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学复习_第1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学复习_第2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学复习_第3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学复习_第4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学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 科。2、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3、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个性心理特征。、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2、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简答题: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脑是心理的,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等。第四节 心理过程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2、生物钟现象: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3、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5、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6、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4、。7、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 (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9、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10、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11、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12、理解是学生对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1

5、3、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原因和动力。14、种类: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15、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 (3)逻辑性。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 (5)创造性。16、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信息的编码、提取的过程。17、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逻辑、情绪、动作。

6、(2)根据信息加工与阶段分:瞬时、短时、长时。18、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的中心环节。19、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20、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21、良好的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22、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23、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

7、的执行。24、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25、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26、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27、超常儿童:智商在 130 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 70 以下。28、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与应29、克服内外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30、意志行动的目的多重趋避式。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31、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

8、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32、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部分。第四节 心理状态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能动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3、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4

9、、无意注意: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5、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又不需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6、注意不是独立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状态。7、注意时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8、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知识经验。;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9、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4)培养间接。10、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四种。11、注意的分配

10、: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12、实现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应达到动作熟练,自动或半自动化程度。13、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14、注意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分为广义(集中于一活动)的注意稳定性和狭义(集中于一事物)的注意稳定性。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有一特殊现象:注意的动摇或注意的起伏。论述题: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无意注意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人的状态引起的,它既可以成为顺利进行教学的积极,又可造

11、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充分利用教学的积极。1、优化教学环境。为了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出现,(1)学校应该在远离公路、铁路和闹市的地方。(2)教室要与音乐教室、操场有一定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安静。(3)教室内的布置要适当。(4)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大众化。(5)教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6)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上课不,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1)新颖、系统、严密的教学,容易引起和稳定学生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内容贫乏、零乱,脱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感,注意容易涣散。(2)教学内

12、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会引起学生的。(3)教师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信息和新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4)既不要生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又出学生接受水平,一味的赶进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3、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1)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2)讲授重点的地方要加强语气,适当重复,一边讲一边写黑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3)把讲述、提问、演示与学生看书、回答、做练习、做实验等各种教学 有机地结合起来。(4)启发式教学是引

13、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教师要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5)正确而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具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6)教师要生动、形象、有趣,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听清、听懂,声音的高低快慢要适度,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7)板书要整齐,字迹要工整。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会遇到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要搞好学习,必须学习那些没有,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这就得靠有意注意来引起和维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间接。(1)教学活动中

14、要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2)对于那些学生没有直接的学科和,或者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向往和追求,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建立教学常规。(1)建立正常的教学常规,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这有利于增强学生有意注意的力量,从而减少注意的分散。(2)培养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严格遵守纪律和作息制度,养成自觉组织和安排学习、休息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活动的3、严密组织课堂教学。这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1)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的安排必须严密紧骤,使教学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2)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安

15、排与提出富有启发性,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投入紧张的学习活动,减少注意分散的机会,从而保证有意注意长时间地处于稳定的状态。(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首创性,学习的知识、杂乱无章,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和干扰,容易分散注意,半途而废。过分强调依靠有意注意,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分散。因而必须交替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一堂课中,(1)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原来感兴趣的活动对象上,必须通过组织教学明确目的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2)接着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新内容发生,形成无意注意;(3

16、)讲到重点、难点和关键时,又提醒学生加强有意注意;(4)在一段紧张努力学习之后,再适当的变换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学习的,转入无意注意;(5)下课前,学生注意容易涣散,在布置作业时又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一堂课就能做到注意的松紧交替,有张有弛,不易疲劳,始终保持稳定持久的注意,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二、课堂上学生分心的控制措施分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 中,或者完全离开当前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状态。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消除分心。(1)超前控制。预先估计可能产生的分心情况和分心的学生,采取预防措施, “打预防针”,

17、减少或消除分心的产生。(2)信号控制。教师发现学生分心情况,可采取举目凝视,变化表情动作,变化语调、语气,做出特定势或暂时停止讲课等暗示信号,向分心的学生示意,及时制止。这样做可以不中断正常教学过程。(3)邻近控制。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走近分心的学生并站在他的身旁,或轻拍其背或加重语气以提醒。第五节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包括:(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2、需要的种类:(1)根据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3、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

18、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4、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5、是指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6、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7、学习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8、多德森定律: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9、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10、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气、任务难度

19、。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11、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理论。1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13、心理:精神分析法德;。行为矫人本主义疗法理性情绪疗法14、青少年异的原则:自然、适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B )ABC霍尔 D2心理学属于(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

20、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之室,久而不”描述的是(A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它的外延就( C)了。

21、A多 C小 D增加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心理学家( B)提出来的。ABC瑟斯顿 D福特12我国古代家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B)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的成就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向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14具有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B )A

22、热情 B心境 C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广泛,稳定性差,缺少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16 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B)A 信息B 人际沟通C 人际吸引D 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B )A 否认B 文饰C 投射D 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B)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以求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20去过几

23、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C)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并将正确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分,共 10 分)1注意的功能 有(ABD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2知觉的特性包括(ABCE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3陈述性处理陈述性知识,如(ABCD )A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BCD)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

24、化 E知名度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AB)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倾向 D态度 E成就6一般认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BCD)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能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BCDE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E外显性8的本质特征有(ABCDE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ACD )A一般常态心理 B心理 C轻度失理 D严重心理 E精神病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ACE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

25、序列研究法三、(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3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的过程。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4思维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1)观察者处于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与分析容易受到

26、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简述智力的差异。智力的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器晚成”。3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结构包括:样的关系?(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自我调控系统。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 (5)关系:以上五种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

27、)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一)试述的理论。分为匮乏(1)匮乏足之后便趋于。在成长实现。(2)将人的和成长。是匮乏;成长是指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在需要得到满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是指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的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的主导。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的

