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宣化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北省宣化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北省宣化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北省宣化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北省宣化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2、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量Ca(ClO)2溶液的pHB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通过NaOH溶液,制取并纯化氢气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橙红色,说明Br还原性强于ClD称取K2SO4固体0.174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可配制浓度为0.010 mol/L 的K2SO4溶液2、中国诗词深受众人喜爱,针对下列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A王安石的梅花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描述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既有状态变化又有气味的产生B庾信的杨

3、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从化学成分分析现实生活中“飞絮”“鹅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C赵孟頫的烟火诗“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颜色反应的现象D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3、混合物M中可能含有A12O3、Fe2O3、Al、Cu,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分析方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已知m1m2,则混合物M中一定含有A12O3B生成蓝绿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u+Fe3+=Cu2+ +Fe2+C固体P既可能是纯净物,又可能是混合物D要确定混合物M中是否含有A1,可取M加入过量NaOH溶液4、已知:Ag

4、+SCN=AgSCN(白色),某同学探究AgSCN的溶解平衡及转化,进行以下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中现象能说明Ag+与SCN生成AgSCN沉淀的反应有限度B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Fe(SCN)3 +3Ag+ =3AgSCN+Fe3+C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能证明AgI的溶解度比AgSCN的溶解度小D中黄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可能是AgI与KI溶液中的I-进一步发生了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的方法可以分离汽油和水B酒精灯加热试管时须垫石棉网CNH3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盛放NaOH溶液的广口瓶,可用玻璃塞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反应

5、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7、下列选项中,为完成相应实验,所用仪器或相关操作合理的是ABCD用CCl4提取溶在乙醇中的I2测量Cl2的体积过滤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AABBCCDD8、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开发的三位科学家。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式为 LixC6 + Li1-xCoO2C6 + LiCoO2(xm2,则混合物M中可能含有Al2O3或Al或者是

6、两者均有,不一定含有Al2O3,A错误;B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故B错误;C由于加了过量的盐酸,因此固体P只能是铜,不可能是混合物,故C错误;D要确定混合物M中是否含有Al,可取M加入过量NaOH溶液,若产生气体,则一定含铝,否则不含铝,故D正确。故选D。4、C【解析】A、AgNO3与KSCN恰好完全反应,上层清液中滴加Fe(NO3)3溶液,出现浅红色溶液,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CN-,即说明Ag+与SCN-生成AgSCN沉淀的反应有限度,故A说法正确;B、根据中现象:红色褪去,产生白色沉淀,Fe(SCN)3被消耗,白色沉淀为AgSCN,即发生:Fe(SCN)3+Ag+=3AgSCN+Fe3+,

7、故B说法正确;C、前一个实验中滴加0.5mL 2molL-1 AgNO3溶液,Ag+过量,反应中Ag+有剩余,即滴加KI溶液,I-与过量Ag+反应生成AgI沉淀,不能说明AgI溶解度小于AgSCN,故C说法错误;D、白色沉淀为AgSCN,加入KI后,白色沉淀转化成黄色沉淀,即AgSCN转化成AgI,随后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可能是AgI与KI溶液中的I-进一步发生了反应,故D说法正确;故选C。5、A【解析】A汽油和水彼此不溶,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正确;B试管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无须垫石棉网,故B错误;CNH3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错误;D玻璃中含有的SiO2

8、能和NaOH溶液反应,则盛放NaOH溶液的广口瓶,不可用玻璃塞,只能用橡皮塞,故D错误;答案为A。6、C【解析】A项,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能量转化率高达85%90%,A项错误;B项,反应4Fe(s)+3O2(g)=2Fe2O3(s)的S0,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C项,N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小于6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6.021023,C项正确;D项,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是: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催化作用,温度越高酶会发生

9、变性,催化活性降低,淀粉水解速率减慢,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燃料电池中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催化特点。弄清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可逆反应的特点、蛋白质的性质和酶催化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A.四氯化碳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与乙醇互溶,不会出现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B. 氯气不溶于食盐水,可排饱和食盐水测定其体积,则图中装置可测定Cl2的体积,故B正确;C. 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故C错误;D. 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NaOH溶液应盛放在

10、碱式滴定管中,仪器的使用不合理,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装置的综合。解题时需注意氯气不溶于食盐水,可排饱和食盐水测定其体积;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NaOH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8、D【解析】通过对电极反应式和电池示意图分析可知,电池放电时,a电极由Li1-xCoO2生成LiCoO2,b电极则发生Li+脱嵌的过程,因此,放电时Li+从b电极脱嵌,通过电解质迁移到a电极,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放电时,a电极即为电池的正极,b电极即为电池的负极。【详解】A对二次电池充电时,外电源的

