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技术-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_第1页
接入网技术-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_第2页
接入网技术-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_第3页
接入网技术-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_第4页
接入网技术-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第九章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 9.1 系统设计9.2 网管系统9.3 设备配置9.4 光分配网络设计9.5 传输性能指标设计9.6 设备安装与线缆布放设计9.1.1 系统架构9.1 系统设计9.1.2 系统组网原则9.1.3 容量、上联带宽和传输距离的测算9.1.4 网元设置9.1.5 其他1系统总体结构图9-1 宽带光纤接入网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9.1.1 系统架构组成: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络(ODN)、光网络单元(ONU)或光网络终端(ONT)组成。OLT: 其作用是将各种业务信号按一定的信号格式汇聚后向终端用户传输、把来自终端用户的信

2、号按照业务类型分别进行汇聚后送入各业务网。图9-1 宽带光纤接入网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ONT:采用全光纤接入时,配置光网络终端(ONT)。 ONT位于用户端,直接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视频接口。组成: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络(ODN)、光网络单元(ONU)或光网络终端(ONT)组成。1系统总体结构9.1.1 系统架构1系统总体结构9.1.1 系统架构图9-1 宽带光纤接入网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ONU:采用光纤+其他媒质混合接入时,配置光网络单元(ONU)。 ONU由多个用户共享使用,通过铜缆配线网络或无线方式对连接的用户群提供话音、数据或视频业务。组成: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由

3、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络(ODN)、光网络单元(ONU)或光网络终端(ONT)组成。ONU:或在用户端增加NT设备(如家庭网关)提供话音、数据或视频业务。1系统总体结构9.1.1 系统架构图9-1 宽带光纤接入网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ODN:其作用是提供OLT与ONU/ONT之间的光传输通道,可在ODN上通过WDM技术利用独立波道承载CATV等独立业务。组成: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络(ODN)、光网络单元(ONU)或光网络终端(ONT)组成。图9-2 基于PON的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参考配置模型当在ODN上通过WDM技术以独立波道承载CATV业务时,一般用于传送下行方

4、向业务。 以外置独立WDM合波器/分波器或者内置WDM合波器/分波器方式实现CATV业务信号的进入和分离。9.1.1 系统架构图9-2 基于PON的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参考配置模型NMI为网络管理接口,SN为业务节点功能,S/R为光发送/接收参考点,WDM为外置波分复用器,Video是位于OLT与ONU/ONT处使用第三波的CATV网络单元。图9-2 基于PON的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参考配置模型V为OLT与业务节点间的参考点,T为ONU与用户终端间的参考点,IFPON为PON专用接口,IFVideo为使用第三波的CATV业务接口,AF为适配功能,RF为射频接口。2拓扑结构及适用技术9.1.1 系统架构

5、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的光纤物理拓扑主要包括星形、树形和环形等结构。星形:是从局端OLT多个接入侧光模块以点对点的光纤连接多个ONU/ONT设备,每个OLT侧光接口只同一个ONU/ONT光接口进行连接和通信的光纤拓扑,其中,点到点拓扑是星形拓扑的一种特例。2拓扑结构及适用技术2拓扑结构及适用技术9.1.1 系统架构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的光纤物理拓扑主要包括星形、树形和环形等结构。树形:是从局端OLT一个接入侧光接口以ODP光纤分路的方式连接多个ONU/ONT设备,一个OLT接入侧光模块可以同多个ONU/ONT光接口进行连接和通信的光纤拓扑。环形:是将OLT与所有ODP串联起来,首尾相连的拓扑。2拓扑结构

6、及适用技术宽带光纤接入可采用PON、MSTP、光纤直连和点对点光以太网等技术。光纤到家庭用户(FTTH)应用模式:宜采用PON技术和树形拓扑结构实现宽带接入。光纤到办公室(FTTO)应用模式:可采用PON、光纤直连、MSTP等技术和树形、点到点、环形等拓扑结构实现宽带接入。2拓扑结构及适用技术光纤到大楼/分线盒(FTTB/C)应用模式:光纤段可采用PON、点到点光以太网、MSTP等技术和树形、星形等拓扑结构实现宽带接入;金属线或无线段可采用以太网、ADSL2+、VDSL2或WiFi等技术实现接入。光纤到交接箱(FTTCab)应用模式:光纤段可采用MSTP、光纤直连、点到点光以太网、PON等技术

7、和点到点、树形等拓扑结构实现宽带接入;金属线或无线段可采用ADSL2+、VDSL2或WiFi等技术实现接入。1宽带光纤接入组网的一般原则9.1.2 系统组网原则(1)宽带接入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城市用户下行带宽平均不低于8Mbit/s;农村用户下行带宽平均不低于2Mbit/s;商业楼宇用户不宜低于100Mbit/s。参考依据:工信部联通2010 105号文件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的最低要求。(2)应具备话音、数据和视频在同一网络传送能力。(3)ONT和ONU不宜接入同一个PON树。2以太网/IP类业务上联组网原则9.1.2 系统组网原则(1)以太网/IP类业务:宜采用OLT直接上联IP

