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评价报告》word版_第1页
《安全预评价报告》word版_第2页
《安全预评价报告》word版_第3页
《安全预评价报告》word版_第4页
《安全预评价报告》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43957312 第一章 总 论 PAGEREF _Toc343957312 h 1 HYPERLINK l _Toc343957313 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 PAGEREF _Toc343957313 h 1 HYPERLINK l _Toc343957314 1.2 安全预评价的依据 PAGEREF _Toc343957314 h 2 HYPERLINK l _Toc343957315 1.3 安全评价的范围 PAGEREF _Toc343957315 h 4 HYPERLINK l _Toc343957316

2、1.4 安全预评价的工作程序 PAGEREF _Toc343957316 h 4 HYPERLINK l _Toc343957317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343957317 h 7 HYPERLINK l _Toc343957318 2.1 单位简介,项目简介(建设内容、占地面积、投资) PAGEREF _Toc343957318 h 7 HYPERLINK l _Toc343957319 2.2选址与总局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343957319 h 7 HYPERLINK l _Toc343957320 2.3 拟建工程内容 PAGEREF _Toc34

3、3957320 h 7 HYPERLINK l _Toc343957321 2.4主要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 PAGEREF _Toc343957321 h 9 HYPERLINK l _Toc343957322 2.5 公用工程(每天用水量) PAGEREF _Toc343957322 h 9 HYPERLINK l _Toc343957323 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343957323 h 12 HYPERLINK l _Toc343957324 3.1 物料固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343957324 h 12 HYPERLINK l _Toc3

4、43957325 3.2 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343957325 h 14 HYPERLINK l _Toc343957326 3.3 重大危险源辨识 PAGEREF _Toc343957326 h 17 HYPERLINK l _Toc343957327 第四章 评价单元确定及评价方法选择 PAGEREF _Toc343957327 h 19 HYPERLINK l _Toc343957328 4.1评价单元的确定 PAGEREF _Toc343957328 h 19 HYPERLINK l _Toc343957329 4.2 评价方法简介 PAGEREF _Toc

5、343957329 h 19 HYPERLINK l _Toc343957330 第五章 定性、定量分析 PAGEREF _Toc343957330 h 22 HYPERLINK l _Toc343957331 第六章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PAGEREF _Toc343957331 h 23 HYPERLINK l _Toc343957332 第七章 安全预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343957332 h 25第一章 总 论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安全预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固有或潜在的危险、

6、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最大程度保证项目实现安全生产,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小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预评价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预评价。本报告是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分析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依据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等有关规定,运用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最终提高建设项目的系统本质安全化

7、水平。1.2 安全预评价的依据 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002.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2008.5.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二十二号1989.12.26)(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号2002.5.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二十八号1995.1.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2002.3.15)(7)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5号 2002.11.15)(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

8、安全监管局 发改投资20031346号2003.9.30)(9)转发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监管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徽省计委、经贸委 计投资20031242号)(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2009.5.1)(11)关于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62号)(1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监管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9.1)(14)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9、第8号 2006.10.1)(15)安徽省燃气管理条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8号2006.7.1)(16)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国家建设部第62号令 1997.12.23)(17)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1995.1.22)(18)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化学工业部令第11号,1995.12.17) 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3)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 (4)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99)(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GJJ33-2005)(6)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7)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2006)(8)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9)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20675-1990)(10)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1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1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GBJ235-82)(13)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 20801.1-2006)(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5)

11、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1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20)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使用规范(SY6503-2000)(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2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2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25)工业企业

12、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2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2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2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30)安全色(GB2893-2008)(3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32)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33)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35

13、)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16-2009)(3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3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38)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39)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40)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1)(41)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1999(42)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40132002(43)钢制管道内腐蚀控制标准GB/T23258-2009(44)埋地钢质管道外壁有机防腐层技术规范SY/

