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CO2(g)+H2(g)。已知在25时:C(s)+O2(g)CO(g) H4=-111kJ/molH2(g)+O2(g)=H2(g) H2=-242kJ/molC(s)+O2(g)=CO2(g) H2=-394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25时,B增大压强,反应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平衡常数K减小C反应达到平衡时,每生成的同时生成0.5molO2D反应断开2molH2和1molO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4molO-H键所放出的能量少484kJ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AMgO: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 800 ,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BSiO2:做分子筛,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CFeSO4:在医疗上硫酸亚铁可用于生产防治缺铁性贫血的药剂DCuSO4:稀的硫酸铜溶液还可用于杀灭鱼体上的寄生虫,治疗鱼类皮肤病和鳃病等3、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YZMXA简单
3、离子半径大小:MZ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CX与Z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熔沸点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B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火棉(纤维素三硝酸酯)的结构简式为D1 mol阿斯匹林()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最大的物质的量为2mol5、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Ca2+、NH4+、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将该固体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2)
4、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假设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Cl-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a2+、Cl-,可能含有K+C该固体可能由(NH4)2SO4、K2CO3和NH4Cl组成D该固体中n(K+)0.06mol6、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
5、氧化还原反应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B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D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升高反应温度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8、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或制取实验等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苯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但苯也可发生加成反应B溴苯中溶解的溴可用四氯化碳萃取而除去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制取硝基苯的实验最好采用水浴加热D乙烷和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以鉴别9、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不属于A复分解反
6、应B置换反应C取代反应D加成反应10、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A熔点:纯铁 生铁B密度:硝基苯 水C热稳定性:小苏打 苯1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NH4+、Mg2+、Cu2+、SO42、SO32、Cl、Br、C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都为0.1molL1。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步骤中Ba(NO3)2和HNO3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
7、焰色反应来确定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SO42、CO32,是否含NH4+另需实验验证12、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破坏离子键的是()A氯化氢溶于水B铁熔化C干冰升华D氯化钠溶于水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B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D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
8、sp(AgCl) Ksp(AgI)AABBCCDD14、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15、常温下,NC13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下列对NC13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NC13中NC1键键长比CCl4中CC1键键长短BNC13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NCl3分子是极性分子DNBr3的沸点比NCl3的沸点低16、春季复工、复学后,公用餐具消毒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下列可直接用作公用餐具消毒剂的是A95%的乙
9、醇溶液B40%的甲醛溶液C次氯酸钠稀溶液D生理盐水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探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盐A的组成(只含四种常见元素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单质C的密度为1.25g,白色沉淀D不溶于稀盐酸,气体B是无色无味的酸性气体。(1)无机盐A中所含金属元素为_。(2)写出气体C的结构式_。(3)写出无机盐A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小组成员在做离子检验时发现,待测液中加入A后,再加,一段时间后发现出现的血红色褪去。试分析褪色的可能原因。并用实验方法证明(写出一种原因即可)。原因_,证明方法_。18、.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
10、,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知识回答问题:(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单质的熔点降低(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为_(填名称);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3)P2O5是非氧化性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P2O5干燥的是_(填字母)。a.NH3 b.HI c.SO2 d.CO2(4)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O2,若不加催化剂,400 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
