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基础知识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解剖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道或胃肠道: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肝、胆、胰腺、三对唾液腺。 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消化系统的组成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概念身体不同部位和不同构造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机能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活动等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廖华制作内分泌腺概况松果体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髄质皮质胰睾丸卵巢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廖华制作第一节
2、消 化概念: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 : 1 机械消化 通过消化管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管远端推送过程。 磨碎、混合、推送量变 (消化管肌肉的运动)2 化学消化 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大分子小分子质变 (消化液中酶的作用)一、机械消化(一)咀嚼和吞咽 1.咀嚼 咀嚼肌协调而有序的舒缩活动牵动下颌运动,经牙齿切、撕、磨的作用而粉碎食物的过程。 作用 通过舌的搅拌,使食物变成小块并与唾液混合,最后形成食团以便吞咽。 2.吞咽口腔内食团经咽部和食管送入胃内的动作称为吞咽。将
3、吞咽分为下列三期:(1)第一期由口到咽 随意动作,靠舌的翻卷运动,将食团由舌背推至咽部。13-18-05吞咽(2)第二期由咽到食管上端 食团刺激了软腭部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使软腭和悬雍垂上举,咽后壁前凸,封闭鼻咽通道;声带内收从而关闭声门,喉头上移并紧贴会厌,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通过喉头上移,咽肌收缩,食管上口张开,使食团从咽推入食管。吞咽(3)第三期由食管至胃 食团进入食管后,引起食管产生蠕动,将食团推送入胃。 蠕动 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表现为食团前方出现舒张波,后方为收缩波,蠕动波不断向前移动,食团便随之推向前进。咽交叉-食道食物停留的时间 从吞咽开始至食物到达贲门所需的时间,与食物
4、的性状及人体的体位有关。液体食物约需3-4s,糊状食物约5s,固体食物较慢,约需6-8s,一般不超过15s。3胃运动的形式及意义(1)容受性舒张 食物刺激了口、咽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称胃的容受性舒张。 50ml1.5L,能容纳12升食物。作用:使胃容量增大以完成容纳和贮存食物的功能;防止食糜过早地排入十二指肠。 3胃运动的形式及意义(2)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的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作用 维持胃的正常形态和位置;使胃内压上升,促使胃液渗入食物内部,有利于化学消化;胃内压增加,可协助食糜向十二指肠方向移动。(3)蠕动 食物
5、入胃约5分钟蠕动即开始。特点:起源于胃中部,3次/分,1分达幽门过程:推送与反流生理意义:混合、搅拌、粉碎、推进3胃运动的形式及意义胃排空胃排空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胃排空速度影响因素1 性状:稀、流体稠、固体;颗粒小大块;2 食物成分:水 糖蛋白质脂肪。 10min 2h 23h 56h 混合食物全部排空的时间:46 小时。影响胃排空的因素胃排空延迟 晚期糖尿病引起的胃张力缺乏胃轻瘫、特发性胃轻瘫。 弥漫性神经肌肉疾病 迷走神经切除病 幽门功能障碍和十二指肠运动障碍可减少胃排空小肠运动的形式及意义小肠在消化管中最长,大约有57米。 蠕动:可阻止大肠内容物向回肠倒流作用促进食糜与消化
6、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条件;挤压肠壁促进血液与淋巴液回流;以利吸收。 二、化学消化消化腺向消化管内分泌各种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胆汁、胰液、小肠液和大肠液。每日消化液的总量约为68 L 。 唾液 (一)唾液腺的解剖:有三对 ,腮腺 颌下腺 舌下腺 均各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成人每天分泌11.5升。(二)唾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性质:无色、无味、中性 成分:其中水约占99,还有少量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无机盐等。 2.唾液的作用 (1)唾液中还含有粘液湿润食物便于吞咽 (2)清洁口腔 (3)杀菌作用:溶菌酶 (4)水解淀粉
7、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1)盐酸又称胃酸,壁细胞分泌 作用 杀菌 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激活 盐酸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了必要的酸性环境,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促分泌 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利吸收 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若盐酸分泌过多,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一般认为,过高的胃酸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侵蚀作用,是溃疡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2)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分泌。 H+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自身催化作用 蛋白质 月示、胨、多肽 胃液的主要成分及
