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何镜堂作品欣赏_第1页
(完整版)何镜堂作品欣赏_第2页
(完整版)何镜堂作品欣赏_第3页
(完整版)何镜堂作品欣赏_第4页
(完整版)何镜堂作品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何镜堂作品欣赏作为我国建筑界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何镜堂院士是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他主持设计过两百多个重大项目,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国家金、银、铜奖以及一、二等奖100余项;2001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中,以13项作品获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并荣获全国“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另外,何镜堂院士还创立了“两观三性”的建筑设计理念,探索出了产、学、研三结合的发展模式,为广东省和全国建筑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人物介绍作为我国建筑界最优秀的设计

2、大师之一,何镜堂院士是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他主持设计过两百多个重大项目,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国家金、银、铜奖以及一、二等奖100余项;2001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中,以13项作品获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并荣获全国“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1996年初,何镜堂在建筑学报写了一篇短文,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首次在学报上提出了何镜堂的创作思想。后来在2002年9月建筑学报上发表了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一文,较为系统的论述了何镜堂所主张的

3、创作理念,即二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学术观点,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何镜堂的创作思想和实践每年都在多次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交流。2002年,何镜堂和倪阳副总建筑师承担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的设计,该馆选址于校园教学区的中心,位于东西两湖的交接处,视野宽广,环境优美。何镜堂仔细研究了项目的条件,提出“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透不宜堵”的设计策略,创作了一个玲珑通透,与周围环境和谐,有岭南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校园新建筑,建成后已成为全校师生聚合和交流的地方,并被评为建设部和教育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优秀设计金奖,获得建筑设计的最高荣誉。2005年4月

4、,南京市举办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国际设计招标,这是建筑界一次较为瞩目的国际竞赛,这不仅是一组建筑设计,而是要营造一个场所精神,让人在这个特定的场所中去感受心灵的震撼,也让人看到人类未来的希望,同时还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延伸原有纪念馆的脉胳和风格,从整体上营造成一个从战争屠杀和平的空间序列和场所精神。在评审会上,何镜堂向以吴良镛、齐康院士为首的评委会作了方案汇报和答疑,何镜堂们的方案最终被评为一等奖并付诸实施,同时在建筑学报2005年第9期发表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构思的文章。2007年4月,建设部和上海市举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

5、计竞赛,这是我国建筑界一件大事,也是其建筑师生涯最为重要的一次创作实践,何镜堂组织了以博士生为主的十多人设计团队,明确提出“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八个字作为创作的设计定位。围绕如何表达中国特色进行攻关。中国馆以何镜堂院“东方之冠”作为国家馆的主体与清华大学和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合作组成联合团队深化设计。多年来,何镜堂带领团队还参加了许多全国性的国际设计竞标,其中包括安徽省博物馆、北京藏学研究中心、宁波帮博物馆、广州城市规划展示中心等一些有影响的项目。随着中国馆的建成,近日何镜堂主持澳门大学、天津博物馆、钱学森纪念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康复中心、江苏泰州展示中心等一批在国内颇有影响的项目,每次设计定位

6、,何镜堂都习惯以“二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引,从分析项目的地域、环境入手,挖掘不同项目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地形地貌特色,并与现代科学技术和表达手段相结合,寻求不同项目所需表达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的创新定位和构思要点,再深化设计。安徽省博物馆以“四水归堂”来表达历史文化主题;北京藏学研究中心则着重于表达西藏地域文化特色;宁波帮博物馆以“三江汇流”为起点,结合江南水乡建筑文化,以现代手法演绎宁波人的奋斗历程;广州城市规划展示中心突出岭南气候和人文特色,表达广州现代山水城市的建筑风貌,这几个方案都在设计中夺标。此外,何镜堂还和孙一民教授合作共同主持了北京2008年奥运羽毛球馆和摔跤馆设计

7、,在大型国际设计竞赛中夺标,并已建成使用。何镜堂从研究生毕业便立志投身于建筑事业,到承担大量的设计、研究和教育工作,一直在摸索建筑创作之路,一条设计与研究、创作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一条辛苦而快乐的路。代表作品简介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实施方案项目地点:上海市设计时间:2007年占地面积:6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480平方米设计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兼总建筑师:何镜堂副总建筑师:张利(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公司)倪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袁建平(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馆的创作构思凝聚了

