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一五”(2006年2010年)规划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二OO六年二月 TOC o 1-5 h z 、“十五”时期全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回顾4(一)“十五”时期主要成绩 :.4(二)“十五”时期主要经验 :.8 二、“十一五”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10(一)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0(二)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2(三)抢抓机遇加快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是现阶段最紧迫的任务.13三、“十一五”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 原则、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14(一)指导思想,.,., 14(二)工作原则 .14(三)主要目标.16(四)
2、基本思路.20四、“十一五”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24(一)全面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快质量振兴步伐.24(二)从源头抓质量,严把产品质量市场准入关.26(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信用体系28 (四)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30(五)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努力营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32 (六)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TOC o 1-5 h z 提供有效的标准化技术支撑 .33(七)努力提高计量服务能力,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计量技术平台 .36(八)加强合格评定工作,为促进经济国际化提供合格评定技术服务
3、38(九)大力推进科技兴检战略,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体系.39(十)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质监事业发展.42(十一)深入实施人才强检战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44(十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47(十三)加强以县级局为重点的基层建设,不断夯实基础.50五、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 .51(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各项工作改革 51(二)加强宏观战略研究,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51(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52(四)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质量振兴事业52(五)加强对外交流,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52(六)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推进发展 53(七)以落实
4、“合作协议”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府支持53(八)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54附件1: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十一五”时期组织机构发 TOC o 1-5 h z 展框图55附件2:全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十一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56附件3:国家检测中心“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 58附件4:省局直属单位“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 60附件5:设区市“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 69附件6:县(市、区)“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 91附件7: “十一五”时期重大建设项目 94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一五” (2006年2010年)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 实现江西在中部地
5、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质量 技术监督任务将更加繁重。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科学编制弁有效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 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江西质监事业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十五”时期全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回顾“十五”时期是江西质监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五年来,全 省各级质监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 创新,全省质监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十五”时期主要成绩1、质量振兴成效显
6、著,全省产品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省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市(县、区)31个,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成立了江西名牌产品推进委员会,10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 213个产品被认定为江西名牌产品。9个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农产 品被国家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0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3000余家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比“九五”时期增加 1800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 7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 4个百分点。省人大修订发布了江西省标准化管理条例、江 西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省政府下发了江西省质量工作和打假 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等加强质量工作的有关文件,省政府与国家质检总局签订了关于加强质量
7、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为实现江西 在中部地区崛起做好全面服务的合作协议,质量事业深入人心, 全民质量意识明显提高。2、从源头抓质量取得实质性进展,食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 明显好转,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初步构建了产品质量安全市场 准入体系,生产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完善,789个产品获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无证生产现象明显减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 度不断完善,监督抽查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对 30974个批次产 品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一批不合格企业经整改产品质量有了明 显提高。建立和完善了纤维质量监督机制,完成棉花监督检验5万吨,棉花公正检验20万吨,确保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 施。强化了食品监管力度
