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医联医共体信息化应用探讨课件_第1页
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医联医共体信息化应用探讨课件_第2页
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医联医共体信息化应用探讨课件_第3页
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医联医共体信息化应用探讨课件_第4页
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医联医共体信息化应用探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医联医共体信息化应用探讨目一 背景与现状录二 医联医共体信息化方案三 医联医共体协同应用模式四 下一步规划一 背景与现状(一)医联医共体概念医联体医共体在一定区域内,以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区域内的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镇卫生院等组建成责任与利益共享的联合体一定区域内的医院与其他医疗服务机构联系在一起,重新组合,重新构建的一个整体性的全新医疗组织架构。意义u核心医院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基层医院提升服务能力u基层医院将不能处理的疑难重症患者优先转入核心医院治疗,达到分级诊治的目的SIGNIFICANCE(二)政策背景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

2、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建立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医联体、医共体使用电子健康卡实现诊疗“一卡通”;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二)政策背景广东省政府办公厅:2017年印发广东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17年底,分级诊疗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部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

3、服务中心。探索实行远程医疗收费和支付政策。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1+3”政策文件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全科医生上门探视契约式服务及健康养老服务。(三)广州医联医共体建设现状三级医院(疑难杂症)u 花都区、从化区分别以区内三级医院为龙头,联合二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医联体。病社二人区级医)医院院(轻慢u 目前全市三级公立医疗机构50个,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11个区共组建医联体144个,每个区至少建立了1个医联体。微性病病分级诊疗资源调配 信息共享 转诊会诊、常康见复期病)二 医联医共体信息化方案(一)医联医共体信息化需求01信息共享需求

4、有效整合分散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患者健康信息,实现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03运行监管需求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撑医联医共体运行监管、考核评估,有效监管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02民生需求支撑医联医共体成员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实现优质资源下沉社区。(二)技术架构统一身份识别区域内统一居民身份识别是实现区域卫生信息整合的关键,是建立分级诊疗的基础。信息共享调阅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卫生信息资源的互通,形成每个居民完整的健康相关信息档案,实现健康档案信息共享调阅。区域医疗协同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医疗、双向转诊、区域诊断中心等协同服务支撑分级诊疗业务,提高基层服务水平。智能提醒智能影像辅助诊断远程

5、医疗移动会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面向市民面向业务管理面向医务人员安全管理保障机制标准规范保障机制统一运维保障机制应用支撑平台预警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影像索引数据挖掘报表管理CA认证管理系统调阅服务重复提醒服务质控服务互联互通(四)主要特点和优势1、统一规划与标准,减少重复建设N传统点对点模式: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信息交互难度大、扩展性较差、信息安全漏洞大、维护成本高M(四)主要特点和优势1、统一规划与标准,减少重复建设N基于平台的模式:1统一规划和管理,统一标准、术语、编码,通过平台连接各级医疗机构,易拓展,减少重复建设投资和日常的运营管理费用。M(四)主要特点和优势检验检查信息(四)主要特点和优势3

6、、业务与技术紧密结合,提升应用效果(四)主要特点和优势4、采用政府统筹建设模式,确保信息安全p 第三方建设的医联医共体相关协同应用系统 数据传输通过互联网 数据存储在第三方机构p 政府统筹建设的平台 数据传输通过卫生专网 数据集中存储在政府云平台三 医联医共体协同应用模式(一)家庭医生签约(二)区域诊断中心通过区域统一区域诊断中心(包括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脑电中心、超声中心、病理中心)系统支撑医联医共体机构之间开展远程诊断、标本流转等区域化业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进一步提高区域诊断水平。(二)区域诊断中心1、区域影像中心移动调阅(二)区域诊断中心2、区域检验中心结果下载打印(二)区

7、域诊断中心3、区域心脑电中心(二)区域诊断中心4、区域超声中心(二)区域诊断中心5、区域病理中心(三)转诊会诊1、双向转诊机构间会诊(三)转诊会诊2、远程医疗(三)转诊会诊3、移动会诊(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提示后,医生仍坚持开单,则需填写理由。(五)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原始图像CAD标记图像原始图像CAD标记图像智能胸片诊断,准确率90%以上(六)智能提醒重复检验检查提醒重复用药提醒(七)电子健康码(卡)基于居民身份证号码,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卡),一人一码、多卡融合、全国通行。在医联体、医共体内使用电子健康码(卡)实现基层首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一卡通”。在线支付诊间支付医保结算自助结算信用支

8、付将与医保码、银联码实现了“三码合一”,同时结合人脸识别应用实现在线实名认证,解决线上线下业务场景中身份核验与认证安全性问题。三码合一。(八)区域“互联网+医疗健康”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就医“全流程”诊中诊前诊后预约挂号当天挂号取号(免取号)排队候诊就诊指引提醒来院导航智能导诊缴费提醒健康资讯推送健康档案查看诊疗费用支付报告实时查询医保核算电子健康卡医保移动支付就医评价(八)区域“互联网+医疗健康”为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信中青年儿童老年出生证(打印)预约预防接种预约健康咨询健康报告家庭医生签慢病管理健康监测(九)云胶片应用通过移动端,居民可以实时查看影像胶片,节省费用。(十)综合监管应用

9、利用基于平台的综合监管应用系统,可以及时监管医联医共体运营情况,包括医疗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院运营等运行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医联医共体成员机构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提高医联医共体运转效益,推进医联医共体有序、健康发展。(十)综合监管应用(十一)科研检索四 下一步规划(一)全面实现横纵互联互通横向部门l 全面深化横向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重点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疗医保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互用(家签、双向转诊、医保审核、医院精细化管理);医联医共体l 基于平台全面推进国家、省、市公卫条线系统整合,建立公卫子平台,实现疾病统一上报管理。条线系统(二)提升综合监管和医疗精细化管理

10、应用水平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医疗行业内综合监管模型,实现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医疗全过程、全方位、全智能监管。推广以临床路径和按病种分值付费为核心的医院精细化管理系统服务费用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卫生资源医疗服务质控,促进全市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与运营能力方面的提升实现运营绩效决策分析科学化、医院管理精细化、运营管理智能化质量(三)深化智慧医疗建设1、互联网医院平台健康管理鼓励公立医院积极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为居民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药品配送电子处方建立统一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提升各个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以及管理效率,打造区域互联网医院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互联网医院平台远程医疗建设智慧医疗,实现线上线下一体服务(三)深化智慧医疗建设2、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处方流转、药品物流配送,实现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和药品零售销售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三)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