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政策期末(q m)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历史时期下为实现社会目标(mbio)、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行为。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选择行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而作出的选择行为。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作出的一定的行为准则。 元政策(zhngc) 是规范和引导政策过程中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它是所有政策的原则、基础和标准。元政策在政策体系中属于最高层级的政策。它影响着其他所有层
2、级的政策范式。基本政策 也被视为基本国策,属于元政策之下在一定时期内所确立的大的纲领和重大的国家政策。它是对某个领域和某个社会内容进行明确规定、长期稳定的国家政策,这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不会出现重大的变化。它的主要功能是针对当前国家出现的重要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重大选择确立几个基本措施,它帮助国家有重点地制定发展计划和纲要,选择发展道路。分配性政策 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人群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有些分配性政策只向少数人提供利益。一般来说,分配性政策设计使用公共资金来支持特定的团体、社区或产业。那些寻求利益的人们并不相互直接竞争,这类利益并不意味着由任何特定团体支付,而是由公共财政
3、承担。即所有的纳税人支付。因此,分配性政策一般只产生得利者,而没有明确的受损者。规制性政策 利用政府的权威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管制和约束。这种政策实际上是对部分人的行为进行规制,其对象主要是有限的少数。规定少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多数的利益,保护公共利益的安全和发展。它主要发挥消极的控制和保护功能。再分配性政策 是政府有计划的积极行动。涉及在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财产和权利的转移性分配。再分配性政策的通常模式是资源从有产者流向无产者。由于再分配性政策多涉及金钱。权利或权力的再配置,所以往往难以制定和通过。公共政策分析 是一门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
4、,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相关政策知识,改善公共政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团体模型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的产物。政治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政治利益集团,它们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和斗争,公共政策就是团体之间斗争所达到的平衡。制度模型:(背简答题第9个) 制度理论认为,公共政策与政府制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政府制度是公共政策的母体,它在公共政策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旋转门机制(jzh)学界与政界之间的一种交流互动机制。政府思想库以及工商界人士(rnsh)之间进行有规律的流动,与走旋转门一样,促进知识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政策(zhngc)系统由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
5、客体、公共政策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也是公共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政策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他们能够自觉地认识公共政策并能动地参与政策过程。政策客体公共政策发生作用的对象,既包括公共政策致力于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也包括公共政策所要规范的行为者及其所组成的公共政策目标团体。政策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包括政策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直接主体那些获得法律授权,享有法定权威,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以此主导政策过程的个人或组织,包括国家机关、官僚集团
6、、政治领袖等间接主体间接主体是指虽然并不具有合法强制力,但却能够通过压力、舆论和私人接触等方式参与、介入到政策过程中,并产生一定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主要包括政党、利益集团、大众传媒、智囊团和公民个人等。社会公共法权主体 主体指的是居于法律规定的法权地位、获得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以制定、执行和评估公共政策的机构与职位。社会政治法权主体指的是经过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可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但不拥有合法的权力去作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社会行为主体。目标群体公共政策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而这些受公共政策规范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就是目标团体。 公共决策体制指决策权力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及分配的程序
7、和规则方式的总和。公共决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权力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直接客体,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议事日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政策议程通常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公共政策规划 就是政策规划主体为解决某项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步骤,运用相关的技术方法,获得一种方案或计划的过程。政策规划包括政策规划主体、内容、程序、方法和政策铲除 等几个要素。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政策目标来自政策问题,为政策工具规定了方向,为判断政策
8、工具的有效性提供了评判标准。指标(zhbio)是衡量政策目标的量或质的尺度(如指数、数字(shz)或其他的质的尺度),它是对政策目标的具体说明决策(juc)科学化: 指决策指导思想、决策体制、决策组织和决策程序必须科学化。决策民主化: 首先决策的主体是人民,其次决策必须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决策民主化还是指在作出公共决策,尤其是重大政策过程中要经过咨询论证、协商、听证、审议及计提讨论等环节,这是保证政策科学有效的必然要求。政策法律化 政策法律化是指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
