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瘦削(xio) 陶冶(y) 俨然(yn) 战战兢兢(jng)B.谬种(mi) 胸脯(p) 怔怔(zhng) 唉声叹气(i)C.炮烙(po) 庇佑(p) 祈祷(q) 惴惴不安(zhu)D.酒馔(zhun) 迤逦(y) 讥诮(qio) 碎琼乱玉(qing) D 【考点】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 【分析】A. “瘦削”的“削”应读“xu”, “俨然”的“俨”应读“yn”; B. “胸脯”的“脯”应读“p”, “怔怔”的“怔”应读“zhng”;C
2、. “炮烙”的“炮”应读“po”, “庇佑”的“庇”应读“b”。 故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2.(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喧 伶俐 惊惶 横七竖八B.烟蔼 悚然 噩梦 兴高采烈C.窥探 形骸 馋言 精明强干D.衣襟 渣滓 诡秘 垂头丧气 D 【考点】同音字的分辨,形似字的分辨 【分析】A“寒喧”中的“喧”应为“暄”; B“烟蔼
3、”中的“蔼”应为“霭”;C“馋言”中的“馋”应为“谗”。 故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3.(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过去几年,中国女排一直状态不佳,多次在奥运赛场上遗憾告负,如今王者归来重获冠军,真是大快人心。B.看到兄弟俩为了蝇头小利而大打出手,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狭小的巷子变得沸反盈天。C.面对
4、季后赛半决赛主场大比分落败的结局,勇士队主教练史蒂夫科尔气得暴跳如雷。D.为了抹黑中国,一些西方媒体捕风捉影 , 不惜违背新闻客观真实原则,捏造了许多不实信息。 A 【考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分析】A“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语境强调的是中国女排重获冠军让人开心,无“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之语境,故使用不当。 B“沸反盈天”,意思是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此处形容狭小的巷子人声喧闹,使用正确。C“暴跳如雷”,意思是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此处形容主教练史蒂夫科尔又急又怒,大发脾气
5、的样子,使用正确。D“捕风捉影”,意思是想抓住风和影子,比喻说话或做事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此处用于形容西方媒体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使用正确。 故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有关文学、
6、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其代表思想有“性恶论”、“民贵君轻”等。C.“乘”在古时为一车四马。春秋时,一辆兵车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在春秋时,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逍遥游养生主是庄子一书的代表篇目。 B 【考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分析】B“其代表思想有性恶论”理解有误。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故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7、。文学、文化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5.(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选项中,对祝福一文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祝福”与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是祥林嫂命运转变的节点,作者以“祝福”为题,意在反思传统礼教。B.鲁四老爷歧视寡妇出身、有着不幸遭遇的祥林嫂,他排斥祥林嫂参与祝福活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C.柳妈对祥林嫂的好意是假装的,她表面上愿意帮助祥林嫂赎罪,但实际上是想给祥林嫂造成更重的精神压力。D.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受新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文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折射出鲁镇的传
8、统和闭塞。E.作者虽然对祥林嫂的遭遇感到不幸,但仍期待普通民众过上好日子,“祝福”的标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百姓的热爱。 C,E 【考点】名篇 【分析】C“柳妈对祥林嫂的好意是假装的,她表面上愿意帮助祥林嫂赎罪”说法理解有误,柳妈是一个“吃素的善女人”,她认为自己完全出于善意,想帮助祥林嫂找到办法赎罪,救祥林嫂出苦海。不能说是“柳妈对祥林嫂的好意是假装的”。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极深,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当作挽救祥林嫂的灵丹妙药,从而给祥林嫂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柳妈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E“祝福的标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百姓的热爱”理解有
9、误。小说的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并无“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百姓的热爱”之意。 故CE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6.(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夹处)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待)B.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啬)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亮) 沛公
10、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从)D.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夸耀)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赞扬) C 【考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分析】C. 第一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意思是: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明:眼力。第二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意思是:天亮之后,沛公刘邦带领一百多骑兵去(项羽军营所在地)面见项王。从:使跟从,可以翻译为:带领。 故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7.(20