8、城域网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SR、经IP城域骨干网络进入各业务网;也可视业务流量、BRAS/SR设备端口类型和资源情况选择经汇聚交换机上联BRAS/SR。(2)不同以太网/IP类业务:可共用物理链路(基于VLAN隔离),上联至共同的BRAS/SR;也可基于物理链路隔离,分别上联至不同的BRAS/SR。3TDM类业务上联组网原则9.1.2 系统组网原则(1)当PON系统承载的TDM仿真业务在OLT设备终结时,TDM业务采用nE1或STM-1电路由OLT设备直接上联相关业务网络。(2)当PON系统承载的TDM仿真业务在OLT设备透传时,或由GPON OLT实现NativeTDM到TDM仿真

9、电路转换时,TDM仿真业务由OLT设备通过独立的以太网端口或与其他以太网/IP类业务共享端口(基于VLAN隔离)上联IP城域网上层设备,并由对端设备进行TDM仿真电路终结。4其他组网原则9.1.2 系统组网原则(1)EPON/GPON/10G-EPON系统工作波长:应符合表9-1的规定。PON技术EPONGPON10G-EPON10G/1G-EPON10G/10G-EPON标称波长(nm)下行1490149015771577上行13101310131012704其他组网原则9.1.2 系统组网原则(2)PON系统可通过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承载CATV业务。OLT设备内置1550 nm

10、 WDM合波器承载CATV业务时,需提供CATV输入接口(1550 nm)。(3)OLT设备业务网络侧接口:应根据提供业务的需求配置,可配置E1、STM-1、FE/GE/10GE等接口。1容量测算9.1.3 容量、上联带宽和传输距离的测算(1)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内带宽分配 应根据不同业务和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差异分配相应的带宽,带宽分配应考虑三网融合、共建共享等因素的承载需求。专线接入用户和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要优先保证,对用户的最大可用带宽进行限速。每个PON树的规划带宽应考虑一定的冗余,合理规划系统接入的用户数。对于广播电视BTV组播业务,FTTH系统宜将OLT设置为组播复制点,其他应用模式的系统

11、可将ONU设置为组播复制点。1容量测算9.1.3 容量、上联带宽和传输距离的测算(2)单个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测算,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BTV业务组播复制点在ONU时第二种情况是BTV业务组播复制点在OLT或BRAS/SR时举例:单个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测算第一步:单个PON树可用带宽的参考取值技 术EPONGPON10G-EPON10G/1G-EPON10G/10G-EPON技术标准YD/T 1475YD/T 1949YD/T 2274线路速率(Mbit/s)下行1 2502 48810 312.510 312.5上行1 2501 2441 25010 312.5可用带宽(Mbit

12、/s)下行9502 2008 3008 300上行9001 0009008 000注:GPON只考虑下行2488Mbit/s、上行1244Mbit/s单纤系统。第二步:典型业务带宽、忙时并发比和渗透率的参考取值注:表中“*”表示根据业务模型取定,对EPON、GPON系统,系统内用户容量测算可只针对下行方向业务带宽需求;为保证业务安全运行,业务所需带宽冗余系数=业务平均带宽/业务所需带宽。业务类型业务所需带宽(bit/s单路)忙时并发比业务渗透率备 注标清BTV下行3Mbit/s/上行576kbit/s-考虑了2/3的带宽冗余系数高清BTV 下行12Mbit/s/上行576kbit/s-标清Vo

13、D下行3Mbit/s/上行576kbit/s*高清VoD 下行12Mbit/s/上行576kbit/s*Internet上网*VoIP话音对称192kbit/s*可取100%G.711编码,考虑了1/2的带宽冗余系数点对点视频通信对称768kbit/s*考虑了1/2的带宽冗余系数E1PWE3方式:对称4Mbit/sNative TDM方式:对称2Mbit/s100%*GPON系统支持Native TDM方式举例:单个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测算第三步:两种业务模型,假设所有用户均为宽带业务用户业务类型下行业务所需带宽忙时并发比业务渗透率占用PON系统带宽标清BTV3M/路-100套组播节目,3M

14、100=300M高清BTV12M/路-10套组播节目,12M10=120M标清VoD3M/路1/350%3M1/350%用户数=0.5M用户数高清VoD12M/路1/350%12M1/350%用户数=2M用户数Internet上网4M/户1/2100%4M1/2100%用户数=2M用户数VoIP话音192k/户1/5100%192k1/5100%用户数=0.04M用户数业务模型1(每户1路高清BTV+1路标清BTV+ VoD+4M上网+1路电话)举例:单个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测算业务模型2(每户1路标清BTV+标清VoD+2M上网+1路电话)业务类型下行业务所需带宽忙时并发比业务渗透率占用P

15、ON系统带宽标清BTV3M/路-100套组播节目,3M100=300M标清VoD3M/路1/350%3M1/350%用户数=0.5M用户数Internet上网2M/户1/2100%2M1/2100%用户数=1M用户数VoIP话音192k/户1/5100%192k1/5100%用户数=0.04M用户数注:上述两个表中,紫色仅属业务模型1,蓝色为两种业务模型带宽不同第四步:计算出单个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注:10G/1G-EPON系统(非对称模式)上行可用带宽为900Mbit/s,需考虑业务上行带宽需求对用户容量的限制。业务模型下行业务所需带宽单个PON树可容纳用户数业务模型1EPON(95030

