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强调的都是一个“慎”
2、,即独处或众处,都要心中有戒,做好自己。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就变得低智商、非理性、易盲从,于是他把人群称为“乌合之众”。勒庞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得便是真理,譬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便提出了几乎相反的观点。但个体受群体影响,却是没有疑义的。慎众,是说人处在群体中的时候,要努力坚守自我,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ABCD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校新组建的篮球队,在全市中学生球赛上获得第一名,令人拍手称快。B经过辛苦的努力,他最终不孚众望,夺得了世锦赛的冠军。C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还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D除夕夜,大部分中国
3、人会在年夜饭后聚在家里看春晚,大街上万人空巷。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上凤凰山,只见城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街小巷的人群和车辆川流不息。B广大党员干部自“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开展以来,迅速响应,如行云流水般积极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助力我县脱贫攻坚。C诸葛亮文化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广场上空辉映的无比绚烂。D中国诗词大会引起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注,要不要让学生每天背一首诗,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
4、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D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枢纽 纽带 荧光屏 人才辈出 通情达礼B决窍 提纲 狙击手 一筹莫展 矢志不渝C懈怠 短板 流水账 相辅相承 粗制滥造D庇护 端详 挖墙脚 仗义执言 变本加厉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我校决定开展“我与青春同行
5、”系列活动,你也参与其中。(青春我宣传)为营造活动气氛,动员师生积极参加,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_(偶像我推荐)偶像是青春时期成长的精神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你从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中认识的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推荐。 备选人物:司马迁苏轼宋濂示例: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抗元失败被俘但依然正气凛然。_(节目我主持)八年级“青春仪式”现场,先是由年级组朗诵队朗诵了诗歌青春的赞歌,接着全场师生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_7古诗文默写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_,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6、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故曰: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送东阳马生序中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是:_,_。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几个农民装束的狙击队员,不慌不忙地缴去警察局长腰间的枪,两个弁兵和乡丁们,早已把枪弹全献出来了。“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老太婆问。“报告你老老人家重庆二处来人,抓住一名女共产党名叫,叫江雪琴今天下午,专车押送重庆这不关我的事,西南特.特区沈副区长亲自指指挥我我是奉奉命巡查护路”上面的语段选自小说红岩,描述的场景出自_的
7、事件。这一事件的结局是_。二、阅读9古诗文阅读、诗歌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甲)诗中 “左迁” 的意思是 _;(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 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_和王质。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10文言文阅读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8、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9、有也。”注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1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国还乡B或异二者之为/渔人甚异之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民之乐者D鸣声上下/不得而非其上者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或异二者之为 未之有也B以: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C而:然则何时而乐耶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其:则忧其民 不得而非其上者3下列关于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段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了全文中心。B(乙)段中太守之乐其乐中的
