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29-32吴潇韩资料_第1页
实验针灸学29-32吴潇韩资料_第2页
实验针灸学29-32吴潇韩资料_第3页
实验针灸学29-32吴潇韩资料_第4页
实验针灸学29-32吴潇韩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9陈永萍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证型结肠电、脑肠肽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1、实验方案(1)病例来源与分组 IBS(肠易激综合征)组共40例,分脾虚夹湿和肝肠气滞组各20例;UC(溃疡性结肠炎)组20例,辨证属脾虚夹湿者。正常对照组20例,为第一军医大学健康学员及健康体检者。以上各组的年龄、性别组成无显著差异。(2)病例诊断标准 IBS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会议制定的IBS科研病例选择标准。 UC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结

2、合临床IBS与UC病的特征性表现而制定。 脾虚夹湿证:1)有脾虚见证:面色萎黄,神疲懒言,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濡缓.2)大便稀烂,或呈水样,或先硬后烂,或时烂时干,一日25次,可伴黄色或白色粘液。3)腹隐痛,便意频,多数有腹痛一便意一排便一缓解的肠激惹征象。4)进食生冷、辛辣、海鲜、油腻易致腹泻。 肝肠气滞证:1)有肝郁见证:脚胁或少腹胀满窜痛,急躁易怒,眠差多梦,口苦咽干,舌略红苔微黄,脉多弦紧。2)腹痛较重,多位于左下腹,持续时间较长。3)大便干结,硬如羊屎,2-7日一次,或便条细如笔杆,排出艰难。4)多数肠镜下见肠腔痉挛(jn lun)闭塞明显。共十三页(3)病例纳入(nr)

3、标准 IBS组:符合IBS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年龄在18-65岁的患者。 UC组:符合UC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年龄在18-65岁的轻、中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或初发型患者。(4)病例排除标准 合并非IBS、非UC的其它消化道功能紊乱病症。并消化系以外其它系统疾病见有明显消化道症状者。在脾虚夹湿、肝肠气滞证之外的其它中医证型。近期服用过对消化道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有严重精神障碍,或不能配合检查者。(5)正常对照组标准 既往无重大消化系病史,近期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年龄在18-65岁的健康人。(6)研究方法 针刺前后体表结肠电检测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医疗仪器公司研制生产的WC

4、DF-4B电脑全自动多参数胃肠电分析仪。先记录针刺前结肠电6 40 ,然后针刺双侧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min,再记录针刺后结肠电6 40 。(7)统计方法 应用SPSS 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q检验)。2、实验数据 正常人针刺前后的结肠电变化: Ap(平均峰值振幅):针前128士66.3uv,针后增高至172士106.5uv,p0.05 Fz(主翔峰值频率):针前3.77士0.84cpm,针后加快至4.35士0.64cpm,p0.01 Fp(平均过零频率):针前2.34士0.85cpm,针后加快至2.93士1.04,p0.05共十三页(1)IBS脾虚夹湿证:A.针前F

5、p为0.8410.58cpm,比正常组降低(P0.01 ),提示其乙状结肠动力下降。B.针后AP由针前的135士71.93uv升高到170士113.32uv (P0.01),Fp升高到3.03士3.89 cpm( P0.05 ), Fz由针前的3.92士0.99 cpm升高到5.17土1.56cpm (P0.01),说明针刺足三里可使该型IBS患者结肠动力增强。(2)IBS肝肠气滞证:A.针前Ap为223士182.55uv , Fp为3.18士1.50cpm,Fz为4.81士1. 26cpm,均比正常组增高(P0.01或P0.05 )。提示肝肠气滞型IBS患者乙状结肠动力亢进。B.针后Ap降至

6、124士36.48 uv,Fp降至2.13士1.26 cpm,Fz降至4.11士1.21cpm,与针刺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 )。说明针刺足三里可使该型IBS患者结肠动力减低,恢复至正常人水平。(3)UC脾虚夹湿证:A.针前Fp为1.39士0.87cpm,比正常组降低(P0.05 ), 提示其乙状结肠动力下降。B.针后AP由针前的136土51.34uv升高到185士90.58uv ( P0.05 ), Fp升高到2.07士1.00cpm ( P0.05 ), Fz由针前的3.72土1.20 cpm升高到4. 52土1.73cpm ( P0.05 ),说明针刺足三里可使该型IBS

