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17~2018学年江苏南京玄武区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部编2017~2018学年江苏南京玄武区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部编2017~2018学年江苏南京玄武区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部编2017~2018学年江苏南京玄武区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部编2017~2018学年江苏南京玄武区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试卷语文1本试卷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此卷为试题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一 (26 分).默写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2)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适别董大),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4)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5)夜阑卧听风吹雨, 。 (_ H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2、一个有 道(毛泽东)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参考答案】(1)归雁洛阳边(2)天下谁人不识君(3)晴空一鹤排云上(4)却话巴山夜雨时(5)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6)远远的街灯明了(7)非淡泊无以明志(8)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 难度系数不高,而且也没有理解性背诵,学生作 答 时应该相对轻松一些。但是个别字词属于易错字,应注意区分,比如“归雁”。此外,现代文的背诵默写一直是很多同学的难点, 应格外注意,这些名句在我们的秋季班入门测中都 有 所涉及。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 mo ()不关心 (2)慷kd ()(3)称()职(

3、4)杞()人忧天【参考答案】(1)漠(2)慨(3) ch曲(4) q i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难度系数不高,但是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这些易混淆的字音字形。比如这道题里面的“漠”就很容易记混,还有“ch击”的前后鼻音也 很 容易搞错,同学们应认真对待。这些字音字形在我们的秋季班入门测中都有所涉及。阅读材料并完成36题。(12分)【国宝燃”起来屹017年12月3日,国家宝藏节目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 有网 友评论:“每每看到民族优秀作品展示于眼前时,整个人就会“然”起来。”每一件文物蕴含 的 人文精神和体现的民族历史进程,都令我.爽倍感自豪【国宝“活”起来】国家宝藏节目致力于“国宝

4、活起来”,邀请“国宝守护人”演绎国宝的前 世传奇,邀请专家解读国宝的今生故事,向大众生 .动地展示国宝的美好与厚重。10期节 目 播出后,将由观众票选出九件文物,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参展。【国宝“潮”起来】中国最大的潮流文化娱乐社区同步播出了国家宝藏。截至 12月31日,播放总量已达一千余万次,粉丝超过五 .十万人,单集弹幕发布超过三千条。3在田字格中使用正楷字抄写下面一句话。(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难度系数较低,但是想得满分较难。书写时应注意抄写正确 是 关键,其次要尽量做到工整和美观。4.卜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词性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五十万我们生到A.名词形容词量词B.名

5、词动词量词C.代词形容词【参考答案】C数量词D.代词动词数量词【解析】“都令我们倍感自豪”中的“我们”是人称代词;“向大众生动地展示国宝的美好与厚重”中的“生动”用来修饰“展示”作为状语,但是“生动”本身是形容词;“粉丝超过五十万人”中的“五十万”本身是个数词,但是在选项中没有数词这一选项,而 数量词包括数词,所以我们选择数量词。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选项。.下列词句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国家宝藏节目组在舞美道具、服装阵容、人物台词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B .国家宝藏里文物的传统文化蕴含,被爱刨根问底的网友们都挖掘了出来。C.国家宝藏开播后,“豆瓣”给出9.3的高分,得到许多网

6、友的随声附和。D.参加国家宝藏历史剧表演的明星们艺术水准参差不齐,网友纷纷吐槽。【参考答案】C【解析】 TOC o 1-5 h z A选项“精益求精”意为“好了还求更好”。句中用来表示国家宝藏节目组在各个方面的认真,符合句义。B选项“刨根问底”用来“比喻追究底细”。句中用来表示节目里文物的文化底蕴被爱追究底细的网友挖掘出来,符合句义。C选项“随声附和”表示“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句中用来修饰众多给出高分的网友,不恰当。D选项“参差不齐”用来“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句中用来形容参加表演的明星的表演水准高低不同,遭到吐槽,符合句义。故选Co.节目总导演于蕾认为国家宝藏成功的

7、原因是“创新”。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它有哪些创新之处? ( 3分)【参考答案】将民族优秀作品展示在电视上, 让所有观众感受文物蕴藏的人文精神和体现的民族历史进程,更有亲近感;邀请“国宝守护人”和专家来解读国宝的前世今生,让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国宝, 并参与 投票,选出参展文物,更有参与感;在最大的潮流文化社区同步播出,让观众互动讨论,传播途径更加现代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概括能力, 学生需要理解文章,并能够找到答题要点。 题目要 求学生找出国家宝藏节目的“创新点”,分值是“ 3分”,材料中正好分为三部分, 每 一部分分别对应一个创新点,学生只需要将每一部分的内容概括一下, 并提炼出其

