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2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3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4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第3讲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考情导航(教师用书独具)高频考点命题地恆及题号全国I全国U山东海南江苏重庆2014201320122014201320142013201220142013201220142013201220142013百家争鸣与诸子思想1391221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宋明理学加、25、262527253824、61121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1640古代的科技、书法与文学艺术成就402725283、4、732151、3备考指导在近三年高考中,本讲命题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近三年考査以董仲舒的新儒学、宋明理学、古代

2、科技和文学艺术为命题重点,其他内容也有涉及。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了解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情况,理解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等;对儒学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儒学对东亚乃至世界文明的影响等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和理解。掌握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影响,古代文学艺术的内容和特点,认识古代文化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胁#0思想活跃,异彩纷呈:百家争鸣与诸子思想2个命题角度:1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2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夕高考怎么考L真题引领洞察考向(2014山东高考)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

3、权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命题解读】本题考査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教育的贡献。考査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较小。【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孔子学生的来源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结合,理解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学生来自不同阶层,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关。孔子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从而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这一做法与瓦解分封制度和争霸战争无直接关系,动摇周王室统治基础的是私田的出现,故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答案】A2考点记什么X核心考点自查夯实基础保分1百家争鸣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

4、政治斗争,奠定了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所体现的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的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2.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流派代表思想主张影响或地位道家老子认为“道”是万物本原;主张“无为而治”,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事物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崇尚自然、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反对贵贱有序的差别观念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趋势;成为变革图强的理论武器续表流派代表思想主张影响或地位

5、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讲求实际、功利,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儒家孔子思想核心“仁”提倡德治,强调道德感化,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孟子思想核心“仁政”荀子思想核心“仁义”深化拓展先秦诸子在治国和修身方面的分歧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自然”。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在看待社会

6、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认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孔子的民本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心。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在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3)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他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思想,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来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迎考练什么X对应考点练典型题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某一学派代表人物在批评另一学派时曾提出:“是无君也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8、”下列主张与上述言论的提出者属于同一学派的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材料“是无君也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反映的是儒家的伦理观。A项反映的是道家思想;B项为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C项为墨家“兼爱”的思想;D项为法家加强君主专制的思想。故选B项。【答案】B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相同

9、出发点是()实现社会和谐B.巩固统治者地位C.强调民本思想D.促进儒学发展【解析】二者在客观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与主观出发点无关,故A项错误;二者都体现了重视民众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统治者考虑,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者地位,故B项正确,C项错误;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君舟民水”的思想客观上发展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民本思想,促进儒学发展,与主观出发点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3有学者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亦有落伍之处。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法家不知此义,误以为两者始终是一致的。所以说法家的思想,也是落

10、伍的。”这一认识的主旨是()揭示了法家国家社会利益并重的实质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辩证分析了法家在统一国家中的作用否定了法家的进步意义【解析】A项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是该认识的主旨;结合题意可知作者的观点是法家思想把国家和社会利益始终看作是一致的,并采取专制政策加以维护,这与国家和社会利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冲突的现象相违背,故可见作者是反对法家的做法的,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题干“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不符。【答案】BA険”.点$转型与成熟: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宋明理学4个命题角度: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地位。2隋唐时期的“三教合一”现象的影响。3程朱理学的主张。4陆

11、王心学的内容。2高考怎么考卜例X真题引领洞察考向(2014新课标全国卷I)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D.本善习远C.非善非恶【命题解读】本题考査宋明理学。考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并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难度较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一天道(天理),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A项不是新认识;B、C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12、【答案】D少考点记什么X核心考点自查夯实基础保分1汉代儒学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新增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评价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2.宋明理学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主张哲学“天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伦理“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在“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方法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

13、体会、贯通“理”“理”就在自己心中,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地位发展理学理学集大成者开创心学心学集大成者深化拓展1正确认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内涵“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它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在封建社会,“天人感应”一方面对无限的君权进行了限制,同时也为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的,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

