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中心名城概念规划_第1页
滨州市中心名城概念规划_第2页
滨州市中心名城概念规划_第3页
滨州市中心名城概念规划_第4页
滨州市中心名城概念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 概念规划 2汇报内容规划背景解读滨州市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的战略决策发展目标及策略空间概念规划政策保障3第一部分规划背景解读规划背景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滨州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4规划背景为了在区域格局变动的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发展机遇和方向,2009年滨州市委托本院编制了滨州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要点回顾:战略规划的主题是“从边缘到枢纽”滨州地处京津冀、济南都市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边缘地带。5规划背景要点回顾:在环渤海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黄河三角洲建设的全面展开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滨州需要把握方向,内化机遇,

2、改变“边缘”化劣势,打造特色化的 “枢纽型”城市。6规划背景要点回顾:滨州市域被三个区域轴线分成三个部分,发展动力各有特点。南部:沿济青走廊的胶济发展带,是山东省发展的主轴,滨州南部的邹平和博兴两个县依托该轴线参与半岛制造业的分工,发展迅速。7规划背景要点回顾:北部:随着滨州港和北海新区的建设,滨州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带动的环渤海发展带的重要一环,发展化工、风电和造船等海洋产业。8规划背景要点回顾:中部:德州和东营与滨州有着类似的边缘区位,都承担者沟通冀鲁的区域职能,依托滨德高速和德龙烟铁路,合作前景广阔,共同构成德滨营协作带。滨州应与东营主城区联合成带状组团城市,共同发展黄三角城镇极核。加强同城

3、化的快速交通体系的建设。9规划背景要点回顾:北部环渤海发展带、中部德滨营发展带和南部济青发展带将市域范围分成三个北中南三个次区域;区域空间战略:北联黄骅而进渤海,南融济青而控三齐北联:滨州与黄骅乃至天津滨海新区合作,充分利用优势互补的合作,在未来环渤海区域的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南融:济青未来仍将是山东省内经济发展的主动脉,继续强化、优化与济青城镇带的联系、交流对滨州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规划背景要点回顾:市域形成两条南北向轴线,分别是邹惠阳棣发展轴和博滨沾北发展轴,沟通河海。未来发展的空间结构为“两轴三带”以中心城为中心,依托未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形成衔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枢纽职能。

4、11规划背景要点回顾:规划提出五大发展策略河海之滨 生态之州家纺之都 群象引领武圣故里 齐鲁名城冀鲁咽喉 河海枢纽设施完善 高效节能提出发展时序和行动计划12单向依附双向依附双向对接横向联合多向枢纽边缘规划背景编制完成后,滨州市按照规划设想的方向快速发展两条南北向轴线的交通设施在快速建设中三个发展带也处于快速成长中:高新区、北海新区、国家级邹平开发区陆续挂牌成立2010年4月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滨州市“123456”发展战略,明确了新时期滨州市发展的方向: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跨河面海发展,把滨州建设成为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未来发展的重

5、要课题。13规划背景2011年5月,委托本院开始编制滨州市黄三角中心名城概念规划同月,组织编制队伍展开为期一周的现场调研研究范围博滨沾北轴线包含了滨州中心城区、高新区和机场、港口、铁路战场等战略性资源,是中心名城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本次研究的主要范围。14规划背景规划任务整合市域优势资源,拉开城市框架,重建空间结构,规划河海相连、特色鲜明的中心名城。研究重点论证滨州市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如何提升城市的区域地位(中心)如何塑造城市的发展特色(名城)提出中心名城的空间架构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1516第二部分滨州市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的战略决策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建设

6、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1、黄三角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山东省“十二五”的重点发展区域区位:黄三角是我国环渤海南翼的重要节点和山东省对接京津冀的门户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国家战略规划重要的政策支持国家在围填海指标和滩涂利用上给予倾斜提高水利投资比重为交通用地提供指标建投资基金免税费年投500万引进人才政策扶持重点开发区17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2、建设中心城市是黄三角发展的历史必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黄三角的发展需要一个具有规模优势的中

