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1页
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2页
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3页
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4页
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1 )关于“文”的解释:“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文”的引申 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 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 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 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 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 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

2、化?(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 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 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 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 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 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3)两个文化层 面的关系:

3、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 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 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 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 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 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2)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应当从 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

4、、发展,从而具有 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区别。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 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 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文化概论课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在中国文化领域里,它不仅要关注一切上层文化的研 究成果,也要研究吸取底层民俗文化的诸多成果。它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

5、化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人门课程。语言文字文化。简述河套地区的要冲地位。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这是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 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特别是今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 群的必争之地。为什么历史上山西居有“天下形势”之说。山西高原的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谷地,既汾河谷地谷地大致呈东北 西南走向,难与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发祥地、陕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 相连接,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太行山脉中某些断裂处,也可以 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6、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的四大时期:1、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于温暖期。这个时期的时间下限正好是商 朝末年。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野象等亚热带动植物。2、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1400 年是寒暖交错期。这个时期是西洲到明朝的初期。(1)其中西周前期为温暖期,之后进入寒 冷期。(2)春秋至西汉时期,又进入第二个温暖时期。(3)东汉、三国至南北朝,是第二个 寒冷时期。(4)从隋唐至北宋时期,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5)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第 三个寒冷期(6)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进入第四个温暖期。3、从公元前1400年到19 00年为寒冷时期。也称为“方志时期”(1)第一冷时期为

7、50年,从明成化六年(1470年) 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2)第二冷时期从明秦昌元年(1620年)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 20年)长达100年之久。(3)第三冷时期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到光绪十六年(1890 年),共50年。4第四个大的气候使其从1900年开始,竺可桢称之为“仪器观测时期”。简述中国古代的“九州”中国古代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分为冀、兖、青、蓄、扬、荆、豫、梁、雍九州1、 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洲;2、渤海,泰山之间为青洲;3、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 4、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5、荆山以南、衡山以北为荆州;6、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7、华山以南、怒江

8、以东为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 8、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9、西河以东、东河以西为冀州。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他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 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秦汉时期实施文化的“大统一”,将全国分为哪四个地域文化1、“山西”地区。2、山东地区。3、龙门一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4、江南地区。简述明初的植树活动:1)明洪武23年朱元璋为准备建找一支海军船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5000万棵梧桐 树合棕榈、漆树。(2)第二年还下令移民到淮河一代的居民,每家必须种植20

9、0棵桑树、 200棵枣树和200棵柿子树。(3)明洪武年间的种树总量在10亿颗左右。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佛教的传播特点:(1)佛教产生于印度,约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 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较早时期,中国人把佛教作为一种 可以延年益寿的方术,与黄帝。老子及其他本大神灵一起崇奉。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 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两汉道教在民间流行,使佛教在中国的传 播十分迅速。(2)大概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以后人数迅速增多。 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

10、有的长生不老宗教。(3)魏晋之际,佛教在玄风大畅 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以大乘经论为主。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的含义文的本主是错画,也就是花纹的意思化的本义是改易文 化很早就已合成广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点是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是 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 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狭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求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 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历史累积凝聚 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

11、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 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的区别:文化现象所反映的是文化展过程中的外中状态和联系,具有 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而文化则指的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 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 思想观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 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发概括的认识产物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表现在:多元性在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境内共 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统一 性在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

12、民族国家,中国文化就是在统一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其 形成原因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互相促进汉族文化起 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 化的作用7.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传统文化指历史上贵留下来的所有人文精神的总和,是全 部的文化遗产,带有整体性。文化传统就比较概括一点,它指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 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产生,并与那个时代相适应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又通过不断的传承逐渐积淀下来,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因而就带有各个时代的普遍特性9.如何理解传统文

13、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 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基于文化的本源和沿 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 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文化即是复古, 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忽略了现 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但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 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1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如何对待西方文化: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

14、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 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 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与西 方文化截然对立的,而应该是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才是符合时代文化潮流的如何掌握中国文化的理论体系: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中国 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自西向东构成了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第 二阶梯