11、的化学方程式:_。.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甲和乙是二元化合物。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 L 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 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 g/L。请回答下列问题:(5)甲的化学式是_;乙的电子式是_。(6)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7)判断:甲与乙之间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19、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是以游离SO2的含量计算,我国
12、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0.25 gL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对葡萄酒中SO2进行测定。.定性实验方案如下:(1)将SO2通入水中形成SO2饱和H2SO3溶液体系,此体系中存在多个含硫元素的平衡,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_。(2)利用SO2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SO2或H2SO3。设计如下实验: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_。.定量实验方案如下(部分装置和操作略):(3)仪器A的名称是_。(4)A中加入1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B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5)除去B中过量的H2O
13、2,然后再用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除去H2O2的方法是_。(6)步骤X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_ gL1。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_。20、有机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最早是由德国人李比希提出的,某实验室模拟李比希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一定量的该氨基酸放在纯氧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水用装置D(无水氯化钙)吸收,二氧化碳用装置C(KOH浓溶液)吸收,N2的体积用E装置进行测量,所需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的装置及部分加热装置已略去):(1)该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_、E。(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2)实验开始时,
14、首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通一段时间的纯氧,这样做的目的是_。(3)A中放入CuO的作用是_,装置B的作用是_。(4)为了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除了准确测量N2的体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外,还需得到的数据有_。(5)在读取E装置中所排水的体积时,液面左低右高,则所测气体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6)已知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也含有氨基酸中的某个官能团,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官能团(试剂任选):_。21、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大量排放烟气形成酸雨、污染大气,因此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利用CO脱硫(1)工业生产可利
15、用CO气体从燃煤烟气中脱硫,则25时CO从燃煤烟气中脱硫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SO2(g)2CO2(g)S(s)的焓变H_。25,100kPa时,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纯化合物时的反应热称为标准摩尔生成焓,已知一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如下表所示:物质CO(g)CO2(g)SO2(g)标准摩尔生成焓fHm(25)/kJmol-1-110.5-393.5-296.8 (2)在模拟脱硫的实验中,向多个相同的体积恒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2.2mol CO和1mol SO2气体,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实验b中,40 min达到平衡,则040 min用
16、S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_。与实验a相比,实验b可能改变的条件为_,实验c可能改变的条件为_。.利用NH3脱硝(3)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消除NO污染的反应原理为:4NH3(g)6NO(g)5N2(g)6H2O(l)H1807.98kJmol1。在刚性容器中,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X、Y、Z(其中XYZ),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得到NO脱除率(即NO转化率)曲线如图所示。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时对应的曲线为_(填“a”“b”或“c”)。各曲线中NO脱除率均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为_。900条件下,设Z,初始压强p0,则4NH3(g)6NO(g)5N2(g)6H2O(l)的
17、平衡常数Kp_(列出计算式即可)。.利用NaCIO2脱硫脱硝(4)利用NaClO2的碱性溶液可吸收SO2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气体,自身转化为NaC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在25时:C(s)+O2(g)CO(g) H4=-111kJ/mol;H2(g)+O2(g)=H2(g) H2=-242kJ/molC(s)+O2(g)=CO2(g) H2=-394kJ/mol,结合盖斯定律可知-得到CO(g)+H2O(g)=CO2(g)+H2(g)H=-41kJ/mol,故A正确;B.增大压强,反应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8、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K不变,故B错误;C.平衡时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达到平衡时,每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0.5molO2,故C正确;D.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且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则反应断开2molH-H和1molO=O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4molO-H键所放出的能量少484kJ,故D正确;答案选B。【点睛】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2、B【解析】A、氧化镁熔点高,耐高温,是良好的耐火材料,选项A正确;B、某些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