7、患者结肠动力增强。3、结论 针刺足三里可使IBS、UC脾虚夹湿证患者乙状结肠电过低的主频Fp升高到正常人水平,并使振幅Ap、过零频率Fz亦有所升高;而使IBS肝肠气滞证患者过高的振幅Ap、主频Fp和过零频率Fz均降低到正常人水平。提示针刺足三里既可改善脾虚夹湿证者乙状结肠张力不足状态,增强肠平滑肌的收缩力,促使粪流失(lish)水和卵圆形粪便的形成;又可抑制肝肠气滞证者过亢的乙状结肠电活动,减少乙状结肠非推进性的袋状往返运动和肠壁紧张性,使粪便易于通过。共十三页30秦庆广.针刺对不同状态肠运动的调节作用和神经机制研究.实验三针刺对便秘模型大鼠肠运动的调节作用.2013.5.27:36.(代替英

8、文版30资料)1、实验方案(1)实验动物 SD CSprague-Dawley)大鼠,17只,雄性,体重250-3008,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SCXK(军)8107-004,到实验室进行一周适应性饲养。(2)实验器材和药品 0的生理盐水500m1;恒温干燥箱(HG71-A,北京试验设备厂)。(3)便秘模型的制备 称量大鼠的体重,按lOml/kg的剂量给予0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灌胃5天,并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及粪便性状。第5次灌胃24h后,取大鼠新粪便,电子秤称湿重,在50的烤箱里烘烤6h后,取出称量干重,计算(j sun)粪便的含水量。 第五次灌胃24h后

9、,取大鼠新鲜粪便,电子秤称湿重,在50的烤箱下烘烤6h后,取出称量干重,并计算粪便的含水量,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4)便秘大鼠模型 大鼠灌胃后0-3h出现大便增加,便质明显变软、变稀,部分大鼠出现糊状便。4-24h大鼠排出的粪便便质变硬,随着灌胃次数的增加,粪便的便质变硬,粒数减少,结肠中的粪便颗粒变大。第五次灌胃24h后,粪便的含水量由造模前的40.23士2.19%降低到29.37士4.65% ( P=0.02),粪便的含水量明显减少,表明便秘模型复制成功。共十三页2、实验(shyn)数据共十三页针刺输穴对便秘大鼠空肠运动的作用: 针刺曲池,空肠的运动幅值从8.171.25cm

10、H2O升高到9. 861. 49cmH2O,与针刺前的基础值相比明显(mngxin)升高(P0.05)。针刺上巨虚,空肠的运动幅值由8. 451. 03cmH2O升高到10.131.09cmH2O,与针刺前的基础值相比明显升高(P0.01)。针刺天枢,空肠的运动幅值从7.730.97cmH2O下降到4.820.51cmH2O,频率从33. 631. 80次/min下降到24. 784.33次/min,与针刺前的基础值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 P0.05)。 针刺曲池、上巨虚均可促进便秘模型大鼠空肠的运动,而天枢抑制空肠的运动。结果见图5A,图5B,表5。共十三页3、结论 胃肠运动受到胃肠神

11、经系统(shnjngxtng)和外来神经系统(shnjngxtng)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运动,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肠运动。空肠的副交感神经是来自迷走神经背核的迷走神经,交感神经来自下胸段脊髓T9-T12。天枢穴的躯体传入信号主要投射到T9-T11。支配空肠的交感神经与天枢的感觉传入神经属于相同的脊髓节段支配,天枢相对于空肠是单元经穴,针刺天枢对正常大鼠空肠运动的抑制作用,正是通过体表一交感反射通路来实现的。曲池穴区的躯体传入信号投射到C6-C7,大肠俞穴区的躯体传入信号主要投射到L3,上巨虚穴的躯体传入信号多投射到L4-L5 。实验结果显示,针刺曲池、上巨虚对空肠运动均有兴奋作用,

12、这是因支配曲池、上巨虚的神经节段与支配空肠的神经节段为异节段,相对于空肠,曲池和上巨虚为集元穴,针刺集元穴的信息通过传入神经通路达到脊髓上中枢,并激活了支配空肠的副交感神经系统,进而促进了空肠的运动。 综上,针刺曲池、上巨虚对空肠的运动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受到肠运动的基础状态影响,肠的运动状态影响针刺效应的强度,但未改变它们的作用方向。共十三页31孙建平,郭慧,陈璐,等电针天枢穴对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9):2077-2079.1、实验方案(1)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健康Wistar清洁级大鼠60只,雌雄各半, 体质量100-12