14、T00612004(45)天然气输送企业计量器具配备规范SY/T604595 其他依据项目委托书安徽省xx市城市供气工程(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省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年4月); 安徽省xx市城市燃气利用规划(中国市政工程西南市政设计研究院,2004年5月);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3 安全评价的范围 xxxxCNG汽车加气站工程xx综合站初步设计研究内容包括:综合站总平面布置、工艺、土建、给排水、自控仪表、电气、防雷防静电、采暖、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等项目,并附加工程初步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和工程概算等。1.4 安全预评价

15、的工作程序安全预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适的预评价方法;定量、定性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编制预评价报告。基本工作流程示意图如下:图1-1 预评价基本工作流程示意图准备阶段结 论安全评价确定评价范围收集、整理资料定性、定量评价选择评价方法划分评价单元成立评价小组出具评价报告编制评价报告总结评价结果风险控制降低风险建议辨识分析危险因素与相关方交换意见安全预评价程序评价风险程度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2.1 单位简介,项目简介(建设内容、占地面积、投资)项目名称: xxxxCNG汽车加气站工程项目建设单位:xxxx环保(集

16、团)有限公司 xxxx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创于1998年,是一家致力于环保产品开发利用的高科技企业,涉足汽车零部件、燃气能源、生态农业三大行业,包括:汽车、摩托车三元催化器、消声器排气系统产品的开发制造;城市管道天然气营运及其他能源应用;生态农业产品综合开发。公司拥有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具备极强的投融资及建设实力,是重庆市知名企业。目前,公司正处于蓬勃发展中,城市管道燃气投资已成为公司战略性的重点。公司自进入燃气行业至今已成立了14家燃气子公司,资金投入3个多亿,目前燃气项目现已竣工置换通气的有10家,运营状况良好,用户增长很快。公司下一步目标将大力拓展全国各地的城市燃气市场,海特集团将在

17、天然气产业上全新投入,计划在未来35年内,实现国内3040个左右的城市管道燃气及20个CNG汽车加气站项目。2.2选址与总局平面布置站址说明xx综合站选址毗邻省天然气公司xx分输站用地。围墙内占地面积9908.54 m2(14.86亩),用于设置储配站工艺装置区、2000m3球罐一个(预留)、1000m3球罐一个(预留)、深井泵房、备品储备、维修间、发电房、仪表间、高压配电室、维修间、变压室、低压配电室、消防泵房、压缩机棚、控制室、冷却塔、缓冲罐、回收罐、废液罐、储气井、加气机棚、加气柱和营业用房。站区百米范围内无重要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区域。站区东侧设置进出站通道,为主要交通干道,车辆密集,交

18、通便利。2.3 拟建工程内容表2-1 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参数)单位数量备注1总图运输1.1建设用地面积m29908.54约合14.86亩1.2围墙m425.581.3大门樘12天然气储配站2.1储配站 Nm3/h150002.22000m3球罐个1预留2.31000m3球罐个1预留2.4调压计量装置套1撬装3CNG加气站3.1压缩机组套23.2储气瓶(井)台(座)612m33.3加气柱套13.4双枪加气机套33.5主要管道m410.03.6主要阀门个654给排水供水管道m120.05消防移动式灭火器具246自动控制6.1现场压力变送仪表台56.2调压装置套1需要时6.3常规仪表显示报

19、警系统套16.4可燃气体泄漏检测变送器台76.5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套26.5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台17供配电7.1主要供电设备个87.2电缆m1182.08建筑结构8.1站房m2144.0砌体结构8.3加气罩棚m 2319.68钢结构2.4主要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工艺参数表2-2 工艺参数工艺流程方案(1)天然气储配站工艺装置区工艺流程简述如下:自上游省天然气公司来的1.6MPa次高压天然气进入储配站,经过滤、检测分析后分四路调压,调压前预留三路,调压后预留两路;其中有两路调压(一开一备)至0.4MPa给工业用户用气,另两路(一开一备)调压至0.4MPa给民用户用气,调压前的其中有一路预留给CN

