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篇一】人教版必修四年级语文课件:定风波【设计思想】作为中国历少有的天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超凡卓绝的成就,他以融会了儒、道、佛的胸襟和气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巍巍壮观的文化景象, 限度地提供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并在生活态度、 人格建构、审美高度等上给后世百姓、尤其是中国文人树立了标杆。如何通过对该词具象、 意境、 主旨等的把握, 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是为基本设想; 如何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大文本理解的范围和加深文化感悟的深度,是为第二设想; 如何通过文本揣摩和探究, 建立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 并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地, 寻找生
2、存的智慧和文化的密码,充实心灵空间,是为第三设想。【教学目标】一、通过文本阅读,认识词人形象二、通过感悟拓展,提升审美能力三、通过鉴赏评析,领略中国文化【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请学生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 ( 淋 ) 一场雨的工夫”, 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方式:漫谈,由学生前后左右,三言两语完成。点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 后者有了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说明: 通过简单议论, 来激活思维, 最后引到“雨”, 引到“苏轼会怎么看”,自然过渡到定风波。二、整体感知1、一读:教师范读( 或录音范
3、读 ) ,调动情绪,营造氛围,正音正形; 一问:就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请联系文本来解释。方式: 由学生根据自己初听本词的最初感受来简单回答, 要求尽量在原词中寻找回答线索。点拨:他没躲雨。 ( 小序中,词中可见。顺便解读小序作用。 )他说风雨皆无。他化了所有的风雨。2、二问:苏轼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二读:齐读一遍,然后从文本中寻找与之呼应的句、词。方式:小议,然后作答。点拨:沉着。 再大的穿林打叶声, 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 只要你视风雨 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随意而安。 料峭春风冷, 山头斜照暖。 气候不定, 人生不定, 祸福
4、难晓, 不如听其自然。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 ?利害 得失可以一并泯灭了,有几分禅意。( 可根据学生回答调整点拨语言和点拨顺序 )3、三问:词中有禅意, 苏轼出世了吗?你怎么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当时背景如何?为何获罪?以对这样的背景来理解东坡,本词应当如何读( 三读 )?方式:追问。点拨:出世了吗 ?没有。根据他人生经历得知:一生都在仕途上。 22 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
5、么的。写在什么时候?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请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 (知识链接:乌台诗案。 )为何获罪?“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 苏辙 ) 提示可多解。 ( 推荐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看如何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来阐释东坡获罪原因。 )说明: 三问三读, 以穿插背景知识来检查学生的预习和积累, 引领学生由粗略感知到内容理解,逐渐走近苏轼,走进词人细致而丰富的世界。三、重点探究抓关键句子: 要求按照自己的理解, 再自由读一遍; 想想这首短短的词中,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 ?寻找关键句子。方式:自由讨论发言点拨:上片关键句:“谁怕
6、?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谁怕”: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几分笑傲江湖的味道。“任风雨”,似是“身是菩提树 , 心如明镜台 ,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另一个版本。板书:任下片关键句:“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转身,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也无晴”,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无风雨”,似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极佳呼应了 ; 无一物,无风雨,空蒙之感,浓浓禅意。板书:无由“任”到“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由沉着、潇洒到空蒙、超脱。抓关键词: 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 你会想到哪个
7、字?为什么 ?方式:学生静思然后作答。点拨:“归”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这种渴望退隐于江湖, 悠然于田园之心是一种归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超凡拔俗是一种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 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3、比较鉴赏:这“归”字让你想到谁?苏轼和他们能划等号吗?方式:追问点拨:联想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等;联想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等。不能划等号。联系前面所说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他是入世而非出世。知人论诗,知人论文,苏子宦海沉浮一辈子,从
8、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4、探究“归”字:苏轼360 首词中,归字出现100 多次。他要往哪归 ?方式:教师提供拓展文本,学生朗读议论感悟。拓展 (1)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点拨:吾乡何在?在心安处。拓展 (2)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和子由渑池怀旧点拨:人生如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论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和悲喜不形
9、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是心里有,而他是化了悲与喜。拓展 (3)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点拨:别人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可见心的江海远在俗世之外。他的江海是什么 ?拓展 (4) :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点拨:“九死而不恨”,心里装着什么,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是何等的超越乃至超脱 !拓展 (5)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
10、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点拨: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 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苏轼呢,春来秋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还可课后拓展以下词作,以大阅读量加深学生对苏轼的理解。南柯子: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此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万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行香子: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
11、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总结:他想归哪儿?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呼应第一环节“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 人生就是一场雨, 无边无际, 无可躲藏。 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 心灵驿站, 心灵家园, 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 是因为没有必要。 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 ?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 他