7、心城市弗里德曼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均衡分布阶段核心边缘结构阶段多核心结构阶段等级体系结构阶段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需要依赖政府的干预建立“增长极”,培养其自身发展的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区域的积累增长陆大道的点轴理论在区域开发中的运用:先确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集中资源予以优先开发,打破区域发展的均衡;中心城市之间交通、社会设施相对密集的地带形成区域轴线点轴空间结构系统逐渐形成和完善,慢慢恢复为均衡状态18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2、建设中心城市是黄三角发展的历史必然区域发展的案例:长江三角洲1990年4月,中国政府宣布开放浦东新区,由此上海进入了高速集

8、聚发展的新阶段,长三角也成为我国继珠三角之后的又一开发热点区域发展至2007年,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来看,上海都是长三角经济区的绝对中心城市。如今上海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了各类综合服务,以其巨大的技术经济能量向腹地进行辐射和扩散,从而带动长三角地区的更快发展。19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2、建设中心城市是黄三角发展的历史必然区域发展的案例: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该地区目前已经形成等级结构完善的城镇体系香港是区域内的首位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核心地位广州及深圳是珠三角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对区域的发展也

9、起着重要的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作用。20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2、建设中心城市是黄三角发展的历史必然从环渤海区域发展的现状来看,无论是环渤海北翼的辽东半岛城镇群,还是京津冀,或是胶东半岛,都已经成长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唯独环渤海南翼的黄三角地区,缺乏具有区域带动力的中心城市。因此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加快环渤海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也就成为山东省发展的重大责任21?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2、建设中心城市是黄三角发展的历史必然黄三角目前的城镇发展比较松散,未形成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滨州市、邹平县、东营市及寿光市等多个城镇发展规模相近,缺乏规模优势明显的中心城市结论:黄

10、三角需要中心城市自身发展态势较好对区域的发展和格局的变化具有影响力对区域的产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力22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3、滨州市在区域格局的变化中凸显其中心地位过去滨州市的发展过分依托济青轴线,区县经济呈现出距离济青轴线衰减的趋势以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为代表的区域格局变化,为滨州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边缘到枢纽”。沿德龙烟发展带,西联山西煤炭基地,东接烟台联结半岛城市群沿海发展带,沟通“山东半岛”与“京津冀”南部区县北部区县233、滨州市在区域格局的变化中凸显其中心地位为了更科学的了解这种区域格局的变化对滨州市综合区位的影响,本次规划建立了综合区位优势度的分析模型本模型采用

11、交通干线影响度、交通网络密度及城市影响度为基本指标,综合计算在黄三角和京津冀区域内,交通建设前后滨州市的综合区位优势度的变化。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交通干线影响(TI):离交通线路距离越近,影响度越大24规划交通干线距离影响分析25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交通网络密度(TD):反映区域交通线路稠密程度城市影响(UI):不同等级城市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规划交通网络密度影响分析规划年经济区位优势度分析26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建设期后综合区位优势度建设期前综合区位优势度滨州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要求3、滨州市在区域格局的变化中凸显其中心地位综合区

12、位优势分析模型结论: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京津轴线和济青轴线之间,传统的经济洼地将出现滨州、德州、沧州、衡水、东营等几个增长点,而滨州市建设期末的区位优势度及其增加值,都是这几个城市中最大的,由此可见,滨州市的区域中心性将获得大大提高。27城市济南市德州市滨州市衡水市东营市沧州市现状58.63 34.4325.2431.9121.46 36.10建设期末73.2845.41 50.87 35.6739.33 45.90 增加值14.5610.9825.633.6717.879.80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1、黄三角的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具有鲜明的特色区域中心城市都具有非常显著文化特色,能够

13、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塑造形象、吸引人气、激发区域活力的作用。区域中心城市几乎无一不是历史文化名城。案例1:巴黎时尚之都巴黎作为法国首都,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更是法国浪漫气质的集中体现。巴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胜地和丰富的都市文化生活,是世界历史名城;巴黎将时髦的艺术和保守的文化、追求卓越的现实主义和生机勃勃的浪漫主义进行了特殊的融合,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相对于里昂、马赛、洛林等法国传统的工业城市,文化是塑造巴黎特色、成为法国象征的关键要素28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案例2:上海上海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上海的文化

14、被称为“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文化)的基础上,与开埠后传入的欧美文化融合而逐步形成,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上海还是近现代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一个“缩影”,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成长的历程。29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案例3:北京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00余年的建都史。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北京也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荟萃了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人文积淀深厚,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京城文化氛围:大气,严肃,正统而又不失闲适,清雅。长时间以来,北京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国人慕名而来,正是大量的中国