14、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是“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体用关系,“天人合一”是体,“天人感应”是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应命名为“天人合一”说,而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天人感应”说。2.对程朱理学的评价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

15、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总之,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为在我国封建社会近千年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这些都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2迎考练什么L对应考点练典型题i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解析】百家争鸣局面在秦朝消失,题目中讲

16、到西汉和东汉的前后对比,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经过董仲舒和汉武帝的努力,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民间向学之风兴起,故C项错误;出现变化的原因除了西汉董仲舒和汉武帝注重儒学外,还有东汉君主重用儒者,故D项错误。【答案】B(2014梅州质检)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解析】唐朝佛教没有取得统治地位,也没有成为正统思想,只是佛教的传

17、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A、B两项错误;柳宗元主要是说明佛教和儒学的一致性,没有提及儒学的弊端暴露,故C项错误;“浮图”指佛教,“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说明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故D项正确。【答案】D二十四史中,元代之前每部正史收录的妇女最多不过60人,元代开始数量大幅增加,元史收录了187人,明史则收录了308人,而且基本上都是“贞、孝、节、烈”的典型。这反映了()A.官方史学受理学影响B.妇女地位有较大改善C.主流文化思想发生质变D.蒙古政权迅速汉化【解析】题干信息表明元代以后,官方史学中大幅增加了对“贞、孝、节、烈”的典型妇女的记载,这与理学逐步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密不可分,说明

18、官方史学受理学影响很大,故A项正确;题干信息体现了对“贞、孝、节、烈”的典型妇女的重视和褒扬,而“贞、孝、节、烈”实际上是对妇女的一种束缚,无法得出妇女地位得到较大改善,故B项错误;主流文化思想仍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元史中收录“贞、孝、节、烈”的典型妇女的数量增加不能说明蒙古政权迅速汉化,故D项错误。【答案】A在批判中继承与发展: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3个命题角度:1明清之际出现民主启蒙思想的背景和影响。2李贽的思想主张和特点。3.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夕高考怎么考X真题引领洞察考向(2012广东高考)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

19、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命题解读】本题考査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考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和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产生的影响。题干的大体意思是:保留宰相制度可以限制君主的权力,确保君主决策的正确性,减少君主专制的弊端。B、D两项显然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C项君主立宪制度出自近代西方,直接排除,答案为A项。【答案】A夕考点记什么L核心考点自查夯实基础保分i背景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概况李贽:离经叛道,自称为异

20、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以后反专制斗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继承发展以往唯物思想,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对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有划时代的意义。评价性质:带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未超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未能对理想社会提出政治构想,也没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并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近代民主革命的兴起甚至现代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启迪作用。深化拓展全面认识明清

21、之际的进步思想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惊惧不已。反封建专制。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致用”,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2)清初进步思想与儒学

22、的关系:就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所主张的置相、用贤、清议等思想而论,究其本质而言,并不具备从根本上推翻宗法专制制度的意义,而只是在宗法专制制度范围内展开一场改良:分割君主权力的“相”,是乡绅士人的代表,而绝非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中所竭力张扬的与封建旧贵族分享政治权力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批评朝政、议论国家方略的学校“清议”,不代表任何地主阶级之外的阶级与思想,而只是儒生士大夫的“危言深论”,其核心仍然是用贤人君子以防止君主擅权;以“家天下”代替“私天下”的蓝图构造,其本质还是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空想。2迎考练什么X对应考点练典型题1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

23、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主张学以致用B.维护封建礼教C.反对迷信崇拜D.倡导自由平等【解析】材料意思是每一个人自出生,都有每一个人的用处,不是说有像孔子那样的人就满足了,如果一定要有像孔子那样的人才可以为人的话,那么千百年前孔子未出世时的历史就没有人了吗?学以致用是顾炎武的思想而不是李贽的思想,故A项错误;李贽是反对封建礼教的,故B项错误;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李贽反对过分崇拜孔子,迷信孔子,故C项正确;倡导自由平等应该是近代中国思想而非李贽生活的时代,材料也未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C2.顾炎武说:“心不待传也,流行天地间,贯彻

