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3公里B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C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D若此时离目的地还
2、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240分钟2、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C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A4.1m/sB8.2m/sC10m/sD20m/s4、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
3、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C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5kmD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5、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大小为10 m/s。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此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为零Ct = 1 s时, 质点P的位移为10 mDt = 1.5 s时, 质点P的动能最大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B力很大,位移很大,这个力所做的功一定很多;C机械做功越多,其功
4、率越大;D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必须换挡,其目的是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块(视为质点)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的二次方随位移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物块的质量为1kg,取g10m/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作用的时间为3sB物块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9m/sC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D拉力做的功为36J8、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球之间
5、系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面上A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恒力F将B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F撤去,此瞬间()AA球的加速度为零BA球的加速度为CB球的加速度为DB球的加速度为9、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电势能分别为EpA、Ep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B若aAaB,则Q靠近N端且为正电荷C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pAEpBDB点电势可能高于A点电势10、如图所示,一条细细一端与地板上的物体B(物体B质量足够大)相
6、连,另一端绕过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与小球A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则A如果将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稍许,角将增大B无论物体B在地板上左移还是右移,只要距离足够小,角将不变C增大小球A的质量,角一定减小D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弹力不可能等于小球A的重力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生蚝的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和所受拉力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图线,如图()示()图线_是在轨道左侧
7、抬高成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或“”)()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_: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_ 12(12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g细绳跨过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滑轮,两端各悬挂一只质量为M的重锤实验操作如下:用米尺量出重锤1底端距地面的高度H;在重锤1上加上质量为m的小钩码;左手将重锤2压在地面上,保持系统静止释放重锤2,同时右手开启秒表,在重锤1落地时停止计时,记录下落时间;重复测量3次下落时间,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t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可以减小对下落时间t测量的_(选填“偶然”或“系统”)误差(2)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m要比重锤的质量M小很多,主要是
8、为了_(填字母代号)A使H测得更准确B使重锤1下落的时间长一些C使系统的总质量近似等于2MD使细绳的拉力与小钩码的重力近似相等(3)滑轮的摩擦阻力会引起实验误差现提供一些橡皮泥用于减小该误差,可以怎么做?_.(4)使用橡皮泥改进实验后,重新进行实验测量,并测出所用橡皮泥的质量为m1用实验中测量的量和已知量表示g,得g=_.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用水平力F30N拉着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力F随时间均匀减小。整个过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9、,求: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整个过程物体运动的时间;(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的位移。14(16分)如图所示,A、B是水平传送带的两个端点,起初以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处,同时传送带以的加速度加速运转,物体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CPN,其形状为半径R=0.8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35的圆弧,PN为其竖直直径,C点与B点的竖直距离为R,物体离开传送带后由C点恰好无碰撞落入轨道,求:(1)判断物体能否沿圆轨道到达N点。(2)物块由A端运动到B端所经历的时间。(3)AC间的水平距离;15(1
10、2分)如图,水平面内有一间距为l=1m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上放置一根质量为m=250g、阻值为r=0.1的金属棒ab,金属棒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两者间动摩擦因数为=0.4.导轨左端接一阻值为R=0.9的定值电阻,导轨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金属杆在水平向右、大小为F=3N的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求:(1)当金属棒ab的速度v=4m/s时,金属棒的加速度是多少?(2)金属棒从开始到发生位移为10m的过程中(位移为10m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电阻R上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11、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前方拥堵,汽车不可能做匀速运动通过3公里,故A错误;根据题设条件,汽车的瞬时速度无法求出,故B错误;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约为:,故C正确;经过拥堵路段后,汽车的速度并不一定一直保持,故此后的运动时间无法确定,故D错误故选C2、A【解析】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A正确;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B错误;C、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D、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的物理