15、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第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 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 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中国古代的几条交通线:我国古地理专家从新石器文化遗址的颁布,发现了远古中国的 交通线。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 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 南至河南新乡,都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存在。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 列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中国近千年气候

16、变迁的趋势和分期: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具体表现是 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主要有温暖期、寒暖交错期、方志时期(寒 冷时期)、仪器观测期18.气候变化与饥荒有没有直接关系?为什么?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是有直接关系 的。中国的灾害性气候非常多,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特别 是自中国的气候转入寒暖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 往有蝗灾20.中国大一统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天在大一统的观念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统治者追 求统一而逐渐形成的。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在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 样的追求来源

17、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 作用就是追求统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 治观念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论,对 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21 .中国文化的地缘特征:中国文化的地缘特征不同于现代的观念。它所指的是当中国文化 中民调整期怕,与北方范围更加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 历史发展,应该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的地缘关系,那里箴着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 27.司马迁史记里把中国划分为: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的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

18、。一 是山西地区(即关中)二是山东地区(大臻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三是龙门一碣石以北 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中国古代文化基干包括:先秦时期主要有三大区域文化,即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 在晋的法家文化和源于南楚的道家文化及楚辞文学。它们后业经过汇集融合,最终成为中国 古代文化的基干地域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一个重要资源: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 但我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的凉州在中原地 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 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31 .中国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观点:孟子的

19、不违天时的观念。孟子的一些言论在古代有相当 的代表性,明显的包含的保护自然的意识在内。不过,总体看来,古代许多起到保护环境作 用的措施,都是与其他观念相关的行为运河的开通和使用对两岸人民的经济生活的影响: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 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历代统治者为保证漕运畅通,甚至严禁东北、山东一带的 农民引用沿线支流溉田,致使广大的华北地区河道淤塞、沟渠荒废,农业经济日趋停滞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同时有哪些失误:主要是土地的过度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39.新石器时代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 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时代文化

20、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 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 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41.夏代文化的特征:遵命、近人,而远鬼神.商代文化的特征:尊神、事鬼,先鬼后礼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条件: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 权。这又引发了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 争论,构成百家争鸣最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是民力的大展。各国的强权竞争,有意刺激了 本国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列国林立,加之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面求的大增,为民间的农业、 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隙、机会和条件。民力发展激发出的

21、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 其宝贵的部分儒家的思想的主要特征: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的思想 核心是仁。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的最基本要求。孟子发展为“仁政”就是 要求君主制民之产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对中国人的影响与儒家旗鼓相当。道家讲究超然物外。先秦道家 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需要注意的是老、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当的差异。在人生观 上,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崇尚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 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7.法家的思想的主要特征:分前后两期,前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管仲、李悝、吴起、商鞅等。 早期

22、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民、下约君,以一种公平的治理国家。 后期的法家代表是韩非子,他主张法、术、势结合在一起使用,成为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 务的法术之学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它不仅起着中国与西域乃至欧洲物质交流作用,也起着文化交流 作用。而文化交流则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魏晋时期士人在文化上有什么特点:在哲学上崇尚玄学、佛理,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清淡; 在艺术上是诗赋、书法、山水画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主要流派:佛教教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 期以涅槃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 题59.中唐以后门阀贵族衰落的原因南北

23、朝以来旧门阀贵州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原 因应该当从两税法以财产等级征收赋税的规定,极不利于大家庭的存在,势必造成大家族的 分门析户的趋势两税法造成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唐未农民大起义 的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给这个垂死的阶层以致使的一击元代行省制度的内容: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之 下还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元代的民族是如何分等级的:一等人是蒙古人,他们是征服者、是主人;二等人是色目 人;三等人是汉人;四等人是南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 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民族融合的道

24、路并不是直线型的,其间经历过反复和曲折 不过,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唐朝两税法的意义: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 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 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 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业从而严加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 胁国家安定从而严历打击的旧做法74.我国农政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 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和失政的一个标准

25、;勤农观是指历代统治者确立以 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75.我国的主要农业著作有:汉代崔实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际龟蒙耒 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民、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清张履详补农书等.市商贸易的方式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行商经营坐商经营.我国市商经营有哪些传统的方式市声商幌。牌匾、字号。我国市商经有那些习俗敬财神经销广告行业的管理方式有哪些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众不同的特点:既有创造性,又有依附性;个性与集体性、等级性 与秩序性、平均性与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实用,第二重性格是装饰。两种性格的顺序

