,到了第三年,收成更是明显减少。最后,他终于找出了原因:原来他的优质玉米,接受的却是邻人田中劣等玉米的花粉。情境感悟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联系的概念及特点1.联系的概念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那何谓联系呢?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联系的概念及特点2.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下列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

3、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与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2)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相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事物

4、。案例启迪 西沙群岛上生长着青翠的树林,生活着各种昆虫和海鸟。军队战士在这里日夜守卫着祖国的海疆,生活很艰苦,但他们不怕困难,在岛上种菜养花,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又在岛上养了鸡。后来,经过不断地繁殖,鸡越来越多。可是没过多久,这里的老鼠成了灾。由于老鼠的危害,岛上的鸡大量死亡。侥幸活下来的鸡干脆躲在树林里,再也不敢出来。“老鼠怕猫,还是请猫帮帮忙吧!”为了消灭老鼠,战士们又把猫带到了小岛上。果然,老鼠被消灭了。可是,他们又发现低矮的麻枫桐树下有一堆堆鲣鸟的尸体。经调查,原来是猫作的孽。鲣鸟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为了不让这群馋猫为非作歹,残害鲣鸟,战士们又养起了狗。狗的嗅觉很灵敏,一发现猫,就扑上去

5、把猫咬死。猫少了,老鼠又再次猖獗起来。狗爱打架,到处汪汪叫,搅得小岛整日不得安宁。驻守海岛的战士们感到实在无能为力了,他们只好给科学家写信,请求帮忙解决难题。案例启迪分析:世界上千万种生物组成了一台十分巧妙的“机器”,各种生物是这台机器的零件,如果人类不小心触动了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就可能带来许多麻烦。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人们可以依据这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而不能任意割断或添加事物之间的联系,否则就会给人类带来许多麻烦。1.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6、;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计一点,不计其余。(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案例启迪 从前,有一个粗心的工人,在制造铆钉时,忘记了给其中一枚做个钉帽,恰巧这枚铆钉被用来给该国元帅的千里马钉马掌,在一次抗击外族入侵的战斗中,马掌脱落,但元帅并不知晓并继续追赶敌人。不久,马的脚伤太重而马失前蹄。元帅从马上摔下被马踩死。顿时,群龙无首。敌军趁机反扑,一举灭掉了这个帝国。案例启迪分析:看似一枚小小的铆钉,却与一个帝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正是由于粗心工人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才导致这一小小的铆钉葬送了一个国家,所以我们要好好地认

7、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联系。2.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认识和处理问题既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局部问题,重视个体对整体的意义,又要看到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有机整体,把局部问题放到整体的联系中去认识和解决。(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案例启迪 据说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要荆轲去刺杀秦王。在临行前的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手,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着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令人将美人之手斩断,放在盘子里,送给荆轲。案例启迪分析:部分离不开整体观念,离开整体

8、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荆轲喜欢的是一双生在美人身上的能弹琴的“好手”,但一旦从美人身上斩断,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只能是“名义上的手”了。正如黑格尔所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而且它就腐烂起来了,丧失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 2.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局部是由整体决定的,局部离不开整体。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局部,都必须和整体相联系。局部只有在同整体的联系中才能获得自身的价

9、值和意义。(2)重视局部的地位和作用。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整体离不开局部。整体如果离开了局部就只能成为空洞、抽象的概念。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局部是整体存在的前提。全面地看问题,也不能忽视局部。任何一个局部,都是全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都对全局有一定的影响,要重视发挥局部的作用。(3)抓住关键性的局部。不同的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总有某些局部在全局中居于关键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通观全局,又要抓住具有关键性、决定性意义的局部,这样才能把全局带动起来。(4)在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不可兼得时,应该牺牲局部的利益来保证全局的利益。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首先要弄

10、清楚什么是全局利益。总的来看,全局利益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在现实生活中,全局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强调全局利益的重要,并不是否定局部利益。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区、各部门都需要加快发展,都有自己的利益。这些局部利益的总和,就是全局利益,局部利益包含在全局利益之中。(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要抛弃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要反对主观臆造的胡乱联系,也要抛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形而上学思维。要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来进行工作和学习。(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一)

