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策略与控制课件_第1页
疾病预防策略与控制课件_第2页
疾病预防策略与控制课件_第3页
疾病预防策略与控制课件_第4页
疾病预防策略与控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Strategi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12健康是人类第一财富Health is the first Fortune三级预防促康复策略措施要用好农村卫生是基础初级保健有帮助防病要有晴雨表疾病监测是个宝3人类健康要加强防病措施需得当蛇打七寸击要害三级预防显能耐一级预防防病因二级预防抓三早4 内容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监测 Strategi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h

2、e situation facing the field of public health in ChinaGlobal health policy and primary health care Tertiary prevention of diseaseDisease Surveillance5第一节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Strategi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指导全局的工作方针,也可以说是疾病预防的战略。 指各种具体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战术问题。 策略措施第一节 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Strategies and measures Strateg

3、ie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guide the overall work Measures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action, steps and plans (一)策略与措施7(二)要明确的问题疾病的流行现状如何?哪些是影响流行的决定因素?To clear the problemsWhat is the status of disease prevalence?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that affect the popular?8 针对该病的流行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是否有效? 如何更好更

4、有效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For the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and what steps have been taken? Whether these measures are effective? How to better and more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next work?9(三) 必要性1、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既影响着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着疾病流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没有一个适合于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通用的简单模式Necessity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

5、ontext not only affects the individuals susceptibility, but also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demics and trendsThere is no a model a fit all countries, all regions 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103、有些疾病的流行具有迅速变化的特性4、战略规划制定必须客观地考虑现有可利用的资源,寻求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The prevalence of some disease has

6、rapidly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Strategic Planning must be objective to consider the existing available resources, looking at how rational and effective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11(四)依据 Basis形势分析 Situation analysis 提供人口地理学资料、自然环境、卫生保健资料、社会环境和行为特点(宗教、民族、性行为、吸毒等)、政治经济和法律问题、社会服务体系等 应对分析 Response analy

7、sis 制定策略的第二步,它与形势分析一起,全面描述疾病防制工作的整体格局防治工作是否抓住了重点领域在重点领域开展了哪些项目哪些成功,哪些失败,原因各是什么防治工作效果、可持续性、是否科学合理-12二 卫生工作方针是预防工作总的策略Health policy is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prevention 发达国家 以健康促进理论和实践为标志的新公共卫生运动正方兴未艾 发展中国家 逐步顺应医学模式转变潮流,发展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社区行动计划 Developed countryTheory and practice of health promotion marked

8、 a new public health movement is in the ascendant Developing countryMedical model to gradually adapt to changes in the trend to develop in line with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ommunity action plans 13 我国始终把预防为主放在首位基本指导思想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hinaAlways give pr

9、iority to preventionThe basic guiding ideology 四、宏观思想 医学模式 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从研究疾病到研究健康。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最佳服务模式。影响健康的因素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卫生保健系统的缺陷宏观流行病学的思想 第一节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最佳服务模式现代健康观念 从疾病主导走向以健康为主导社会大卫生观念健康是群众和政府的共同目标卫生工作要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步既靠“技术突破”又靠“社会突破”既靠“医学技术”又靠“政治行动”

10、流行病学是宏观研究的学科 以群体水平分析为主 研究针对群体的宏观策略和措施 Hancock1985提出人类健康模式 图11-2 人类健康的生态学模型(Green et al. 1999)第一节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20 第二节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 The situation facing the field of public health in China 21人类健康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加入WTO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 应对生物恐怖及突发卫生事件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Human health facing a wide range of threatsAccession to WTO ch

11、allenge to public healthRespond to bio-terrorism and health emergenciesFood safety can not be ignored22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 青春期卫生面临的挑战老龄化 艾滋病与结核病Injury into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urgent The challenge of adolescent healthAgingAIDS and tuberculosis23一 人类健康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Human health facing a wide range o

12、f threats 传染病危害依然严重 生物恐怖威胁离我们 并不遥远 心理或精神疾患正威 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 Infectious diseases remain as serious hazard Bio-terrorist threat is not far away from us Psychological or mental illness is threatening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young people24二、 加入WTO对公共卫生的挑战Challenge to public health accession to WTO 全球化的加快及 WT

13、O的建立对公共 卫生构成巨大的挑战 国际贸易可通过一个复杂过程对公共卫生产生重要影响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WTO pose a formidable challenge to public health International trade can have a major impact on public health by a complex process25三、 应对生物恐怖及突发卫生事件Respond to bio-terrorism and health emergencies“9.

14、11”事件后生物恐怖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影响面积大,具有传染性、危害时间长、生产容易、成本低廉、难以防护便于进行突然袭击Bioterrorism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from different area in the world, It effect large area, infectious endangering a long time, easy produce, low cost and different to protect for sudden attack 262002年11月16日出现的SARS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几个月内已成为世界性的疾

15、病 2003年5月9日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ARS occurred in Nov. 16, 2002, contagious, spread fast, spread to world wild in several months.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gulations formulated in 9 May, 2003.四、食品安全不容忽视国际上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二口恶英 欧洲 大肠杆菌O157:H7 日本 欧洲 美国疯牛病 欧洲 日本 我国的不安全因素及食源性危害微生物污染作物和农畜产品的农、兽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的污染五、把