10、太守的“乐”是指“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C(丙)段中看出孟子之所以要强调君王要“与民同乐”,是因为统治者自己好“乐”,由己及人,民亦好“乐”,推恩于民,与民同乐,这样天下才会归服,国家才会稳固,这是治国之本。今天,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为人民服务,就是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D(甲)(乙)(丙)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那就是“与民同乐”、“民本”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拓展探究。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11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朋友圈”的前世今生近年来,微信风头正健,男女老幼皆会在“朋友圈”里晒晒个人私事,传传八卦新闻。实际上,“朋友圈”并不是21世纪的专属产物,早在几个世纪前,甚至更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朋友圈”的雏形其实是名为albaamicorum的纸书(拉丁文直译为“朋友书”,英文可译为FriendsBooks,即“友人之书”),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荷兰历史学家苏菲研究了这段有趣的历史细节,发现从1560年起,一些北欧年轻人就开始用这种纸书记录朋友圈的种种,不过鉴于17世纪的社会风俗,男孩和女孩运用这些书刷“朋友圈”的目的各不相同。在当时,男孩通
12、常会被送去欧洲著名的大学机构镀金,拜谒当时的思想巨头、学术大家,“朋友圈”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今天的职业社交网站,其目的是求教方家。一位名叫迈克尔的少年在周游欧罗巴大陆的过程中,就留下了一册极为典型的“朋友圈”纸书。除了记录在各处的旅行见闻外,还包括与贵族会面的图片。这样的插图不仅博人眼球,且彰显身份。另外,他还在纸书上面形象地诠释了他对一些古老问题的见解,就像我们在朋友圈上发表观点一样。女孩则往往被送去修道院,或者去宫廷做仕女,这有助于她们将来成功成为名媛淑女。虽然不能像男孩那样到处去旅游,但她们也有自己的友谊书。如果说男孩版朋友圈填满了科学家和艺术家笔录,那么女孩版的则更像脸书和微信,晒晒与朋
13、友、钦慕者的通信往来,记点圈内笑话,描绘社交事件的细节等。当然,它不会像日记那样被锁在抽屉里默默珍藏,而是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这给当时社交圈子非常狭窄的女孩们带来了莫大的乐趣。这些装饰精美的“朋友圈”记录册和我们熟悉的微信非常相似,区别只在技术层面。“照片”是被画出来的这比拍照难度大多了,各账号不是转发阅读文章,而是在留言页上写下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诗歌等。这样的“朋友圈”可以帮助历史学家逼真地还原当时的风土人情,甚至还能拼凑出长达400年的关系网络。若再把视线放远一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热衷于用纸笔搜集好友、同僚的图文信息,并广为分享了。且不说皇亲贵胄、达官名士游历名山大
14、川,即使平民百姓近处郊游、赶集等,也会把这一天感受最深的事情涂鸦记录下来,然后供街坊邻居传看,兴味十足。古人旅游途中还喜欢在崖壁山石、亭台楼阁等地方题诗刻字,这也是发朋友圈的一种方式,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点赞,是颇为风雅的一件事,许多诗词碑刻就是这么成为经典的。传说1400多年前,李白登黄鹤楼,目睹眼前之景,再看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大为折服。于是提笔在黄鹤楼上怅然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应该算是历代文人墨客朋友圈里最有面子的“点赞”了吧?正如圣经中所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代人自以为时髦的“朋友圈”,在几百年甚至千年前就已经被中外古人们抢先体验了。(
15、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1期)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朋友圈的前世今生”为题有何好处。2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3第段画线句运用 、 的说明方法,选择一种,简要分析表达作用。1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姓曹,四五十岁的样子,戴着副玳瑁眼镜,镜片形似鸡蛋,厚如陶瓷碗底,像有圈圈螺纹。语文课若有偷看小人书做小动作的,不论在哪个角落,他总是先扶扶眼镜,注视片刻,轻咳几下,然后用教鞭敲着讲台,说:“这怎么行呢?”当时同学们大多有些怵他,背地里叫他“眼镜”。我们班的自习课原本和其他班一样,没有老师
16、,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很是自在。后来“眼镜”将大半自习课用于自习语文,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沙沙沙写字的声音。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下课铃响后,曹老师从讲台旁站起来,扶了扶眼镜,压低嗓门说:“放学后我带同学们去游泳,会游泳的请举手。”我们这个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许孩子去游泳。但炎炎夏日里,游泳对孩子们,尤其小男孩,是极大的诱惑,常有人偷偷下河。此刻,平日里颇为严厉古板的“眼镜”,竟要带大家去游泳,幸福来得实在有点意外。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冲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