11、人际关系的内涵人际关系又叫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社会交往可分为:个人交往与群体交往;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竞争、合作、冲突、调适等等。 我们说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人在普遍联系中生存,因此要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然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那么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联系人际关系,就具有复杂性、交互性的特征。(二)人际关系的特征 人际关系即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长,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社会交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社会交往是提高个人生产力,促进

12、社会生产力的创造、保持、传播和发展的主要条件。(2)社会交往是认识产生、深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3)社会交往是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4)社会交往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之一。(三)人际关系的作用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一)人际和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释、道三家,对和谐理念都有深刻阐发,都将和谐视为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和谐文化,应该借鉴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思想。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传统的和

13、谐理念,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寻求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与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公正平等,寻求建立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在人的身心关系上主张加强修养,实现自我身心和谐。和谐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和智慧。而作为和谐重要内容之一的人际和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人际和谐的思想不但维系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稳定,而且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应当树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案例启迪建设和谐中国、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人民对

14、幸福生活与人类和平的美好追求。多年来,和谐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在世界各地赢得了越来越多不同民族和肤色的各国民众的深切共鸣,赢得了世界更多的信任和尊重。中国农历牛年的“欢乐春节”活动在泰国举行时,从北到南,中国艺术团在曼谷、芭堤雅、素攀、普吉、合艾、宋卡等地为泰国民众带去了欢乐吉祥的中国歌舞,每到一处,都成为当地热烈而隆重的节日。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演出的广场、草地和街头观看演出,学习中文的青少年穿上写着“我们爱中文”汉语的短袖衫走在街头。在公园里,中国艺术家与泰国民间艺术家一起,用泰国民间乐器演奏起欢乐的乐曲。除夕之夜的曼谷唐人街,更是万人空巷,龙腾虎跃,随处可见穿了绣着诗琳通公主

15、画的金牛钓鱼图和用中文写的“牛年有鱼”红衣的、亲如一家的泰国百姓和华裔民众,在一起欢度中国春节。在埃及举行的“欢乐春节”活动深受埃及民众喜爱,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乐、杂技、茶艺、书法、舞狮、舞龙、剪纸等活动吸引着许多埃及民众参与,不少人在脸上贴上精致小巧的中国“福”字、“春”字,在活动现场到处走,充满了欢乐和骄傲。许多相识的朋友一见面,便兴致勃勃地用自己刚刚学到的中国生肖文化知识互相询问对方是什么属相,用汉语“过年好”向中国朋友表达新年问候。埃及小伙子则特别挑选了写有“我爱你”的中文书法贺卡送给自己的女朋友。阿巴斯是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阿拉伯雇员,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中国成语是“和而不同”,他用阿拉伯语

16、来翻译这句中国话,音韵动听、节奏鲜明:“我们都是一个人,我们都是不同的人。”阿巴斯曾有机会来北京学习一段时间,回埃及时抱歉没有给亲人和朋友带更多礼物,却不远万里带了两箱中文书籍回去。阿巴斯说,中国的和谐理念是对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的一个贡献,这让他十分尊重。案例启迪分析:中华民族素以“贵和”著称,中国人民对于和谐的梦想与追求千百年来从未停止。止戈为武,共享和平。今天,我们依然如此。从十六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十七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从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17、、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更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看似只是字句之差,却为和谐发展的内涵赋予了广阔的新意。1.平等相处 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和权利都受到平等尊重。平等关系就是无论性别、职业,无论做官还是为民,无论官职大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歧视、欺负人,是减少人际冲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

18、前提。2.友善互爱 人际和谐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与人为善是人际和谐的基本出发点。人们之间以友好的态度相处,用积德行善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体现出善心、爱心、关心,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充满温暖,充满爱。(二)人际和谐的特征3.诚实守信 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是友爱的前提,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言行、承诺负责任的健康人格的表现。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信任、理解。互相信任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基本保障,对亲人、对朋友、对人民、对祖国的忠诚是加深和巩固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文明宽松 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健康的、文明的,而不是庸俗的。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