16、0120)/(0.5220.04)=116GPON(2200300120)/(0.5220.04)=39210G-EPON(8300300120)/(0.5220.04)=1735业务模型2EPON(980300)/(0.510.04)=422GPON(2200300)/(0.510.04)=123310G-EPON(8300300)/(0.510.04)=5194举例:单个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测算1容量测算9.1.3 容量、上联带宽和传输距离的测算(3)系统设计时可根据初期业务模型考虑单个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但同时需考虑业务扩展时PON系统的扩展和演进能力。 (4)单个ONU设备可容纳

17、的用户数:应根据单个PON树接入的ONU数量和各个ONU的用户分布情况确定。单个PON树内各ONU接入的用户数均匀分布时,将表9-6中的用户数除以光分路数,可计算出不同光分路比时单个ONU设备可容纳的用户数如表9-7所示。 1容量测算9.1.3 容量、上联带宽和传输距离的测算 模型光分路数业务模型1业务模型2EPONGPON10G-EPONEPONGPON10G-EPON42998433105308129881449216521546491672410826773243231254133816264162761981128-3-9-表9-7 单个ONU设备可容纳的用户数2上联带宽测算9.1.3

18、 容量、上联带宽和传输距离的测算(1)当OLT侧不同以太网/IP类业务共用物理链路(基于VLAN隔离)上联时,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组播复制点在OLT或ONU第二种情况是组播复制点在BRAS/SR2上联带宽测算9.1.3 容量、上联带宽和传输距离的测算(2)当OLT侧不同的以太网/IP类业务上联基于物理链路隔离时,应分别计算不同业务的上联带宽。 (3)OLT侧TDM业务上联带宽:其中,i 指第i个TDM业务用户的E1业务数量, n指OLT设备所连接的TDM业务用户总数量。 2上联带宽测算9.1.2 容量、上联带宽和传输距离的测算(4)OLT上联端口数量,其中,上联链路带宽冗余系数根据实际业

19、务模型取值( 1),OLT上联端口可用带宽取值见表。 OLT上联端口可用带宽取值端口类别可用带宽FE75 Mbit/sGE900 Mbit/s10GE9 000 Mbit/sSTM-163E1(5)CATV业务采用独立波道承载,具体组网配置应符合CATV业务网络需求。3PON系统传输距离测算9.1.2 容量、上联带宽和传输距离的测算(1)PON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最坏值计算法,分别计算OLT的PON口至ONU/ONT之间上行和下行的允许传输距离,取两者中较小值为PON口至ONU/ONT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2)对采用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承载CATV业务的接入系统,应考虑CATV传输系

20、统S点与R点之间允许最大通道插入损耗对最大传输距离的影响。(3)PON系统的传输距离L(OLT至ONU/ONT的传输距离)上述公式有关说明:参数Ac:即光纤活动连接头损耗,一般取0. 5 dB/个;参数:G.652D光纤与模场直径不匹配的G.657B光纤连接时引入的附加损耗可取0. 2 dB/连接点;附加损耗:还包括采用非预埋光纤机械型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引入的附加损耗,具体附加损耗值与实际的安装环境、安装工艺有关。其他损耗:对于三波PON系统,在采用外置WDM模块时,需要考虑外置的WDM合波器/分波器的插入损耗之和。举例:PON系统传输距离测算举例:PON系统传输距离测算各有关参数:可

21、以参照表9-9至表9-12所示取值(当然规划时应根据当时的设备实际技术水平情况取值)。对于两波或WDM模块内置的三波PON系统:根据表9-9至表9-12的取值,对应于ODN中不同活动连接头数量、不同光分路数时,在不考虑光链路保护、冷接、模场直径不匹配的光纤对接等引入的附件损耗情况下,可以算得PON系统的最大可传输距离如表9-13至表9-18所示取值(技术上取20km上限)。具体参见PP290 292。需说明的是,根据OLT和ONU/ONT设备R,S参考点的定义,OLT和ONU/ONT设备侧的连接头不计入ODN链路中的活动连接头数量。1OLT的设置9.1.4 网元设置OLT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22、 宜靠近业务节点集中设置; 宜设置在现有业务节点,首选设置在综合业务接入局(站)或其他重要的业务节点; 靠近业务节点集中设置有困难时,可适当下移。2ONU/ONT的设置9.1.4 网元设置ONU/ONT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FTTH/O应用模式,ONT宜设置在户内/办公室内;当办公楼内设有内部局域网的设备间时,ONT可设置在用户网络设备间。对于FTTB/C应用模式,ONU宜相对集中设置在建筑物内。对于FTTCab应用模式,当需要采用室外机柜安装ONU时,宜靠近电缆交接箱选择适当位置设置。3PON系统的设备配置9.1.4 网元设置PON系统的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OLT设备PON口数量按照O

23、DN组网方案和ONU/ONT规模来确定,可适当考虑一定的维护冗余;对需要提供光链路保护的PON系统,可相应增加PON口数量。ONU的端口配置数量应根据ONU的设置方式、覆盖范围、用户实装率等因素进行估算;ONU设备的宽窄带端口配置比应根据用户需求特点并结合家庭网关业务的推广等进行测算。ONT端口类型和端口数量应根据用户业务需求配置。1系统保护9.1.5 其他系统保护包括用户群保护、OLT上联保护和OLT设备的关键部件保护。2QoS实现方式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应与全网相协调部署QoS机制,实现端到端动态QoS。IP宽带接入网:宜部署基于IEEE802.1D为主的QoS策略,由QoS边界节点对互联网业