9、策相应的法律效力和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测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象征式政策执行 在执行中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具体的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都没有到位的执行活动“阳奉阴违”。附加式政策执行 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人为附加了与政策目标背离的其他内容,使政策执行超出了政策的基本要求。残缺式政策执行 即政策执行的不配套、不完备、不及时,政策内容只
10、有部分被执行,而其余则被“遗忘”。替代式政策执行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被换上与原政策表面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公共政策内容、目标、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观望式政策执行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通过观察上级的态度、措施以及同级部门的行动再决定反应,因此错失执行良机。照搬式政策执行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经过认真的政策学习和思考,不能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变通。规避式政策执行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分工不合理,权责不明确,该完成的工作不能如质如量完成,该承担的责任相互推诿。政策变通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的方法,是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称为“行
11、政自由裁量”。是政策执行中的必然现象,是政策灵活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政策(zhngc)工具本质上政策(zhngc)主体的行动机制,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或社会组织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行动机制。政治性工具(gngj) 指的是政府为了实现自己意图、达成政策目标而运用各种政治资源的手段和方法。经济性工具 指的是政府为了实现自己意图、达成政策目标而运用的给予或夺取物质利益的方式。社会性工具 指的是政府更多地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构建参与、互动、合作机制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实现政策目标。管理性工具 主要来源于工商管理领域,其基本假设是公私管理在管理上
12、是相同的,源于企业的先进成功管理方式可以为公共部门所采用。45、政策实验 主要是党政机关为了验证公共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并取得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案,而在其辖区内的若干单位进行的局部性决策实施活动。46、政策执行中的灵活性原则 是指在不违背政策原则精神和保持政策方向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时因地制宜,使政策目标得到真正实现,灵活性的核心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7、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效果的“3E” 即效益、效率、公平“3P”即公众参与、可预测性和正当的诉讼程序等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
13、政策的依据。它是政策分析的重要方面,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方法和程序的专门研究活动。48、政策监控(政策监控机制) 政策监控是为了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而对政策过程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与政策监控的合称。49、政策监督 是指监督主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公共政策运行过程进行监察和督促,以衡量并纠正公共政策偏差,实现公共政策目标。50、政策控制 指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51、政策变动政策变动就是指一个或者多个现有政策被新的政策所代替,或
14、者现有政策某些方面被修改。政策变动是政策系统的一种常态表现,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52、政策调整是在政策评估与监测所获得的有关政策执行的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成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53、政策终结是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xingm)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行为。54、政策(zhngc)周期 公共政策经由(jngyu)制定执行评估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周期性的循环过程;新的政策通常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了适
15、应新情况对原有政策加以修改或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的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55、大众传媒新闻媒体的开发和发展是政治自由的重要标准,对公共政策的决定和实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它可以在外围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其目的。其功能有:(1)传播政府的公共政策(2)标示社会舆论的走向 (3)引导舆论的变化 (4)沟通社会信息56、思想库 思想库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利益与权势集团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主要进行政策咨询,从事政策研究,提供政策评估,充当政策宣传机构,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可以帮助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质量。57、具体
16、政策: 宏观与微观政策都属于具体政策的范畴,具体政策就是在原政策的规定下,根据基本政策的指导来制定对具体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和介入的政策。简答题公共政策内涵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历史时期下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1、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行为。 2、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选择行为。3、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而作出的选择行为。 4、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作出的一定的行为准则本质:作为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 作为公共管理的手段 作为利益关系