19、的个性自由受到尊重、宽容,人与人之间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和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心胸。(二)人际和谐的特征 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广泛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让生活丰富而充实,在与人的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支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人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身,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自我的社会经验和知识,促进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有一位哲

20、人说:“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追求美好人生,离不开人情和人际关系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善于处理不同关系,实现人际和谐。(三)人际和谐的重要性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人际环境是客观的,也可以是自觉营造的。改造人际关系,需要我们每个人主动打开心扉,坦诚交往,建立平等、和谐而深厚的友谊,创造快乐人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所向往的,那么,作为中职生,应该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我们应当做到以下一些要求:(1)学会赞美别人。在潜意识里,我们都渴望别人的眼睛,渴望别人的赞美。由此及彼,别人也渴望我们的赞美,每个人都有他值得别人赞扬的地方。赞美别人要真诚

21、而不虚伪,要注意场合、分寸,不能滥用。(2)学会批评别人。批评是否 “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批评者所采用的态度。批评时要做到:一是尽量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批评别人;二是欲取之必先予之;三是对事不对人;四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3)学会欣赏别人。欣赏别人不易,必须具备容人的气度;必须有发现别人长处的能力,就像伯乐相马一样,如果没有这种能力,谈不上欣赏别人;必须克服那种狭隘的心态和阴暗的心理。(4)学会与人为善。善念乃是福苗,良好的人际关系莫过于通过利人来利己。为了一己之利,便置他人利益于不顾,最后往往落得个损人害己、两败俱伤的下场。常言道,“有心向善之人,如

22、春圆之草,虽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惯于行恶之辈,如磨刀之石,虽不见其损,却日有所亏”。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人为善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5)学会与人沟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同人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隔阂,要冷静处理这些冲突,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沟通要讲究原则和技巧:一是要坦白地说出内心的感受,但绝对不是抱怨、攻击;二是要互相尊重;三是绝不口出恶言;四是要进行理性的沟通,不理性时则不沟通;五是要敢于承认错误。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6)学会换位思考。若能学会换位思考,很多想不通、解决不了的矛盾就可以化解。因为,如果某件事情自己始终想不通,但要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就会

23、意识到自己的偏执,这样便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7)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由于性格上的差异,每个人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会有差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如何理解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便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融洽的关系。(8)学会和而不同。和谐并不等于完全相同,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说的就是大家在一起要和谐,而不是保持完全相同的观点。比如音乐,如果从头到尾都是高音,就不和谐,有高有低才会美妙。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看谁做得更好,而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是如何打压别人,把别人比下去。(9)学会与异性交往。男女同学各有的自己的长处,相互之间正确交往,有利于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提高智力

24、水平和学习效率。中职生在处理男女同学关系上应该端正态度,树立积极健康的交往意识,建立纯洁而深厚的友谊。案例启迪2017年3月18日晚,某校辅导员王老师接到一学生干部电话,说同学乙在寝室被几个不认识的人打了一顿,伤得挺重。王老师挂了电话立即赶到学生宿舍,只见乙表情痛苦地坐在椅子上。王老师蹲下来查看并询问他的伤情,只见他身体有多处皮肤呈红肿状,嘴角流血。王老师向被打学生详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并表态一定会公正、妥善地处理此事。随后,王老师找到另一个当事人甲同学和宿舍其他成员,对整个事件做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为:甲和乙同住一宿舍,有一天学生甲从洗手间回寝室,发现学生乙去上课时没跟他打招呼就将寝室门锁了