15、人来此学习工作,才成就了今天的北京。30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1、黄三角的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具有鲜明的特色黄三角发展的基础和现状都具有非常强烈的特色土地、矿产等资源条件丰富河海湿地生态系统独具特色环境指标明显优于沿海其他地区产业特色明显,资源产业及特色加工业发展基础好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高效、生态、创新的要求因此,要协调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快速发展和生态高效的伟大目标,黄三角需要一个特色鲜明的中心城市走出一条非传统的发展之路,从而提升区域形象,激发区域活力。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土地分布风能、地热等经济资源31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

16、的历史使命2、滨州市作为黄三角的中心城市,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滨州市的历史文化悠久齐鲁文化黄河文化圣贤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丰富32滨州市文物分布图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2、滨州市作为黄三角的中心城市,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产业结构多元化,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形成了以纺织家纺、石油及盐化工、装备制造、粮油果蔬等传统行业为支撑,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为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民营经济发展较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84.2%。以魏桥创业集团、滨化集团、滨州活塞、鲁北集团、渤海油脂、齐星集团、西王集团等企业共同组成滨州的“经济航母”33行业2009年区位商农副食

17、品加工业2.255 食品制造业1.384 纺织业8.305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08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27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739 医药制造业0.716 金属制品业1.108 33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2、滨州市作为黄三角的中心城市,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临河面海、生态环境良好处于黄河入海形成的三角洲地区,临河面海,水网发达,便于构建大尺度的生态格局生物种类繁多,濒危物种得到很好保护3434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2、滨州市作为黄三角的中心城市,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城市建设具有明显的特色打造“四环五海”工程初步搭建起了“生态、

18、美丽、幸福”的宜居城市框架3535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2、滨州市作为黄三角的中心城市,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人口多、城镇发展基础好全市域人口372.7万人,是黄三角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城镇发展基础较好,市域东部规划有10个城镇的人口规模大于2万,其中滨城区大于100万,博兴和沾化县城大于20万,北海新区规模在5到20万之间未来滨州市人口向中心城市转移,并实现60%的城镇化目标,将有条件产生一个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等级城镇人口规模数量城镇名称1100万以上1个滨城区250-100万1个邹平县城320-50万5个博兴县城、阳信县城、惠民县城、无棣县城、沾化县城45-20万2个北海新区、

19、魏桥镇52-5万8个曹王镇、李庄镇、大高镇、下洼镇、埕口镇、碣石镇、三河湖镇、马山子镇61万31个略36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是滨州市的历史使命3、结论:滨州市是黄三角中心名城的最佳选择要实现区域的快速发展和生态高效的伟大目标,黄三角必须建设有特色的中心城市:中心名城。一方面,滨州市在区域格局变动中的中心地位逐渐显现,其综合区位优势度在黄三角地区是最高的,具备成为中心城市的条件。另一方面,滨州市具备了丰富且鲜明的城市特色,滨州的发展有利于区域活力的增强与整体形象的提升。因此,滨州市在打造中心和塑造特色两个方面都具有非常好的条件,是黄三角中心名城的最佳选择。3738区域格局的变化为滨州的发展提供了机

20、遇,并指明了方向如何建设黄三角中心名城?需要对滨州提出更清晰的目标和发展策略39第三部分发展目标及策略发展目标发展策略40总目标:黄三角中心名城总策略:提升地位 打造中心 强化特色 打造名城发展目标:提升地位 打造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特征区域影响力区域辐射力区域吸引力滨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41中心城市生态示范城市河海文化名城综合服务中心以生态为首要目标,通过打造低碳城市,把滨州建设成为全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示范,提升在黄三角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发展以战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业,加强滨州对黄三角的产业辐射力以河海文化为特色,通过对河海文化的塑造和宣传,形成滨州市

21、独特的城市形象及区域吸引力发展目标:提升地位 打造中心目标差距及问题对应的发展策略42碳排放总量/万t人均碳排放/(t/人年)生态建设的基础较好,但碳排放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力不足文化多元,但品牌效应不够充分利用滨州的优势资源,建设低碳、新能源示范城市实施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打造河海文化品牌,塑造滨州“河海文化名城”的形象发展目标:强化特色 打造名城滨州市建设河海文化名城的三步走STEP 1:从区域中寻找城市的特色黄三角的中心名城要集中体现区域的特色,那黄三角的特色是什么?STEP 2:赋予城市特色具体的内涵河海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她在城市发