17、的调节器公共政策基本功能公共政策功能指公共政策通过执行而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1、目标导向功能:指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规定了特定的目标,并以此来引导社会经济正朝向这一目标发展。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重大战略性政策都具有这种功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政策的目标导向功能极为明显。目标导向是理性时代公共政策的重要功能。公共政策的正确性越高,效果越显著,其对社会的引导也越明显。此外,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功能还包括价值的引导。价值引导功能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它利用其价值准则规定着社会的判断,影响着社会群体 对未来的认识和展望,从而达到引导社会进步的目的。2、法律规制
18、功能:规制的含义就是政府利用法律工具对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和管制的政策行为。桂枝是一种法律行为,所以规制政策的主体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政策的规制功能可以分为两类: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3、利益协调(xitio)功能:公共政策的核心是解决社会利益的肥培和协调问题,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功能来自客观现实中永远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平衡。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功能就是对国家和地方范围内出现的利益矛盾、冲突加以缓解、调和、协调,使它不断趋于和谐。4、政治象征功能:有一些公共政策用宏观的规范性话语来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社会秩序的标准与条件,以此来达到表达政府政治态度和决心、表明政府立场的作用
19、。这一类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是政治象征功能。它没有(mi yu)具体的实施措施,也没有明确的财政支持,它的政策周期是非常不确定的。象征性功能属于政治功能,为政治服务,从政治符号上给统治集团提供合法性的论证和宣传作用。5、社会发展(fzhn)功能:是指公共政策能够运用其财政的物质动力来实施其具体措施,以达到改变现状、实现预定目标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社会发展政策就是经济政策。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从宏观上确立发展目标,引导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总体目标。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公共性”?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从广义角度来看,公共选择问题的确会涉及公共或私
20、人物品的确定。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公共物品很难纯粹的实现对所有人的开放。公共物品或服务经常仅有利于社会中某些团体和个人,有时还需要通过付费的形式或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定额定量地分配。2、公共职能:公共职能是公私冲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公共职能并不是必须得由公共部门独家行使,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同的职能表现形式。政府在提供公共职能时,要注意“搭便车”的现象。3、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政府要管理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而尽量的不要去干涉私人性质的问题。政府不是全能的
21、,不能什么都去管。如果什么都管,一定是管不了也管不好。4、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界定政府行为(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限,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的主要依据。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公平性。5、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也正因如此,相对于非公共领域的团体或个人而言,公共权力往往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然而,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对公共权力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是法治
22、社会的基本理念。一个成熟的法制社会,有限政府的理念会被视为行政的法则。就社会而言,政府的行政之手不能“热心过度”。公权行使必须确立边界意识。只有在公权力边界得到限制的前提下,才能使公权力在不危害个人权利和社会自由的前提下,在法定的公共领域内有规则地运行。6、公共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遵守公共秩序,是关系到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大事,是社会生活和谐和稳定的基础。公共秩序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正当性,四是合理性。二是必要性,三是合法性。此外,在如何平衡公共秩序与私人利益问题上,还要
23、坚持人性化管理。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问题的压力:公共政策的兴起与人类在当代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fz),这和人们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现的不满相关联。二战(r zhn)后,新科技革命来临,科学技术得到提高。思想库的成熟及其在公共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4、政府管理的实际需要5、政治科学的发展和各种分析(fnx)工具的出现 6、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经发展出一些可以改善政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质量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把注意力转向与公共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5、公共政策的类型(f)1、从政策内容标准来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外交政策、其他政策2、从政策层级标准来分类:总政策
24、、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3、从政策功能标准来分类:分配性政策、规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构成性政策4、(PPT)从政策功能角度分:(1)主导性与辅助性政策、(2)提取性与分配性、再分配性政策(3)行为限制性与行为自我调节政策、(4)实质性与符号性(象征性)政策6、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和研究方法1、研究热点:一是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研究二是公共政策绩效的研究三是公共政策分析技术与方法的拓展2、研究意义:(1)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2)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有助于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3、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成就:(1)学术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