24、务、IPTV和VoIP等业务标识不同的优先级,并在宽带接入网各层设备部署相应的优先级队列。IP城域骨干网:宜部署基于DiffServ为主的三层QoS策略,通过IP Precedence或EXP标记接入用户和业务;也可以部署MPLS和DiffServ相结合的QoS策略。宽带网络网关设备(BRAS/SR等):根据不同业务的QoS等级实现IP宽带接入网与城域骨干网之间QoS分类标记的映射。2QoS实现方式表9-19 IEEE 802.1D的优先级排序及其与业务类型的映射关系2QoS实现方式优先级值缩写业务类型说明7NCNetwork Control包括TDM、网管6ICInternetwork Co

25、ntrolVoIP信令5VOVoice(10 ms latency and jitter)VoIP媒体4VIVideo(100 ms latency and jitter)IPTV、视频3CACritical Applications2EEExcellent Effort1BKBackground0BEBest Effort普通上网业务3VLAN划分9.1.5 其他对不同的业务类型可通过分配不同的VLAN实现优先等级;应根据网络特点和运维需要针对各种业务采用相应的VLAN分配方式,可采用PUPSPV(每用户每业务一个VLAN)、PSPV(每业务一个VLAN)、PUPSPV+PSPV组合等方式。

26、VLAN ID的使用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统一规划。4IP地址规划9.1.5 其他IP地址应全网统一规划,可根据业务和设备类型选择静态配置或动态配置,例如,OLT、ONU设备可静态配置网管用私网IP地址,其余用户终端设备也可根据相应业务需要,选择使用公网或私网地址。IP地址规划和分配应符合YD/T5117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等规范的相关要求。5安全和用户认证方式9.1.5 其他应建立全网安全机制,提供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安全承载和配合能力;OLT应具有对ONU/ONT合法性进行检查及控制的能力;对于经宽带光纤接入系统接入的不可信任的VoIP或视讯业务终端设备、集成于ONT或家庭网关中的IAD

27、等终端设备,需经由SAC设备进行接入控制,再进入业务网络。用户认证:由宽带网络网关设备(BRAS/SR等)配合Radius完成。一般地,对采用静态IP地址接入的用户无须认证;对采用动态IP地址接入的用户可通过PPPoE、IPoE、DHCP+Web、802.1x等多种认证方式,实现对各种接入用户和接入业务的接入认证功能。9.2.1 网管功能要求9.2 网管系统9.2.2 网管系统设计9.2.1 网管功能要求宽带光纤接入系统需配置网管系统,具备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网管功能。拓扑管理:以图标形式显示所管辖的所有网元、网元组或子网;动态实时显示被管网元的运行状态和状况;提

28、供灵活方便的拓扑排列、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拓扑编辑功能。配置管理:对子网、网元、机架、机框和单板等被管物理对象进行安装、指配、连接;创建并维护被管对象的信息数据库;管理端口和用户配置、系统软件等;监视网元的状况并实行诊断测试和控制等。9.2.1 网管功能要求故障管理:故障监测、预警与快速诊断;故障定位和分析;告警底层过滤;告警归类;告警处理;告警查询与统计。性能管理:实时性能采集;设定、查询、修改性能监测的属性和门限;性能数据的统计、上报、查询和存储。安全管理:用户鉴权、访问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对系统数据提供备份和灾难恢复功能。9.2.2 网管系统设计网管系统的组成:由网元级管理系统(EM

29、S)、网络级管理系统(NMS)以及本地维护终端(LCT)组成。网管系统的管理界面:应符合以下要求。(1)网管系统应能对宽带光纤接入网络上运行的所有有源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维护和管理;(2)网管系统主要对网络和设备进行管理、对物理通道进行配置、以及对与业务相关的公共属性进行配置,业务的开通和控制由相应业务网管及系统平台进行管理。网管系统的接口:EMS向上对NMS应提供北向接口,应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者需要提供与相关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等之间的接口。9.2.2 网管系统设计网管系统的配置:(1)一个本地网内同一厂家的设备应由一套集中的EMS进行管理,本地网规模较大或网元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情况配置多

30、套网元管理系统分设备或分区域进行管理。(2)当某厂家在本地网内只有ONT设备时,可不单独设置网管系统,由OLT设备及其网管系统进行管理。网管系统的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网元连接至EMS的传输通道阻断时,EMS应能通过第二通道获取被管理的网元信息;(2)网管服务器和管理数据库应进行冗余配置,EMS应支持数据库备份、恢复和复制功能;(3)网管系统应通过操作员认证机制和有效的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保证系统操作管理的安全性。9.3.1 设备配置的一般原则9.3 设备配置9.3.2 业务承载能力及方式9.3.3 设备功能及接口要求9.3.4 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9.3.5 设备的供电与防雷接地

31、9.3.1 设备配置的一般原则(1)设备配置应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兼顾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选用的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在线升级能力,并考虑维护使用的方便性。(2)应根据系统带宽需求和光功率预算,合理选择系统的光接口类型和光分路器的光分路比。(3)室外型设备应考虑将配套设备与主设备安装在同一室外机柜内。(4)按照满足日常维护的基本需求配置维护备件,应保证设备重要单元盘不缺品种。9.3.2 业务承载能力及方式(1)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应具有承载以太网/IP业务、语音业务、TDM业务和CATV业务(可选)等的能力。 语音业务承载:应支持VoIP方式,可在ONU/ONT内置AG或IAD功能模块来提供VoI