22、展的过程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STEP 3:实现特色塑造的具体策略我们应该做什么?43发展目标:强化特色 打造名城STEP 1:从区域中寻找城市的特色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入海长时间的冲击泛滥积淤而形成的,河与海是区域最核心的特色,河海文化也理应成为黄三角及其中心名城的特色品牌“河”“海”是两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互对应甚至对立的特征,但同时也具有了内在的统一性黄河长年变道,在黄三角地区形成了大量的水系、湖面、湿地,“水”就构成了河与海之间的内在联系河海源于黄河融入大海黄色蓝色传统创新内敛开放基于国内面向国际过去和现在未来滨州市兴起于黄河岸边,打造河海文化特色,意味着滨州的发展要向海洋

23、迈进,从河到海、河海相连是滨州市中心名城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44发展目标:强化特色 打造名城STEP 2:赋予城市特色具体的内涵河海历史文化:滨州是齐鲁文化交汇的区域,黄河代表着鲁文化,海洋代表着齐文化,滨州的河海历史文化需要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河海生态文化:滨州市具有黄三角典型的生态特征,包括大面积的滩涂未利用地,大面积的湿地,密布的河网水系等,河海相连是滨州河海生态文化的最大特征河海产业文化:滨州市既有沿黄河发展的内陆型制造业,又有沿海的外向型新兴产业,滨州的河海产业文化体现了滨州市产业灵活多元的特征。STEP 3:实现特色塑造的具体策略以河海文化整合滨州历史文化特征,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塑

24、造特色河海景观,构建河海相连的区域生态格局加强外部协作,保持产业发展的灵活多元45发展目标:黄三角中心名城46区域中心城市(中心)生态示范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河海文化名城(特色)河海生态文化河海产业文化河海历史文化目标策略充分利用滨州的优势资源,建设低碳、新能源示范城市实施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塑造特色河海景观,构建河海相连的区域生态格局加强外部协作,保持产业发展的灵活多元以河海文化整合滨州历史文化特征,促进多元文化融合黄三角中心名城特色打造是建设中心城市的重要手段发展策略策略1:充分利用滨州的优势资源,建设低碳、新能源示范城市为实现生态示范的目标,我们提出要把滨州建设成为低碳

25、城市,也就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明确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低碳发展不是单纯的碳排放的问题,而是涉及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产链,低碳产业城市系统: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废弃物再利用能源利用:高效地利用化石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政府管理:低碳生活模式,低碳法规47低碳城市发展社会经济绿色建筑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植物碳汇低碳社会管理交通系统发展策略策略1:充分利用滨州的优势资源,建设低碳、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层

26、面对城市低碳发展的支持发改委: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住建部: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环保部:国家生态工业园示范区建设低碳城市,有利于生态示范优势的体现政策:在土地、产业、进出口等方面获得更为灵活的政策支持资源:国内省内资源聚合资金:具体项目可获得国家级资金的支持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佳契机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谁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就可以占据国内的先机48发展策略策略1:充分利用滨州的优势资源,建设低碳、新能源示范城市滨州碳排放现状工业碳排放所占比重最大,约为80%发展趋势:建筑、交通的碳排放比例上升。越发达的城市,建筑、交通碳排放比例越高建筑减排将成为重点内

27、容滨州建设低碳城市的原则结合滨州实际,充分利用水、风等优势资源分项减碳措施指标突出亮点、点面结合,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打造几项工程49滨州北京伦敦纽约发展策略策略1:充分利用滨州的优势资源,建设低碳、新能源示范城市重点工程1:可再生能源工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发展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国内最大的海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国内应用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规模最大的城市50热泵机组海水(地表水)公共建筑风能利用水源热泵工作原理热泵:利用滨州市滨海,以及地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夏季从海水(地表水)中取冷,冬季从海水(地表水)中取热,为水源附近的公共建筑提供采暖、空调能量发展策略策略1:充分利用滨州的优势资源,建设低