11、正极接二次电池的正极;由于该锂离子电池放电时,a电极为正极,所以对其充电时,应当接电源的正极,A错误;B通过分析可知,该锂离子电池放电时,a为正极,b为负极,所以Li+的迁移方向是从b到a,B错误;C充电时,b极石墨电极发生Li+嵌入的过程,质量不会减少;若外电路转移0.02mol电子,b电极应当增加0.14g,C错误;D电池放电时,b电极则发生Li+脱嵌的过程,脱嵌下来的Li+,通过电解质迁移到a极并使Li1-xCoO2生成LiCoO2;因此,废旧电池放电处理后,有利于锂在LiCoO2极的回收,D正确。答案选D。【点睛】二次电池放电时做原电池处理,充电时做电解池处理;并且充电过程中,外电源的

12、正极应该接二次电池的正极,简单记做“正接正,负接负”。9、A【解析】AC3H8为分子晶体且无同分异构体,故C3H8为分子式且只能表示丙烷,故A正确; BCuSO4为离子晶体,故CuSO4是化学式但不是分子式,故B错误; CSiO2为原子晶体,故SiO2是化学式,不是分子式,故C错误; DC3H6为分子晶体,但有同分异构体,即C3H6是分子式,但可能表示的是丙烯,还可能表示的是环丙烷,故不能确定其物质,故D错误。 故选:A。【点睛】应注意的是只有分子晶体才有分子式。10、A【解析】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

13、图中临近虚线的元素既表现一定的金属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半导体材料(如锗、硅、硒等),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 根据以上分析,B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故A错误;B.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GeSi,故B正确;C. As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作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D. Po为主族元素,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第六周期第VIA族,故D正确。故选A。11、C【解析】根据二环1,1,0丁烷的键线式写出其分子式,其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得二氯代物,类

14、比甲烷结构可知其结构特征。【详解】A项:由二环1,1,0丁烷的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4H6,它与1,3-丁二烯(CH2=CH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B项:二环1,1,0丁烷的二氯代物中,二个氯原子取代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有1种,二个氯原子取代不同碳上的氢原子有3种,共有4种,B项正确;C项:二环1,1,0丁烷分子中,碳碳键只有单键,其余为碳氢键,键角不可能为45或90,C项错误;D项:二环1,1,0丁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形成4个单键,类似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处于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构成的四面体内部,D项正确。本题选C。12、C【解析】A.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是加成反应,故A不选

15、;B.乙烷不能和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烷烃能和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故B不选;C.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均为C2H4O2,两者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选;D.乙酸中的羧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溴乙烷没有不饱和键,也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不选。故选C。13、D【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正确;含有羧基,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故正确;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含有羟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故选D。14、A【解析】A. 标准状况下,11.2LH2与11.2LD2均为0.5mol,

16、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质子,则所含的质子数均为NA,故A正确;B. 硅晶体中,每个Si周围形成4个SiSi键,每个SiSi键是2个Si原子共用,所以有NA个Si原子就有2NA个SiSi键,故B错误;C. 硫和铜反应的方程式:2Cu+S Cu2S,6.4gCu与3.2gS粉的物质的量相等,均为0.1mol,物质的量相等的铜和硫反应,硫过量,根据铜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则6.4g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C错误;D. 未说明是标准状态,则无法计算生成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易错点在于D项,在涉及气体体积的计算时,要注意

17、是否为标准状态,是否为气体。15、C【解析】A硬脂酸为C17H35COOH,含有羧基,与C2H518OH发生酯化反应,乙醇脱去H原子,硬脂酸脱去羟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18OC2H5+H2O,故A错误;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的离子反应为SiO32-+2SO2+2H2OH2SiO3+2HSO3-,故B错误;C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反应中Na失去电子,Cl得到电子,则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故C正确;D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所以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

18、+CO2+H2OHClO+HCO3-,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C【解析】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所干燥的物质不能与干燥剂发生反应,碱石灰不能干燥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据此即可解答。【详解】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所以碱石灰是碱性物质,不能干燥酸性物质,A. H2S属于酸性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A项错误;B. Cl2可以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项错误;C. NH3是碱性气体,不和碱石灰反应,能用碱石灰干燥,C项正确;D. SO2属于酸性气体,能与碱石灰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常

19、见的干燥剂可分为酸性干燥剂、碱性干燥剂和中性干燥剂,其中酸性干燥剂为浓H2SO4,它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来除去不与H2SO4反应的气体中的水分。例如常作为H2、O2、CO、SO2、N2、HCl、CH4、CO2、Cl2等气体的干燥剂;碱性干燥剂为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碱石灰):不能用以干燥酸性物质,常用来干燥氢气、氧气、氨气和甲烷等气体。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HCCHCH3COOH酯基、碳碳双键稀NaOH溶液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解析】标准状况下,3.36L气态烃A的质量是3.9g,则相对摩尔质量为=26g/mol,应为HCCH,A与X反应生成B,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X为CH3CO