11、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其余庸人不可胜言B.解家贫,不中訾 乃中经首之会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 , 起,立而饮之D.范增数目项王 敖而无足数者 B 【考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分析】A. 胜:承受/尽; B. 中:合乎/合乎;C. 谢:谢罪/感谢;D. 数:多次/称道。 故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用法和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熟知文言实词的几种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然后结合句子明确字义、词性,从而确定其用法和意义。8.(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12、 A.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B.所以遣将守关者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D.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B 【考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分析】A因:介词,依照/,副词,趁机; B所以:连词,原因/连词,原因;C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D以:介词,凭借/介词,用。 故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9.(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
13、一项是( )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B.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始臣之解牛之时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D.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B 【考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分析】A. 尚且/暂且。 B.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才/于是就。D. 如果/或者。 故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10.(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
14、A.如会同,端章甫B.常以身翼蔽沛公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项伯杀人,臣活之 B 【考点】词类活用 【分析】例句中“解夜见仇家”,意思是“郭解晚上去见有仇的一方”。“夜”,“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A.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穿着礼服”,名词作动词。B. “翼,像鸟张开翅膀那样。名词作状语。C.“老”,“尊重”。形容词作动词。D.“活”,使动用法,“使活”。 故B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11.(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15、 ) A.距关,毋内诸侯B.鼓瑟希,铿尔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D.项王、项伯东向坐 D 【考点】通假字 【分析】A. “距”,同“据”,“占据”;“内”,同“纳”,“使其入”。 B. “希”,同“稀”,稀少稀疏的意思。C. “刑”,同“型”,表率,模范的意思。D. 无通假字。 故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通假设题。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从本质上说体现的是文字之间一种共时的关系。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能够从具体的句子中合理地推断出有可能的通假字。12
16、.(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诸公以故严重之B.解执恭敬 , 不敢乘车入其县廷C.俯足以畜妻子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考点】古今异义 【分析】A. 诸公以故严重之:意思是“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严重”,“特别尊重”;今义:程度深或者形势危急。 B.古今意思一致,都是:对长者或宾客尊敬而有礼貌。C. “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和孩子;今义是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D. “约为婚姻”在这里是指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婚姻”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是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婚姻”的今义为: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故B
17、【点评】本题考查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古今异义词设题。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情色彩变化。5.名称说法改变。6.词义弱化。7.词义强化。8.古褒今贬。9.古贬今褒。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信息推断出合理的古今异义词。13.(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相同一项的是( ) 例句:居邑屋至不见敬A.百姓之不见保B.为解所杀,皆在赦前C.若属皆且为所虏D.视为止,行为迟 D 【考点】文言句式 【分析】例句:居邑屋至不见敬。“不见敬”,为被动句,
18、“见”,意思就是“被”。 A. 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式,在动词前边用“见”表被动,构成“主语+见+动词”的格式。意思是:老百姓没能受到保护。B. 为解所杀,皆在赦前。意思: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为所,表被动。C. 若属皆且为所虏。这句话是被动句。用“为所”表示被动。为所虏:被他俘虏。这句话意思是:你们都将被他俘虏。D. 视为止,行为迟。省略句,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故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文言文中倒装句有四种情况: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介词宾语提前。(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二