8、,建立了食品加工企业档案和安全动态 监管系统,组建了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市 场准入制度,1909个产品取得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书,食品 质量安全形势有了初步好转。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上了新台阶, 完成了全省特种设备的普查登记工作,出台了 一批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规章制度,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全省特种设 备安全态势平稳,一般事故明显减少,杜绝了重特大事故。执法 打假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查获假冒伪劣产品5.2亿元,端掉制假售假窝点1462个,查处制假售假案件37259起,食品、农 资、建材、棉花等产品假冒伪劣泛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生产、 流通秩序进一步好转。3、
9、技术基础得到明显改善,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得到 加强。制修订涉及农业、环保、服务、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地方标 准308项,按照 WTO/TBT规则对省地方标准进行了全面清理, 标准化工作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全省工业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 达到95%以上,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5个,赣州市被确定为全国19个国家级地方重要 技术标准试点城市之一。新增组织机构代码用户6万余家,新增商品条码系统成员1000余家。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802项,累计对5.2万台(件)计量标准器具、236.6万台(件)计量工作 器具实施了强制检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 o累计对3万余
10、批次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了抽查 ,推行了瓶装液化气计量标识 管理,电能计量工作实现了独立于交易双方的第三方的监督管理。 完成了对全省98个工业园区内4565家企业的计量调查,823家 企业通过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和计量合格确认。制定出台了新的江西省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对全省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生产企业 建立了质量档案,1179个产品通过“ 3C”认证,20家检测机构 通过了实验室认可。争取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江西设立了果蔬产 品与加工食品、竹木产品、陶瓷产品等三个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初步建立了以省质检院、省计量院、省锅检院、省特检 院、省纤检局为龙头、设区市相关技术机构为骨干的产品质量检 测、
11、计量检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纤维检验技术机构体系,仪器设备7500万元,实验室面积 5万平方米,检验检测收入 1.1 亿元。4、质监部门自身建设快速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 水平明显增强。全面完成了质监部门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体制改革 和上划接收工作,实现了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了人 事、财务、业务管理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统一协 调的质监工作体制。成立了省纤检局、省锅检院、省特检院、省 质监培训中心、省质监信息中心、省食品检测中心。全省质监系 统编制数、在职人员数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 10%和8%,大专及以上人员比例达到65%,比2000年提高了 10个百分点。经费
12、总收入达到4亿元,总资产达到4.3亿元,建筑面积18.3万平方 米,分别是2000年的4.8倍、6.7倍和2.3倍,五年累计争取国 家经费支持7600万元,是“九五”期间的 8倍。信息化从无到 有,省局与各设区市局建立了局域网,弁实现了国家、省、市三 级的互联互通,建立了邮件、视频会议、公文传输、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食品生产企业动态监管等一批业务系统,建立了 “江西 质监网站”弁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制、修订了一批地方法规和规 范性文件,行政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执法水平明显提高。精 简审批事项20项,出台弁实施了服务承诺制等一大批高效、 便民服务措施,开通了 “ 12365 ”服务热线和网上办事
13、服务系统, 连续三年在全省政务环境“双评”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全省质 监系统有8个单位受到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表彰,获得 1个 国家行业、5个省级、25个市级、37个县(区)级文明单位称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为今后长远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西质监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二)“十五”时期主要经验过去五年,江西质监事业大踏步前进,得益于全系统职工忠 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 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1、坚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开展工作,是质监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之道。 过去的五年,全省质监事业
14、发展如此之快, 关键是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促进经济发展, 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工作,做好服务。“十五”期间,陆续出台了 “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学浙江经验,促经济 发展”、“发挥质监职能,促进江西经济发展”、“支持全民创业” 等一系列措施,开展了 “质量振兴江西,质量服务经济十大工程” “服务质量年”、“服务第一、争创一流”三项主题活动,为促进 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实现了质监部门从“有 为到“有威”、“有威”到“有位”的转变。2、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推动质监事业发展和进步的 力量源泉。针对加快发展与观念滞后的尖锐矛盾,自上而下推动 干部群众
15、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多项主题 教育活动,使大家牢固树立了 “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 的新观念。“走出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家质检总局、广东、 浙江质监部门挂职锻炼,“请进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 赣讲学交流。不断拓展质监工作新领域,建立质监工作新机制, 实施了干部竞争上岗、事业单位收入实行绩效挂钩,推行了以政 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审批制度改革,开创 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打假工作相结合等新的监管方式。特别是 技术机构,在全国比较早地实现了省与省会城市同类技术机构的 合弁,纤维检验、特种设备技术机构跨区域整合。一系列的改革, 有效地激活了全省质
