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_第1页
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_第2页
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_第3页
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_第4页
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8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二一三年五月(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为了实现连云港港口作为带动苏北经济、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根据连云港港总体规划,连云港港将按照“一体两翼”的总体发展思路,形成由港湾内的连云港区、北翼的赣榆港区、前三岛港区和南翼的徐圩港区、灌河港区组合的组合港。徐圩港区作为连云港港规划发展的重点港区之一,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港区后方临港工业的加快建设,迫切需要加快徐圩港区的开发建设。其近期开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后方临港产业,直接腹地为后方的

2、徐圩新区及连云港本市;远期随着港口规模的扩大和后方集疏运条件的完善,其服务范围将逐步向苏北、中西部地区拓展。为了方便港作拖船顺利进出港区,并满足徐圩港区生产工业用水、船舶检修等的需求,徐圩港区必须建设港口支持系统岸线。连云港海事局已在云台山、东西连岛建设2座雷达站,但覆盖水域主要是内港邻近水域,不能覆盖连云港进港航道进出口水域,VTS的功能未充分发挥。连云港港总体规划中已规划新建车牛山雷达站,将雷达站信号传输至VTS中心,扩大雷达覆盖范围,改进系统性能,实现对港口的重要通航水域的连续监视,形成“三站一中心”现代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连云港市交通管理系统尚未完全覆盖徐圩港区,在港区开发建设中应设置

3、与上述连云港市交通管理系统相应的VTS终端,并在南翼港区支持系统区预留出相应的办公用地。提供港作船、引水、海事、供水、航修、维修等服务是港口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拟建设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本工程位于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位于埒子口以西四道垛子至方洋港闸西侧海域。本工程陆域形成采用全部吹填淤泥方案,吹填土方612.45万m3全部来自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疏浚,陆域形成面积47.5714公顷,陆域设计标高为7.5m。陆域形成后作为连云港徐圩港区内的引航站、边检站、海事局、海监基地、海关基地、海警基地6家非生产性的港口支持系统设施用地,建筑面积15

4、.98万m2,场内道路2.36万m2,场外道路2.36万m2。项目施工期约为24个月,总投资21655.2万元。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表;(1)总平面布置本工程陆域总面积为47.5714万m2,南北向约644m,东西向最长约747m,本工程控制性标高为7.5m。本次工程共布置了连云港徐圩港区非生产性的港口支持系统设施有6家,港口支持系统功能之间为30m宽的道路,其中道路为两横一纵,在支持系统发展区北侧为引航站和边检站,其中引航站区域内包含引航站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篮球场、停车场地、门卫、绿化和围墙等,边检站区域内包含边检站大楼

5、、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篮球场、停车场地、门卫和围墙等;二横路之间为海事局和海监基地,其中海事局区域内包含海事局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污水处理站、停车场地、1#变电所、门卫、训练场地和围墙等,海监基地域内包含海监基地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停车场地、2#变电所、门卫、绿化区和围墙等;支持系统发展区南侧为海关基地和海警基地,其中海关基地区域内包含海关基地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篮球场、停车场地、门卫、绿化和围墙等,海警基地区域内包含海警基地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篮球场、停车场地、门卫、绿化区和围墙等。总平面图见图1。图1总平面布置图(2)主要指标和工程量见下表1。主要技术指标一

6、览表 表1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1引航站万m26.542边检站万m26.433海事局万m26.624海监基地万m26.255海关基地万m28.216海警基地万8.367场内道路万m22.368场外道路万m22.369陆域面积万m247.571410建筑面积万m215.9811总投资估算万元21655.2(3)建设周期及投资本工程施工期约为12个月。工程投资为21655.20万元。(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一、水质现状评价结论(1)2012年5月监测期间调查海域水质中pH、COD、溶解氧、石油类、活性磷酸盐、锌、铅、镉、汞、砷、总铬含量均能满足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无机