32、P语音业务。 TDM业务承载: EPON系统的应采用IETF的PWE3方式;GPON系统的应采用Native TDM(TDM over GEM)或PWE3方式。 IPTV业务承载:应同时支持组播和单播方式。 CATV业务承载:应采用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单独承载方式(图9-3)。9.3.2 业务承载能力及方式图9-3 传输CATV信号的共波长PON系统实现方式示意图9.3.2 业务承载能力及方式(2)OLT网络侧接口(SNI)按业务类型的需求配置:GE/10GE口应采用光接口;FE口可根据业务侧端口类型及传输方式来选择配置光口或电口;可提供与SDH/DDN/FR/ATM网络互联的E1、

33、STM-1等接口。(3)ONT类型及业务承载能力应满足以下规定:适用于FTTH应用模式的SFU和HGU类型ONT,必须提供以太网接口,SFU可选配置POTS和RF等接口,HGU可选配置POTS、RF、WLAN、USB等接口;适用于FTTO应用模式的SBU类型ONT,必须提供以太网接口,可选配置E1、POTS和RF等接口。9.3.2 业务承载能力及方式(4)ONU类型及业务承载能力应满足以下规定:适用于FTTB/FTTC应用模式的MDU类型ONU(LAN接口),必须提供以太网接口,可选配POTS和RF等接口;适用于FTTB/FTTC/FTTCab应用模式的MDU类型ONU(DSL接口),必须提供

34、包含分离器的ADSL2+/VDSL2接口,可选配置POTS和RF等接口;适用于FTTB/FTTC应用模式的MTU类型ONU,必须提供以太网接口,可选配置POTS和E1等接口。9.3.3 设备功能及接口要求项 目功 能备 注系统功能动态带宽分配(DBA)多业务QoS机制ONU/ONT认证加密功能ONU/ONT掉电通知功能可选光链路保护倒换可选以太网功能二层转发二层汇聚二层隔离VLANVLAN Stacking安全防攻击端口自协商流量控制快速生成树组播链路聚集VoIP相关功能呼叫处理媒体控制语音处理模拟用户电路语音QoS管理IPv6支持功能IPv6感知(IPv6 Aware)1. PON设备功能9

35、.3.3 设备功能及接口要求2. 设备接口要求EPON设备功能及接口:应满足YD/T1475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的相关规定;GPON设备功能及接口:应满足YD/T1949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的相关规定;10G-EPON设备功能及接口:应满足YD/T2274接入网技术要求10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EPON) 的相关规定。可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者实际运营需求设计PON设备的其他功能和接口要求。9.3.4 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类别温湿度环境适用设备备 注Al温度:1035湿度:10%90%(25)局端机房的OLT 地面以上2m和

36、设备前方 0.4 m处的温度A2温度:040湿度:5%95%远端机房的OLT/ONU、户内ONT 地面以上2m和设备前方 0.4 m处的温度B1温度:2050湿度:5%95%室外ONU/ONT 适用暖温/干热/亚湿热/湿热气候带B2温度:3540湿度:5%95%室外ONU/ONT 适用寒温气候带Cl温度:1055湿度:5%95%通风条件较差的楼道ONU/ONT 适用暖温/干热/亚湿热/湿热气候带C2温度:1045湿度:5%95%通风条件较好的楼道ONU/ONT 适用暖温/干热/亚湿热/湿热气候带C3温度:2540湿度:5%95%楼道ONU/ONT适用寒温气候带1. 设备在表9-21所示环境范围

37、内应能正常工作。9.3.4 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2. 当OLT和ONU/ONT间的光纤处于3555的温度交变环境内时,OLT和ONU/ONT应能正常工作,业务性能不应恶化或中断。3. 设备在灰尘直径大于5m(灰尘粒子是非导电、导磁和腐蚀性的)、灰尘浓度3104粒/m3的环境下应能正常工作。在86106kPa的大气压力环境中,设备应能正常工作。9.3.5 设备的供电与防雷接地1. OLT应支持直流或交流供电方式、ONU/ONT支持交流/直流(可选)供电方式,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直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应满足以下要求:标称电压48V;电压波动允许变化范围为57V40V(在直流输入端子处测试的4

38、8V)。 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应满足以下要求:单相220Vl0%,频率50Hz5%,线电压波形畸变率5%。9.3.5 设备的供电与防雷接地2. 正常情况下,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M。3. OLT和ONU设备的防雷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4. 设备应安装过压、过流保护器,并满足YD/T1082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相关要求。5. 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指标符合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以及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的规定。9.4.1 ODN网络组成9.4.2 ODN组网原则9.4.3 光分路器选用9.4.4 光

39、分路器安装位置9.4.5 光纤光缆选用配置9.4.6 ODF及其他辅助器材配置9.4.7 光缆线路设计9.4.8 辅助设施安装要求9.4 光分配网络设计9.4.1 ODN网络组成ODN的定界为OLT侧S/R点至ONT/ONU侧R/S点之间的网络。ODN网络主要由光缆、光缆接头盒、光分路器、光缆线路终端分配设备、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光纤插座盒或用户智能终端盒、WDM合波器/分波器等组成,包括星形、树形和环形等结构。9.4.1 ODN网络组成光分路器:是一种基于光功率分路的器件,可以将一路或两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光分路器连接业务网络侧的端口称为合路侧,连接用户侧的端口称为支