16、监事业的发展动力,出现了一个你追我赶抓 工作,改革创新谋发展的新局面。3、坚持以质量振兴、安全把关、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 惯例接轨为重点,是搞好江西质监工作的关键。针对江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安全生产任务繁重,标准化、计量基础比较薄 弱,对外开放需要加强的现状,全省质监部门认真贯彻国家质检 总局的工作要求,学习外省市先进经验,结合江西 建设三个基地、 一个后花园”、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对接长珠 闽,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明确了以质量振兴、安全把关、加 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为重点的工作思路,把提高江 西产品质量水平,确保食品、特种设备的安全,加强标准化、计 量、
17、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技术基础工作,积极应对入世后的挑 战作为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由于定位准确,思路对头,执行有 力,全省质监工作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旺盛的活力,工作的有效 性明显提高。4、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自身发展,是促进质监事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针对江西质监系统基础设施差、人员素质不 高、行风建设任务繁重的实际,一是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五年新增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由过去只有35%的单位拥有办 公用房发展到现在已有 70%的单位解决了办公用房,新增仪器设 备4800万元。二是加大了人才引进、培养、 使用力度,五年来引 进、培养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2005年研究生学历人员数
18、量是2000年的4倍,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和科 级领导岗位。三是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政务环境建设的力度, 开展了 “转变机关作风,打造服务型质监,塑造江西质监人新形 象”、“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好公仆”等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连续3年开展“政务环境评价评议”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行 风的好转。全省质监系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 高,江西质监事业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这些重要经验有助于继续推进江西质监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十一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二、“十一五”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质量技术监督是国家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国民
19、经济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是现代化大生产和管理现代 化的重要基础,是科技和国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国 家和人民财产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 护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国际贸易的桥梁。 质量技术监督涉及各个领域,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随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依 法治国方略的推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未来一段时期是江西质监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 外、省内外环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1、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为质 监事业发展提供了机
20、遇。新世纪以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 反复强调质量工作的重要性。2001年,成立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从组织上加强了质监工作。2003年至2005年,国务院相继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 认可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为质监工作提供了 更加完备的法律法规依据。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采取的一 系列重大方针和战略举措中,对质监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加 强与质监工作相关的领域和项目写进了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与省政府签订了 关于加强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工作,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做好全面服务的合作协 议。2、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质监事
21、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质监部门可以在打假治劣、加强食品监管和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密切相关的质量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 众的生活质量。按照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 要求,质监部门可以在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名牌战略等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产权 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质监部门可以 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标准化、促 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对技术
22、壁垒、 促进对外贸易,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质监事 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十一五”时期,江西把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 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市场化以及 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作为重要任务, 弁明确提出了加快培育名牌产品、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增 强应对技术壁垒能力、加快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法 人单位数据库、加强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服 务体系、推广先进的节能监控技术和能源计量检测、加强安全生 产、强化食品监管等一
23、系列与质监工作密切相关的要求,质监部 门在实施省“十一五”规划中肩负着重要任务。4、“十五”时期我省质监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今后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新世纪以来,全省质监部门行政管理体制得到了 进一步理顺,机构、编制、人员得到加强,基础设施得到大大改 善,质监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完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 提高,质监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事业发展呈现出 强劲态势。尤其是经过“十五”时期后三年的发展,我们不仅找 到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而且形成了气顺、劲足、心齐、 人和的氛围。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实现江西质监事业更快 更好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二)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面