12、学史以及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家的探索过程,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为科学的奉献精神,对类似知识要加强记忆3、A【解析】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加速度为:根据可得汽车的速度为:速度的增加量为:A.与分析相符,故A正确;B.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C.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4、D【解析】A在第1小时末,乙车的速度仍然为负值,说明汽车的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B在2h前,甲沿正方向运动,乙沿负方向运动,两者间距越来越大,2-4h内,甲乙速度方向相同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距离逐渐增大,所以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最远,故B错误。C在第2
13、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选项C错误;D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大小越大,加速度越大,则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故D正确。5、B【解析】由波的图象读出振幅和波长,由波速公式v=T算出周期,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根据质点的位置分析质点的加速度、速度等;【详解】A、由于P点向负方向振动,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选项A错误;B、此时刻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刻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选项B正确;C、由图像可知,波长为=20m,根据公式v=T可知:T=v=2010s=2s,经过半个周期P点仍在平衡位置,即t = 1 s时, 质点P的位移为0,故选项C错误;D、当t=
14、1.5s=34T时,质点P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此时刻速度为零,即动能最小,故选项D错误。【点睛】根据波的图象读出振幅、波长、速度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加速度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等,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6、D【解析】(1)当物体受到的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故A错误;(2)由A可知,力很大,位移很大,但两者方向垂直,做功为零,故B错误;(3)由P=Wt可知,功率与Wt比值有关,与W无关,故C错误;(4)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必须换挡是为了增大牵引力,由P=FV可知,速度将减小,故D正确;故本题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
15、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AC【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为6m/s,加速位移为9m,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 ,加速时间即拉力作用时间故A正确。B.物块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然后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所以平均速度相同,均为最大速度的一半,即3m/s,故B错误。C.根据减速阶段有 ,且 ,代入数据解得: ,故C正确。D.全程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解得拉力做功 ,故D错误。8、AC【解析】先分析将力F撤去前弹簧的弹力大小,再分析将力F撤去的瞬间两球所受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详解】力F撤去前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将力F撤去的瞬间,弹簧的
16、弹力没有变化,则A的受力情况没有变化,合力为零,B的合力大小等于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A球的加速度为零,B球的加速度为【点睛】瞬时问题是牛顿定律应用典型的问题,一般先分析状态变化前弹簧的弹力,再研究状态变化瞬间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加速度,要抓住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的特点9、C【解析】由于不知道电子速度变化,由运动轨迹图不能判断电子向那个方向运动,故A错误;若aAaB,则A点离点电荷Q更近即Q靠近M端;又由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方向指向凹的一侧即左侧,即在MN上电场方向向右,所以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故B错误;由B可知,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指向左侧,若电子从A向B运动,则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若
17、电子从B向A运动,则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一定有EpAEpB,故C正确;由B可知,电场线方向由M指向N,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A点电势高于B点,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10、AD【解析】对小球A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T=mg;如果将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稍许,则AOB增加;对滑轮分析,受三个拉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AOB=2,故一定增加,故A正确,B错误;增大小球A的质量,系统可能平衡,故可能不变,故C错误;由于AOB=290,弹力F与两个拉力T的合力平衡,而T=mg故定滑轮的细线的弹力不可能等于小球A的重力,故D正确;故选AD.三、实验题:
18、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1; ; ;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时,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所以图线是在轨道左侧抬高成斜面情况下得到的()根据 得 ,在图像中运动的加速度和所受拉力的关系图像斜率等于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质量的倒数结合图像得: 在水平轨道上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12、偶然 B 在重锤1上粘上橡皮泥,调整橡皮泥质量直至轻拉重锤1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 【解析】(1)时间测量是人为操作快慢和读数问题带来的误差,所以属于偶然误差(2)由于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较大,下落H高度的时间较短,为了减小测量时间的实验误差,就要使重锤下落的时间长一些,因此系统下降的加速度要小,所以小钩码的质量要比重锤的质量小很多,故选B(3)为了消除滑轮的摩擦阻力,可用橡皮泥粘在重锤1上,轻拉重锤放手后若系统做匀速运动,则表示平衡了阻力(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又,解得【点睛】本题以连接体运动为背景考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该实验的原理,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得出减小误差的方法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