40、路侧端口。光缆分纤箱/盒:用于室外或楼道内连接配线光缆与引入光缆或者连接楼内垂直光缆与水平光缆的接口设备。其内部包含光缆终端、光纤熔接/机械接续保护单元,可以安装光分路器。9.4.1 ODN网络组成光缆线路终端分配设备(ODF/MDF):即光纤配线架,是专为光纤通信机房设计的光纤配线设备,具有光缆固定和保护功能、光缆终接功能、调线功能、光缆纤芯和尾纤保护功能。即可单独装配成光纤配线架,也可与数字配线单元、音频配线单元同装在一个机柜/架内,构成综合配线架。9.4.1 ODN网络组成光缆交接箱: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缆与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使

41、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光缆交接箱的结构主要由箱体、内部金工件、光纤活动连接器及备附件组成,可分为室内型和室外型两种,可以落地、架空、壁挂安装。9.4.1 ODN网络组成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用于室外或楼道内安装ONU等有源通信设备、光(电)缆终端及其他配套设施,提供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环境的箱体,可采用落地、架空、壁挂、嵌入、挂杆等多种安装方式。用户智能终端盒:安装在用户室内、用于安装通信设备、入户光缆端接设施、各种信息业务的配线模块及家庭智能化系统模块等设备的综合配线箱体,是户内布线系统的汇聚点,也称为家居信息箱或用户综合信息箱。9.4.1 ODN网络组成光纤插座盒:是户内或楼道内

42、用于光缆成端固定的设备,由面板、底座、光纤接头保护件、适配器等组成。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一种用于在施工现场用机械或熔接方式在单模光纤或光缆的护套上直接组装而成的单模光纤活动连续器。9.4.1 ODN网络组成综合业务接入局(站:是指本地通信网中可提供多业务接入汇聚的业务局(站)。家庭网关:是家庭内部网络与外部接入网相互连接的一种物理接口设备。可以是简单的二层设备、三层设备或二、三层混合设备,也可以是复杂的、支持应用层协议和内网穿越的网关。ONT设备可集成家庭网关。9.4.2 ODN组网原则ODN网络组网应根据用户性质、用户密度的分布情况、地理环境、管道资源、原有光缆的容量以及宽带光纤接入系

43、统建设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结构和配纤方式。9.4.2 ODN组网原则(1)ODN应安全可靠,向下逐步延伸至通信业务最终用户。(2)ODN的容量和路由,在通信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远期业务需求和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确定建设规模。(3)同一路由上的光缆容量应综合考虑,不宜分散设置多条小芯数光缆。(4)光缆芯数可按终期需求配置,并留有足够冗余。(5)新建光缆线路时,应考虑共建共享的其他电信企业的容量需求。1ODN的设计原则9.4.2 ODN组网原则(1)普通用户或一般商业客户的ODN线路宜采用树形拓扑结构。(2)对专线用户、重要用户以及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用户线路可采用具有保护的拓扑结构

44、。2ODN的拓扑结构选择(1)ODN覆盖区域内可选用树形递减直接配纤方式、树形递减交接配纤方式、树形无递减交接配纤方式或环形无递减交接配纤方式。(2)选择配纤方式应有利于减少光纤线路的活动连接点数量。3光缆网络配纤方式9.4.2 ODN组网原则(3)选用交接配线宜采用一级交接配线及固定交接区。(4)ODN覆盖范围内用户分布比较稳定的区域,宜采用树形递减直接配纤方式。(5)对管道资源不足、用户分区预测困难的区域可采用树形递减或树形无递减配纤方式。(6)连接普通用户的光缆线路宜采用树形递减直接配纤或树形递减交接配纤方式。(7)连接重要用户、业务节点上联和互联的线路,可采用环形无递减交接配纤方式。3

45、光缆网络配纤方式9.4.2 ODN组网原则(1)光分路器的设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光缆投资、PON口及光分路器端口使用效率、便于维护、网络优化改造和技术升级改造等因素。(2)结合ODN网设计和用户规模进行配置,以满足近期需求为基础,兼顾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应预留光分路器的安装位。(3)应根据PON系统支持的最大光分路数、可传输距离、带宽规划以及用户的规模和分布密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ODN采用的最大光分路比。4光分路器设置9.4.2 ODN组网原则(4)宜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必要时可采用二级分光方式,二级分光级联后总的光分路比应不大于PON系统允许的最大光分路比。(5)宜采用相对集中设置方式,当用

46、户较密集时可适当靠近用户端设置。4光分路器设置9.4.2 ODN组网原则(1)应严格控制ODN中采用活动连接点的数量。(2)在需要和其他电信运营企业共享ODN资源时,应符合以下要求:根据共享模式和界面,灵活设置分配点;在共享资源分界处宜采用活动连接;资源共享接入点的设施容量应保证多运营企业的用户接入需求。5其他9.4.3 光分路器选用(1)光分路器宜采用全带宽型和均匀分光型的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2)光分路器端口类型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既要考虑方便维护管理的需要,又要考虑减少活动连接点的数量;当光分路器安装点的光缆成端不配置适配器时,宜选用适配器型(含插头和适配器)光分路器;当光分路器安装点