17、生,赶紧将攥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塞回书包。选择去游泳的最后只有男生,大家出了校门,一路簇拥着曹老师七嘴八舌,曹老师笑着边走边答。突然有同学问:“水里真的有龙王吗?会不会抓人?”曹老师立马收回笑容皱起眉头:“什么龙王不龙王的,今后下河前可不许胡说。”他停下脚步,摘下眼镜用衬衫擦了擦,又戴上,眯着眼前后左右看看,待同学们都赶上来了,说:“大家听着,下河安全第一,游泳时必须听从老师指挥,如有调皮捣蛋的,下次不准再来。”到得一处宽阔的河滩,曹老师叫我们站成一排,报了两遍数才让下水。我与同学们打了一阵水战,又连扎了几个猛子浮出水面,见不远处河面上有两点亮光,抹去脸上的水珠一看,原来是曹老师正面对着我们站
18、在水中,眼镜反射着太阳光,一闪一闪的。我游到曹老师跟前,请他和我们一起去游泳,他摇了摇手说:“我还是不游吧,万一眼镜掉进河里,就什么都看不清了。”我说这样泡在水里不动太冷了,他扶了扶眼镜:“没关系。我眼睛不好使,你去告诉大家,不要离我太远,这样才看得见你们。”太阳落下山去,渐渐起了风,柳枝拂着水面窸窣作响。此时刚过端午节,河水还有些凉,水中的我们已感到了微微寒意,陆续往河岸游去。曹老师瘦小的身子依然立于水中,晚霞映着他微驼的背影。他一手扶着眼镜,一手伸着指头清点人数,等着我们一一在他面前游过。待他最后上得岸来穿衣时,我们分明见他嘴唇有些发紫。此后,曹老师每周总会带我们去游泳,他将眼镜的两条腿绑
19、上橡皮筋,牢牢系在头上,跟我们一道游泳、潜水、打水战,从下水到上岸,须臾不离开我们。直到暑假,曹老师回了乡下的家,才结束了这段我童年时很快乐很留恋的时光。这年的深秋,我父亲从下放的农村回家,让我带一张纸条给班主任。曹老师看过纸条,右手在我头顶摩挲半晌,说:“你爸要带全家去农村生活,你能不去吗?”我仰头看着曹老师,茫然地摇了摇头。傍晚回到家里,见曹老师和我父亲正隔着八仙桌面对面坐着说话。曹老师说:“农村学习条件不好,孩子最好留下来,反正他外婆还在城里,有人照顾。”父亲说:“一家人分成两处总是不好,再说全家六七口人就靠我一人的工资吃饭,经济上也不允许。”曹老师说:“从全县最好的小学一下转到边远的村
20、小学,这怎么行呢?太可惜了,你这当父亲的就不心疼?”父亲又摇头又叹气:“我也是没办法。”曹老师沉默了一阵,说:“我看你是不负责任!”他突然把眼镜摘下来,重重搁在桌子上,盯着我父亲大声说:“我戴着眼镜还真难看出这孩子是你亲生的。”说罢,他猛地站起身来,向大门走去。他被门槛绊了一下,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我抓起眼镜追了出去。次日上午放学后,曹老师把我叫到他那儿,在书架上翻找了一阵,取出一张当时很流行的一分钱一张的小宣传画,在背面签上名字和年月日,递给我:“做个纪念吧。到了农村,条件大不如这里,要克服困难,更加努力学习,以后有机会再回城里读书。”他坐到靠背椅上,拉着我的手又叮咛了一番,突然把我紧紧抱
21、住,胡子和眼镜轻轻蹭着我的脸,那种痒痒的柔柔的感觉,至今还在心头。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他猛地站起身来,向大门走去。他被门槛绊了一下,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我抓起眼镜追了出去。(从描写的角度)胡子和眼镜轻轻蹭着我的脸,那种痒痒的柔柔的感觉,至今还在心头。(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文中的“曹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有人说,文中提到“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所以曹老师的做法有些冒险,应该反对;也有人说,曹老师带领学生游泳,亲近自然,颇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古风,不应该反对。对此
22、你有什么看法?请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阐述理由。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却说孙权与周泰守宣城,忽山贼窃发,四面杀至。时值更深,不及抵敌,泰抱权上马。数十贼众,用刀来砍。泰赤体步行,提刀杀贼,砍杀十馀人。随后一贼跃马挺枪直取周泰,被泰扯住枪,拖下马来,夺了枪马,杀条血路,救出孙权。馀贼远遁。周泰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须臾。策闻之大惊。帐下董袭曰:“某曾与海寇相持,身遭数枪,得会稽一个贤郡吏虞翻荐一医者,半月而愈。”策曰:“虞翻莫非虞仲翔乎?”袭曰:“然。”策曰:“此贤士也。我当用之。”乃令张昭与董袭同往聘请虞翻。翻至,策优礼相待,拜为功曹,因言及求医之意。翻曰:“此人乃沛国谯郡
23、人,姓华,名佗,字元化。真当世之神医也。当引之来见。”不一日引至。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乃待为上宾,请视周泰疮。佗曰:“此易事耳。”投之以药,一月而愈。策大喜,厚谢华佗。遂进兵杀除山贼,江南皆平。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_(人名)。2选文中对华佗的描写主要采用的是 的手法。3请分析选文中孙策的形象。三、语言表述14请从每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_(吸吮 摄取 吸收)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
24、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2)虽然科学界对全球暖化的影响程度尚有歧见,但若人类对温室效应造成的危险_(不屑一顾 置之不理 置之度外),无非是玩火自焚。四、写作15写作题目:走在这条路上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可运用排除法。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应先确定句和句哪个放在第一位,句提出文段的中心内容“慎众”,应放在第一位,故排除A、B两项。再比较C、D两项,分析句和句哪一个放在第二位,句“
