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共34张ppt)课件_第1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共34张ppt)课件_第2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共34张ppt)课件_第3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共34张ppt)课件_第4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共34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口的数量变化高三一轮复习知识网络知识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人口的增长 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2、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原因)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

2、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英国、德国、日本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英国、德国、日本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3、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能否将此图转化成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的原因:死亡率的下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原因:出生率率的下降,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高2.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3.生育观念的转变4.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从出生率、死亡率、自

4、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一般在1%以下。在坐标图中三种类型的分布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误区警示: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达到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下面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

5、塔形。这种类型表明青少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长期较高的结果。这种类型育龄人群比重大,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塔顶。这种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增长。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这种类型表明青少年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小,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将呈现负增长。 2我国人口发展面临六大问题 一、

6、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显示,男女性别比达106.30100,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不仅不利于形成小孩成长的良好性别生态环境,还会带来结婚年龄段婚配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出生缺陷人口居高不下。三、是人口老龄化。英国等发达国家从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转变用了80年,而我国完成这种转变只用了20年左右,“未富先老”现象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表现突出,将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严峻挑战。 四、是人口的机械迁移带来的社会问题。流动人口的机械迁移尤其是非家庭性迁移造成“留守小孩”、“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五、是流动人口子女问题。 六、是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增长给我国人口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7、。 在有关人口统计的问题中,常会涉及以下几种图:人口增长曲线、折线图,如图一;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如图二;人口“三率”柱状图,如图三;人口结构饼状(或扇形)图如图四、图五;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如图六;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如图七;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如图八等。 拓展延伸 其中类图直接根据扇形面积的大小确定各量的比例即可,相对简单。和类图的具体读图分析方法在前面已经讲述。、及类图基本上都和坐标有关,是变化较大的一类人口统计图,在分析此类坐标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读清图中的各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变量:时间、人口或是人口变化率; 第二,判读图形的变化特征,这也是读所有坐标图最关键的一步

8、。如:人口变化曲线的坡度陡缓和起伏大小等特征都表达不同的含义。在同一幅图中,曲线坡度越陡,则表明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曲线起伏越大,说明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越剧烈,反之则平和。 第三,思考几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特别注意曲线起伏转折点所表示的含义、形成原因等,通过统计图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知识点二、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1、概念: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必须改变居住地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1年)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空间移动)例如: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一)、人

9、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2、分类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二战前的国际人口迁移条件: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从旧大陆到新大陆从已开发区到未开发区1 从欧洲 到 美洲2 从非洲 到 美洲3 从亚洲 到 美洲、东南亚中国人到美国、东南亚日本人到美国、巴西、秘鲁印度人到美洲、非洲、大洋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人口迁移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经济生产发展不平衡劳动供求关系学习培训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

10、工人增加。从北非、南欧、西亚到 西欧从拉美到北美、西欧从东南亚 到 西亚二战以后19世纪以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加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亚、非、拉等西欧、北美、西亚大洋洲等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经济生产发展不平衡劳动供求关系学习培训完成归纳下表:国 内 人 口 迁 移短期流动人口增加,出现“民工潮”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改革开放政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由东部到内陆由城市到农村由内陆到沿海由农村到城市

11、由山区到平原你知道其它国家的人口迁移吗?俄罗斯、日本、美国、巴西。迁出地:缓解人口的压力;但也造成人才流失迁入地:解决了劳动力不足;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困难、治安混乱等问题。加速城市化进程;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甲地区乙地区 影响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交通通信家庭婚姻文化教育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南北战争东部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

12、乡村城市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东北部老工业区西部和南部新工业区老工业区的重建和改善新工业区老工业区乡村城市美 国 的 人 口 迁 移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三峡” 移民(大型工程建设)(美国反恐战争)(首都变迁)(沙漠化加剧)(掠夺资源占用土地)(就业机会多)(政策优惠)(矿产资源开发)从影响因素及特性

13、上理解二者的联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去理解,具体如下表所示:考点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关系的分析【图解考点】从概念及实质上理解二者的区别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其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如下表所示:【融会贯通】正正负 人 口 合 理 容 量?我们的地球究竟适合养多少人口?我们中国究竟适合承载多少人口? 定义: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合的人口数量.世界人口合理容量:60亿 世界环境人口容量 100亿 中国人口合理容量:7

14、亿 中国环境人口容量 16亿虚数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022/7/242022/7/24Sunday, July 24, 2022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2/7/242022/7/242022/7/247/24/2022 2:30:25 PM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022/7/242022/7/242022/7/24Jul-2224-Jul-22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2/7/242022/7/242022/7/24Sunday, July 24, 2022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022/7/242022/7/242022/7/242022/7/247/24/2022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4 七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