47、的光缆成端配置适配器时,宜选用尾纤型(含插头)光分路器;在需要减少活动连接器数量时,可选择熔接型光分路器。(3)当PON系统承载模拟CATV信号时,光分路器的连接器应采用APC端面。9.4.3 光分路器选用(4)光分路器引出尾纤可采用外护套直径为0.9mm、2.0mm或3.0mm的尾纤,其引出长度不宜超过1.5m。(5)常用光分路器的分路比有1N和2N(N为2、4、8、16、32、64和128等),应根据ODN设计的最大光分路比、分光方式和保护方式进行选择。(6)光分路器光学特性应符合YD/T2000(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第1部分:基于平面光波导(PLC)的光功率分路器的要求。9.4.4 光

48、分路器安装位置(1)光分路器安装位置应根据ODN的应用模式和用户分布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地点。(2)对FTTH应用模式的新建别墅区,光分路器安装位置的选择可按以下原则考虑: 当别墅区覆盖区域相对较小时,宜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光分路器宜安装在别墅区接入设备间或小区光缆交接箱内。 当别墅区覆盖区域相对较大时,可采用一级或二级分光方式。采用一级分光方式时,光分路器分散安装在各片区的光缆交接箱内;采用二级分光方式时,第一级光分路器宜安装在小区机房/光缆交接箱,第二级光分路器可安装在小区光缆分纤箱内。9.4.4 光分路器安装位置(3)对FTTH应用模式的新建低、高层建筑,光分路器安装位置的选择可按以下原则

49、考虑: 高层建筑宜采用相对集中设置的一级分光方式,必要时可采用二级分光。采用一级分光方式时,光分路器宜安装在建造物的设备间或接线间光缆配线设施内;采用二级分光方式时,一级光分路器同前,第二级光分路器安装在楼层竖井光缆配线设施内。 低层、多层建筑可采用一级或二级分光方式。一级分光方式时,光分路器集中安装在小区设备间/配线间或室外光缆交接箱内;二级分光方式时,一级光分路器同前,二级光分路器可安装在小区光缆交接箱内或楼道光缆分纤箱内。9.4.4 光分路器安装位置(4)对FTTB/C+LAN应用模式的新建多层、低层和高层建筑,光分路器宜采用相对集中设置的一级分光方式,安装在小区机房或小区光缆交接箱内。

50、(5)对采用FTTCab+DSL应用模式的农村区域,光分路器可采用相对集中设置的一级分光方式或二级分光方式。一级分光方式时,光分路器宜安装在室外光缆交接箱内;二级分光方式时,一级光分路器宜设置同前,二级光分路器可安装在光缆分纤箱内。(6)FTTB/C +LAN或FTTO应用模式的商业客户单幢商务楼或建筑群,光分路器宜采用集中设置的一级分光方式,可安装在用户机房内或室外光缆交接箱内。9.4.5 光纤光缆选用配置(1)光缆中光纤宜采用G.652单模光纤。(2)当需用弯曲不敏感光纤时,宜选用模场直径与G.652光纤相匹配的G.657类单模光纤。1光纤类型的选择9.4.5 光纤光缆选用配置(1)室外光

51、缆室外光缆应根据线路路由的实际环境条件,可采用直埋、管道、架空、路面微槽或架空微型自承式等敷设方式。2光缆结构的选择 直埋光缆结构宜采用PE内护层+防潮恺装层+PE外护层,或防潮层+PE内护层+恺装层+PE外护层。 管道或硅芯管保护的光缆结构宜采用防潮层+PE外护层 架空光缆结构宜采用防潮层+PE外护层 水底光缆结构宜采用防潮层十PE内护层+钢丝恺装层十PE外护层 防蚁光缆结构宜采用普通室外光缆结构+防蚁外护层。 路面微槽光缆结构宜采用金属管+PE内护层或防潮层十PE内护层。 架空微型自承式光缆结构宜采用8字型结构或扁平型结构2光缆结构的选择(2)室内光缆室内光缆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垂直

52、布线、水平布线敷设方式。垂直布线光缆结构宜采用干式结构+紧套光纤+非延燃外护层。水平布线光缆结构宜采用干式结构+非延燃外护层。2光缆结构的选择(3)用户引入光缆用户引入光缆根据引入点设置位置的不同,可采用架空入户、管道入户或室内布线入户等敷设方式。 架空入户光缆结构宜采用室内外用自承式,于式+防潮层+非延燃外护层。 管道入户光缆结构宜采用室内外用。 室内布线入户光缆结构宜采用干式结构+非延燃外护层。2光缆结构的选择敷设方式允许拉伸力(最小值)(N)允许压扁力(最小值)(N/100 mm)短暂长期短暂长期管道、非自承架空1 5006001 000300直埋I3 0001 0003 0001 00

53、0直埋II4 0002 0003 0001 000水下I、直埋III10 0004 0005 0003 000水下II20 00010 0005 0003 000水下III40 00020 0006 0004 000路面微槽无压力填补 1 0003001 000300有压力填补1 0003002 000750蝶型引入光缆金属加强芯 2001002 2001 000非金属加强芯80401 000500自承式6003002 2001 000室内布线光缆(单芯/双芯)外径3. 0 mm3001501 0003002.0mm外径3.0mm150801 000300外径2. 0 mm80401 0003