25、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中的“它”指的是“慎众”,与句相接,故句应放在第二位,所以排除C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D。2、C【解析】A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使用语境明显错误。B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改为“不负众望”。D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与“聚在家里看春晚”矛盾。3、B【解析】B错误,行云流水:意思是像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比喻自然流畅,不受拘束。不合语境。4、B【解析】B本题考查“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常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故选B。5、A【解析
26、】试题分析:A.通情达礼通情达理;B正确; C.正确; D.正确。故答案为A。6、(1)示例:五四精神历久弥新,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弘扬五四精神,创造青春辉煌;弘扬五四精神,共筑青春梦想(一种修辞即可,若用对偶,宽对即可。) (2)答案:苏轼宋代著名词人,虽屡遭贬谪但依然豁达乐观 (3)答案不唯一。 【解析】(1)拟写宣传语的要求:须紧扣主题。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如,弘扬五四精神,共筑青春梦想。(2)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选择人物,指出朝代,简明叙述遭受的磨难与体现的意志。如
27、,司马迁虽遭受心理打击仍发愤著书。(3)串词,又叫串连词,串联词,主持词。串词是在晚会、联欢会等大型联欢活动中,主持人把前后节目,把整台节目恰到好处的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性词语。串词更多的是只考虑上下节目之间的联系,或者承上,或者启下。此题先对年级组朗诵队朗诵了诗歌青春的赞歌做点评,然后过渡到下一个节目全场师生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做适当的点评。语句通顺流畅即可。7、斜晖脉脉水悠悠吊影分为千里雁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海日生残夜思君不见下渝州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
28、、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晖”“雁”“阙”“生”“渝”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8、(1)双枪老太婆带领游击队员下山劫刑车,营救江姐 (2)敌人改变了计划,连夜用船把江姐秘密押送到重庆,营救失败。 【解析】要求学生结合小说红岩的情节内容分析。(1)结合“报告你老老人家重庆二处来人,抓住一名女共产党名叫,叫江雪琴今天下午,专车押送重庆这不关我的事,西南特.特区沈副区长亲自指指挥我我是奉奉命巡查护路”分析得出情节:双枪老太婆带领游击队员下山劫刑车,营救江姐;(2)结合原
29、著分析。敌人临时改变计划,将陆路改为水路。将江姐船运秘密押送到重庆,营救失败二、阅读9、1贬官;向秀。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 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解析】1考查对典故的理解。贬官,左迁,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闻笛赋”典出晋人思旧赋:“烂柯人”典出述异记。“闻笛赋”“烂柯人”的含义: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2考查对诗歌的分析
30、比较能力。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刘禹锡被贬谪二十三年的遭遇。相同点: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不同点:(甲)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给。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
31、”,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10、1A2D3C4(1)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什么呢)?(2)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这样做却(还)不能称王(统一天下)的,从来没有这种情况。5孟子的“忧乐观”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忧乐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1A项,去:离开;B项,异:不同对感到诧异;C项,乐:以为快乐快乐;D项,上:方位词统
32、治者。故选A。2A项,之: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以:因为用;C项,而:表修饰表顺承;D项,其:代词,他的。故选D。3仔细阅读文章,逐一辨析四个选项可知,C项表述不准确,丙文作者强调,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却不能与人民共同享乐,是不对的,君王要“与民同乐,与民同忧”,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4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尝:曾经;求:探求;异:不同;王:称王。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33、。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这是一道比较阅读题。仔细阅读甲、丙两文,从甲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范仲淹的忧乐观是“先忧后乐”;从丙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可知,孟子的忧乐观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比较作答即可。(甲)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 年代:北宋(乙)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丙)选自孟子 作者:孟子 年代:战国参考译文:(甲)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