28、碳、新能源示范城市重点工程2:大型热电联产工程现状热电厂近20个,停止使用10万kw以下的小热电在城市轴线上集中发展2-3个60万kw以上的大型热电厂为城市供热供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以上51发展策略策略1:充分利用滨州的优势资源,建设低碳、新能源示范城市重点工程3:淡水洗盐工程建设多条由南向北的河道,建立淡水资源由南向北的廊道利用自然河流洗盐,北部盐碱化土地成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52500m500m水体剖面土层剖面(已脱除盐分)土层剖面(部分脱除盐分)土层剖面(未脱除盐分)河流和土壤盐分剖面图发展策略策略2:塑造特色河海景观,构建河海相连的区域生态格局北海新区通过澙湖打造滨海景观岸线53徒

29、骇马颊河流域计量槽引水渠人工潟湖表面流人工湿地渤海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的分解作用,把表面流过的水处理干净用美学造景景设置生物岛划区种植水生植物选择适宜地址生态系统优化发展策略策略2:塑造特色河海景观,构建河海相连的区域生态格局滨城区发挥黄河景观优势,塑造特色的跨河景观,,促进高新区跨河向南拓展滨城区与北海新区之间整理干流水系,构建河海相连的生态景观格局以中心城“五海”为起点,整理5条干流水系,均为南起黄河,北至渤海。水系以原有水道为基础适当加以扩充,在岸边500m广植树木,构造绿化带廊道。在水系沿线,扩建3个原有的天然湿地,扩展若干个人工湿地支流汇入干流位置,利于净化水体,保证湖区水质考虑

30、生物的迁徙特性,湿地与廊道形成网状结构在铁路、高速公路附近,减小湿地间距,加大湿地面积,有效生态补偿54发展策略策略3:实施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一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渔业和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工贸一体化,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二产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传统二产实现技术升级和重新布局加速拓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大力发展盐化工、石油化工等海洋工业三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中介咨询等综合服务业着重培育区域中心所应具备的生产型服务业55产业升级选择的目标发展策略策略3:实施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战略新兴

31、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滨城区要逐渐实现产业的置换转移,作为行政中心及区域商务中心,未来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现代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向周边区域转移高新区、开发区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教育研发等服务职能三河湖组团要加强生态的保护及景观的塑造,深入发展生态旅游业,目标形成整个中心名城的“绿心”56科技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策略策略4:加强外部协作,保持产业发展的灵活多元主动接受区域外的产业转移,南中北三个区域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北部地区承接京津的技术辐射与产业转移:能源、材料加工、机械加工南部地区对接济青轴线传统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新材料中部地区

32、依托交通区位中心的位置实现与德州、东营的产业协作:农产品加工上下游产业、航空装备上下游产业57企业名称迁入地北京第一机床厂铸造车间保定市高碑店北京内燃机总厂铸造车间沧州市北京白菊公司洗衣机生产基地霸州市北京量具刀具厂(部分工序)霸州市首都钢铁公司炼钢厂唐山市迁安北京新型建材集团粒状棉生产线张家口北京焦化厂唐山市乐享县首都钢铁集团唐山市曹妃甸潍坊农产品生产滨州食品加工淄博医药加工提供初级原料提供原料品牌推广分销物流分销物流品牌推广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产业区域协作北京产业的对外转移发展策略策略4:加强外部协作,保持产业发展的灵活多元延长优势产业的产业链,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进一步提升发展竞争力纺

33、织服装食品加工能源加工58纺织产业区域协作延长食品加工产业链发展策略策略5:以河海文化整合滨州历史文化特征,促进多元文化融合以河海文化整合滨州历史文化特征,形成黄三角独特的河海文化特色黄河文化可以整合儒家文化、鲁文化的内涵,包含仁道、德政、亲亲、守成和重视农桑等特质海洋文化可以整合兵家文化、齐文化的内涵,包含霸道、刑政、尚贤、变革和重视工商等特质黄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一文一武,有强烈的互补性,滨州和黄河三角洲处于两种文化融合的地域,可以提炼出特色鲜明的文化特色。5959黄河农耕文明与鲁文化 鲁国封土面积较小,至西汉时,已出现“地小人众”的窘境。在肥沃的黄河冲积平原上,农业生产得以大力发展。 海洋与