19、、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三、状语后置。四、主语后置。解答此类题型,要熟练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平时要注意积累。14.(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的是( ) 例句:异乎三子者之撰A.此盗跖居民间者耳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D.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D 【考点】文言句式 【分析】例句“异乎三子者之撰”是状语后置句,原句语序为“乎三子者之撰异”。 A“此盗跖居民间者耳”是判断句式;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主谓倒装句,现代汉语语
20、序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D“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是以“于”为标志的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而刀刃若于硎新发”。 故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文言文中倒装句有四种情况: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介词宾语提前。(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二、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三、状语后置。四、主语后置。解答此类题型,要熟练掌握文言
21、文中的特殊句式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平时要注意积累。二、句子默写15.(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请在横线处填写诗句原文。 (1)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4)_,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 (5)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 (6)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人事有代谢,_。(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8)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9)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城上高楼接大荒,_。(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22、 (11)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2)人世几回伤往事,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3)吴丝蜀桐张高秋,_。(李贺李凭箜篌引) (14)昆山玉碎凤凰叫,_。(李贺李凭箜篌引) (15)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16)晓镜但愁云鬓改,_。(李商隐无题) (17)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 (18)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19)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咏而归。(论语) (1)天涯若比邻(2)独怆然而涕下(3)秦时明月汉时关(4)大漠风尘日色昏(5)风正一帆悬(6)气蒸云梦泽(7)往来成古今(8)芳草萋
23、萋鹦鹉洲(9)欲为圣明除弊事(10)海天愁思正茫茫(11)病树前头万木春(12)山形依旧枕寒流(13)空山凝云颓不流(14)芙蓉泣露香兰笑(15)沧海月明珠有泪(16)夜吟应觉月光寒(17)却话巴山夜雨时(18)隔江犹唱花(19)莫春者;风乎舞雩 【考点】名句,名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易写错的字词有:怆、洲、弊、枕、颓、犹、莫、舞雩等。 故 1、天涯若比邻 1、独怆然而涕下 1、秦时明月汉时关 1、大漠风尘日色昏 1、风正一帆悬 1、气蒸云梦泽 (7) 1、往来成古今 (8) 1、芳草萋萋鹦鹉洲 (9) 1、欲为圣明除弊事 (10) 1、海天愁思正茫茫 (11
24、) 1、病树前头万木春 (12) 1、山形依旧枕寒流 (13) 1、空山凝云颓不流 (14) 1、芙蓉泣露香兰笑 (15) 1、沧海月明珠有泪 (16) 1、夜吟应觉月光寒 (17) 1、却话巴山夜雨时 (18) 1、隔江犹唱花 (19)1、莫春者 2、风乎舞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三、文言文阅读16.(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谊论非才之
25、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 , 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
26、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灌婴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 , 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
27、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痛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选自苏轼贾谊论,有删改)【注释】贾谊:少年时即以才显,汉文帝时曾召为博士,任太中大夫,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梁王太傅,三十三岁即忧愤而死。昼:地名,在今山东淄博一带。痛哭:贾谊治安策中谈及时势,有“可为痛苦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之句。趯(t)然:心情激动、冲动的样子。(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负可致之才 负:辜负B.夫子何为不豫 豫:快乐C.此其君臣相得之分 分:
28、情分D.而遽为人“痛哭”哉 遽:突然(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贾生,王者之佐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B.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 才有余而识不足也C.犹且以不用死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D.君子之欲得其君 则知其有狷介之操(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人要有才能不难,使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出来实在难啊。B.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再派子夏去(表明自己的志向)。C.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是因为他也不善于处于贫穷的境地。D.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谨慎地显露自己啊!(4