24、古今而无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吾心而验于物。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白其是非,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材料实质上表明顾炎武()对陆王心学持批判态度大力倡导“经世致用”肯定心学的修身养性功能以拯救时代为己任【解析】顾炎武认为,心是用不着传的,天地间古往今来,相同的是事物的理。“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心学不是儒家经典的真传,这是对陆王心学“传心”之说的批判,故A项正确,C项错误;他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的抱负,故D项错误。【答案】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

25、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一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一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

26、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的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的原因。【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由“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可知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由“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可知成为官方正统学说;由“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可知其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由“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可知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由“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

27、的因循守旧”可知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思想进步。第二小问,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理学出现的背景就是三教合一,之所以为官方所推崇,就是因为它更能适应统治的需要,更能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第(2)问通过对其思想内涵的对比,不难发现,他们都倡导个性,反对权威。不同点在于,文艺复兴事实上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而李贽的思想实际作用非常有限,并没有推动社会的实际进步。第问需要从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去考察,而考察社会,就应该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进行阐述,由此,不难得出答案。【答案】(1)影响: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思

28、想进步。(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原因:吸收了佛、道因素;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相似: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3)原因: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古代的科技、书法与文学艺术成就4个命题角度:1四大发明

29、的成就和影响。2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3古代文学的成就与阶段特征。4书法、绘画和京剧艺术成就。2高考怎么考L真题引领洞察考向(2014江苏高考)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命题解读】本题考査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考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能力。难度较小。【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两点

30、:一是时间的变化即从五代后唐到宋朝;二是核心内容即印刷术的推广。宰相冯道生活于五代时期,而雕版印刷早在唐朝初期就已出现,故A项错误。宋真宗景德二年是公元1005年,此时毕升还未发明活字印刷术(10411048年发明),故B项错误。从材料提供的印刷品的数量逐年增多和印刷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可知C项正确。依据“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可知D项错误。【答案】C2考点记什么L核心考点自查夯实基础保分i科技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多是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主要服务于传统农业和日常生活。以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火药为主要代表。2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充满审美价值。经

31、历甲骨文、金文T小篆T隶书T楷书、草书、行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由繁到简,逐步规范化的趋势。文学春秋战国,社会动荡,百家争鸣,诗经和楚辞出现;秦汉大一统,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气势的时代;唐朝的繁荣与科举制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唐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明清小说的兴盛反映了社会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绘画不求形似,注重主观性情的抒发和意境,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宋代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绘画日趋风俗化、平民化。京剧(1)形成一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

32、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发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走向世一民国年间,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深化拓展1617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呈现明显差异的原因经济上:中国依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并有了较大发展。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没有产生新的阶级力量;而西方的君主专制有所削弱,资产阶级已经产生且力量不断增强,并展开了反封建斗争。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思想界万马齐喑;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

33、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独尊儒术,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入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

34、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知识分子们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表达。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2迎考练什么X对应考点练典型题1从以下两张图片中能够得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宋朝()宋朝“桨轮船”宋代装配投石车的海军战船科技水平全面领先于世界在军事中普遍使用火药武器在航海中开始使用机器动力科技与军事、航海相结合【解析】本题考査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意在考査

35、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仅从两张图片不能得出A项的结论。从图片中看不出火药武器的普遍使用,故B项不正确。C项错在“机器动力”,从图片和史实来看,当时的航海动力仍然是人力。航海中使用桨轮船,投石车与海军战舰相结合,表明科技与军事、航海有机结合起来,故选D项。【答案】D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解析】诗经以

36、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但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诗经是中国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有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但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体现了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风貌,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苏轼对下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追求布局严整B.富于色彩美感C.受印象派影响D.注重诗情画意【解析】根据图片可判断此画为文人

37、画,由文人画的特点及材料内容可知,D项与题意相符。【答案】D课后限时训练(三)(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面这段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有()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砂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B.D.C.【解析】本题考査史学研究方法。分析材料可知,属于史料;属于史料解释;属于历史评价。故答案为B项。【答案】B“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未

