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新课程教学反思定_第1页
高一语文新课程教学反思定_第2页
高一语文新课程教学反思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语文新课程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新教师来说,工作的第一年就和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迎面“撞上”,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这些文件上冰冷的白纸黑字并不能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高一上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我在跌跌撞撞中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和学生们一同成长。现在静坐于桌前,觉得值得思考、总结和改进的地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心中似有一团火告诉自己一定要把在教学一线的亲身经历、亲身感

2、受以及经验教训认真总结,好好反思,让自己在今后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在高一第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曾经有过的一些错误认识或做法。一、以为新课改就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教法的错误认识 我们常说“除旧立新”,一个新的理念的实施确实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破才有立”。这一次的新课改也是如此,它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就使得我在教学中力求新的同时,容易忘记一些好的传统教法,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教法,比如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写、多练以及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挖掘、深入、延伸、拓展和精讲。事实证明,以上的方法虽然传

3、统,但效果显著,在语文教育中大力提倡创新的时候,吸收和融会传统教法的长处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方法实施中产生过的错误做法 (1)导学案运用中的错误做法我们这次高一语文的新课程教学一个重要的“新”的标志、新生事物是“导学案”。“导学案”在山东兖州一中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出于经验的不足和对学生学情调查了解的不够,往往会采取这样一种片面做法只注重导学案的“学”和“讲”,却忽视了导学案的“导”,结果经常会把课堂变成做题目(做导学案)和讲题目(讲导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厌学。事实证明,

4、如果导学案只“做”只“讲”却不“导”的话,对学生的“学”恐怕很难产生什么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所以,如何设计好导学案并进一步利用好导学案,使它能够真正调动学生、激发学生、解放学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需要我们每一个新课程的参与者、经历者好好动一番脑筋。(2)合作学习中的错误做法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资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我在实践中曾有过这样那样的一些错误做法: 将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我便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其实,这样的小组讨论由于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因此并不

5、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我的可有可无。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我有时会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有时又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我再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其实这样的合作学习事实上只是一种形式,因为缺乏教师的指导,学习效果也欠佳。 合作学习被用得过滥。有的时候我在课堂上不分问题是否合适都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呈现极大的随意性。其实有的合作任务很简单,更适合自主学习,完全没必要合作学习。有的问题学生意见基本一致,也不需要共同探讨。频繁、无价值的合作不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容易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浅尝辄止,一味依赖他人

6、的不良习惯。事实上,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两者并不排斥。 小组中分工合作意识不强。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但有时候,在我的课堂上,往往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分工,学生做的工作只是一个意见交流,最后找一个同学来汇报即可。而且,往往是小组中比较积极的学生会经常被推举来做汇报。这样,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真正做到自主性学习。对此,我积极思索,想进行如下改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文本),与文本进行全方位、深入化的对话和探讨,在此过程中,进行师生

7、之间,文本与师生间,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能自主、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目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导读阶段。此阶段,作为教师,我需要做好前期的备课工作,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学生做好自己的预习工作,初步感知文本,对文本产生一定的兴趣。(二)自读阶段。此阶段的重中之重在于学生,他们需要在初读的基础上再读文本,并且要积极思考,不仅要有兴趣,更要脑、眼、手同时开动,在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而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起辅助作用,用高层次的视野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积极思考。(三)研读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需要师生共同合力完成。教师在此要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讨论问题与要求,并且要深入各小组倾听或参与讨论,而不仅仅是把问题布置下去就游离于学生讨论之外了;而学生更是要在这一阶段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对探究的问题和结果进行互动,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小组和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团队意识和活动能力。(四)运用阶段。作为能力迁移的展示,此阶段需要学生把对于文本的思考、讨论、探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文字,提高自身的写作实践能力;而教师需要在最后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设计写作内容,指导学生总结。总之,在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