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陵寝墓葬课件-第七章:宋代陵寝_第1页
考古学陵寝墓葬课件-第七章:宋代陵寝_第2页
考古学陵寝墓葬课件-第七章:宋代陵寝_第3页
考古学陵寝墓葬课件-第七章:宋代陵寝_第4页
考古学陵寝墓葬课件-第七章:宋代陵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宋代陵寝制度第一节:历史背景一、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都城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同辽、金对峙, 为金所灭靖康之耻二、南宋:1127年1279年,定都杭州 宋金对峙:南宋与金国沿淮水大散关为界 ,为元所灭。 宋高宗赵构 第二节:北宋陵寝一、陵区情况(一)地望:河南巩义市西南,东距北宋东京(开封)约122公里,西距北宋西京城(洛阳市)约55公里,是两京往来必经之地。浅山丘陵。宋陵面嵩山而背洛水,地势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其地点的选定严格按勘舆术的要求,而与前代帝陵有很大的不同。(二)、陵区:1、西村陵区:永安、永昌、永熙 2、蔡庄陵区:永定 3、孝义陵区:永昭、永厚 4

2、、八陵陵区:永裕、永泰 徽宗永佑陵、钦宗永献陵 (三)、陵区的状况:、破坏:金元两代破坏殆尽官盗、民盗、修缮:明清两代陵区划为官地禁止采樵不准种植作物 二、陵园建制特点:各陵平面布局上整齐划一 (一)、方向:坐北朝南 、背水面山(二)、建有兆域 :各陵区周围裁植的荆棘围成的“篱寨”或堆成的断续的土堆、土台围成的“封堠界”,作为域界、域标。兆域内应包括帝陵和后陵以及宗室子孙的陪陵。(三)帝后异穴合葬(三)、陵区建筑、上宫:陵园南神门以内设有献殿:称为宫殿,设神座在当中,陈设香案.举行隆重礼仪的场所:太牢(牛、羊、猪三牲)或少牢(羊、猪)作祭品 ;设奠、读祝册 。献殿建制面阔和进深各五间,含回廊一

3、周,殿屋实际为三开间,重檐歇山顶,上覆灰瓦,并用琉璃瓦饰边。2、下宫:一组独立的建筑群位置:帝陵之后,北偏西功能:侍奉墓主灵魂日常起居之所和陈设死者衣冠并进行日常祭祀的场所。宋会要辑稿:记载,永熙陵下宫放置太宗神像,派五百卫兵守奉,朝暮上食,四时祭飨。陈设:宋朝事实(北宋)李攸卷十三记:北宋下宫是一组独立的组群式建筑。宫有正殿,置龙輴(chn ),后置御座;影殿置御容,东幄卧神帛,后置御衣数事。斋殿旁皆守陵宫人所居。其东有浣濯zhu院,有南厨。厨南,陵使廨舍,殿西,副使廨舍。、皇堂(地宫):上宫正中以下各陵不同高度和深度:宣祖安陵皇堂制度 :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皇帝陵台三层正方,后陵

4、陵台两层,下层每面长九十尺。深14.25,高9.75 建筑结构:永昭陵皇堂 以巨木架石为之屋,计不百年必当损坠圹中。又为铁罩,重且万斤,以木为骨。 、陵前石雕:从南而北排列四神门外各置一对石狮,其余在陵前神道。人物部分和皇帝出行的仪仗行列 数量:帝陵60件,后陵30件、乳台、鹊台:进入陵区的标志(四)、祔葬后陵 :葬于先茔之旁,在帝陵西北 ,帝陵规模的四分之一,有独立陵园。(五)、陪葬墓:集中陪葬在帝陵西北:皇子、皇孙、未出阁的公主,以及诸王夫人 。安葬在“卑丧”的单独陪葬墓区 :皇室三代以下的帝系子孙和他们的夫人,以及未成年而夭折的子女。 陪葬墓一般实行夫妻同穴合葬。 陪葬墓自成墓园,封土规

5、模和墓园大小,在葬制中也有明确规定。墓前石雕数量和大小也有区别。 (四)等级制度1、在位皇帝陵寝最为尊崇2、追尊皇帝次之_永安陵3、皇后陵园:石刻数量为帝陵一半、其他建筑尺寸也一律减半4、一品官员:规模比皇后陵园减半 二品官、三品官,照比一品官员递减神墙:帝陵245步,后陵120-110步,一品官90步,二品官80步,三品官70步墓穴深度:帝陵深90尺,后陵45尺,一品亲王23尺陵台:帝陵3层高53尺,后陵两层23尺,一品官高一层18尺,一下每品降两尺神道长度:帝陵135米,后陵6554米石刻数量:帝陵50件以上,后陵减半,一品官比照后陵减半,一品一下,每降一品,减少2到4件。永熙陵 宋太宗赵