20、G加气站用气;储配站进站设1套过滤装置;调压装置4套。(2)CNG加气站工艺流程简述如下:CNG加气站管道接自天然气储配站1.6MPa预留口,其压力为1.451.6MPa之间,经天然气缓冲罐再进入天然气压缩机,将天然气从1.6MPa加压至25MPa,一部分为天然气运输拖车直接加气外运,供气压力为20MPa;另一部分经优先顺序控制盘进入站内天然气储气井储气,再经加气机向天然气汽车计量加气,供气压力为25MPa。2.5 公用工程(每天用水量)2.5.1 给排水.1站内给排水系统(1)水源本工程用水由市政管网引入,引水压力为0.10.2(MPa)。水量为10.77 m3/h(2)用水量1、生活用水量

21、加气站全站定员为10人,最大班人数6人,生活用水定额35L/人.班,Kn=2.5,t=8h;淋浴用水定额40L/人.次,Kn=1,t=1h。则最大日生活用水量为0.59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0.31m3/h。2、绿化用水量站内绿化面积为1572m2,用水定额1.5L/ m2.次,1次/d,每次1小时内完成,则最大日绿化用水量为2.36m3/d,最大时绿化用水量为2.36m3/h。3、浇洒道路用水量站内道路及回车场面积为6598 m2,用水定额1.0L/ m2.次,1次/日,每次1小时内完成,则最大日浇洒道路用水量为6.6m3/d,最大时浇洒道路用水量为6.6m3/h。4、冷却循环水补水量

22、及水质情况压缩机每台需冷却水量为22m3/时(冷却出水温度37摄氏度,进水温度32摄氏度),本站有压缩机2台;冷却循环补水量按冷却循环水量的1.5%计算,压缩机工作时间16小时,则最大日冷却循环补水量为10.56m3/d,最大时冷却循环水补水量为0.66m3/h5、消防水量本站消防水量72m3/h,火灾延续时间3h。考虑10%未预见水量,则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22.12m3/d(不含消防水量),最大时用水量为10.93m3/h(不含消防水量)。(3)给水系统站内生活、浇洒道路、绿化用水与站内消防水池补水共用同一系统,由市政给水直接供给,并呈环状布置;管道采用焊接钢管DN150,焊接连接,埋地部

23、分做环氧煤沥青加强级防腐处理。(4)冷却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池-循环水泵-压缩机组供水管-压缩机组回水管-冷却塔冷却-循环水池流程中:循环水泵 Q=44m3/h H=0.40MPa N=11KwLBCM60逆流冷却塔 Q=60m3/h N=2.2Kw(5)排水设计站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发酵、沉淀处理后,与其它生活废水汇合,排至污水管道排至站外,排放标准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排水管道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天然橡胶圈柔性连接。(6)雨水系统站区雨水自然排放、站区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以后,经污水管道排至站外排水系统。2.5.2供配电2.5.2.1电源情况电源引自站内变电所,低压进线

24、电源为380V,供站内所有用电设备用电。本次设计低压配电系统,高压配电及变压器由甲方委托当地电业局解决。2.5.2.2用电负荷本项目的用电量是2.26*104kw.h。2.5.2.3供配电系统1)供电系统本站用电负荷,按照“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的规定进行分级:站内生产设备的负荷等级为三级,消防系统的负荷等级为二级。消防系统由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后备电源,实现消防系统电源末端切换。在正常照明故障时可能发生危险的重要场所,如xx综合站站内的配电间、发电机房、仪表间、营业厅等装设应急和事故照明。2)配电系统站内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成套配电设备户内布置。压缩机电源由2#低压

25、配电柜引至压缩机控制柜后,由压缩机控制柜经电缆沟引至压缩机,其他设备用电由3#低压配电柜提供。xx综合站低压无功补偿采用集中补偿的方式,要求无功补偿容量大于106 kvar,使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2.5.2.4配电线路低压配电室内电缆在电缆沟内敷设,室外电缆直埋或在电缆沟内敷设。进出建构筑物的电缆穿钢管保护埋地敷设并做好防水密封,地下电缆穿越道路或地基时应穿套管保护。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照明线路为电缆或导线穿钢管明敷,户外采用铜芯铠装电缆埋地敷设,若采用电缆沟内敷设,电缆沟内应充沙。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1 物料固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般甲烷含量高于90,此

