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中文翻译版_第1页
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中文翻译版_第2页
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中文翻译版_第3页
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中文翻译版_第4页
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中文翻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就是那群摸象的盲人,战略的形成过程是那头大象。每个人都想知道大象长得是什么样子,于 是紧紧抓住了大象的腿或耳朵。19世纪诗人约翰高德弗雷撒克斯在盲人摸象这首诗中写道的:面对完全陌生的对手口不择言对着一头谁也没见过的大象夸夸其谈我们就是那群摸象的盲人,战略的形成过程是那头大象。每个人都想知道大象长得是什么样子, 于是紧紧抓住了大象的腿或耳朵。就像19世纪诗人约翰高德弗雷撒克斯在盲人摸象这首诗中写道的:面对完全陌生的对手口不择言对着一头谁也没见过的大象夸夸其谈咨询师就像大型猎物的狩猎者,在大草原上寻找象牙和战利品。而学者们则喜欢在书房里进行狩 猎,与假意观察的猎物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管理者片面

2、地来看待战略:规划或者学习,外部竞争分析或者内部竞争能力。大多数的研究和建议都是片面的,不起作用的,管理者必须努力看到完整的大象10大战略学派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简略回顾了战略管理的演变,把不同的战略制定方式分为10个学派。这10 个学派是代表完全不同的战略制定过程呢,还是属于同一过程的不同部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 “对”。因为我们想向大家展示一些近期的研究是如何与过去的思潮相互交叉,各种思潮之间的杂交是 如何产生的。对学者来说,这会带来混乱和疑惑,但对于其他人,也包括我们自己,这表达了一种令 人欣慰的折衷主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我们用战略管理领域内的另一个流行比喻一一颗枝繁叶茂、 盘根错节的

3、大树一一来讨论这个问题。战略形成的10个学派在魔力数字7加减2:我们处理信息的限度中,心理学家乔治米勒指出,人们喜欢用数字7对事物进行分类,这说明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短期记忆的最大容量是7个左右的记忆单位。在这里,我们希望对战略感兴趣的人能够发挥最佳短期记忆,甚至再努力一点,因为在对战略文献的回顾中, 我们发现自1960年以来,一共出现了10个战略学派,其中前三个是说明性(prescriptive)学派,后七个是描述性(descriptive岸派。十i*蜒flAM*早 Eflt*l-W*fI hdyiu, .* MIE*TSh hf*n t UE nMM bkvmi m q rvip*i wax

4、j:sura* lUi WBF* CLWTM*ill! HniHdAlanrt*inr *anaviJUKravin i an MvrbadiTFi um1juwCrvJ-IMJ itf响W . Mn + iIrftMM.-taqq UMf iifB!fi -f.H*W1FriflM -DHH 44 !*)vtaIMju ivdiKiHft!mCWvfclIWT-linl. wfclhmSSS-hww- JBMi -BLrruulwfrnti. twciD甲m.-vwi.mwiMTTT设计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构思的过程设计学派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菲利普塞兹尼克和麻省理工的阿

5、尔弗雷 德钱德勒。肯尼思安德鲁斯比较清晰和全面地表达了设计学派的思想一把战略的制定视为在内部 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的威胁和机会之间取得基本匹配。高管在深思熟虑之后制定清晰、简单、易于理 解和独特的策略,以便每个人都能执行战略。战略制定应该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思想过程,既 不是一个程序化的分析过程,也不是凭借直觉发展起来的。至少到上世纪70年代,这一直是战略制 定过程的主导观点,有人可能会说,设计学派到现在还是一个主流学派,因为它对大多数的理论和实 践都有影响。但是,设计学派并没有得到持续发展,而是与其他一些观点相结合,构成了其他学派。计划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规范化的过程计划学派与设计学派产生

6、于同一时期。实际上,伊戈尔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与安德鲁斯的文 章都出版于上世纪1965年。但是,单独从文献的数量来看,计划学派在70年代中期占据了主流地位。 由于在理论创新上没有重大突破,从80年代开始它的影响力逐渐衰退,但现在仍然是战略文献的一 个重要分支。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一书提出了计划学派的大多数假定,但不包括下面这个重要的 假定:战略制定的过程不仅需要深思熟虑,还应该是规范化的,可以分解为明确的步骤可以用审查 清单的形式来描述每个步骤,并利用各种技术,特别是目标、预算、程序和操作计划等作为辅助手段 这意味着一般计划人员取代了高管的位置成为战略制定过程的主要角色。定位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分析的