26、不能颠 倒我国居室的室内格局大体分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几块饮食的文化观念民本思想、节约粮食、人格教育、食疗观服饰的构成要素 质、形、饰、色和画服饰的形制有:衣着、附属装饰品、人体自身的装饰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字辈谱。系家谱。家风。人生仪礼中国人的人生仪礼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91.我国传统的天文学包括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93.我国的方技包括:医经(经学理论)、经历(治疗方法)、神仙(长生不老术)和房中(性 技术)中国药学的基础理论有:腑脏学说、经脉学说、针灸学说中医腑脏学说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胆、 三焦统称六腑98.为什么说夏商时

27、期的中国的农耕生产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二里头遗址中,聃一批青 铜制造的农兵乐器,种类多,技术成熟,说明农事活动的频繁在殷墟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多 种农作物字样,说明已经实行分类栽种殷商时还制订了测查岁的纪时法100.我国传统的医学有两在体系:一是神农草药为主脉络的药物学治疗体系,和以黄帝、伏 羲针砭为脉络的针灸学的治疗体系101 .我国农民提出的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统筹水土利用规划调整好农业生产关 系荒政思想人力胜天说102.我国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有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 人心理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103 .服饰的自然范围内的文化标志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形标志年龄

28、标志人文范围内的文化标志有信仰标志阶层标志仪礼标志政治标志职业标志 审美标志居住建筑有哪些文化标志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居住建筑仪式皇帝对相权的限制一般采取的手段 架空、分权108.科举制有哪些特点: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 举荐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 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礼包括的内容:礼包含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仪是礼制的精 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礼与俗的联系与区别: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纷的复杂性的特点;礼 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

29、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 适于操作的特点礼的调和作用表现在:一是对尊者、贵者、长者而言,要遵循礼制;对待从属人员,要 宽厚、慈爱、避免因过分的压制导致矛盾的激化。二是对社会从属者而言,礼制的主要宗旨 是要他们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尊长,安于本分古代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129.传统礼俗的特点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传统礼俗的调和性传统礼俗的规范性周期性出现的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生活的伦理轨范的意义:一是岁时礼俗的自然伦理属 性,人们遵循自然时序,以岁时礼仪活动调整人与自然。二是岁时礼俗的社会伦理属性,周 期性的岁时礼俗是对宗族社会关系的反复确认,以及宗

30、法伦观念与情感的不断强化中国三大悼忘节的区别:清明为首,后世一般不直接清明为鬼节,而对于中元、十月则 普遍以鬼节名之。其中的细微区别在于,清明重在祭墓祖,表达孝思,其他二节重在祭亡, 对孤魂野鬼也一起关照,希望通过祭祀安抚鬼灵,防止游魂作崇122.家事的主要内容:一是教梯,二是耕读为本,三是修身,四是整肃门户,五是严守尊卑 秩序,六是善择婚姻,七是慎先继子,八是丧葬宜俭125.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严密的人身控 制12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有: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中

31、庸的含义:为中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 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 偏无陂中和的含义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 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133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三基德或三母德)。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有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中国画的特点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与诗、书、印密切配 合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内涵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 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139.中国

32、古代在天人关系方面的观点天人合一天人交胜天人之分141 .中国古代知行学说有知易行难知经行重知先行后知行常相须知行合一行 先知后143.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教学相长。146.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左右对称是中 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 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中国古代艺术的精神体现在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中国古代艺术有那些审美观念中和之美。尚意追求。尊崇自然。149.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33、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极大地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产生和发展150 .文字产生的前提条件语言的产生人类已具有制造工具的能力.中国语言分那几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153.汉字的特点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 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成的155.中国人的语言文化观念包括一方面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交 际能力的不断追求156.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重新评价汉字。拓宽了汉字 研究领域。语言文字与民俗关系突出地表现在作为各民族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文字无 疑是民俗传承的工具;(2)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文字本身又是重要的民俗事类, 各个民族都会利用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