25、,初步建立起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框架(2)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学科制度化建设初具规模(3)政策科学逐步在高校扎根(4)政策科学知识的应用已经起步,政策科学的产业化的广阔背景开始展现4、中国政策科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策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够,政策科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并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2)政策科学的学术研究水平不高,学科基础不牢,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3)政策科学的制度化或学科的组织化建设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4)对现实政策问题的研究不深,政策科学的应用性、现实性未能充分体现5、研究方法:(1)政治学分析方法(2)经济学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
26、共选择理论(3)管理学方法(4)社会学方法(5)组织学分析方法7、思想库的概念(ginin)、特点、功能和地位 概念:简单的说是思想工厂,是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接(jin ji)服务于政府政策制定为目的,非赢利性的独立的稳定的政策研究机构。特点:1、研究(ynji)领域的广阔2、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针对性3、研究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4、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5、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先进性功能:1、进行政策咨询 2、从事政策研究 3、提供政策评估 4、充当政策宣传机构 5、形成“旋转门”机制地位:1、思想库是现代公共决策体制中政策制定系统的一部分,是“决策中枢系统”的决策咨询系统或决策辅助系
27、统。2、思想库的“谋”与决策中枢系统的“断”3、以美国思想库为例,参照美国国家政策、法律的制定 作用: 一是生产政策思想。 二是提供政策方案。 三是储备和提供人才。 四是教育公职人员和公众.8、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模型的含义及特点含义:公共政策分析者为了研究某类或某个特定领域的公共政策,依据相似性原则而创造或选择一种理论分析系统来代替现实的研究对象,并对认识对象做出抽象描述的一种理论分析方法。特点:1、抽象性和概括性 2、相似性和真实性 3、差异性和关联性9、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模型的类型(重要)1、政治模型:围绕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因素进行政治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概括。(1)制度模型:制度模型的核心
28、观点:政策分析主要是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分析。公共政策与政府制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它是一定社会政治制度下的产物,一项政策只有被政府制度体系内的机构采纳、执行和实施后才能成为公共政策。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征: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分为:传统的制度模型、新制度模型(2)团体模型: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的产物。政治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政治利益集团,它们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和斗争,公共政策就是团体之间斗争所达到的平衡。(3)精英模型2、围绕(wiro)“理性(lxng)”探索(tn su)的模型:分为:(1)理性模型(2)渐进模型(3)混合扫描模型3、系统模型:从整体出发,将公共政策看作是
29、由各个环节组成的整体运作系统,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的模型。 分为:(1)政策过程模型:也称为政策生命周期理论,是将政策过程视为政策行为的生命过程加以描述,试图通过阶段性的描述对政策进行程序化的分析。(2)政治系统模型:政策分析系统理论源于对政治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它把公共政策视为政治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压力所作出的反应。该模型从整体的角度考察社会政治运行,将社会政治看成一个动态运行系统,而这一系统运行的核心任务就是针对输入的问题,运用输入的资源,输出解决问题的公共政策。(3)博弈模型:是指基于博弈决策理论,对处于竞争冲突状态的两方或多方决策者相互制约决策过程进行分析的模型。这一模型将冲突双方或多方的
30、相互决策看做是一个由博弈者、策略集合、赢得函数构成的博弈系统,通过分析来探索竞争冲突中相互决策的规律。(4)“上来下去”模型:a模型中的“上” b模型中的“下” c模型中的“上”与“下”互动10、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体的多元化趋势? 当代公共政策主体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方公共政策主体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呈现较大的差异。在我国,各政策主体实际上都要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参与公共政策的组成,但是,公共政策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和实现必将是公共政策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11、美国“旋转门”机制产生原因1、从政治文化角度良好的思想基础2、政治
31、体制推动力3、独立性有效运行的条件12、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主要包括哪些?他们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如何?1、参政党(在野党、反对党) 在西方多党轮流执政的体制下,在野党总是通过各种方式,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我国实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国家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在我国的公共政策 制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利益团体 利益团体是由具有共同的立场、观点和利益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它的职责是履行利益聚合功能,以保障或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为最高目标。由于利益团体常常对公共政策制定施加影响和压力,因而又被称为压力团体。 利益团体影响政策制定的途径和方式 在西方,利益团体