7、过程上世纪80年代,战略管理领域的主导思想是定位学派。迈克尔波特于1980年发表的竞争战 略一书对定位学派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波特之前对战略定位进行研究的有学术界的 丹申德尔和肯哈顿,以及咨询界的波士顿咨询集团和PIMS(Profit Impact of Market Strategies市场 战略与利润的关系)项目,而最早的文献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前的孙子兵法。在定位学派 中,战略被简化为经过规范化分析得出的自我定位,也让计划人员转变成了分析人员。定位学派提出 了很多种理论,包括战略集团、价值链分析、博弈论、以及其他概念,但非常注重对数据的分析。创业家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构筑

8、愿景的过程与此同时,战略管理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战略形成学派一一创业家学派。与设计学 派相同,它强调领导在战略制定过程的重要性;但与设计学派不同、与计划学派完全相反的是创业 家学派把战略的形成视为一个由领导人的直觉所主导的过程。于是战略从精确的设计、计划或定位变 成模糊的愿景或者宽泛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只能够通过比喻来领会。这种战略制定方式适用于某些 特殊组织:初创企业、利基、私有企业、以及在强有力领导人的率领下起死回生的企业。当然,每 一个组织都需要一个有创造力、有远见的领导。不过,在创业家学派中,领导人决定战略,并亲自控制战略的实施,这使得创业家学派与前面三个说明性的学派有了截然的

9、不同。认知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心智过程在学术界,学者们对战略制定过程的本质和起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果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战略 是框架、模型、地图、概念或者计划,那么这些心智的过程究竟是什么样的?认知学派认为了解战 略形成过程,最好了解人的心理和大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关于战略制定中的认知偏 见,以及信息处理、知识结构映射、概念获得的研究文献不断问世,但是对战略管理研究的贡献不 是很大。同时,这个学派另一个新的分支采用了一种更主观的解释性或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战略过 程:人们的认知过程,即创造性的解释过程,构建了战略。认知不仅仅是客观地反映现实的过程而 是一种主观的解释世界的过程,这种认

10、知过程构建了战略过程。学习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所有7个描述性学派中,学习学派的力量迅速壮大,撼动了长期以来处于主流地位的说明性 学派。这一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查尔斯林德布鲁姆的断续渐进主义,标志着学习派兴起的是奎因 的逻辑渐进主义,之后对这一学派做出贡献的有约瑟夫鲍尔和罗伯特博格曼的风险观念、明茨伯格 对于渐进战略的观点、卡尔韦克的反思意识等。在学习学派看来,战略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组织内部有很多潜在的战略家,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是相互交织的过程权利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在战略管理领域,权力学派的文献数量虽然不多,但其观点却与其他学派有很大的不同:把战略 形成视为一个受

11、到权力影响的过程。权力学派有两个分支。其中微观权力把组织内部的战略发展从本 质上视为政治行为一一享权力的演员之间进行讨价还价、说服和对抗的一个过程宏观权力关注组 织对于权力的应用,战略制定的过程是组织之间为了争取利益,去运用权力、施加影响和不断谈判的 过程。文化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集体思维的过程把权力置于镜子面前,镜中映现出的就是文化。权力学派关注的是自身利益和划分,文化学派 关注的是共同利益和整合。文化学派认为,战略制定是植根于文化、受社会文化驱动力影响的过程。 权力学派研究内在政策对促进战略变革的影响,而文化学派则关注文化对战略稳定性的影响,包括文 化对于重大战略变革的阻挠作用。最初的文化