19、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选项B不正确;C、硫酸亚铁能治疗缺铁性贫血,可用于生产防治缺铁性贫血的药剂,选项C正确;D、稀的硫酸铜溶液还可用于杀灭鱼体上的寄生虫,治疗鱼类皮肤病和鳃病等,选项D正确。答案选B。3、D【解析】由周期表和题干只有M为金属元素可知:M为Al、X为Si、Y为N、Z为O,据此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M为Al、X为Si、Y为N、Z为O,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MZ,故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故B正确;C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具有较高熔沸点,故C
20、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弱,故D错误;故选:D。【点睛】比较简单离子半径时,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4、C【解析】A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之间互称同系物,A项错误;B分子中的甲基-CH3,碳原子在成键时形成了4条单键,与这种碳相连的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B项错误;C火棉即,C项正确;D阿司匹林结构中含有的羧基可以消耗1个NaOH,并且结构中还含有一个酚酯基,可以消耗2个NaOH,所以1mol阿司匹林水解可以消耗
21、3mol的NaOH,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若有机物中存在形成4条单键的碳原子,那么有机物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普通的酯基水解时消耗1个NaOH,而酚酯基可以消耗2个NaOH。5、D【解析】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Ca2+、NH4+、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将该固体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4.66g沉淀为硫酸钡,所以固体中含有=0.02mol硫酸根离子,=0.01mol碳酸根离子,溶液中没有Ca2+;(2)
2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则含有 =0.03mol铵根离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详解】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不能确定是否含Cl-,故A不符;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a2+,可能含有K+、Cl-,故B不符;C该固体可能有(NH4)2SO4、K2CO3,不能确定是否含NH4Cl,故C不符;D根据电荷守恒:n(K+)+n(NH4+)2(n(SO42)+n(CO32)),该固体中n(K+)(0.022+0.012)2-0.032=
23、0.06,n(K+)0.06mol,故D符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推断等知识,注意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电荷守恒判断K是否存在,是本题的难点、易错点。6、C【解析】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详解】A、滴加KI溶液时,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I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B、通入SO2后溶液
24、逐渐变成无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其还原性,故B正确;C、发生2CuSO4+4KI2K2SO4+2CuI+I2、SO2+2H2O+I2=H2SO4+2HI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是氧化剂,SO2被氧化,所以物质氧化性I2SO2,所以氧化性Cu2+I2SO2,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
25、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素材陌生,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利用,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为易错点。7、B【解析】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A正确;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并没有停止,B项错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C项正确;即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分子增多,其中能量较高的活化分子数也同时增多,分子之间碰撞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升高反应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
26、率加大,D项正确。8、B【解析】A苯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但苯也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溴苯与四氯化碳互溶,则溴苯中溶解的溴不能用四氯化碳萃取而除去,故B错误;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制取硝基苯的实验最好采用水浴加热,便于控制反应温度,故C正确;D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以鉴别,故D正确;故答案选B。9、A【解析】A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参与与生成,而氯气属于单质,则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A选;B氯气与KI等的置换反应,有氯气参加,选项B不选;C甲烷等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有氯气参加,选项C
27、不选;D乙烯等与氯气的加成反应中,有氯气参加,选项D不选;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为高频考点,把握氯气的氧化性及有机反应中氯气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利用实例分析,氯气具有氧化性,有氯气参加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也可发生有机的取代、加成反应,则不可能为复分解反应。10、D【解析】A生铁是合金,熔点小于纯铁的熔点,故熔点为纯铁生铁,选项A正确;B水的密度等于1g/mL,硝基苯的密度大于1g/mL,所以密度:水硝基苯,选项B正确;C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热稳定性:NaHCO3Na2CO3,选项C正确;D苯中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碳
28、碳键键长:乙烯苯,选项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递变规律,侧重于熔点、热稳定性、密度等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性质比较的角度以及规律,易错点为选项D: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 ,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11、A【解析】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Cu2+,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无SO42-,加足量氯水,无气体,则无CO32-,溶液加四氯化碳分液,下层橙色,则有Br-,上层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有SO32-,无Mg2+,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且离子浓度都为0.1molL1。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