38、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固然,皇帝也是祭士,他为了所有臣民的利益而向苍天献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职责比起他的统治职责来,始终居于次要地位。”与中国的“现世主义”关系最小的是()儒家B.道家C.法家【解析】D.墨家儒家强调德治、仁政,重视现实治理,故A项与现实关系密切,但不符合题意;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超脱现实之上,故B项与现实关系最小,符合题意;法家强调法治,与现实最密切,故C项不符合题意;墨家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贯穿实际功利精神,与现实关系密切,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下列话语与“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最不相符的是()“君子和而不同”“君

39、子忧道不忧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析】“君子和而不同”与和谐社会相关,故A项与题意不符;B项中的“道”指代宋明理学中的“理”,理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三纲五常,强调等级,灭人欲不利于社会和谐,故B项符合题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互尊重有利社会和谐,故C项与题意不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民本,有利社会和谐,故D项与题意不符。【答案】B(2014海口调研)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强调维护

40、等级秩序的重要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解析】题干反映的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天人感应”糅合了阴阳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B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错误;程朱理学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故C项错误;题干中董仲舒认为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天子违背了天意,不行仁义,天就出现灾异,进行谴责,董仲舒把“天”塑造成至上的神,以“天人感应”学说来限制无限的君权,故D项正确。【答案】D“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中朱熹认为历史发展动力的实质是()A.天理

41、B.儒家的伦理道德C.宇宙D.人本【解析】“天理”是朱熹思想的核心,并非其思想实质,故A项错误;朱熹认为天理在社会上的表现是“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从哲学角度论证了儒家纲常礼教和伦理道德的合理性,表明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宇宙”是天理存在的时空范围,与“历史发展动力”没有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人本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他的学说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圣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虽终日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四民异业而同道”。“他”指的是()A.董仲舒B.程颢C.朱熹D.王阳明【解析】从材

42、料“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可以判断与王阳明“心即理也”的观点相同;王阳明认为只要恢复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故项正确;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故A项错误;程颢、朱熹认为理在客观世界中,故B、C两项错误。【答案】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下列属于该“某人”观点的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仲尼虽圣,效之则颦”【解析】李贽离经叛道,大胆挑战传统思想,反对盲从孔子,肯定农民起义,赞颂男女自由恋爱,在封建社会时期这种思想为统治阶级所不容,被称为“狂悖乖谬,非圣无法”。A项是黄宗羲

43、的思想;B项是顾炎武的思想;C项强调实践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反对盲从孔子,符合李贽的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其(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因为黄宗羲的思想()有对专制帝制的总体性批判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A.B.C.D.【解析】黄宗羲的政治观主要是“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故正确;他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同时批判了君主专制,故正确;他的思想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故正确;他代表的仍是封建地主阶

44、级的利益,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错误,选择A项。【答案】A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后来逐渐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民众的工具,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经过历朝历代思想家的不断传承和发展,被统治阶级立为正统思想,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许多有用成分被广泛流传到世界各地,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在近代成为束缚国人思想进步的障碍,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故D项错误。【答案】B(2014莆田质检侏代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

45、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下列理解错误的是()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南移【解析】由“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可知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柔木刻之”推知应该为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由“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可知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题干知印书中心多居南方,则南方文化繁荣,文化市场需求较大,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

46、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解析】词的出现体现了文化的平民化,柳永的经历体现了这一变化,故A项正确;B项不能体现题意主旨;C项表述过于片面,且与事实不符;题干也体现不出唐诗宋词的发展状况,故B、C、D三项均错误。【答案】A(2014衢州质检)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有()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火的”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院中放烟花乾隆皇帝夸奖永琪为小燕子做棉花椅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点看京剧名段斩马谡A.B.C.D.【解析】西汉前期出现最早的纸,故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发明火药,此后才有烟花,故符合题意;宋元时期棉纺织业已经得到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故不符合题意;京剧形成于乾隆时期,故符合题意,选择C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