32、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游说、宣传、捐款、抗议等等。3、公民(gngmn)(选民) 选举投票,包括(boku)全民公决等投票方式,从而对国家重大公共政策问题行使主权。或者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以间接或代议的方式,影响国家的公共政策制定。 采用各种威胁性方式,如请愿、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等,迫使政府接受某项公共政策要求。 参加利益团体,借助利益团体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 对政府实施的公共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进而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利益集团和公民(gngmn)的地位:利益集团是社会政治、法权最重要的社会行为主体之一,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
33、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13、阐述公民作为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双重属性矛盾之处: 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主导政策过程并规范和调适政策客体的活动范围 政策客体在政策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接受政策主体的约束统一之处: 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不是绝对的,而是具有相对性 政策客体虽然要接受政策主体所制定的政策的约束,但这种接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和非法定的途径对政策主体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14、社会问题及其特征所谓社会问题,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差距,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
34、差距往往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特征:1、客观性: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2、主观性: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3、价值相关性:价值判断对于社会问题的定义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4、社会性: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大多数人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5、系统相关性:社会问题具有系统性15、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功能。1、“弥合知识与政策之间鸿沟”的同时,发挥着“资政”、“启智”、“制衡”、“聚才”、“强国”等作用与功能。2、“资政”3、“启智”4、“制衡”5、“聚才”6、“强国”16、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 对思想库进行总体设计,促进不同
35、类型思想库共同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建立人才选拔和淘汰机制,改变研究人员低才、低质及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建立(jinl)开放互动的运行机制。健全筹款(chu kun)机制。拓展科研成果推销(tuxio)渠道。(包括四方面的影响:学习影响力:我们必须在国内外最好的学习刊物上特别是当代中国研究刊物上不断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政策影响力:以国情报告为平台,持续扩大我们在高层决策界的声音;社会影响力:主动与主流媒体合作,成立各种形式的写作小组,有针对性地发表有深度又有影响力的文章;国际影响力:我们要在国际当代中国研究领域内独树一帜,代表学术前沿,代表中国学派。)17、公共决策体制的内涵及构成内涵:
36、公共决策过程是一种权力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分配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和程序,从而形成公共决策体制。构成:1、公共决策主体2、公共决策权力3、决策程序4、决策规则和方式 1、决策中枢系统 (补充)2、决策咨询系统3、 信息情报系统18、公共决策的程序 (1). 政策制定从发现问题到政策方案的出台的一系列的功能活动过程,包括界定问题、建立议程、设计方案、比较和抉择方案以及方案的合法化等环节。 (2). 政策执行政策方案付诸实践、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将政策理想变为政策现实的过程,包括组织和物质准备、政策分解、政策宣传、政策实验以及指挥、沟通、协调等的功能环节。 (3). 政策评估依据一
37、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果做出判断,确定某项政策的效果、效益以及优劣,并弄清该政策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或者为什么导致失败。 (4). 政策监控为达到政策方案的预期目标,避免政策失误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阶段的监控,以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包括监督、控制和调整等功能活动环节。 (5). 政策终结即在政策实施并加以认真评估之后,发现该政策的使命已经完成,成为多余、不必要或不起作用,采用措施予以结束的过程或行为。 19、政策问题的构建,提出所谓的政策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或状况,而且也是一种主观感知及集体行动的产物。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
38、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且属于其权限范围内,认为必须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公共问题。政策问题的构建 = 1 * GB3 * MERGEFORMAT 思考问题 描述问题的边界 建立(jinl)事实根据 列出目的(md)和目标 查明(ch mn)政策范围 展示潜在的利益和成本 重申问题的陈述20、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与障碍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且严重 2、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问题察觉机制与过程障碍:1、政治原则的偏离:(1)任何国家都有立国之本的基本政治原则 (2)政策诉求一旦偏离原则,政府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将其排斥在政策制定系统或制度
39、化程序之外2、价值体系的排斥:(1)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的基本观念及其信仰倾向,是人们思考的依据和行为的准则。(2)提出的政策诉求与社会价值体系不符,就难以形成公众议程,更不可能转化为正式议程,即政府议程。3、政府体系的封闭:(1)如果政府体系保守,决策过程封闭,人们无法与决策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不能通过问题讨论等形式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 (2)公众认定的社会问题很难进入政策议程。4、承受能力的超重: (1)超出了决策者的承受能力,就会受到他们的排斥或回避。(2)即使这种问题的提出对社会有利,符合时代潮流,也难以进入政策议程。5、表达方式失当: 有些问题本可以通过法定的正常渠道提出,却偏偏要选择非正