24、临的挑战在看到成绩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江西质监 事业发展水平在全国的排位还比较靠后,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 挑战:1、江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全国知名品牌不多,企业和 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相当一部分企业 标准化、计量、质量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质量形势不容乐观。面 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江西质量振兴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和繁 重。2、质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需要,质监部门还没有完全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 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工作的有效
25、性还需要增强。一些地方对质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 到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3、质监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突出 表现在人员总体素质不适应,技术手段和执法手段比较落后,基 层建设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依法行政水平不高, 尤其是技术机构发展滞后,还不能完全适应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 需要。(三)抢抓机遇加快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是现阶段最紧迫 的任务“十一五”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 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江西质监事业正处在极为关键的时期, 我们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抓住机遇才能乘势而上,丧失机 遇必将落伍。我们具备化解不利因素加快发展的各种有利
26、条件, 全省质监战线上的同志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时 代紧迫感,立足科学发展观,奋发有为、励精图治,珍惜时机、 用好机遇,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 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江西质监事业发展。三、“十一五”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 工作原则、 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市场化,建设创新 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以深化改革和开拓
27、创 新为动力,以质量振兴、安全把关、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 惯例接轨为重点,全面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建立 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 化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二)工作原则1、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技术监督工 作的原则。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发 展为大、发展为重、发展为先,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破解难 题,用发展检验工作,用发展推进事业前进。坚持以人为本、转 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紧紧围绕促进和加 快江西发展,找准质监工作的切入点和结
28、合点,充分履行质监职 能,全面提高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2、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原则。 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推进质监 工作观念、制度、体制、机制、技术和文化创新。按照建立和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使关系质监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切实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 作有新举措,实现江西质监事业跨越式发展。3、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有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质量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的原则。质量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
29、,充分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依靠和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 门、社会团体、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等各方面的 作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各方面齐抓共管的格局,要运用法 律、行政、经济、技术、舆论等手段,多管齐下,对质量问题进 行综合治理,不断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4、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源头 抓质量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加快自身发展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关系,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综合管理与行政执法的关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把有限的 资源集中到从源头抓质量和解决重点问题上来。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部门的具体特点,采取不
30、同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 不搞“一 刀切”,不断提高质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扶优与治劣相结合、教育与处罚 相结合,树立正确执法理念的原则。必须切实依法履行好监督这个基本职能,同时要科学把握监督工作,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 中监督,做到监督与服务弁重、扶优与治劣弁举。在行政执法过 程中,要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注重帮促,增进社会和谐。切实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质监部门真正为 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信赖。6、坚持依法行政,树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行业形 象的原则。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 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全面推