12、学派文献研究了文化对于战略变革的阻碍。由于日本企 业的成功,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大量的有关文化的文献。之后,管理学界开始关注文 化对于战略形成的影响。70年代,瑞典学者埃里克莱恩曼和理查德诺曼带动了对文化诠释的研究, 逐渐发展出一个瑞典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德伯格和杨松(onsson)。环境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适应性过程如果环境学派的定义是组织如何来适应环境,那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环境学派不应该被划入 战略管理的范畴。不管怎样,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环境学派的内容说明环境在战略制定过程中的作 用。这些内容包括所谓的“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该理论描述了特定

13、环境与组织的反应之 间的关系;还有“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描述了战略选择的严重局限性;“制度理论” (Institutional Theory),即有关一个组织在其生存环境中所面对的内部或外部制度压力。结构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转换的过程结构学派是一个内容较为宽泛的综合学派,它包含了其他学派的所有内容,但却运用了自己独特 的视角,把其他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整合。结构学派一方面比较学术化和偏向描述性,把组织和组织周 围的状态视为结构,并把组织的类型与其他学派的观点结合起。例如,机械型组织在相对稳定的情 况下往往使用计划学派的战略制定方式,而初创企业等比较有活力的组织往往

14、采用创业家学派的战略 制定方式。结构学派的另一方面将战略制定过程描述为转变一从一种结构状态跃变为另一种结构状 态。它们反映了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状态和变迁。组织可被描述为某种稳定结构;由于偶然因素的 影响,这种结构会跃变为另一结构。关于组织结构转变的文献偏向说明性,与实践的关系更为密切, 但是这两方面的文献和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因此我们认为都属于同一学派。关于战略管理的空谈 Prating about Strategic Management19世纪的时候,无数的探险家踏上了寻找尼罗河源头的旅程。但是,对于哪条河才是尼罗河的 源头,他们众说纷纭,难有定论,这可不是他们的资助者和大众喜欢听到的消息

15、。于是在一番争论 之后,探险家们宣布:尼罗河的源头是维多利亚湖!当代的地理学家对此普遍持不同意见,他们认 为布隆迪高地上的卡盖拉河更有可能是尼罗河的源头。将来不同的观点还会出现,毕竟一条河的发 源地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是一个等待人们去发现的事实。困扰着探险家的问题也出现在战略管理 领域。我们这些管理学者也是一群竞相寻找真相的探险者,在背后推动我们的是急切想知道结果的资 助者和要求一个明确答案的大众。一些寻找战略源头的探险者找到了能够解释战略形成过程之本质恤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通 常立足于一些基础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或生物学。其他探险者使用一个中心概念(例如组织 文化)来解释为什么有的战

16、略成功了,有的战略却失败了。这样的方法无异于抓住战略管理这头大象 的一个部分,然后就此部分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似乎其他部分根本不存在,或者承认其他部分存在, 但认为它们无足轻重、与主题毫不相干。例如迈克尔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文中就认为战略的形 成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推理过程。波特不仅不承认战略学习的重要性,他干脆否认战略学习的存在:“如果把战略的范围扩大,把员工和组织安排也囊括在内,那么战略就变成了公司所有人做的事 无巨细的所有事情。这不仅使事情复杂化,还模糊了因果关系的链条:竞争环境定位一活动一员工 技能和组织。”但是,为什么战略不能是“公司所有人做的所有事情?这难道不正是战略吗?为什么必须有一个

17、 这样的因果关系链条,而且是一个单一方向的因果关系链条?波特对于战略过程的看法使他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日本公司很少有战略”,他们“必须 学习战略”。如果波特的话正确,那么这么多业绩优异的日本公司又该如何解释呢,难道战略不是公 司成功的必要条件吗?我们的观点恰恰相反。(必须指出,当前日本经济或银行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 题并未导致日本公司在管理实践上的效率降低。)日本公司不用学习战略,他们倒应该教教波特什么 是战略学习。当然,为了书卖得好、为了咨询生意的兴隆,各个学派的支持者总要保卫自己的阵地,在自己 的思想观点周围划定一个边界,忽视或否定其他学派的观点 就像一个屠夫,他们(包括我们在内) 根