7、氮含量在21个站位监测值超海水二类水质标准,超标率80.8%,最大超标倍数(6.37倍)出现在23#站位的表层样品;石油类在3个站位超出二类水质标准的要求,超标率为11.5%;铜在9#站位超出二类水质的标准,超标率为3.85%,超标倍数为0.02倍。但石油类和重金属铜均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无机氮仍有38%的站位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超标可能与陆源径流污染有关。(2)2012年11月监测期间调查海域水质中pH、溶解氧、COD、铜、锌、铅、镉、汞、砷、总铬含量均能满足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无机氮含量在23个站位监测值超海水二类水质标准,超标率88.5%,最大超标倍数(2.30倍)出现在8#

8、站点表层;石油类5个站位劣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超标率19.2%,最大超标倍数(0.45倍)出现在23#表层样品;活性磷酸盐含量在6个站位表层超出二类标准的要求,超标率为23.1%,最大超标倍数(1.27倍)出现在26#站位的底层样品。石油类含量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无机氮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站位占测站的65%,磷酸盐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站位占测站的12%。水质超标可能与陆源径流污染有关。二、沉积物现状评价结论(1)2012年5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各评价指标的标准指数值除铬在三个站位超标(超标率17.6%,最大超标倍数0.21倍)外,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铜、铅、镉、锌、汞、砷均能满足

9、海洋沉积物质量中的第一类标准的要求,沉积物质量现状良好。(2)2012年11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铅、镉、锌、汞、砷均能满足海洋沉积物质量中的第一类标准的要求。铜在2个站位超标,超标率为11.8%,最大超标倍数0.10倍;铬在4个站位超标,超标率为23.5%,最大超标倍数0.59倍。三、海洋生态现状评价结论(1)2012年5月调查海域表层海水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308g/L13.3g/L,平均值为2.3g/L;底层海水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323g/L6.83g/L,平均值为1.78g/L。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54属93种,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97

10、66,均匀度均值为0.5813,丰富度均值为0.7086。浮游植物III网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4145,均匀度均值为0.5734,丰富度均值为1.1187。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9766,均匀度均值为0.5813,丰富度均值为0.7086。浮游植物III网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4145,均匀度均值为0.5734,丰富度均值为1.1187。浮游动物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6大类36种,密度范围为91917个/m3,均值为612个/m3;大型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为741540.7mg/m3,平均值为427.1mg/m3,生物量分布亦不均匀。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1679。底栖生物调查海域定

11、量采集共鉴定底栖生物72种。栖息密度范围为201330个/m2,平均值为231个/m2;生物量范围为1.56745.13 g /m2,平均值为152.12g/m2。潮间带生物45种,5个断面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270个/m2和290.97g/m2。总体来说,调查海域潮间带各潮区底栖生物中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优势均较大。(2)2012年11月2012年11月调查海域表层海水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679g/L6.94g/L,平均值为1.61g/L;底层海水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562g/L1.77g/L,平均值为1.23g/L。2012年11月调查期间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

12、植物6门47属108种,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3.5828,均匀度均值为0.9071,丰富度均值为0.9956。各站位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5,说明各站位浮游植物种类分布均匀,没有较大的差异。整个调查海域浮游植物III网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3.9193,均匀度均值为0.7902,丰富度均值为1.6437。各站位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7,说明各站位浮游植物种类分布均匀,没有较大的差异。2012年11月调查期间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6大类28种,数量范围为3713个/m3,平均值为155个/m3,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为10.9488.8mg/m3,平均值为109.4mg/m3,生物量分布不均匀

13、。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0623,丰富度均值为1.0070,均匀度均值为0.7433。2012年11月调查海域定量采集共鉴定底栖生物28种,定性采集共鉴定底栖生物45种。栖息密度范围为0120个/m2,平均值为53个/m2;生物量范围为0.00179.96 g /m2,平均值为46.96g/m2。丰富度均值0.3227、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5494、均匀度均值为0.8136。2012年11月调查海域4个断面共鉴定潮间带生物56种,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14个/m2和94.80g/m2。总体来说,调查海域潮间带各潮区底栖生物中软体动物的优势均较大。四、渔业资源(1)鱼卵、仔稚鱼2012年5