25、,而甲没带钥匙,所以甲非常生气,认定乙是故意把门锁了的。后来,甲、乙两同学为此事大吵了一次,此后两人关系一直处于冷战状态。有一天晚上,两人又因为熄灯的问题争吵后大打出手,后被宿友劝阻。一次偶然的机会甲跟老乡吃饭时说起这些事,老乡几人当即为甲抱不平,当晚即找到乙将乙打了一顿。案例启迪分析:显而易见,本案例是一例寝室同学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发的暴力事件。矛盾不断升级的根源是学生没有采取正确的纠纷救济方式。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学生选择的都是自决的私力救济方式。我们假设,如果在矛盾的初始阶段,学生能够采取和解的私立救济或积极主动地找到第三方辅导员出面调解纠纷,即采取社会救济方式,那么事情就不会发展为严重的

26、暴力事件。对于这种校园暴力事件,应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认识到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进而营造友善互爱、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发展建议反观自我专家建议 生活中,一个人对他人不能一味地宽容,但也不能不懂得一点宽容;对他人不能过于仁慈,但也不能不懂得一些仁慈。第五课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情景感悟(1)楚国为什么会偷袭失败?(2)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经过讨论后,总结出其中的哲学道理:同学们,你们听过“楚人过河”的寓言故事吗?故事中说:楚

27、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情境感悟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科学。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四季更迭就

28、是由此引起的。一定形式的运动就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是物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变化,生物运动是生物机体的变化,社会运动会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等。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第一,就新生事物和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9、。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把握发展的概念非常重要:

30、第一,必须紧紧把握发展的实质。发展比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含义更加丰富。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作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发展不是指一般的运动、变化,而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包含着明显的方向意义。发展不是事物的简单重复,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二,必须学会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区别新事物和旧事物,不能单凭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能简单以形式是否新奇为依据。新事物与旧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符

31、合事物发展的方向。由于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新事物最终能够战胜旧事物。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但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没有带来事物的质的变化,这也不能称为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有一个过程。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既要同旧事物开展斗争,又要从旧事物中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它的成长壮大,必须经历

32、一个从弱小到强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而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还有相当大的力量,它不会心甘情愿地被新事物所代替,总是竭力扼杀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就大大增加了新事物成长发展的困难,造成新事物成长发展的曲折。(二)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这就是直线论和循环论。直线论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直线式的,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直线论相反,循环论则片面夸大了曲折性的一面,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看成是简单的周而复始,从而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直线论和循环论从不同的方面歪曲否定了规律,看不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33、一。事物的发展既是前进性的,其道路又是曲折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理解和掌握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在前进中看到曲折,在曲折中看到前进,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促进事物的发展。(二)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树立正确的、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十分重要。第一,要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善于发现并支持新事物的成长。由于客观事物都经历过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不但要了解它的过去,观察它的

34、现状,还要预测它的未来。只有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追溯过去,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才能使我们的思想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适应形势的发展。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不能割断其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二,要弄清事物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把远大目标和现实努力结合起来。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而事物在每个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又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所处的发展阶段。事物的发展是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认识事物的发展,要立足于现实,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出发,既要注意它与过去历史的继承关系,又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要有预见性,并用正确的预见性指导现实

35、的工作。有了长远的奋斗目标,还要注意把远大目标和现实努力结合起来。(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三,要正确看待前进和曲折的关系,永远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因而不可能是直线式上升、一帆风顺的。曲折不能改变事物前进运动的总趋势,一时的反复、失败也不能否定客观的历史规律。新事物总是要胜利的,历史总是要进步的。那些腐朽的、陈旧的、不符合发展规律的旧事物,终究是会被淘汰的。青年学生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要像高尔基作品海燕中的海燕一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发展,从总的趋势来说

36、,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即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生的发展也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只有经历成功、失败的多次反复才能成熟、稳重。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有很多偶然因素,人的发展也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人生之路就是在曲折中迂回向前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谋求自身的发展。人在年轻的时候难免有各种不足,各方面的经验、基础相对薄弱,但人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眼于发展,立足于发展,要与时俱进坚定方向,毫不动摇。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

37、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一)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顺境就是良好的境遇。人的成长指的是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以及充分社会化的过程。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角色趋向成熟两个指标来显示,顺境和逆境,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但比较而言,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一方面,科学的营养供给、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比起匮乏的物质保障,欠缺的公共卫生服务,更有利于人的生理成长。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人心智的成长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养成。在顺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从人的社会化进程