18、据自己的需要和方便来割取一片片现实。又像偷猎者,把象牙掠走,留下其他部分任其腐烂。需要再度强调的是,这样的做法最终是无益于实践管理者的。如前所述,管理者面对的是战略制 定这头完整的大象,他们不仅要让它生存下去,还要帮助它获得切实的持久的生命能量没错,管理 者可以把战略用于各种目的,就像大象可以是运输工具,也可以是典礼上的吉祥动物,但这头大象必 须是一头完整的活的大象。战略管理的最大败笔都是在管理者太执迷于某一派观点时发生的他们曾 经极为推崇计划,之后转而迷恋定位,现在则又把学习奉为圭臬。学派之间的融合(Opening Up the Schools)因此,我们很高兴看到最近出现了一些综合运用各个

19、学派的观点来制定战略的方法跨学派的战 略制定方法请参见表2)。例如,对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研究综合运用了计划学派和定位学派的观点, 而波特和另外一些学者把定位学派和权力学派的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 “战略操纵(Strategic Maneuvering)理论(包括先动优势,声东击西等等当前最为流行的是把学习学派的观点和其他学派的观点结合起来战略管理中的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可以视为学习学派和环境学派的结合体。或许最有名的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动态能 力(Dynamic Capabilities)理论。这一理论中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意图等概念可以看作是学习学派和 设计学派的结合体:用强

20、有力的领导来激励持续的战略学习。与动态能力类似的“资源基础理 论”(Resource-Based Theory, RBT)看起来更像是学习学派和文化学派的结合物。这两种新理论在内容上 类似,在导向上有所区别。前者倾向于说明性和实践,后者倾向描述性和研究性质。资源基础理论 最看重的不是领导力(设计学派的核心因素)而是组织的精髓,意即组织文化所带来的竞争力。表2战略学派的融合新桃略制定方挟学源诚源动态能力【Dynai i lie CapablUtiet.)设计半派,学习学赧密眺i基础理 it Resource-Base J Theory )文化学派学习学豌;依戏 (soft techniques

21、k如情景分析和刊益相关者分析tHy学滩.学习学派.权力学弧缩恂主义 1 con struct on Ism 认她学诫,文化学说混辿及演变理论 chaos and evulutioi iar/ tfieory 学习学派.坏麋学派制度匡(InstitutianaLttieory )坏垸学弧,槟力学噩或汉知学弧内创北京 I i ntraprereu rsh ip.-ve nturing )埒山1学派.刨业家学疆.革亩悍变虽(r&oLirtionary change 鳞构学源.刨业京学弧蜘商工i出g ( negotiated strategy权力学海.定酸骅噩践瞰探风 I trHteair: mane

22、uvenn g 】定曲学派.极力学派一个过程还是多种方法? One Process or Different Approaches虽然各个学派之间的区别很明显,但还有一个问题不甚明了。这些学派是代表了不同的战略过 程呢,还是代表了同一战略过程的不同部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比较模糊,我们也倾向于保持模 糊,因为我们发现每一种说法都有道理,但都不完整。有一些学派很明显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方面(见囹):*中心位置是战略家的头脑,代表着战略的制定,用黑框表示。认知学派存在于战略家的头脑中。*定位学派向后看研究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分析,被纳入战略制定这个黑框。*计划学派稍稍向前展望,对以其他方法

23、创造的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学派向前看得更远一些,着眼于战略远景。*创业家学派的着眼点是未-一一个独特的未来愿景。*学习学派和权力学派看下面,陷入细节之中。打个比方,学习学派看地面,仔细到查看草根, 而权力学派则翻开石头看底-那些组织捂住不想让外人看的地方。*文化学派自上而下看,笼罩在信条的云雾中。*环境学派位于文化学派之上,可以说是在一旁观望。*结构学派用整体的目光来看待这个过程,或者说从外部来看整个过程,与认知学派从内部看这 一过程恰好相反。在一个战略过程中处理这么多复杂的问题似乎有点太难。但大象的性质就是如此,战略过程本 身也是如此。战略的制定既是判断设计,又是直觉想象还是渐行渐进的学习;