26、外,还有少量的乙烷等烃类。天然气通常是无色的气体,比空气轻,密度为0.51.0kg/m3。气层气的密度一般是空气的0.550.6倍,伴生气的密度一般是空气的0.750.85倍。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当其浓度在515.1范围内,遇火源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此外,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只要温度达到650左右,即使没有火源也会自行着火。组成天然气的气态烃本身是无毒的,但是如果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时就会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当天然气大量泄漏到空气或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使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此外,天然气燃烧不完全时生成的一氧化碳,对人体也有毒害作用。由于天然气的主要成

27、分是甲烷、乙烷,这里对甲烷、乙烷的性质做简要的介绍。(1)甲烷 分子式:CH41)组成及形状GBNo:21007分子量:16.04化学类别:烷烃 GAS 74-82-8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2)主要理化性质密度:kg/m3(293K 0.722 373K 0.513)熔点:-182.5 沸点:-161.5相对比重(水1):0.42(-164)相对比重(空气1):0.55禁忌物:强氧化剂饱和蒸汽压(-168.8):53.32Kpa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甲烷对人体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含氧量明显降低,

28、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5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4)燃爆特性燃烧性:易燃闪点():-188爆炸下限():5.3爆炸上限():15引燃温度():538最小点火能(mJ):0.28最大爆炸压力(Mpa):0.717(2)乙烷1)组成及形状GBNo:21009分子量:30.07化学类别:烷烃 GAS 74-84-0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2)主要理化性质密度:kg/m3(293K 1.353 373K 0.922)熔点:-183.3 沸点:-88.6相对比重

29、(水1):0.45(-164)相对比重(空气1):1.04禁忌物:强氧化剂饱和蒸汽压(-99.7):53.32Kpa燃烧热(KJ/mol):1558.3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高浓度时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和麻醉性。空气中浓度大于6时,出现眩晕、轻度恶心、麻醉症状:达40以上时,可引起惊厥,甚至窒息死亡。4)燃爆特性燃爆特性:闪点()-135爆炸下限():3.0爆炸上限():16.0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3.2 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1)火灾爆炸本工程主要的工艺

30、环节为天然气压缩单元、储存单元、加气单元,生产装置主要由压缩机、阀门、管道和仪表等组成,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原料和中间产品,且操作中油、气、火、电交织在一起,管道纵横,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并且火势蔓延速度极快,难以控制。本项目为甲类火灾危险区,反应过程有一定危险性。其火灾爆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燃烧的猛烈性反应中的主要物料大多是可燃气体、易燃液体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如有跑冒滴漏, 遇火源便会瞬间形成大范围火灾,且蔓延速度快,燃烧猛烈。2、爆炸破坏性高温高压设备内部压力超过生产装置的耐压强度时,会造成生产装置的发生物理性爆炸,并能引发化学性爆炸,使火势蔓延扩大危害严重

31、。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等从法兰、阀门、容器等设备泄漏出来,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火源即发生化学爆炸,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高热会破坏设备,造成人员伤亡。(2)噪声伤害该项目的噪声危害主要分布在具体操作岗位上的电机和压缩机房等部位,这些噪声均属机械性噪声。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使人耳聋,还可能引起其它疾病。如果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易发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永久性听阈偏移,变成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的强度、频率有关,还与噪声的作用时间长短有关。噪声的强度越大、频率越高、作业时间越长,它的发病率越高。 噪声不仅使人听力降低,而且

32、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危害主要包括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恶心、心悸等;噪声还可以使人产生心跳加快、心律不齐、传导阻滞、血管痉挛、血压变化等症状。从而增加了神经性官能症、胃病、胃溃疡、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噪声还降低劳动生产率,在噪声的刺激下,人们的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工作易出差错,不仅影响工作进度,而且降低工作质量,容易引起工伤事故。噪声主要来源于各设备运转中的振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发电机等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噪声。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中规定:工人作业场所噪声容许标准为90dB(A)。本工程噪声控制在85dB以下。(3