8、特点即可。二(44 分)(一)阅读古诗,完成78题。(5分)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C2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O,山入潼关不解平。注释终古:久远。 簇:簇拥。 束:拘束。.这首诗借高云、秋风、河流、(1)、群山等景物,写出了北方风景的(2)之美。(2分)【参考答案】(1)大野(2)磅礴、壮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难度相对较低。第一空问景物有哪些,除了已经给出的 “高云、秋风、河流和群山”,就只剩“大野”。第二空问北方景物的特点,从诗人豪放的诗风和雄伟壮观的词句上我们可以看出,北方风景是“磅礴、壮丽”的。.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砚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诗人骑山登

9、马;乘兴前进,赋予云以人的动作,高云簇拥,古城高度自现。B.第 二句,秋风猎猎,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显示出了孤城的寂寥与辽远。C.三、四句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 “河流”的粗野,山的怨愤。D.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是人冲破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 【参考答案】C 【解析】本诗的背景发生在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从古到今,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 解围。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

10、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 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 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 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大河“犹嫌束”、 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综合分析,我们发现A、B、D项对诗歌的分析都没有问题,但是C选项中,三、四句中并没有并没有“比喻”的修辞,所以本题不正确的一项是C选项。(二) 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 912题。(12分)【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

11、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乙】万村石氏之妇,祟于狐,患之,而不能遣。扉后有瓶,每闻妇翁Q来,狐辄 遁 匿其中。妇窥之熟,暗计而不言。一日,窜入。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 5中,久覃汤Q而沸 之。 瓶热,狐呼日:“热甚!勿恶作剧。妇不语。号益急,久之无声。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 点而 已。(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祟于狐:被狐所扰害。遣:驱除。O扉:1。妇翁:女性称呼丈夫的父亲。釜:锅。06么覃(tm ):烧热。汤,热水。 9.解释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2、)一狼径去.(3)狐辄遁匿,其中【参考答案】(2) 一狼洞,其中(4)妇不语(1)离开(2)名词作动词,打洞(3)隐藏(4)说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翻译能力, 前两个小题是课内文言字词, 学生只需要按照书 下 注释答题即可;后两个小题是课外文言文字词,难度较低,第一个“匿”字,我们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说“隐匿”,所以是隐藏的意思;第二个“语”字,也是常用字,比较简单。.用“/”为下面的语句划分两处停顿。(2分)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参考答案】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难度中等。学生在断句之前,应该先理解句意。这句话的意 思 是妇人在用热

13、水烫狐狸之后的动作。 开瓶查看,里面有一堆毛、几点血。所以我们的断句,“开 瓶”后断一处,“毛一堆”后断一处。.翻译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2)妇急以絮塞其口。【参考答案】(1)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数刀杀死了它。(2)妇人急忙用棉絮塞住瓶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学生在答题时应做到“逐字逐句,字字落实,切忌 f 译。同时,关键字词一定要翻译准确,比如“断”、“股”、“以”等。12结合蒲松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论断,说说“狼”和“狐”可笑之处的共同特点。 (2分)【参考答案】用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企图与人类相抗衡,不自量力。【解析】

14、选文中的“狼”和“狐”都在用自己的狡猾手段来跟人较量,并且自以为是,主动挑 衅人,但最终的下场都是被人识破其手段,并被杀掉。所以“自以为是”和“不自量力”是他 们共同的可笑之处。(三)阅读猫片段,完成 1315题。(9分)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 着 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 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 性似的, 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

15、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 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茏板上都是血。 是什么

16、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 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 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 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 这 可怜的鸟的腿了, 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

17、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 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 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 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一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 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

18、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3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猫的表现或状态“我”或家人的态度忧郁厌恶(1)怀疑安详(2)亡失(3)_【解析】本题为基础概括题之表格题。 首先明确概括的范围, 其次根据题干要求获取相应的 信息, 最后按照题目已给的格式并加以概括即可。14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解析】本题为修辞赏析题。这里很明显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也可能会考察反复的修辞手法。注意比喻答题公式的运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A比作B,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 . 的特点,表达了 .的情感。反