34、齐文化 齐国地处滨海,人少地广。丘陵地形,沙质土壤,不利于农业发展。“人民寡、少五谷”的国情对扩大桑麻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较有利。以桑麻、渔盐见长。 齐“官山海”的政策使“山海之利”(主要为盐铁)得以充分发挥,工商业发达。发展策略策略5:以河海文化整合滨州历史文化特征,促进多元文化融合以河海文化整合滨州历史文化特征,形成黄三角独特的河海文化特色包括孝文化、兵法文化、红色文化在内的滨州的历史文化元素可以整合到河海文化的体系之中,统一包装和经营。河海的历史文化可以包容和拓展,将产业文化、生态文化等纳入其中。6060发展策略策略5:以河海文化整合滨州历史文化特征,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在城市景观中融入历史

35、文化要素北海新区和沿海景观集中展现海洋文化、齐文化和兵家文化滨城区和沿黄河景观带集中展现黄河文化、鲁文化和儒家文化在绿地、水系、桥梁、城市雕塑、小品的设计和命名中注重展现河海文化的内涵通过文化宣传做大河海文化内涵和外延通过各种媒体包装和营销河海文化各种文化主题博物馆、展览馆的建设和开放举办滨州河海文化节,作为招商引资和城市推广的平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使河海文化深入人心61发展策略策略5:以河海文化整合滨州历史文化特征,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结合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空间建设文化主题公园和创意产业园区,利用到京、津、济南的交通优势,承接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相关的与特大城市互补的高端服务业。在“

36、河海文化”框架下,将滨州境内人物故居、惠民古城、兵法城等要素整合,开发文化旅游项目。62养老基地康复疗养休闲娱乐会议展览度假旅游河北省将融资200亿元,以分布在北京周边的廊坊、张家口、承德和保定等4个市的主城区为核心,13个县(市、区)为主体,建设环绕北京的新城和特色功能区,拉大城镇框架,吸引人口聚集,形成“13县1圈4区6基地”。 1圈,就是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 4区,就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6基地,就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河北200亿对接北京 环首都建1

37、3县1圈4区6基地63建设河海文化名城应如何在城市空间上体现与落实? 64第四部分空间概念规划65沿河跨河跨河面海滨州真正走向河海,需要跨河和面海两大战略,营造海城和河城。河城、海城概念的提出,丰富河州海滨城市的内涵。为河海文化提供了完美的承载平台。 空间发展的设想点状集聚块状蔓延轴向拓展几乎所有现代国际大都市都是因借水而得以逐步形成、发展与成熟 英国人常说“没有泰晤士河,也就没有伦敦”,可见河流对于跨河城市的重要作用沿河时代跨河时代河海时代滨海产业兴起城市框架拉大空间要素梳理通过空间要素叠加分析,中心名城整体空间构成可分为三大生态版块和四片城镇建设区。 城镇用地 河流水系: 基本农田主要有黄

38、河和徒骇河,沟渠纵横交错,水库密布,北部地区有大片水面。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南部地区,北部多为为盐田和滩涂。较集中于黄河北岸、滨海地区和博兴县城,沾化地区零散分布。67 组合城镇发展的“交通轴+葡萄串+生态绿地”模式 摘自 吴良镛先生手稿空间发展模式“葡萄串”模式以交通发展轴串起“葡萄串”式城镇组团, “发展轴” 以绿色开放空间加以分隔,避免连绵发展。68主要保留的河流:保留黄河和徒骇河2条原有干流河道保留滨城区“四环五海”中的环城河道保留从“四环五海”中五海引出的五条河道,从东到西依次是朝阳河、秦台干渠、新立河、小开河四干渠、小开河干渠河流水系梳理69河流水系梳理从上述河道向北延伸,梳理出5条贯

39、通中心名城的南北向河流:第一条:朝阳河向北连接潮河第二条:秦台干渠向北沿现状干渠直通北海新区(北段为新建)第三条:新立河沿现状干渠向北汇入徒骇河第四条:小开河四干渠向北连付家河,再向北通入秦口河最后汇入套尔河第五条:小开河干渠向北并入盘河沟并沿规划快速路直通北海新区(北段为新建)70河流水系梳理北海新区规划形成生活区水网保留并改善现状主要湖面(包括滨城区“五海”及其他现状主要水面)增加四处大的水面:沾化生态中心水面北海新区盐田生态旅游区水面东西2处水库以上梳理后形成规划区水系,加上周边主要现状水系,共同构成了滨州中心名城的水网体系。71古琴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浓缩和代表。“七弦”