33、)电气伤害电气伤害有2种方式即电击和电伤。该公司主要存在电击伤害。主要各种电缆或电缆接头部位由于腐蚀或其他原因导致线体裸露,造成的人身伤害。1、伤害的方式:触电伤害是由电流形式的能量造成的,当伤害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受到局部电能作用,使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会引起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等,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2、伤害的途径:人体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电击;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应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如漏电)时意外带电的金属导体(如设备外壳)发生电击;人体进入

34、地面带电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到跨步电压造成电击。3、电击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等隐患;2)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或安全措施失效;3)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4)专业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实际证明,大部分触电事故往往是由电击造成的,电击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部位、电流的频率有关。表3-1 允许电流与

35、持续时间的关系允许电流(mA)501002005001000持续时间(s)5.41.350.350.0540.0135表3-2 不同频率对伤害的影响电流频率(HZ)对人体危害的影响50100有45的死亡率125有20的死亡率200基本上可以消除触电危害(4)机械伤害机械作业种危险性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机械设备,如压缩机、各类泵、常用的机械设备等典型的作业具有一定风险。风险的产生与设备工作院里和工作状态有关。其主要原因为:机械设备防护措施不到位或防护措施缺陷、设备故障或机械设备未及时检查修理、人员违章操作等。(5)雷电和静电伤害1、雷电危险1)分布:变配电所、较高的建构筑物等均有雷电危险。2)伤

36、害方式和伤害途径:伤害的方式:直接雷击放电、二次放电、雷电流的热量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灾;雷电的直接击中、跨步电压的作用及火灾爆炸的间接作用会造成人员伤亡;雷击可直接毁坏建构筑物,导致电气设备击穿或烧毁: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等遭受雷击,可导致大规模停电事故。伤害的途径:由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的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引起。3)雷电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从雷电防护的角度分析,雷电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主要有:防雷装置设计不合理;防雷装置安装存在缺陷;防雷装置失效,防雷接地体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缺乏必要的人身防雷安全知识等。2、静电危害1)分布:各类管线、泵房等。2)伤害方式和伤害途径:伤害的

37、方式:在有爆炸和火灾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可能成为电击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导致二次事故,如坠落、摔倒等;对静电电击的恐惧会影响工作效率。伤害的途径:由于来自气体以及其中的固体微粒的动能或人体的动能而产生的静电火花、静电力以及静电场场强的作用引起。3)静电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从静电防护的角度分析,静电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主要有:静电接地、跨接装置不完善;测量操作不规范;设备缺乏检修和维护;人体进电防护不符合要求等产生静电火花;(6)毒物伤害天然气泄漏浓度高时,可能造成人员窒息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且天然气中含有微量硫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因此,在生产,储运、检

38、修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因缺氧造成人员窒息及硫化氢中毒事故。(7)压力表等压力仪表在整个加气过程中要涉及的压力表较多,压力表应焊接到主管道上,在压力表头上应设立手动切断阀门。在焊接过程中要求焊接员具有高压焊接员证,100探伤。3.3 重大危险源辨识3.3.1 辨识说明(1)物质重大危险。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2)建构筑物及设施设备重大危险源。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如下:1.贮罐区(

39、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3.3.2 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情况对本项目的天然气、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天然气该项目天然气有2个球罐和6个储气瓶(井)。两个球罐的体积分别是1000M3和2000M3, 6个储气瓶(井)总的体积是12M3。天然气的密度取0.7kg/m3,充装系数是1.0.则实际最大可能存在量Q=30121.00.0007t=2.108450t。表3-3 危险化学品的实际最大可能存在量及临界量物质名称实际最大可能存在量(t)临界量(t)辨识结果天然气2.108

40、450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压力容器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 Mpam3的压力容器(群)。本项目天然气球罐的设计压力32.0Mpa,总容积3000m3。PV球罐=32.03000Mpam3=96000 Mpam3100 Mpam3。因此,本项目天然气球罐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3)压力管道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属于申报

41、重大危险源范围:1)长输管道 = 1 * GB3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管道;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 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 mm的管道。2)公用管道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3)工业管道 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的管道; 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的管道; 输送其他可燃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