8、全球华人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东方在总体布局上,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庄严华美,形成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主体造型“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汇聚人流,以基座平台的舒展形态衬托国家馆,展现出属于城市、面向世界的中国大舞台的形象。在场地设计上,整合南北城市绿地,形成坐南朝北、中轴统领、大气恢宏的整体格局,体现了传统中国建筑与城市布局的经验与智慧。术设计上,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对生态节能技术的综合运用显示出我们对环境与能源等当今重大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中国馆将站在中国文化、东方哲学的立场上,对21世纪的城市与人居文明作出自己的诠释与展望。2、侵华日军南

9、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项目地点:江苏省南京市设计时间:2005年竣工时间:2007年占地面积:7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曾获奖项:国际竞赛第一名(2005年)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2008年)中国建筑学会蓝星杯第五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金奖(2009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奖一等奖(2009年)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创作奖(2007年)主要合作者:倪阳、刘宇波、何小欣、林毅、姜帆、麦子睿、吴中平、包莹等扩建范围位于现有纪念馆东西两侧,主要包括新扩建纪念馆、万人坑遗址改造以及和平公园三部分。本设计突出遗址主

10、题,尊重原有建筑,塑造整体氛围,以墙、伤痕、死亡之庭、祭奠庭院、烛之路等为建筑元素表现特定的场所精神。总体构思以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组合,由东到西顺序而成,与此相对应的是“断刀”、“死亡之庭”、“铸剑为犁”三个空间意境的塑造,形成序曲铺垫高潮尾声的完整空间序列。建筑空间从东侧的封闭、与世隔绝过渡到西侧的开敞,与城市、自然融为一体。3、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fi&lhIWdTUlMllun.3口向MmIHrviHj!flIrEs曲i.*:員雲.iinianiiflirij-B*m*W*t曲!倉1hAA4rnAd&ibiWd*VfRVaKWriiiQHHI;加UMVrilEttii駕rur-k

11、LJJJfUIEUiiiriMvruMiiniiIfamiITS项目地点: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设计时间:2009年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主要合作者:郭卫宏,郑少鹏,何正强,陈晓虹,黄瑜、张莉兰纪念馆以大地的形态嵌入环境,与大地形成统一、契合的关系,在朝向城市轴线的东面方向形成切面,架空形成外部空间。纪念馆在大地形体的建筑之中通过院落空间的植入,使建筑与大地之间形成一种内在张力。院落空间是纪念馆的点睛之笔,她赋予纪念馆以精神内核。以序、地殇、崛起、希望为主题的四个庭院来作为主题展厅空间的重要起始、过渡和收结,与地震灾害、灾后重建、5.12启示等三大展览部分的主题相呼应,营造相应的空间氛围和场所精

12、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使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随着空间下沉、上升、开、合、收、放的节奏,情绪由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希望。7、长春烈士陵园项目地点:吉林省长春市设计时间:2007年竣工时间:2008年占地面积:70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47平方米曾获奖项: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蓝星杯第五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银奖(2009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奖一等奖(2009年)主要合作者:刘宇波、盘育丹、夏大为、陈浩楠、邓巧明、舒鑫、刘明欣、张红伟、田源长春烈士陵园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怀念为设计目标。整个烈士陵园以大地景观造势,以简洁凝炼的手法造

13、型,以高耸入云的纪念碑点题,奠定了陵园悲壮雄浑的气势,表现出一种理性和刚毅的气质。纪念馆在整体规划上,立意为烈士陵园主雕塑的背景墙,其形体方整稳重,象征盛装长春革命史料的容器。建筑外立面由不同尺寸的方块叠加而成,寓意长春英烈辈出,前赴后继。这一极具雕塑感的外墙,承载着长春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和英烈们的浩然正气,其更成为长春的革命历史之墙。纪念碑形体简洁硬朗,整个碑的基座和碑身浑然一体,犹如春笋般从大地之中生长出来,逐渐消失于苍穹之中,象征长春先烈的革命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一8、洛阳博物馆设计方案项目地点:河南省洛阳市设计时间:2007年占地面积:4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0平方