40、中有“五弦”是从“五海”引出的,是对滨州主城区“四环五海”品牌的继承和延伸这“五弦”象征古琴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加上徒骇河、黄河两条大河,象征文王和武王加上的文武二弦。弦,谐音贤,隐喻孙子、伏生、董永、东方朔、范仲淹、展子虔、杜受田 也是海纳现代人才的象征空间形态的内涵及功能岳山琴额徽位龙龈七弦72空间形态的内涵及功能梳理主要河流对区域的经济、环境具有很多重要的功能:有利于区域河海景观的构建有利于干流两边退碱排盐有利于抗洪蓄水,调节小气候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及高端居住水系整理及其功能的实现,让滨州市从主城区的“四环五海、生态滨州”跨越式发展为“七弦四区,河海

41、相连”的黄三角中心名城。73空间发展概念七弦四区,河海相连北海新区:以港口产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综合性生态滨海新城。沾化区: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新区滨城区:以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文化中心。博兴区: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新城。七弦人口及城镇化指引人口现状:2009年376万规划:2020年市域总人口400万,其中中心名城总共200万城镇化水平目标:中心名城城镇化水平达到70依据:黄三角中心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路径:市域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迁移;就地城镇化74现状总人口39万规划城区40万人现状总人口63万规划城区90万人现状人口49万规划城区50万人规划城区20万人 北海新区沾化

42、区滨城区博兴区中心城市发展时序阶段一:现状发展较好的地区是靠近济青轴线的滨城区和博兴县,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山东济青轴线的产业带动和转移阶段二:随着环渤海区域的加速发展,京津对山东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辐射逐渐增加,滨州作为山东对接京津冀的门户,其北部地区处于承接产业的最前沿阶段三:随着北部地区的发展逐渐成熟,中心城市的南北交通也逐渐完善,沾化在滨城区和北海新区两种辐射力的带动下逐渐发展,最终实现中心城市的南北对接75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河城滨城区跨河发展空间形态重构城市主要轴线:原来四环五海内的城市主轴线包括连接新旧城中心的横向轴线和南北向贯穿的生态景观纵轴。跨河发展后黄河成为城市东西向的生态 主轴

43、,而原来的旧城南北向商业轴线也向南延伸至高新区。原城市轴线规划新轴线76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河城滨城区跨河发展空间形态城市中心区向滨河转移:原来四环五海内包括新城和旧城两个中心区。跨河发展后黄河两岸规划新的市级商业商务中心区,发展商务、金融等高端服务业,旧城、新城和高新区各有一个区级商业中心区。 新中心区不仅利用了黄河隐含的生态景观价值,发挥了跨河交通便捷、滨河开发程度较低的土地廉价性等优势,而且利于密切两岸联系,促进两岸城区协同均衡发展,可以有效带动高新区的发展。规划新轴线开罗市中心区的迁移杭州市中心区的迁移77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河城滨城区跨河发展空间形态架构开放空间网络:沿黄河两岸构建亲

44、水生态空间,自然滨水驳岸,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绿色景观风貌临近生态空间构建滨黄界面,规划公共休闲功能,开放公共空间,聚集城市活力,体现特色河海文化沿七弦五海水系将开放空间系统引入城市内部,打造滨水开放空间网络,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78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海城港口定位研究环渤海周边地区的港口特点,可以总结为三种类型区域门户型港口专业运输型港口工业化港口腹地的局限决定了滨州港只能走工业化港口的道路,通过发展沿海工业促进港口的发展,而港口及工业职能的扩大,会形成对城市功能的需求,进而形成新的城市空间。79类型名称腹地特点区域门户型港口天津港京津冀、山西、陕西、内蒙建港历史久,发展基

45、础好,在国际海运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港城互动良好青岛港山东半岛城市群烟台港胶东半岛专业运输型港口秦皇岛港“三西”地区国家政府和大型企业对港口的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港城分离黄骅港工业化港口曹妃甸港京津冀工业兴港,城以港兴京唐港河北北部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海城港城关系港口产业可分为直接产业和关联产业,直接产业又分为共生产业和依存产业。围绕核心港口呈现类似同心圆一样的“波浪”式扩张,从里到外依次为共生产业、依存产业和关联产业。航运和贸易的辅助功能如代理、保险、金融、通讯、咨询、航运交易等关联产业空间扩散能力要大于共生产业和依存产业等。现代港口城市的发展规律表明,港口城市的发展动力是发挥港口产业与