31、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质监部 门职能和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 审批。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加强思想道 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使质监部门 真正成为优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 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三)主要目标全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假冒伪劣产品得到有效 遏制,食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技术基础更加扎实,与国际 接轨的步伐明显加快,质监工作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 增强,建成一支
32、具有较高素质的质监队伍,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质监工作体系,全 省质监事业发展达到中部地区中上水平。1、质量振兴再上新台阶,产业整体素质、企业竞争力和产品 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展“质量兴市”的县(市、区) 50个以上, 中国名牌产品20个以上,江西名牌产品 300个以上,国家免检 产品80个以上,地理标志产品30个以上,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 全国中等以上水平,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 80%以上, 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 4000家以上,六大支柱产业中的规 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各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的主导 产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企业不良品率
33、下降20% ,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交通通讯、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 新兴服务业全面执行服务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法规得到有效贯彻 实施,全民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2、从源头抓质量取得新进展,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建立健全电器、建材、农资、纤维等涉及安全健康、影响国计民生和消费 者反映强烈的产品的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重点监控产品生产企 业监督检查覆盖率95%以上,国家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市场准 入管理和强制性认证管理的产品生产企业持证率95%以上,力争杜绝无证生产现象,无生产许可证产品和无3c认证产品查处率95%以上,不合格企业后处理率 100%,打假治劣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假冒伪劣产品得到有
34、效遏制,市场经济秩序显著好转,完成江西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3、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公共安全得到 有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制 度得到全面实施,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得到有效监控,企业监督 检查覆盖率95%以上,力争100% ,杜绝重特大食品质量安全事 故,减少一般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特种设备法 规标准体系、动态监管体系和安全评价体系,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 98%以上,力争100% ,事故结案 率100%,杜绝发生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一般事故,特种设备 万台事故起数控制在每年 0.5起以下,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每年
35、0.8人以下。4、技术基础进一步加强, 在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 撑作用显著增强。 实现企业执行标准动态管理,工业企业产品标 准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制修订400项与江西发展密切相关的 省地方标准,建立150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成全省 出口贸易技术壁垒预警系统,建立30万件技术标准数据库和服务 支撑系统,代码累计总量40万家以上,条码系统成员保有量4000 家以上。建立完善150项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设施,社 会公用计量标准900项以上,计量标准完好率 100% ,基本形成 与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的量值溯源和量值传 递体系,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受检率95
36、%以上,强制检定计量标准受检率100% ,完善商品量市场计量监督机制,重点监管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抽查合格率 90%以上,全面放开计量校准市场, 基本形成社会化、市场化的计量校准服务网络,建立科学的能源 消耗与节能检测评价体系。成立省合格评定中心,合格评定工作 得到全面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明显加快。技术机构改革 与发展跃上新台阶,基本形成以省级技术机构为龙头、设区市技 术机构为骨干、县级技术机构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相互补充、协 调发展,基本适应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品质量检测、计量 检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纤维检验和标准化服务技术机构体系, 技术装备1.8亿元以上,实验室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
37、,全省50个 检测机构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5、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执政能力明显提升。质监地方性法规、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 制修订地方性法规规章 5件以上。 行政执法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得到理顺和完善,成立江西省质量 技术监督举报投诉中心,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行政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案率90%以上,错案率控制在1%以下,力争杜绝错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凡不涉及保密要 求的政务事项全部向社会公开,精简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效 能明显提高。全系统在行风评议中被评为满意的单位100% , 5个以上单位成为国家级文明单位,10个以上单位成为省级文明单位, 50%以上的单位
38、成为当地文明单位。6、自身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省质监系统 经费总收入年均增长10% ,固定资产年均增长27% ,建筑面积年 均增长10% ,分别达到6.5亿元、10亿元和30万平方米,所有单位解决办公和实验室用房问题。基本完成江西省“金质工程” 建设,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覆盖全系统的质监 信息化网络,建立质监主要业务数据库和业务应用系统,信息资 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公众提供广泛的质监 信息咨询服务。行政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事业改革基本完 成,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规模相当、门类齐全的高素质、创新、 复合型人才队伍,全省质监系统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