40、常渠道;明明可以在正式场合上讲,却偏偏要进行地下活动;明明可以采用平和形式提出政策诉求,却偏偏要采取过激的形式。 21、公共政策议程分类和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分为:1、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2、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联系与区别:1、两种议程本质上有差异:公共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组成,其概念和范围较模糊,主要表现为一种外部影响功能,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可以不提出政策方案或解决办
41、法,不是最终认定解决问题的议程。政府议程才是问题认定解决的实质议程,它是对政策问题进行界定或陈述阶段,更加的具体、2、两者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一个政策问题的提出过程是这样的:某一公共问题进入公众议程,然后再进入政府议程,最后成为政策问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很多问题不经过公众议程直接进入政府议程。22、如何设计公共政策方案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23、威廉邓恩的评估(pn )标准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do ln)(1)效益:某一特定方案能否实现所期望的行动结果,即目标。(2)效率:为产生特定水平的效益所要付出努力的数量。(3)充分性:
42、特定的效益满足引起问题的需要、价值或机会的程度。(4)公正性:效果与努力在社会不同群体中分配的公正程度,它与法律和社会理性密切相关。(5)回应性:政策满足特定群体的需要、偏好或价值观的程度。(6)适当性:一项计划的目标的价值和支持这些目标的前提是否站的住脚。24、如何(rh)理解政策合法化含义:有关政策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决策主体的合法化、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和有关政策的法律化)内容:1、公共政策内容的合法化:(1)政策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保持一致,在内容上不发生抵触。 (2)符合法律原则,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 (3)
43、在西方国家主要有违宪审查 (4)在我国审查是有限的2、公共政策程序(过程)的合法化:(1)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a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 b领导决策会议决定 c 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 (2)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a提出议案 b审议议案 c表决和通过议案 d公布政策3、公共政策法律化: 政策法律化是指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 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相应的法律效力和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具备的条件:(1)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 (2)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 (3)只有比较成功的政策才能上升为法律。 2
44、5、影响政府议程建立的主要因素政治领导人,是最基本的政策议程的发起者社会公众需求一般是通过一定的社情民意形式表现出来的专业研究人员,通过各种舆论媒介和组织管理渠道向政府提出自己客观合理的见解突发(或危机)性事件大众传播媒介26、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或要求(即:如何设定政策目标)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sh sh qi sh),面向未来 2、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 3、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 4、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定性27、基本政策目标(mbio)有哪些?公平(gng png):分配公平效率:稀缺性资源的有效配置发展 自由 安全28、评估标准及政策指标的种类评估标准:(1)技术可
45、行性标准:(含义)现有的技术和方法能否使得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备选方案在技术 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 (2)经济可行性标准:既是指一项政策方案的执行能获得财政资源的充分支持,又指方案式项目的执行 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式效率,它主要衡量方案式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3)政治可行性标准: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力式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策式规划的成效。 (4) 行政可行性标准:主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规划的可能性。政策指标的分类:1、经济指标 2、社会指标 3、政治指标 4、综合指标29、政策执行偏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表现形式1、“你有政策,
46、我有对策”替换性执行2、“曲解政策,为我所用”选择性执行3、“软拖硬抗,拒不执行”象征性执行4、搞土政策附加性执行30、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1、政策问题的特性:(1)政策问题的性质 (2)政策对象行为的有效性 (3)政策对象人数 (4)政策问题所涉及的目标团体行为调适量的大小2、政策本身的因素:(1)政策的正确性(合法性) (2)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的可行性3、政策以外的因素:(1)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2)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3)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 (4)政策环境31、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jbn)经验1、实事求是(sh sh qi sh)的思想路线在政策
47、制定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zhn u)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政策。 2、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根本宗旨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政策,都是根据人民的利益来确定的,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领导机关的每一个具体政策的制定,也必须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一根本原则。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正是我们判断政策正确与否的一个根本标准。 3、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是制定出正确政策的组织保证。 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