2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于贾谊这样才能卓越却壮志难酬的人才,虽深表惋惜,但也直率地指出了他的问题。B.文章举出孔子的例子,是想说明君子如果想遇到信任自己的君主,就应该不懈地努力争取。C.作者认为贾谊的理想抱负之所以没能实现,就是因为没能取得绛侯、灌婴这类大臣的支持。D.本文深入分析了贾谊的人格特质,强调身为人才,要有“有所待”、“有所忍”的人生修养。(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A(2)B(3)C(4)B(5)君子要想达成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 【考点】理解
30、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课文理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本题的关键是会翻译句子,再结合上下文分析对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
31、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附参考译文】人要有才能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怎样使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出来。可惜啊,贾谊虽
32、然能够做帝王的辅佐之巨,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君子要想达成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的原因,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
33、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周勃、灌婴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
34、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完全抛弃旧有的规章制度,采用他的新主张,也太困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和他们加深交往,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郁结烦闷,心绪不宁,表露出退隐的思想。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划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
35、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有超脱世俗的毛病。因此不是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谨慎地显露自己的才能啊!四、古代诗歌阅读17.(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晴李商隐深居俯夹城 , 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注释】晚晴:傍晚天空放晴。诗人此时寓居于桂林,夏季多
36、雨少晴。夹城:城门外的瓮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表明观赏的立足点,着一“深”字,可见诗人的居所位置幽僻、环境清静,奠定了全诗孤独悲戚的感情基调。B.第二句进一步表明时令特点春天虽然已经过去,炎热的盛夏却还没有到来,眼下正是气候清和宜人的时节。C.第三句中,诗人发现连生长在幽僻处的小草也沐浴了晚晴的余晖,并且进一步想象这是天公对它的怜爱。D.颈联中,诗人凭高远眺,视界广远,那夕阳的余晖淡淡地流注在小窗上,带来一片光明,在写景中表现出明朗的心境。(2)尾联中,诗人借飞鸟的姿态,表现了自己的精神状态。下列诗句中,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月出惊山鸟,
37、时鸣春涧中。B.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李商隐在登乐游原中也描摹了傍晚的阳光,但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与本诗不尽相同,请比较“人间重晚晴”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组诗句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不同。 (1)A(2)B(3)“人间重晚晴”:人们珍重傍晚的晴好天气。明知晚晴的短暂,却不因此而伤感嗟叹,而是恰恰相反,因其美好而短暂,便更加珍视,是一种现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无比美好,可惜已经接近黄昏了。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美好晚景即将消逝带来的惋惜怅惘。【考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
38、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理解题干中句子运用的手法,再逐个分析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本题是比较阅读,需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诗歌内容等具体分析思想感情,再组织语言作答。五、论述类文本
39、阅读18.(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论“入迷”茅盾有多种多样的“入迷”。吉诃德先生看武侠小说把一份家产几乎看光,还嫌不够,还要出去行侠,终于把一条老命也赔上。这是“入迷”的一种。红楼梦上香菱学诗,弄得茶饭无心,梦里也做诗。这也是“入迷”。但据说香菱居然把诗做好了。乡间有伧夫读封神榜,搔头抓耳,心花大放,忽开窗俯瞩,窗下停有馄饨担,开了锅盖,热气蓬蓬直上;伧夫见了,遽大叫道:“吾神驾祥云去也!”跨窗而出,把馄饨担踹翻了。这又是一种的“入迷”,然而程度远在吉诃德先生之下。吉诃德先生的“入迷”,结果是悲剧。乡间伧夫的“入迷”,结果是喜剧。香菱的“入迷”,结果不悲不喜,
40、只成了一篇平凡的故事。就“入迷”而论,吉诃德先生实在是伟大的;你看他始终不动摇。乡间伧夫那一幕喜剧,叫做一时发昏,也许他赔偿了馄饨担以后就发誓不再看封神榜了。但当他高叫“吾神驾祥云去也”,而且撩衣跳窗的时候,他那态度倒也是“严肃”的,他确实“走进了封神榜”,不自知其非书中人了!至于香菱,她茶饭无心地读杜工部温飞卿的时候,她唯一目的是自己也做个诗人。使她着了“迷”的,不是杜工部他们的作品,而是她自己想做诗人这一念的“虚荣”。故就“入迷”而论,香菱的,便是最下乘!有些人一拿起小说来读,便在心里说:“小说家言,岂能当真。”于是他带着怀疑的微笑,被动地看下去了。有些人进了戏园,就自己提醒自己道:“这是
41、做戏呀!”于是他让戏拉着,坐到终场。他们自视为绝顶聪明的人,视吉诃德先生为天字第一号笨伯。可是我们说,真正含有严肃的人生意义的小说或戏曲,原来不是给此等人看的!此等人看小说进戏园只是糟蹋时间罢了!读小说或观剧,一定得有几分“入迷”就是走入作品中,和书中人一同笑一同哭,这才算不负那小说或戏曲,而小说或戏曲也没有白糟蹋了他的光阴。一位作家写作品的时候,也非“入迷”不可。他的感情要和他笔下人物的感情合一。他写的人物不止一个,然而他所憧憬的,或拈出来使人景仰或认识的人物,却只有一个或一群;作家就要恨此人物所憎恨的对象,拥护此人物所拥护的一切!作家必须自己先这么“入迷”,然后可望读者也“入迷”。然后他的
