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国学教案左思《咏史》_第1页
咏史国学教案左思《咏史》_第2页
咏史国学教案左思《咏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咏史教案 刘梦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左思相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故事导入 HYPERLINK /view/42587.htm t _blank 晋书左思传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陆机听说左思构思 HYPERLINK /view/130046.htm t _blank 三都赋,抚掌大笑,在与他的弟弟陆云的信中说:“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甕耳。”其中的嘲笑意味如此浓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晋实行“门选”制以维护士族集团的利益,从而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更有甚者,一些门第观念很强的士族,对于

2、文章的品评也是以门第的高低来决定弃取的态度。所以左思美好的愿望遭到了士族制度的压抑和摧残。后来由于司空张华的推崇,他的赋才得以大出其名。左思的门第寒下,虽然才高志清,却很难能冲破士族制度的坚硬厚壳而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冷酷的现实,使左思献身无门,报国无期,怀着无限的愤慨。整体感知1、作者及作品简介 左思西晋文学家。字太冲。 HYPERLINK /view/53481.htm t _blank 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生卒年不详。他家世业儒学。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曾用一年时间写成 HYPERLINK /view/1312063

3、4.htm t _blank 齐都赋(全文已佚,若干佚文散见 HYPERLINK /view/39730.htm t _blank 水经注及 HYPERLINK /view/36915.htm t _blank 太平御览)。公元272年(泰始八年)前后,因其妹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元康(晋惠帝年号,291299)年间,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并为贾谧讲 HYPERLINK /view/18673.htm t _blank 汉书。元康末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后齐王召为记室督,他辞疾不就。公元303年(太安二年),左思移居冀州,数年后病逝。左思作品旧传

4、有集5卷,今存者仅赋两篇,诗14首。 HYPERLINK /view/130046.htm t _blank 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左思的作品收录于 HYPERLINK /view/220531.htm t _blank 严可均所辑 HYPERLINK /view/73414.htm t _blank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 HYPERLINK /view/1072825.htm t _blank 逯钦立所辑 HYPERLINK /view/89148.htm t _blank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咏史八首是晋代文学家 HYPERLINK /view/31147.htm t _blan

5、k 左思创作的一组 HYPERLINK /view/141824.htm t _blank 咏史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 HYPERLINK /view/674014.htm t _blank 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在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历代诗评家对这组诗评价很高。2、作品赏析 咏史郁郁涧底松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或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1.郁郁茂密的样子2.涧底谷底 松喻英才13.离离下垂的样子 苗初生的草木4.以彼尺条意思是:柔

6、弱的山上苗遮蔽了高大的涧底松。彼,指山上苗。径寸茎,一寸粗的茎秆。荫,遮蔽。此,只涧底松5.世胄(zhu)世家子弟。胄,后裔6.蹑登7.下僚低级官吏8.地势一朝意思是:甲胄和英俊所处情况,正与松、苗相似,是地势是他们如此,非一朝一夕变成这样。然,这样,如此9.金张汉貂意思是:金、张俩家子孙凭借祖先的功业,世代都做大官。金张,指西汉金日(mi)磾(di)和张汤两家的子孙。金家从武帝到平帝七代担任内侍。张家子宣帝、元帝以来,子孙相继有十多人为侍中、中常侍。藉,凭借。旧业,祖先的功业。七叶,七代。珥,插。貂,貂尾。汉代凡侍中、中常侍等大官都带貂尾以验明其身份。10.冯公冯唐,汉文帝时人。他才能出众,

7、但直到老年仍屈居低微的郎署。11.伟奇伟出众12.不见招不被重用的意思 HYPERLINK /view/162805.htm t _blank 咏史其二,正是他这种愤慨的写照。诗中,他把像自己一样才高位卑的寒门子弟,喻作生于涧底的松柏;把依赖祖业居于要津的才劣质拙的士族纨绔子弟,喻作长于山顶的柔弱的小苗。松质柏节似的人才,受到柔条弱枝般的人的遮挡,其原因为“地势使之然”,是士族制度本身造成的。然而士族制度,又是“由来非一朝”。汉 HYPERLINK /view/53882.htm t _blank 张汤、 HYPERLINK /view/23245.htm t _blank 金日磾的子孙,凭借

8、着先人的荫德,数代都享受着极大的尊荣。而奇伟出众的 HYPERLINK /subview/66555/6464533.htm t _blank 冯唐,直到白首仍未受到重用。在此,左思不仅把犀利的批判锋芒,直指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批判了以往的士族制度。在肯定的对象与否定的对象对比之中,使诗对士族制度的揭露,更加显得有力。课外拓展总结全文材料补充:提到左思必然联系到一个成语洛阳纸贵(请学生来写)。这个成语说的是左思以十载之构思写成三都赋,一时间洛阳的豪富人家竞相传写,以致洛阳为之纸贵。咏史八首是其代表作,诗歌笔力矫健,气势高拔,辞采壮丽,深得建安风骨之精神,被称为左思风力(钟嵘诗品)。咏史开创了借咏

9、史以咏怀的范例,为后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咏史首创自班固(写就了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之后王粲、曹植等都写过,大抵是一诗咏一事,在客观事实的复述中略见作者的意旨,而左思的咏史错综史实,融会古今,连类引喻,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实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已意寓(张玉谷古诗赏析)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沈德潜古诗源)。古人史实在他的笔下成为直斥现实、直抒胸臆的素材。这是对咏史这一题材的创造性运用。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篇: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郁郁,茂密貌;离离下垂貌,涧底与山上暗藏对

10、比,松与苗(初生之木)对比,为下句打下伏笔。 径寸(直立一寸之茎)与百尺为明对。诗一开头就用比兴的手法,以涧底松来比喻怀才不遇的寒士,以山上苗来比喻凭借门阀世代卿相的士族,鲜明揭示自然界之不合理现象,以暗示人类社会之不平等现象。深刻地揭露了西晋社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畸形现象,对扼杀人材的门阀制度发出了愤慨的抗议。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两句,为一篇之主旨,之眼线,之精华,前面四句伏笔,都是为托出此两句服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哲理性,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一个哲理性的概括。这两句诗说那些象青松一样有能力支撑朝廷庇荫万民的英豪俊秀之士官低职微,反而受着那些象幼苗一样娇生惯养的贵族子弟们蹑足于高

11、官厚爵的庇荫,国家怎么不衰微?百姓怎么不涂炭?英俊怎么不气馁?到此,主旨已明。此前屈原由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搀人高张,贤士无名的悲叹;阮籍咏怀82首中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的吟唱,左诗当有借鉴,但其艺术魅力又位于其上。左思在咏史?其七中有: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两句,挽合自然、社会两方面,并再一次引入社会,引入史事,过渡到咏史。说是这种根据家庭出身的贵贱来分配权力任用官吏的门阀官僚制度,并非始于今日,而是由来已久的。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两句用两组事,金日,原为匈奴休屠王子,归汉后受宠,自武帝时起,七代为内侍;张指张汤家族。自宣、元以来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珥,插;貂,指貂尾,李善注引舆服制:侍中,中常侍冠武弁,貂尾为饰。 引出汉书上的几件史实,即自金日石单、张汤二人当上朝廷顾命大臣,成为豪门贵族以后,他们七代子孙,不论贤不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