19、复修辞的作用:强调了 .内容,突出了 .的情感。15.结合内容,说说在第三只猫死后我家为什么“永不养猫”。(3分)【解析】本题为情感探究题。需要结合全文,对作者所持的情感/态度的原因作深入探究。学生首先需要明白作者说出这句话是充满了负疚之情,再对此作具体的展开说明。(四)阅读文章,完成 1619题。(13分)北大有多远李祥华他们是村里唯一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的家庭。山里学校条件差,他们怕耽误了孩子,就送到城里去。 他们夫妇商量采商量去,最后决定丈夫去城里,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儿子上学。他到一家建筑工地干小工。他没文化、没技术,只能靠力气挣钱。那家工地为了赶进度,每天中午管一顿饭,可他从不在那里吃,

20、下了班赶忙往家里奔,给儿子做饭。每顿饭他都做 一 份可口的饭菜给儿子,他则吃妻送来的煎饼、咸菜。妻每次来时都劝他说,在外打工出力, 也不能太节省了,熬坏了身体。他总是说知道知道,照样舍不得。为了儿子,他觉得吃点苦 算不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升入四年级后,成绩急剧下滑,一下子由前五名滑到中下游。他一听急了,先是劝说,继而便打,把儿子白嫩的屁股打得血红肿胀。儿子趴在床上疼得哭,他则在一旁心痛,失望地抹眼泪。他想辅导儿子,拿过儿子的课文,才知道现在的课程深了,小学毕业的他,最多只有现在三年级的水平,根本辅导不了四年级的儿子。他想像城里人那样,请个家教,他干小工挣得那点钱, 去了房租和爷俩的花销

21、, 根本请不起。他认为那也不 是办法。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是个笨办法。但他只有这个办法: 与儿子同步上学。让儿子每 天 放学回家后,把一天所学转教给他,儿子当老师,他当学生。儿子觉得好玩,一下子提起了兴致,上课不再交头接耳,搞小动作,眼睛瞪得老虎似的, 巴 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住,以便晚上好教给父亲。晚上,儿子老师样地讲,父亲学生样地听,父亲有不懂的.就问儿子,儿子有的会,有 的 也不会,但儿子从不说不会,却反过来熊他,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父亲就羞愧而无奈 地点点头。儿子还会说,自已想去,明天再告诉你。父亲心里笑笑,并不点破,就一边想去 了。第二天晚上,儿子准会把那题详细地给父亲讲一

22、遍。渐渐地,父亲能问住儿子的问题越来越少。小学毕业,儿子竟考了全校第二名。儿子升入初中后,开始上晚自习,每晚九点之后才回来。他怕耽误儿子第二天学习和长身 体, 就让儿子简明扼要地讲一遍, 等儿子睡下后,再慢慢地看书细细地理解, 验证儿子是否 把该学 的都学会了。他基础差,白天又要拼命干活,因此他学得很吃力,常常要熬到深夜, 白天干活时,总感到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有几次,还差点出了事故。儿子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高中后,变得懂事了,看着还不到四十岁就像个老头样的父亲,理解了父亲这些年来的苦心和艰难,就对父亲说,您今后不要再陪我学了,我长大了,我会努力学习的,您放心就是。父亲欣喜地连连点头,可

23、晚上照样让儿子教他。儿子再不忍心父亲陪他受罪, 想了想说,高中的课程对您来说太难了, 您仅用晚上的时 间是没法学会的,不如我每晚回家后,把学的东西背一遍给您听,你认为可以了,我就睡觉,您 认为不行,我就不睡觉,继续学,直到您满意为止。儿子的懂事和体贴,让父亲泪眼朦胧。从此,每天放学回家后,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亲复述当天的所学,以及重点、难点。儿子每次考试,都把试卷拿给父亲看。儿子的成绩稳稳保持在第一名。三年的时光,既快又慢地过去了。儿子以全县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儿子成为他们镇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儿子临走那天,镇政府开了欢送 会,镇长亲自来祝贺。父亲看着即将到北大上学的

24、儿子,感觉如梦幻一般,眼眶直发热。镇长就对儿子说:“那你介绍一下经验吧,好让我们镇将来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学生。”儿子摇了摇头说:“我没有经验,真的没有。”儿子又说:“我能走进北大,完全是我父亲一步一步推着、扶着我走过去的。是爱,让 远在天边的梦想,近在咫尺。”(有删改)16儿子说:“我能走进北大,完全是我父亲一步一步推着、扶着我走过去的。”试概括这“一步一步”的历程。(3分)(1)小学:儿子成绩下滑,父亲劝说、打骂、抹眼泪,与儿子同步上学,结果 。(2)初中:儿子晚自习回家,扼要讲一遍所学内容,父亲 ,结果全县 第一名毕业。(3)高中:儿子 ,结果学习稳居第一,毕业走进北大。【解析】本题为情节概