14、月和2012年9月调查定量和定性共鉴定出鱼卵9科11种,此外还有两种未能鉴定出来的鱼卵,共计13种;鉴定出仔稚鱼10科13种。2012年5月和2012年9月调查中,鱼卵密度均值为0.80ind./m3,仔稚鱼密度均值为0.50ind./m3。(2)游泳动物2012年5月和9月调查共出现游泳动物63种。鱼类、虾类、蟹类和头足类分别为36种、14种、10种和3种,分别占总数的57.14%、22.23%、15.87%和4.76%。2012年5月和2012年9月调查渔获物重量和尾数密度均值分别为292.66 kg/km2和36.37103ind./km2。五、生物体质量现状评价春季调查,所有牡蛎生物体

15、中的汞、镉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砷、铅都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C1-牡蛎生物体中的铜、锌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C2-牡蛎生物体中的铜、锌含量符合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虾类样品各测项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规定的标准。秋季调查,3个毛蚶样品中汞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镉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砷均符合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35#-毛蚶铜符合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锌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另外2个样品铜、锌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35#-毛蚶铅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另外2个样品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

16、标准。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附有关图件)。(1)海洋水文动力环境调查和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水文动力环境1级评价范围垂向距离一般不小于5km;纵向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本工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工程位置向西北、向东南各15km,工程位置东向海域15km,向西至陆域,整个评价范围约550km2的水域,评价范围见图2。(2)海洋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范围,主要依据被评价区域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确定。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级评价以主要评价因子受影响方向的扩展距离确定调查和评价范围,扩展距离一般不能

17、小于(830)km。确定海洋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同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评价范围,可满足要求。(3)海洋水质、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水质、沉积物环境、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评价范围相同。(4)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本工程风险评价主要考虑船舶燃料油泄露风险,因此,确定本次评价的风险评价范围与水文动力环境评价范围相同。本工程评价范围见图2。图2 本工程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分布图(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一、影响因素(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吹填溢流悬浮物对周围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船舶生

18、活污水、含油污水及船舶垃圾对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施工期溢油风险事故分析。(2)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工程建成对局部海域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生活污水对海洋水质环境的影响。二、源强计算表1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状况类别污染源发生量主要污染物污染物源强排放方式拟采取措施水污染物溢流悬浮物/SS0.44kg/s自然排放自然排放船舶机舱油污水2.4m/d石油类12kg/d间断由连云港港口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理中心处理船舶生活污水6.4m/dCOD2.24kg/d间断接收后送连云港港港口集团庙岭污水处理厂处理陆域生活污水8m/dCOD2.8kg/d间断设移动式环保厕所固体废物船舶垃圾80kg/d生活垃圾80

19、kg/d间断收集后送连云港市环卫部门处理表2 营运期污染物排放状况种类污染源污水发生量主要污染物污染物发生量污染物排放量拟采取措施水环境陆域生活污水6570t/aCOD350mg/L、氨氮40mg/L2.30t/a0.26 t/a0排至本工程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于本工程绿化和道路喷洒固体废物陆域生活垃圾106.4t/a收集后送市政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2.环保措施;一、施工期污染源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注意保护环境敏感目标为减少其施工活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安排进度时,应充分注意到附近海域的环境保护问题,尤其对地基处理等重要环节

20、,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避开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繁殖期(每年的4月-8月)。为减少其施工活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安排进度时,应充分注意到附近海域的环境保护问题,尽量避开水产养殖育苗期。2、施工船舶污染物的控制(1)连云港港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处理情况按照我国加入国际公约的要求,目前连云港港到港船舶含油污水由船舶自身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或者由油污水接收船接收后交连云港港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理中心处理(位于庙岭作业区)。连云港港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理中心建于2001年,选用YSF陆用油水分离设备,日处理能力120吨,污水处理全程自动控制,处理工艺为物理处理