54、00室内布线光缆垂直布线12芯1 3204001 00030012芯6002001 000300水平布线12芯660 2001 00020012芯440 1301 00020050m自承式入户单芯/双芯660 2001 000300管道入户单芯/双芯440 1301 000200表9-22 接入网用光缆的允许接伸力和压扁力3其他9.4.6 ODF及其他辅助器材配置(1)ODF及其他辅助器材的选择:应采用定型化产品,其性能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要求;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产品;器件宜为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替代性;施工安装、维护简便。(2)ODF及其他辅助器材的配置:应结合覆

55、盖区域的规模容量进行配置,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同时兼顾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9.4.6 ODF及其他辅助器材配置(3)中、小容量的业务接入点宜配置光缆终端和光纤分配一体化的ODF,大容量的综合业务接入局(站)可采用光缆终端和光纤分配分离的光纤总分配架(MODF)。(4)承载模拟CATV信号的ODN系统段落的活动连接器应采用APC端面。(5)选用的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应具有放置光分路器的功能,采用无跳纤连接方式。9.4.7 光缆线路设计(1)主干光缆芯数应根据近期和中期各种业务对光纤的需求和光分配点的容量选择。(2)配线光缆芯数应根据中远期各种业务对光纤的需求和光分路器的设置进行选择。(3)分路

56、光缆纤芯:FTTB/C应用模式的宜采用26芯,FTTCab应用模式的宜采用612芯,FTTH用户引入光缆宜采用12芯光缆,FTTO用户引入光缆应根据用户分布情况灵活配置。对特殊要求的用户,应根据用户需求设计。1光缆芯数的配置9.4.7 光缆线路设计(1)室外光缆线路路由选择应符合YD5102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2)住宅区配线系统或综合布线系统配线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应结合小区管道、线槽或桥架等合理选择路由,应符合光缆路由短捷安全、施工维护方便的原则。2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9.4.7 光缆线路设计(1)墙壁光缆敷设安装(2)预埋线槽和暗管中光缆敷设安装(3)线槽和桥架中光缆敷设安装(4

57、)用户引入光缆的敷设安装必须符合相关规定3光缆敷设安装要求当路由空间不允许采用直埋、管道或架空方式敷设,且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80mm时,可采用路面微槽光缆敷设安装方式。9.4.8 辅助设施安装要求(1)光缆接续、成端的安装光缆的直通接头或分支接头宜采用熔接方式;光缆在局端成端应采用熔接方式;光缆在光分配点成端应根据安装环境可采用熔接或冷接方式;入户光缆在户内成端可采用尾纤熔接方式或采用预埋光纤式机械型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光缆接续、成端的光纤接头衰减限值应满足表9-25所示的规定;当采用金属加强构件自承式引入光缆从楼宇外直接引入室内时,应将金属构件在楼宇外墙处终结,并将引入楼宇内光缆段

58、的金属构件剥离。9.4.8 辅助设施安装要求(2)光缆分纤箱的安装楼层光缆分纤箱等必须安装在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的公共地点;箱体底边距地坪的高度应不小于1.2m。光缆分纤箱在电杆上安装时,箱体顶端距底层吊线的距离为0.8m,箱体安装的朝向应一致。室外墙挂式安装光缆分纤箱,箱体的下沿距地面高度为2.83.2m。9.4.8 辅助设施安装要求(3)光分路器的安装:应安全牢靠,便于维护(4)用户端设施安装用户智能终端盒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家庭布线系统的汇聚点,线路进出和维护方便的位置;光纤插座盒安装高度为盒底离地0.30.5m,应和电源插座安装高度一致。9.5.1 系统性能指标设计9.5 传输性能指标设计

59、9.5.2 光纤链路传输指标设计9.5.1 系统性能指标设计 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类业务时,PON系统的以太网/IP业务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太网业务的传输时延、吞吐量、丢包率和长期丢包率。9.5.2 光纤链路传输指标设计(1)光纤链路传输指标的设计参考模型(2)承载CATV业务时,OLTS/R和ONU/ONTR/S参考点之间的所有离散反射损耗应大于55dB、链路反射损耗应大于32dB.9.6.1 设备安装位置选择9.6 设备安装与线缆布放设计9.6.2 机房平面布置与设备排列9.6.3 OLT设备安装设计9.6.4 ONU/ONT设备安装设计9.6.5 线缆布放与接地系统9.6.1 设

60、备安装位置选择1OLT设备安装位置的选择(1)覆盖区域较大、接入用户较多的综合业务接入局(站),可独立设置PON系统的OLT设备机房,该机房宜靠近光缆配线室。(2)一般业务节点机楼可与其他传输设备安装在同一传输机房,机房空间足够时,宜设置PON系统的OLT设备机列。(3)当需要OLT下移设置时,PON系统的OLT设备宜安装在住宅小区或楼宇的通信设备间,同时应考虑业务上联的传输系统设备安装位置。(4)新建局房时,应考虑与其他运营企业共建共享。9.6.1 设备安装位置选择2ONT安装位置的选择(1)FTTH应用模式的ONT:宜安装在用户智能终端盒或用户家庭布线系统汇聚点;当入户光缆无条件引入户内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