29、+,一定不存在Cl-。滤液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白色沉淀,是过程中加氯水时引入的氯离子。A过程中用氯水与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已引入氯离子,若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 Cl-不存在,故B错误;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NH4+、Na+、K+,故C错误;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Mg2+、Cu2+、SO42-、CO32-、Cl,故D错误;故选A。12、D【解析】AHCl溶于水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氯离子,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 B铁熔化破坏金属键,故B错误; C干冰升华发生物理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C
30、错误; D氯化钠中只存在离子键,溶于水发生电离而破坏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区别是解本题关键,发生物理变化时不发生化学键断裂,C为解答易错点。13、B【解析】A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B项,CCl4将I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项,Fe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Cu2+的氧化性强于Fe2+;D项,向NaCl、NaI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NaCl、NaI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AgI溶度积的大小。【详解】A项,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浊液变清,发生反应
31、+Na2CO3+NaHCO3,酸性:H2CO3HCO3-,A项错误;B项,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CCl4将I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项正确;C项,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Fe+Cu2+=Fe2+Cu,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Cu2+Fe2+,C项错误;D项,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先达到AgI的溶度积,但由于NaCl、NaI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AgI溶度积的大小,D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
32、】本题考查苯酚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探究、萃取的原理、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沉淀的生成。易错选D项,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忽视NaCl、NaI的浓度未知,思维不严谨。14、C【解析】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相等,因为摩尔质量不相等,则质量不等,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不相等,故错误;B、两者都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前者中子数为16,后者为14,则中子数不等,故错误;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两者物质的量相等,前者电子为14,后者为14,因此等物质的量时,两种物质所含电子数相等,故正确;D、质量相等,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等,则物质的量不相等,质子数不相等,故错误。15、D【解析】A. N
33、的半径小于C的半径, NC13中NC1键键长比CCl4中CC1键键长短,A正确;B. 由电子式 可知,B正确;C. NC13的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结构不是正四面体结构,NCl3分子空间构型不对称,所以NCl3分子是极性分子,C正确;D. 无氢键的分子晶体中物质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所以NBr3比NCl3的熔沸点高,D错误;故答案为:D。16、C【解析】A. 95%乙醇使菌体表面蛋白迅速变性凝固,妨碍乙醇再渗入,不能起到消毒的效果,故A错误;B. 甲醛有毒,故B错误;C. 次氯酸钠稀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且产物无毒,故C正确;D. 生理盐水不能消毒
34、杀菌,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日常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消毒杀菌;生理盐水就是0.9%的氯化钠水溶液,没有消毒杀菌的功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钠或Na NN 离子被氧化 在已褪色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SCN,若重新变血红色,则该解释正确 【解析】将文字信息标于框图,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推理。【详解】(1)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溶液中有Na+,无机盐A中含金属元素钠(Na)。(2)气体单质C的摩尔质量M(C)=22.4L/mol1.25g/L=28g/mol,故为氮气(N2),其结构式NN,从而A中含N元素。(3)图中,溶液与NaHCO3反应生成气体B为CO2,溶液呈酸性。白色沉
35、淀溶于盐酸生成气体B(CO2),则白色沉淀为BaCO3,气体中含CO2,即A中含C元素。溶液与BaCl2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D不溶于稀盐酸,则D为BaSO4,溶液中有SO42,A中含S元素。可见A为NaSCN。无机盐A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在含离子的溶液中滴加NaSCN溶液不变红,再滴加,先变红后褪色,即先氧化、后氧化SCN或再氧化Fe3+。若离子被氧化,则在已褪色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SCN,若重新变色,则该解释正确;若三价铁被氧化成更高价态,则在已褪色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若重新变血红色,则该解释正确。18、b 氩 Na+ b 4KClO3KCl+3KClO4 AlH3 2AlH3+6H2O
36、2Al(OH)3+6H2 可能 【解析】. (1) 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回答;(2)第三周期的元素,次外层电子数是8;(3)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碱性气体、还原性气体;P2O5是酸性氧化物,是非氧化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无氧酸盐为氯化钾,再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另一种无氧酸盐,最后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即可;.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H2,说明甲是金属氢化物,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 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说明含有铝元素;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则乙是