25、括题,题干已经给了较多信息, 空白处要填写的内容直接从文本找并 稍 加概括即可。总体答题思路为回文定位一一提炼概括一一仿写理顺。第一小题问结果,仿照初中和高中阶段,联系第 12段可知,儿子最终考了全校第二名。第二小题问 父亲,回文找 到第13段,父亲等儿子睡下后,再慢慢地看书,细细地理解,验证儿子是否把该学的都学会了,组织语言简练回答即父亲细细看书理解,监督儿子的学习掌握情况。第三小题问儿子”,再回文第18段,儿子每晚回家把知识复述给父亲听。.“父亲心里笑笑,并不点破,就一边想去了。”联系上下文内容,说说父亲心里“笑”的是什么呢? ( 3分)【解析】本题为含义理解题,需要联系上下文分析父亲的

26、笑。由上文可知,儿子像大人一 样 训父亲不会做题,实则儿子自己也不会却不愿当面承认, 儿子的可爱与要面子让父亲笑了; 由下 文分析,儿子第二天准会把题目详细地讲给父亲听, 可知父亲心里知道儿子会认真思考, 弄懂题 目,对儿子充满了信心而笑;父亲与儿子共同学习, 共同遇到问题并努力解决, 这让父亲感到 内心愉悦。.“儿子的懂事与体贴,让父亲泪眼朦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解析】本题为含义理解题,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由 14段可知,儿子懂事了。儿子理 解 了父亲的苦心,自己能够努力学习,不需要父亲辛苦陪着, 让父亲感到多年的付出没有白 费; 儿子依然愿意每晚把知识复述给父

27、亲听, 让父亲感到欣慰;儿子成绩始终稳定保持 第一, 让父亲感动并怀揣希望。.本文中的父亲与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在教育子女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分)【解析】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首先对孩子进行了心理上的宽慰和指引, 告诉孩子” 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并鼓励孩子你能办彳#到的;而本文的父 亲更加朴实,以努力的行动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此外,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父亲对孩子进行远程的指导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让孩子自己一步步克服困难;本文父亲则是亲身的引导,近距离地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五)西游记阅读,完成 2021题。(5分).下列对西游记相关情节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28、)A.白骨夫人先后变成花容月貌的女儿,老夫人和老汉意图迷惑唐僧,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并打杀,唐僧一怒之下赶走悟空。B.唐僧与车迟国三大仙斗法, 先赌猜柜中之物,再赌赛求雨,而后赌砍头、剖腹、油锅洗澡,结 果都在悟空的暗助下取胜。C.六耳冻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 真假悟空先后去找观音、 玉帝、唐僧、阎王分辨都没能成功, 最后六耳冻猴被如来识破。D.师徒四人途径火焰山,悟空去借芭蕉扇,先是被铁扇公主扇走,而后又借了假扇,最后与 众 天神战胜牛魔王取得真扇。【解析】本题为名著细节题,考察学生对西游记经典情节的掌握。A为经典的三打白骨精 情节,正确。B为车迟国斗法情节,注意妖怪和唐僧是先比祈雨,后赌猜柜中

29、之物,因此 错 误。C为真假美猴王情节,正确。 D为三调芭蕉扇情节,正确。.结合下列选段内容,具体分析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的不同特点。(2分)正走处,只见八戒绑在殿前柱上哼哩。 行者近前叫声:“悟能:那呆子认得声音,道:“师兄你 来了?救我一救!”行者道“我救你你可知师父在那里?八戒道:“师傅没了,昨夜被妖精夹 生 儿吃了。”行者闻言,忽失声泪似泉涌。八戒道:“哥哥莫哭;我也是听得小妖乱讲,未曾 眼 见。你休误了,再去寻问寻问。”这行者却才收泪,又往里找寻。(节选自西游记第七十七回)【解析】本题为名著人物性格概括题。注意,这里需要结合选段内容作答,切忌用平时记忆 的 悟空和八戒的普遍性格套用到本题。 这里从悟空救八戒先问师傅在哪, 到后面的垂泪,可 以 往悟空对师傅的忠诚和重情重义方面作答; 八戒在这里不去求证开口就说师傅被吃了, 学生 可以从八戒糊涂的性格方面作答。三(30分)22根据要求,完成作文。(30分)“天空一直下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