21、与生化处理相结合,即:油污水油水分离器VSP生化处理外排,出水水质非常稳定。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理中心有200吨级船舶油污水接收船2艘。长期接收连云港地区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船舶固体废物由连云港港口集团外轮服务公司负责接收,对于可回收利用的经消毒后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由焚烧炉焚烧处理。(2)控制施工船舶污染的措施施工船舶在水域内定点作业、船舶停泊及施工营地均应根据施工作业场地选择合理的环保措施,以保证不发生船舶污染物污染水域的事故。施工船舶的船舶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禁止在外航道所在海域(一二类环境功能区内)排放。船舶油污水处理方案施工船舶产生的含油污水应按连云港港海事部门的有关要求,禁止在施工

22、海域排放,应由油污水接收船接收后交连云港港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理中心统一处理。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根据2007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交海发2007165号),施工船舶船舶产生的污水不得在海域内排放。施工船舶需排放的污水经船舶业主向海事局申请批准后,由海事局认可的船舶服务公司接收后送连云港港口船舶污水接收处理中心处理达标后排海。连云港港口船舶污水接收处理中心建于2001年,投资30万元,日处理能力120吨,污水处理全程自动控制,处理工艺为物理处理与生化处理相结合,出水水质非常稳定。从表3可以看出:连云港港船舶污水接收处理中心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满足本工程的要求。表3 连

23、云港港口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理中心处理量及余量一览表项目处理能力(t/a)目前处理量(t/a)余量(t/a)本工程发生量(t/a)余量是否满足本工程要求船舶污水接收处理中心船舶污水43800720036600720是船舶垃圾对于船舶垃圾应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的要求,禁止在海域排放,应由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外轮服务分公司接收处理。二、营运期污染源1、水污染控制措施本工程营运期间产生的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1)处理工艺本工程在辅建区新建生活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的量约为6570t/a,用于处理营运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建议建设处理能力为2t/h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推荐采

24、用MBR的处理工艺。(2)处理效果分析MBR对悬浮固体(SS)浓度和浊度有着非常良好的去除效果。由于膜组件的膜孔径非常小(0.011m),可将生物反应器内全部的悬浮物和污泥都截留下来,其固液分离效果要远远好于二沉池,MBR对SS的去除率在99%以上,甚至达到100%;浊度的去除率也在90%以上,出水浊度与自来水相近。由于膜组件的高效截留作用,将全部的活性污泥都截留在反应器内,使得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可达到较高水平,最高可达4050g/L。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物反应器内的污泥负荷,提高了MBR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对生活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94%以上,BOD5的平均去除率在96%以上。同时,由于

25、膜组件的分离作用,使得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是完全分开的,这样就可以使生长缓慢、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能在反应器中生存下来,保证了MBR除具有高效降解有机物的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硝化作用。研究表明,MBR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在98%以上,出水氨氮浓度低于1mg/L。2、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本工程投入使用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在场区范围内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对生产垃圾中的有用部分加以回收,无用部分与场区生活垃圾一齐存放,并定时由垃圾车送往较近的市政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3.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

26、分布情况;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敏感区域为工程东北侧11.3km处的羊山岛风景旅游区和9.8km处高公岛度假旅游区,以及10.3km处的核电站取水明渠。由于本工程距离以上区域较远,故本评价将工程区域的海水环境以及海洋生物作为保护目标,将羊山岛风景旅游区、高公岛度假旅游区和核电站取水明渠作为本评价的环境关心点。4.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溢油风险事故预测结果:无风条件下的溢油风险预测结果在涨潮阶段,油膜沿着徐圩西侧围堤向近岸漂移,很快抵达岸滩处,在此涨潮过程中,油膜的扫海面积约为0.22km2,不会对工程西侧的环境敏感目标产生直接影响;在落潮过程中,6小时内油膜向NW方向漂