8、其作用 (3)内因子 壁细胞分泌 作用 :内因子可与进入胃内的维生素B12结合而促进其 在回肠吸收。 (4)粘液 润滑、保护。化学消化胃液性质:无色,酸性, 1.52.5L/d成分:除水分、无机盐外,盐酸:杀菌、激活、促分泌、利吸收胃蛋白酶原:分解蛋白质内因子:与Vit B12结合,促进其吸收; 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粘液:保护胃粘膜,润滑作用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注入十二指肠。 胰液是无色的碱性(pH7.88.4)液体,12升/日。 1.碳酸氢盐 中和胃酸,提供碱性环境。2.胰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3.胰脂肪酶 脂肪 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4.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肠致活酶、胃酸
9、、组织液、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多肽和氨基酸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月示、胨蛋白质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化学消化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生成后肝管流出,经胆总管而至十二指肠,或由肝管转入胆囊而存贮于胆囊,当消化时再由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胆汁和胰液、肠液一起,对小肠内的食糜进行化学性消化。胆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1.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胆汁是一种浓稠苦味的有色液体成年人每日分泌胆汁约800-1000ml 。肝胆汁,金黄色或桔棕色,pH 为 7.4;胆囊胆汁,颜色変至深绿色,pH为 6.8。主要成分有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及无机盐类。胆汁不含消化
10、酶。14-17-04胆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2.胆汁的作用激活胰脂肪酶;乳化脂肪 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作为乳化剂, 减小脂肪表面张力, 使脂肪裂解为直径为310um的脂肪微滴, 分散在肠腔内, 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胆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促进脂肪的吸收;与脂肪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促进脂溶性Vit 的吸收 。 小肠液成分及其作用性质弱碱性,13L/d作用: 1.稀释消化产物,利于吸收; 2.分泌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 3.粘膜上皮细胞内含有多种肽酶和双糖酶。大肠液及其作用大肠液的主要成分为粘液和碳酸氢盐,其主要作用是润
11、滑粪便,保护肠粘膜。第三节 吸 收吸收 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一、吸收的部位 口腔、食管 几乎不被吸收; 胃 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大肠 水分和无机盐; 小肠 吸收的主要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回肠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小肠每天还吸收几百克糖,100g或更多的脂肪,50-100g氨基酸,50-100g离子等。 14-17-07二、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地位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达到200m2;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充分消化成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食糜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大约38h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吸收
12、。三、小肠吸收途径和机制 1.吸收途径 (1)跨细胞途径 经上皮细胞腔面膜细胞上皮细胞底侧膜细胞间液血液和淋巴 (2)旁细胞途径 经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细胞间隙血液和淋巴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1.糖的吸收(1)形式 单糖,其中80是葡萄糖 这些糖首先在口腔被唾液中的淀粉酶 进而在小肠被胰液中的淀粉酶进一步水解生成麦芽糖、异麦芽糖和含4个糖基的临界糊精 ,最终被小肠粘膜刷状缘的麦芽糖酶(maltase)、乳糖酶(lactase)和蔗糖酶(sucrase)水解为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为最快,果糖次之,甘露糖最慢。(2)途径 血液。14