34、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35、,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啊。(丙)齐宜王在雪宫里接见孟子,说:“你们这些贤人也有这样的享受吗?”孟子回答说:“有啊。(您的这种享受)人们得不到,那么就要责怪他们的统治者了。因为得不到(享受)而责怪统治者,是不对的;(但是)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却不能与人民共同享乐,也是不对的。把老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作是自己的快乐;把老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作启己的忧愁。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11、1示例:标题点明了文章说明对象“朋友圈”的历史和今天,运用拟人(
36、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例:“老祖宗”是祖先的意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朋友书”是各类社会媒体的祖先,有着悠久的历史。3 举例子、引用。 示例1举例子:列举了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崔颢题写赞语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古人旅途中题诗刻字发朋友圈,既体现文化品位,又获得陌生朋友点赞的情趣,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 说明文标题的作用有:揭示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修辞方法的运用。标题中的“前世今生”点明了文章说明对象“朋友圈”的历史和今天,且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
37、生动性的理解。解答此题时,先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再说出该词运用好的原因,然后答出所体现的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老祖宗”是祖先的意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朋友书”的悠久历史。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解答时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画线句子列举了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崔颢题写赞语的事例,这是运用了举例子和引用的说明方法。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第六段的中心句:古人旅游途中还喜欢在崖壁山石、亭
38、台楼阁等地方题诗刻字,这也是发朋友圈的一种方式,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点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2、1文章通过回忆曹老师带领学生游泳到家里劝说”我“父亲让”我“留城及分别时送”我“礼物等往事,表现了曹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以及”我“对曹老师的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2(1)动作描写,“站绊趔趄”等词写出了曹老师在听到父亲拒绝后的失望和生气,表达了他对“我”不能留城读书的惋惜之情。“抓”“送”等词写出了“我”对曹老师的感激。(2)“轻轻”写出了曹老师抱“我”时动作的轻柔,表现了曹老师对”我“的惋惜和不舍;“痒痒”“柔柔”写出了“我”被拥抱时的温暖和感动,也表达了“我”对
39、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3(1)认真负责要求严格。自习课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后来曹老师将大半自习课用于自习语文,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等。(意思接近即可)(2)关爱学生敢于担当。曹老师带领我们游泳,为了我们的安全,在冷水中冻得嘴唇发紫;为了挽留“我”,到家里做父亲的工作等。(意思接近即可)4我觉得曹老师的做法不能反对。堵不如疏,既然学生有这方面的需求,就应该想合理的办法解决。与其让学生们冒着生命危险偷偷下水,不如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去更安全。生活中几乎每年暑假都有类似的学生溺亡事故发生,曹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解析】1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先通读文章,找出文章