39、的比例达到 85%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达到35%以上,事业单位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的比例达到 30%以上,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 达到15%以上。基层建设取得新成效,达到一类标准的县局超过 35个,达到二类标准的县局超过 35个。(四)基本思路1、促进一个振兴,即:促进江西质量振兴,为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江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1)促进江西产业整体素质和产品竞争力提高,重点是汽车 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医药、电 子信息和现代家电、食品、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重要作用。(2)促进江西农产品实物质量
40、提高,重点是粮食、柑橘、畜 禽、乳制品、水产品、茶叶、蔬菜和中药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 代化发挥重要作用。(3)促进江西工程质量提高,重点是交通工程、能源工程、水利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重要作用。(4)促进江西服务质量提高,重点是旅游业、商贸物流业、 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通讯业等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以及文化娱乐、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5)促进江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重点是打假治劣,为消费 者创造放心满意的购物环境,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为投资者创造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为推进经济市场化发挥重要 作用。(6)促进江西与国际惯例接轨, 重点是加快采用国际标准与
41、国外先进标准步伐、推进合格评定工作和增强应对技术性壁垒的 能力,为推进经济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7)促进江西质量文化建设,重点是营造“质量兴赣”、“质 量强赣”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动员全社会参与 质量振兴事业。2、确保两个安全,即:确保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为建设和 谐平安江西、实现安全发展发挥积极作用。(1)食品安全:重点是加强对生产环节的严密监控,确保食 品质量安全。(2)特种设备安全:重点是加强设计、制造、安装、改造、 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各个环节安全监察,确保特种设备安全。3、健全五大技术基础体系, 即:建立健全标准化、计量、产 品质量监控、合格评定和检验检测五大技术基础
42、体系,为建设创 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发挥重要作用。(1 )标准化体系:重点是建立健全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 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建、环保、 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标准,建立以省标准化院为龙头、设区市标准 化技术服务机构为补充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建立技术壁垒预警系 统。(2)计量体系:重点是建立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量值 溯源与量值传递体系,建立市场化的计量校准体系,建立健全法 制计量监督体系,建立科学的能源消耗与节能检测评价体系。(3)产品质量监控体系:重点是建立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 监管体系,建立产品质量监控信息平台,建立企业产品质量档案, 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体系。(
43、4)合格评定体系:重点是建立自愿认证评价体系,建立认 证认可监管体系,建立认证认可推进、咨询、信息服务体系,建 立健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技术评价体系。(5)检验检测体系:建立以省计量院为龙头、设区市计量技 术机构为骨干、县级计量技术机构为补充的计量检测体系。建立 以省质检院和省食品检测中心为龙头、设区市质检技术机构为骨 干、县级质检技术机构为补充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以省锅 检院、省特检院为龙头、设区市特检技术机构为补充的特种设备 检验检测体系。建立以省纤检局为龙头、九江与新余市纤检技术 机构为补充的纤维检验体系。4、加强四项基础建设,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 基层建设和执政能力
44、建设,提高质监部门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通过抓好“培养、吸引、用 好”三个环节,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公仆意识、廉洁高效、专业化 的公务员队伍,建设一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专 业技术人员队伍和懂技术懂法律的行政执法队伍。(2)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是通过建立“一网、两台、三库、 五系统”,提高质监工作信息化水平,实现质监工作信息化管理。(3)加强基层建设:重点是加强以县级局为重点的基层建设, 改变全省县级质监部门基础薄弱的状况,提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 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4)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重点是通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 纲要,提高把握大局、服务
45、大局的能力,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的 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妥善应对和处 置突发事件的能力。5、实现五个转变,即:实现监管层面、监管重点、监管范围、 监管力量和监管手段的转变,不断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 性。(1)从单纯服务于企业向提高产业、行业竞争力转变,在更 高层面上发挥监管的作用。(2)从品种、项目监管向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反欺诈 监管转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3)在把好“厂门”的同时,向“前推后移”转变,实现对 质量和安全全过程的全面监管。(4)从质监部门承担质量监管责任向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转 变,打一场质量监管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民战争。(5)质监部门
46、监管手段向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化和高科技装备转变,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准确性,提高快速反应 能力。四、“十一五”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一)全面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快质量振兴步伐1、建立健全质量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推动 各级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把质量工作纳 入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工作责任制,定 期研究和及时解决质量工作中的问题,建立质监部门定期向同级 政府汇报质量状况的制度。设立政府质量奖,更好的动员、鼓励 全社会投入到质量振兴工作中,努力发挥质量工作在经济社会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2、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健康