46、内陆地区交互的枢纽作用,是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早期的港口城市更多的依赖港口本身。而在港口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端的关联产业功能会倾向于与港口在空间上分离,形成独立的城市组团。8080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海城空间结构作为滨州中心名城“跨河面海”空间结构的重要片区“海城”,北海新区未来的空间结构将由相对独立的港口、港区(工业区)和港城构成。 工业应集中在徒骇河以西发展,为未来“海城”留下生活岸线,展现滨海城市的独特魅力。81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海城人工潟湖滨州的泥质滩涂不适宜滨海城市生活区的发展。 潟湖是指由沿海沙嘴、沙坝或滨岸坝等围拦海湾、河口或其他浅海区域而形成的封闭或半封闭性地貌体。潟湖及附属湿地

47、具有调节径流、控制洪水的生态功能。它对区域防洪、抗旱减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潟湖及其附属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神”,具有“生物超市”的美誉。它属于“半水半陆”的独特生态系统,演化出既不同于陆生也不同于水生的独特的湿地动植物,生物多样性高。通过潟湖开发,沙坝的改造建设,构筑亲水平台,使人近距离的接触水体,俯仰自得,享受自然海景带来的魅力亲水平台旱涝调蓄纳垢消污潟湖及其附属湿地可以净化水质,滞留沉积物和营养物质,消除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生态多样82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海城人工潟湖潟湖形式灵活,岸线空间形态丰富海边修筑的潟湖可以充分利用海岸线资源和滨海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形式更加灵活自然。潟湖可提供

48、潮间带湿地,丰富海岸线的空间形态。自然景观丰富潟湖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可以通过改造沙坝、构筑亲水性堤坝,开发良好的景观资源。山东半岛沿岸广泛发育有连岛沙坝、拦湾沙坝、沿岸沙咀和滨外坝等海积沙体,构成了多种沙坝潟湖湿地体系。山东现存在潟湖44个,总面积210.6km2。平均潟湖面积4.8km2,其中大型潟湖面积约10km2,仅34个。台湾七股潟湖台湾第一大潟湖。共三个沙洲、二个出海口。面积约1,100公顷。它原本是海,后因堆积作用形成台南以及沙洲,是台湾非常著名的景点。威海天鹅湖中国北方最大的天鹅湖。由于泥沙淤积,港湾逐渐变成半封闭的椭圆形泻湖。湖内面积有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米。湖中繁衍

49、栖息着大量的小鱼小虾和浮游生物,吸引了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近300种十几万只珍鸟。山东半岛潟湖群83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海城人工潟湖在潟湖和引水渠中间修建人工湿地地表河流计量槽引水渠表面流人工湿地人工澙湖渤海潟湖水体来源测量水量将河水引至潟湖通过地表漫流,提高潟湖进水水质构造亲水平台潟湖出水入海作用潟湖生态体系的构成徒骇马颊河流域计量槽引水渠人工潟湖表面流人工湿地渤海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的分解作用,把表面流过的水处理干净84河海城市空间发展引导海城港城空间结构以河流生态廊道分割组团式布局沿潟湖布置城市中心南北向主轴迎合中心城市面海发展方向,布置主要公共服务西侧临近徒骇河布置研发职能,与产

50、业发展结合85特色塑造与项目策划特色塑造的三个方面河海生态文化河海历史文化河海产业文化特色塑造的方式中心名城层面进行空间分区,完善河城、海城的特色建设分区层面进行发展指引,提出重点项目项目层面进行要点策划项目开发的一般原则项目选择要突出河海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相结合积极引入创新型开发模式,拓展融资渠道所有的项目开发要统一进行建设管理,共同打造滨州的河海文化品牌,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86河海生态文化项目空间分区南部黄河生态旅游区北部海洋生态旅游区87河海生态文化项目南部黄河生态旅游区发展指引黄河长年变道形成了大量的湿地、水面,项目建设要突出黄河生态的特殊性项目建设要注重考虑中心名城居民日常休闲旅游的需求重点项目黄河风情园观光旅游、风情街区亲水乐园、三河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度假酒店、休闲疗养亲水乐园、麻大湖北国江南景区湖滨小镇、江南水国生态疗养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