12、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 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 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板书:归于心说明:此为重点环节,引导学生入于文本,出于文本,在对词作鉴赏、拓展的同时, 走近苏轼灵魂, 走进中国文化。 教师的点拨都应该由学生的回答转移而来,延伸而来。四、温故知新我们以前读苏轼的诗文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请举例。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点评: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
13、态度。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点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美好祝愿,人间情怀。念奴娇?赤壁怀古:壮志难酬。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点评:“归”的味道已渗透其中。“任”也好, “无”也好,
14、有风雨才有归意。 联想苏轼另一首词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天涯处处芳草处处可归。心里有就有。墙里墙外,多情无情,面对一切悲剧,都能笑而归了。说明:温故知新也是一种纵向的比较,主要交给学生来回忆、品评,以形成知识的关联和迁移。五、个性阅读1、是不是在座的都喜欢苏轼?请联系本词来谈谈。设例:问:如果不喜欢,原因何在 ?答: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问: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答: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
15、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推荐网上一篇文章节选:“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 是不正常的, 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 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在人格的坚硬性上, 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 ! 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2、鼓励多元阅读
16、和个性阅读,鼓励争议,可根据需要安排简短的辩论,以进一步认识苏轼, 认识人生。 提示: 你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 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 ?3、点拨( 总结辩论或争议) :人生是复杂和多元的。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 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 是你自己的事, 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 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 界就行了。说明:首先鼓励创新阅读、多元解读,在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前提下勇于表达个性见解, 教师的拓展点评可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 其次, 将经典阅读 和当今生活、个体人生结合起来,以辅佐学生思想发育和人格建构。结语: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
17、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篇二】人教版必修四年级语文课件:定风波一、导入请问在座的女同学,有这么一个人,他少年得志,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而且还精于烹饪,他发明的东坡肉、东坡羹,到现在还是我国菜谱中的保留曲目, 可谓是一个世所罕见的通才。 那么这样一个通才, 是否符 合你们心中的“好男人”的标准?( 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样一个大家心目中的标准好男人, 他的人生经历是否又如他的才华般流光溢彩恣意飞扬。 ?他又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感受其跳动的人生脉搏。二、诵
18、读,体会风格首先请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词Q:根据我们以往所学,判断一下这首词应该属于什么流派。A:没错,豪放不仅体现在景色的壮阔中,也体现在豁达的心境里。那么既 然是豪放的,自然要读出豪迈旷达的气势,请大家听录音1、听录音找出与我门自己朗读的区别?节奏重音轻重缓急2、请一位同学读,师生点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丰沛,节奏到位,停而不断)、讨论意象我们看,这首词主要记叙了苏轼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描写了春风、 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字数不多描述简朴,但又于简朴中见深意 那么这些深意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这里我就要来讨论讨论其中的意象通过以往的诗词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诗词的意象就是
19、作者把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物象呈现出来,比如冰雪儿代表人格的高洁折柳以表惜别。 那么首先请大 家找一找,这首词里包含了哪些意象?(分别找出)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什么意境? 集思广益开动脑筋。四、复述大意结合以上意象,相信大家已经对该词的意境和含义有了一定的掌握, 那么有 没有人能给大家把这首词的基本意思以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可以采用第一人 称,把你自己想象成穿越版的苏轼,把这一段经历何感想给大家说道说道。明确、不必去理会那敲打树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地 前行。手持着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一领蓑衣 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了。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了,我
20、感到有些寒冷;恰在这时,山头初晴的斜 阳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样。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地方,虽然曾经遭受过残酷的 风吹雨打,但是信步归去,好像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仿佛什么都没发 生。五、写作背景描述的很棒啊,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先感受到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 一个人又有着怎么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在它的词中有怎样的投射,我们先从它的写作背景谈起。那么我们转回头解读小序,首先请大家找找,这个小序告诉我 们了哪些信息?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先雨后晴;人物:雨具(借代拿 伞的仆人),同行,余。作词的缘由;大家看注释,这首词于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作于黄州。 黄州是个什么地方?这 里我们
21、就不得不提到苏轼人生的风雨了苏轼的才学地位我们自不必多说,治国安邦定会有独特的,他太正直太富有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 果总是得罪人。这里他就大大得罪了一位。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发现新发弊端,反对新法,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说他做事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几欲人头落地,史称“乌 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这首词也正是他于被贬黄州后三年所作。被贬黄州前他曾是浙江湖州太守,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从人上人变为阶下囚,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他该如何看待。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六、分析探讨俗话, 一滴水也能反射太阳的光芒, 同样的, 一首词也能也能反映出词人的人生
