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系统资料_第1页
肌肉系统资料_第2页
肌肉系统资料_第3页
肌肉系统资料_第4页
肌肉系统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肌肉系统资料骨骼肌的特性骨骼肌的收缩(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的收缩原理物理特性:具有展性、弹性、粘性等物理特性。展性和弹性是保证肌肉收缩的必要条件;粘性则使收缩产生阻力,导致收缩力减弱。骨骼肌的展性、弹性和粘性都比平滑肌小,所以骨骼肌收缩长度变化小,收缩速度快。 骨骼肌的特性生理特性:兴奋性较心肌和平滑肌高,只能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而兴奋。不应期短;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但传播范围只局限在同一条肌纤维内,不能到另一条,这是神经系统对骨骼肌收缩进行精细调节的重要条件,传导速度快;收缩性,强度大,速度快,但不能持久。 骨骼肌的特性(一)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1等张收缩:张力不变 等长收缩:长度不

2、变;产生最大张力的长度为最适长度。长度为其175时张力消失。 2单收缩 实验条件下,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收缩,称为单收缩。包括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骨骼肌的收缩3收缩总和和强直收缩刚能引起肌肉最小收缩反应的最低强度称为阈强度。实验条件下,给肌肉一连串刺激,若后一次刺激落在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的舒张期内,则肌肉出现一个比前一次收缩幅度更高的舒缩。这种现象叫收缩总和。刺激频率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总和,直至肌肉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这种收缩称为强直收缩(tetanus)。引起完全强直收缩所需的最低刺激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t fusion frequency)。收缩可以融合,但兴

3、奋不可以融合,是一串各自分离的动作电位。 临界融合频率与单收缩的收缩时间呈反比。骨骼肌的收缩(二)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1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特点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肌细胞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神经肌肉接头或运动终板(motor end plate)。一条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可反复分支,每一分支都支配一条肌纤维。每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刺激强度增加全部运动单位兴奋最大收缩反应,引起最大收缩反映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顶强度。超过顶强度的刺激不会引起更大的反应。骨骼肌的收缩2. 神经肌肉之间兴奋传递的特点单向传导突触延搁易感性神经冲动与肌细胞动作电位以1:1的传递方式进行,这是神经肌肉间

4、兴奋传递的一个重要规律。不同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突触传递。骨骼肌的收缩3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冲动 轴突去极化 Ca2+进入轴突 激活ATP酶 类肌纤球蛋白的收缩 小泡向前膜移动 Ach与N型受体结合 Na+内流和K+离子外流 后膜去极化(终板电位 ) 动作电位 兴奋收缩偶联 肌纤维的收缩。终板电位:是神经肌肉接点处信号传导的电位变化。神经轴突未梢释放大量Ach(冲动导致)引起肌细胞终板膜N型通道开放,出现钠钾电流,使肌细胞膜去极化的膜电位变化。此电位只局限于终板区。小终板电位:个别囊泡自发释放在终板处引起的微小电变化。以小泡为单位的递质释放形式叫量子式释放。量子释放()终板电位肌膜上可传导

5、的动作电位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正离子的通透性增加(K+和Na+)。逆转电位:当膜处于某一中间电位时,Ach引起的净电流为0,即外向电流与内向电流相等,这个电位称为逆转电位(reversal potential)(-15mv)正离子在接头处通透性大致相等(依据各自的电化学梯度)。表明化学突触传递涉及的是一种新型通道,一种被化学物质激活而不是被电位激活的通道。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分子量在285-290kDa之间。含4条不同的肽链,分别为(2)、亚单位。每个受体至少有两个结合位点。乙酰胆碱与之结合的位点是通道的一部分。密度很大,整齐的排列在突触后膜上。钙离子的作用降低轴浆粘度,利于小泡移