16、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 全世界每年有700万人死于伤害和暴力包括伤害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将由1990年的55%上升到2020年的73%我国伤害死亡率为65/10万,每年大约有8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 六、新世纪青春期卫生面临的挑战青少年面临的关键问题:接受身体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明显变化确定和完善自己的性别身份了解自己性生理和心理发展,使之向健康正常的成熟目标发展明白性人际关系的意义,既善于和同性相处,也要学会与异性友好往来建立社会认同能力,为独立做好准备第二节 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形势七、老龄化我国1999年进入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目前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

17、.2%,并以年均3.32%的速度持续增长。2025年60岁老年人口可达2.8亿,占总人口的18.4%。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影响,也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过渡,走过了发达国家40150年走过的路“跑步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社会”32八 艾滋病与结核病 AIDS and tuberculosis艾滋病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结核病我国属于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于世界第二位3334第三节 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

18、卫生保健Global health policy and primary health care35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含义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新公共卫生运动The basic meaning of access to health care for allThe concept of primary health care The new public health campaigns一. 全球卫生战略: 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战略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HFA)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988年41届世界卫生大会再次声明:关

19、于HFA?HFA将作为2000年以前及以后年代的一项永久性目标HFA目标 世界上所有人都达到社会经济两方面 都享有健康的生活水平。 1988年我国政府已承诺,并将HFA纳入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中全球卫生策略确切的含义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轻疾病或伤残带来的痛苦,并且通过更好的途径进入成年、老年,最后安乐地死去;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均匀地分配一切卫生资源;所有个人和家庭,通过自身充分地参与,将享受到初级卫生保健;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赢得健康,并且明白疾病不是不可避免的。 1978年WHO和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初级卫生保健(

20、primary health care, PHC),是实现HFA的基本策略和基本途径。 HFA是目标,PHC是手段。 二.初级卫生保健 primary health care, PHC 应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而又为社会能接受的方法,通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形式概念:阿拉木图宣言将PHC的任务分为四个方面、八项要素健康促进 预防保健 合理治疗 社区康复 四个方面 三、新公共卫生运动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促进人们控制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涉及领域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创建支持的环境加强社区的行动发展

21、个人的技能调整保健服务方向 第三节 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第四节 疾病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一、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一级预防的概念 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又称病因预防 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基本原则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一)健康促进 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 健康教育自我保健环境保护与监测 一级预防的内容:健康

22、促进和自我保健(二)健康保护 健康保护是对有明确病因(危险因素)或具备特异预防手段的疾病所采取的措施 如长期供应腆盐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改进工艺流程,保护生产环境不受有害粉尘的侵袭,以减少肺癌和尘肺的发生; 通过孕妇保健咨询及禁止近亲婚配来预防先天性畸形及部分遗传性疾病等。双向策略(two pronged strategy)把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全人群策略(population strategy)旨在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它是通过健康促进实现的;高危策略(high risk strategy)旨在消除具有某些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的特殊暴露,它是

23、通过健康保护实现的。 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 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设立专门的防治机构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 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对症治疗康复治疗: 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等。三、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三级预防与疾病自然史的关系 哥伦比亚的社区预防52 第五节 疾病监测 surveillance of disease一、概念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

24、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疾病监测的意义疾病监测医疗救治指挥决策卫生监测院前急救系统应急医疗及病人转运救治专家及人力资源药品及医疗物资储备响应监测危险因素食品卫生与中毒环境、放射、职业卫生医疗服务监督法定传染病疾病监测点专病报告系统实验室网络及监测临床症状监测突发事件评估及预警预案启动及趋势预测指挥调度部门协调预防控制 监督决策问题应对监测问题是什么?确定危险因素原因是什么?评价干预措施哪种措施有效?实施如何执行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策略与措施疾病监测的目的二、疾病监测的种类传染病监测世界卫生组织将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五种疾病列为国际监测的传染病。我国根

25、据具体情况又增加了登革热,共规定了6种国际监测传染病。为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我国卫生部已把该病列为国境卫生检疫监测的传染病非传染病监测出生缺陷职业病流产吸烟与健康营养监测婴儿死亡率监测社区和学校健康教育监测围产期监测食品卫生、环境、水质和医学气象监测症状监测事件监测三、疾病监测的有关概念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passive surveillance: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 active surveillance:漏报调查、重点监测常规监测与哨兵监测(sentinel surveillance) 哨兵医生报告系统sentry doctor AIDS哨兵监测系统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监测病例:确定一个

26、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观察疾病的动态分布。 AIDS:病人HIV阳性38两月以上 感染者 HIV阳性38不足两月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直接指标 监测得到的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等。 流感和肺炎死亡间接指标 个别情况下,监测的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可采用其他指标作为间接指标 流感样病例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发现达到预警指标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应在两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暴发疫情预警指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

27、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流感监测病例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有咳嗽流涕或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静态人群和动态人群 平均人口数和人时数1975年:单病监测系统1980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 71个点,1000万人口1989年: 3类35种法定传染病及其他监测 145个点, 29个省市, 1100万人, 占全国人口1%传染病监测的迅速发展,出生、死亡监测和慢性非传染病监测起步。 第一阶段四、我国疾病监测系统的发展1986年始,其它监测系统,如医院感染和病原耐药性监测系统,死亡监测点系统等1995年,我国成功地开展了以“零病例报告”和小儿“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主动监测。 。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包括行为监测在内的第二代监测开始发展 90年代初卫七贷款开展健康有关的行为学监测90年代末卫九贷款AIDS/STD项目,针对高危人群、脆弱人群和一般人群的行为监测,包括监测多性伴行为、静脉吸毒、避孕套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