13、-17-08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2.蛋白质的吸收 (1)形式 氨基酸 (2)途径 血液。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3.脂肪的吸收 (1)形式 甘油、脂肪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和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易于水解。 食物中的脂类在成人口腔和胃中不能被消化, 脂类的消化及吸收主要在小肠中进行,首先在小肠上段,通过小肠蠕动,由胆汁中的胆汁酸盐使食物脂类乳化,使不溶于水的脂类分散成水包油的小胶体颗粒,提高溶解度增加了酶与脂类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类的消化及吸收。在形成的水油界面上,分泌入小肠的胰液中包含的酶类,开始对食物中的脂类进行消化,这些酶包括胰脂肪酶 ,辅脂酶 ,胆固醇酯酶
14、 和磷脂酶A2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2)机理甘油 同单糖一起被吸收。其它 先与胆盐结合形成水溶性混合微胶粒,然后透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静水层到达细胞的微绒毛。透过微绒毛的细胞膜进入粘膜细胞。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胆固醇在细胞内形成胆固醇酯,二者再与载脂蛋白一起构成乳糜微粒,以出胞方式进入细胞间隙,再进入淋巴。 甘油载脂蛋白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血 管淋巴管乳糜微粒甘油三脂混合微胶粒脂肪酸甘油一脂胆固醇胆 盐胆 盐长链脂肪酸甘 油 一脂胆 固 醇肠上皮细胞肠 腔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脂肪吸收的因素: (1)脂肪的熔点会影响其吸收。例如,羊脂的熔点为4455,其吸收率
15、为85%;而椰子油的熔点为2833,其吸收率为。一般说来,植物油的熔点较低,所以较易吸收。 脂肪的熔点比体温越高,就越难于乳化,所以也就越不容易消化吸收。(2)脂肪酸组成一般来说,含短链脂肪酸的脂肪其吸收比长链的为快。如猪油、人乳吸收比牛油、羊油、牛乳来得好。 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3)年龄1岁内的婴儿脂肪吸收率低,常易发生消化不良。老年人脂肪的吸收和代谢都比年轻人慢。(4)脂肪摄取量 因为脂肪吸收比较慢,小量食入时吸收率高。大量时有不少排泄掉,吸收率低。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2)机理甘油 同单糖一起被吸收。其它 先与胆盐结合形成水溶性混合微胶粒,然后透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静水层
16、到达细胞的微绒毛。透过微绒毛的细胞膜进入粘膜细胞。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胆固醇在细胞内形成胆固醇酯,二者再与载脂蛋白一起构成乳糜微粒,以出胞方式进入细胞间隙,再进入淋巴。(3)途径 以淋巴为主;甘油、中、短链脂肪酸因能溶于水而直接进入血液。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4.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吸收(1)水的吸收 胃肠道每日吸收的水达 8 L,吸收机制为渗透。 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2)无机盐的吸收钠的吸收 铁的吸收 三价铁不易吸收,还原为亚铁才易吸收。VitC能将高铁还原为亚铁和胃酸可使Fe3+Fe2+故促进吸收。胃大切病人,常常会伴以缺铁性贫血。钙的吸收 离子状态才能被吸收。肠腔内酸性环境有利于钙的吸收;Vit D 可促进钙的吸收。负离子(Cl-、HCO3- )的吸收 被动吸收。四、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3)Vit的吸收水溶性Vit 以扩散的方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但 Vit B12 与内因子结合在回肠末端吸收。脂溶性Vit(D、A、K、E) 与脂肪相似。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淀粉蛋白质脂肪 胃液胆汁胰液肠液粪便 唾液腺食物口腔咽食道胃腺胃胰肠腺小肠大肠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兰州社区团购合同范本
- 再生资源回收收购合同范本
- 化工储罐出租合同范本
- 加盟艺术培训合同范本
- 债权置换合同范本
- 农土租赁合同范本
- 加工店转让合同范本
- 中介拿钥匙装修合同范本
- 劳务包活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辞退合同范本
-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及根因分析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Module8Myfuturelif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英语外研版九年级下册
- 中职历史教学计划
- NB-T+10499-2021水电站桥式起重机选型设计规范
-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 JT∕T 795-2023 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 2024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天津在津居住情况承诺书
- 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二次函数性质综合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