42、作品不是消遣品,他的力气不算白费。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假使存了“我是在做戏”的念头,他的戏一定做不好。现在常听得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假使像香菱似的一面读杰作,一面心里想:“我读完了这些,我就是文学家了。”那他还是白读。他读杰作的时候,应当毫无杂念,应该只是走进书去,笑时就笑,哭时就哭他应该“入迷”!所谓技巧的学得这一步,是在他几次“入迷”以后自然而然的结果。他把杰作咀嚼消化,成为他自己的力量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要是他自以为“学到”了一点什么,那也不是真正的学到,而是生吞
43、活剥的模仿,甚至是剽窃!归根一句话,人与文学的关系,“入迷”是必要的!【注释】吉诃德:指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15471616)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伧(cng)夫:粗人。伧,粗野。(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间伧夫的“入迷”,只是一时发昏,其入迷的程度不仅在香菱之下,更远在吉诃德先生之下。B.真正含有严肃的人生意义的小说或戏曲,不是给绝顶聪明的人看的,因为他们一看就知道是虚构的。C.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要想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吸引观众,他必须打消“我是在做戏”的念头。D.有了“多读杰作,学取技巧”的想法,绝不可能真正学到什么技巧,只可能是模仿甚至剽窃。(2)文章
44、的第三段说“但据说香菱居然把诗做好了”,结合上下文解释“居然”一词的含义。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入迷”的三种境界。(每一种不超过10个字) (4)为什么说“人与文学的关系,入迷是必要的!”? (1)C(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香菱带着虚荣的念头去学诗,本着学习技巧的目的去读诗,本来不可能真正学得做诗的技巧,成为诗人,竟然在小说里做出了好诗,这一情节不合情理。(“居然”和“据说”连用,)带有轻微的讽刺的味道。(3)第一种:坚持不动摇。 第二种:一时入迷态度严肃。第三种:功利地入迷带有虚荣心地入迷。(4)只有入迷,才能体会文学作品的妙处。 只有入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才能吸引读者。只
45、有入迷,才能真正学得写作技巧。【考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理解词语的表层意思,再结合具体情境,分析其深层含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先整体把握文本,在文中找到写“入迷”的三种境界的句子,再概括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在文本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再概括做的。六、微写作19.(202
46、1高一下北京期中)当今时代,人脸识别、VR、大数据等新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一小部分人带来了困难:有些人在自助银行里无所适从,有些人因不会下载手机APP而无法预约挂号针对上述现象,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示例:科学技术进步也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为人类服务,如果缺乏人文关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没有目标与意义。因此,在面对飞速进步的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时,我们也不能抛下那些跟不上时代科技步伐的人。在提供便捷方式的同时,也要同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让科学在技术上促使人类进步,让文明在心灵上保持温情。 【考点】小作文 【
47、分析】题干给出一个社会现象,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思考。 首先要分析新技术发展是时代的必然,尽管有一部分人无法适应,但不能因噎废食,就此止住科技发展的步伐。其次要考虑,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任由一部分人被抛下,科技的发展也应该是为所有人服务,如果某一部分人不适应,则应该有其他方式能够让他们在这个时代按照他们习惯的方式完成需要做的事,这就需要使用新技术的同时有人文关怀。学生在论述时一定要注意观点鲜明,价值观积极健康,不可过于偏激,而应该有理性的思考。 故示例:科学技术进步也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为人类服务,如果缺乏人文关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没有目标与意义。因此,在面对飞速进步的科技带来的
48、便捷生活时,我们也不能抛下那些跟不上时代科技步伐的人。在提供便捷方式的同时,也要同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让科学在技术上促使人类进步,让文明在心灵上保持温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议论性微写作,总结出三步走的解题技巧。 第一步,审题。1.题干中“谈谈看法”,“说出感受”,“就某一方面作赏析”等带有评论、说理性的要求,就可以确定题干是要求我们完成议论性微写作了。2.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抓住“结合”的要求,明确题干要求我们“结合”的是“材料”还是“生活实际”。 第二步,构思。1.根据题干要求,提出一个明确而简洁的观点。观点要求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是短语,也尽量不要是复句。
49、 2.根据题干中“结合”的要求,找寻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观点。如果题干要求“结合材料”,那就把文段中的所有材料再次认真阅读,针对自己提出的论点,从每一则材料中得出有用的论据。如果题干要求是“结合生活实际”,那就从平时的积累中找出能为自己所用的有代表性人物的典型事例。 3.文章结尾,根据论证情况,提出总结性的具有号召力的结论,要求简洁有力。 第三步,写作。首先,根据字数要求,提前做好字数规划,不能出现才写到一半,答题卡上的格子已经用完了的情况。其次,保证文从字顺,一气呵成,不能挤牙膏似的,写了上句,想半天也写不出下句,那样的文章势必读来疙疙瘩瘩。最后,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这百十个字写好,“好”不是要求
50、学生都成了硬笔书法家,而是字的大小适中,笔画清晰,字体大方即可。书写就像一个人的外貌,对于学生的写作得分影响是无形而巨大的。20.(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近来,“见字如面”活动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假如我们可以和文学人物进行交流,你打算跟他(她)谈论一个什么问题?请从项羽、刘邦、郭解、祥林嫂、别里科夫、格里高尔中选择一位,就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写一段话给他(她)。 祥林嫂,我问你:当鲁镇的人伤害嘲笑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站出来?你为何要为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买单?那是因为你太早的认了命,不再为自己的心声而呐喊!而如今想来,那些相克的道理岂不是很可笑? “天生我材必有用”,你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吃苦耐劳的精神