42、力4 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本项目为高压燃气管道,公称直径为150或100mm的无缝钢管,管道设计压力为1.6MPa,不符合需要作为重大危险源申报的公用管道一项。因此,本项目的压力管道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3.3.3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本项目天然气物质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压力容器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压力管道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第四章 评价单元确定及评价方法选择4.1评价单元的确定辅助设备4.2 评价方法简介本项目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衡量人们在某种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方法介绍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

43、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 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来表示,则为: D=LEC 式中,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若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其概率为1。但在考察一个系统的危险性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0的情况不确切。所以,将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的参考

44、点,定其分数值为01。 此外,在实际生产条件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范围非常广泛,因而人为地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规定为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10;在这两者之间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相应地确定几个中间值,如将“不常见,但仍然可能”的分值定为3,“相当可能发生”的分值规定为6。同样,在01与1之间也插入了与某种可能性对应的分值。于是,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从实际上不可能的事件为01,经过完全意外有极少可能的分值1,确定到完全会被预料到的分值10为止(表4-1)。 表4-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值分值106310.50.20.1事故或危险情况

45、发生可能性完全会被预料到相当可能不经常,但可能完全意外,极少可能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极不可能实际上不可能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众所周知,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此,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规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例如,每月暴露一次的分定为2,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的分值为3。当然,根本不暴露的分值应为0,但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毋须列出。关于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

46、分值表4-2。 表4-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分值1063210.5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的暴露每月暴露一次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非常罕见的暴露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宽广。因此,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它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列出表3所示的可能结果的分值。 表4-3 发

47、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分值1004015731可能结果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严重,严重伤害重大,致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4)危险性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下述标准进行评定。 由经验可知,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危险性比骑自行车通过拥挤的马路去上班之类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危险性还要低。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要加以注意;危险性分值70160的情况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在160320的

48、作业条件属高度危险的作业条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危险性分值在320分以上时,则表示该作业条件极其危险,应该立即停止作业直到作业条件得到改善为止,详见表4。表4-4 危 险 性 分 值分值100401571可能结果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严重,严重致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2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该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但是,由于它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3个因素的分数值及划定危险程度等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它是一种作业的局部评价,故不能普遍适用。此外,在具体应用

49、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具体情况对该评价方法作适当修正。定性、定量分析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对该作业环境的危险性分析如下:确定3中因素的分值按表4-1,发生事故时相当可能的,故L=6;按表4-2,每天都暴露在危险环境中,故E=6;按表4-3,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将造成至少多人死亡的事故,故C=40;危险性分值的确定危险性分值D=L*E*C=6*6*40=1440。 由表4-4,其危险性分值远大于320,属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立即停止施工。 第六章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规定,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

50、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工艺操作的安全管理,确保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使职工具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能,增强危险、危害状态应急处理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正确应急方法,事故发生时有自救互助能力。国内外许多事故案例表明,在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往往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既有操作的也有管理的。因此,对本项目提出以下措施防止人为失误:1)人员要进行选择。要选拔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号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并定期进行考察、考核、调整。2)对职工要加强职业培

51、训、教育。使职工具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慎密的态度,并且要熟悉相应的业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有关物料、设备、设施、防止工艺参数变动及泄漏等的危险、危害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知识和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方法,事故发生时有自救互救能力。3)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新进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转岗、复工人员应参照新职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考试,对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4

52、)职工应遵守各项目规章制度,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特别是重视生产过程红、检修、抢修时,异常天气情况下、紧急情况处理等的作业,事前要有完备的作业方案;作业时要遵守各项规定(如动火等规定),确保万无一失。5)正确穿戴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并保管好、维护好、正确使用好。严禁穿带钉鞋进入易燃、易爆危险区域,生产区域内严禁穿短衣、短裤和赤膊等。6)要重视作业人员异常情绪、异常行为的出现,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并妥善处理。(4)建立健全各种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台帐和技术档案,尤其要完善设备的检维修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视、检查、定期维护保养等管理工作。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诱发事故的物质基础。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状态,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因此,要加强对设备运行时的监视、检查、定期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经常进行安全分析,对发生过的事故或未遂事故、故障、异常工艺条件和操作失误等,应作详细记录和原因分析并找出改进措施。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