38、来看,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满足人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当我们是孩童的时候,顺境中家庭的关爱让我们具有自信心和自主意识;青少年时期,顺境中良好的教育,可以使我们学业有成,谋生有道;当我们到了成年乃至老年的时候,顺境使人在自我肯定中获得终生成长的动力。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社会角色的成熟。因为人的成长,总是以其独立担当恰当的社会角色为标志的。顺境中持续的社会发展,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谐的日常生活,为人的社会角色成熟提供了良性的空间。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二)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逆境就是不顺利的境遇。逆境是对人生的巨大考验,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乃是因为人具有生存的坚强意志。人

39、生而自由,却无不处于桎梏之中。由此可见,逆境是无所不在的。人无论具有什么样的力量,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亦不可避免有朝一日置身于恶劣的逆境之中。人具有生存的坚强意志,就可以克服恶劣的逆境所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既然逆境不可避免,那么它就可能阻碍我们的人生发展,使我们受到一时的挫折。但同时,逆境也是促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是锻炼一个人意志的火炉。逆境能对人的思想、意志进行全方位、高强度的锤炼及考验,通过逆境的筛选,强者和弱者之间有了距离,庸才与精英之间也有了区别。逆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人们积累生活经验,从而催人进步。顺境和逆境是辩证统一的。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顺境和逆境通常是相互贯通、相

40、互转化的。在顺境中,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在逆境中,我们也绝不气馁,努力拼搏,绝不做命运的奴隶。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人的境遇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而人格也是随着人的成长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考验人的品格。不论在怎样艰难的环境下,都要保持真诚、真实、善良、友好、负责的良好品德。面对逆境要使用正当的手段,不能因此而将错就错,扭曲人格。总之,保持健康的人格是积极地面对挫折和逆境的基本要求。 案例启迪2017年4月1日在甲市接连发生3起学生坠楼事故,坠楼孩子均为中小学生。3月31日凌晨5时10分左右,该市上元公寓内,一名15岁的男孩从28楼的家中坠下,不幸当场身亡。

41、据了解,这名男孩今年要升初三,坠楼时,写字桌上还有未完成的暑假作业。同日清晨,一名12岁的小女孩从自家6楼的天台坠下,经过数小时的抢救,还是未能挽回小女孩的生命。在其留下的遗书中,表示自己学习压力过大。1日上午7点多,在该市另一小区内,一名13岁的小姑娘从13楼坠下,当场身亡,据悉,小姑娘今年上五年级。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全国许多地方均有发生,乙市开学第一天,一名高中生因为自己成绩在全年级倒数第一,无地自处选择跳楼轻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顷刻间灰飞烟灭,一朵朵还未来得及绽放的花蕾蓦然凋零。然而,与此相反,有一个人,在他21岁时,做生意失败;22岁时,角逐美国州议员落选;24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2

42、6岁时,他的爱人离开人间;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34岁时,角逐美国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5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屡战屡败的人,在他52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这个人就是林肯。案例启迪分析: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我们将挫折和逆境视为进步的阶梯,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调动身心各方面的潜能,就能消除挫折的影响。我们应该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看人生,使自己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不会发生上面学生轻生的悲剧,才有利于我们走向成功。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应该怎样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和逆

43、境呢?第一,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地方,人的境遇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不同的境遇,我们应该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主动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地开拓创新。面对现实,积极行动。第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正视自己的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和途径。第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信心,决不能放弃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和希望。只要有目标,就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才会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发展建议反观自我专家建议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挫折