48、结合。 4、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在确定政策之前,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地了解客观情况,如实地把握客观规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政策,这是我党我国政府的各级领导机关构的普遍做法。 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 “从群众中来”,就是在工作中深入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要求,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形成正确的决定;“到群众去”,就是将集中起来的正确决定变为群众自觉的实际行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的基本经验之一。 6、循序渐进、“摸着石子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对于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胆子要大,但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看到不妥当的地
49、方就赶快改。后来人们把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形象地概括为:“摸着石子过河”。这是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政策制定中的一条重要经验。32、公共政策工具的功能有哪些?1、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途径2、政策工具是政策实施取得成效的关键3、政策工具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4、政策工具是实现有效治理的核心33、政策工具在政策科学中兴起的原因一是政策执行的复杂性以及政策的失败导致人们对政策执工具或手段的反思,实际的政策执行对工具方面知识需求的增长;二是福利国家的失败以及政府工作的低效率,导致人们对工具途径的政治及意识形态上的支持;三是当代社会科学实践性的增强,特别是应用性社会科学领域日益介入政府的政策和管理实践
50、,导致这些学科的学者对包括工具性知识的更多的追求;四是政策科学的研究领域自身的扩展导致了政策工具被纳入学科的视野之中。34、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P230 作用:1、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中心环节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3、公共政策执行是后继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35、公共政策工具类型有哪些1、政治性工具(gngj):(1)政治(zhngzh)管理:就是公共权力机关(jgun)和政府官员通过公共权力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管理的全部活动。(2)政治参与:就是个人或者集体影响公益或公共资源分配的活动(3)行政性工具:就是政府利用公权力和权威,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 行政方式,
51、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政策的办法。包括行政干预、行政法律、行政奖惩和行政诱导。2、经济性工具:(1)财政性工具:是政府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相对价格的补贴以及课税。提供诱因,促使政策的目标群体能够改变其行为,以符合政府治理的目标和要求。(2)货币性工具:(3)以市场为核心的工具:政府利用市场机制的运作,来解决公共问题,实现政策的目标。(4)非市场机制工具:指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直接运用政府的公共权力,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3、管理性工具:(1)战略管理(2)绩效管理:指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
52、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3)目标管理(4)全面质量管理(5)标杆管理(6)企业流程再造4、社会性工具:(1)社区治理(2)个人和家庭(3)志愿者服务(4)公众参与及听证会36、影响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有哪些?P2131、政策目标:首先,如果目标是单一的,就要明确目标是什么。其次,如果目标是多重的,就要明确目标的构成。再次,政策工具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要考虑政策目标是否已发生改变。2、工具的特性:首先,每种工具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其次,不同工具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被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运用于不同的组织环境。3、工具应用的背景:工具实施的背景因素包括执行组织、目标团体、其他工具及政策领域的
53、其他因素。4、以前的工具选择: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到先前工具选择的限制,因此,工具选择依赖于一定的路径。5、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个信仰的体系,它为既存或构想中的社会,解释并辩护为人所喜好的政治秩序,并且为实现其秩序提供策略。不同的意识形态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37、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的意义1、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为有效的管理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公共事务,政府必须针对现实中的重大公共问题,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并确定合理的政策目标。在政策实施中,目标的选择固然重要,但选择和设计有效的政策工具,以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从而使行为与政策的目标要求达成合意,则显得尤为重要。
54、2、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是政策实施的关键政策工具的选择主要(zhyo)发生在政策实施阶段,政策实施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选择和设计有效的工具。政策实施是政策工具选择的管理过程。如何选择和应用政策工具是政策实施有效性的关键。3、政策工具选择(xunz)和应用关系到政策的成败在政策实施中,选择何种政策工具,如何选择政策工具以及用何种标准(biozhn)来评价政策工具的效力等问题对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政策目标的顺利达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8、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标准P209政府选择工具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评价各种政府工具的过程,这就需要一系列共同的标准来对政府工具进行评估。标准:1、有效性:有效性是判断政府公共