47、发展。紧密围 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建立质量兴市工作绩 效考核制度,引导各地进一步制定完善质量兴市工作规划,形成 质量兴市长效机制,提高质量兴市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拓宽质 量兴市工作面,重点围绕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开展 质量兴市工作,指导和帮助一批企业管理上水平、产品上档次, 服务创一流,弁取得显著效益。3、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能力。研究 制定名牌扶持政策和促进企业争创名牌的措施,建立完善符合市 场经济规律的江西名牌评价工作机制。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 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发挥江西的特色和优势,制定名牌产品培 育和发展规划,培育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影
48、响大、对相关行业带 动性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和知名品牌、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4、帮助企业开展创国家免检产品工作,扶优扶强。制定各级 创国家免检产品的中长期规划,分步滚动实施,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企业完善质量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产 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实施创国家免检 产品工作,实现以国家免检产品为突破口,带动全省各行业质量 水平的全面提高。5、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提高我省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充分利用江西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 势,进一步挖掘地理标志特色产品资源,有针对性的培育一批地 理标志产品。
49、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后续日常监管,推行地理标 志产品保护标志的使用,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潜在优势,培育和 壮大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理标志产品 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力。6、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指数评价体系,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 方法。建立以质量竞争力指数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质量评价指标体 系,开展质量竞争力比较与分析,为各级政府提供质量形势分析 报告。帮助和指导企业推行 TQM、ISO9000等先进的质量管理 方法,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推广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引导企业不断追求卓越,创造高质量。推动和指导企 业开展降废减损活动,降低成本,走资源节约型和质量效益型道 路。7、
50、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伐,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水平。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采标”,促使产品质量向国际要 求和先进水平靠拢,重点加强“六大支柱产业”、外向型企业产品 的“采标”组织与实施,努力提高企业的“采标”率,为提高产 品竞争力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有利条件。8、开展质量状况分析,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 质量。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质量 状况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帮助一批重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 服务水平。9、加强质量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质量兴赣氛围。着力建立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
51、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职业道德体系。开展质量文化宣传,用 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和普及质量相关知识,弘扬先进的 质量文化,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动员全省人民投身质量振兴事业, 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二)从源头抓质量,严把产品质量市场准入关1、完善和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充分发挥监督抽查制 度的威慑作用。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按照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行业、企业、产品、指标,开展监督抽查工作。按照“抽查一类产品、整顿一批企业、提升一 个行业质量整体水平”的要求,加大后处理力度,提高监督抽查 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抽查结果信息资源,为政
52、府决策和引导消费 提供质量信息。2、全面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充分发挥许可证制度的市场准 入作用。加强对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的管理,规范发证行为,提 高工作效率。加强对获证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和年审工作,督促 获证企业按照发证条件进行生产。加强无证查处工作,严禁无证 生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一批工艺落后、质量低劣、浪 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3、严格实施产品强制认证制度,充分发挥强制认证制度的安 全把关作用。加强对列入强制认证目录产品的监督,规范化、制 度化地开展强制认证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强制性产品认证 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督促获证企业按照发证条件进行生产,严 禁无证生产、销售。4
53、、建立和实施产品质量强制检验制度,充分发挥强制检验制度的出厂把关作用。借鉴特种设备监管做法,积极探索新的产品 质量监管模式,通过建章立制,对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 反欺诈、节能方面的产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凡是未经质监部 门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销售。5、建立和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充分发挥召回制度的市场 退出作用。借鉴国际国内通行做法,制定缺陷产品召回地方法规 以及管理与实施模式,加大对质量严重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力度,逐步建立对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问题产品实施市场退出机制。6、大力推进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 充分发挥监理制度的全 程监控作用。依法监督管理与指导设备工程监理市场的培育,大 力推