37、非金属气态氢化物,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1.25 g/L,则单质丙的摩尔质量M=1.25 g/L22.4 L/mol=28 g/mol,丙为氮气,乙为氨气。【详解】(1)a.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比非金属元素形成阴离子半径小,如r(Na+)r(Cl-),故a错误;b. 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故b正确;c. 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故c错误;d.单质的熔点可能升高,如钠的熔点比镁的熔点低,故d错误。选b。(2)第三周期的元素,次外层电子数是8,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为氩;元素
38、金属性越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所以第三周期元素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Na+;(3)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HI;P2O5是酸性氧化物,是非氧化性干燥剂,不能干燥NH3;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P2O5干燥的是HI,选b;(4)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则该无氧酸为KCl,KCl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说明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另一种含氧酸盐中氯元素化合价会升高,由于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为+5,则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被氧化成高氯酸钾,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该反应为:4
39、KClO3 KCl+3KClO4。(5)根据以上分析,甲是铝的氢化物,Al为+3价、H为-1价,化学式是AlH3;乙为氨气,氨气的电子式是。(6) AlH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H3+6H2O2Al(OH)3+6H2。(7) AlH3中含-1价H,NH3中含+1价H,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H2。19、SO2(g)SO2 (aq);SO2H2OH2SO3;H2SO3 H + HSO3;HSO3H+ + SO32 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圆底烧瓶 SO2H2O2=H2SO4 加入二氧化锰并振荡 0.32 盐酸的挥发造成的干扰 【解析】(1)将SO2通入水中形成
40、SO2 饱和H2SO3溶液体系,此体系中存在的平衡有:SO2(g)SO2 (aq);SO2H2OH2SO3;H2SO3 H + HSO3;HSO3H + SO32,故答案为SO2(g)SO2 (aq);SO2H2OH2SO3;H2SO3H + HSO3;HSO3H + SO32;(2)根据对比实验,干白葡萄酒中滴入品红溶液,红色不褪去,可能是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太少的缘故,故答案为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3)根据装置图,仪器A是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圆底烧瓶;(4)H2O2具有强氧化性,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H2SO4,故答案为SO2H2O2=H2SO
41、4;(5)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容易分解,除去H2O2,可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并振荡,故答案为加入二氧化锰并振荡;(6)根据反应方程式,有SO2H2SO42NaOH,n(SO2)=n(NaOH)=0.04000 mol/L0.025L=0.0005mol,质量为0.0005mol64g/mol=0.032g,因此1L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032g=0.32g,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0.32g/L,测定过程中,盐酸会挥发,导致反应后溶液酸的物质的量偏多,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钠偏多,使得结果偏大,故答案为0.32;盐酸的挥发造成的干扰。20、DCDB 将装置中的N2(或空气)排除
42、干净 将未充分燃烧的产物CO转化为CO2(或使氨基酸中的碳完全转化为CO2) 除去多余的O2,保证E装置最终收集的气体全为N2 该氨基酸的摩尔质量 偏小 取该有机物少许于试管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用氧气氧化氨基酸(CxHyOzNp)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装置D(无水氯化钙)测定水的质量,利用装置C(KOH浓溶液)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E装置测量N2的体积,从而求出氨基酸中含有的C、H、O、N的质量,进而求出该氨基酸的分子组成,据此解答。【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吸收CO2
43、、H2O及测量N2体积的顺序为,先吸收水,再吸收CO2,最后测量N2体积,装置B加热的铜网可除去多余的O2,保证E装置最终收集的气体全为N2,所以该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D、C、D、B、E,故答案为DCDB;(2)装置内的空气中含有N2、CO2和H2O,需通一段时间的纯氧,将装置中的N2(或空气)排除干净,减小试验误差,故答案为将装置中的N2(或空气)排除干净;(3)CuO的作用是将氨基酸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量CO氧化成CO2,保证氨基酸中的碳都转化为CO2,根据(1)的分析,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O2,保证E装置最终收集的气体全为N2,故答案为将未充分燃烧的产物CO转化为CO2(或使氨基酸中的碳完全转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品质量考核合同(2篇)
- 旧店铺货物买卖合同
- 服务型机器人维护员合同
- 农田耕作承包合同样本
-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文学个体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德育教育内容
-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第四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检测试题历史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东城大学食堂托管合同标准文本
- 储能电站消防设计审查和验要点-储能资料课件
- (一统)昆明市2025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 政治试卷(含官方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福州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安全员-C3证模拟试题及答案
- 安装木地板合同范本2025年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实战(第二版)》课件 第5、6章 网络操作系统及基本应用;与世界相连
- 烟叶质量评价体系-洞察分析
- 商业广场步行街改造合同
- 2024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学霸笔记
- 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 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