6、炅,赵匡胤胞弟初名匡义。赵匡胤称帝后赐名光义。976年,赵匡胤猝然死去,光义藉口母亲杜太后遗训:“传弟不传子”,而登上帝位,时年40岁,改名炅。61岁时,因箭伤发作而死。前后共在位21年(977997)。年号: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1、兆域:由各陵周围裁植的荆棘围成的“篱寨”或堆成的断续的土堆、土台围成的“封堠界”,作为域界、域标。兆域内应包括帝陵和后陵以及宗室子孙的陪陵。目前未发现兆域。 2、神墙:用夯土筑成,正方形,四隅有角阙,边长约240米。 3、石刻:神墙东西北三门外各有石蹲狮一对 神墙南边正门门道内有宫人一对、门外奔狮和武士各一对神道石刻:神道位于南门外,石刻由南向北排

7、列 望柱一对 、象及驯象人各一对、瑞禽石屏一对、角端一对、石马两对、控马官四对、石虎两对、石羊两对、客使三对、文武官各两对、上马石一对,总计62件。 4、上宫:上宫献殿建筑基址保存完好陵台居上宫中心,夯土筑成。陵台三层,由下至上内收两层,加上顶部平台共三层台阶。底部两层包砖,外用红粉设色。最上一层为覆斗形,不包砖,在土上直接涂红粉。 陵台南面有石雕宫人一对。5、下宫:寝宫,供奉衣冠和神像,后陵之南。作为侍奉墓主灵魂日常起居之所和陈设死者衣冠,并进行日常祭祀的场所。6、地宫:皇后地宫被盗掘 系青砖砌成,七横砖七平砖,共十四层厚,极其坚固。顶部绘有天象图,天象图下绘宫殿楼阁,整个墓轮廓下方上尖。壁

8、面砌出十根倚柱,柱间墙面有的雕出门窗轮廓,有的雕出桌椅、梳妆台之类的家具。墓顶上有宫殿、楼阁、白云星辰等彩绘。墓室下部有棺床,成“冂”形。这些反映了唐末及宋代室内床榻形式及家具特点。 宋仁宋赵祯永昭陵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马面、龙身(有鳞)、鹰爪、凤尾,背景衬以山岳 宋神宗赵顼永裕陵四、北宋皇陵的特点:、分葬不同陵区、南高北低,背水面山:陵园坐落在比较平缓的黄土岗地北坡 从鹊台、乳台至上宫宫城逐渐斜降,陵台(中心建筑)位于全陵的低凹处。 原因:堪舆之术的影响 “葬不厚于古,而以阴阳禁忌则甚焉。”五音姓利说 宫商角徵羽 土金木水火 中西东北南陵园选址赵姓“国音”为“角”;为“东高西下为之角地,南高北

9、下为之征地,角姓也可居之。”;“东方木,其气生,其音角,其虫苍龙。”“五姓不用阴气来山者,角姓不用西来山,用之大凶。”“西有江河水,北来南去,为宜。”地理新书陵向:西北为利地理新书(北宋王洙等人)五音有五向:角音大利向最吉为壬向,安坟坐丙穴。西北为壬向,立下宫,后安葬的皇帝在前代的西北。、帝后同茔合葬,皇后单独起陵 ,后陵有独立兆域,规模是帝陵四分之一。、设陵邑,建寺院 、陵寝规模不如唐代:不营寿陵皇帝:七月丧期 5、后陵统称为“园陵”,临朝听政的皇太后的墓葬称为“山陵”北宋后妃政治地位高。第三节、南宋帝陵一、地望:浙江省绍兴附近九帝六陵_元代被废陵毁尸 将诸帝骨骸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

10、塔十三丈,名曰镇本,以压胜江南士人的反抗意志。 宋高宗赵构 1127-1162年 永思陵 浙江绍兴 宪圣慈烈皇后 宋孝宗赵昚 1163-1189年 永阜陵 浙江绍兴 恭安皇后夏氏等 宋光宗赵敦 1190-1194年 永崇陵 浙江绍兴 慈懿皇后李氏 宋宁宗赵扩 1195-1224年 永茂陵 浙江绍兴 恭淑皇后韩氏 宋理宗赵昀 1225-1264年 永穆陵 浙江绍兴 皇后谢氏 宋度宗赵禥 1265-1274年 永绍陵 浙江绍兴 宋恭帝赵显 1275-1276年 宋端宗赵罡 1277-1278年 永福陵 广东新会末帝赵昺,1272年1279年 ,陆秀夫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殉国 清人王居琼穆陵行 六陵

11、草没迷东北,冬青花落陵上泥。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当时直恐金棺离,凿石通泉下深锢。一声白雁渡江来,宝气竟逐奴僧去。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可怜持比月支王,宁饲鸟鸢及狐兔。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开幽宫。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真是:谁说皇帝轮流坐,明年何必到我家!二、陵寝:(一)陵寝被称为攒宫攒集梓宫的地方(二)陵园建制:营造简洁1、不设:鹊台、陵台、像生、神墙2、 地宫:石藏子 3、沿袭北宋的上宫、下宫制度下宫:棂星门,殿门,前殿、后殿、神厨、神游亭、库室、换衣厅、下宫相当于寝宫。上宫设有献殿三间,献殿后另建一处三间房屋的建筑,皇堂在其下。(三)简葬的原因:便于迁回中原祖陵三、宋代陵寝制度的特点:(一)中国陵寝制度发展的徘徊期,陵园布局继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