14、米曾获奖项:中国建筑学会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赛银奖(2007年)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创作奖创作奖(2007年)主要合作者:王扬、张振辉、梁玮建、黄瑜、黄翰星等洛阳博物馆新馆设计方案将成为能体现洛阳中华文化圣地与十三朝故都的悠久历史风韵和深厚文化内涵,能反映时代精神,能满足当代博物馆使用功能,具有鲜明洛阳文化特性的标志性建筑。博物馆位于隋唐城遗址公园西北面。东面与连接龙门大道规划园区道路相通,南面紧接遗址公园中心片区,西北面邻接洛河南岸绿化公园,北面与电视塔隔江相望,南面与新区市政府政府大楼遥遥相对。方案以追溯中华文明发源的远古年代为设计主题;以大地景观的方式,成为洛阳城市、山川

15、、河流风景大格局中画龙点睛的节点;以大气、凝练的整体格局与造型来铭刻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9、江南大学ttPffiTmwJOT劇叽厭im1Mg耳股姻*trnnH,AawiIFiMrr-afcaririCirrpanrA*EH=+啊FEST1呼计*ftwnF2W1IOhMi直mwMRliJRvnta.OiriWWaSAMIRAdocfinKnLajYUsb.&ng-MnihEntHuofJkiriEtinainvu.JiangTL/fPviLifenei*vtfMa-.ftu2mnvtgRiarPXiiBrgArwj-ticKl!dJl丄甲41RUNHEHflfe114iMU會N箏鼻曲文倉JT

16、K丁捡FlKill.11JtiKil仃开TmMtfiwhum.md4NUAuwg耐Hflg4riv-BlIfart8*4wiftd-*utbtar甘twewtsub.nfAa3pLr#uJWfctfKlChangowv=rh估ww显*nFr*g.Im餐片g氧刚inih脸一7niMMO项目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设计时间:2003年竣工时间:2004年占地面积:3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4000平方米曾获奖项: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2006年)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奖一等奖(2005年)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奖一等奖(2005年)

17、教学楼与管理楼:国家级优秀设计项目铜奖(2006年)建设部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二等奖(2005年)广东省优秀建筑设计奖一等奖(2004年)多功能体育馆:中国建筑学会蓝星杯第五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优秀奖(2009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奖一等奖(2009年)行政办公楼:广东省优秀建筑设计奖三等奖(2004年)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项目二等奖(2005年)主要合作者:郭卫宏、吴中平、王扬、曹声东、王智峰、许喆、李晋、李毅峰、黄沛宁、陈文东等广东药学院教学区地块狭长,建筑面积较大,用地较为紧张。在规划中,我们运用连廊、“巨构”等方法,将各建筑连为一体,形成特色鲜明、整体化的建筑群体。整体化的建筑群体有利

18、于集中建筑用地,留出更大面积绿化用地,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便于设施的共享使用和管理。具有更大的弹性,可根据学科的发展灵活调整各院系的用房,联系更为便捷,师生可通过连廊方便地到达各处。项目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设计时间:1998年竣工时间:2001年建筑面积:145600平方米外方主要合作者:美国NEB设计集团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在设计上,首次打破了国内体育场传统圆形的设计观念,采用了飘带造型的独特设计,新颖而浪漫。体育场盖顶分东、西两片钢屋架,重达11000吨,弯曲地坐落在21组塔柱上,象征着21世纪第一次全国体育盛会在此召开。屋顶自由飘逸的缎带造型又像中国巨龙翱翔半空,寓意着广东在新世纪的腾飞。体育场内设21个看台小区,五颜六色的坐椅,犹如万片色彩斑斓的花瓣,汇成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极为壮观。整座建筑富于动感和象征意义。体现人类不屈精神和追求光明的火炬,由螺旋状的飘带和球体构成,悬浮在两组飘逸的缎带屋顶之间,矗立在整个体育中心和体育场的轴线上,使人们从任何角度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炬。11、珠江新城西塔项目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设计时间:2005年竣工时间:2009年占地面积:12430平方米建筑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