51、,何愁活不下去?可惜啊,你没有这样想。你一言不发,深深的沉浸在自责当中,默认了他们的一切指责,自己亲手把自己推入了无尽的深渊之中,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你已然否认了自己,又让别人如何相信你,帮助你? 【考点】小作文 【分析】题干设置的情景是“和文学人物进行交流,跟他(她)谈论一个问题”,要求考生“从项羽、刘邦、郭解、祥林嫂、别里科夫、格里高尔中选择一位,就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写一段话给他(她)”。 表达方式:可综合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关键词:“交流”“有价值的问题”等。写作对象:项羽、刘邦、郭解、祥林嫂、别里科夫、格里高尔(选择一位)写作要点:作答本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52、,比如项羽,可以谈“乌江自刎”;比如刘邦,可以谈“鸿门宴时内心真实想法”;比如别里科夫,可以谈“漫画事件”“自行车事件”;比如祥林嫂,可以谈“丧夫丧子后的内心世界”等。 故祥林嫂,我问你:当鲁镇的人伤害嘲笑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站出来?你为何要为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买单?那是因为你太早的认了命,不再为自己的心声而呐喊!而如今想来,那些相克的道理岂不是很可笑? “天生我材必有用”,你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吃苦耐劳的精神,何愁活不下去?可惜啊,你没有这样想。你一言不发,深深的沉浸在自责当中,默认了他们的一切指责,自己亲手把自己推入了无尽的深渊之中,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你已然否认了自己,又让别人如何相信你,
53、帮助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能力。解答本题,通过阅读题干,确定情景、表达方式、写作对象和写作要点,再依托平时的积累进行写作。21.(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春天,美丽的花朵竞相绽放,精彩的校园活动也次第开展。请写一首小诗或者一段文字,描述春日校园里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并抒发情感。 “春姑娘”来了!校园的花坛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花姑娘们也来参加演出了,有粉色美丽的桃花,有洁白如雪的梨花,有娇艳欲滴的杏花她们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在这美好的春天,同学们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上课,像饿狼一样贪婪的汲取着知识,连眼睛都不舍得眨。下课了,他们风一般的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享受着春天和煦的温风,温
54、暖的阳光。啊!春天的气息感染了整个校园! 【考点】小作文 【分析】题干设置的情景是“春天,美丽的花朵竞相绽放,精彩的校园活动也次第开展”,要求考生“写一首小诗或者一段文字,描述春日校园里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并抒发情感”。 表达方式:可综合采用记叙、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关键词:“春天”“精彩的校园活动”等。写作对象:春日校园里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写作要点:作答本题时,在描述“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时要抒发情感,可以适当转换镜头、画面,适当进行一些细节描写。 故“春姑娘”来了!校园的花坛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花姑娘们也来参加演出了,有粉色美丽的桃花,有洁白如雪的梨花,有娇艳欲滴的杏花她们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在这美好的春天,同学们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上课,像饿狼一样贪婪的汲取着知识,连眼睛都不舍得眨。下课了,他们风一般的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享受着春天和煦的温风,温暖的阳光。啊!春天的气息感染了整个校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能力。解答本题,通过阅读题干,确定情景、表达方式、写作对象和写作要点,再依托平时的积累进行写作。七、材料作文22.(2021高一下北京期中)完成下列作文。 传统社会最看重“圈子”。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愈远愈疏,愈近愈密。作为一个现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多式联运服务合同范本综合解决方案3篇
- 2025年度个人信用贷款合同标准模板8篇
- 2025年度生物科技内部承包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山东消防培训与演练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体育场馆退租协议书及设施维护与赛事举办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股权投资合同
- 二零二五版面包砖生产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设施建设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级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防护股权分红与信息安全合同
- 2025年度足浴店会员积分系统承包开发合同
- 设备管理绩效考核细则
-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直属企业2023年招聘笔试上岸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正式版)SJT 11449-2024 集中空调电子计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广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300题及答案
-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 消化系统疾病的负性情绪与心理护理
-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分类训练:戏剧类(含答案)
- 协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大全(12篇)
- WS-T 813-2023 手术部位标识标准
- 同意更改小孩名字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