27、移,在落憩时刻油膜漂移最远距离为1.79km,随后潮流由落潮转为涨潮,油膜开始向东侧漂移,并有部分油膜将通过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徐圩港区前期准备工程围堤北侧口门向围堤内漂移。在整个涨落潮过程中,油膜均不会对5.4km处的羊山岛旅游休闲娱乐区和7.8km处的温排水区的水质产生影响,更不会对更北侧的取水明渠的水质产生影响。不利风条件下的溢油风险预测结果不利风SE向风条件下溢油风险对水环境的影响。由于本工程所在水域水动力为沿岸、离岸流,且在工程西侧为羊山岛旅游休闲娱乐区,当发生溢油后,在落潮阶段中油膜在风与潮流的共同作用下向NW向漂移,在溢油6小时后油膜将漂至最西侧,此时油膜与西侧田湾核电温排水用

28、海区的最近距离约为1.1km;在6小时后潮流由落潮流转为涨潮流,潮流发生了转向,油膜开始向近岸漂移,在油品泄漏13个小时后,油膜的扫海面积为4.74km2。在整个涨落潮过程中,油膜均不会对羊山岛旅游休闲娱乐区的水质产生影响,也不会对温排水区和取水明渠的水质产生影响。通过对无风条件及不利风条件下的油品对水环境的预测分析,可以发现,当溢油发生在徐圩西防波堤外侧时,由于溢油点与各保护目标距离较远,油膜均不会对西侧的环境保护目标产生直接影响,但由于溢油事故本身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保护养殖区内水质,应加强管理,合理调配,尽可能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在船舶施工作业时要及时布设围油栏,防止可能出现的泄

29、漏风险事故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在加油作业时严格执行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在作业前布设围油栏,把溢油事故污染控制在围油栏所包围水域内。(2)溢油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本项工程施工船舶将会影响进出连云港港船舶的航行。因此,施工单位和施工船舶必须根据连云港地区船舶动态,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面,在有船舶通过时,提前采取避让的措施。施工作业期间所有施工船舶须按照交通部信号管理规定显示信号。施工作业船舶在施工期间应加强值班和了望,施工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施工作业船舶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向海上交管中心报告。连云港海事局海上交管中心在施工期间,加强对进出港船舶秩序的管理; 严禁施工

30、作业单位擅自扩大施工作业安全区,严禁无关船舶进入施工作业水域,并提前、定时发布航行公告。(3)溢油风险事故应急措施:溢油风险事故发生后,能否迅速而有效地作出溢油应急反应,对于控制污染,减少污染损失以及消除污染等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使工程在施工中对于一旦发生的溢油事故能快速作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溢油污染对附近水域和敏感点的损失,连云港港、连云港市政府、连云港警备区司令部共同组成应急联动机制,小型设备采取分散配置(码头配置),集中调用的原则,大中型设备配置于连云港市辖区的三个溢油污染重点防治区域,即连云港港口、赣榆和灌云地区,同时尽可能在上述地区设立设备库,设备配置必须充分考虑该地区的主要油运

31、品种和类油物质、一次可能最大的溢油量、气象与水文状况等因素。考虑万一发生较大规模的溢油事故,通过连云港市应急联动机制,对辖区设备库可联动物资进行统一调拨使用。本工程可利用辖区内溢油应急防治设备,可不用增补相应的溢油应急器材。本项目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应与徐圩一期规划用海其他项目统筹实施,并纳入徐圩港区风险防范体系。5.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本报告不涉及。6.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工程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海洋局于2002年4月发布的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跟踪监测。采样监测工作委托有资质环境保护监测站承担,由海洋环境主管部门监督。应满足海洋监测规范及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相应规范和标准的要求。(1)水环境监测监测项目:水温、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