44、和逆境。第六课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二、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三、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矛盾,促进自身发展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情景感悟孔子论弟子的观点体现了辩证法什么观点?对我们认识自己有什么启示? 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的为人怎样?”孔子回答:“颜回的仁义比我强。”子夏又问:“子贡的为人怎样?”孔子说:“子贡的口才在我之上。”子夏接着问:“子路的为人怎样?”孔子说:“子路的勇敢是我所不能。”子夏再问:“子张的为人怎样?”孔子说:“子张的庄重是我所不及。”子夏听了糊涂起来:“既然他们都比你强,那么他们为什么愿意拜你为师呢?”孔子说:“颜回仁义但不懂得变通;子贡

45、口才好但不够谦虚;子路勇敢但不懂得退让;子张虽然庄重但与人和不来。他们为人的优点虽然是我不能及的,但是他们的缺点是我没有的,所以都愿意拜我为师,跟我学习。”情境感悟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中所讲的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马克思曾经说过:“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这段话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哲学原理: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动力一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原因在物质世界内部,而每一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

46、自身的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性质。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各以其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离开其中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如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上和下、大和小、成功和失败、光明和黑暗等等。第二,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矛盾双方是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相互包含着对立面的因素,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能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如生产中包含着消费,消费中包含着生产;敌我作

47、战的双方,我方向敌方渗透,敌方向我方渗透,互派情报人员。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胜利和失败、先进和落后、好事和坏事等,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必须以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为前提,没有同一性的斗争性是不存在的。同样,同一性也不能脱离斗争性,没有斗争性的同一性也不存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依存,失去其中任何一个属性都不能构成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保持稳定,矛盾的斗争性促使事物发生变化。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依存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和借鉴双方的合理因素,对于事物的完善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打破原有的平衡性,推

48、动事物的发展。由于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相互联结,对立的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才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因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很复杂的,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多种矛盾体系或系统。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首先,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

49、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又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点,并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二)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案例启迪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的首次国内考察选择了重庆。在为期三天的考察中,习近平深入港口、企业调研,并以点带面地就中国目前的形势和发展

50、做出判断和指示。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侧改革要重点化解产能过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习近平在2016年1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案例启迪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51、,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等等。针对以上情况,习近平主席先后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以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只有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也只有集中力量去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才能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

52、展。我们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对次要矛盾的解决,而是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用一定的力量解决好次要矛盾。虽然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次要矛盾处理得好,可以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条件,处理得不好,则会给主要矛盾的解决增加困难。总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既要防止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防止只抓中心不顾其他,搞“单打一”。抓不住中心,或者只抓中心,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有害的

53、。(二)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三)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不仅事物包含的矛盾有主次之分,而且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也有主次之别。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相反,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矛盾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

54、的原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既然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在分析事物的矛盾的时候,就不仅要看到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一个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哪一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又不忽视支流,对于我们认清事物的性质,正确认识和估量形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案例启迪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它一方面加深了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促进全球经济资源、科技成果的共享;增强了跨区域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使全球金融活动更加活跃,使国与国之间的人才、技术、金融、资源的交流和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55、密切。这些都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疯牛病”“口蹄疫”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等波及很多国家和地区。那么面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问题,我国是否应该回到闭关锁国的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上去呢?案例启迪分析:对于案例中的问题,毫无疑问其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主流;而“亚洲金融危机”“疯牛病”“口蹄疫”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及扩散,是支流。权衡利弊,我国要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去,不断发展和壮大

56、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但是,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作用也决不能忽视,要采取切实的措施,予以防范和消除。(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前面我们学习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的原理。那么,我们看问题和办事情时,就要做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连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

57、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其中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58、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建设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发展。(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充满了矛盾,问题就是矛盾,事物就是矛盾,世界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是事物的共同本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所具有的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性质,就叫做矛盾的普遍性。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也具有特殊

59、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我们:(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要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首先表现为,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种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2)要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或者说,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其矛盾也不同。同一事物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阶段性的特征,其

60、原因在于内部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做好事情,解决好问题,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在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特点。(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要对同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不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同一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矛盾,就要对该事物当中的矛盾双方都进行深入、具体的认识和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时刻铭记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认识事物首先是区分事物,只有具体地分析不同的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我们区分事物不仅要能够区分表面上差异很大的事物,而且要学会区分表面上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