54、进设备监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地开展设备监理的监督管 理工作,切实保障重大工程设备质量。鼓励设备监理机构打造有 特色的监理服务,培育一批高素质的设备监理机构,不断推动设 备监理工作的发展。7、完善和实施纤维检验制度, 充分发挥纤检制度的专业把关 作用。大力推进棉花纤维检验体制改革,实现从棉花收购、加工、 经销、使用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建立适应新体制要求的仪器化 检验制度。完善絮用纤维制品原料生产、销售和集团采购各个环 节的监控机制,建立棉花、蚕丝、羊毛等纤维产品监督管理长效 机制。(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信用体 系1、建立打假治劣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打假治劣责任制。坚持 标
55、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集中打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重点 打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强监管与企业建立自律机制相结合, 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打假治劣长效 机制。大力推进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探索多种模 式,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责任奖惩,全面建立覆盖全省乡(镇) 的行政辖区责任制监管网络。2、突出打假重点,狠抓源头。以保护生命健康安全为主题,深入开展食品、特种设备、建材等的打假。以维护农民切实利益 为主题,深入开展农资等的打假。以提高重点工程质量为主题, 深入开展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等的打假。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主题,深入开展加油站、燃气充装站、汽车配件、计量器具等
56、的打假。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能源产品、节能产 品等的打假。进一步加大源头打假力度,依法取缔造假窝点, 坚决没收制假设备、工具、原辅材料和包装物。3、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和大案要案查 处力度,依法严厉惩处制假售假者和包庇、放纵制假售假行为的 责任者,时刻用法律对制假售假者保持高压态势。加强产品防伪 监督管理,提高产品防伪保真能力和消费者识别假冒能力,加强 宣传教育,建立抵制假冒伪劣的群众防线。在加大打击假冒伪劣、 从重处罚一批重大案件的为首者的同时,加大对一般性造假者的 规范和正确引导的力度,帮助他们树立市场经济法制观念和信用 观。4、完善打假治劣联动机制,形成打假
57、治劣整体合力。完善质 监部门之间的联合打假、重要案件通报协查工作机制,提高整体 战斗能力。建立与公安、工商、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 机制,形成信息共享、沟通便捷、防范有力、查处及时的执法协 作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预警制度、快速反应机制、举报奖励制 度、制假“黑名单”制度,积极探索采用新的打假治劣手段。5、加快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我省产品质量信 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加强企业质量档案工作,加快建 立以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体系,在建设企业质量信用 体系、实施分类监管的基础上,以信用等级监管、扶优治劣等手 段配之信息技术手段,为社会营造质量信用环境,搭建企业质量 信用
58、信息平台,同时做好与社会信用体系链接的相关工作,为构 建江西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产品质量信用支撑。(四)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1、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 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安全责 任制。按照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要求,全省质监系统建立和 实施 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对当地食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将 食品质量安全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切实落实生产单位对出厂食品 质量安全负主体责任,严把食品出厂质量关。切实落实质监部门 对生产环节食品质量安全负监管责任,遵循县为基础、划分区域、 明确责任、省市督办、严格奖惩”的原则,在辖区内全面
59、建立弁 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认真落实“三员四定、三进 四图、两书一报告”等监管措施。2、加强动态监管系统和监管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 全监管体系。继续做好食品生产企业普查建档工作,完善食品企 业监管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应用管理制度。 继续加强以质量监督管理员、政府协管员、企业信息员为基础的 监管网络建设,完善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新机制,切实提高对 食品质量安全监控能力,努力在全省构建成“制度完善、责任明 确、程序合理、把关严格、监管到位”的闭环管理体系。3、全面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 入关。坚持准入标准,严格条件审查,严把食品企
60、业市场准入关。 加强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认真执行好巡查、回访、定期检验、 监督抽查、年审等监管制度。通过纵深推行市场准入,全面提升 我省食品工业的加工和管理水平。把狠狠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 以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重点任务,加大 整治力度,使食品质量安全生产秩序得到根本扭转。4、狠抓薄弱环节,强化食品小作坊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 全监管。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导思想,研究建立食品小 作坊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进货控制、到产 品出厂检验,建立一套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低成本的质量承 诺管理制度。企业要郑重声明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用非食品原 料加工食品,依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Y/T 0416-2024海洋信息通信网地面专网建设技术规范
- 烟台理工学院《网络编程与JSP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风景名胜区综合开发项目招标合同三篇
- 烟台大学《单人舞编舞技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给水排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美容美发行业保安工作计划
- 班级建设中的家长参与计划
- 邢台学院《固体物理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心理统计软件SPSS》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书法与篆刻》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军队文职(新闻专业)招聘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
- 奖牌设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液压与气压传动》一平台在线形考(实验报告2)试题及答案
-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大学英语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齐齐哈尔医学院
- 2023年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南海争端ppt讲完整版
-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PPT课件
- 医院超声科制度汇总
- 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 深圳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典型案例_新洲河生态景观改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