22、感受。根据本词,1、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请说明你的理由 (找关键字词) 大家也可以自己设置相关问题向我提问, 也可以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来着手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 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 他的诗文名冠一时,却不见容于当权者。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我们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 跋涉在荒野古道上, 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 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 多媒体展示)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同学们知道这三个地名并列意味着什么吗
23、 ?生:应该是苏轼的三个被贬之地。师:对,我们看,短短四句,多少坎坷,多少忧愤,尽含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平淡地说出,这足以看出苏轼的豁达。2、全词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一说你的理由。通过讨论, 我们得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 那这样的态度对我们又没有一些启示呢? 3 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讨论: 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 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 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阳光总在风雨后)明确 : 面对这样的大雨,同行皆狼狈,只有苏轼还是信步闲行吟诗长啸,对他来说,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要来的轻便,竹杖芒鞋都是步行
24、的闲人所用,所以 1 竹杖芒鞋应该代表什么样的生活?(一种江湖闲散的生活)。对,苏轼在两年后离开黄州时曾有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那么对应的 2 马又能代表什么样的生活?(官场奔波)。没错,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轻装上阵,无官一身轻)面对这样的天气, 他亦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 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3、烟雨即人生的风雨,用暗喻的手法(文天祥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 微微感到点冷, 雨后放晴, 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
25、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双关,眼前景预测未来,阳光总在风雨后。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迎来雨过天晴的喜悦,乐观。逆境中曙光。5、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风雨,晴指代官场沉浮政治多变雨骤风狂穿林打叶声。 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 是客观存在, 作者却说“莫听”,也表达了一种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不为外力左右。面对这样的疾风骤雨, 苏轼又是怎样的表现 (找出相应字词) ?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在小序中我们看到,同行皆狼狈,苏轼却表现为:吟啸,徐行,轻。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更显得从容洒脱,心态闲适坦然。6、竹杖芒鞋轻胜马而这种闲适坦然又在下一句中进一步体现出来。 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
26、、笑傲人生的轻松。7、怎样理解“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这雨有什么可怕?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一个“任”表现出其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 而“谁怕”, 用反诘的语气突出强调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宣言。T: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带着寒意的 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刚才还是瓢泼大雨,现在却山头斜照,想想,这里除了写自然界忽晴忽雨, 变化不定外,还有什么言外之意吗 ?(政治上的晴雨不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又能给我们怎样的
27、人生启示?对未来的乐观。阳光总在风雨后,生活中总是充满着乐观和希望。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表层:回头看狂风骤雨的情形,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虚指自己对自己平生宦海风波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归去。 (张志和渔父词斜风细雨不须归)也无风雨也无晴讨论: 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 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 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 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 人生有顺逆, 有成败, 有荣辱, 有福祸。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
28、,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七、再次诵读通过探讨, 相信你们对这首词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 那么请大家再次诵读该 词,看看能不能对出其中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小结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也都变成一片晴空了,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就多读读他的文字吧。八、拓展练习将定风波改写成一篇散文。【篇三】人教版必修四年级语文课件:定风波一、复习、交流、检查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 ( 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
29、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 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 在出世入世之间, 在“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 他用如花妙笔, 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 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 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 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 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明确】 面对突然的变故, 毫不在意、 坦然处之的潇洒、 平静、 旷达、 超脱。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明确】“莫听”何妨 “谁怕”蓑烟雨任平生”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馆策展人招聘协议
- 国际文化园精装房施工合同
- 酒店兼职厨师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兰州租赁合同范本(含租赁物使用监督)3篇
- 2024年度电子元器件展览会策划与实施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智慧城市债券担保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辣椒干购买合同
- 2024年购房中介服务全条款合同
- 2025版企业办公耗材一站式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锅炉安装与远程监控维护服务合同
- SFC15(发送)和SFC14(接收)组态步骤
- 旅行社公司章程53410
-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PPT
- 起世经白话解-
-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完整
- 颌下腺囊肿摘除手术
- 五金件成品检验报告
- CDN基础介绍PPT课件
- SPC八大控制图自动生成器v1.01
- 复晶砂、粉在硅溶胶精密铸造面层制壳中的应用
- 实验室设备和分析仪器的确认和验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