55、行动是否成功最为重要的标准,即社会效益。2、效率性:效率关注的是结果和成本的比率,根据效率标准,最好的政府工具是能在收益和成本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工具。3、公平性:首先是基本的公平,即在所有的主体间,收益和成本的分配或多或少的要达到均匀。其次,再分配。按照这一标准,最好的政府治理工具是那些能够满足公平要求的工具。4、可操作性:按照这一标准,最好的政府治理工具是那些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操作工具。5、适应性:按照这一标准,最好的政府治理工具是最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工具。6、合法性和政治可行性:工具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们看待他们付出的税收和他们得到的服务两者之间关系的程度,按照这一标准,最好的政府治
56、理工具是具有政治合法性的治理工具。39、影响目标群体接受和服从政策因素1、政治社会化对人们观点和行为上带来的冲击和影响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会影响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接受3、政策制定符合法定程序并遵守法律原则4、政策符合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5、惧怕惩罚的心理6、对大局或整体的思考7、环境条件的改变也会使某项政策被人们所接受40、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P1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2决定政策修正、调整、继续或终止的重要依据;3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4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5、是厘清责任归属的必要手段41、政策评估的类型P2721、政策评估的人员构成及其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外部评估
57、与内部评估2、政策评估的活动方式: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3、评估活动是在政策执行之前、之中还是之后:事前评估、执行评估、事后评估42、政策评估的标准P2731、从政策评估标准的具体内容来说,事实标准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政策效率:即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bl)关系。 政策效能:即某项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政策的成本与效能之间的此例关系。 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 回应的充分性:即既定政策目标实现以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执行力:即政策执行机构实际具有的整体执行政策能力与它投入某项政策的执行过程的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2、公共政策评
58、估的价值标准有以下几点:社会生产力发展: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应当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利益。 社会健康发展:所有领域的政策活动(hu dng)都应当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社会公正:即政策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与该项政策有关的成本收益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正分摊(fntn)与分享,以及政策追求的价值偏好对社会期望的适当回应。43、公共政策评估模式 1、效果模式一、目标达成模式内容:(1)目标达成评价:结果与政策目标是否一致;(2)影响评价:结果是不是有政策造成的。优点:(1)体现了民主;(2)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3)具有简单性。缺陷:(1)忽略了成本;(2)在目标不清的情况下难以运用;(3
59、)不考虑意料之外的结果;(4)忽视了公共政策中的隐秘议程的作用(5)忽视实施过程。二、附带效果模式关注非预期的、预料之外的政策效果区分:反常效果与零效果反常效果:产生的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效果。零效果:政策在目标范围内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困境:判断价值时应用什么样标准。三、无目标模式评估者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观察政策实施,然后找出相关的效果。可以克服目标模糊时束手无策的弊端,但容易导致主观因素的介入,影响评估的客观公正性。四、综合评估模式评估不应只局限在已得到的结果上,而至少应包括执行,甚至还包括计划。投入、转换和产出五、顾客导向模式核心:项目是否使顾客的关心、需要和期望得到满足。体现了民主参与,但
60、获取顾客的需要和看法要花费很长时间。六、利益相关者模式利益相关者:指所有对政策的目标和执行感兴趣,并对其具有影响的团体和个人。优点:知识性;应用性;目标管理性缺点:忽视成本;耗费资源;缺乏对利益相关者的明确界定;信奉实用主义理论等。2、经济模式(1)关注的是成本,而非效果。(2)生产率模式(3)效率模式3、职业化模式:是指职业人员根据自己的价值准则和执行的质量标准来评估其他人员的执行情况,主要是同行评议。44、博弈(b y)模型的概念,基本主张,评价(背简答题第9题) 博弈模型研究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jnxng)理性决策的问题。这种特定情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在利害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销售终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财经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数学Ⅱ微积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西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气力输送与厂内运输》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学院《商务日语口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湖北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有机化学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上海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精密机械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成都温江兴蓉西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分析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活动设计方案
- 家电以旧换新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分析
- 退休职工安全知识讲座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知识讲座
- GMP理念在制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电信营业厅规章制度范文
- 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工作方案
-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的烟花爆竹伤处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