13、0g 上海莱克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 SCXK(沪)2007-0005。 所有大鼠均分笼饲养, 保持适宜的环境(16-25;相对湿度50%-70%, 清洁安静)。适应性喂养5d后, 随机选40只进行STC造模, 余20只为正常组。模型大鼠饲喂含复方苯乙哌啶的饲料,给药剂量根据每只大鼠的体质量及饲料消耗量计算为8mgk-1d-1,饲喂方法为将药物混匀到饲料中让大鼠自食。 每7d记录1次大鼠体质量, 并根据大鼠体质量变化适当调整给药剂量。正常组大鼠饲以普通干饲料喂养(饲料由南京中医药大学SPF级实验动物中心配制)。饲养时间为120d,不限饮水。采用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判定模型成功。(2)首粒

14、黑便排出时间测定方法 大鼠停药3d后,禁食不禁水24h,采用活性炭灌胃法测定首粒黑便排出时间: 经口灌入50g/L活性炭悬液2mL,从活性炭灌胃完毕开始记时,记录从灌胃到首粒黑便排出的时间。造模过程(guchng)中,模型组大鼠死亡4只,解剖后均发现结肠、直肠中充满粪便,部分结肠扩张充气,结肠平滑肌充血变薄, 其中1只发现死亡前有呕吐现象, 1只消瘦明显。其余大鼠外观无明显差别,进食也无明显差异。最后共36只造模成功,模型成功率为90%。墨汁的配制:准确称取阿拉伯树胶50g,加水400mL,煮沸至溶液透明,称取活性碳(粉状)25g加至上述溶液中煮沸3次,待溶液凉后加水定。共十三页(3) 治疗方

15、法 电针组治疗:采用电针双侧天枢穴治疗(天枢穴定位:根据类比原理,按人体该穴的体表定位法,取大鼠胸腹正中线上,以剑突为一定位点,以耻骨(chg)联合上缘为另一定位点,两者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定位为“神阙”穴,神阙穴旁开5mm为天枢穴8)。 用特制鼠架将大鼠固定后,穴位周剪去腹毛, 皮肤常规碘伏消毒,以0.3mm15mm华佗牌毫针,针刺5mm,接HANS-200A型电针仪,示波器监测电流强度为0.8-1.3mA,采用疏密波,2/15Hz,治疗15min。首粒黑便测定结束后,第2d开始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 连续治疗14d。正常组及模型组用同样鼠夹固定,但正常组不予其他处理。(4)结肠

16、肌电活动测定 治疗结束后,各组随机取大鼠6只,禁食,不禁水24h,2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0.5mL/100g), 剪去腹毛,消毒后纵行切开腹部正中约1.5cm,在结肠近段(距盲肠约2cm)安置一对自制银丝电极(两电极相距约1cm,插入浆肌层内),固定于肠壁,导线经切口引出连接RM6240BD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关闭腹部切口。30min后开始记录,灵敏度选择:标准电压2mv/cm,时间常数2s, 高频滤波为30Hz, 连续记录1h左右。将每组的记录结果3min作为一个时间段,分别计算出每一时间段的频率和振幅的均值、 标准差, 再取各组均值、 标准差进行比较。(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

17、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检测结果以- xs表示,以P0.05)。药麻术后胃电频率明显减慢 ,至术后4小时仍未恢复;与术前胃电比较,差异非常 显著( P0.01)。该结果提示药麻对术后胃电活动有抑制作用 ,针麻则无这种影响(见表3) 。由图1、2可见 ,针麻手术者肠电抑制程度轻 ,术毕已见部份肠电活动 ,术后5小时,肠电波幅已见增大,而硬膜外麻醉手术者 ,肠电受到明显抑制,术毕及术中5小时仍未见肠电正常活动。针刺(zhn c)可改善胃肠道基本电节律,使之恢复正常,还可增强大肠的收缩力,使之利于排便。共十三页内容摘要29陈永萍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证型结肠电、脑肠肽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