40、的主要人物,然后根据人物所做事件的顺序进行简洁概括,可以用“谁做了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的形式来简述。本文通过“我”回忆曹老师带领学生游泳,以及劝说父亲让“我”留在城里上学的经过和临别时送“我”礼物等事件,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以及“我”对曹老师的怀念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考查对句子赏析的能力。(1)题干要求从描写的角度的进行赏析,阅读该句可知是动作描写,该句描写的是曹老师劝说父亲不成,愤然离去时的情景,“猛地站起身来”“绊”“趔趄”等词写出了曹老师听到父亲拒绝后,失望和生气的情景,体现了曹老师对“我”不能留在城里读书的惋惜之情; “抓”“送”等词写出了“我”被老师的行为所感动,同
41、时也表达了“我”对曹老师的感激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题干要求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阅读句子可以看出,该句多用叠词,“轻轻”写出了曹老师对“我”的不舍,抱“我”的动作都那样的轻柔,充满了怜惜;“痒痒”“柔柔”写出了“我”被曹老师抱着时,内心的温暖和感动,同时也体现了“我”对曹老师为“我”所作的事情的感激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3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结合文中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作答。文中第段原本自习课大家可以随意走动,交头接耳,但是后来曹老师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以至于我们都不敢“轻举妄动”,写出了曹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第段描写曹老师带领
42、学生游泳时,为了学生的安全,即使自己动的嘴唇发紫,也要等到学生都上岸了才离开水面,第段和父亲交涉让“我”留在城里上学等,都体现了曹老师关爱学生敢于担当的高尚品质。据此分析作答即可。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类题目为开放性题目,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和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文章中说有学生溺亡,是在没有大人带领的情况之下,既然学生有需求,与其让他们偷偷的跑出出事,还不如组织起来,带领着一起去,这样更安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年暑假都会出现这样的事件,让他们自己单独去冒险,不如满足他们的需求,和他们一起去做,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又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曹老师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据此
43、分析作答即可。13、1 三国演义 罗贯中 2正侧面描写相结合3尊贤重土;体恤部将、重情重义;骁勇、英武、能征善战。【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著名作家和作品的常识识记和阅读理解。用心研读经典作品,了解作者、朝代、作品的地位等,平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文段中的“孙权”可知出自名著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2文段中翻曰:“此人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真当世之神医也。当引之来见。”通过虞翻之口赞扬华佗是“神医”,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写法。佗曰:“此易事耳。”投之以药,一月而愈。”这是运用正面描写,写出华佗医术的高明。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如:“此贤士也。我当用之。”“策优礼相待,拜为功曹。”表现孙策重用人才,礼贤下士;“遂进兵杀除山贼,江南皆平。”表现孙策能征善战站;“周泰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须臾。策闻之大惊。”找名医医治,表现孙策体恤下属。三、语言表述14、 (1)吸吮(2)置之不理【解析】试题分析:(1)吸吮:汲取,吸收。摄取:吸收,吸取。吸收: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数学答案
- 江苏省海门市2024-2025学年初三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植物地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数学试题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 上饶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质量统计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学、崇仁二中学2025届初三第三次联合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5年初三4月模拟训练化学试题含解析
- TWJQMA 010-2024 露地甜瓜改良式滴灌栽培技术
-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JISG4305-2016中文版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
-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 幼儿园班本课程《手的秘密》
- 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 《SYB创业培训》实操沙盘Ⅰ
- 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方案
- 《无人机测绘技能训练模块》课件-模块13:无人机航测综合生产案例
- 2024年扬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解析
- 邮政快递车辆安全管理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