20、OH,X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VAc,结构简式为,由转化关系可知D为CH3CHO,由信息可知E为,由信息可知F为,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G应为,H为,在EFGH的转化过程中,乙二醇可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M为,据此分析作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1)标准状况下,4.48L气态烃A的物质的量为0.2mol, 质量是5.2g,摩尔质量为26g/mol,所以A为乙炔,结构简式为HCCH;正确答案:HCCH。(2)根据B分子结构可知,乙炔和乙酸发生加成反应,X的结构简式为. CH3COOH;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碳碳双键;正确答案:CH3COOH;酯基、碳碳双键。 (3)有机物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VA

21、c,PVAc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高分子醇,化学方程式为;正确答案:(4)乙炔水化制乙醛,乙醛和苯甲醛发生加成、消去反应生成有机物E,因此反应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是稀NaOH溶液 ;正确答案:稀NaOH溶液 。(5)根据信息II,可知芳香烯醛与乙二醇在氯化氢环境下发生反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正确答案:。(6)从流程图可以看出,醛基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二醇的作用是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正确答案: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7)高分子醇中2个 -CH(OH)-CH2-与苯丙醛发生反应,生成六元环状结构的高分子环醚,则M的结构简式为;正确答案:。18、 取适量苯酚溶

22、液于小试管中,滴加过量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或取适量苯酚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加FeCl3溶液,溶液变紫色 酯基 还原反应 取代反应 +CH3COCl+HCl 14 或 【解析】A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B,B与CH3COCl发生反应生成C,C在铁做催化剂作用下与氯化铵反应生成D,D与反应生成E,根据结合E的结构简式,及A、B、C、D的分子式,可得A的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C的结构简式为,D的结构简式为,则反应为取代反应,为取代反应,为还原反应,为氧化反应,步骤G和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结合I的结构简式,则H的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分析,A的结构简式是;检验苯酚的方法及现

23、象:取适量苯酚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加过量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或取适量苯酚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加FeCl3溶液,溶液变紫色;(2)根据流程中I的结构简式,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酯基;(3)反应为还原反应,反应为取代反应;(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Cl+HCl;(5) D的结构简式为,同分异构体中,满足a. 含有苯环,b含有NO2,若硝基在苯环上,除苯环外的官能团可为-CH2CH3,则苯环上的位置关系有邻间对三种;或2个-CH3,则分别为:、,共六种;若硝基不在苯环上,则除苯环外含有硝基的官能团为CH2CH2NO2或CH(NO2)CH3,则有两种;或一个甲基和一个CH2NO2共有邻间对三种,则符

24、合要求的D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6+2+3=1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即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且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6,根据分子式C8H9NO2,则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符合要求的有或;(6)已知:当苯环有RCOO、烃基时,新导入的基团进入原有基团的邻位或对位;原有基团为COOH时,新导入的基团进入原有基团的邻位。苯酚、苯胺()易氧化。由题意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为:。19、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B2NaBr+2H2SO4(浓)=Na2SO4+Br2+2H2O+SO23Br2+3CO32-=5Br-+3CO2+BrO3-cb60.2%【解析】(1)油浴加热可以更好的控制温度;(2)加热时烧

25、杯中所盛液体体积为烧杯容积的一半为最佳;(3)根据有红棕色蒸气Br2产生,可知浓硫酸与NaBr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Br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时,Br2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钠与丁醇反应,碱石灰吸水无明显现象,胆矾无法吸水;操作II为蒸馏;(5)根据进行计算。【详解】(1)使用油浴加热的优点为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故答案为: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2)12 g正丙醇的体积为,共加入液体15mL+20mL+25mL=60mL,所以选用100mL烧瓶较合适,故答案为:B;(3)根据有红棕色蒸气Br2产生,可知反应过程中浓硫酸将溴离子氧化

26、成溴单质,浓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写出方程式,故答案为:2NaBr+2H2SO4(浓)=Na2SO4+Br2+2H2O+SO2;(4)Br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时,Br2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可知产物为Br-和BrO3-,故答案为:3Br2+3CO32-=5Br-+3CO2+BrO3-;钠与丁醇反应,碱石灰吸水无明显现象,胆矾无法吸水,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答案为: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在支管口处,而且冷凝管应该选择直形冷凝管,故答案为:b;(5)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浓)+NaBrNaHSO4+HBr

27、;CH3CH2CH2OH+HBrCH3CH2CH2Br+H2O,12g正丙醇的物质的量为,则完全反应正丙醇所需n(NaBr)=0.2mol,m(NaBr)=0.2mol103g/mol=20.6g24g;所需n(H2SO4)=0.2molMgCl2 10CuSO4+P4+16H2O=4H3PO4+10Cu+10H2SO4 在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CuO粉末调节pH为45 硅烷中的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小于烷烃分子中CC键和CH键的键能,稳定性差,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形成 NaF与MgF2为离子晶体,而SiF4为分子晶体,所以NaF与MgF2远比SiF4熔点要高;又因为Mg2+的半径小于Na+ 的半径,所以MgF2中离子键的强度大于NaF中离子键的强度,故MgF2的熔点高于NaF 【解析】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和U位于第A族,则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