24、它既需要转变又需要 永久;既包含个人认知又包含社会的互动,既有合作又有冲突;它必须包括之前的分析、之后的规划 和中间的协商;而所有这些都必须根据严酷的环境来做出改变。想略过一个环节吗?那就等着瞧后果 吧!然而,有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战略在实践中会向某一学派或某一学派的某些理论倾:在创业 初期或剧烈变革时期会向创业家学派倾斜;在无法进行预测的动态环境中向学习学派倾斜,等等。有 时候比起社会的交互作用,它更倚重个人的认知(例如在小型企业中)有些战略似乎更多的是理性 的深思熟虑的结果(特别是政府部门和成熟的大规模生产行业)而其他战略则往往是摸索着逐渐发 展起来的(例如在动态的高科技行业。有时候环境会

25、变得很严酷(在社会大动荡时期),而在其他 时期(甚至在同一时期),创业家型的领导则能够轻松自如地驾驭企业。我们可以从战略制定的过程 中辨认出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它们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不同阶段,而是具有可以辨认出的倾向。总的来说,本文赞成后一种理解,即这些学派代表完全不同的战略形成过程(图2用两个维度 内部过程的理性程度和外部过程的可控程度一来表述这10个学派:它们散布在不同的位置上, 代表着不同的战略形成过程。)如果管理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挑选和选择一个过程(或把它们 结合起来使用),并且在合理范围内不走极端(见表3),这或许是个不错的做法。战略的演变? Evolution of Strate

26、gy?如果用探险旅行(safari)来做比喻,那么存在很多种不同的旅行体验。正如本文一开始所说的, 有地面上的探险,比如追逐大型猎物的狩猎者,或者忙于拍照的游客;有空中的探险,狩猎者从空 中鸟瞰遍布着各种动物的大草原。它们都揭示了重要的真理对于有头脑的观察者来说,他们所要做 的是平衡这些短期和长期的观点,并把它们结合起来。一种方法是用演变的观点来看问题:战略在演 变,在创造性地而不是被动地演变;在朝难以预测的方向演变,因为每个组织都想变得与众不同。因 此,那些战略实践者的聪明才智常常令研究战略的人感到吃惊。钱德勒和其他学者观察到,在战略中有一个创新的循环:创新之后是模仿和巩固,周而复始。然而研

27、究者的目光往往局限于当前。一些学者研究了战略的巩固期,例如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 早期,然后提出了一般性战略的理论。另外一些学者观察到今天由信息科技引发的热潮于是宣布混 沌理论是真理的源泉。对一些组织进行观察并总结出系统化的理论”是一回事,但是把一种普遍现象 当作尊崇的对象则是另一回事。因此,战略管理界应该探寻对自身演变的理解,但是不能采用伪科学的变化理论。战略管理的发 展与生物的进化有所不同。后者假设物种的变化是演替进行的,一个物种经常替代另一个物种例如 马和斑马是从某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进化来的。战略的各个学派之间也有继承的关系,但这种继承不 是以替代的方式进行的。设计学派或许是定位学派

28、的先驱,但设计学派并没有消失。老一些的学派以 复杂的,往往是隐性的方式在影响着新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它们在实践中继续存在,以不同的面目 渗透到新的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管理的演变遵从不同的原则,因为推动战略演变的有四种不同性质的思想和实践活动:组织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新学派的形成。组织在进行贸易和合作时不可避免地要相互学习和借用。竞争和冲突也推动了战略的演变。与其他领域相同,需要是发明之母。当管理者想方设法与强 敌较量的时候,新的想法和做法也就产生了。新战略常常是老战略的重塑。从某种意义上说,老战略的理论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它们转入 地下,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新的战略管理实践中。最后,管理者的创造力在推动

29、着战略的发展,因为他们在不断开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生物学家经常用一棵树来演示物种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管理领域树根是基础学科,例如经济学、心 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生物学等等,树根为树木提供营养,因此它对树木的成长具有 重要的影响。树枝是两类学派,右边是说明性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和(或许部分地) 创业家学派。相对来说,它们的定义比较明确,或者说,经过了仔细的修剪。左边是描述性学派,包 括文化学派、学习学派、认知学派、权力学派、环境学派。这些学派的成长比较清楚和连贯,但是它 们之间的枝桠相互缠绕,边界比较模糊。各个描述性学派彼此借用对方的理论,它们之间的交互和穿 插变得越来越紧密。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性学派和描述性学派之间差异的根源在于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