6、动;消除突触前膜的负电荷,利于小泡与轴突碰撞,融合,释放ACH。3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因素(1)细胞外液中Ca2+浓度升高,Ach释放量增加,利于兴奋传递;但Ca2+过高,会在轴突膜上与Na+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不利于轴突膜产生兴奋。另外Mg2+浓度升高,会阻止乙酰胆碱释放,不利于兴奋传递。(2)受体阻断剂如箭毒可与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造成竞争性抑制,传递受阻,肌肉松弛。(3)有机磷制剂、毒扁豆碱可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开始:Ach不能被分解,少数单刺激可使肌肉痉挛。后期:Ach聚集过多,导致后膜持续去极化,使传递受阻。(4)VB1也有抑制胆碱脂酶的作用,若缺乏VB1,则胆碱脂酶活性增强,使

7、乙酰胆碱水解加速,传递功能下降。 一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骨骼肌的收缩原理1、 粗肌丝的分子结构主要由肌球蛋白组成。构型象豆芽状,由杆状部和二分叉的头部组成。解释:大约200-300个肌球蛋白分子聚合形成一条粗肌丝,其杆状部平行排列成束,方向与肌原纤维长轴平行,形成粗肌丝的主干;球状头部露出在粗肌丝主干表面形成横桥。肌球蛋白分子由2条重链4条轻链组成。两条重链的大部分呈双股a螺旋,构成分子的杆状部,重链的其余部分与4条轻链共同构成二分叉的球形头部,即横桥。2、 细肌丝的分子结构肌动蛋白:球形大分子蛋白质。肌浆中300-400个肌动蛋白连接起来,形成两条串珠状的链,扭曲成双螺旋,是构成细肌丝的骨架和

8、主体。原肌球蛋白:由两条肽链扭绕组成的双螺旋结构。位于肌动蛋白双螺旋沟中,相当于7个肌动蛋白单位的长度。肌原纤维静息时,原肌球蛋白恰好位于肌动蛋白与横桥之间,兴奋时,移向细肌丝双螺旋沟深处,露出结合位点。肌钙蛋白:是球形蛋白。大约每隔400埃的距离与一个原肌球蛋白分子结合。肌钙蛋白由3个亚单位组成;C对肌浆中的钙离子有高度亲和力;T使整个肌钙蛋白分子与原肌球蛋白结合在一起;I的作用是当C与钙离子结合时,把信息传递给原肌球蛋白,使其分子构型改变和移动位置,从而解除对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的抑制作用。 3、 肌管系统横管系统(T,transverse tubule):由肌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位一

9、般在Z线处(两栖类)或在A带与I带交界处(哺乳类)。细胞外液能通过T管系统的开口,深入细胞内部,与每条肌原纤维内的肌浆进行物质交换。但不与肌浆直接接触。纵管(L,longidina tubule),又称肌质网。在A带中央,纵管由分支互相吻合,使整个纵管系统交织成网,在A带与I带连接处,纵管管腔横向膨大,形成终池,与横管靠近,但并不相通。每条横管与来自两侧肌节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管。横管是兴奋传导的通路。纵管系统是肌细胞内钙离子的储库,能对钙进行储存、释放和回收,触发和中止肌原纤维的收缩。三联管能使膜电位变化与钙离子的活动偶联起来。 (二)骨骼肌收缩的原理 细肌丝中肌钙蛋白的亚单位C与钙离子结合

10、后,通过I单位指导着原肌球蛋白分子向肌动蛋白分子的双螺旋沟内移动,暴露出横桥和肌动蛋白的结合位点。横桥周期:1、在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前,肌球蛋白横桥部分水解ATP成ADP和Pi,能量储存在横桥中。2、钙离子释放,与TnC结合,暴露肌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位点。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3、横桥拖动肌动蛋白细肌丝向肌节中间移动,ADP和Pi被释放。4、新的ATP进入已释放ADP和Pi的ATP酶位点,解除了横桥与肌动蛋白的连接。如无ATP补充,则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保持一种僵直的结合状态。(三)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从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肌膜发生兴奋,与肌原纤维中的肌丝活动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叫兴奋收缩偶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包括: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三联管部位的信息传递;纵管系统对钙离子的储存、释放和聚集。神经冲动接头肌膜兴奋肌细胞动作电位电兴奋通过横管传入肌细胞深处三联管处信息传递【横管膜电位变化,引起临近终池结构中的带电基团移位和蛋白质构型变化,使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升高,终池中的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