28、行为。(二)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1、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2、影响: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模拟试题二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及其规律及其规律C

29、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2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B)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3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A)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4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的干扰?(D)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C)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6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A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7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B)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

30、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8“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B)AB心境C热情D应激9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D)A激发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10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A)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11提出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ABCD12智力理论是(C)A智力二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1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C)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共 10 个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把

31、题中横线上。填在1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2人的情绪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面部表情。3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分配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自动化的。4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5根据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

32、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四

33、、论述题:本题满分 40 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要点(1)阐述学习理论。可以详细阐述一种学习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理论。(2)运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的措施。可以以一种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入的论述;也可以以多种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概括性论述。(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论述。可以使用一个实例贯穿始终;也可以使用多个实例进行论述和说明。模拟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中,选出一个正确,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a)年。 A.1879B.1897 C.1789 D

34、.17982.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A.B.C.D.3.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b )A.法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4.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 b)意识状态。A.可控制的 B.自动化的C.状态D.不自觉的5.有的人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影响睡眠,这属于(b A.假性B.情景性 C.失律性 D.功能性)失眠。6.看A.视知觉 B.听知觉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c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7.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c)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8.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35、 a)毫微米。 A.500600B.01000 C.3801280 D.4007509.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b ) A.整体性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0.信息在短时 A.5B.2030 C.60 D.120中一般保持( c)秒钟。11.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d)12.某学生智商为 100 表示( b) 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13.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c) A.B.诱因 C.需要 D.目标14.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a ) A.行为参照B.省力 C.服从D.强迫15.

36、脾气急躁、行为 A.胆汁质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有力的人属于(a )气质。16.助人为乐、廉洁奉公,反映性格的( d)特征。 A.理智B.情绪 C.意志 D.态度17.美感属于(a ) A.情绪B.情感 C.心境 D.都不是18.人在认识活动中 A.态度B.意志 C.情绪 D.理智来的思维方面的特征属于(d)特征。19.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b) A.B.后天 C.遗传 D.狼奶造成的。20.青少年期一般指( b)岁。 A612B.1218 C.618 D.1020二、多选题(共 30 分)1.注意的特点主要有(ab ) A.指向性B.集中性 C.有意性D.无意性 E.稳定性2.人在

37、睡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是(ae ) A.B.紊乱C.感觉麻痹 D.解除抑制 E.轻松3.皮肤觉通常包括( bce) A.感觉B.触觉 C.痛觉 D.温度觉 E.痒觉4.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ab)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5.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感觉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ab)6.想像的基本特征有( ae) A.新颖性B.离奇性 C.生动性 D.现实性 E.形象性7.下面哪些是属于一般能力( abc)A.力B.注意力 C.观察力D.色彩鉴别力 E.节奏感知力8.A.成就 B.包容 C.

38、情感 D.支配 E.生存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内容是(bcd)9.影响压力的 A.心情B.经验C.准备状态 D.认知E.家庭有(abd )10.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是( abd) A.由大到小B.由身体中心到外周 C.由轻到重D.由头到脚E.由简单到复杂三、(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是引起、维持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2、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3、自我效能感:是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心理学家判断。与 1977 年,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4、效应: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的效应。

39、也称皮格效应。四、简答题 (共 30 分)1.如何明确的陈述教学目标?答:传统的教学目标的弊端是目标陈述上的含糊性和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这样陈述的目标是含糊不清的,无法观察,无法测量,更无法在教学中加以具体操作。如何明确陈述教学目标呢?第一,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明确化的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用过程与外显行

40、为结合表述教学目标的观点。先陈述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将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既克服了严格的行为目标只顾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变化的缺点,也同时克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的含糊和不可操作性的弊端。因此,该方法受到普遍认可和采纳。2.简述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虽与一样都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强调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即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但伯尔对认为发现是主要的学习方式的观点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接受学习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要把教师讲授的内容整合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提取

41、或应用。他认为把接受学习等同于机械的,把发现学习等同于意义的是错误的。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取决于学习的方式是发现的还是接受的,而是取决于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只是符合这两个条件就是意义学习。第一,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这里的心向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结果,学生的旧知识得以改造,新知识获得了新的意义。3.简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技术。答: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

42、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为教师教学能力。这种要可分为三个方面: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我国学者经研究发现,有三种技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角色改变技术。其目的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实现角色的改变。教学反馈技术。其目的在使教师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现场指导技术。帮助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背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其最终能达到对自己课

43、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4.简述弗落伊德答:发展阶段理论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一出生就有,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人在不同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获得满足,他称这些部位为区,并以区的变化来划分发展的阶段。人生全程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口唇期、期、潜伏期和两性期。其中前三阶段(从出生到 6 岁)的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伊德的这种观点称为早期经验决定论。三阶段,如果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或过分限制,就会导致发展的停滞,这种现象叫做固着,即人的生理虽然在增长,却没有相应地成长,即使到了成年,心理还处在儿童的水平上。模拟试题四:(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一、1、遗传 :是指亲

44、代将自己的生物学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2、学习: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3、发展: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的过程。的整个生命进程中4、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性的。5、: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和提取的过程。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15 分)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里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发展变化的科学。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法。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有遗传和胚胎。、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4、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45、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5、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 B)。A 一般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2、根据阶段。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 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 C)A 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3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B)。AB和CD4、信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为(A )。A感觉B.短时C.长时D.瞬间5、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D )。A 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不怕见生人了四、简答:(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简述学习的类型。(按不同标准分类)根据学习内容可把学习分为:运动技能的学习、认知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2 分)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可把学习分为:试误学习、顿悟学习和模仿学习。(2分)根据学习的理解程度可把学习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